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cf2938b84ae45c3a358c35.png)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讲述的内容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件对俄国、对世界都有着的重大意义的事件。
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竞学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教师:索契,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随着第22届冬季奥运会的召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俄罗斯,一个辽阔的欧洲国家,工业发达、美丽非凡,又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而在九十七年前,俄国这个名字更是响彻大地,震惊了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九十七年前,来看一下当时的俄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利用奥运会导入,调动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旧时代的终结——二月革命展示:材料一一战前,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社会动荡不安。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a18b89a1c7aa00b42acb20.png)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内外措施等基本事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理由: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由: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理由: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三、教学策略通过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知道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与本课之间的关系,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讲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充分感知这段历史。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讨论中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学会学习。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学生讨论的素材,准备好网络资料。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0f2376f12d2af90342e66f.png)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过程与方法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难点: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沙俄统治的国家状况。
师: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俄国起了什么作用?”(屏幕展示课题)解读课标: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内容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史实。
应用、落实课标:师:要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史实,首先要知道沙皇统治的形势。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1、师: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总结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师: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
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师:请学生们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ff0a1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4.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如对革命过程的细节了解不全面,对革命的影响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革命过程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革命的背景。
接着,教师讲述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为学生揭示革命的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bbfbd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e.png)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标要求】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材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新的制度由理论变为现实,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过程、性质、特点和国际国内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理解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二月革命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巩固政权等十月革命的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归纳历史的能力。
3、认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历史影片片段,补充典型历史图片、历史史料,讲述典型历史事件经过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知识链接,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大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开始的标志,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3、通过学习苏联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首创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和艰巨性。
4、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dc4f8604a1b0717fd5ddad.png)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991年,飘扬了69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
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
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俄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
展示课题:俄国十月革命。
二、新课学习(一)新时代的曙光1.提问:小组合作探究,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表原因一: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最弱。
②>>>多媒体课件展示上流社会和穷人的生活对比图片原因二: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材料材料: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战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
国家外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原因三:战争的灾难成为各种矛盾爆发的催化剂④>>>多媒体课件出示列宁肖像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为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做好了准备;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fc6e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png)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本次教案的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主要介绍了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学生的思考和启示。
本教案旨在使学生对十月革命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看到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的发展有所思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原因。
3. 分析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4. 启发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的发展有所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十月革命的背景2. 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原因3.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4. 思考: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三、教学过程1. 介绍十月革命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让他们了解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当时俄罗斯帝国的特点和问题,如政治和经济上的腐败,工人和农民的贫穷和不满等。
2. 分析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原因,让他们了解在十月革命时俄国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和矛盾。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让学生了解人民之间的矛盾和矛盾导致的社会变革。
3. 讨论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十月革命对世界的重要性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看法,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4. 思考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让他们了解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社会变革和政治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课件和图片等材料,让学生先了解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和过程,为后续的思考和分析打下基础。
2. 交互式方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交互交流,通过互相讲述或下意识的讨论等方式,使得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学习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f6c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e.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十一章《俄国十月革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俄国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掌握列宁的思想及其在俄国革命中的作用。
3. 通过学习,认识到世界的变革是由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的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2. 了解列宁的思想及其在革命中的具体贡献。
四、教学难点1.了解列宁的思想,思考列宁如何实现自己的思想。
2.学生如何理解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的活动的相互作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
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俄国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分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列宁思想,并展示自己的答案。
3.案例分析。
学生分析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列宁如何实现自己的思想。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短介绍俄国革命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俄国革命的兴趣。
2.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如:你们知道俄国革命的背景是什么吗?为什么俄国爆发了革命?(二)讲解3.首先,教师介绍革命前的俄国政治环境、经济情况和社会矛盾等。
4.然后,教师介绍二月革命的过程,讲解了二月革命后的改革和暴力压制。
5.然后,讲解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重点介绍列宁的思想对十月革命的影响。
6.最后,介绍了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建立,以及俄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三)分组讨论7.教师将学生分小组讨论列宁思想及其在革命中的具体贡献。
8.学生同桌互相讨论和评价,找出有说服力的意见,准备在课后展示。
(四)案例分析9.对于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的活动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分析革命是由哪些因素影响产生的,以及列宁如何实现自己的思想。
10.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的力量和历史的必然性。
七、教学结束1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12.带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说明如何将今天的学习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6468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6468](https://img.taocdn.com/s3/m/f3b47873f61fb7360b4c65fc.png)
课题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型新课授课时间11月教案号1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多媒体预设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让学生思考,概括归纳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
由此导入新课。
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爆发,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逐层深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历史原因、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提问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提问:①什么是两个政权?②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③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展示俄国地图、彼得格勒武学生回答学生读导读提纲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学生读图识图,找出彼得格勒在俄国的位置,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学生思考:明确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0c74f4c281e53a5902ff42.png)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⑵、为什么会出现两上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⑶、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结合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来理解。
3、十月革命⑴、彼得格勒起义原因: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时间:1917年11月6日晚(俄历十月)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⑵、苏维埃政权的巩固A、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C、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E、经过三年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小结本课提问: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明确: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四)、布置作业:1、练一练;2、活动与探究;-----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d58f70975f46527d3e181.png)
授课人学科历史年段班级时间:课题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考纲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教学步骤设计课前检测检测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谁?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4、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5、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结果精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半个多世纪之后,经过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在俄国首先得到了实现,使得社会主义实现了有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新纪元。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伟大转折-十月革命的前因后果。
一、新时代的曙光(一)二月革命1、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战争指什么?列宁为什么这么说?1)国内:一战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风起云涌。
2)国际: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1917年3月发生的革命却被称作“二月革命”,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3、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哪两个政权?其中掌握主要权力的是哪一个?讲导学4、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小组讨论总结)学生:小组讨论并整理答案: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领导人流亡国外……小组交流后,教师强调:由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主要领导人长期流亡国外,影响了布尔什维克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二)十月革命1、识图:起义的总指挥部?2、起义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名称?这个政权的性质?3、俄国新政权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4、尝试分析俄国革命的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三)苏维埃政府的巩固看上图回答:这个政权名称?新生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何时得以巩固?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体现了十月革命哪方面的历史作用?当堂训练巩固1、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A.沙皇专制制度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封建农奴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2.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首要不同点是()A.新的历史时期开始的标志B.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有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中最得人心的是()A.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颁布《土地法令》C.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将银行、铁路和大企业收规国有4.促成布尔什维克党提出用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的原因()A.列宁回到彼得格勒B.临时政府对外奉行投降政策C.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战争D.临时政府拒绝给农民土地堂小结及延伸“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中国并非一味照搬俄国革命模式,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0a200d6c175f0e7cd137a6.png)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讲述的内容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件对俄国、对世界都有着的重大意义的事件。
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一册书我们共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巴黎公社进行了一次由理想到实践的伟大尝试,但却是昙花一现。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下第1课,走进那场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展示:材料一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13dc4e23186bceb18e8bb28.png)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点拨】本课虽然是本册书的第一节课,但是却紧紧承接上册书的内容。
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1.教法选择:比较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对比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史料解析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史料,以及网上资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上个学期,我们学习的历史进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2b55dd51e79b89680226a7.png)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课题
俄国十月革命
教时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
“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
学
方
法
阅读指导法、对比法、创设情景、探究式、讨论
学
习
方
法
1.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b681107e21af45b207a86f.png)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虽然是本册书的第一节课,但是却紧紧承接上册书的内容。
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媒体幻灯片、视频、图片。
教学结构和过程【导入新课】(讲述)上个学期,我们学习的历史进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次战争波及了很大的范围,形成了英法俄的组成的协约国集团,以及德奥意三国的同盟国集团。
大战持续了将近4年的时间。
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学生回忆以前的内容,回答)(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的。
大家知道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吗?(学生思考)(讲述)俄国在战争中初期很热衷于同英法联合作战,打击他们共同的敌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讲述的内容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件对俄国、对世界都有着的重大意义的事件。
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一册书我们共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巴黎公社进行了一次由理想到实践的伟大尝试,但却是昙花一现。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下第1课,走进那场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展示:材料一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
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世界通史》教师: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20世纪初的俄国与其他列强相比,实力如何?学生: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给俄国人带去了什么?学生:“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
)教师: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而一战又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政治经济危机,导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第二篇章:彷徨的岁月——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教师:阅读课文第一段,了解二月革命。
学生:完成表格。
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学生:“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教师: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学生:由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教师:二月革命后,人民革命的要求真正达到了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维护谁的利益?学生:没有达到;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教师: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学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企图扑灭革命的火焰,对外执行反人民政策。
教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展示:《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教师: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列宁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教师: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
展示:“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摘自《四月提纲》教师:该文献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和作用?学生: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教师:《四月提纲》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
实现了由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第三篇章:胜利的曙光——十月革命的爆发展示:《俄国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地图教师:结合地图,请学生介绍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
学生:起义时间:1917年11月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胜利。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锻炼学生读图、复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展示:“阿芙乐尔”号攻打冬宫教师:11月7日晚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十月革命开始了。
结合课本“动脑筋”思考、讨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教师: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
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第四篇章:感悟的时刻——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展示:苏维埃:(俄文:совет的译音),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
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
苏联议会的名称,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苏联最高苏维埃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联盟院按选区选举产生,民族院按加盟共和国等选举产生,行使苏联的立法权。
中国共产党在1930年代建立的一些革命根据地议会也使用该名称,所以当时的这些革命根据地也称苏区。
从此,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联盟诞生了。
——1922年《联盟条约》教师: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时,国外帝国主义国家极端仇视,他们千方百计欲置其于死地,而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也不甘心失败,他们妄图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卷土重来。
苏维埃政府面对国内外的武装势力,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军事经过三年(1918~1920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教师:1918~1920年是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斗争极为艰苦,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发出“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
军事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经济方面实行了特殊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而这些措施的实施结果如何?学生: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教师:十月革命实现了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教师:十月革命——这场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无产阶级革命至今已经过去97年了,然而俄罗斯人并没有忘却当年的这场伟大革命。
看下列图片及注解,你能说出十月革命值得纪念之处吗?(自由表达,合理即可)俄罗斯人忘不了十月革命俄新社:半数俄罗斯人没有放弃十月革命的理想学生:(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设计说明:这里并没有直接就意义展开问答,而是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换了个问法——为什么值得纪念。
意图就在于培养学生历史联系现实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师: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深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因此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下面我们用一首诗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有人说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政局复杂诡谲、暗流涌动。
“复杂诡谲、暗流涌动”的主要表现是()A、沙皇是专制统治B、两个政权并存C、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难料D、外国武装干涉2、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史实是()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3、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材料二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哪一次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如何?它是什么性质的革命?(2)材料一中说的“革命的第二阶段”具体指哪一次革命?它是什么性质的革命?(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新纪元”主要指什么?除此之外,十月革命还有什么历史意义?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