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_教案.do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1课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指导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和确立的原因。
2.结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原因及其重要作用,明确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知道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明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和确立的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定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种所有制的构成、地位、作用、关系,认识所有制的确立与社会进程的关系。
3.法治意识: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受法律保护,树立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观念。
4,公共参与:了解多种所有制改革的社会案例,认同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辨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探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分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及其关系,各种所有制经济如何统一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正确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数据分析我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即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当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及相关视频,制作课件。
指导学生调研,收集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学生准备调研自己所在地的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规模及生产经营状况,并写出分析报告。
情景导入导入一视频《我们这十年》之《中国力度”导入。
中国人,靠什么样的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你、我、他,每一个平凡人的力量,凝聚起实现梦想的磅礴伟力。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教案
的。
板书设计:
决定
价值
价格
决 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课堂设问:既然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一旦生
产出来,商品的价值就确定了,那么商品的价格为什么还
会发生变化呢?
师生互动:影响商品的价格很多,有气候、时间、地域、
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
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分析问题:首先是求同心理。利:健康合理的求同心 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如果忽视个人经济承受 能力,盲目从众,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其次是求异心理。 再次是求名心理。 最后是求实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课堂设问:上述的消费心理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形成 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那么科学的消费观有哪些原则呢? 分析问题:(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根据自己的经济 实力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避免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从收入的用途来看,可以分 为积累和消费;从消费的时间来看分为当前消费和长远消 费;从消费的内容来看,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 生活消费;从消费满足需要的层次可分为生存消费、发展 消费和享受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 包括选择绿色产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注重环保、节 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节约消费、合理消费, 反对浪费消费中的浪费现象。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 动生产率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分析第 8 页的连线职场案例,生 产者会采用哪些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分析问题: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 的劳动生产率就搞,获利就多,正因为如此,这样就会刺 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案(第一课时).doc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案议题三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获得感(第一课时)◎课标要求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课时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解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通过构建合理的分配关系,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2.科学精神用全面的观点认识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解释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法治意识增强劳动致富、守法致富的法治意识。
◎学习任务任务一国民收入的创造及劳动的意义任务二国民收入分配范围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活动任务一国民收入的创造及劳动的意义活动1 以我国GDP构成为例探究国民收入的创造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
如下图所示:分行业增加值来看,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1103.9亿元,工业增加值313071.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72995.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686.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561.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970.7亿元,金融业增加值84070.1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74552.5亿元,其他行业增加值236974.3亿元。
如下图所示:注:1.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是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进行统计,两者间有误差,但为了方便比较,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近似表示国民收入。
2.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
设计意图:1.(图文导入,启发思考)用图文导入,启发学生兴趣;聚焦“国民收入是如何创造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分享,了解学情。
2.(真实情境,感悟发展)课堂引用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境,以图文形式呈现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多场景)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引言经济、政治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个领域,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整体框架。
本教案旨在探讨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理解这些领域的运作机制。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依存的,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1.经济与政治的关系(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而上层建筑是指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因此,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2)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上。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整。
同时,政治稳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治动荡往往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和衰退。
(3)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也会对政治产生影响。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而经济的衰退和困境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满和动荡,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
2.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2)经济差距与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差距。
一些地区和群体可能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陷入贫困和困境,而另一些地区和群体则可能因为资源丰富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这种差距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
3.政治与社会的关系(1)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第一课每课一结第一课大概念整体教学设计(教参)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统编版浙江专版)
8.反思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段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国家经济的巨变,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注重质量,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力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详细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4.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团队协作优势,通过互动交流,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掌握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形成对经济现象的深度分析能力。
4.阅读拓展:推荐阅读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章,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思考。
5.视频观看:观看一部与经济学相关的纪录片或讲座,如《中国经济大讲堂》。观看后,学生需撰写观后感,谈谈自己在观看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6.家庭作业:结合所学知识,与家人探讨一下家庭消费观念和金钱观,了解家人的看法,并尝试提出合理建议。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第二框教学案
《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框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学目标]1、通过议题教学综合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当前的时代的问题,明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离不开党组织建设,要坚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壮大全民所有制经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立场和信心。
2、结合巩固公有制经济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案例,能正确评述党和国家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明析新时代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好的回应。
3、查阅宪法、物权法等关于财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国家不断完善法律保障公民财产权、合法利益,保障企业依法治企、守法经营,从面增强法治意识。
4、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党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强化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个人职业规划和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1.内容线索、教学主线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重难点分析(1)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国资国企改革有机联系的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总的是要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基础,“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这一基础在宏观层面的体现。
(2)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正文+P10相关链接,篇幅较大)混改、股份公司不等于私有化,其关键取决于谁控股,谁控股就为谁服务,就放大谁的资本功能。
(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起点,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初中课程涉及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P10探究与分享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情境的,需要做一个整合式的讲解,强调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的统一性。
(4)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影响非公有制经济涉及的面广泛,民营资本的流向、投资新问题影响较大,教学中要回应社会热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学案
(1)内容
(2)含义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3)地位(4)作用 Nhomakorabea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知识梳理】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措施
(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我国公司的形式
3、公司的组织机构
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原因
2、措施
3、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自身角度)
【体系构建】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课标要求】
1、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2、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明确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梳理】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物质资料生产的必备条件及其重要性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重要地位
4、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5、以公有制为主体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6、国有经济
(1)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第一章:经济建设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1.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二章:政治建设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2.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引发学生对政治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章:社会建设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3.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4.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4.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5.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2 教学内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5.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改革现象,引发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6.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2 教学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依法治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全面从严治党7.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2 教学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影响和效果7.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党的建设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八章:国家安全与国防8.1 教学目标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2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的意义和影响8.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影响和作用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九章:外交与国际关系9.1 教学目标理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2 教学内容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9.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10.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难点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科学精神: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的原因。
正确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作用及相互关系。
法治意识: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经济活动。
公共参与:理解支持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心国家大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体现及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相关知识点:生产力、生产关系播放视频思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二)知识点更改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这三项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三)展示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科学精神: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的原因。
正确理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作用及相互关系。
法治意识: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经济活动。
公共参与:理解支持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心国家大事。
(四)议题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什么描述你的一天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了哪些服务和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怎样产生的?知识总结: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优秀课件
含义
国有经 济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最主要 实现形
式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二)公有制为主体的表现
公有制 经济
• 国有经济
主要 • 集体经济
形式
•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和集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一、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②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a.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 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
成分
主体
• 公有资产在社会 总资产中占优势
地位
• 国有经济控制国 民经济命脉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为主体 的原因
• 根本特征,基础 • 促进生产力发展 • 实现共同富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 一课我 国的生 产资料 所有制 优秀课 件
二、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①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 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经 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 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2)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的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之价值和价值规律[1]
③、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商品适销对路,因而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生产者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九)重难点讲析
A、等价交换
①、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②、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第1课时《商品货币》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授课设计◆授课单元: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授课内容:第一课第一节:商品和钱币◆课时:2课时◆授课目的:1、认知目标:(1)掌握商品的见解;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 2)使学生理解钱币产生的过程;钱币的含义、职能;通货膨胀。
2、感神态度见解 :正确对待金钱,以勤奋奋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3、运用目标:(1)正确辨析常有的经济现象,理性开支。
( 2)以实质行动提高自己素质,试一试设计家庭。
◆授课重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2、钱币的产生、钱币的基本职能。
◆授课难点:钱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授课方法:讲解法、问答法、例证法、课堂议论、课堂演练等学生主体参加的授课法。
◆授课过程设计:新课导入( 5’):【教师活动】:第素来学生简单介绍教材,从书名《经济政治与社会》下手,介绍这本书的大体框架,学生于此门课程中能够以及需要学会哪些知识。
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每一节一个课时)。
见告学生这是中职学生学习公共政治课程的入门学科,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认识。
书本的知识较为简单易懂,激励学生有信心学好。
最后,向学生说明,一个国家的问题包括四大问题中还有一个文化的知识点,文化正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若是时间同意将会为学生表达关于文化的知识点。
随后引导学生过渡到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本课程是从经济下手,提问学生由经济会联系到哪些东西、哪些现象【学生活动】:经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惹起研究欲望和兴趣。
(逛商场、物价上涨)新课讲解:一、商品 (27 ’)1、什么是商品 (10 ’ )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看到好多应接不暇的商品,比方:粮食、电视机、机器、房子等。
这些物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开支的,而是供社会和别人开支的,只有经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
引出本小节的知识点:商品的见解: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2.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自主性2. 竞争性3. 开放性4. 法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 供求机制2. 价格机制3. 竞争机制4. 信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什么?(3)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包括哪些方面?(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如何?2. 答案:(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经济政治与社会__第1课_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蟹黄汤包
世 博 游 品 尝 到 的 上 海 及 苏 杭 名 产
生煎馒头
麻辣烫
大闸蟹
杭白菊
龙井茶
一、商品和货币
1、商品的定义: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2 2、商品的特点: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产生的。 思考:水里的雨花石很漂亮,是天然产生的, 那么雨花石是商品吗?
1、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的方式:钱货两清; 信贷消费——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等。
2、常见消费心理
①求同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求名心理;
④求实心理 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以哪种消费心理为导向?
3、科学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货币: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P4
(2)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 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③贮藏手段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是商品。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送来了自家养 的鸡和种植的大米;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
3、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劳动(体力和脑力)。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思考:价格和供求间是相互影响的,试从P7的养鸡图中 体会两者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
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知识点
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知识点1. 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经济是指人们通过生产、分配、交换物质财富来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活动。
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是指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微观经济是指个体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2. 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特征: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密度稀少、经济结构单一。
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是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劳动力分工趋于明确、经济结构逐渐多元化。
成熟阶段的经济特征是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经济结构更加复杂、人口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3. 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规则。
经济制度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市场经济制度则是指政府采取市场调节手段,让市场自主调节经济活动。
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经济的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改善和提高。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率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则需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改革。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实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实现市场和政府的有机衔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电子教案
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2. 使学生掌握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成就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实践。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成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
2. 多媒体课件: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成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案例材料: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成果,引发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2. 讲授新课: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提供的案例材料,分析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各组的分析成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1. 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
2. 教学难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原因分析。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2020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价格和价值规律
教师姓名
戴朝霞
专业部
机电汽修
任教班级
二机电19
教材版本
□国家统编教程 □省编教材 □工科教材 □校本教材
其它( )
学科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周课时数
2
课 题
价格和价值规律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
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市场现象
教学重点
难点
价值规律的作用
教 法
案例教学法
学 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商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价格,随着时间的不同,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不相同。那么商品价格的变动时什么原因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又有什么规律?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谜团。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教学反思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为了利润就会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增加;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地域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生产者为了避免亏本就会减少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减少。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
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会相应减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对这种商品的供给;反之,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厂商的供给会减少,从而改变供求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课)
课题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
的交换和消费
教学用时3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和科学消费的原则。
2、情感体验: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
3、运用:能识别商品,正确对待货币,能根据商品价格变化分析其原因,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增强环保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教材分析难点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掌握价值规律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重点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新课
介绍福建特产,引起学生兴趣。
茶:铁观音,武夷岩茶。
福州:鱼丸、肉燕。
福州三宝:软木画、脱胎漆器、寿山石雕。
还有纸令、牛角梳。
福建特产:桂圆、茉莉花茶等。
可以上网查一查。
这些关系我们日常吃、穿、用的物品,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商叫。
市场上的商14 口、头卖商叫的贝币、以及我们头卖商14 口的消费行为,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商品、货币、价格和消费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步骤
(一)商品和货币
1、什么是商品?
(1)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P2
师:在这里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了解商品。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产生的。
思考:水里的雨花石很漂亮,是天然产生的,那么雨花石是商品吗?
师:雨花石虽然是天然产生的,但是人们收集它、选取它也付出了智
力和体力的劳动,所以用来买卖的雨花石也是商品。
教学过程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商品。
思考:P3《走进生活》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劳动(体力和脑力)。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辨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商品都有使用价值。
”
以上两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师:第一句话是错误的,氧气有使用价值,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它就不是商品。
但是医院的氧气罐中的氧气就是商品,因为它必须要通过交换(购买)才能取得。
思考:两种不同的商品如何进行等价交换呢?
比如一把斧头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交换是等价的呢?
师:这就由商品的价值量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一把斧头能够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交换,说明它们所包含的人类的劳动量相同,也就是价值量相同。
3、P6什么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小游戏: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折幸运星,分别记录下每人完成的时间。
思考:这些幸运星的价值相同吗?
师: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每个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的时间都是不相同的,这个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无论个别劳动时间是多少,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因此这三个产品的价值是相同的。
补充:一般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的个别劳动时间平均值决定。
如儿个同学折叠幸运星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货币
(1)货币产生的过程
师:货币的产生比商品要晚得多,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1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
%1交换频繁,出现一般等价物
%1当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出现了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P4
组图: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纸币不是商品,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补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例:越南用麻袋装钱去买东西;现在物价飞涨,青菜从儿角涨到儿块。
思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好不好?
师:都不好,通货膨胀使得白姓的钱不值钱了,生活水平降低;通货紧缩使得商品不值钱了,生产动力减弱,经济停滞不前。
%1贮藏手段(目前货币只能是金银,美国国库的金砖)
%1支付手段
%1世界货币
思考:电子货币是商品吗?
师:不是,电子货币只是货币形式的变化,代替货币行使其职能,和纸币是一样的。
(-)价格和价值规律
1、商品价格
师:商品的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你能说说近一两年你所感受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吗?2、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反过来则越低。
例:生产一件短袖T恤和一件长袖T恤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所以价格有区别。
(复习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容)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气候、时间、地域、文化产生的供求差)
例:冬天卖棉衣——棉衣价格高,夏天卖棉衣——棉衣价格低;
在超市买方便面便宜,在火车上买方便面贵;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卖便宜,在国外卖贵。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图P7)思考:价格和供求间是相互影响的,试从P7的养鸿图中体会两者的关系。
4、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教学过程
例:以学生劳动课中的人员分配为例。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商品生产者的效益。
(看P8的图片)
思考:如果大家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都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发生变化。
(三)消费和消费观
1、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的方式:钱货两清;信贷消费一一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等。
2、常见消费心理
①求同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求名心理;④求实心理
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以哪种消费心理为导向?
3、科学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拓展思考:你对信贷消费理解吗?你对这种消费方式有什么看法?补充:国外的消费方式和国内消费方式的对比。
三、课堂小结
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课后小故事:李嘉诚的儿子们;中国当代富二代炫富。
四、布置作业
伙书设计一、商品和货币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三、消费和消费观
伸置
作业
完成练习册选择题
教学后记秋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