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人防地下室通风要点
防空地下室通风讲义
![防空地下室通风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92e7a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6.png)
战时,如果防空地下室的电源无保证,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可靠性,
通风机应选用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当供电正常时,采用电动驱动, 而当电源被破坏时则采用人力驱动。目前常用的电动脚踏两用风机 有DJF-1型和SR-900型两种
防空地下室中的预埋管件安装及质量问题对工程防护密闭至关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临战前防护设备安装在转换时限内的顺利进行,更为 严重的是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人防工程战时丧失防护密闭能力,直
防空地下室战时起着保护室内人员和战备物质免遭敌人武器破坏的 作用。对防空地下室构成威胁的武器主要有核武器、生物武器、化 学武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
防空地下室的防护通风设计必须根据相应的武器效应,采取对应的 技术措施来保障工程内的安全。
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通风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挡”为主、“挡、 滤、排”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
挡――除在出入口设置防护门、密闭门外,在通风系统中设置活门、 密闭阀门和密闭穿墙管等措施将核、生、化污染物及冲击波“挡” 在工程之外;
滤――在工程内设置除尘和滤毒设备,将进入工程内的外界污染空气 进行一定的洁净处理; 排――保证工程内一定的超压并对口部防毒通道和染毒区实施排风换 气,将染毒空气“稀释”至安全浓度。
• 1、防护通风方式
对于有人员隐蔽和工作的防空地下室,战时应设置三种防护通风方 式: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
对于无人员隐蔽和工作的防空地下室(如战备物资库、汽车库等), 战时应设置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两种通风方式,滤毒通风的设置可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战时,工程所在地时刻有遭到敌人核、
与混凝土没有充分结合,达不到密闭 要求。
• 二、问题的原因
1、设计者不懂或不熟悉人防规范和人防战术技术要求,缺少人 防技术资料,其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此种多为非人防专业设计 院)。
论地下室人防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地下室人防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07fb1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b.png)
论地下室人防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城市人防设施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建筑要求的必要结构,而在人防设施中其采暖设计、空调设计以及通风设计必须要以战时的防护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若其使用要求同战时的防护要求相去甚远时,应当对其进行功能转换设置予以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下室人防工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应注重的一些要点和常见的问题。
标签:地下室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设计原则;注意事项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建筑都会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
我国人防工程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老区改造、新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相结合,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为了满足城市日益擴张的用地需求,全国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成效显著,而人防工程通风设计是人防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需要同时考虑平时和战时的使用功能,既要保证战时通风的安全、合理,又要兼顾地下室平时的空间使用和经济性。
1.地下室人防通风设计的原则防空地下室的防护通风设计中必须根据相应的武器效应,采取以“挡”为主、“挡、滤、排”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来保障工程内部的安全。
挡—除在出入口设置防护门、密闭门外,在通风系统上设置活门、密闭阀门和密闭穿墙管等措施将核、生、化污染物及冲击波挡在工程之外;滤—在工程内设置除尘和滤毒设备,将进入工程内的外界污染空气进行一定的洁净处理;排—保证工程内一定的超压并对口部防毒通道和污染区实施排风换气,将染毒空气稀释至安全浓度。
通常防护通风设计原则包括下列各项:1.1进、排风口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利于战时防护,且应能有效地防止冲击波沿进、排风口进入工程内部。
每个防护系统应设置一个进风口,一个排风口,以确保战时每个防护系统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1.2通风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防止外界污染空气沿通风管道进入室内。
1.3用于人员掩蔽的防空地下室,必须设置专用的除尘滤毒装置,将一定量的室外染毒空气处理至安全浓度后送入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51655b701f69e31433294dd.png)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摘要: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进风系统;排风系统1、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1.1 战时通风系统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①清洁通风②滤毒通风③隔绝通风。
在敌人实施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清洁通风应立即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工事外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过滤吸收器对毒剂失效时,应进行隔绝通风。
1.2 战时新风量防空地下室战时新风量的确定,应按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计算新风量,风量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5.2.2的规定。
1.3 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以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为例,设计时应注意:①清洁通风管路上,必须设置增压管,严防滤毒通风时出现透毒现象。
②所选用的进风机性能,必须同时满足清洁通风量和风压、滤毒通风量和风压的需要。
③战时三种防护通风方式应能通过阀门进行转换。
④经消波装置后的冲击波余压不大于0.03MPa。
⑥选用过滤吸收器时,必须使通过该器材的滤毒通风量不大于该器材的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出现透毒现象。
1.4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战时滤毒式通风超压排气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自动排气活门选择应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人防规》5.2.6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二级人员掩蔽部应保证每小时30~40次”。
自动排气阀超压排气量不宜过小,以防防空地下室超压超过限值,《人防规》规定:“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内应保持30~50Pa超压”。
人防地下室通风
![人防地下室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d23000f37e21af45b207a817.png)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概述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
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
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
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密闭门91-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
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
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
一等人员掩蔽室/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
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防护通风设计设计参数1 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采用。
3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选用。
3 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采用。
表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m3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选用。
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5 人防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CO2的容许含量,应按表采用。
人防地下室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进行计算:t=1000·V·(y-y0)/(N·y1) (3-1)式中t- 隔绝防护时间,h;V- 人防地下室密闭区容积,m3;y- 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容许含量,%(应按表采用);y0- 隔绝防护前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初始含量%,其值:医院急救、救护站隔绝防护前的新风量3~5 m3/(人·h),取y0=~%,y≤%;专业队人员与二等人员掩蔽室隔绝防护前的新风3~5 m3/(人·h),取y0=~%,y≤%;y1-每人呼出CO2量,L/h。
人防工程通风施工的要点
![人防工程通风施工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14c0b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0.png)
人防工程通风施工的要点1.设有滤毒通风的防空地下室,应在防滑通信值班室设置测压装置,测压管采用DN15热镀锌管,并在防化通信值班室的一端设置铜球阀。
2.滤毒通风的管路上设置的取样管和测压管:(1)在滤毒室进入风机的总管上和过滤吸收器的总出风口处,设置DN15的(热镀锌钢管)尾气监测取样管,并在管末端设置载止阀。
(2)载滤尘器的进风管道上,设置DN32的空气射性监测取样管(乙类防空地下室不设)。
该取样管应位于风管的中心,取样管末端应设球阀。
(3)在油网过滤器的前、后应设置管径DN15的压差测量管,其末端应设球阀。
(以上的四种管,除防化值班室的测压管外,都应引到滤毒室内)3.防空地下室的每个口部的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上宜设置DN50的气密性测量管,管的两端应采取战时防护密闭措施。
4.引入防空地下室的采暖管道和空调管道,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应在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的阀门。
5.柴油电站的通风:(1)储油间的排风管上应设置70C°关闭防火阀。
(2)排烟管的室内部分,应作隔热处理,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C°(3)排烟管连接两台以上机组时,支管上应设置单向阀门。
6.穿过人防特性墙体通风管的要求:(1)通风管穿越密闭隔墙时,密闭翼环宜采用厚度不小于5mm 的钢板制作,钢板要求平整。
翼环高宜为50mm。
密闭翼环与密闭穿墙短管的结合部位应满焊。
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
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在墙体面垂直,管端应平整。
(2)安装防爆阀门的穿墙短管应采用热镀锌钢管。
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3)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应大于100mm。
7.通风管道的制作与安装要求:(1)人防清洁区向外的第一道密闭阀门至工程口部的管道、配件,应采用厚度3mm的钢板焊接制作。
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2)染毒区的通风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
简述人防工程通风系统设计要点
![简述人防工程通风系统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e9d1f5a6c30c2258019eee.png)
简述人防工程通风系统设计要点1、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平战结合设计根据人防地下室平时和战时功能的不同,按平时使用功能分主要有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设施、库房等;按战时使用功能分有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下面分别就几种常用的情况进行讨论。
1.1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一等人员掩蔽部或二等人员掩蔽部。
因为地下普通汽车库有喷淋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战时人员掩蔽部每个防护单元的最大面积也是2000㎡,所以,一般防护分区与防烟分区一致,战时使用平时的通风管道,设计时尽量考虑平战结合,以尽可能地减少临战转换需安装的风管,在节省临战转换费用的同时,也缩短了临战转换时间。
人员掩蔽部工程战时的通风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
进风系统有两种型式:①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合用通风机的进风系统;②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设置通风机的进风系统;这两种型式在设计中都可能实现,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进风机房的位置非常紧张,如在初步设计没有考虑做人防的情况,则不宜设两台风机时,可考虑①系统。
反之,一般情况下,宜做②系统。
以二等人员掩蔽部来分析,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的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分别为≥5m3/P·h和≥2m3/P·h,若合用一台风机,风机的风量应首先满足清洁式通风的风量,但在战时进行滤毒通风时,整个系统的风量则偏大。
分别设置通风机时,则不存在此问题。
这一点应在设计时引起重视。
1.2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物资库。
因为地下普通汽车库有喷淋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 ㎡,战时物资库每个防护单元的最大面积是4000 ㎡,所以一般防护分区与防火分区一致,战时使用平时的通风管道,设计时平时两个防烟分区中的一个排风排烟机房可以兼做战时送风机房,以最大化的减少战时临战转换需安装的风管,在节省临战转换费用的同时,也缩短了临战转换时间。
简析人防地下室通风方式设计
![简析人防地下室通风方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ac1b22aa00b52acec7ca4c.png)
简析人防地下室通风方式设计在我国人防事业近年来逐渐向民防靠近的趋势中,以往单一的防空职能开始具备防空防灾的双重职能。
除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人防地下室在内地也得到了大力建设,成为越来越多高层民用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人防地下室通风的方式及原理介绍人防通风主要以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3种方式为主。
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主要设置在人防地下室的主出入口和次出入口处。
1.1 清洁式通风清洁式通风是指在平时通风采光窗失效(被损毁或是封堵),并且没有核、化学和生物武器威胁的情况下,利用消波设施和粗效过滤器对人防外部空气进行处理来实现人防内部的通风其目的是保障战时的掩蔽人员能够拥有足够的新风。
1.2 滤毒式通风当室内掩蔽人员遭受到核、化学或是生物武器袭击而感到不适时,在保证滤毒器能起作用且毒剂浓度不高时,就需要通过消波、除尘和过滤吸收将人防外部的染毒空气变为清洁空气,从而实现人防内部的通风。
这种方式就是滤毒式通风。
1.3 隔绝式通风隔绝式通风是指在接到核或生化武器袭击警报后,除尘、过滤吸收器都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时,隔绝人防地卜室与室外空气以停止室内外通风。
再通过送风机进行人防内部空气循环,为掩蔽人员提供尽可能长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机会。
2、供暖通风设计存在的问题人防地下室平时充当车库和设备用房的角色,战时就为城市防卫和生产人员指挥提供场所。
然而急剧增多的数量和规模,使我们不得不对人防地下室在设计时是否严格遵照了相关规范标准给予更多的重视。
以下将针对人防地下室的供暖通风设计,就一些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对人防工程通风设计有所借鉴和帮助。
2.1 实现排风口部滤毒通风气流的合理引导将简易洗消间安排在防毒通道的一侧,将有利于合理组织气流,提高滤毒通风的效果。
并且应把防毒通道设计在工程口部靠外处,再把工程内部安排在简易洗消间附近这样在滤毒通风时,简易洗消间就能够首先接收内部超压排气气流,再将其通过防毒通道排至口部。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8e7ddba300a6c30d229fab.png)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不断扩大,加之国家对人防工程的重视,使得地下人防工程几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1941年重庆“大隧道惨案”充分体现了通风系统在人防工程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在人防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需要对通风设计提起足够的重视,确保人防通风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肩负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责任。
本文将简要分析人防工程通风设计工作中的要点内容,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生命安全于人防工程而言,一般位于地下,人防工程对通风量以及空气的质量有着严格要求,为了满足人防工程的各方面需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人防工程通风的原理,并对通风设计要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保证通风设计符合人防工程的具体需求,使人防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下面将具体探究人防工程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的要点内容。
一、人防工程通风方式原理浅析人防的通风方式一般分为清洁式通风、虑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和滤毒室换气。
清洁式通风:战时室外空气未被污染,室外空气经防爆波活门进入扩散室,由油网过滤器过滤后,经风机送入人员掩蔽部。
排风系统设在人员主要出入口,室内污浊空气由设在干厕上方及防护单元内的排风口进入排风管,再经电动离心风机、两道电动手动密闭阀门、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排出室外。
滤毒式通风:战时遭受核爆、化学武器或生物武器袭击,室外空气遭到污染,其污染物种类及浓度在滤毒设备范围内时,室外空气经防爆波活门进入扩散室,由油网过滤器初过滤,经过滤吸收器滤毒吸收,再由电动或脚踏离心风机送入人员掩蔽部。
排风为:经超压排气活门进入洗消间、防毒通道进入排风管、扩散室及防爆波活门排至室外。
隔绝式通风:战时遭袭击后,待查明污染物或污染物浓度已超过进入过滤吸收器的允许值或发现新的不明污染物,或过滤吸收器已失效等,用电动或脚踏风机将人员掩蔽部内部的空气不断循环的通风方式,此时掩蔽部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f59e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8.png)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发布时间:2021-08-06T11:16:29.77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10期4月作者:刘丽[导读] 本文首先对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做了概述,然后详细阐述了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要点刘丽华优建筑设计院新疆分院 830000摘要:本文首先对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做了概述,然后详细阐述了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要点。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清洁通风量;冷热源一、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的概述目前,在人防专项规划及行政审批工作中,人防工程医疗救护在实施时一般会与地面医疗结构的设置相结合,这样的配置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考虑到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既要满足战时人民防空的隐蔽需要,又要考虑到平时的功能利用和经济发展,不能出现闲置和浪费,又不能过度使用,以免动用战时资源,由此可见人防地下室具有鲜明的平站结合的特点;二是这样的设置对人防医疗工程实施平站转换极为有利,人防医疗工程处于地下,地下环境较为特殊,平时医疗功能和救护设备都处于未到位的状态,使得平战转换的工程量大为增加,而如果与地面医疗机构相结合,则能在战时将其医疗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医疗救护队伍也可以得到同步利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医疗救护工作的平战转换。
人防地下室医疗救护工程师人防地下室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担负着战时伤员的紧急救治,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其必须要保证战时的防护条件,并满足战时及平时的使用要求。
其具体做法应分别执行GB5022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人防地下室都在地下,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使得其极其容易聚集热量,夏季地下室内部结露严重,空气十分潮湿,那么就必须设计合适的通风空调技术来去热除湿,保障人防地下室的温度和湿度达标。
人防医疗救护工程的空气处理过程与平时民用工程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类似。
二、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要点(一)通风方式战时人防医疗救护站对通风都特殊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人防地下室需设置三种通风模式,即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防护内循环通风。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08892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3.png)
03 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1. 引言人防地下室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及工作环境。
在人防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设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本文旨在讲解人防地下室通风的相关内容。
2. 通风系统的分类通风系统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类型。
自然通风主要通过开窗和风道实现,而机械通风则通过设备来进行气体的传递和循环。
在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中,通风系统一般采用机械通风为主。
因为人防地下室相对封闭,自然通风无法满足空气的循环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而机械通风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3. 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系统主要由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净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3.1 送风系统送风系统主要负责将新鲜空气送到地下室内。
送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和气门组成。
送风管道一般布置在地下室的顶棚区域,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布置。
3.2 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主要负责将地下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
排风系统一般由风机、排风管道和气门组成。
排风管道的布置要注意排气口的位置,不能影响地面的环境和交通。
3.3 净化系统净化系统主要负责净化地下室内的空气,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净化系统一般由过滤设备、吸附设备、杀菌设备和除湿设备等组成。
净化系统的效果对于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4. 通风系统的运行通风系统的运行一般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方式。
全自动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组成,可以自动控制送风和排风系统的运行。
而半自动通风系统则需要人工干预。
在通风系统的运行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发现系统故障时,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修理,不能盲目操作。
•发现室内空气质量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5. 通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通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通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清理风机、风道和气门等设备,排除灰尘和异物。
浅谈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要点
![浅谈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de95afa98271fe900ef999.png)
浅谈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要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人防工程设计经验,谈谈战时二等人员掩蔽部工程通风设计的要点和体会,希望对广大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设计;战时通风;设计要点1.前言人防工程建设是人民防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城市人民防空的重要防护手段。
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防空袭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搞好人防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通风设计是人防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人防工程战时通风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准确解读战时通风方式人防工程战时主要设三种通风方式,即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
2.1.清洁通风: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
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未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时的通风方式。
通风系统已完成由平时通风系统到战时通风系统的临战转换并已进入战时通风状态,工程所有出入口的防护门已经关闭,通风系统上的防爆波活门的底座板已关闭拴紧,室外未染毒空气由悬板与底座板之间张角空间和底座板的孔洞进入工程内。
2.2.滤毒通风: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
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已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但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能够被专用滤毒设备清除时的通风方式。
此时,进入地下室的空气应经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的除尘滤毒处理后才能送入,新风量较清洁通风时小,室内应保持30~50Pa的超压,用过的废气靠超压排风系统排出室外。
地下室出入口的防护门及密闭门应关闭。
2.3.隔绝通风: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
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超过了专用滤毒设备的清除能力等特殊情况而实施的室内空气内部循环的通风方式。
此时应关闭所有与室外连接的门和通风系统上的阀门,利用工程本身的防护能力和气密性,防止核爆炸冲击波、放射性尘埃或毒剂、生物战剂等进入室内。
人防通风设计选型要点全套
![人防通风设计选型要点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e37a5e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9.png)
人防通风设计选型要点全套一、通风方式规范标准规定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
1、清洁通风清洁通风是在未遭受敌人原子、化学和细菌等武器袭击时,人防外空气经消波设施、除尘系统后送人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5.2.2条规定了各类人防地下室战时新风量标准,如二等人员掩避所战时清洁通风量为25m3/(p.h)滤毒通风时为≥2m3/(p∙h)<,每个防护单元内清洁通风量按式(1)计算:1.Q=Llxn(I)式中:LQ-清洁通风时新风量,m3/h1.l-清洁通风时掩蔽人员新风量设计计算值,m3/(p.h)n-战时防空地下室掩蔽人员数量,P。
2、滤毒通风滤毒通风是指在遭受敌人三项武器袭击,人防外的染毒空气经消波、除尘和过滤吸收后变为清洁空气后送人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
滤毒通风时新风量按下列两式分别计算,并取两项计算值(LR和LH)中的大值作为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LD o1.R=L2×n(2)1.H=VF×KH+Lf(3)式中:LR-滤毒通风时按掩蔽人数计算所得新风量,m3/h1.2-滤毒通风时掩蔽人员新风量设计计算值,m3∕(p.h)n-战时防空地下室掩蔽人员数量,P1.H-室内保持超压值所需得的新风量VF-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处的最小防毒通道的有效容积,m3KH-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处的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次th1.f-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室内保持超压时的漏风量,m3∕h o可按室内清洁区有效容积的4%计算。
3、隔绝通风隔绝通风是在遭受敌人三项武器袭击且不能使用除尘过滤器时,人防密闭且不能停止进风与排风,但应利用送风机将人防内部空气循环使用的通风方式。
二、送风设备选择1.送风机送风机是整个防护系统的动力部件。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战时电源无保证的人防地下室,为了确保通风的可靠性,通风机应选用电力与人力两用通风机。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e99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7.png)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一、概述人防工程通风是指在人防设施中(主要是地下防空工程)通过科学有效的通风系统,解决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问题,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当考虑地下空间的大小、人员密度、使用功能以及地下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保证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1.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合适,保持合理的空气流动速度和风速。
2.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满足《地下工程通风与空气净化规范》(GB 50736)的要求。
3.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防空工程内的有害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排放和治理符合《建筑工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要求。
4.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在地下空间发生火灾时可以迅速排烟,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
5.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内的工作环境符合《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GB/T 18883-2002)和《地下工程设计规范》(GB 50058)的要求。
三、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是通风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下防空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1. 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1)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地下空间的整体通风要求,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覆盖;(2)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保证地下空间内的通风通道畅通;(3)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兼顾地下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保证设备的合理设置和使用方便;(4)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的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1)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满足通风系统的整体通风要求,保证管道的合理布局和通风效果;(2)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满足地下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保证管道的合理设置和使用方便;(3)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变量和调整,保证通风系统的灵活性和控制性。
03第三章 人防地下室通风要点
![03第三章 人防地下室通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f45c0d6edb6f1aff001fe0.png)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3.1概述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
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3.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
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
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3.1.2与密闭门1-3.1.3护单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3.1.4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
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3.1.5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
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
一等人员掩蔽室1.3m2/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
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3.2防护通风设计3.2.1 设计参数1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3.2.1.1采用。
3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3.2.1.2选用。
表3.2.1.2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3.2.1.3采用。
表3.2.1.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m3/(人·h)]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3.2.1.4选用。
表3.2.1.4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人防工程三种通风方式控制原理
![人防工程三种通风方式控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9901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人防工程三种通风方式控制原理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建造的防护工程,包括地下人防工程和人防洞室。
在人防工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抽排污浊气体,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人防工程的通风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控制: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依靠自然气体的运动和自重进行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它的控制原理主要是依赖于气流的压力差和温度差。
当室内外温度差异较大时,室内空气会受到温度差的驱动,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流动,实现通风的效果。
另外,在运动和风力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鲜空气能通过门窗、断口等进入室内,并把室内的污浊气体带走,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
自然通风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门窗、通风口等进行。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的辅助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抽排和补充。
它的控制原理主要是靠机械设备产生的风力来控制室内外气流的转动和冲击,从而实现空气的流动和交换。
在人防工程中常用的机械通风设备包括风机、空调系统和通风管道等。
风机通过转动叶片产生气流,并通过通风管道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污浊气体抽排至室外。
空调系统则通过制冷和加湿等处理,实现室内空气的恒温、恒湿,并通过空气循环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机械通风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来实现。
3.混合通风混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一种通风方式。
它的控制原理主要是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充分利用室内外气流的优势,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和净化。
混合通风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灵活地调节通风量和通风方式。
例如,在温度较低时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节约能源;当室内气体浓度较高时可以加大机械通风设备的运行,充分进行空气交换。
混合通风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控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进行。
总之,人防工程的通风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方式进行控制。
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需求,能够有效地保障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
地下室通风技术要点
![地下室通风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275e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8.png)
地下室通风技术要点地下室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储存物品、提供额外的生活空间或作为工作场所。
然而,由于地下室位于地下,通风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确保地下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潮湿和霉菌的滋生,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本文将讨论地下室通风技术的要点。
首先,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空气的流通和循环。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安装通风口来实现空气的进出。
通风口应位于地下室的上部和下部,以便实现自然对流。
上部通风口可以将热空气排出,而下部通风口可以引入新鲜空气。
此外,通风口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地下室的面积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以确保足够的空气交换。
其次,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潮湿和霉菌的问题。
地下室通常容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导致潮湿和霉菌滋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安装除湿设备或使用防潮材料。
除湿设备可以通过吸湿和排湿的方式减少地下室内的湿度,从而减少霉菌的滋生。
而防潮材料可以在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上形成一层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地下室。
另外,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注意到噪音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在选择通风设备时,应考虑其噪音水平和能源效率。
一种常见的通风设备是风机,可以通过抽取空气或推送新鲜空气来实现通风。
在选择风机时,应选择低噪音、高效能的型号,以确保地下室的安静和节能。
此外,地下室通风系统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检查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是否存在渗漏或损坏的情况,及时修复以防止湿气渗入。
总之,地下室通风技术是确保地下室内空气流通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考虑空气流通、潮湿和霉菌问题、噪音和能源消耗以及维护等因素,可以为地下室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环境。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地下室通风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120d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8.png)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摘要:人防地下室是在遭受战争情况下提供人员避难的场所。
防护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提供新鲜空气,确保避难人员在地下室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积聚,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引言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蔓延,避免烟雾在地下室内积聚。
通过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地下室,消除火灾对人员造成的威胁,为紧急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要点(一)通风系统布局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能够覆盖整个地下室,并达到均匀通风的效果。
通常可采用多点供风、多点排风的方式,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废气的排出。
(二)通风量计算根据地下室的面积、高度、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计算通风量。
通风量的计算要满足人员需求,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
(三)气流分布和控制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方向,控制气流分布,避免产生局部死角或气流不顺畅的情况。
同时,可采用调节阀门和空气分配装置等措施,进行气流的调节和控制。
(四)进出口设计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进出口,以便实现正常的空气流通。
进口应放置在通风区域,具备过滤和调节功能,保证进入地下室的空气质量良好。
出口则应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便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五)过滤和净化安装过滤器可以净化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空气进入地下室。
根据需要,也可考虑安装额外的空气净化装置,如活性炭过滤器或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六)系统备份和紧急情况处理通风系统应设计具备备份措施,确保在电力中断或设备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考虑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设置备用通风口、紧急排烟装置等。
二、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措施(一)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地下室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旨在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动和循环,以确保地下室内的氧气含量充足,并排除有害气体。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9eaf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e.png)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时通风和战时通风。
平时通风的设计需考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流动,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并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
战时通风需要考虑隔离措施、进排风系统、通风与防护的平衡、应急供氧和过滤与净化等方面。
另外,本文还介绍了人防通风设计要点,包括清洁通风新风量计算、进排风机和油网滤尘器选择,以及滤毒通风量计算、过滤吸收器和滤毒进风机选择。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要点分析1人防工程通风的主要设计内容1.1平时通风平时通风的目的是保持人防工程内外的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呼吸到良好的空气,提高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流动。
其次,通风系统需要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
通风口通常位于人防工程的上部,用于引入新鲜空气,同时还可以设置过滤器,以净化空气。
排风口则位于下部或侧部,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和烟雾。
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人防工程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合理确定,以实现良好的空气对流和通风效果。
通风系统还需要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例如通风机、风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气流和风量,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通风设备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和人员密度的变化。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安全性和节能性。
通风口和排风口应设置防止外界灰尘、雨水、昆虫等进入的装置,同时要设计防护网以防止人员误碰。
通风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应经济、高效、低噪音,并且要考虑到能源消耗的控制,以实现节能环保。
平时通风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人防工程通常会配备应急通风装置,例如烟罩、烟感探测器等,用于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排出烟雾和有害气体,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总之,人防工程平时通风的设计包括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配备通风设备、考虑安全和节能性等内容。
通过科学的通风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确保人防工程的正常使用和人员的安全。
人防地下室关于通风设计中的些问题探讨
![人防地下室关于通风设计中的些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285c3c5a8102d276a22f58.png)
人防地下室关于通风设计中的些问题探讨摘要:人防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人防的地下室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由于设计漏洞而产生的问题。
比如,风机在进风系统中是否合用,人防设施同消防工作之间的矛盾协调,消声器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因此,本文就人防地下室关于通风设计中的这些问题探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问题一、通风方式地下汽车库最大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4000m2(带喷淋),每个防烟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战时人员掩蔽所的划分一般与防烟分区一致,最大建筑面积也为2000m2。
人员掩蔽所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超压排风,一般采用竖井进风,在人员主要出入口进行机械排风或者超压排风,按防护通风标准满足通风转换要求。
人防掩蔽所战时通风设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三种通风方式,进风系统由消波装置、油网滤尘器、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排风系统由风机、防爆波活门、活门室等组成。
战时通风系统一般采用平时通风系统风管,以减少临战转换的费用。
清洁式通风是指人防外的空气未遭受原子、化学、细菌等武器袭击染毒的情况下,通过消波设施、除尘系统后送入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清洁式通风时的排风量,一般取新风量的90-95%,以保持人防内部微正压,并依据此选择排风机、风管管径和消波设施。
滤毒式通风是指人防外的空气被证实染有本工事内过滤吸收器能够过滤吸收的毒计时,染毒气体经消波、除尘、过滤吸收后变为清洁空气送人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滤毒通风时的排风采用超压排风,此时排风机关闭,依靠室内超压使排气活门开启,将废弃经洗消间、防毒通道排至扩散室。
隔绝式通风是指人防外的空气被证实染有本工事内过滤吸收器不能过滤吸收的毒计或者本人防内的过滤吸收器失效时,人防密闭而内部所进行的循环通风方式;二、消声器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1、在《民防规范中》对于战时通风系统的消声要求没有专门的提到,因此我们在通常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该通风系统专为战时通风换气时可以不做任何消声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3.1概述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
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3.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
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
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3.1.2与密闭门1-3.1.3护单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3.1.4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
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3.1.5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
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
一等人员掩蔽室1.3m2/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
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3.2防护通风设计3.2.1 设计参数1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3.2.1.1采用。
3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3.2.1.2选用。
表3.2.1.2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3.2.1.3采用。
表3.2.1.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m3/(人·h)]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3.2.1.4选用。
表3.2.1.4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5人防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CO2的容许含量,应按表3.2.1.5采用。
人防地下室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进行计算:t=1000·V·(y-y0)/(N·y1) (3-1)式中 t- 隔绝防护时间,h;V- 人防地下室密闭区容积,m3;y- 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容许含量,%(应按表3.2.1.5采用);y0- 隔绝防护前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初始含量%,其值:医院急救、救护站隔绝防护前的新风量3~5 m3/(人·h),取y0=0.72~0.46%,y≤1.5%;专业队人员与二等人员掩蔽室隔绝防护前的新风3~5 m3/(人·h),取y0=0.72~0.46%,y≤2.0%;y1-每人呼出CO2量,L/h。
对掩蔽人员取20L/h,对工作人员取20~25L/h;N-隔绝防护时室内实际容纳人数。
6人防地下室平时各类房间换气次数可按表3.2.1.6。
表3.2.1.6平时各类房间换气次数(次/h)3.2.2 防护通风设计要点1清洁通风要求进风系统必须设有消波装置、粗过滤器、密闭阀门、通风机等。
2滤毒通风要求防空地下室需保持正压30~40Pa,进风系统除清洁通风所必备的设备外,还应有过滤吸收器。
3排风分两种情况:a 不设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的人防地下室,在厕所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排出,其排风量按平时厕所间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
b 设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的人防地下室,在主要出入口设排风管排出,同时厕所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排出。
主要出入口排风管、密闭阀门的风量,按保证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要求来计算。
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按平时厕所间的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风量,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直径与数量。
4战时主要出入口、二等人员掩蔽所的最小防毒通道保证30~40次/h的换气。
其他类型的防空地下室最小防毒通道应保证40~50次/h的换气。
当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不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要求时,应按规定的换气次数确定其新风量。
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按平时厕所间的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风量和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直径与数量。
在战时要同时保证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的超压排风量和厕所的超压排风。
如出现新风量小不能同时满足,只能在运行中调整以保证防毒通道换气。
5隔绝通风要求与外界隔绝(即不进新风不排风),内部空气进行循环。
风机入口处设置3.2.3.1。
清洁通风系统气流:1→2→31→32→5 →8→关闭密闭阀33,34;滤毒通风系统气流:1→2→33→4→34→5→8→关闭密闭阀31,32;隔绝通风系统气流为内部循环,开7→5→8→关闭密闭阀32,34。
2平时人防地下室所需通风量与战时滤毒通风风量相差悬殊,但合用的一台手摇电动风机不能满足平时使用要求时,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应分别设置通风机,其进风口、粗过滤器、管道。
1-12341滤毒通风系统气流:1→2→33→4→34→51→8→关密闭阀31及32,停风机5;气活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1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排风系统如图3.2.4.1。
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可直接安装在墙上。
穿越密闭墙的风管要采取密闭措施。
①-排风竖井;②-扩散室;③-简易洗消室;④-防毒通道注:排风气流流向说明:清洁通风的排风,由室内过道→3b→②→1→通道或①排出(关闭3a密闭阀)滤毒通风的排风,由室内→2→③→4→④→3a→②→1→通道或①(关闭3b密闭阀)2 防护通风系统中,进排风设备抗冲击波的允许压力值,可按表3.2.5.2。
表3.2.5.2防护通风设备抗冲击波的允许压力值(MPa)3对扩散室的要求:扩散室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或厚度超过3mm的钢板制作,出风管位置于L/3处。
如图3.2.5.1。
3.2.6 排风系统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设置方式按不同用途而定。
根据风量按表3.2.6.1~3.2.6.2选用。
表3.2.6.1 密闭阀1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或自动排气阀的设置按平时厕所的换气次数所需排风量确定。
2洗消间及防毒通道处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阀数量,按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量30~50次/h风量确定。
压差3O~50Pa。
手动密闭阀、短管的风量同上,其管内风速小于6m/s。
自动排气阀门与相邻的通风短管或密闭阀门应错开布置。
自动排气阀门不应设在密闭门的门扇上。
3.2.7 手摇电动两用风机选用应根据风管系统压力损失和电源情况选择确定。
如只供平时通风或滤毒通风,且有可靠电源时,应选择电动风机,如没有可靠的电源,应考虑手摇电动两用风机。
性能参数详见表3.2.7.1。
3.3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柴油发电机房宜设单独的进排风系统,不与人防地下室合并。
如果利用其它房间的空气进行通风时,蓄电池和厕所等房间的有害气体不得排入柴油发电机房。
3.3.2 柴油发电机房进风、排风的风量计算:1柴油机采用空气冷却时,按消除机房内余热计算进风量;2当柴油机采用水冷却时,按消除室内有害气体计算所需要的进风量。
为简化计算,可按≥20m3/kWh计算进风量。
3排风量为进风量减去燃烧空气量。
柴油机燃烧空气量,可按7m3/kWh计算。
清洁式通风时,柴油机可直接取机房内空气。
隔绝防护通风时,单独引室外空气燃烧。
吸气系统压力损失不宜超过1kPa。
表3.3.2.2排烟管散热量Q3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λ=0.15~0.20[W/(m·℃)],厚度为50mm,烟气温度400℃~300℃,室温35℃。
3.3.3 柴油机房余热量计算:1柴油机采用开式水循环(水冷)时,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量按下式计算:Q=Q1+Q2+Q3(11-2)式中:Q——柴油发电机组散热量,W;Q1——柴油机散热量,见表3.3.2.1,W;Q2——发电机散热量,见表3.3.2.2,W;Q3——柴油机排烟管散热量,W。
2 柴油机采用闭式水循环(即风冷)时,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量按下式计算:Q=Q1+Q2+Q3+Q4 W (11-3)式中:Q4——柴油机汽缸冷却管散入机房内热量,W。
Q4的数值由厂家样本提供。
3.3.4 柴油机房的降温方式: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时,尽量利用室外空气降温;室外空气降温不能满足时,可用其他方式对机房进行降温。
3.3.5 柴油机的排烟系统:柴油机的排烟口与排烟管要采用柔性连接,一般可采用带法兰的不锈钢波纹软管。
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连接时,排烟支管上要设单向阀门。
烟管在室内部分要有隔热处理,其表面温度≤60℃,排烟管出口处应设置消声装置。
3.3.6 人防地下室的蓄电池室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排风系统要单独自成系统。
蓄电由柴油发电机房供新风时,应在进风管上设密闭阀和消声器。
3.3.8 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等附属房,也要设排风。
排风管可并入发电机房排风系统。
但储油间的排风支管上要装防火阀。
3.4 工程设计实例二等人员掩蔽所,设有简易洗消间。
平时作库房用,掩蔽室有窗井采光,战时采用挡窗板完善防护密闭。
设计步骤如下:3.4.1 了解设计条件,明确设计标准,计算掩蔽人数,计算清洁通风,滤毒通风的新风量。
1计算人员掩蔽面积;掩蔽面积系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
其值为人防地下室的净面积,扣除下列各部分面积:口部房间通道面积;通风、给排水、供电等专业设备房间面积;厕所、盥洗室面积。
从建筑专业发给的作业平面中,计算得该工程的总掩蔽面积为255m2。
2二等人员掩蔽所,据规范每人占有效面积l m2(二等人员系指城市居民)。
掩蔽人数为:n=255m2/(1m2/人)=255人3计算清洁通风新风量:根据表3.2.1.1,清洁通风新风量5~7m3/(h·人),本工程取上限7m3/(h·人),总新风量L清=255人×7 m3/(h·人)=1785 m3/h。
4计算滤毒通风新风量:根据表3.2.1.1,滤毒通风新风量2~3m3/(h·人),本工程取上限3m3/(h·人),L滤=255×3=765m3/h校核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本工程设有简易洗消,据规范要求,二等人员掩蔽室主要出入口的最小防毒通道,保证40次/h的换气。
该项目最小防毒通道体积12.5m3。
L换=40次/h×12.5m3=500m3/h滤毒通风新风量765m3/h>500m3/h,取765m3/h。
580Pa,电源三相380v,0.75kW,两台并联。
2 过滤吸收器选用:滤毒通风新风量为765m3/h,选用500型过滤吸收器两台并联。
每台风量500 m3/h,压力损失700Pa。
3 粗过滤器选用:清洁通风量为1785 m3/h,选用LWP-(x)型金属网油浸滤尘器,详国标T521,每个风量1000 m3/h,初压力损失21Pa,两台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