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案例版教案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案例版 教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版 教案

教案首页教案首页二、直方图对连续型变量,以横轴表示变量值,纵轴表示频数,用等宽的长方形代表各组的频数,这种频数分布图,称为直方图.频数表和频数图的用途:1.揭示计量资料的分布类型.2.揭示计量资料分布的重要特征----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3.便于发现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4.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例数大时,可以频数估计概率.5.便于资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描述----平均数average一、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1.均数应用于计量资料的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 2.当资料呈正态分布时,均数位于分布的中心。

二、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三、中位数 median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第三节离散趋势的描述1. 极差ra nge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2. 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3. 方差variance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4.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5.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教学步骤1.频数表和直方图20分钟2.集中趋势的描述40分钟3.离散趋势的描述38分钟4.小结2分钟思1.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情况及计算。

教案首页教案首页教案首页对象授课学时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概念、意义与计算。

2. 掌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t分布。

3.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4. 掌握单样本t检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概念、意义与计算;t分布的特征;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单样本t检验。

难点:t分布的特征;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教具电脑多媒体幻灯片板书提纲第五章总体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第一节总体均数估计一、均数的抽样误差描写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量称为标准误(standard Error )。

医学统计学教案1

医学统计学教案1

Variable & Variable Value
Variable是设计确定的观察对象的 观察指标。 Variable Value 是实验测定的观察 指标的数值。
ERROR
System Error: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由 于仪器初始状态为调整到零、标准试 剂未经校正等原因使得结果倾向性的 偏大或偏小。 Random Measurement Error:在搜集 资料过程中,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 同一观察对象多次测定结果不完全一 致。
probability
probability: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度。用“P”表示。 P=1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发生的事件 称为必然事件;P=0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肯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而大部分事件发生的概率P在0~1之间 称为随机事件。 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习惯将P≤0.05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学习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
Experiment method is qualitative analysis
用定性的方法将观察对 象按其性质或类别分组 然后计数各组的观察对 象数目所获得的资料
用于观察对象 分组的性质有 量的等级区别 即其半定量的性质
例如: 身高、体重、浓度、 脉搏、血糖血压等等
例如:
血型分组为A、B、O、AB四组 疗效:可分有效和无效
数据库,如excel表、 dbase数据库等
原始资料的真实 性、完整性、 准确性
搜集资料
按照研究设计所拟定的方法与过程,通 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或实验,测量并记 录其结果,这样的数据称为原始数据。 常规的工 病案资料、户籍与人口 作记录 资料、医疗保险资料等 数据 统计报表 人口出生报告、死亡报告、 居民的疾病、损伤、传染病 来源

医学统计学教案 (1)

医学统计学教案 (1)

xx大学本专科生实验课教案【结果解释】指导学生能够读懂分析结果,结论为相关系数r=0.849,双侧Pearson检验的概率为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脂病人年龄和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

【课堂练习作业】教材第11章180页例11-1、11-2。

二、简单直线回归【理论复习】回顾简单直线回归概念与分析方法。

【例题介绍】例 2. 利用例题1数据建立年龄(age)和胆固醇(ch)的直线回归方程。

要求:(1)写出回归方程(2)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3)输出age与ch的相关系数,age与ch的均数和标准差。

【分析步骤】建立数据库(已完成)建立两个变量age和ch,其中age代表年龄,ch代表胆固醇正态性检验(已完成)绘制散点图(已完成)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操作演示】Analyze →Regression →Linear,年龄进入Independent (s) 框作为自变量,选择胆固醇进入Dependent框作为因变量。

单击Statistics →Descriptives →Continue →OK。

【结果输出】【结果解释】指导学生能够读懂分析结果中的系数估计、标准化系数估计,t检验、ANOV A分析的F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确定系数、调整的确定系数等结果,以及建立回归方程。

【课堂练习作业】教材第11章183页例11-4。

三、多重线性回归通过简单直线回归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

通过实例演示多重线性回归的意义,以及多重回归模型与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筛选变量的3种方法。

【例题介绍】例3. 29名儿童血液中血红蛋白(Y)与钙、镁、铁、锰和铜的含量的数据,用多重回归方法筛选对血红蛋白(Y)有影响的微量因素。

要求:(1)写出回归方程(2)对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3)输出决定系数、调整决定系数。

(4)输出X与Y的相关系数,X与Y的均数及标准差。

(5)比较对血红蛋白有影响的因素的作用大小。

【操作步骤】Analyze →Regression →Linear,选择Y进入Dependent框作为因变量,选择变量X1~X5进入Independent (s) 框作为自变量。

医学统计学教案2

医学统计学教案2

衡水卫生学校教案首页学科名称:医学统计学姓名:许秀军授课题目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二)授课学时 2授课班级医学检验1班授课日期目的与要求1、解释总体、样本、抽样误差等概念。

2、简答抽取样本应遵循的原则。

3、说出常用的抽样方法。

重点与难点1、抽样应遵循的原则。

2、常用抽样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电教课见习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导读法发现法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挂图模型仪器标本幻灯见习用车软件课件音像动物教学后记1、举实例演示抽样方法效果较好,不枯燥。

2、本次课的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慢。

注: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课终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时间备注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维持教学秩序,整顿课堂纪律。

二、复习旧课:1、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2、常见的统计资料类型有()、()、()。

3、统计资料的来源有()、()、()、()、()。

三、导入新课:上一次课中我们讲解了统计资料类型以及统计工作内容,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我们还要明确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抽样原则及方法。

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

四、讲解新课:(一)基本概念:1、变异:不同个体在相同条件下,对外界环境因素可以发生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个体差异或称为变异。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有变异的事物。

2、总体和样本:总体是同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部(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所抽得的部分称为样本,样本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n)。

1ˊ7ˊ2ˊ2ˊ8ˊ第一节课一问一答式承上启下举例详细讲解举例说明教学过程时间备注3、误差:统计误差泛指观察值与真实值之差,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主要有三类。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为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矫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称作系统误差。

《医学统计学》完整课件完整版

《医学统计学》完整课件完整版

《医学统计学》完整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学统计学》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统计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研究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项临床试验为例,介绍t检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 t检验:(1)讲解t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t检验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t检验的计算和分析。

3. 方差分析:(1)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方差分析的计算和分析。

4. 秩和检验:(1)讲解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秩和检验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秩和检验的计算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比较了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随机抽取了60名患者,分别给予甲药和乙药治疗,疗程为4周。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假设评价结果如下:甲药组:痊愈20人,显效15人,有效10人,无效5人。

乙药组:痊愈18人,显效12人,有效8人,无效12人。

请运用t检验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答案:(略)2. 题目:某研究者对某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试验,随机抽取了80名患者,分别给予甲法和乙法治疗,疗程为6个月。

医学统计学教学设计

医学统计学教学设计

03
线上线下教学结合
鼓励教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
度。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举措
学术氛围营造
学校定期举办医学统计学相关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鼓励学 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术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统计知识竞赛、数据分 析挑战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分析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 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4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
作业成绩
根据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定,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度、互动情况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 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05
教材与参考资料推荐
主流教材介绍及选用理由
《医学统计学》(第X版)
该教材系统介绍了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内 容详实、全面,适合作为医学统计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材 使用。选用理由:内容丰富、权威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全面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知识体系。
《实用医学统计学》
该教材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选用理由: 实用性强、案例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剖析
选择典型案例
选择与医学统计学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 。
分析案例中的统计学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统计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拓展思维与举一反三

医学统计学完整版课件

医学统计学完整版课件

医学统计学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学统计学》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置信区间、p值和假设检验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置信区间、p值和假设检验的类型的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计算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置信区间、p值和假设检验的类型的概念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医学研究案例,引出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概念。

2. 讲解描述性统计:介绍频数、频率、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基本统计量,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和解读。

3. 讲解概率分布:介绍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常见概率分布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4. 讲解参数估计:介绍参数估计的概念、方法,讲解最大似然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5. 讲解假设检验: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步骤,讲解t检验、卡方检验等常见假设检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6. 讲解置信区间:介绍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如何判断假设检验的结果。

7. 讲解p值:介绍p值的概念和意义,讲解如何判断p值的大小。

8. 假设检验的类型:讲解单样本、双样本和配对样本假设检验的特点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描述性统计:频数、频率、均数、中位数、标准差2. 概率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3. 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4. 假设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5. 置信区间:概念、计算方法6. p值:概念、判断方法7. 假设检验的类型:单样本、双样本、配对样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解释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的概念。

医学统计学案例教学教案(2篇)

医学统计学案例教学教案(2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医学数据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3)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对近期住院的1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情况调查,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数据。

2. 案例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推断性统计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并探究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

3. 案例教学:(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案例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描述性统计分析或推断性统计分析。

(2)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正确答案进行讲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方法;(2)提出案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案例中的一部分内容;(2)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3. 教师总结(1)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对正确答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方法。

4. 案例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针对案例的改进措施。

医学统计学教案-统计方法与疾病流行病学

医学统计学教案-统计方法与疾病流行病学

数据整理:数据清洗、数 据转换、数据合并等
数据描述与分析
数据类型:分 类数据、数值 数据、等级数 据等
数据描述:频 率分布、集中 趋势、离散程 度等
数据分析:假 设检验、回归 分析、方差分 析等
应用实例:疾 病流行病学研 究中的数据处 理与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
SPSS:统计分析软 件,用于数据处理、
了解疾病的分布特征和趋势
描述性统计方法:用于描述 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趋势
描述性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 的优势:简单易行,能够快速
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趋势
推论性统计方法
0 1 描述性统计方法:用于描述数
据的分布和特征
0 2 推 论 性 统 计方法:用 于推断总 体参数和检验假设
03
假设检验:用于检验样本数据
添加文档副标题
医学统计学教案-统计 方法与疾病流行病学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医 学 统 计 学 概 述
03
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 的应用
04
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 统计方法
05
医学统计学中的数据处 理与分析
06
医学统计学中的质量控 制与报告撰写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医学统计学概述
质量控制的原则: 遵循科学、客观、 公正、透明的原则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确保研究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研究质量
统计分析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 设计统计分析方案,包括样本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步骤 实施统计分析方案,包括数据录入、清洗、分析和解释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包括结果、结论和建议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设计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设计

图表设计原则
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色彩搭 配合理等设计原则,提高图表的可 读性和美观度。
动态图表制作
利用动画效果展示数据变化过程, 增强数据呈现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报告撰写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题与摘要
撰写简明扼要的标题和摘要,概括研究目的 、方法和主要结果。
正文结构
按照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组织正 文内容,保持逻辑清晰。
感谢您的观看
题型设置
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 力。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平时成绩占比
课堂表现占20%,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项目贡献占 10%。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闭卷考试成绩占50%。
其他加分项
参与课外相关学术活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等,可适当加 分,最高不超过总成绩的10%。
THANKS FOR WATCHING
表格与图表
合理使用表格和图表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注意图表标题、坐标轴标签等细节。
语言与格式
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和表述方式,注意字体 、字号、行间距等格式要求。
06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制定
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课堂表现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或见解,展现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介绍
完全随机设计
将实验对象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 组,适用于处理组数较少且样本量较 大的情况。
析因设计
用于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将 各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组合,形成不 同的处理组。
随机区组设计
将实验对象按区组进行划分,每个区 组内的实验对象具有相似的特征,然 后在每个区组内随机分配处理组。适 用于存在区组效应的情况。

《医学统计学》案例版 教案

《医学统计学》案例版 教案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章节(课题)第1章绪论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学时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内容。

2.掌握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3.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

4.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5.熟悉统计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概率、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难点:总体和样本;概率、抽样误差、资料的分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教具电脑多媒体幻灯片板书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是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及其有关领域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收集资料(collection data)⏹整理资料(sorting data)⏹分析资料(analysis data)第三节统计资料的类型⏹变量(variabal)⏹变量值(variabal value)⏹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数资料(enumeration data )⏹等级分组资料( ordinal data )第四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随机事件(random event)与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2.同质(homogeneity)与变异(variation)3.总体(population)与样本(sample)4.抽样研究(sampling reaserch)与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5.参数(parameter)与统计量(statistic)6.概率(probability )教学步骤1.介绍统计学及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学科特点。

《医学统计学》教学课件-检验

《医学统计学》教学课件-检验

《医学统计学》教学课件-检验xx年xx月xx日•引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理论篇目录•教学内容-方法篇•教学内容-应用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反馈与评估01引言《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类高校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是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必备工具。

本课程以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为主线,重点突出统计学的实际应用。

课程简介教学目标理解统计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总体、样本、随机抽样、概率等。

医学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描述性统计学和推断性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医学领域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应用,如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

02教学计划课程介绍介绍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以及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安排。

预备知识回顾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内容的讲解打下基础。

介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制作方法,以及如何用数字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t检验和方差分析讲解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统计推断。

介绍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讲解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进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第三周03教学内容-理论篇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和范围阐述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应用范围。

医学统计学的发展与应用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数据的基本类型介绍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

数据的基本特征阐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以及这些特征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的数据类型与特征假设检验与P值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步骤和P值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医学医学统计学》课件

《医学医学统计学》课件

《医学医学统计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学医学统计学》的第四章,主要讲解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频数分布、图表的编制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频数分布、图表的编制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的编制方法,图表的编制技巧。

2. 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医院对一批病人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为例,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

2. 讲解频数分布:讲解频数分布的概念,示范如何编制频数分布表,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3. 讲解图表的编制方法: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编制方法,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4. 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示范应用实例,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频数分布概念编制方法2. 图表的编制方法条形图折线图饼图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学校对一批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数据如下:160,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请绘制频数分布表和条形图。

2. 答案:频数分布表:| 身高(cm) | 频数 ||||| 160162 | 2 || 163164 | 3 || 165166 | 4 || 167168 | 5 || 169170 | 6 || 171172 | 7 || 173174 | 8 || 175176 | 9 || 177178 | 10 || 179180 | 2 |条形图:(在此处绘制条形图)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频数分布的编制方法,图表的编制技巧,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医学统计学教学设计

医学统计学教学设计

强化案例教学
通过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介绍和演示统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引入统计软件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及时反馈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个性化反馈
在反馈中注重鼓励和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鼓励与激励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提供辅导和支持
05
CHAPTER
开展小组讨论
04
CHAPTER
教学评估与反馈
作业与测验评估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期末考试评估
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பைடு நூலகம்忆和应用水平。
课堂表现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贡献和小组合作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课程时间
02
CHAPTER
教学内容与方法
理论讲授
案例分析
实验操作
讨论与答疑
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系统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医学领域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和解读。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医学统计学教案设计

医学统计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医学统计学的 定义和目的
医学统计学 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医学统计学 在医学研究
中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 与临床实践
的关系
医学统计学 的发展趋势
和挑战
医学统计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百分比、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推断性统计分析: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等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可视化等
添加 标题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分析,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 等
添加 标题
结论和建议:提出改进治疗方法的 建议,提 病情、治疗方法等数据
添加 标题
结果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评估治 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巩固练习
提供一些实际的医学数据,让 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 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设计一些与医学统计学相关的 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 些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 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巩固所学 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一些模拟试题,让学生 进行自我测试,以便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
提出医学统计学在临床实 践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医学统计学 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讲授新课
讲解基本概念:定义、分类、 特点、研究方法等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讲 解医学统计学的应用
引入新课:介绍医学统计学 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医 学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授课学时医学统计学章节(课
题)授课时
间授课地点
6章3-4节7章1节
教学
目的与要求1.熟悉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2 .了解多个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变量变换。

3.掌握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
教学重点与难占八、、重点: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计算及注意事项难点: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应用。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粉笔。

第三节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一、q检验
q = (X A -XB )/ MS误差1 1 -------- (—■■—)
2 5 n B
二、LSD-t 检验
X A _X B
t = --------
S X A »B
板书
提纲
1) MS误差—+—
W A n B J
第四节多个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变量变换
、Bartlett 2检验法
二、Levene F 检验
三、变量变换
第7章2检验
第一节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
X A —X B
检验的基本思想
教案首页
教案首页
教案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