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复习题:生活与哲学

合集下载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6认识的过程对点题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6认识的过程对点题

认识的过程1.如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答案A解析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不同的视野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的制约,故A符合题意;B的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C说法错误,实践能证明一些认识是真理,也能证明一些认识是谬误;实践决定认识,故D错误。

2.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答案C解析题意简述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意在强调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强调实践的作用,A不选;B、D观点错误。

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B.①④A.①③D.②④C.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某地在实践中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认识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每一个阶段认识不同,表明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②正确,①③错误;上述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多次反复实现的,④符合题意。

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B.①④D.③④C.②③答案B解析对项羽能否实现东山再起,杜牧和王安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也体现了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④符合题意;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②说法错误;材料反映了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同,③不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 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 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③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反映 、 反作用(阻碍、促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生产关系 适应生产力 发展规律)
通过
实践
(上层建筑要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实现
途径
过程是曲折 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④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⑤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 的根源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 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2020届(人教版必修四)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2020届(人教版必修四)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1. 理解“哲学”的概念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注意:“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 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内容包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正确理解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物质的理解不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正确理解唯心主义①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觉得物质。

②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意识的理解不同。

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客观精神。

5.全面理解哲学的作用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你不勇敢,没有人会替你坚强。

专题一物质和运动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

6.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既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错误反映客观存在。

3.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6.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

7.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8.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9.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0.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专题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

2.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专题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3.真理的具体的,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2020高考必背】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

【2020高考必背】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

2020年高考《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必背87条专题一物质和运动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

6.人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物质。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既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错误反映客观存在。

3.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模仿,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6.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须依赖于物质。

7.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8.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9.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0.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专题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

2.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专题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3.真理的具体的,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4.认识有多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

2020届高考政治新冠状病毒之《生活与哲学》篇(专项检测)

2020届高考政治新冠状病毒之《生活与哲学》篇(专项检测)

④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主动请缨,被人民群众誉为勇敢的“逆行”者,
他们不顾生死,不计名利,慷慨赴难,与湖北人民并肩战斗!“逆行”者的行为说明
①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B
【解析】蝙蝠造成灾害需要一定的条件,蝙蝠与灾害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①不选;科学
研究在获得既有真理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并不是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②不选;非典肆虐中国之
初,人们认为果子狸是传播疫源,后经科学研究发现传播疫源与菊头蝠种群密切相关,这表明人们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也表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正确。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防控工作首先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到实践的过程。
6/6
20.防控工作首先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
策,科学配置人力物力。同时,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要在精准细致上下功夫,要细化具体方案和措施,
消除漏洞盲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政策的依据是
延和肆虐。这体现了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知识梳理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知识梳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命题热点+考查方向+设问分析)设问分析:《生活与哲学》大小切口知识点整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知识第4、5课)(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一)大切口题目1.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物质+意识+规律)(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总之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分析(第四课)(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规律的含义、特点、方法论3.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第五课)(1)意识的本质:①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小切口题目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政府或国家“根据…情况(立足于国情、省情或县情等),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原理内容〗(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020届高考政治必考考点详析:《生活与哲学》部分(共52个考点)

2020届高考政治必考考点详析:《生活与哲学》部分(共52个考点)

思想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共52个考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8考点)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物质是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2020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归纳

2020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归纳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的生活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是实践的产物。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经过教育才能形成自觉的系统的世界观(哲学思维);哲学家是建立哲学理论的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

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

②物质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二者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③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基础,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也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唯物论和认识论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重要内容。

物质观和意识观是唯物论的重要内容,其中物质观包括物质、规律和运动,意识观包括意识的特点和作用。

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唯物论的重要方法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

物质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二者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既从实际出发,又重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

我们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1.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20年12月3日~5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促进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这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从消费互联网扩展到产业互联网——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抓住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发展数字经济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事物发展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 D ①说明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②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体现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排除;③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符合题意;④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排除。

2.(2020·大连二模)“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由此可见( )①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④通过实践改变事物的属性,可以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①③解析:选 B “渔光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表明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与题干不相符,②不符合题意;④错在“改变事物的属性”上。

3.《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我国专家从实验时的一次“偶然失误”中找到突破口,利用新方法实现低成本的材料加氢相变,发明了堪称神奇的“点铁成氢”技术。

2020届高三政治高效题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训练试卷及答案: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2020届高三政治高效题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训练试卷及答案: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选择题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_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难度较小。

从中外哲学家的有关论断说明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诠释。

A、B、D 三项应予排除。

答案:C2.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D.前者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形成了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就是两大阵营的典型代表思想,故A、B两项都不选。

材料没有涉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故C项应排除。

答案:D3.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体现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的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解析: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A项符合题意。

B项只体现存在决定思维,说法片面。

C项属于唯心主义,D项属于辩证法,都与材料不符。

答案:A4.“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

”这句话属于()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可知论解析: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思维不能反映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属于不可知论。

答案:C5.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解析:把握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注意提高辨别能力。

2020届高三政治高效题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训练试卷及答案: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0届高三政治高效题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训练试卷及答案: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选择题1.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说明()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解析:A、C项与题意无关;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诸多内容,既可能正确反映,也可能错误反映,D说法片面。

答案:B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的经验总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④没有看到哲学家的立场和阶级性。

答案:A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故①③说法错误。

答案:C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解析:A、B两项容易排除,而C项易于误选。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 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 才会出现。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的功能。 ④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 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 一任务。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 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 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哲学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提示】 1、表述规范,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标准。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生活与哲学之唯物论与认识论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生活与哲学之唯物论与认识论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2017-2019年真题)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唯物论、认识论【2019年高考真题】1(2019 •江苏卷)“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现,D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9 •天津卷)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表述错误;题干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B 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

2020年高考复习单元测验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试题

2020年高考复习单元测验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试题

2020年高考复习单元测验题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州调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这一论断的方法论要求是①要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开发自然②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屈从于自然条件的制约③要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并加以利用,造福自身④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作为改造自然的出发点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2019 •济宁一模)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①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正在发生改变②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③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9•合肥二模)年味并非凝固不变,随时代进步而变化,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年味变化,变的是那些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与时代观念渐行渐远、与新消费理念不相适应的习俗,不变的是年的精神内核与内生引力。

从年味的“变”与“不变”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①不同的年味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②年味的“变”体现了对“不变”的辩证否定③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④年味的“变”与“不变”源于人们的心理感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4.(2019・西安一模)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

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①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②初步树立了机械的唯物论观点③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④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 •九江二模)嫦娥四号在世界上首次借助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其搭载的科学实验项目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理论,这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梳理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简单应用)(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的联系和的联系。

(3)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有直接联系和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联系和偶然联系。

(5)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以、、为转移。

(6)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应用)(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部分是事物的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居于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于整体。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树立,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同时必须重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整体的发展。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6)掌握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趋向。

(7)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识记)(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和。

(2)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

是的产生和的灭亡。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简单应用)(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的,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政治复习题:生活与哲学
2015高考政治复习题:生活与哲学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哲学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

(×)(不能)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总结。

(×)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概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
(xx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

(×)(不具有)
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意识活动具
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另一方面人能能动的改造
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消灭、创造、发明规律)
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是指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是客观的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实践是在社会中完成的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①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②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工具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它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书本)
9.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12.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13.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不一定,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能。

)
14.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15.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三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7.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18.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19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22.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23、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同一性寓于斗争之中。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24.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5.事物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26.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片面)
27.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事物包含多少矛盾,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

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28.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9.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30.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
3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
3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