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试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活动时间不同,采集方法也 不同。 终身水栖种类:有尾目小鲵和蝾螈等。 半陆栖半水栖种类:蟾蜍、蛙等。 树栖种类:雨蛙、树蛙等。 活动力较弱的种类,如蟾蜍等,直接捕捉; 水中活动和跳跃能力强的种类,如蛙类,可用网捕; 洞穴、水边或稻田草丛中生活的种类,可诱捕。 山间溪流种类,乱石下隐蔽,搬开碎石可捕获。
Leabharlann Baidu
综合性实验的选题
调查昆明地区两栖类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栖息地特征调查。 昆明地区华西蟾蜍、华西雨蛙、滇蛙、黑眶蟾蜍、昭觉林 蛙、无指盘臭蛙和蓝尾蝾螈的生态习性观察。 常见两栖类不同种类的食性分析。
溪流型和静水型无尾两栖类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比较。
选题的依据
不同种类的栖息地、食性、生活习性、繁殖、形态特征和行为
各有区别。
通过综合性实验,认识两栖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性,对栖息地的选择,不同物种在食性、生活习性
和繁殖的差异以及环境对动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物种栖息地特征、生态习性、食性以及形态特征的 比较,了解不同物种的两栖类在生态和形态上的差异。
实验要求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案;
两栖类的栖息地特征调查
根据栖息地特征调查结果,比较不同两栖类物种之间在 栖息地特征上的差异,得到不同两栖类物种对生境需 求。
两栖类的生态习性研究
比较昆明地区不同两栖类的生态习性,如活动时间、捕食习性 ,食物差异、栖息地类型、生活环境等,研究两栖类生态习
性对环境的适应。
综合性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方案; 野外调查或室内数据收集;
标本测量
按实验指导 P93进行。 形态的测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标根据所研究的问题 确定。
食性分析
了解不同种类两栖类的食物种类,数量和食物变化,分析物 种在群落中的营养生态位,评估物种对人类的益害; 分析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类的食物差异,判别物种之间的竞 争程度。
食性研究方法
通过挤胃或剖胃,统计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种食物在 胃内出现的次数。 食物种类百分比=该类食物数量/各类食物总数 频次百分比=该类食物在胃中出现的次数/解剖的胃数
数据分析;
撰写和修改综合性实验报告;
提交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
昆明地区重要和常见两栖类
红瘰疣螈
泽蛙
黑 眶 蟾 蜍
华西蟾蜍 泽蛙
昭觉林蛙
滇蛙 华 西 雨 蛙
云南小狭口蛙
野外记录
随时记录采集标本的采集地点、时间、水温、气温、PH值、 海拔。
活动状况、
景观类型,如农田、山地、阔叶林、针叶林、永久性湿地、 临时洼地等; 栖息地特征,如水流状况、水深、水质状况、水体植被种类 、植被覆盖程度等; 繁殖状况,包括抱对、产卵情况、卵的性质、产卵地水质状 况、卵带形状和数量、卵带在不同水深和不同温度中的分布 、卵的孵化情况等。
可以比较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栖息地食性的差异; 比较不同种两栖类食物的差异; 比较同种不同大小个体(如幼体和成体,不同体长)的食 物差异。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种类与地理分布调查
了解昆明地区两栖类的资源状况,环境变化对两栖类资源的 影响。
记录所发现的两栖类种名、采集地点、发现频次、生境等, 对所发现的全部种分别采集多个 标本,准确鉴定。
野外工作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野外用具的准备,记录本 、测量工具等;
外出进行野外工作时,要注意安全; 考察时对研究对象要仔细观察,同时认真做好野外记录; 室内工作时,要对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以及实验中碰到的 问题作详细的记录; 数据分析与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多参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两栖类的采集
2004级动物学II综合性实验-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分布、生理和生态研究
2006.06.23-2006.07.06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
从课堂和实验室走向自然,进一步认识各种两栖动物种类; 通过对昆明地区两栖类的调查,了解昆明重要两栖类的地理 分布、生理和生态习性; 初步初步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巧; 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选题、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取得实验结果等过程,分析和撰写综合性实 验报告等,培养独立从事动物学研究的能力。
Leabharlann Baidu
综合性实验的选题
调查昆明地区两栖类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栖息地特征调查。 昆明地区华西蟾蜍、华西雨蛙、滇蛙、黑眶蟾蜍、昭觉林 蛙、无指盘臭蛙和蓝尾蝾螈的生态习性观察。 常见两栖类不同种类的食性分析。
溪流型和静水型无尾两栖类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比较。
选题的依据
不同种类的栖息地、食性、生活习性、繁殖、形态特征和行为
各有区别。
通过综合性实验,认识两栖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性,对栖息地的选择,不同物种在食性、生活习性
和繁殖的差异以及环境对动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物种栖息地特征、生态习性、食性以及形态特征的 比较,了解不同物种的两栖类在生态和形态上的差异。
实验要求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案;
两栖类的栖息地特征调查
根据栖息地特征调查结果,比较不同两栖类物种之间在 栖息地特征上的差异,得到不同两栖类物种对生境需 求。
两栖类的生态习性研究
比较昆明地区不同两栖类的生态习性,如活动时间、捕食习性 ,食物差异、栖息地类型、生活环境等,研究两栖类生态习
性对环境的适应。
综合性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方案; 野外调查或室内数据收集;
标本测量
按实验指导 P93进行。 形态的测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标根据所研究的问题 确定。
食性分析
了解不同种类两栖类的食物种类,数量和食物变化,分析物 种在群落中的营养生态位,评估物种对人类的益害; 分析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类的食物差异,判别物种之间的竞 争程度。
食性研究方法
通过挤胃或剖胃,统计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种食物在 胃内出现的次数。 食物种类百分比=该类食物数量/各类食物总数 频次百分比=该类食物在胃中出现的次数/解剖的胃数
数据分析;
撰写和修改综合性实验报告;
提交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
昆明地区重要和常见两栖类
红瘰疣螈
泽蛙
黑 眶 蟾 蜍
华西蟾蜍 泽蛙
昭觉林蛙
滇蛙 华 西 雨 蛙
云南小狭口蛙
野外记录
随时记录采集标本的采集地点、时间、水温、气温、PH值、 海拔。
活动状况、
景观类型,如农田、山地、阔叶林、针叶林、永久性湿地、 临时洼地等; 栖息地特征,如水流状况、水深、水质状况、水体植被种类 、植被覆盖程度等; 繁殖状况,包括抱对、产卵情况、卵的性质、产卵地水质状 况、卵带形状和数量、卵带在不同水深和不同温度中的分布 、卵的孵化情况等。
可以比较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栖息地食性的差异; 比较不同种两栖类食物的差异; 比较同种不同大小个体(如幼体和成体,不同体长)的食 物差异。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种类与地理分布调查
了解昆明地区两栖类的资源状况,环境变化对两栖类资源的 影响。
记录所发现的两栖类种名、采集地点、发现频次、生境等, 对所发现的全部种分别采集多个 标本,准确鉴定。
野外工作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野外用具的准备,记录本 、测量工具等;
外出进行野外工作时,要注意安全; 考察时对研究对象要仔细观察,同时认真做好野外记录; 室内工作时,要对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以及实验中碰到的 问题作详细的记录; 数据分析与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多参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两栖类的采集
2004级动物学II综合性实验-
昆明地区两栖类的分布、生理和生态研究
2006.06.23-2006.07.06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
从课堂和实验室走向自然,进一步认识各种两栖动物种类; 通过对昆明地区两栖类的调查,了解昆明重要两栖类的地理 分布、生理和生态习性; 初步初步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巧; 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选题、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取得实验结果等过程,分析和撰写综合性实 验报告等,培养独立从事动物学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