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客运网网络性质的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铁路客运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铁路客运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铁路客运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摘要:在铁路客运信息化建设阶段,尽管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较多发展问题,使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受到了限制。

针对这些问题,铁路还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铁路客运信息化发展规划、树立全方位信息化发展意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建立客运信息管理保障体系推进铁路客运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铁路客运;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1.客运乘务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运用现状1.1乘务信息数据共享程度低互联网连接着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连接着我们的个人电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真正作用和意义在于“互联”,使得数据可以流动起来,使我们可以“各取所需”获取信息更加便捷。

铁路客运乘务工作围绕“人、车、物、流”也需要获取数据,以上海局集团公司某客运段建设的排班系统为例,该系统涉及动车组列车车底运用数据、乘务人员数据、调度命令、列车正晚点数据、安全质量考核信息等等信息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管理信息系统中,无法做到互联互通,需要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录入和导入操作,如果其他系统的数据发生变化该排班系统的数据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由于数据共享程度低导致人工维护工作量大,“数据的流动性低”导致排班系统缺乏生命力。

1.2乘务信息数据利用率低客运乘务相关数据来源广泛,同时在日常作业中也在不断产生新的数据,比如“人”这方面有来自客运段自己的乘务人员,还有车辆乘务员、保洁人员、餐营人员、乘警,但是没有系统按照“一个班组”及“一体化”作业和管理的思路将这些人员信息进行集成,乘务人员往往是站台接好车才知道对方是谁。

而在日常作业中产生的设备设施故障记录、保洁作业记录、日常销售数据、旅客票务数据等等往往也是记录为主,缺少分析,因为数据量小的情况下没有分析的意义,数据量大了靠人工就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1.3乘务信息系统集成度低随着管理者思路的转变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乘务相关数据的运用上呈现出日趋重视的情况,但还是存在缺乏总体规划考虑的问题,没有将乘务相关的管理、作业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梳理,更没有以模块化的理念进行推进建设。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特征分析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特征分析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特征分析根据2016年12月底的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刻表,提取全路207个高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高速铁路物理网和业务网2个网络模型,对网络的基础特征指标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铁路物理网是典型的树状网络结构;高速铁路业务网为具有无标度性质的小世界网络。

标签:高速铁路;物理网;业务网;复杂网络理论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虽然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但货运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虚靡状态。

高速铁路客运作为我国当前铁路客运的中坚力量和具有自主定价权的客运服务品种,其网络布局将直接影响着当下铁路运营效益。

因此,有必要专门对高速铁路网络进行各项性能分析,为后续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奠定基础。

1.中国高速铁路复杂网络构建1.1 数据分析我们选取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所有符合高速铁路标准的线路作为我们所分析网络的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获取了2016年12月底全路调整列车运行图后的时刻表,筛选出途经符合高速铁路标准的线路的列车作为高速铁路网络的组成部分。

为我们对研究对象作如下处理:(1)鉴于我国高速铁路上下行列车开行对数大致相同,我们将高速铁路网络视为无向无权网络。

(2)为了客观呈现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现状,同时为日后物理网与业务网进行适应性分析做准备,我们保留了西北、西南、海南岛三个脱离高速铁路主网络区域的车站和线路。

(3)为简化起见,我们选取高铁沿线所有的地级市及以上等级城市的车站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不影响网络边结构的同城站视为同一车站,且不考虑枢纽内各站的线路连接。

1.2 网络拓扑我们将每一个研究对象车站视为网络中的节点,将连接两个车站的线路视为一条边,以此构建高速铁路物理网,构建的物理网中共有207个节点,436条边。

若存在某次列车在某两个车站办理客运业务,则视为这两个车站之间存在一条边,以此构建高速铁路业务网,构建的高速铁路业务网,有9254条边。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优化研究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交通瓶颈问题严重,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许多交通拥堵的问题逐渐凸现,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网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铁路货运运输网络是由铁路干线、货场及联络线组成的综合体系,因此其运输效率非常依赖于铁路干线的运行状况。

目前,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改善迅速,但仍有一些铁路干线存在狭窄、密度不足、线路交错繁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铁路货运运输网络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因此,如何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网络已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课题。

在铁路货运运输网络优化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发展现代物流理念物流是涉及到货物从发出端到收货端的所有运作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服务。

因此,仅靠铁路本身的改进是无法达到优化整个铁路货运运输网络的目的的,更应该深入发展现代物流思想,采用联运、多式联运等现代物流模式,提高铁路货运运输网络的效率和质量。

二、改善现有铁路干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干线的狭窄、密度不足、线路交错繁多等问题愈加显著。

为此,必须加速铁路干线的改善,包括加宽铁路干线、优化运输时刻表、提高铁路渡线配套设施等,全面提高铁路货运运输网络的运输效率。

三、开辟新的货运干线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物流需求分布不均,有些地区的铁路干线密度远不能满足当地物流的需求,这就需要开辟新的货运干线,以扩大铁路货运运输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可以缓解部分地区铁路货运拥堵的状态。

四、提高铁路货运运输信息化程度铁路货运运输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网络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并建立起全网信息共享的机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网络需要从发展现代物流理念、改善现有铁路干线、开辟新的货运干线、提高铁路货运运输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入手。

这既是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运输网络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也是对未来铁路货运运输网络发展趋势的把握。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研究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研究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研究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运作为传统物流运输方式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铁路货运具有运量大、稳定安全、低碳环保等优点,可以对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因此,铁路货运网络规划是现代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发展现状、可行性分析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应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和市场需求来规划网络布局、车站选址等。

2. 以区域协调为基本原则。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尽可能实现区域协调和平衡发展。

3.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安全等因素,将铁路货运网络布局规划在合理的区域,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坚持经济适用,提高效益。

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应在综合考虑效益、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技术条件、设备设施等方式来提高网络的经济效益。

三、铁路货运网络规划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铁路网络建设的加速和技术的提升,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在运输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 铁路货运网络建设的不断加速我国铁路货运的实物物质流量在逐年增长,铁路货运网络也在不断扩展。

截至2021年,在中国铁路货运网络中,陆路公里数为13.8万公里,基本构成完整的货物流通网络。

其中高速铁路、普速铁路、货运专线、私有铁路等构成了相对完整的铁路货运网络。

2. 铁路货运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货运运输的效率、安全水平等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

例如,高速铁路的普及和货运专线建设,使得铁路货运速度和准时率进一步提高。

3. 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在中国物流市场中,铁路货运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全国铁路货运口岸占物流总量的比重达到了16.1%,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近年来,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铁路信号系统的网络化技术研究。

铁路信号系统是指铁路的信号设备和信号控制系统,用于指示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方向,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细化,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铁路信号系统的概述开始,介绍铁路信号系统的分类与作用,然后重点探讨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总结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铁路信号系统概述铁路信号系统可以分为列车信号系统和区段信号系统两大类别。

列车信号系统用于指示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方向,是列车驾驶员的视觉辅助工具。

区段信号系统用于控制列车在某一区段的运行状态,是铁路线路的控制中心。

信号系统的作用在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顺畅和高效,是铁路运输的关键保障之一。

二、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网络化技术是铁路信号系统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具体来说,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智能化,使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自适应和自学习,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精准度。

2、统一管理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统一管理。

通过统一传输和处理数据,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集中调度和控制,从而提高控制效率和减少运行成本。

3、远程监测和维护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远程监测和维护。

通过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快速维修和运行恢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综合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综合信息化。

通过整合外部设备、系统和数据,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从而提高系统的对接性和适配性。

未来,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将在以下方面得到深化和拓展。

1、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可以为铁路信号系统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服务。

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

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

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一、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介中国铁路现有5155个客运站,日发送旅客300多万人,每天发售数百万张客票。

为了提高我国铁路客运现代化水平,铁道部从95年开始在一些大站开始逐步实施计算机联网售票。

按照总体规划,整个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它由1个全路票务中心、29个地区票务中心及车站电子售票系统三级组成。

数据通讯广域网采用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铁路X.25网(正在扩为帧中继网),局域网采用以太网,使用TCP/IP 协议,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系统软件环境:票务中心为UNIX 操作系统与SYSBASE数据库,售票窗口为WINDOWS。

整个系统建成后将有几万台微机联网,成为世界最大的铁路售票系统。

中国铁路客票系统将是一个大型有价票证制作和管理系统,它不仅为用户提供本地及远程的购票服务,并且还与其他网络互联提供综合服务,因此必须保证整个系统在各个阶段特别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保证铁路客票系统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对于我国铁路客票系统网络的安全措施必须满足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性的要求,因而在各级数据库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中都应有网络安全措施,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应用设置相同的访问控制、密钥等,并应能留下操作轨迹以备查阅。

1、带包过滤功能的路由器使用在铁路客票系统网络中,使用带有包过滤器功能的路由器多个,各子网相互隔离开来。

各级票务中心的子网均通过这种安全功能的路由器后接入铁道部X.25网或其他外围,包过滤路由器(Package Filte rs Router)是一个可检查通过它的数据包的路由器,它限定外部用户进入局域网的数据包,通常运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限定处理,也就是依照协议按照规则允许某些IP范围的某些端口号通过路由器,同时限定其它IP地址的某些端口号的通过。

由于包过滤是在协议“下三层”实现的,包的类型可进行拦截和登录。

它通常直接转发报文,对于用户是透明的,而且速度较快。

铁路旅客列车互联网解决方案研究

铁路旅客列车互联网解决方案研究

铁路旅客列车互联网解决方案研究于明哲【摘要】为满足铁路列车上旅客对互联网的普遍需求,对多个通信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方案,供相关部门参考.【期刊名称】《中国铁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2-43,79)【关键词】铁路旅客列车;互联网;技术方案;商业模式【作者】于明哲【作者单位】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乘坐火车时使用移动通信终端上互联网是广大铁路旅客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随着高铁的发展日益强烈。

如何为旅客提供不间断的互联网服务,成为铁路和电信运营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铁路相关部门,能够与电信运营商及投资公司通力合作,满足旅客需求,不但能为电信运营商及投资公司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将进一步提升铁路旅客列车服务质量,增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1 技术方案研究行驶的列车、有限的空间、集中的人群构成铁路旅客列车这一特殊环境,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提供互联网业务有一定难度。

经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利用当前无线通信技术,根据铁路旅客列车的特殊环境和铁路沿线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以下3种技术方案。

1.1 方案一:利用电信运营商的3G(或4G)网络由于目前三大运营商已通过3G/4G移动网络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终端互联网业务。

因此,只要三大运营商的3G/4G网络能全面覆盖铁路沿线,就能向列车上的旅客提供手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互联网服务。

但由于铁路途径沿线往往是人烟稀少的荒野和高山,还有几十公里长的隧道。

电信运营商因铁路沿线通信市场需求少和施工困难,无线场强覆盖普遍较差。

为解决大量铁路旅客旅途中互联网等通信需求,铁路可考虑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洽谈合作,利用铁路沿线铁路专用通信的富余能力,如光缆、铁塔、机房、电源等,提供给三大电信运营商有偿使用,运营商负责投资将铁路沿线3G/4G网络无线场强信号全覆盖,就能实现在旅客列车上开展各种移动通信业务。

铁路客运网络结构评价研究

铁路客运网络结构评价研究
ZHU Qian,NI Shao-qian
(1.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 National Railway Train Diagram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86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第 16 卷
Key words: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network; structure evaluati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ough set
0引言
2016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 长期铁路网规划》,其发展目标为至 2020 年,铁 路网规模达到 15 万 km,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 至 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 km。随着路 网规模的扩大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对区 域客运网络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评价 结果对其进行相应地改善,进而使客运网络的建 设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旅客交通需求相适应, 对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率、乘车系数及城镇发展规划协调这四个方面。
关键词:铁路客运网络;结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粗糙集
中 图 分 类 号 : U2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4747.2018.01.014
Research on Network Structure Evalua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高铁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高铁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高铁运输网络优化研究一、背景介绍高铁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被广泛用于商务、旅游等领域。

随着中国高铁建设的日趋完善,高铁运输网络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也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对高铁运输网络的优化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高铁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建立高铁运输网络优化模型要优化高铁运输网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网络优化模型。

高铁运输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运营商、乘客、列车、站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模型的建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网络优化模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高铁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路线优化:通过优化列车运行路线,缩短列车运行时间,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

2. 站点优化:通过减少高峰期的运行车次,增加站点服务频率,提高站点的服务水平。

3. 车辆优化:通过提高列车的速度、加强列车的维修和保养,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4. 运力优化:通过增加列车的运行电量,提高动力性能,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高铁运输网络优化案例分析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高铁运输网络的优化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以上海—南京高铁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 路线优化:通过对列车行驶速度、运营时间的调整,最大限度地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并使列车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2. 站点优化:增设旅游线路对应的车次和站点,增加高峰期的服务频率,提高站点的服务水平。

3. 车辆优化:对列车的动力性能进行改进,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4. 运力优化:增加列车的运行电量,提高列车的动力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优化措施,上海—南京高铁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客流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列车的运行时间和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四、结论高铁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方式,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对高铁运输网络的优化和管理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铁路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因此,铁路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铁路运输网络规划的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铁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网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还可以加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2. 提高运输效率铁路物流运输的优势在于运输能力大、效率高、稳定性好等方面。

因此,铁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实现货物快捷流通,实现运输和物流的高效性。

3. 优化节能环保合理规划铁路网,可以优化铁路运输的垂直及水平结构,减少运力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运输效益,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二、铁路运输网络规划的特点1. 涵盖面广铁路网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渠道,涵盖面广,包括路线规划、容量规划、停车场规划等,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2. 需要审慎考虑铁路网规划需要考虑到文化、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审慎考虑,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3. 需要长远规划铁路网的规划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长远规划,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三、铁路运输网络规划的优化方法1. 路线优化通过对线路进行优化,选择最短路线、选择合适的发车时间、避免串车等方法,以提高运输效率。

2. 线路容量优化通过线路容量的优化,可以扩大运输容量,提高铁路网的整体承载能力。

3. 站点优化通过对站点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到站速度,减少物流滞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四、铁路运输网络规划的调整标准1. 充分考虑铁路线路的特点铁路线路的特点是其运行条件不受气候影响,因此,在铁路线路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合理的规划线路。

2. 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需求铁路网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发展需求,从而规划一条为区域发展服务的铁路线路。

3. 充分调查研究对铁路线路是否需要调整,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铁路线路的运营状态和未来需求,才能合理进行调整。

我国铁路客运网络的复杂性分析

我国铁路客运网络的复杂性分析
图1 我 国铁 路客运 网络 的复 杂性 分 析思 路
小 。而 交通运输 网络 的传输 对象所 要求 的运输条 件各
异 ,需配备 的装载设备 也不 同 ,其 网络构成要 素更 多 、 更 复杂 ,固定 设施与移 动设 备 的配合 使用 ,要求进 行统

2 交通运 输 网络 的地理 空 间特性
用更为显著 。
2 . 3 要素构成复杂且与地理空间具有全关联性 非实 体 或一 般 的网络 型 产业 中 ,网络 关 系或 传输 物常具 有无形 、均质和稳定 的特征 ,关 系的接人较为 简
单 ,如 电力 网与 通 信 网 ,其 联 通 和运 用 相对 简单 ,各
地 区网之 间的切换可在 瞬间完成 ,对 传输 过程 的影 响很
入探 讨我 国铁路 客 运 网络 的复杂性 根 源 ,从 其地 理 空间特 性 、 网络要 素 的 高协 同性 及 其 与社 会 经济 系统 的互馈 性 角度 ,提 出 目前我
国铁路 客运 网络 构建 的 关键 问题 ,即基于 网
络 与流 的 互 馈作 用的 复杂 网络 结 构 演化 机 制 ,网络局部 变化及承 载 能 力变迁对 网络 结


4 0. .
( 二 ; 萋 苎 cH | NE s ER A/ L W AY s 2 0 1 3 / 0 6
在 网络 建 模 和分 析 时 ,必 须 深 入 梳理 铁 路 运输 网

个 立 体 的空 间 内也 可 实现 不 同航 路 一定 程度 的 “ 叠
络 区别于其 他运输方式 网络结构 的成 因和特征 ,系统研 加” ,而铁路 网络要形成多片叠加则几乎不可能 。
究 铁路客运 网络 的复杂性 根源 ,并据此合 理设计测 度指 2 . 2 与地 区经济社会的互馈作用较强

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方案研究

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方案研究

中国铁路CHINESE RAILWAYS 2006/12 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是保障客运 专线安全、稳定、高效运营的基础设施,客运专线通信网络是客运专线信息化的公共基础平台。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建设通过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系统设备,构建高可靠、数字化的综合通信网络平台,为客运专线行车指挥和运营管理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通信手段。

1 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速度300 km/h的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承载类、业务提供类和通信系统管理类的14个子系统构成。

信息承载类系统包括:传输与接入、数据网、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刘丽华: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北京,100844摘 要: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息承载类、业务提供类、通信系统管理类组成,其中传输与接入子系统分为骨干传输层和接入层;利用多业务传送平台提供IP数据网承载平台;采用GSM-R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实现话音通信和数据传输;通信综合网管子系统可实现对客运专线通信系统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和性能管理。

关键词: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系统功能主要技术方案研究铁通信线路、车站和段(所)综合布线等系统;业务提供类系统包括:电话交换、GSM-R数字移动通信、调度通信、会议电视、应急通信等系统;通信系统管理类系统包括:通信综合网管、同步及时钟分配电源、电源及环境监控、视频监控等系统。

客运专线GSM-R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 信息承载类系统功能1.1.1 传输与接入系统传输与接入系统分为骨干传输层和接入层,提供各专业通信信息的传输通道,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需要。

骨干传输层在车站安装SDH 2.5 Gb/s 设备,利用铁路两侧各两芯光纤,组织链形复用段保护(MSP) 1+1传输系统,提供2 Mb/s及以上传输通道,为接入层的重要用户提供保护通道,并利用系统余量,为其他铁路通信线提供迂回保护条件。

铁路客车无线网络实施方案研究

铁路客车无线网络实施方案研究

铁路客车无线网络实施方案研究摘要:如今,互联网已经从各个端口渗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进入一个“车生活”的时代。

铁路客车作为长途旅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与互联网的连接也是势在必行。

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都覆盖有电信运营商的4G甚至5G网络,但由于种种原因车载无线网络技术还未在大铁路客车上得到普及,现有网络往往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随意在网上冲浪的要求。

在运行车辆上建立车载局域网,并可以进行互联网接入方案是铁路总公司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并准备实施的一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客车接入互联网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为铁路客车早日实现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服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铁路客车;车载局域网;互联网接入0前言旅客列车无线网络系统主要由地面运维中心、车载管理与服务平台、车载局域网和互联网接入等四部分组成。

由于地面运维中心及车载管理与服务平台与大众相关性较小,本文只针对车载局域网与互联网接入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讨论。

1.车载局域网为列车上的旅客及列车工作人员搭建了一个局域网通信平台,列车上的旅客及工作人员均可以通过该局域网与其他旅客或工作人员进行通信。

乘客通过接入车载局域网可从服务器上下载本地视频或第三方应用程序等服务。

2.互联网接入是列车与地面公网建立链接的通道,为列车旅客及工作人员提供了互联网接入的能力。

可采用既有4G/5G网络、卫星通信或搭建专用通信网络等方式。

互联网通道配置防火墙,防止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

1车载局域网组网在列车内提供车载局域网,在每个单车内提供连续、无缝的无线网络信号覆盖。

若采用多个无线访问接入点进行单车覆盖,应在单车内的所有无线访问接入点之间构建单车有线局域网传输通道。

在车辆解编、甩挂等情况下,系统应具备在无需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自组网的能力。

系统可采用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或混合组网方式构建列车车载局域网。

1.1无线组网无线组网即单车服务器与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通过有线连接,单车服务器与单车服务器以及单车服务器与中心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进行无线连接的,从而组成车载无线局域网。

高速铁路电务数据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调研报告

高速铁路电务数据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调研报告
2.2.3 通道质量监督系统
在京广高铁、京沪高铁上都使用了通道质量监督系统(DLMS)。通道质量监督系统是北京从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专门用于数字电路实时在线监测的集中化监督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解决有关2M数字电路和155M数字通道实时在线监测问题。该设备提供完整的网管接口,通过远端计算机终端,可观察监测电路的数据链路层传输质量。主要功能包括:
2.1.1无法实现通过浏览网络拓扑图实时监测整个网络的设备运行状况
图3安全数据网网管系统左网拓扑图
图4安全数据网网络结构示意图
如图3、4所示,安全数据网网管系统可显示安全数据网左、右双网的网络拓扑图。但只是交换机之间单线连接,不能检测安全数据网业务点以外的设备及链路,例如车站列控设备上与安全数据网连接的端口及之间的网线。
RBC和TSRS服务器通信
TSRS服务器向RBC传输临时限速命令;RBC向TSRS服务器传输临时限速命令状态。
RBC和联锁通信
联锁向RBC传输SA信息;RBC向联锁传输列车相关信息。
1.1.3信号安全数据网组网结构
信号安全数据网络中,车站采用串联方式连接,RBC和TSRS分别所在车站接入到安全数据网中。网络的环形回路采用部分中继站点作为传输中继构成。为了减少设备故障对网络通信的影响,全线安全数据网划分为2个子网,子网内采用双冗余环网结构,子网间采用环间耦合方式进行通信。
除了出现网络故障时,网管终端不能发出声光提示外,其他功能已可以满足对网络设备维护、检修及应急故障处理的需求。但是通道质量监督系统只能实现对网络链路层,也就是各信号设备间DDF/ODF架间通信通道的检测功能。而对于电务的主要网络设备没有检测到。
2.3 RBC、TSRS局域网网管系统
RBC、TSRS系统网络结构相似,网管系统也大致一样,和CTC系统网管系统原理及功能基本一致,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和优化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和优化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和优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速铁路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速铁路不仅提供了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方式,而且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和优化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需要考虑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对环境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较大。

在发展和优化高速铁路网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经济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确保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性互动。

其次,需要加强高速铁路线路的布局和优化。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地区,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之处。

在发展和优化高速铁路网络时,我们应该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人口流动情况和旅客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布局高速铁路线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

同时,还需要优化线路的设计,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提升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第三,需要加强高速铁路站点和交通枢纽的建设和优化。

高速铁路站点和交通枢纽是高速铁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城市和交通网络的重要纽带。

在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和优化中,我们应该重视站点和交通枢纽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

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站点和交通枢纽,使其与城市的道路、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相衔接,提供便捷的乘车服务和出行体验。

第四,加强高速铁路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应用。

高速铁路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工程,其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持。

在发展和优化高速铁路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高速铁路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同时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12306网络订票系统分析_图文

12306网络订票系统分析_图文

12306网络订票系统分析_图文分析报告班级 2011211306学号 2011211261姓名门鑫摘要由于市场客运的刚性需求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12306网络订票系统在铁路客运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订票方式,该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是人们能够方便出行的保障。

而由于铁路运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抢票”。

据统计,12306网站最高有日均14亿的点击量,这“12306”迅速也使得12306成长为网界上最繁忙的网站之一,14亿次的点击大军,直接导致了12306系统的崩溃。

对12306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吸取其经验教训,总结成功经验。

对网络订票系统进行优化,构建一个可靠的网络订票系统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可靠的订票平台。

目录摘要…………………………………… 112306系统概述……………………………… 2用户特点分析…………………………………… 3 系统架构分析……………………………… 4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5经验及教训………………………………………… 6总结…………………………………………1.12306系统概述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英语:Sinorail Customer Service Center),俗称12306网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信息服务网站,基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所设计的“铁路客票发售及预订系统”创建。

客户通过登录本网站,可以查询旅客列车时刻表、票价、列车正晚点、车票余票、售票代售点、货物运价、车辆技术参数以及有关客货运规章。

铁路货运大客户可以通过本网站办理业务。

该网站于2010年1月30日(2010年春运首日)开通进行试运行。

用户在该[2]网站可查询列车时刻、票价、余票、代售点、正晚点等信息。

售票系统在北京时间每天23:00至次日7:00进入维护,期间不提供服务。

2011年1月19日(2011年春运首日),中华人民共和国18个铁路局(公司)所在地也分别成立了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并公布了服务热线。

铁路车站Wi-Fi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铁路车站Wi-Fi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1 Wi-Fi技术特点(1)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Wi-Fi的半径可达100 m,适合车站及单位楼层内部使用。

(2)速度快,可靠性高。

目前应用的无线网络标准通常使用IEEE 802.11 b/g协议。

其最高带宽为54 Mb/s,并可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带宽为11 Mb/s、5.5 Mb/s、2 Mb/s和1 Mb/s,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无需布线。

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终端用户的需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4)健康安全。

IEEE 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可超过100 mW,实际发射功率60~70 mW,而手机的发射功率200 mW~1 W,手持式对讲机更是高达5 W。

因此无线网络比其他方式更安全。

2 Wi-Fi网络的频率选择现在W i-F i联盟已经确定的标准不仅包含了802.11b,同时也包含802.11a/g/n,以及即将到来的802.11ac正式版。

但是这些不同的协议都规定了一个共同点: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

Wi-Fi网络协议种类如下:(1)802.11a:速率最大54 Mb/s,5 GHz频段;(2)802.11b:速率最大11 Mb/s,2.4 GHz频段;(3)802.11g:速率最大54 Mb/s,2.4 GHz频段;(4)802.11n:速率最大600 Mb/s,2.4 GHz和5 GHz 两个频段;(5)802.11a c:速率最大1 G b/s,并向后兼容802.11全系列现有和即将发布的所有标准和规范。

铁路车站Wi-Fi无线网络组网方案欧育宏:广州铁路集团文化广告总公司,工程师,广东 广州,510600李 方:广州铁路集团文化广告总公司,工程师,广东 广州,510600谭冠云:广州铁路集团文化广告总公司,助理工程师,广东 广州,510600摘 要:通过分析Wi-Fi的技术特性,围绕旅客对铁路车站无线网络的要求,阐述铁路车站采用Wi-Fi技术搭建无线网络的方案。

描述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网络

描述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EME TEMPLATE
交通枢纽与节点
交通枢纽: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节点,提高运输效率 铁路枢纽: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承担大量铁路客货运任务 公路枢纽: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公路网中心,提供货物中转和长途运输服务 航空枢纽: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承担国际国内航空客货运任务
公路运输量与效率
运输效率:公路运输网络覆 盖范围和运输速度
公路运输量:中国公路总里 程和公路运输周转量
交通拥堵:主要城市和地区 的交通拥堵情况
运输成本:公路运输的成本 结构和影响因素
04
水路运输网络
THEME TEMPLATE
内河运输
长江:连接上海和重庆,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之一 黄河:虽然运输量较小,但仍然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内河运输通 道 京杭大运河:连接北京和杭州,是中国南北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中小型机场
数量众多,覆盖 全国
连接城市和地区, 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便捷的航空 运输服务,满足 不同需求
在大型机场繁忙 时,中小型机场 可分担部分客流 压力
航线与航班
中国航空运输网络覆盖全球,与世界各地主要城市有航线连接 中国国内航线网络发达,航班频繁,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特点:高速度、大 容量、低能耗、安 全可靠
建设历程:中国高 速铁路发展迅速, 已成为世界上高速 铁路运营里程最长 的国家
未来规划:中国计 划在未来几年内继 续建设更多高速铁 路,加强城市间联 系
普通铁路
定义:指由国家 铁路集团有限公 司运营管理的铁 路线路

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性质研究

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性质研究

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性质研究包云;刘军;李婷【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2(034)012【摘要】定量分析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的性质,对路网规划、编制开行方案和旅客运输组织具有参考意义.本文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研究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的特点.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的空间特性,得出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是“小世界”、“无标度”网络,旅客通过平均2.07次换乘即可从该服务网络中的一个车站到达另一个车站.同时,研究带权重的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的性质.其次,从时间的角度研究旅客列车服务网络的接续特点,研究表明,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中,旅客列车间的换乘接续有待完善.最后,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部分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对中国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网络性质的影响.【总页数】8页(P8-15)【作者】包云;刘军;李婷【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RSM),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3062P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1【相关文献】1.SKF知识为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的高速和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和重载货车提供了技术保证 [J],2.中国铁路旅客列车高速试验用机车的结构及动力学特性 [J], 俞展猷3.中国铁路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施:提高繁忙干线旅客列车速度 [J], 华茂昆4.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首趟旅客列车(广州-海口)开行 [J],5.田桓铁路开通旅客列车——辽宁桓仁结束不通旅客列车历史 [J], 本刊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运输网络的安全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网络的安全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网络的安全优化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飞快发展,铁路运输成为了我国国内外运输的首选方式之一。

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可靠等优点,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旅客出行、货物运输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铁路运输也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如盗窃、恐怖袭击、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给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因此,对铁路运输网络的安全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铁路运输网络安全隐患分析2.1 盗窃问题铁路运输中,由于货物集中运输,且运输时间较长,容易引发盗窃问题。

此外,盗窃行为也可能导致铁路运输设备受损。

2.2 恐怖袭击问题恐怖袭击行为给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威胁。

在铁路站、车站等公共场所实施恐怖袭击,可能会对旅客和货物造成严重损失。

2.3 设备故障问题铁路运输设备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

这些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列车迟到、取消等问题,给旅客造成不便。

第三章铁路运输网络安全优化策略3.1 防盗技术的应用在铁路运输中,可以采用安装电子锁、视频监控等技术来提高防盗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现场巡视,增加监管力度,从而减少盗窃率。

3.2 安全检查的加强为了避免恐怖袭击行为,铁路运输可以加强对旅客身份认证和行李安检。

同时,要做好对公共场所的巡视和安保,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3 设备维护的加强对于铁路运输设备的维护工作,要加强日常巡视与维护保养,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列车正常运行。

第四章安全优化效果评估4.1 盗窃率、恐怖袭击率的来效评估通过监测铁路运输中的盗窃率、恐怖袭击率等指标,可以对安全优化效果进行评估。

若这些指标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安全优化策略的实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4.2 安全维度评估铁路运输的安全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包括上述的盗窃、恐怖袭击等问题,还包括乘客的人身安全、货物安全等。

因此,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优化效果,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第五章结论本文围绕铁路运输网络的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剖析了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 !&&&1$")&S"&&%S(( S$)&%1&%




J/TJ UVW2P/J 2PRP/J
XL8+ ((, RL+ ,, J@;@IK, "&&% !"&&% /M7:+ UM9I+ 2L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车流网
省时和经济是人们乘火车出行首先考虑的两个 重要因素, 即尽可能少转车而尽快到达目的地 ’ 这 就涉及到列车车次选择的问题 ’ 对此可以通过构建 车流网进行研究: 把站点作为网络的节点, 任意两个 站点间只要有同一列车在这两个站点停靠则认为代 表这两个站点的节点间有连线, 这样构建的网络称 为车流网 ’ 为了研究车流网的性质, 将该网络用一 个矩阵来表示: 设 # 为全国铁路客运站点的总数, 车流网可以用 # 2 # 的矩阵 $ 来描述,矩阵元 $%& 的值定义为节点 % 与节点 & 间的网络距离, 则 $%& 3 $ 表示从站点 % 乘火车到站点 & 所需要的最少的转车 次数 ’ 节点 % 的度 ’ 表示与节点 % 的网络距离为 $ 的节点数, 即从站点 % 出发不需要转车可直接到达 的站点数 ’ 车流网节点间的网络距离反映了站点间的联系 情况 ’ 统计该网络得到车流网的 〈 (〉 是 (#+0, 最大 网络距离是 * ’ 这说明从任意一个站点出发到其他 全部站点所需转车的平均次数为 +#+0 次, 同时还存 在着从一个站点到另一站点至少需要转车 . 次才能 到达的情形 ’ 网络距离 ( 的分布 ) ( () 情况如图 ( 所示 ’ 从图 ( 可以看出, 网络距离的分布 ) ( () 在 ( () ( ( )! 1#*) ! ( 时出现了最大值 ’ 这意味着从大 部分站点出发, 转乘 + 次火车即可到达全国 *14 的 站点 ’ 显然, 乘火车出行转车的次数与全国的站点数 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 下面将考察网络平均距离随 着网络的节点数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 客运时刻表中 的 +) 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的铁路站点和列车可分 成 +. 个集团: 先把每个省份和自治区看作一个集 团, 然后把较小的直辖市或自治区内的站点与其邻
[ ] 的效率问题 + 还有, 2A: 等 !( 对印度的铁路车流网 络 ( PQR) 进行研究, 发现 PQR 的 〈 "〉 为 "D!%, 〈 !〉 为
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系统, + 例 如, 神经系统可以看作是大量神经元细胞通过神经 这些系统可用复杂网络来进行描 述 和 研 究 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可以看作是 自主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 (如光缆等) 相互连
[!!]
[%]
[!]
故 PQR 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 + &D%), 本文从 "&&( 年全国铁路客运时刻表中收集到 了全国 ") 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 (不包括台湾省、 海 南省、 香港特区、 澳门特区、 西藏自治区) 的铁路信 息, 其中包括有 $*$! 个火车站点、 "!*’ 列火车 + 利 用这些数据, 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网络模式: 铁路地理 网和车流网 + 统计结果表明铁路地理网是树状网 络, 车流网是具有无标度性质的小世界网络 +
中国铁路客运网网络性质的研究 !
") # 赵 伟!) 何红生") 林中材") 杨孔庆!) (集美大学理学院, 厦门 !) (兰州大学物理系, 兰州 ") $%!&"!) ’$&&&&)
("&&( 年 ) 月 "’ 日收到; "&&% 年 * 月 !& 日收到修改稿)
中国铁路客运系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网络构建方式来描述 + 一种是以铁路的站点作为 “节点” , 并以轨道作 为 “边” , 这样生成的网络称为铁路地理网 + 统计显示该网络的平均群聚系数 〈 !〉 近似为零, 故该网络为树状网络 + 另一种是以站点作为 “节点” , 任意两个站点间只要有同一列车在这两个站点停靠, 就可以认为这两个站点间有连 线, 这样生成的网络称为车流网 + 统计显示该网络有较大的平均群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网络距离 〈 "〉 , 而且该网络 节点的度分布基本上服从无标度幂律分布, 故车流网为具有无标度性质的小世界网络 +
等 + 在大量的实际网络
N!
中, 有很多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性质, 其度分布 ( $) 服从幂次定律 # ( $) 还有许多网 # " $ + 同时, [*, !"—!%] 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性质 , 即具有较小的平 均网络距离 〈 "〉 和较大的平均群聚系数 〈 !〉 + 目前, 网络上的动力学问题 (如 网 络 上 的 同
关键词:铁路地理网,车流网,小世界,无标度分布
!"##:&("&,&"(&
利于优化铁路地理网和车流网, 并将对我国铁路事
!D 引

业给出积极的参考意见, 还可以为铁路网络的安全 及承载能力的设计提供参考 + 铁路运输在各国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中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研究者构建了各种铁路网络 模型来研究这一运输系统的性质 + 例如, EA:;@7;@7 ["%] [ ] 等 研究铁路网络结构的分形特性; O6KLF6 等 "’ 对 波士顿的铁路系统运用各种不同测量方法研究系统
平均网络距离随站点数的变化关系
[!, !’]
[!,—"!] ["", ["*, "$] "(] 步 、 逾渗 、 信息流 等) 是复杂网络研究
" D 铁路地理网
考察研究铁路及站点地理分布特征时, 可以把 各站点看成是 “节点” , 把连接两个站点间的轨道看 成是连接两个站点的 “边” , 这样构成的网络称为铁
的非常活跃的领域, 特别是各种实际网络上的动力 学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车流网作为构建的实际 网络模型, 其动力学问题更是具有现实的意义 + 对 铁路网络拓扑结构性质及其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将有
图.
图(
网络距离的分布
近省份的站点合并起来构成一个集团, 即把北京和 天津市内的站点及列车合并到河北省, 把宁夏自治 区内的站点及列车合并到甘肃省, 把重庆市内的站 点及列车合并到四川省, 把上海市内的站点及列车 合并到江苏省 ’ 对这 +. 个集团, 先把其中的一个集 团看成一个网络来计算其平均网络距离 〈 (〉 , 然后 依次把邻近的集团加入到该网络中并计算其平均网 络距离 ’ 我们首先从黑龙江省开始计算其平均网络 距离, 然后把吉林省内的站点及列车并入该网络, 并 计算新网络的平均网络距离 ’ 依次把在地理位置上 相邻的集团逐一加入并计算其平均网络距离 〈 (〉 ’ 我们得到了车流网的 〈 (〉 随站点数 # 的变化曲线 (如图 .) , 发现 〈 (〉 与站点数 # 的关系 〈 (〉 ! 1#() 2 ( #) 平均网络距离 〈 (〉 随站点数 56 ’ 需要说明的是, # 的变化关系的计算并不依赖于初始条件的选择, 即选择不同的集团开始及其合并的方式并不影响所 得结果 ’
北京的铁路运输比较发达, 其周边地区的站点
()1"




** 卷
分布较密集, 故平均路段长度较小 ( 〈 !〉 ! "#$$ %&) ’ 由于北京地区列车的车速受到了限制, 从而导致北 京地区平均列车速度较小 ( 〈 "〉 ! ()#*+ %&,-) ’ 福建 省由于山区多, 铁路运输系统不发达, 铁路客运站点 的分布较稀疏, 故平均路段长度较大 ( 〈 ! 〉! *(#./ , 列车平均速度较小 ( 〈 "〉 %&) ! .0#/* %&,-) ’ 新疆铁 路站点分布稀疏, 故平均路段比较长 ( 〈 ! 〉! (.#*" , 由于在其上运行的大部分不是特快列车, 故其 %&) 列车平均速度不大 ( 〈 !〉 ! */#)1 %&,-) ’ 根据以上所 述可以看出, 车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 ’
(批准号: 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批准号: 资助的课题 + *),)*!)&) -./0!1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通讯联系人 + 415678: 96:;<=> ?5@ + AB@ + C:
1期

伟等:中国铁路客运网网络性质的研究
3#$(
路地理网 ! 显然, 铁路地理网中节点的度 ! 为相连 ( !) 到该节点所对应的站点的轨道数, 其度分布 " 如图 " 所示 ! 从图 " 可明显看出, 全国 #$% 的车站 的地理连接数为 &, 说明绝大部分的站点只有一条 铁路通过 ! 铁路站点的平均群聚系数 〈 #〉 在一定的 程度上表征了铁路网络的结构特性 ! 统计结果显 示, 该网络绝大多数节点的群聚系数为零, 整个网络 的 〈 #〉 近似为零 ! 因此, 可以看出全国的铁路网络 结构中, 任意三个站点间通常没有直接连通的轨道 使得它们形成环路, 显然这样的铁路地理网为树状 网络 ! 从网络结构的性质可知, 树状网络的逾渗点 是很低的, 这意味着网络遭受攻击后很容易造成不 连通 ! 这种结构的铁路系统, 如果某个站点一旦瘫 痪就有可能导致很多列车得绕远道而行, 甚至有可 能中断通行 ! 但是由于铁路建设成本较高, 世界上 绝大部分国家的铁路网络都属于这种结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