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货币需求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货币需求量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货币需求量是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量。(×)

2.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以及世界货币职能的客观货币需求量。(√)

3.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连续不断的运动就叫货币流通。(√)

4. 名义货币需求量d M 与客观货币需求量r M 的关系是:p M M d r /=,p 是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

5. 商品的绝对价格等于商品的价值量除以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即

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绝对价格/=(√) 6. 商品的相对价格是通过商品的比价关系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即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商品的绝对价格除以作为价格基点的商品的绝对价格。(√)

商品的相对价格=商品的绝对价格/价格基点商品的绝对价格

7. 货币需求量是某一时点的货币存量。(√)

8. 货币需求量与商品流通量相等。(×)

9. 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量成正比。(√)

10. 货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媒介商品交换的平均次数。(√)

12. 马克思是从宏观经济总量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

13. 费雪是从微观货币需求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

14. 凯恩斯是从微观货币需求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

15. 费里德曼是从宏观经济总量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

16. 在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中,考察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货币需求量。(√)

17. 在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值中,考察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货币需求量。(√)

18. 在剑桥方程中,既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也包含了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

19.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既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也包含了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

20.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既考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也包含了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量。(√)

21. 货币流通的基本形式是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

二、单项选择题

22. 费雪在交易方程式T p v M d 中假定(D)。

A .d M 和v 短期内稳定

B .T 和p 短期内稳定

C .p 和v 短期内稳定

D .T 和v 短期内稳定

23. 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中(B)。

A .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B .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 .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无关

D .商品价格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

24.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贮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 .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 .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25.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 .投机性货币需求

D .以上都不是

26.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量1M 与( A )

正相关。

A. 收入

B. 利率

M与( B ) 27.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量

1无关。

A. 收入

B. 利率

M是当前利率水平的( A ) 28.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投机动机货币需求量

2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29.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

B.过去的收入

C.未来的收入

D.恒久收入

30.客观的货币需求量与国民收入( A)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31.客观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 B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三、多项选择题

32.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AB )。

A. 商品流通的规模

B.货币的流通速度

C.信用交易的规模

D.拖欠金额的大小

33.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ABC)的货币数量。

A. 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价值贮藏

D.价值尺度

3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ACD)。

A. 交易性动机

B.贮藏性动机

C.预防性动机

D.投机性动机

四、简答题

35.马克思在研究金币必要量规律时,得出了如下结论:货币流通量与待实现的商品

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单位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请问马克思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

(1)、(3分)流通中所需要的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是由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

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量 =流通中的金的价值总量

金的价值量 = 金的数量×单位金的价值量

(2)、(4分)实际上同一枚货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多次媒介商品交换,所以,

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应少于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枚货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媒介商品交换的次数被称为货币流通速度V 。

流通中的金的实际价值量(货币流通量)

=流通中的金的价值总量/金币的流通速度V

=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量 /金币的流通速度V

从而得出的结论:

货币流通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