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1]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2]。“十二五”期间是我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快速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为此,国家提出“十二五”期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既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创新中大有可为,其在协同创新中的关键支撑便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缺乏是推进协同创新的瓶颈问题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专利总量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国际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代表科学研究的水平,那么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处于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7年中国发明

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91(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的“三方专利”指向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提出了申请并至少已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发明专利权的同一项发明专利,其是研究世界范围内最具市场价值和高技术含量专利状况的重要指标),占世界的

1.1%,排在第12位;1999-2009年,论文共被引用340万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2次,排在世界第9

位[4]。由此可见,我国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科技创新水平和质量低下的原因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之外,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体制的差距,并因此导致的创新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我国创新人才队伍中至今没有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各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高引用科学家人数非常少,在世界6400余位高被引科学家中,包括香港在内高引用科学家仅为23人,其中大陆只有4人,占全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总数的0.06%(基础科学指标“ISI ”数据库,2009年)。大陆的高被引用科学家数量不仅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俄罗斯和巴西。《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发现,中国研究人员的绝对数量较多,但研究人员密度远远低于美国,每千名劳动力中仅有1.83名研究人员,而美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08&ZD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课题批准号:08JZD0029)研究成果之一

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薛二勇

要: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

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政策分析*

26

则高达9.40名,韩国也已达9.17名。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数量方面,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研究人员占劳动力比例较高,其中日本和美国分别排名第3和第7,而我国在所比较的国家中排名为倒数第5[5]。

我国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对国外大学的依赖程度较高,领军人才的博士学位大多从国外获得。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才,绝大多数人在国内研究型大学完成本科教育,只有不到1/4的人在国内完成研究生教育,相反在美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高达45.2%。2011年在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为15.8万人,相比2010年增加了3万人,约占美国国际学生总人数的22%。1999-2009年,中国始终是美国国际博士生的最大来源国,占到了其国际博士生数的45%,其中约90%集中在科学和工程领域。

通过重视教育和改革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潮流和多数国家的既定国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是高质量的科研和教育,以及科研、产业、教育的合作。因此,应把协同创新作为主渠道,在协同创新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依靠创新人才推进协同创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应在研究中凝聚、培养、储备大批的创新人才。通过协同创新,加强科教融合,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已成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基本政策。我们应及时采取科学的政策,改进不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发挥优势,推进科研与教育的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路径,培养创新人才。

二、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由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五个部分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但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明确纳入到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之中,这就使得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缺乏人才支撑,导致创新主体的缺失。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基础和核心。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者、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创新文化的孕育者,是协同创新的中坚力量。创新型国家建设依赖于不同创新体系的分工协作,但我国不同创新体系由于缺乏创新主体,导致深度、有效融合不够且相对封闭,开放创新的局面尚未形成;有关创新力量尚未围绕系统目标形成合力,发挥出应有的系统作用。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突出特点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分工明确,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将科研成果快速推向产业化,使研究成果几乎在产生的同时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培养涌现出大批创新人才。现实中,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校目前每年取得6000-8000项科技成果,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比例不到10%,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及其知识产权束之高阁,形成了数量惊人的“休眠专利”。由于缺乏创新人才,我国以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移活动处于较低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协同创新的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体系的关联点和重要支撑,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各个创新体系之间进行深度的融合和相互的促进,同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实现协同创新。实践中,由于创新人才匮乏,再加上我国产学研机制不健全,新知识难以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高校的知识创新并未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对知识创新提出的新需求也难以及时有效地反馈至高校教育体系,并作为知识创新的导向,进一步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人才,造成了创新体系的相互隔离。为此,必须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尽快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在国家培育新兴产业进程中积极发挥高校优势,促使高校在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以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为核心,有效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研究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家创新系统,促进大学、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有效互动,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思路

创新人才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品的培育者、新市场的开拓者,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引领者。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

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亟需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创新系统,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