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柠檬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
王伟芳(1002)
摘要: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柠檬酸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探讨了酸酐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3,柠檬酸用量为1.0克,反应时间为40分钟,反应温度为700摄氏度,纯化后阿司匹林收率达91.0%。
关键词:阿司匹林、催化剂、柠檬酸
I 引言:
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代表,用于临床已有100年历史、现仍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及类风湿痛等。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为不可逆的花生四烯酸环氧醚抑制剂,还能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A2合成,具有强效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已在临床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范和治疗。最近研究还表明,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对结肠癌和老年痴呆症也有预防作用【1】。阿司匹林被分解后,会变为水杨酸盐,其能阻止自由基的形成,从而预防氨基糖类抗生素所致耳聋的发生。阿司匹林的稀溶液用于浇灌果树,有减少落花、落果、增加结果率等功效【2】。
阿司匹林通常用乙酸酐作酰化剂将水杨酸酰化而得,反应式如下:
OH
O OH +CH 33
O O
Cat.
O O OH C O
CH 3
+CH 3COOH
传统方法所用的催化剂为浓硫酸,但浓硫酸对设备腐蚀性强且存在废酸排放等缺点。对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开展了许多研究,已见报道的催化剂有固体Na2CO3【3】、固体KOH 【4】、硫酸氢钠
【5】
、维生素C 【6】、乙酸钠【7】等,它们各有其优缺点。用磷酸二氢
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产率只有76%【8】。因此还必须寻找一种催化效果良好、简单易得同时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可以进行工业化的新型催化剂。柠檬酸是有机酸,具有酸性和还原性,能溶于水和有机物中。本文利用它来催化水杨酸与乙酸酐酰化合成阿司匹林,并探讨了催化合成条件,取得预期的效果。
II 实验部分:
实验目的
① 了解阿司匹林的发展历史、功能及合成方法; ② 通过阿司匹林的合成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 ③ 学习根据化合物性质进行产物纯化的方法; ④ 培养根据文献设计实验的能力。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仪器:磁力搅拌器、过滤装置、磨口玻璃仪器、平底电热套、控温仪、 循环水真空泵;
试剂:水杨酸,乙酸酐,柠檬酸。 1.3 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 ,是 19 世纪末合成成功的,是一种非 常普通的, 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 至今仍广泛使用, 有关报道表明, 阿斯匹林还可以软化血管,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1897 年 8 月 10 日 德国拜耳公司费利克斯霍霍夫曼成功地合成出来.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阿斯匹林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 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OH
O OH
+CH 33
O O
Cat.
O O OH C O
CH 3
+CH 3COOH
1.4 实验试剂及产物的物理性质
1.5 实验方法
反应瓶中加入水杨酸、乙酸酐和一定量的催化剂柠檬酸,将反应瓶置于700摄氏度的水中,开启磁力加热搅拌器进行水浴反应,同时计时并观察反应瓶内的反应现象。反应40分钟后,将瓶取出,先用冰水洗涤反应瓶内壁,待结晶形成后,加入50毫升水,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已使结晶完全,抽滤、干燥得白色针状阿司匹林。必要时可进行重结晶。
结果分析:
Ⅲ、实验结果讨论:
1.实验结果:
产物的状态:针状颜色:灰白色效率:
折光率:产量:沸点:
2.红外光谱图:
3853.83
3853.753748.343748.263673.643649.68
3238.54
2360.802360.68
1699.791658.951656.141650.571540.561444.001443.64
1295.701295.531249.081249.03
759.25
759.25697.92697.77
1000
15002000250030003500Wavenumber cm-1
20
4060
80100
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
3. 结果讨论:
实验结束后得到的阿司匹林为灰白色的细微针状晶体,用三氯化铁检验时,发现我们的产品不纯。经过分析,的知原因有二:1:在加原料时由于量取的液体体积和所称量固体的质量读数不准确,以至于在反应结束后,参加反应的原料还有剩余,造成了产品的不纯;2: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温度,在进行实验之前未弄明白磁力搅拌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至使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产生了副产品,使产品不纯。还有得到的阿斯匹林并不是明显的针状,经过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加热过程中为了控制温度,是反应器骤冷骤热。
参考文献:
[1] 郑虎.药物化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张伦.阿司匹林国内外的应用、生产和市场[J].中国药房,TabIe5. Comparisonofpropertiesofdifferentcatalysts 1997, 8(2)5:5-56.
[3] 宋小平,郭保礼,杨全明.固体Na2CO3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精细石油化工,1992,(3):4648.
[4] 张国升.以固体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制备乙酰水杨酸[J].化学试剂,1986,8(4):245-246.
[5] 翁文,林德娟,尤秀丽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应用化工,2003(2);15-16.
[6] 陈洪,龙翔,黄思庆.维生素C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4:642.
[7] 林沛和,李承范.乙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河北化工,2006,29(4)3:5-36.
[8] 隆金桥,黄小翠,农慧怡,等.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