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汇总

合集下载

数学分析(3)论文

数学分析(3)论文

云南大学数学分析习作课(3)论文题目:利用幂级数求和函数问题的探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学号:王茂银 *********** 任课教师:黄辉老师时间: 2012年12月14日摘要如何对幂级数进行求和?幂级数是一种较简单的函数项级数,在幂级数理论中,对给定幂级数讨论其收敛性,求收敛幂级数的和函数是重要内容之一,幂级数求和的求解是一类难度较大技巧性较高的问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幂级数求和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习幂级数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求幂级数和函数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要综合运用求导、拼凑、分解等来求解,因此它是一个难度较大、技巧较高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幂级数;和函数;收敛;级数。

一、幂级数的基本概念1、幂级数的定义 设()(1,2,3)n u x n =是定义在数集X 上的一个函数列,则称12()()(),n u x u x u x x X ++++∈为定义在X 上的函数项级数,记为1()n n u x ∞=∑。

具有形如200102000()()()()n nn n n a x x a a x x a x x a x x ∞=-=+-+-++-+∑的函数项级数称为在点0x 处的幂级数。

特别地,在00()nn n a x x ∞=-∑中,令0x x x -=,即上述形式化为20120n n n n n a x a a x a x a x ∞==+++++∑称为在0点的幂级数。

2、幂级数的和函数若对幂级数中的x ∀都有230123()a a x a x a x s x ++++=,则称()s x 为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的部分和记为230123()nn n s x a a x a x a x a x =+++++且部分和()n s x 有如下性质lim ()()nn s x s x →∞=二、幂级数收敛的判别幂级数求和是建立在级数收敛的基础上的,所以需先判断一个级数是否收 敛,可以通过以下定理判断级数收敛性。

数学教研论文(5篇)

数学教研论文(5篇)

数学教研论文(5篇)数学教研论文(5篇)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第1篇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乐观性概念作为具有肯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进展来理解的。

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怀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讨论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进展同学的思维力量,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同学现有的学问结构学问和思维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同学的现有学问结构。

什么是学问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肯定角度动身,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学问结构。

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同学的学问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学问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争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老师要清晰这些方法同学是否把握,把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当进行。

二、考虑同学的思维结构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同学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力量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进展,同学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同学把握学问,思索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

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需了解同学的思维水平。

下面谈谈与同学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

1.中同学思维力量之特点我们知道,中同学的运算思维力量处于规律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力量的几个方面的进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全都的。

初一同学的运算力量与学校四、五班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同学的运算力量是属于阅历型的抽象规律思维;高一与高二同学的运算力量的抽象思维,处在由阅历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介绍数学分析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背景知识:介绍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极限、导数、积
分等。

课程设计目标: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例如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等。

课程设计内容:详细描述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
题材和教材、设计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等。

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例如以问题为导向
的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实施过程和结果:描述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
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需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效果,如测验
成绩、学生反馈等。

教学反思和改进:总结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
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结论:总结课程设计的主要成果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对学生学习
数学分析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列举课程设计过程中参考的教材、论文和其他相关资料。

附录:包括课程设计中的数学推导、计算和图表等。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论文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论文

引入:本次我选取的素材是高一上学期三角函数当中的一个内容,当时在上这个课时我用的是第一个教案,上出来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学生没有很好理解,并且上课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我课后与老教师讨论反思过后,备出了第二个教案,换一个班上的时候感觉好多了。

第一个教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3)经历由几何直观探讨数量关系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发现能力和概括能力;(4)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和运用,培养化归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用联系的观点发现并证明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单位圆的对称性与任意角终边的对称性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求39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有:sin(α+2kπ) = sinα,cos(α+2kπ) = cosα,ta n(α+2kπ) = tanα (k∈Z) 。

(公式一)二.尝试推导由上一组公式,我们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

反过来呢?问题: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角π与角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sinα,sin(πα-)=-cosα,(公式二)cos(πα-)=-tan α。

tan(πα因为与角α终边关于y 轴对称是角πα-,,利用这种对称关系,得到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角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正弦值相等,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进而,就得到我们研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路线图: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

数学课程设计论文.doc

数学课程设计论文.doc

数学课程设计论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我整理的数学课程设计论文,供参考!抓住数学知识本质,做出有效课堂设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课堂教学的表现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数学课堂的教学热闹活跃,形式繁复,其后随着“有效性”研究的提出,一时间数学课堂显得冷静了许多,众多一线教师却大有回到过去“说书式”课堂教学方式的趋势。

不可否认,老师们正是在这种重表现形式与重课堂结果的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完成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怎样尽快结束这种“左右摇摆”的现象,尽快的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的表现基点,更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结合几个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拙见。

国家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曾展示过一节有关于“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的研究课,课堂上华老师并没有安照传统的教法让学生在认识了量角器后用“顶点对齐中心,一边对齐0刻度,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的方法来量角,而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从量角器上找出一个角,说出角的范围,指出顶点和两条边,然后是一连串的从量角器上找角的过程,最后把图例中的角与量角器上的角对应起来得出角的度数。

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没有体验到“高速”的效率,在找角的过程上,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在传统教学中似乎显得没有这个必要,在表现形式上似乎并不显得热闹,但在学生量角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量角的方法掌握超乎我们的想象,对量角的方法不仅会用,而且还能概括的非常准确,对于这种有效的课堂效果,华老师把它归功于老师在课堂设计中对“量角器”本质的认识,华老师认为,量角器本身就是无数个角的集合,而量角的过程就是把图例中的角与量角器中的某一个角对应起来,得出角的度数的过程。

也正是凭着对量角器及量角过程本质的认识,整个课堂不紧不慢中显现出了有效的课堂效果。

也正是华老师的这种设计,让我们发现,把数学知识的本质作为课堂设计的切入点,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激活,做到课堂表现真正的有效。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 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一.题目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函数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构造方法,试比较两种插值函数的优劣,并且说明原因。

二、理论拉格朗日插值函数的定义和构造:通过1n +个节点012n x x x x <<<<…的n 次插值多项式()n L x ,假定它满足条件()n j j L x y = ,0,1,2,,.j n =…………………………………………………………① 为了构造L ()n x ,我们先定义n 次插值基函数。

若n 次多项式()(0,1,,)j l x j n =…在1n +个节点01n x x x <<<…上满足条件1,(),0,1,,.0,j k k j l x j k n k j =⎧==⎨≠⎩………………………………………………………②就称这1n +个n 次多项式01(),(),,()n l x l x l x …为节点01,,,n x x x …上的n 次插值基函数。

通过推导方法可得到n 次插值基函数为011011()()()()()()()()()k k n k k k k k k k n x x x x x x x x l x x x x x x x x x -+-+----=----…………0,1,,.k n =………………………③显然它满足条件②。

于是,满足条件①的插值多项式()n L x 可表示为0().nn k k k L y l x ==∑………………………………………………………………………④由()k l x 的定义,知0()(),0,1,,.nn j k k j j k L x y l x y j n ====∑…形如④式的插值多项式L ()n x 称为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若引入记号101()()()()n n x x x x x x x ω+=---……………………………………………………⑤容易求得'1011()()()()()n k k k k k k k n x x x x x x x x x ω+-+=----……于是公式④可改写成1'1()L ().()()nn n kk k n x x y x x x ωω+=+=-∑………………………………………………………⑥ 注意:n 次插值多项式()n L x 通常是次数为n 的多项式,特殊情况下次数可能小于n 。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在直观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一)的平移现象”这一数学知识时,我慢慢地走进教室,站在窗户的旁边,把玻璃窗推到另一边,然后告诉学生:“玻璃窗在移动时在移动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随即回答:“玻璃窗在移动时在移动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方向。

”于是,我马上引导:“像窗户这样的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接着,我又一边动手操作给学生看,一边讲解平移的数学定义给学生听。

学生的视线移到窗户来,注意力集中了,便可以清楚地听到我的讲解。

当学生明白平移现象时,为了巩固他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我又拿出一辆玩具小轿车,放在讲台桌上面,向着直线方向上运动,讲台下的所有学生又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我直接问他们这是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这是平移现象。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举例了几个平移的例子,给学生推断,我指向旗杆,这是不是平移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推断平移现象。

这说明直观教学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掌握新知识效果更好,使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更高了,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为牢固了。

二、在设计有针对性作业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了一项数学知识,就需要教师设计相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训练,并从中反馈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者作出相关的教学策略调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针对教材特点突出作业的训练坡度;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有利于突破重难点的作业题型等等。

例如,当学生学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并了解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推断轴对称图形。

于是,我针对学情及教材特点,设计了如下作业:推断下面这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圈一圈。

、B、C、D、E、F、M、N。

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地推断出、E、M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根据。

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1)1立体体积 (1)2曲面的面积 (2)3物体的重心 (3)4物体的转动惯量 (6)5物体的引力 (7)结语 (8)参考文献 (8)重庆三峡学院数学分析课程论文重积分的应用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姓名:李林年级:2009级学号:200904014215指导老师:王平(教授)2011年5月重积分的应用李林摘 要:重积分主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本文中,我总结一下学习中遇到的重积分的应用,比如求空间立体的体积,空间物体的质量及在几何和物理方面的应用,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关键词:重积分;曲面面积;重心;转动惯量;引力;应用引言学习重积分,主要掌握重积分的计算和应用,用重积分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而计算又涵盖在应用中,我归纳其应用如下:1 具体应用 1.1.立体体积曲顶柱体的顶为连续曲面()y x f z ,=,()D y x ∈,,则其体积为()dxdyy x f V D⎰⎰=,占有空间有界域 Ω 的立体的体积为⎰⎰=Ddxdydz V .例1 求曲面1:221++=y x z S 任一点的切平面与曲面222:y x z S +=所围立体的体积V .解 曲面1S 在点()000,,z y x 的切平面方程为22000122y x y y x x z --++=. 它与曲面22y x z +=的交线在xoy 面上的投影为()()12020=-+-y y x x (记所围域为D ).[]⎰⎰----++=∴Ddxdy y x y x y y x x V 22202000122()()()[]⎰⎰-+--=Ddxdy y y x x 221.令θcos 0r x x =- θs i n 0r y y =-. 原式θπrdrd r D⋅-=⎰⎰2dr r d ⎰⎰-=1320πθπ2π=.例2 求半径为a 的球面与半顶角为α的内接锥面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解 在球坐标系下空间立体所占区域为.⎪⎩⎪⎨⎧≤≤≤≤≤≤Ωπθαϕϕ200cos 20:a rdr d d r dv ϕθϕsin 2=.则立体体积为⎰⎰⎰Ω=dxdydz Vr d r d a ⎰⎰⎰=παϕϕθ20c o s202s i n⎰=αϕϕϕπ033s i n c o s 316d a()απ43c o s 134-=a . 1.2.曲面的面积设光滑曲面()y x f z S ,:=,()D y x ∈,,则面积A 可看成曲面上各点()z y x M ,,处小切平面的面积dA 无限积累而成.设它在D 上的投影为σd ,则dA d ⋅=γσcos()()y x f y x fyx,,11cos 22++=γ.()()∂++=d y x f y x f dA y x ,,122(称为面积元素).故有曲面面积公式()()∂++=⎰⎰d y x f y x f A Dy x ,,122.即dxdy y z x z A D⎰⎰⎪⎪⎭⎫ ⎝⎛∂∂+⎪⎭⎫ ⎝⎛∂∂+=221. 若光滑曲面方程为()z y g x ,=,()yz D z y ∈,,则有dydz y z x z A yzD ⎰⎰⎪⎪⎭⎫⎝⎛∂∂+⎪⎭⎫ ⎝⎛∂∂+=221. 若光滑曲面方程为()x z h y ,=,()zx D x z ∈,,则有dydz y z x z A yzD ⎰⎰⎪⎪⎭⎫⎝⎛∂∂+⎪⎭⎫ ⎝⎛∂∂+=221. 若光滑曲面为隐式()0,,=z y x F ,且0≠z F ,则z x F F x z-=∂∂,zy F F y z -=∂∂,()xy D y x ∈,.dxdy F F F F A xyD zz y x ⎰⎰++=∴222.例3求半径为a 的球的表面积. 解 利用球坐标方程 设球面方程为a r =.球面面积元素为θϕϕd d a dA sin 2=.⎰⎰==∴πππϕϕθ022024sin a d d aA .例4 计算双曲抛物面xy z =被柱面222R y x =+所截出的面积A . 解 曲面在xoy 面上投影为222:R y x D ≤+,则dxdy z z A Dy x ⎰⎰++=221.dxdy y x A D⎰⎰++=221r d rr d R⎰⎰+=πθ2021 ()⎥⎦⎤⎢⎣⎡-+=1132232Rπ.1.3. 物体的重心设空间有n 个质点,分别位于()k k k z y x ,,,其质量反别为()n k m k ,2,1 =,由力学知,该质点系的重心坐标为∑∑===nk knk kk mmx x 11.∑∑===nk knk kk mmy y 11.∑∑===nk knk kkmmz z 11.设物体占有空间域Ω,有连续密度函数()z y x ,,ρ则采用 大化小 常代变 取极限 可求出其重心公式 即:把Ω分成n 小块,在第k 块上任取一点()k k k ζηξ,,,将第k 块看作质量集中于点()k k k ζηξ,,的质点,此质点系的重心坐标就近似该物体的重心坐标.若()()∑∑==∆∆≈nk kk k knk kk k kk v v x 11,,,,ζηξρζηξρξ 令各小区域的最大直径0→λ,即得()()⎰⎰⎰⎰⎰⎰ΩΩ=dxdydzz y x dxdydz z y x x x ,,,,ρρ.同理可得()()⎰⎰⎰⎰⎰⎰ΩΩ=dxdydzz y x dxdydz z y x y y ,,,,ρρ.()()⎰⎰⎰⎰⎰⎰ΩΩ=dxdydzz y x dxdydz z y x z z ,,,,ρρ.当()≡z y x ,,ρ常数时,则有:Vxdxdydzx ⎰⎰⎰Ω=.Vydxdydzy ⎰⎰⎰Ω=.Vzdxdydzz ⎰⎰⎰Ω=(⎰⎰⎰Ω=dxdydz V 为Ω的体积).若物体为占有xoy 面上区域D 的平面薄片,其面密度为()y x ,μ,则它的重心()()⎰⎰⎰⎰=DDdxdyy x dxdyy x x x ,,μμ()()⎰⎰⎰⎰=DDdxdyy x dxdyy x y y ,,μμ.当=ρ常数时,则有Axdxdyx D⎰⎰=Ay d x d yy D⎰⎰=(A 为D 的面积).例5 求位于两圆θsin 2=r 和θsin 4=r 之间均匀薄片的重心. 解 利用对称性可知0=x .而⎰⎰=Dydxdy A y 1θθπd r d rDs i n 312⎰⎰=dr r d ⎰⎰=θθπθθρsin 4sin 220sin 31θθππd ⎰=04s i n 956 θθππd ⎰⋅=204s i n 2956 2212956ππ⋅⋅⋅= 37=.例6 一个炼钢炉为旋转体形,剖面壁线的方程为()2239z z x -=,30≤≤z 若炉内储有高为h 的均匀钢液,不计炉体的自重,求它的重心.解 利用对称性可知重心在z 轴上 故其坐标为0==y x ,Vzdxdydzz ⎰⎰⎰Ω=.采用柱坐标,则炉壁方程为()2239z z r -=,. 因此⎰⎰⎰Ω=dxdydz V ⎰⎰⎰⎰Ω=zdxdy dz h 0()dz z z h239-=⎰π⎪⎭⎫ ⎝⎛+-=23412299h h h π. ⎰⎰⎰⎰⎰⎰⎰ΩΩ=zdxdy zdz zdxdydz h()dz z z h22039-=⎰π⎪⎭⎫ ⎝⎛+-=23512339h h h π. 225409043060hh h h h z +-+-=∴. 1.4. 物体的转动惯量因质点系的转动惯量等于各质点的转动惯量之和,故连续体的转动惯量可用积分计算. 设物体占有空间区域Ω,有连续分布的密度函数()z y x ,,ρ,该物体位于()z y x ,,处的微元对z 的转动惯量为()()dv z y x y x dI z ,,22ρ+=因此物体对z轴的转动惯量()()⎰⎰⎰Ω+=dxdydz z y x y x I z ,,22ρ.类似可得对x 轴的转动惯量()()⎰⎰⎰Ω+=dxdydz z y x z yI x ,,22ρ. 对y 轴的转动惯量()()⎰⎰⎰Ω+=dxdydz z y x z xI y ,,22ρ.对原点的转动惯量()()⎰⎰⎰Ω++=dxdydz z y x z y xo ,,222ρ.如果物体是平面薄片,面密度为()y x ,μ,()D y x ∈,则转动惯量的表达式是二重积分.()dxdy y x y I x ,2μ⎰⎰Ω=()dxdy y x x I y ,2μ⎰⎰Ω=()()dxdy y x y x I o ,22μ⎰⎰Ω+=.例7 求半径为a 的均匀半圆薄片对其直径的转动惯量.解 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0:222y a y x D .⎰⎰=Dx dxdy y I 2μθθμdrd r D23sin ⎰⎰=dr r d a⎰⎰=0302sin θθμπ2212414πμ⋅⋅⋅=a . 半圈薄片的质量μπ221a M =241Ma I x =∴. 例8 求均匀球体对于过球心的一条轴l 的转动惯量.解 取球心为原点, z 轴为l 轴,设球所占域为2222:a z y x ≤++Ω,则()dxdydzy x I z ρ⎰⎰⎰Ω+=22()θϕϕθϕθϕρd drd r r r sin sin sin cos sin 2222222⋅+=⎰⎰⎰Ωdr r d d a⎰⎰⎰=040320sin ϕϕθρππ1322525⋅⋅⋅=a πρM a 252=(ρπ334a M =).1.5. 物体的引力设物体占有空间区域Ω,其密度函数()z y x ,,ρ连续,物体对位于原点的单位质量质点的引力()z y x F F F F ,,=.利用元素法,引力元素在三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是()dv rxz y x GdF x 3,,ρ=()dv r yz y x GdF y 3,,ρ=()dv rz z y x G dF z 3,,ρ=222z y x r ++=G 为引力常数. 在上积分即得各引力分量:()dv rxz y x G F x ⎰⎰⎰Ω=3,,ρ()dv r yz y x G F y ⎰⎰⎰Ω=3,,ρ()dv rzz y x G F z ⎰⎰⎰Ω=3,,ρ.对xoy 面上的平面薄片D ,它对原点处的单位质量质点的引力分量为()σρμd xy x G F Dx ⎰⎰⎰=3,. ()σρμd y y x G F Dy ⎰⎰⎰=3, (22y x +=ρ). 例9 设密度函数为μ,半径为R 的圆形薄片222R y x ≤+,0=z ,求它对于位于点()a M ,0,00()0>a 处的单位质量质点的引力.解 由对称性知引力()z F F ,0,0= d a d d G dF z ⋅-=2σμ()23222a y x d Ga ++-=σμ()⎰⎰++-=∴Dz a y x d Ga F 23222σμ()⎰⎰+-=Rarrdrd Ga 0232220πθμ⎪⎪⎭⎫⎝⎛-+=a a R Ga 11222μπ. 例10 求半径为R 的均匀球2222R z y x ≤++对位于点()()R a a M >,0,00的单位质量质点的引力.解 利用对称性知引力分量0==y x F F()[]dv a z y xaz G F z 23222-++-=⎰⎰⎰Ωρ()()[]⎰⎰⎰-++-=-zD RRa z y xdxdydz a z G 23222ρ()()[]⎰⎰⎰---+-=220232220z R R Ra z rrdrd dz a z G πθρ()dz a az R z a a z G RR⎪⎪⎭⎫⎝⎛+----=⎰-222112ρπ ()⎥⎦⎤⎢⎣⎡+----=⎰-222122a az R d a z a R G R R ρπ2a M G -=(ρπ343R M =为球的质量).参考文献:1王贵鹏. 数学分析[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2 田国华. 数学分析辅导及习题全解[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年8月.3 闫晓红,王贵鹏. 数学分析全程导学及学习习题全解[M].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4 强文久,李元章,黄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M]. 上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4月.5 刘玉莲,傅沛仁,林钉,苑德馨. 数学分析讲义[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4月.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vy integralLiLin(Second class of Grand 2009,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stistics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404000))Abstract : Heavy integral is mainly us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 I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such as heavy points for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space objectsin the quality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geometry and physics, and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Key words: Heavy integral; Surface area; Gravity; Inertia; Gravity;Application.10。

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论文(3篇)

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一次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数学教学策略的方法,旨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质量;学生素养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本文以一次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本次教学案例发生在我国某中学八年级数学课堂上。

教学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以下问题:1. 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解题能力较弱;2.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3. 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普遍不高。

三、案例分析1. 教学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

(2)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方向。

(3)教学评价单一。

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解决对策(1)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3)多样化教学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实践1.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分析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毕业论文数学分析毕业论文在数学领域中,数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数学中的极限、连续、微积分等概念与方法。

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了数学分析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主题,旨在深入研究数学分析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其中的奥秘与美妙。

首先,我将从数学分析的基础概念入手。

数学分析的核心概念有极限、连续和微积分等。

极限是数学分析的基石,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趋近性质。

通过极限的概念,我们可以研究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导性,进而探索函数的性质和行为。

连续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无间断性。

连续函数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介值定理和最值定理等。

微积分是数学分析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函数的变化率和积分。

通过微积分,我们可以求解曲线的斜率、曲线下的面积以及函数的最值等问题。

接下来,我将探讨数学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分析在物理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数学分析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变化。

通过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我们可以建立物理模型并求解出相应的物理量。

在工程学中,数学分析可以用来优化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最优化理论和约束条件,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工程方案和决策。

在经济学中,数学分析可以用来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通过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建立经济模型并预测经济走势。

此外,我还将讨论数学分析中的一些经典问题和定理。

例如,柯西收敛准则、泰勒级数展开和黎曼积分等。

这些经典问题和定理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和定理,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数学分析的内涵和深度。

最后,我将对数学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学分析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仍有许多挑战和机遇。

例如,随机分析、非线性分析和复分析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数学分析提供更加丰富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同时,数学分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关于数学分析的论文

关于数学分析的论文

关于数学分析的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一方面,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兴趣点和个性特点也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1)教材内容方面:部分教材内容过于理论,缺乏实际应用背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3)学生个体差异方面: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整体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强调对公式、定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只会套用公式、定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2)作业与评价方面:作业和考试内容多以计算和套用公式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的引入和阐述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学生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概念的字面意思,缺乏对内涵和外延的深入挖掘,使得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

(3)教材编排方面:部分教材对概念的讲解不够详细,缺乏实例和练习,使得学生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分析论文(第一版)

数学分析论文(第一版)

函数概念是全部数学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纵观300年来函数概念的发展,众多数学家从集合、代数、直至对应的角度不断赋予函数概念以新的思想,从而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本论文将通过对函数的诞生与发展、函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函数在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让我们对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

了解函数的诞生背景1.早期函数的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十七世纪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全部包含函数或称为变量关系的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

1673年前后笛卡尔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注意到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因当时尚未意识到要提炼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时还没有人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673年,莱布尼兹首次使用“function” (函数)表示“幂”,后来他用该词表示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等曲线上点的有关几何量。

与此同时,牛顿在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流量”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2.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1718年约翰•贝努利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

”他的意思是凡变量x和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做x的函数,并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

1755,欧拉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

”18世纪中叶欧拉给出了定义:“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

”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和超越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

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3.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1821年,柯西从定义变量起给出了定义:“在某些变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数的值,其他变数的值可随着而确定时,则将最初的变数叫自变量,其他各变数叫做函数。

数学分析习作论文

数学分析习作论文

云南大学数学分析习作课(2)论文题目:多元函数部分2个定理的证明及积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时间: 2011-6-3摘要二元函数在有界闭区域上的有界性,平面点集的收敛原理的证明。

这些定理的证明,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使我们更加理解其意义,在证明中运用到致密性定理,威尔斯特拉斯定理,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作用。

三重积分解题的多样性,一个题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要多方位思考。

仔细下结论,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更为简便的方法,这样事半功倍。

学习知识,重在运用,要把知识用活,要能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重积分可以求面积,旋转也可以求面积,三重积分可以求体积。

关键词:致密性定理,威尔斯特拉斯定理,三重积分,二重积分,收敛原理,旋转,闭区域,三角形边的关系。

Ⅰ 证明有界闭区域上二元函数的有界性定理定理表述如下:若二元函数(),f x y 在有界闭区域[],;,a b c d 上连续,则它在[],;,a b c d 上有界,亦即存在正数,使它在[],;,a b c d 恒有(),f x y m ≤。

证明:用致密性定理来证,假设二元函数(),f x y 在闭区域[],;,a b c d 上无界,即对于任意的整数n ,在闭区域[],;,a b c d 上至少存在一点n M (),n n x y ,使得(),f x y n ≥。

今取1,2,3,n = ,得到一点列,这些点在[],;,a b c d 内,且满足()n f M n > 亦即()()n f M n →∞→∞由魏尔斯特拉斯定理知道,在有界点列{}n M 中能选岀一个收敛的子列0()k n M M k →→∞由于k n M ∈[],;,a b c d ,故0M ∈[],;,a b c d ,由上面的讨论知道,我们选出的子列()()n f M n →∞→∞再由子列的性质知道,对于k n M ,有 ()()k n f M n →∞→∞由已知条件,二元函数(),f x y 在闭区域[],;,a b c d 上连续,故在0M 点处,当任意0M M →时,就有0()()f M f M →,如今有0()k n M M k →→∞。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数学分析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我在大学期间学习了数学分析的相关知识,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即将毕业之际,我决定以数学分析为主题撰写我的毕业论文,以探索更深入的数学领域。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将简要介绍数学分析的背景和重要性。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为其他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研究数学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并探讨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理的介绍在这一部分,我将详细介绍数学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

首先,我将介绍实数和实数集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基本性质。

接着,我将介绍极限和连续的概念,并讨论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此外,我还将介绍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函数研究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将介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分析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数学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分析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将以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建模和分析。

例如,我可以选择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问题,通过分析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来推导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此外,我还可以选择研究一个经济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规律。

四、数学分析的发展和前景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数学分析的发展和前景。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数学分析的研究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在未来,数学分析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数学分析的研究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五、结论在结论部分,我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数学分析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分析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相关定理和公式。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极限与连续。

介绍极限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连续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讲解导数的定义、计算法则和应用,微分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3.第三章:积分与面积。

讲解积分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定积分的性质和计算,面积计算及相关问题。

4.第四章:级数。

介绍数项级数的概念、收敛性判断和应用,功率级数和泰勒级数。

5.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讲解多元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函数极值及其应用。

6.第六章:重积分。

介绍重积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计算和几何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数学分析论文15篇(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探析)

数学分析论文15篇(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探析)

数学分析论文15篇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探析数学分析论文摘要:高校数学分析课程,作为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精算学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

进行高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既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独特文化内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数学分析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更为高效地完成学习。

关键词数学分析数学论文数学数学分析论文: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探析摘要: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企业的经营格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标准,要想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不断优化,理论指导必不可少,其中数学分析又是理论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将以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为例浅析数学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数学分析;企业规模化发展;优化发展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迅速崛起,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众多的企业当中脱颖而出力争上游,必须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格局。

而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优化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这时通过正确的数学分析来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下面本文将以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为例简单介绍数学分析在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中的优化作用。

1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概述1.1边际成本概述所谓边际成本,是指在经济学和金融学范围内,每个企业或者单位生产新产品或者购买新产品所造成的总体成本的增加量。

这样的概述表明每个企业或者单位生产或者购买的新产品的成本和总产品量是直接相关的。

比如,某个电子产品公司仅仅设计和生产一部手机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如果设计和生产一万部手机的话,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收益却比设计和生产一部手机增加了很多,这就是规模化生产所带来的效益。

1.2机会成本概述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东西中的最大价值,或者说在对多种方案进行决策时,所舍弃的方案中的最高价值就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投入到其他的行业当中时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

数学分析的毕业论文数学分析是数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主要研究数列、函数、极限等概念及其相关的理论方法。

数学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它一直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篇毕业论文将基于数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探讨一下函数极限在数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的定理。

一、函数极限的应用函数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当自变量x接近一定的值时,函数f(x)的值会趋向于一个常数L。

具体来说,若存在常数L,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正数δ,使得当0<|x-a|<δ时,就有|f(x)-L|<ε成立,则称函数f(x)在x=a 处收敛于L。

函数极限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描述函数在某一点的行为方式,例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积分等。

另外,在物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领域中,函数极限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物理学中,当进行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时,通过获得一系列渐进趋向的数值,可以使用函数极限的概念来精确地计算物理量的值。

二、函数极限的基本定理在数学分析中,函数极限的基本定理包括了极限的四个基本法则:算术、夹逼、单调性和介值原理。

1.算术法则对于两个函数f(x)和g(x),如果它们在x=a处收敛于L和M,则有:①f(x)+g(x)在x=a处收敛于L+M。

②kf(x)在x=a处收敛于kL,其中k为实数。

③f(x)×g(x)在x=a处收敛于LM。

④f(x)/g(x)在x=a处收敛于L/M(其中,g(x)≠0)。

这表示了求和、差、积、商等四则运算在极限运算中也是可行的。

2.夹逼法则夹逼法则也称为挤压定理,它是证明函数极限的有力工具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函数f(x)始终位于两个收敛函数g(x)和h(x)之间,且两个函数的极限相等,则f(x)也收敛于相同的极限值。

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假设f(x)、g(x)和h(x)是三个函数,并满足以下条件:①g(x)≤f(x)≤h(x),其中x在某个区间(a,∞)中。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数学分析课程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为后继课程提供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应用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个地区正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此改革相对应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己在国内陆续使用。

而现在使用的《数学分析》教材是在原高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的,由此产生了数学分析课程与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衔接上有脱节现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数学分析这门课程,为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从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实践体会,就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1新课标下数学分析课堂教学现状1. 1《数学分析》教材与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出现不连续的脱节现象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做了大量的增加和删减,由于删减过多,出现与数学分析课程内容的脱节现象。

如在数学分析教材中涉及到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和积分,以及反函数求导法则等内容,而学生在高中没有学过反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定积分计算应使用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但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讲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在数学分析教材中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区域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二重积分的计算等内容上,都要用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相关内容,但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内容被弱化了,到了大学学生基本都不知道,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数学分析》教材和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出现较大重复现象新课标下的高中教材与原来高中教材相比增加了极限、连续、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积分及第一换元积分法等数学分析中的内容,但无论是知识的内涵还是知识的深度等方面的要求都不够,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仍然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模仿和套用公式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设计题目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班级__数学与应用数学121班学生姓名___常惠丽指导教师___冯爱芬日期_2015年1月9号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填写)课程设计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常惠丽专业班级基数121 设计题目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一、课程设计目的数学分析课程设计运用所学数学分析知识归纳、推广、研究若干有关课题。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数学分析的知识,掌握运用所学数学分析知识用于数学理论,设计算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运用级数理论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由此对级数收敛的判别方法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利用函数的级数展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基本运算,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论证能力。

三、时间进度安排第一天, 集中学习、讨论,给出参考资料,进行资料查阅。

第二天, 学生选题,初步拟定实习题目,开始研究、设计。

第三天, 再次讨论实习中所涉及的问题。

教师指导。

第四天, 检查各小组的实习情况。

教师指导。

第五天, 提交实习成果及文档。

四、主要参考文献1.陈纪修.数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陈传璋,欧阳光中.数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华东师大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费定晖.Б.П.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1~6册).第四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指导教师签字:2015 年 1 月 5 日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摘要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是数项级数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对于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回答了为什么要找出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判别的原因,经过定义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及相关辅助概念,找到了判别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方法,主要有定义判别法,柯西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将其推广后得到其它的一些判别法,比如:余项判别法,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对数判别法,导数判别法以及一些推论,旨在完善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函数项级数, 一致收敛性, 判别法1引言函数项级数作为数项级数级数的推广,在研究内容上同数项级数有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比如它们的收敛性,和的问题,但是函数项级数还有一点不同于数项级数,就是关于它的一致收敛性。

对比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和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不难发现,它们在判别方法上极其相似,特别是判别法的名称上。

比如它们都有Cauchy 判别法,Abel 判别法等,对于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有没有类似于数项级数收敛性判别的其他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函数项级数在一致收敛的条件下,可以讨论其和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以及可积性。

函数项级数在一致收敛时,求和和求导,求和和求积分的顺序可以交换顺序,并且,往往交换顺序以后方便我们解决一些函数项级数中的基本问题,这个应用非常的重要,因此,本文将对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以及判别方法进行全面总结。

2.1函数项级数及其一致收敛性的定义定义1 设{()}n u x 是定义在数集E 上的一个函数列,表达式12()()...()...,n u x u x u x x E ++++∈称为定义在E 上的函数项级数,简记为()n u x ∑. 称为函数项级数的部分和函数列.1()(),,1,2,...nn k k s x u x x E n ==∈=∑定义 2 若函数项级数)(1x u n n ∑∞=的部分和函数列{})(x S n 在数集D 上一致收敛于)(x S ,则称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D 上一致收敛于)(x S 或称)(1x u n n ∑∞=在D 上一致收敛.我们可以看到,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一致收敛性归结到其部分和函数列{})(x S 的一致收敛性的研究上,下面我们给出一个运用这个思想处理问题的例子.例1 考察级数)0(12∞<<-∞=∑x e xnx n 的一致收敛性。

证明: 由等比级数求和公式知当0>x 时xn nxe x ex x S -∞=--==∑1)(212 故对任意n ,下面证明此函数列是一致收敛于零的.由于01lim 20=--→x x e x 所以x ex x f --=1)(2在10<<x 有界且对于任意给定的0>ε,存在0>δ,当),0(δ∈x 时,2(2)(2)0()111n x n nx x x x e e e n e e eδδ--------<<→→∞--- ε<--x e x 12,于是对所有自然数),0(,δ∈x n ,有 ε<-<----x nxx e x e e x 1122,而当∞<≤x δ时,由xe x <知,当2>n 时,nxxe ex ---12在∞<≤x δ上一致收敛于零,因此存在N ,当N n >时,对所有[]+∞∈,δx ,2211nx n x x x e e e eδδε----≤<--,这样当N n >时,对所有∞<<x 0,有ε<-=---∞=∑x nx kxnk ee x ex 122,因此级数nx n e x-∞=∑12在∞<<x 0一致收敛.221()()1nxkx n x k n x eS x S x x e e -∞--=+--==-∑3.1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定方法定义 设)}({x S n 是函数项级数)(x u n ∑的部分和函数列.若)}({x S n 在数集D 上一致收敛于函数)(x S ,则称函数项级数)(x u n ∑在D 上一致收敛于函数)(x S ,或称)(x u n ∑在D 上一致收敛.由于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是由它的部分和函数列来确定,所以由前段 有关函数列一致收敛的定理,都可推出相应的有关函数项级数的定理: 定理1(柯西一致收敛准则) 函数项级数)(x u n ∑在数集D 上一致收敛 的充要条件:对任意的正数ε,总存在某正整数N,使得当n>N 时,对一切x D ∈和 一切正整数p 都有 |)()(x s x s n p n -+|<ε或 |)()()(21x u x u x u p n n n ++++++ |<ε.例2 讨论函数项级()()[]∑∞=-++-22222121n n x n xn,[]1,1-=D 在所给区间D 上是否一致收敛.解 因11+⎥⎦⎤⎢⎣⎡=εN ,当n N >时,对所以,0,ε∀>取一切[1,1]x ∈-,和一切自然数p,都有由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柯西准则知所给级数在[1,1]-上一致收敛.柯西收敛准则是我们在判断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时的常用方法定理2(阿贝尔判别法)设 (1))(x u n ∑在区间I 上一致收敛; (2)对于每一个)}({,x v I x n ∈是单调的;(3))}({x v n 在I 上一致有界,即对一切I x ∈和正整数n,存在正数M,使,|)(|M x v n ≤2222112|()()|||()[(1)]n pn p n k n kS x S x x k x k ++=+--=++-∑2222111|()|(1)n pk n xk x k +=+=-++-∑2222221111||()x n p x n x n n=-<≤++++|()()|n p n S x S x ε+-<则原级数在I 上一致收敛.例3 221)1(n n x n n+-∑∞=在任何有穷区间上的一致收敛性 解 对任何有穷区间I ,10M ∃>,使得对一切1M x ≤, 有nn n1)1(1∑∞=-,在I 上对 I x ∈一致收敛,n n x n n x n n x I x 1,222222+=+=+∈∀调,112122+≤+M n nx 即是一致有界的,由阿贝尔判别法知级数一致收敛定理3(余项判别法) 函数项级数()n u x ∑在数集D 上一致收敛于()S x 的充要条件是:例4∑∞=-11n n x在(1,1)-的收敛性解 由余项判别法知,(1,1)(1,1)()1sup |()()|sup ||||111nnn x x n x n S x S x n x n ∈-∈-+-=≥--+1()()1n n n n n -=→∞→∞+ 可知级数在(1,1)-内不一致收敛,实际上,余项判别法本质上可看做是柯西一致收敛准则的推论定理4(狄利克雷判别法)(1)∑)(x u n 的部分和函数列 )()(1x u x U nk k n ∑== (n=1,2,…)在I 上一致有界;(2)对于每一个{})(,x v I x n ∈是单调的;limsup |()|limsup |()()|0n n n n x Dx DR x S x S x →∞→∞∈∈=-=(3)在I 上)(0)(∞→⇒n x v n , 则级数(3)在I 上一致收敛.(注意:利用狄利克雷判别函数级数一致收敛时,三个条件都应满足 定理5(比式判别法) 设()n u x 为定义在数集D 上的函数列,且()0n u x >,n=1,2,……,记)()()(1x u x u x q n n n +=若存在正整数N 及实数q,M,使得()1n q x q ≤<,()N u x M ≤对任意的n>N, x D ∈成立,则函数项级数1()n n u x ∞=∑在D 上一致收敛.证明 易知而等比级数当10<<q 时收敛,从而NNn nMq q -∞=⋅∑1收敛,由M 判别法知,)(1x un n∑∞=在D 上一致收敛.(极限形式)设)(x u n 为定义在数集D 上正的函数列, 若)()()(1x u x u x q n n n +=,由于 1)()(lim <≤=∞→q x q x qnn ,且)(x u n 在D 上一致有界,则函数项级数)(1x un n∑∞=在D 上一致收敛.定理6 (根式判别法) 设)(x u n 为定义在数集D 上的函数列,若存在正整数N,使1|)(|<≤q x u nn ,对∀n>N ,x ∈D 成立,则函数项级数∑∞=1)(n n x u 在D 上一致收敛.证明 由定理条件,|n u (x)| ≤ n q ,对∀n>N 成立,而几何级数∑n q 收敛,由优级数判别法知,函数项级数∑∞=1)(n n x u 在D 上一致收敛.(注:当定理6条件成立时,1112()()()()()()()()n n N n N n n N u x u x u x u x u x u x u x u x -+--=⋅⋅12()()()()n n N N q x q x q x u x --=⋅⋅1n N q M-+≤(1)221(1),(,)(1)n nn x x x -∞=-∈-∞+∞+∑级数∑∞=1)(n n x u 在D 上收敛且绝对收敛)(极限形式))(1x u n n ∑∞-为定义在数集D 上的函数列,1)(|)(|lim <≤=∞→q x q x u n n n ,对D x ∈∀成立,则函数项级数在D 上一致收敛例51nn x∞=∑在[,]b b -上一致收敛(01b <<)解||x ==1b q ≤=<,由根式判别法知级数一致收敛定理7(对数判别法)设)(x u n 为定义在数集D 上正的函数列,若存在ln ()()ln lim n n u x p x n →∞-= 则(1)若对∀x D ∈,()1p x p >> ,则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D 上一致收敛;(2)若对∀x D ∈,()1p x p <<,则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D 上不一致收敛;证明 由定理条件知,对∀0ε> , ∃N ,使得对∀n>N ,有则当()1p x p <<对x D ∈成立时,有 p n n x u 1)(<而p 级数∑p n1当1)(>>p x p 时收敛,由优级数判别法知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D 上一致收敛;而当()p x <p<1时,有n x u n 1)(>,且由p 级数当p<1时发散,从而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D 上不一致收敛.例63311ln(1)n n x n∞=+∑在[2,)+∞上不一致收敛 ln ()()()ln n u x p x p x n εε--<<+()()11,()n p x p x u x n n εε-+<<解333311ln[ln(1)][ln ln(1)]ln ()ln ln ln limlim lim n n n n n x n x u x n n n n n →∞→∞→∞-+-++-==33ln(1)ln()ln [3][3]()ln ln ln lim lim lim n n n n x n x xn n n →∞→∞→∞+=-<-=-ln 2()0=1ln lim n p n→∞≤-<< 定理8(两边夹判别法)对任意自然数n 和x D ∈,都有)()()(x w x v x u n n n ≤≤成立且)(),(11x w x u n n n n ∑∑∞=∞= 均在点集D 上一致收敛于()s x ,则1()n n v x ∞=∑也在点集D 一致收敛于()s x .证明设)()(),()(),()(111x w x W x v x V x u x U k k n k k n k k n ∑∑∑∞=∞=∞====,n N x I+∀∈∀∈都有()()()n n n u x v x w x ≤≤,所以对I x N n ∈∀∈∀+,有)()()(x w x v x u n n n ≤≤,又级数)(),(11x w x un n n n∑∑∞=∞=在I 上一致收敛于()s x ,即εε+<≤≤<-)()()()()(x s x W x V x U x s n n n由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定义知,)(1x u n n ∑∞=在I 上也一致收敛于)(x s 定理9(导数判别法)下面探讨在函数列{()n u x }可微条件下,当1()n n u x ∞='∑在[,]a b 上一致收敛时,函数项级数1()n n u x ∞=∑的一致收敛性.设函数列{()n u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可微,且存在一点0x ∈[,]a b 使得)(1x un n∑∞=在点0x 收敛;)(1x u n n '∑∞=在[,]a b 上一致收敛,则函数项级数)(1x u n n ∑∞=在[,]a b 上一致收敛.证明 已知)(1x u n n ∑∞=在点0x ∈[,]a b 收敛,)(1x un n'∑∞=在[,]a b 上一致收敛,即任意0ε>,存在1()N ε,使得1()n N ε≥时,对任意p N +∈,有ε<∑++=pn n k kx u10)(对任意x ∈[,]a b ,有ε<'∑++=pn n k k x u 1)(,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任意n N +>,任意p N +∈,任意x ∈[,]a b ,有()b a ε<-(ξ介于x 与0x 之间)于是任意n N +>,任意p N +∈,任意x ∈[,]a b ,()(1)b a b a εεε≤-+=-+.即1()n n u x ∞=∑在[,]a b 上一致收敛.例7∑∞-11sin n n解:令()sin f x x =,显然在0x =处可导连续,但'(0)1(0)f f =≠,所以由导数判别法知级数发散.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无论是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搜集,还是运用公式编辑器对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编辑等基本操作都能更加熟练,对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判别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