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向上计算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
3) 由工作压力pso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曲线B。此线与注气点 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的交点即为平衡点。 4) 由平衡点沿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上移⊿p(平衡点气体 压力与注气点油管内压力之差,一般取0.5~0.7Mpa)所得的点即 为注气点。 对应的深度和压力即为注气点深度L和工作阀所在位置的油管 压力。
三、气举阀
(一)气举阀的作用 气举生产过程中,由于启动压力较高,这就要求压缩
机额定输出压力较大,但由于气举系统在正常生产时,其
工作压力比启动压力小得多,势必造成压缩机功率的浪费。 为了降低压缩机的启动压力与工作压力之差,必须降低启 动压力。 气举阀的作用:降低启动压力。
作用原理:逐步排除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
5) 注气点以上的总气液比为油层生产气液比与注入气液比之和。 假设一组总气液比,对每一个总气液比都以注气点油管压力为 起点,利用多相管流向上计算油管压力分布曲线D1、D2…及 确定井口油管压力。 6) 绘制总气液比与井口压力关系曲 线,找出与规定井口油管压力相对 应的总气液比TGLR。 7) 总气液比减去油层生产气液比得 到注入气液比。根据注入气液比和 规定的产量计算需要的注入气量。 8) 根据最后确定的气液比TGLR和 其它已知数据计算注气点以上的油 管压力分布曲线,可用它来确定启 动阀的安装位置。
四、气举设计
设计内容:气举方式和气举装置类型;气举点深度、气液
比和产量;阀位置、类型、尺寸及装配要求等
(一)气举装置类型
开式装置 仅限于连续气举,下井的油管柱不带封隔器,使气 体从油套环空注入,产液自油管举出,油、套管是 连通的。
半闭式装置 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其余均与开式装置相同。 闭式装置 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在油管柱上安装了一个固定 阀,其作用是防止气体压力通过油管作用于地层。
2)图解法(p89)
图2-42 图解法确定阀位置
五、气举井试井
气举井试井方法:通过改变注入气量来改变油井产量,测得 油井产量和相应的井底流压与注入气量的对应关系,以确定 油井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状况。
图2-44 气举井试井曲线
(结)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气举采油的基本原理。 2、按注气方式的不同,气举可以分为哪几种?其适应 的油井条件是什么? 3、简述气举的启动过程。并绘制出压缩机工作压力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 4、简述在给定井口压力和油井产量情况下确定注气点 深度和注气量的方法。 5、简述在给定井口压力和限定注气量条件下注气点深 度和注气量的确定方法。 6、试用作图法确定气举阀的分布。
箱式装置
在油管柱底部下一个集液箱,提高液体 汇聚空间,以达到提高总产油量的目的。
百度文库
气举装置示意图
(二)连续气举设计基础 1.设计所需基本资料
(1) 油层数据:油藏平均压力、油藏平均温度、油井流入动态 (2) 油井基础数据:井深;油、套管尺寸
(3) 油井生产数据:产量、含水、生产气油比、注气压力、 注气量、油压 (4) 油井生产条件:出砂、结蜡等情况 (5) 流体物性:地面原油密度、水的密度、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地面原油粘度、表面张力 (6) 地面管线和分离器数据:地面管线尺寸及长度、分离器压力
①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体,随着压缩机压力的不断提 高,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将最终达到管鞋(注气点)处,此时的井口 注入压力为启动压力。 ②当高压气体进入油管后,由 于油管内混合液密度降低,井
底流压将不断降低。
③当井底流压低于油层压力时, 液流则从油层中流出,这时混 合液密度又有所增加,压缩机 的注入压力也随之增加,经过 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气举工 作压力)。
间注入高压气体时,环空液面将被 挤压下降。
图2-28 气举井(无凡尔)的启动过程 a—停产时
②如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环空 中的液体将全部进入油管,油管内
液面上升。随着压缩机压力的不断
提高,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将最终 达到管鞋(注气点)处,此时的井 口注入压力为启动压力。 启动压力 : 当环形空间内的 液面达到管鞋时的井口注入 压力。
7) 根据最后确定的产量Q和总气液
比TGLR,计算注气点以上的油管 压力分布曲线D。它可用来确定启 动阀的位置。
图2-39 定注气量,定井口压力下确 定注气点深度
(五)气举阀位置确定方法
一般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来确定阀位置和数量。
1)计算法
① 第一个阀的下入深度 当井筒中液面在井口附近,在压气过程中即溢出井口:
pmax 106 LI 20 g
当井中液面较深,中途未溢出井口:
pmax 106 d 2 LI hs 2 20 g D
② 第二个阀的下入深度
当第二个阀进气时,第一个阀关闭。阀Ⅱ处的环空压力 为paII,阀I处的油压为ptI。 阀Ⅱ处压力平衡等式为:
paII ptI hI g 106
2.气举井内的压力及分布
①套管内的静气柱压力分布(近似于直线): go gxT0 p g ( x) p so (1 ) p0Tav Z av ②油管内的压力分布以注气点为界,
明显的分为两段。在注气点以上,由 于注入气进入油管而增大了气液比, 故压力梯度明显地低于注气点以下的 压力梯度。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教学目的:
了解气举采油的基本原理、熟悉气举阀的工作原理以及 气举的启动过程,掌握气举设计中注气量和注气点的确定 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气举采油基本原理及气举的启动过程 2、气举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气举启动过程 2、气举设计中注气点和注气量的确定 3、作图法确定气举阀的分布
Lg pe
第三种情况:当油层的渗透性较好时,且液面下降很缓慢 时,则环形空间有部分液体被油层吸收。极端情况下,液 体全部被油层吸收,当高压气到达油管鞋时,油管中的液
面几乎没有升高。此时,启动压力由油管中静液面下的深
度确定,即:
* pe h g
之间。 和 pe 一般情况下,气举系统的启动压力介于 pe
图2-41 凡尔深度计算示意图
气举阀实质:一种用于井下的压力调节器
阀打开条件:
pu ( Ab Ap ) pd Ap F
阀关闭条件:
F pu ( Ab Ap ) pd Ap
pu pd F pd Ab
图2-30 压力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气举凡尔的分类
①按安装方式分为:绳索投入式、固定式。 ②按使凡尔保持打开或关闭的加压元件分为:封包
教法说明:
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形和动画。
教学内容:
1. 气举采油原理 2. 气举启动 3. 气举阀 4. 气举设计 5. 气举井试井
气举定义: 利用从地面向井筒注入高压气体将原油举升至
地面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 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 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液
在井筒中混合,利用
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 的混合液密度降低, 将流到井内的原油举 升到地面。
优点
井口和井下设备比较简单,适用性强,运行费用低。
缺点 ①必须有足够的气源;
③一次性投资较大;
④系统效率较低。
②需要压缩机组和地面高压气管线,地面设备系统复杂;
适用条件
高产量的深井;含砂量少、含水低、气油比高和含有腐蚀 性成分低的油井;定向井和水平井等。
一、气举分类(按注气方式)
连续气举 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
3) 以定井口压力为起点,计算每个产量下的油管压力分布曲线D1、 D2、D3…。它们与注气点深度线的交点,即为各个产量所对应的 注气点a1、a2、a3…和注气深度L1、L2、L3…。 4) 计算每个产量对应的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1、A2、A3… 及井底流压pwf1、pwf2、pwf3…
5) 绘制油管工作曲线,与IPR曲线的交点为协调产量和流压。 根据给定的注气量和协调产量Q,计算出相应的注入气液比, 总气液比TGLR; 6) 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 与注气点深度线C的交点a,即为可 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注气点,其深 度L即为工作阀的安装深度。
充气凡尔、弹簧加压凡尔、充气室和弹簧联合加压
的双元件凡尔。 ③按井下凡尔对套压和油压的敏感程度又分为:套 压控制凡尔与油压控制凡尔。
(二)几种常用的气举阀简介
自学要点: (1) 结构状况,类型;
(2) 工作条件下阀的开启压力; (3) 工作条件下阀的关闭压力;
(4) 阀的工作压差(阀的距);
(5) 静气柱压力分布计算相关式。
③气举井生产时的压力平衡等式:
pwh G fa L G fb ( D L) pwf
图2-36 气举井压力及其分布
(三)在给定产量和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注气量 已知:产量、注入压力、定油管压力和IPR曲线 计算:注气点深度、气液比和注气量 计算步骤 1) 根据要求的产量Qo由IPR曲线确定相应的井底流压pwf。 2) 根据产量Qo、油层气液比RP等以pwf为起点,按多相垂直管
图2-28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
③当高压气体进入油管后,由 于油管内混合液密度降低,液 面不断升高,液流喷出地面。 井底流压随之降低,油层产液, 并随注入的高压气体一同排出 井筒,最后达到一个协调稳定 状态。
图2-28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c—气体进入油管
(2)气举过程中压缩机压力变化
图2-37 定注气压力,定井口压力 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及气液比
图2-38 定注气压力,定井口压力下的 协调产量
图2-40 定注气量,定井口油压下的 协调产量( 1-IPR曲线;2-计算的产 量~井底流压曲线(油管工作曲线)
(四)定井口压力和限定注气量的条件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产量
已知:井口压力、注气量 计算步骤 1) 假定一组产量,根据提供的注气量和地层生产气液比计算出每 个产量所对应的总气液比TGLR; 2) 根据地面注入压力pso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分布线B,用注入 压力减⊿p作B线的平行线,即为注气点深度线。 计算:注气点深度和产量
1 hI LII LI ( paII ptI ) 106 g
( paII ptI ) 106 LII LI 10 g
图2-41 凡尔深度计算示意图
③第i个阀的下入深度
( pmax pti1 ) 106 Li Li 1 10 g
图2-29 气举井启动时的压缩机压力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启动压力计算 第一种情况:不考虑液体 被挤入地层,而且当环空 液面降低到管鞋时,液体 并未从井口溢出,启动压
力与油管液柱静压相平衡。 即
2 D * pe h g 2 d
h*
图2-28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
第二种情况: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其静液面接近井 口,环形空间的液面还没有被挤到油管鞋时,油管内的 液面已达到井口,液体中途溢出井口。此时,启动压力 就等于油管中的液柱压力:
井筒中液体。适应于供液能力较好、 气举 产量较高的油井。
间歇气举 向井筒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
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升
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主要用 于油层供给能力差,产量低的油井。
二、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①当油井停产时,井筒中的积液将 不断增加,油套管内的液面在同一
位置,当启动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