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产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生产企业的每个生产岗位都存在着一定的危及人生安全的风险,这些风险实质上就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或明显或隐蔽的隐患。如何去找出并分析和评价这些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应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从而使安全风险得以减少和化解,就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必须深入进行研究的课题。企业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是强化企业“双基”管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加强安全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工作程序,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风险造成的事故和损失。现对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目的,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生产企业的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是为了找出各生产岗位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可能诱发事故或危及人生、设备设施安全的不良因素,减小或杜绝由于这些不良因素造成严重后果,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最优的安全投资和最大的生产效益。人的意识和行为是决定安全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树立起了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就掌握了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的主动权,通过人的努力,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都处于控制状态中,从而减少和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范围与评价方法
1.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安全风险分析、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分析、评价的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分析、评价的目的、
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专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组,对本企业各生产岗位和生产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
2.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参与风险分析、评价工作,要求生产岗位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到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来。
3.风险评价的范围一般包括: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异常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4.安全风险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等评价方法。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三、风险评价
1.生产企业应依据已确定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2.在进行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考虑:火灾和爆炸;中毒、窒息和触电;有毒有害物料的泄漏;冲击和撞击;高空跌落和堕物,生产过程;设施、设备、装置的缺陷;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对环境的可能
影响等。
3.企业应记录重大安全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四、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因此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控制措施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
2.能够落实、实施的;
3.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4.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及经济合理性;
5.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二)选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1.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为实现本质安全;
2.采取管理措施,可规范安全管理;
3.采取教育措施,大大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采取个体防护措施,能减少职业伤害。
五、风险控制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主要包括: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六、风险信息更新
(一)企业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当出现下列情形时,企业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⒈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发生变化的;
⒉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作业标准进行了修改;
⒊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品种、类别增加的;
⒋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引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⒌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⒍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⒎当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感觉对以前的风险辨识不充分时。
(二)企业应将修正和调整计划,及时告知从业人员。
七、重大危险源管理
重大危险源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企业应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新建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要求各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掌握风险管理的技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随着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风险可控性越大,各类事故发生率降低,将有利于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造就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