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冰川地貌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冰川与冰缘地貌

自然地理学-冰川与冰缘地貌
25
黄土沟谷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
1、细沟;2、切沟;3、冲沟;4、坳沟。
黄土沟间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
1、塬;2、墚;3、峁;4、黄土潜蚀地貌。
26
第六章 土壤
Soil
三、土壤水分
束 缚 水
土 壤 水
自 由 水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28
1. 土壤水分类型
吸湿水
➢ 由于土壤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 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 ➢ 植物无效水
……
3. 冰碛地貌(Glacial Depositional Landforms)
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 ……
支流冰川
底碛、中碛、侧碛与终碛
中碛
侧碛
消融区
底碛
终碛
6. 冰川地貌的组合特征
山地冰川——垂直带 ➢ 雪线以上是以冰斗、刃脊和角峰为主的冰蚀地貌带;
➢ 雪线以下,终碛堤以上是以冰槽谷,侧碛堤和冰碛丘 陵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
风蚀地貌主要类型
1、石窝;2、风蚀柱与风蚀蘑菇;3、风蚀洼地;4、风蚀谷与风 蚀残丘;5、雅丹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展 的两个翼,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 而较陡。 成因:在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遇到障碍堆起小沙堆,之后风从 迎风坡面上吹蚀,在背风坡形成漩涡进行堆积。与此同时,沙 堆的左右两侧形成向内回转的气流,使两翼不断扩展逐渐形成 了新月形沙丘。
40
生物
➢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 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 不同植被类型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的性质和数量 是不同的,相应形成的土壤腐殖质特性及数量也 不同;

冰川地貌景观和分类

冰川地貌景观和分类

冰川地貌景观和分类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运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通常包括
山谷、冰川蚀平原、冰碛、冰川谷地、冰川融水河谷等。

冰川地貌
可以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冰川的类型,冰川地貌可以分为山地冰川地貌和冰
帽冰川地貌。

山地冰川地貌是指位于山脉之间的冰川,其侵蚀作用
明显,形成山谷、冰川悬崖、冰川谷地等地貌特征;而冰帽冰川地
貌则是指分布在高原或者山地平顶上的冰川,形成冰川蚀平原、冰
碛等特征。

其次,根据冰川运动的特点,冰川地貌可以分为冰川侵蚀地貌
和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是指冰川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地貌,如冰川谷地、U型谷、V型谷等;而冰川堆积地貌是指冰川在
运动过程中堆积的冰碛、冰川融水河谷、冰川冲积扇等地貌特征。

此外,冰川地貌还可以根据地貌形态进行分类,例如冰川山地
地貌、冰川平原地貌、冰川河谷地貌等。

总的来说,冰川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其分类可以根据冰川类型、
运动特点和地貌形态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类,这些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在地球上形成了独特壮丽的景观。

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包括地球表面的海拔高度、地势倾向、坡度、地势起伏、沉积物分布以及岩石类型等。

地貌的形成受到地球内部构造、外部气候作用、水文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貌是地球表面自然过程和地壳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本文将就地貌的分类、形成因素、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和世界主要地貌类型做一些总结。

一、地貌的分类地貌按地球构造作用和地表形成过程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海岸地貌:由于海洋水文作用在海岸线上形成的地表地貌。

2. 河湖地貌:由于河流和湖泊水文作用在流域内形成的地貌。

3. 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和侵蚀积累形成的地貌。

4. 风蚀地貌:由于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在干旱地区、沙漠地区形成的地貌。

5. 岩溶地貌:由于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6. 火山地貌:由于火山活动产生的地表地貌。

7. 断陷和隆升地貌:由于地壳活动引起的地表地貌。

以上不同类型的地貌是由不同的自然过程和地质作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而在地球表面上还存在着地表地貌的组合,例如,山地地貌和河流地貌、湖泊地貌之类的地貌组合。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地质作用、气候作用、水文作用和生物作用。

1. 地质作用:地区的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和矿物成分都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它们对地表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地质构造活动也对地表地貌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地震和火山活动都会对地表地貌造成重大影响。

2. 气候作用: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降水量、风力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对地表地貌起到了关键作用。

气候作用不仅通过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貌,在地表也形成了风蚀地貌、冰川地貌等特殊形态。

3. 水文作用:水文作用是地表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水体的流动和作用对地表地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流侵蚀、沉积和冰川侵蚀都是水文作用对地貌形成的重要作用。

4. 生物作用:生物对地表地貌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例如,植被的分布及生长状态会影响侵蚀和沉积,生物对土壤的稳定和破坏也会影响地表地貌的形成。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案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学生能运用地图或视频观察、识别喀斯特地貌。

综合思维:能运用基础知识,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特定区域(如居住周边、旅游地区等)的喀斯特地貌,并简单说明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难点:分析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师: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见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这种浩瀚的自然伟力下,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今天我带领大家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播放时视频:《中国南方喀斯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师:大家看了这段视频,对喀斯特地貌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是怎么形成的?环节二:新课讲授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引导阅读教材找出喀斯特地貌的相关概念。

学生回答: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又叫岩溶地貌。

出示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并分析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

师: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有卤盐类、硫酸盐类和碳酸盐类,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分布最广泛的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分布最广。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以及北方的山东、山西分布面积也较广。

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可以从地貌、气候、水文和土壤方面来分析其特点。

师: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l 地貌:地表崎岖。

l 气候:降水丰沛。

l 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l 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

2.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观察动画总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原理:CaCO3+CO2+H2O⇌Ca(HCO3)2石灰岩与CO2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石灰岩溶蚀成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

若环境发生变化(如温度、压力等),Ca(HCO3)2会发生分解反应,CO2逸出,CaCO3沉淀形成喀斯特沉积地貌。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国王湖Konigssee,德国
羊背石

3. 冰碛地貌(Glacial Depositional Landforms)
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 ……
支流冰川
底碛、中碛、侧碛与终碛
中碛
侧碛
消融区
底碛
终碛
侧碛与中碛
Different kinds of moraines on and near Gornergletscher, Valais, Switzerland: 1 - lateral moraines, 2 - middle moraines, 3 - terminal moraine (this moraine was deposited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by the small cirque glacier
二、冰川的分布与雪线 Dis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snow line
Rongbuk 珠穆朗玛峰
慕士塔格峰
冰川分布高度与雪线高度的关系
➢ 雪线 (snow l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多年积雪区与季节积雪 区间的界线.
➢ 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高寒地区 。但冰川的 分布下限低于雪线。
……
冰斗 Cirque
The cirque of Cwm Cau on the peak of Cadair Idris, Snowdonia National Park, Wales.
刃脊
Arête
Matterhorn
角峰
Glacial horn
Hanging valley below Mitre Peak, Milford Sound, New Zealand.

湘教版必修一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湘教版必修一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出冰川地貌。
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
2、潮汐作用:潮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海浪和近岸流作用的范围。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
活动:
1. 读图 2-42,完成相关任务。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 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 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 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 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较为明显。 当冰川厚达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
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溶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提示:有些海岸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岬湾交错,港湾分歧,岛屿星布。
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 提示:喀斯特地貌地表群峰挺拔,峰丛林立;
详解教材:岩溶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 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 岩溶作用。
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后所形成 的一种地形。其中物理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是次要的,而化学的分解和沉淀 过程是主要的。
1. 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 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提示:有些海岸的海岸线蜿蜒曲折, 岬湾交错,港湾分歧,岛屿星布。 在这种海岸的海湾部位,可见有海 滩、离岸堤、沙嘴、水下沙坝等; 还有些海岸滩地宽广、滩坡平缓, 岸上地势平坦,多沙洲、浅滩,潮 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 另外的一些海岸被植物所围绕或覆 盖,主要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 岸两类。中国的海岸地貌主要分布 在东部的沿海地区。

自然地理学-三(4,5节)岩溶冰川冻土地貌

自然地理学-三(4,5节)岩溶冰川冻土地貌

二、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 喀斯特地貌
(二)地下 喀斯特地貌
1.石芽与溶沟 2.岩溶漏斗 3.落水洞 4.溶蚀洼地 5.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 6.峰丛、峰林与孤峰
1.溶洞与地下河 2.暗湖
二、地表喀斯特地貌—1.石芽与溶沟
• 石芽与溶沟是指可用性 岩石表面沟槽状溶蚀部 分和沟间突出部分。
• 溶沟(grike karren)是 地表水沿裂隙溶蚀、侵 蚀而成,宽10-2cm,深23cm。石芽(lapie)是蚀 余产物,为溶沟之间的 突出部分。而发育在热 带厚层纯石灰岩上的达 数十米的形体高大的石 芽,成为石林。
• 冰水扇:冰川河道挟带大量砂砾从冰舌末端排出,在平 原上展开为鞭状水系而形成的坡度较大的扇状地。
• 冰水河谷冲积平原为在山谷中则形成。 • 季候泥:冰水湖泊由于季节变化,接纳的冰水沉积物有
颗粒粗细和颜色深浅的差别而形成的。 • 冰砾阜:原为冰川表面的洼地,底部为冰水沙粒沉积物
质,冰川融化消失后,才转为不规则丘陵地貌。 • 冰砾阜阶地:是冰川两侧的水道堆积的冰水砂砾物质,
• 冰瀑:山谷冰川由冰斗或粒雪盆进入U形谷时,饮 冰床坡度陡峻而形成。
• 冰裂隙:冰瀑与冰舌上均可发育宽深数十厘米至 数十米、呈横向、纵向或放射状分布的冰裂隙。
• 冰川弧拱: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差异是同一冰层形 成中央靠前,两侧靠后的前凸弧拱构造。
• 冰面湖:冰川融水积聚于冰川洼地而成。 • 冰面河:冰川融水积聚于切割的冰面。 • 冰蘑菇、冰塔林:冰面的差别消融致使冰川舌下
二、地表喀斯特地貌—2.岩溶漏斗
• 岩溶漏斗是由流水
沿裂隙溶蚀而成,
呈蝶形或倒锥形洼
地,宽数十米,深 数米至十余米,底
塌陷漏斗
部有垂直裂隙或落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点是什么

世界的自然地理特点是什么

森林砍伐: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气 候变化加剧
水资源污染:工业 废水、农业化肥、 生活污水等导致水 质下降,影响人类 健康和生态环境
空气污染:工业排 放、汽车尾气、建 筑扬尘等导致空气 质量下降,影响人 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全球变 暖、极端天气事件 增多,影响人类生 活和生态环境
全球变暖: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水、飓风等 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导致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甚至面临灭绝 海洋酸化: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珊瑚礁的形成
沙漠:干旱、炎热、风沙 大,生物种类少,但具有 独特的生态系统
森林:湿润、温暖、生物 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 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草原:半干旱、半湿润, 生物种类多样,具有重要 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湿地:湿润、温暖、生物 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 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海洋:广阔、深邃、生物 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 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 利用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平衡保护与利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合理利用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石油: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 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 克等地
极地:寒冷、干燥、生物 种类少,但具有独特的生 态系统
0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 雨林气候两侧,全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热 带季风气候两侧,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 带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冰川地貌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冰川地貌

景观
地貌特点
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3部分组成。底部为岩盆,
平面上呈半圆形;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出口处为一高起 冰斗
的岩槛,常有羊背岩位于其上。岩盆是一个封闭的洼地,
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叫冰斗湖
角峰为尖状金字塔形的山峰,由数个冰斗包围形成,其发 角峰
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刃脊为刃状山脊,由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 刃脊
U形谷
冰川侵蚀地貌
峡湾
• 峡湾的形成原因 冰川消融后,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冰川谷,形成峡湾地貌 • 峡湾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冰川作用,使冰
第二阶段
冰川消融,形成
第三阶段
海水入侵,U形谷被
川谷下切、展宽
U形的冰川谷
海水淹没,形成峡湾
• 峡湾地貌描述特点: 两侧平直、崖壁陡峭、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陡峻幽深
冰碛湖形成示意图
冰碛地貌 冰碛丘陵
• 描述特点: 波状起伏的丘陵
• 剖析成因:
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等冰碛
北欧、东欧平原上分布着许多冰碛丘陵, 这是在第四纪冰川消退时形成的
物沉落到冰川谷底,称为“基碛”,受 下伏地形影响,形成高低不平的丘陵
“鼓丘”
鼓丘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 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鼓丘 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
斗间的岭脊变成
冰川谷 冰蚀作用形成两岸直立、底部平坦的槽谷
冰期接受冰蚀作用,冰期后受海侵影响,形成两侧平直、 峡湾
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即峡湾
3. 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堆积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物
冰碛物的定义:所有被冰川搬运和沉积的松散碎屑物都称为冰碛物,按照其所在冰川中的 位置,又分为侧碛、中碛、内碛、底碛、终碛等。 冰碛物的特征:①大小混杂,无分选性;②棱角分明,磨圆性差;③不具层理构造;冰川上 伏压力巨大,因此冰碛物比一般的沉积物更紧实。

典型的冰碛地貌的实例

典型的冰碛地貌的实例

典型的冰碛地貌的实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冰碛地貌,又称冰碛岗或冰碛山,是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地貌类型。

它主要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大块石块和碎石沙土等物质经过堆积压实而形成的地貌现象。

冰碛地貌是冰川作用的产物,是冰川与地表和地下岩石相互作用。

这种地貌因地层稳定性差、物质来源不断更新以及构造活动频繁等原因,使得冰川堆积物在运动中承受巨大的作用力,最终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典型的冰碛地貌实例之一便是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

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昆仑山南麓,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冰碛地质公园,也是世界属于同纬度地区的最大规模冰碛地质景观。

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的地处昆仑山山脉的最高峰马卡鲁峰附近,地势陡峭,冰川积雪覆盖率高,气候寒冷,是一个典型的冰川地貌区。

在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中,冰碛地貌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如冰碛丘、冰碛岗、冰碛谷等。

这些地貌景观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运动和堆积,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冰碛地貌受冰川运动影响,所以它们的分布规律与冰川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冰碛丘和冰碛岗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分布,这些地貌与冰川的运动方向、速度等都有直接关系。

除了冰碛地貌外,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还有许多其他地质景观,如冻土地貌、湖泊、河流等。

这些地质景观与冰碛地貌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独特的景观。

冻土地貌是在极寒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主要由冻土层和砂砾层构成,其特点是冰冻条件下地层的变形和破碎。

湖泊和河流则是天山山脉的一道独特景观,水系纵横交错,景色壮丽。

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前来参观和研究。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一个独特的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基地。

通过对昆仑山冰川地质公园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冰川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冰川地貌(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冰川地貌(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冰川地貌(附参考答案)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半岛。

M山脉形成于1亿多年前,纵贯整个甲半岛,由于长期(直至180万年前)受冰川侵蚀,发育有大量陡峭山峰,且西北侧沿海地区形成峡湾地貌。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主要自然原因。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参考答案:(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3)东南坡坡度较西北坡缓,土层较深厚;东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充足。

(4) ①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②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

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

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指出第四纪以来乙半岛最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并说明这种作用产生的特殊地貌或地理事物。

参考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或呈放射状)。

(2)冰川侵蚀作用;①(东北)海岸曲折,多峡湾;②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

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

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

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

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地理】探索神秘的南极洲:冰川、动物与自然奇观

【地理】探索神秘的南极洲:冰川、动物与自然奇观

【地理】探索神秘的南极洲:冰川、动物与自然奇观介绍南极洲作为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独特之地。

它不仅覆盖着绵延的冰川,还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这片冰冷而寂静的土地,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南极洲的冰川、动物和其他自然奇观,并领略这片地区独特的美丽与魅力。

1. 南极洲:冰雪世界的勇士南极洲位于南半球极地地区,被冰川和冰盖所覆盖。

这里年均气温极低,寒冷异常。

它是地球上最干燥、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但也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1.1 南极洲的冰川地貌南极洲是冰川的王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冰川。

其中最著名的是恩德比冰川,它长达600公里,宽度超过约48公里,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冰川之一。

它极具壮丽的景色和令人惊叹的规模,每年吸引着无数的科考团队和游客。

1.2 南极洲的冰盖南极洲的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之一,厚达2.5公里。

它是地球上存储着最多淡水的地方,相当于全球总储量的70%。

冰盖覆盖着整个南极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冻荒漠。

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给南极洲带来了独特的美丽和神秘。

1.3 南极洲的冰山除了冰川和冰盖,南极洲的海域还散布着许多巨大的冰山。

这些冰山形成于冰川断裂或海洋上冰架崩塌的过程中,它们巍峨高耸,犹如大自然的艺术品。

冰山是南极洲海域最壮观的景观之一,吸引了许多探险家和摄影师。

2. 南极洲的独特动物世界南极洲是许多珍稀生物的家园,这里有着独有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些生物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

2.1 企鹅王国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栖息地,各种各样的企鹅种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最著名的是皇帝企鹅,它们以其高雅和善良而闻名,以其雍容优雅的步态而著称。

这些可爱的生物可以从事群居,建立起庞大的繁殖殖民地,给南极洲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2.2 海豹和鲸鱼南极洲海域还是很多海豹和鲸鱼的家园。

新版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

新版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

(3)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的堆积体,常为保护海 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 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 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毁损及海水倒灌现象,还会加剧风暴潮、海啸 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
三、冰川侵蚀地貌
探究分析:芬兰位于欧洲北部,西南 濒临波罗的海,面积337万平方千米, 境内有大小湖泊6万多个,是世界上 湖泊最多的国家,故又被称为“千湖
之国”。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年
前,芬兰被巨厚的冰层所覆盖。结合
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芬兰众多湖泊 的形成原因
三、冰川侵蚀地貌
参考答案:几十万年前,冰川在芬兰 分布广泛。近几十万年来,冰川侵蚀、 沉积作用显著,致使地表变得凹凸不 平、洼地广布。随着气候的逐渐转暖, 冰川消融,冰川融水、降水以及地表 径流注入地表注地,从而形成众多的 冰蚀湖与冰碛湖。
(2)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 种海积地貌。
①海滩: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根据沉积物颗
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②沙嘴:沿岸漂移的沙砾绕过突然转折的岸段,一部分沙砾逐渐沉积 下来,形成一端衔接海岸,一端沿着漂移方向伸延入海的狭长堆积地 貌。
冰川地貌,具体形态:角峰、刃脊、冰川槽谷(U形谷)冰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 高山高原地区。
2.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作用; 海岸地貌是海浪与海流作用; 冰川地貌是冰川作用, 不同的外力作用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地表形态。
其他外力作用
• 喀斯特地貌 • 海岸地貌 • 冰川地貌

自然地理 冰川地貌精编版

自然地理 冰川地貌精编版
1)山谷冰川由冰斗或粒雪盆进入U形谷 时,由于冰床坡度陡峻,就形成冰瀑。
2)冰瀑与冰舌上的宽深达几十厘米到几十 米、呈横向、纵向或放射状分布的裂隙,就 是冰裂隙。
3)冰面融水积聚于冰川表面洼地即形成冰 面湖,切割冰面形成冰面河。
4)冰面的差别消融致使冰川舌下部形成高 数米至数十米的冰塔林。
5)大小漂砾保护其下部冰体不受消融,则 形成冰蘑菇。
2)季候泥(纹泥):是冰水湖泊由于季节 变化,接纳的冰水沉积物由颗粒粗细和颜色 深浅的差别而形成的。
3)锅穴:是冰水平面上因死冰融化、地表下 陷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洼地,直径数米至数十 米不等。
4)蛇行丘:是大陆冰盖下封闭水道中的沙 砾物质组成的狭长曲折的高地,短的仅有数 十米,最长的可达几百公里。
4.冰面地貌 冰川表面因受褶皱、断裂、冰 床坡度变化、差别消融、流水侵蚀等影响而 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有冰瀑、冰裂隙、冰 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 等几类。
★冰斗
冰斗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 的冰坎(冰斗槛)所组成。冰斗三面 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 口,外形呈围椅状。 冰斗多发育于雪线附近,因此冰斗具 有指示雪线的意义,即可以根据古冰 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当时雪线的位置。
冰 斗 地 形 图
冰斗的形态
冰斗(天山,8月)
古冰斗(太白山太白池)
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 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 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 的冰碛丘陵。冰碛丘陵广泛分布 于大陆冰川作用区,高度可达数 十米或数百米。
★终碛垄(堤)
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 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 垄(堤)。山岳冰川终碛垄高度常达百米以 上,但延伸长度较短;大陆冰川终碛垄高度 较低,约数十米,但延伸长度可达数百千米。 终碛垄的横剖面不对称,即外坡陡、内坡缓; 终碛垄的高度不对称,即内低外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 蚀 和 磨 蚀
2、搬运作用: ◆被冰川搬运的碎屑物统称为冰碛物,巨大 的砾石称为漂砾。 ◆冰碛物分为 6 种:表碛、侧碛、中碛、底 碛、里碛、终碛。大陆冰川只有底碛和终碛 两种。 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内的叫内碛, 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位于冰川两侧的叫侧碛, 两只冰川会合则形成中碛。环绕冰舌末端的叫 终碛(前碛)。冰碛石表面布满裂痕。 3、堆积作用:冰碛物结构疏松,堆积杂乱, 无层理,磨圆度极差。
第五节 冰川地貌
南极冰盖
一、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一)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拔蚀与磨蚀; (1)刨蚀(磨蚀)作用:冰川滑动过程中, 其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不断锉磨冰川床,就是 刨蚀作用。 (2)拔蚀作用:冰川下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 的岩块的突出部分,可能和冰冻结在一起,冰 川移动时把岩石拔出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
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 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 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 的冰碛丘陵。冰碛丘陵广泛分布 于大陆冰川作用区,高度可达数 十米或数百米。
★终碛垄(堤)
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 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 垄(堤)。山岳冰川终碛垄高度常达百米以 上,但延伸长度较短;大陆冰川终碛垄高度 较低,约数十米,但延伸长度可达数百千米。 终碛垄的横剖面不对称,即外坡陡、内坡缓; 终碛垄的高度不对称,即内低外高。
冰碛物类型
侧碛
侧碛
中碛
底碛


终碛
冰舌
终碛
冰川的搬运
明永冰川
表碛(细)
明永冰川
表碛(粗)
明永冰川
侧碛与终碛
漂砾
冰川融水与冰碛物
冰碛物
明永冰川
杂乱堆积的冰碛物
明永冰川
(二)冰川地貌
1、冰蚀地貌: 冰斗、刃脊、角峰、 冰川谷(槽谷、U形谷)、羊背石;
2、冰碛地貌: 冰碛丘陵、终碛垄、鼓丘;
4)蛇行丘:是大陆冰盖下封闭水道中的沙 砾物质组成的狭长曲折的高地,短的仅有数 十米,最长的可达几百公里。 4.冰面地貌 冰川表面因受褶皱、断裂、冰 床坡度变化、差别消融、流水侵蚀等影响而 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有冰瀑、冰裂隙、冰 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 等几类。 1)山谷冰川由冰斗或粒雪盆进入U形谷 时,由于冰床坡度陡峻,就形成冰瀑。 2)冰瀑与冰舌上的宽深达几十厘米到几十 米、呈横向、纵向或放射状分布的裂隙,就 是冰裂隙。
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 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犹如 匍匐的羊群,故称羊背石。羊背石 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 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 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 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 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 形成表面坎坷不平作锯齿状的陡坡。
★冰碛丘陵
★冰斗与刃脊
当山岭两坡发育了冰斗,随着冰斗的 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岭脊不断变 窄,最后形成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 称为刃脊。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 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A角峰;B刃脊;C冰斗湖;
角 峰 的 形 成
角峰 冰斗
冰斗、刃脊、角峰
角峰与刃脊
角峰(喜马拉雅山)
★冰川谷
冰川谷又称U形谷或槽谷,其前身大 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V形河谷,后由 冰川切割而成。槽谷在纵剖面上常呈 阶梯状下降,每一阶梯均由前方高起 的岩坎和后方冰蚀盆组成;在平面图 上,槽谷的显著特征是它的贯通性, 冰川前的山咀大多数被削平,因而十 分顺直;同时,冰川谷平面上是上游 宽下游窄。

冰 下 河



结束
★冰斗
冰斗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 的冰坎(冰斗槛)所组成。冰斗三面 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 口,外形呈围椅状。 冰斗多发育于雪线附近,因此冰斗具 有指示雪线的意义,即可以根据古冰 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当时雪线的位置。
冰 斗 地 形 图
冰斗的形态
冰斗(天山,8月)
古冰斗(太白山太白池)
鼓丘的平面图
鼓丘景观
冰川考察
南极
惊险的冰川考察
南极
冰川内部冰洞考察
南极
3.冰水堆积地貌 主要有 冰水扇和冰水河 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阶地、锅穴、 蛇行丘等几类。 1)冰下河道挟带大量沙砾从冰舌末端排 出,在平原上展开为辫状水系而形成的坡度 较大的扇形地,称为冰水扇。在山谷中则形 成冰水河谷沉积平原。 2)季候泥(纹泥):是冰水湖泊由于季节 变化,接纳的冰水沉积物由颗粒粗细和颜色 深浅的差别而形成的。 3)锅穴:是冰水平面上因死冰融化、地表下 陷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洼地,直径数米至数十 米不等。
珠穆朗玛峰下的终碛垄
—— 2005年9月
中科院大本营
—— 2005年夏
★鼓丘
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 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 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 缓,一般高度数米至数十米,长度多 为数百米左右。鼓丘在山岳冰川作用 区少见,而在大陆冰川区则往往成群 地分布于终碛堤内不远的地方。
3)冰面融水积聚于冰川表面洼地即形成冰 面湖,切割冰面形成冰面河。 4)冰面的差别消融致使冰川舌下部形成高 数米至数十米的冰塔林。 5)大小漂砾保护其下部冰体不受消融,则 形成冰蘑菇。



冰 面 地 貌






冰 面 裂 隙 (蒲建辰摄)
冰 蘑 菇












U 形谷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在冰期 时,这里沿冰期前的河谷发育了山谷 冰川;而冰后期之后,原来的冰川谷 被上升的海水部分淹没,形成了两侧 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 大的海湾,称为峡湾或峡江。
挪威
峡湾2
挪威
峡湾3
新西兰
冰斗与峡湾
澳洲
★羊背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