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中国青年报改版介绍





败笔

当然,由于合作双方企业文化、操作思路的迥然不同及内部融合上 的不充分,致使中青报近一年半来的改版中出现了不少失误和败笔, 很是遗憾,至少在以下三方面表现明显。 头版弃长取短。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其重要性尽人皆知。并且中 青报本来的头版是很有个性和可看性的,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级 大报的一个特色,但现在已经泯然众人矣,很难看出其与其他党报头 版的区别了,这是不进反退,舍已之长取众之短。 削弱了二版。二版,也就是在国内很有影响的“青年话题”版, 这是中青报的另一个招牌,以其敢于直言、视角独到在国内同类版面 中领先,很受读者的欢迎。但改版以来,最初是时不时地受广告冲击 缩减版面,最后发展到由每周5期缩为每周3期,现在各报的时评都在 讲求时效性,如果对头一天发生的事情的评论第二天不能发,到第三 天时往往别的媒体都已经发完了,版面的影响力自然受到影响。
各栏目创新特色及更替代新

拥有53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从早期的 评论员文章、副刊言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的思想杂文,再到1984年创办的新闻批评性 栏目“求实篇”,一直在探索新闻与言论的结 合。从“求实篇”到“冰点时评”,从“法眼” 到各新闻版面的专栏时评,人们可以看到媒体 思考能力不断以及媒体自身创造力与公信力不 断打造的努力。


——2004年中国青年报联姻北大青鸟,真刀真枪改版扩版
第三次
第三次——2004年中国青年报联姻北大青鸟,真刀真 枪改版扩版



背景:2004年以来都市报逐步成为城市报纸的主流媒体。在这个过程中, 大众传媒被人们所认知。但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 并且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以北京报业市场为例,北京的都市类报纸目 前至少有《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等 9份,并且分别打出自己的特色定位。根据报业发展规律来看,这种状况不可 能持久。显然,《中国青年报》也在不断创新和探寻出路,与北大青鸟的 合作可谓是另一次突破 内容:从2004年3月16日,到2005年8月31日,《中国青年报》吸引北 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进行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以清秀、简约 的现代版式风格呈现给广大读者,整个版面新风扑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此 次改版,可谓大刀阔斧,在版式,内容和广告,特刊中都有所体现。 影响:此次改版可以说不是很成功,企业化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和两个合作 企业文化的冲突和差异性使刚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黯然神伤。但报纸 的版面在这次改版中有所突破,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主流,报 纸版式逐渐走向简约,符合市场化合现代化需求,最为一个主流媒体,也 追随着“瘦报”和“简约报”这一主流媒体的潮流。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盾、 地域差异 、 贫富分化 、 生态恶化等等一
视觉 冲击 , 好的标 题能起到画龙 点睛的
大 ” 为警 员买官寻保护 》 《 、 为多 收版面
些问题 日益 凸显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
1 2 22 第3 2 o年 期 l
{ 喈辟 i r 闱
尤其是 多种严 重 的不 平衡现象 充斥在 我 们大多数人的生活 中。 二 , 特别报道” 第 “
为研究对象 , 内容选题 、 从 报道 风格和 版
如 《 部分期刊敛财 的背后是供求失衡 》 、
《 部失去 监督就会 无法 无天 》 《 京 干 、北 中小学职务犯罪有共 性 》《 三大执业考试
报 道性质 ,即报道所 展现 出的倾 向
面临公信力 大考 》 等等都言简意赅 , 既说 性 。 8 在 6例样本 中 , 报道性质为负面的有
随着传媒业 的发展进入 了全 媒体 时 作用 。 于调 查性报道 来说 , 对 标题 就更 显
代, 报纸在生存 与发展中遇到了强劲 的对 重要 ,因为调查 性报道 的篇幅通 常 比较
手, 报纸不仅要 跟报 纸竞争 , 还要跟电视 、 长, 内容较为复杂 , 思想也 更为深刻 , 以 所 对主标题 、 副标题甚至文章 中的小标题都
提 出问题 的 “ 反诘”型新 闻标题所 占
媒 体虽然在 时效性 和信 息量上要 落后 于
电子媒体 , 无法与 广播 、 电视 和互 联 网比
比例也是很 多的 , 通过提 问题的方式拟定
新 闻标 题不仅是 一篇完 整报道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也对新 闻信息 的传递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将客观 的新 闻事实融入到
版所刊登的稿件基本为调查性报道 , 由于 调查性 报道更 多的承 担着舆论 监督 的功 能 , 以就不可避免地 出现了负面报道 多 所

优秀的新闻稿 中国青年报

优秀的新闻稿 中国青年报

优秀的新闻稿中国青年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青年报始创于1951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报,是以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为中心的全国范围内一级党报。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青年报已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报纸之一,被誉为“中国青年的喉舌”,一直以来始终引领着青年的思潮和风尚。

在不断变革的新时代下,中国青年报作为党的重要宣传阵地和青年群众的精神家园,不断更新观念,拓展新领域,致力于讲好中国的故事。

经历了改革开放、信息革命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青年报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通过引领社会舆论和传播正能量,中国青年报以极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带领着年轻一代走向更加明朗的未来。

一方面,中国青年报在报道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时,以公正、客观、准确的新闻姿态深入报道和深入评论,形成了鲜明的报刊特色。

篇幅深远,思想深邃,报道呈现出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的内容,对于引导社会舆论、澄清事实真相和维护国家利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不仅关注国内大事,还时刻关注着世界各地的情况,深入挖掘国际热点新闻,积极推动社会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理解。

中国青年报也在培养青年新闻人才和推动传媒创新方面大有作为。

通过举办新闻写作比赛、举办新媒体创新论坛等活动,为青年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为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青年报也积极推进媒体融合,通过建设行动客户端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多终端多方位的信息传播,使新闻报道能够更加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发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声音,扛起时代责任。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把党的理论融入新闻报道,以鲜明的特色、权威的信息、高质量的报道,引领青年在新时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为中国青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家园。

期待中国青年报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为培养更多的青年新闻人才,推动传媒融合发展,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繁荣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叙事角度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

叙事角度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

叙事角度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作者:刘任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特征,发现两者叙事特点均包含人文人情、个性化和生动化细节等,并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了两者的区别,叙事内容不同和叙事角度不同,毕竟这两家报纸的媒介性质和报道理念是不同的,因此才会在特稿的叙事处理上有所区别。

关键词:叙事;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闻特稿[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2引言我国随着新闻产业的改革发展,外国的新闻业务实践也进入了我国,特稿这种载体不仅仅只局限于单一的报道形式,它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发展中。

今时今日,中国特稿的出现更加适应我国新闻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成为了《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从业者努力学习、效仿、创新的报道产物。

一、《南方周末》新闻特稿的叙事特点《南方周末》在面对我国转型的加速时期,认识到其中的复杂决定以每期4个版来报道同一个素材,采取专题式报道。

自2002年起,南方周末开始刊登了一系列的优质都市特稿,如《办公室政治》、《保卫湿地战》等。

南方周末在2003年的时候尝试拓展创作素材,并参考了国外特稿写作模式,陆续发表了《悲情航班MU52106》、《举重冠军之死》等大量的精彩报道。

2005年的时候,《南方周末》“特稿组”正式产量稳定,脱离效仿期,成功诞生了大量的“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既有故事又有意义”的创作。

应该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特稿是从《南方周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本文将试图研究南方周末新闻特稿的叙事特点。

(一)人文主义特稿以其故事化的方式、巧妙的细节,无形之中地传播着正能量,读者能够在特稿文本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中,解读暗含的精神,是新闻深层价值的呈现。

许多的特稿中都有几个塑造丰富的关键人物,怎样让读者认可这些人物可信度,有理有节,则要求记者进行大量的采写直接引语的描述,以此提高特稿内容的准确性,刻画人物的特征。

《中国青年报》的摘抄

《中国青年报》的摘抄

《中国青年报》的摘抄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党报纸,它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密切相关。

中国青年报也被称为青年精神的发源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教育思想。

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知识和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共产党的政策和实践,更新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青年报》以自豪的历史、理想的国家形象和志存高远的青年精神为主要特征。

中国青年报在报道聚焦热点新闻事件的同时,着重强调青年的精神意识提升,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改革创新,宣传发展前景。

同时,也把青年的精神进行赋予,让青年在未来的道路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从革命根本着眼,聚焦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青年党的发展。

它倡导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挥青年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它同样从解决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以及宣传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入手,更好地激发革命精神。

同时,《中国青年报》也聚焦专题报道把新闻聚焦在深入报道青年热点,以及报道中国青年活动,总结青年文化和特点。

其中包括报道青年个人活动、社会志愿者活动、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运动等。

它也引领青年在社会变革和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理想提供有力支持。

有关《中国青年报》,它最令人惊讶的特征是在记叙中传播着当今革命的精神,将革命观念传递到后代中去,以此来达到永恒的意义。

而报纸的动态、报道的内容和读者的反应也体现出它的新闻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更是中国新闻出版的精神支柱。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报纸,它丰富了我们思想的内涵,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激励了我们的实践行动,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发掘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它也为新闻领域提供了许多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把握现实,以及把握未来。

中国青年报2003年合辑

中国青年报2003年合辑

中国青年报2003年合辑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青年报的发展历程1.创刊背景2.发展阶段三、中国青年报的办报理念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关注青年成长3.推动社会进步四、中国青年报的主要内容与特色1.内容丰富多样2.关注社会热点3.青年特色鲜明五、中国青年报的影响力与贡献1.引导青年思想2.推动社会改革3.培养新闻人才六、结语正文:一、引言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的报纸,自创刊以来,始终紧密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关注青年成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回顾中国青年报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办报理念,以及主要内容与特色,探讨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贡献。

二、中国青年报的发展历程1.创刊背景中国青年报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份青年报纸。

创刊之初,正值全国上下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广大青年迫切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以了解国家政策,交流学习经验,展示青年风采。

2.发展阶段从创刊至今,中国青年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初创时期,报纸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任务,紧密结合青年特点,努力提高报纸的吸引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青年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特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报纸之一。

三、中国青年报的办报理念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中国青年的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始终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及时报道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深入解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仰信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关注青年成长中国青年报始终关注青年成长,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广泛报道青年典型事迹,传播先进青年文化,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为青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勇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同时,报纸还注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尚,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

切实提升主流媒体在青年读者中的传播力——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切实提升主流媒体在青年读者中的传播力——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44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切实提升主流媒体在青年读者中的传播力——以《中国青年报》为例文/杨艳全 李绍军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受众由单一的阅读者转变为阅读、评价、传播的结合体。

企鹅智库发起的《00后&05后研究报告:超新生代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十年》中分析称,超过九成00后有浏览新闻的习惯。

他们浏览新闻的方式以线上为主,微信占比第一(74.4%);电视广播与报纸杂志等非网络式新闻占比各占一到两成[1]。

这种信息接收方式的转变同样催生了新的文化景观,依托网络空间出现了弹幕、祖安等多元化图谱。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原有平台优势被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新兴媒介平台所取代,传播内容及传播形式无法满足青年群体的新颖诉求,其宣导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的直接冲击。

面对蓬勃生长且日益活跃的青年群体,主流媒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调整媒体站位、注重分众传播、革新信息生产、做好青年群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将是其发展的重点。

一、《中国青年报》的传播力锻造分析《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2]。

《中国青年报》自创刊之日起就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在6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进入新时代,为了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满足当代青年的信息需求,《中国青年报》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于2014年开启全媒体转型。

通过全面布局融合报道、加速渠道平台建设、启动跨界合作方案,其不仅重新获得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喜爱,还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道路上迈上新台阶。

1.关注融合报道,重塑内容吸引力纸媒时代,以专题和评论见长的《中国青年报》在青年群体报道领域开创多个“第一”。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主流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均可以作为信息获取平台,青年读者对新闻内容的评判产生显著变化。

浅析新时期报纸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浅析新时期报纸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浅析新时期报纸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以《中国青年报》为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传统报纸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报》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
断拓展新闻报道领域,实现了自身媒体价值的持续提升。

首先,《中国青年报》把握时代特点,深入挖掘人民群众关心
的焦点问题。

例如,针对当前热点话题,该报率先开设了“深度报道”栏目,对相关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分析和报道,从
而切实回应读者的诉求和期待。

其次,该报通过大量采用人性化、生动的语言表达,不仅加强
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也为广大年轻受众提供了更多
接触社会的机会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知识和价值需求。

此外,《中国青年报》还增加了创新性的新媒体元素,大力推
进报道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例如,该报开设了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力求与读者实现更紧密、直接的互动,
倡导“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智能化新闻传播模式。

总而言之,《中国青年报》通过不断创新,将新闻传递的方式
从单一的报纸报道向更加多元化、富有生命力的多样化的传媒格局
转变。

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参与度,而
且也为媒体运营者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广告营销和盈利空间。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

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

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1、热点。

《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

《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

《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

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

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

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

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

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

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

《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两则新闻之比较评析

两则新闻之比较评析

两则新闻之比较评析王静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2300950033 本次新闻评析作业中,我选择了《光明日报》10月7日的一则新闻《和旅游陋习说“再见”》和《中国青年报》10月8日的一则新闻《多力合作,文明出游渐成风尚》(原文附录在后)。

两则新闻在事实的呈现上,都涉及到国庆出游过程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以及若干的改变和变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都有提及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湖北“文明旅游银行”等,但两相比较,我认为《中国青年报》更胜一筹。

一、内容之比较内容方面,两则新闻存在一些共性,前已提到,不再赘述。

相比之下,《光明日报》的内容略显单薄,全文以铺陈各地的旅游陋习开篇,提到北京天坛、深圳锦绣中华、四川峨眉山等不同景点的各类陋习,点出“节日扎堆出游客观上增加了文明旅游的难度。

”接着,以“‘十一’假期旅游陋习如影随行”和“各方支招打开‘文明’心结”两个小标题具体展开。

在第一个小标题下具体分析了旅行中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在第二个小标题下写到了今年发生的变化,如实施的软约束、硬约束,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出现的收拾垃圾的志愿者,湖北武汉首创的“文明旅游银行”等。

最后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赵庆杰的话结尾,再次点名文明旅游的重要性。

全文的亮点之处在于对旅行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有所分析,并总结出三种说法,这一内容对读者是有启迪作用的,能鼓励读者继续思考。

而不足之处在于,作者未点明这些原因的消息来源,只以“众说纷纭”含糊概括,那到底是专家学者的探讨,还是游客百姓的议论就不得而知了,甚至有可能只是作者个人的想法。

不过,作者在此段的后面又追加了“福建泉州游客赵晓波”的微信留言,这一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对前面的不足略有弥补。

《中国青年报》的这则新闻内容则更为充实。

该新闻以一个普通游客国庆出游的个人经历开篇,并以“今年‘情况好很多’”作结;接着列举了两位普通网友的微博信息,增加“文明出游正逐渐成为风尚”的事实依据;进而,作者从天安门广场升旗切入,从官方统计数据、环卫集团指挥调度中心主任的直接引语、一个普通游客的亲身感受三方面叙述,点面结合的同时又三次用具体数据列举了今年与去年的不同,对比衬托下使读者对文明出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再接着,作者叙述了国家旅游局、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各大景区为文明出行所做的努力,既有国家层面的硬性法律法规又有地方的相关条例,并涉及扬州、上海、武汉等多地,在事实呈现方面更为丰富。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

《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浅析作者:伍柯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3期【摘要】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备受瞩目,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面为对象,重点分析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特性。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特征随着传媒业的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报纸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报纸不仅要跟报纸竞争,还要跟电视、网络竞争,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是调查性报道在报纸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纸质媒体虽然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要落后于电子媒体,无法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比拼速度与信息量,但是报纸在报道的深度上又略高一筹,这成为报纸的最大优势。

《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就是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创办的。

今天,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中国青年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栏目“特别报道”版面,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一年共119期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题、报道风格和版面设置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报道”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给其他纸质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受众,标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好的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标题就更显重要,因为调查性报道的篇幅通常比较长,内容较为复杂,思想也更为深刻,所以对主标题、副标题甚至文章中的小标题都有很高的要求。

1、言简意赅、观点明确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将客观的新闻事实融入到标题中来就是对语言的一个提炼概括的过程,概括后的标题语言要比一般的书面语和口语更加典型和富于表现力。

“特别报道”的调查性报道大多具有这个特点:如《部分期刊敛财的背后是供求失衡》、《干部失去监督就会无法无天》、《北京中小学职务犯罪有共性》《三大执业考试面临公信力大考》等等都言简意赅,既说明了报道的主旨,又使人一目了然。

《江西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对比分析

《江西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对比分析

一、两种报纸的内容简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其日发行量达到30万份,国内公开发行;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

中国青年报以肩负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追踪时代精英紧扣时代脉搏中国青年报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

《江西日报》:江西日报创刊于1949年6月7日,是中共江西省委机关报。

江西日报面向江西全省发行,发行量30万份。

1983年起,江西日报从提高宣传效果入手率先进行新闻改革,明确提出了“新、短、活、特、真、深、美”的办报要求,重点抓了新闻、典型、言论的三大突破,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江西日报多年来快速的发展,成为百姓所喜爱的一份报纸,发行量呈稳定而快速上升趋势,越来越成为都市民众参与经济生活、了解市场动态、参评天下大事、关注衣食住行的丰盛经济主餐。

二、两种报纸的读者人群:《江西日报》是最具有决策权、话语权、消费权的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管理人员、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的经营分子,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经营人群;公信力得到高度认同,在读者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影响力、领导力、观点言论权威性、资讯可靠性、真实性等方面,读者评价均居江西省首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是以全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报纸。

它以教育青年和代表青年相结合为总的办报方针,一方面,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激励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发进取;另一方面,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利益,反映青年的呼声,同侵犯青年合法权益、阻碍青年健康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同时,注重介绍共青团的工作经验,指导共青团的工作。

浅析《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的特色

目前 , 新 闻时评 的 日益 常态化 , 一方 面满
足 了人 们 对 观 点 信 息 的需 求 , 另 一 方 面 对 积极 引导社会舆论起 到了重要作用 。 新 闻
括执法机关 的效能 、执法人员 的素质 、 执
法程序 的公正等 , 如2 0 1 2年 4月 1 1 E t 的
些践 踏公民权利 的现象 。对 此 , “ 青年
经 过 十 多 年 的 发 展 ,“ 青 年 话 题 ” 栏 目的
平 公正 , 以理 服人 , 提出 “ 一旦 司法讲 不 好甚至讲不 清道理 , 其 权威性就会大打折
扣 ”的 鲜 明 观 点 。
在升 旗仪式 上 “ 大 发牢骚 ”, 批判 中国 的 教育制度 , 引起社会一 片哗然 。 4月 1 2号 , “ 青年话题 ” 就 以头条发 出《 升旗仪 式上
( 2) 关于社会 民生和 经济 生活 。“ 青 年话 题”栏 目对 社会生活 中的各 种现象 ,
人 民群 众 的 酸 甜 苦 辣 也 是 比较 关 注 的 。 主
演讲 的权 利应被捍卫 》的呼 吁。 作 者指 出


方面 , 坚决捍卫学生 自由表达的权利 ,
不使 这种权利被 所谓 ‘ 庄 重场 合 ’ 屏蔽 ;
时评特 色
目。 本文主要从选题 , 写作等几个方 面探讨 “ 青年话题”栏 目的特 色以及由此引发 的启示。
【 关键词 】( 《 中国青年报) ) 青年话题
新 闻时评 , 又称时事评论 , 简称时评 。
和 司法 的问题 ,尤其是 司法正义 问题 , 包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 同这份 自由 , 更存在着
育 的本 质 , 以疏导 而非封堵 的方 式 , 让 学 生充分发挥学 习的主观能动性 , 并在教学 实践中 , 实现教学相长 、 相得益彰。 ”

中国新青年报纸

中国新青年报纸

中国新青年报纸
《中国新青年报纸》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年报纸之一,它的出版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该报纸每天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有关青年的热点话题,致力于培养青年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新青年报纸》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诸多领域,以及青少年教育、就业、文化活动等方面,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

报纸还经常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社会变化和发展趋势。

《中国新青年报纸》一直致力于为青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激励他们发挥自身潜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它不仅是青年的重要参考,也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指导者。

抗疫青年媒介形象探析——基于《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分析

抗疫青年媒介形象探析——基于《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分析

第12卷第9期Vol.12 No.9129一、引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很快波及全国。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逆行者与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情怀与青春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劳苦,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

由此可见,媒体对青年形象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青年的评价和态度。

二、理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是以文本分析为基础,同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不断丰富语料分析的一项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

新闻话语一直都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新闻话语蕴含话语、社会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影响读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nalysis,简称DHA)由奥地利批评话语分析家Ruth Wodak(露丝·沃达克)提出,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三大主要方法之一。

DHA 更注重将语篇置于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分析,它将话语策略主要分为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论辩策略、视角化策略以及强化/淡化策略五大类,本文着重分析前四类。

三、报道概况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从2020年1月23日10时封城,到2020年4月8日零时解封,共76天。

本文对封城期间《中国青年报》报道标题中青年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与疫情相关的报道,共得到128篇新闻文本。

就体裁而言,本文按照新闻报道的一般类型,将相关的128篇报道分为四种:消息、通讯、评论、新闻特写。

消息类一般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报道事实比较单一,文字简短有力,占比也最高,这说明《中国青年报》作为新闻媒体,对最新消息进行客观报道,体现出了其时效性强、有效、准确的特征。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中国青年报》是一份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较高知名度的报纸,它不仅是一份新闻媒体,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经常关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因为它所呈现的内容常常能够引发我深思。

首先,我要说的是《中国青年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广泛而丰富。

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文化艺术,科技创新,都能在《中国青年报》中找到相关报道。

这种全方位的报道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更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阅读《中国青年报》,我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还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其次,我要提到《中国青年报》在报道方式上的独特性。

与其他传统报纸相比,《中国青年报》更注重深度挖掘和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发生,更是通过专题报道、评论分析等形式,对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

这种深度报道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促使读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中国青年报》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表现。

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媒体机构,《中国青年报》始终秉持着正确的新闻导向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无论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还是揭露社会不公正现象,都能够在《中国青年报》中找到相关报道。

通过这种积极的社会参与,《中国青年报》不仅仅是一家新闻媒体,更是一种社会监督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较高知名度的报纸,不仅仅是一种新闻媒体,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通过阅读《中国青年报》,我不仅能够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还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希望《中国青年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其教育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亮点。

通过对其教育新闻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色:一、关注教育实践,深入探讨教育问题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新闻报道关注的不仅仅是教育政策和理论,更关注教育实践和现实问题。

其报道内容不仅涵盖了学校教育和高校教育,也包括了职业教育和少年儿童教育等方面。

同时,该报还通过深入报道和多方面的分析探讨教育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教育报道。

二、注重贴近年轻人,吸引青年读者作为一份面向青年读者的报纸,中国青年报有意识地注重贴近年轻人,吸引青年读者的眼球。

该报的教育新闻报道不仅涉及到青年人在学习、考试、升学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还关注到青年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成长和发展等方面,深得青年读者的喜爱。

三、秉持独立公正立场,客观报道教育现状作为一份大众报纸,中国青年报秉持独立公正的编辑原则,客观报道教育现状。

其教育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内容也非常真实、全面、深入。

此外,该报还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知识精神,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及人生追求。

四、深入剖析教育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新闻报道不仅深入揭示教育问题的实质、症结和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教育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这些建议并非一味地批评和谴责,而是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可行性建议,对教育问题解决和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亮点。

通过它的报道,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改革的推动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新闻报道必将继续深入探讨教育问题、关注年轻人成长和发展、秉持客观公正的编辑原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

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

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

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

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

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

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

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

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

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

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

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

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

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鼓励女毕业生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针对贫困生问题,2011年10月2日刊登了《贫困生“竞选”:有了公正没有隐私?》:呼吁社会关注“晒贫困”现象。

处理好人们的知情权和贫困生的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这些热点报道反映了学生们的关切,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推动了问题解决:也正是增加教育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回避这些问题,新闻媒体就会脱离读者,脱离时代和社会,就会被读者遗忘。

同时,应该注意到,在对热点问题进行报道时,舆论导向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导向正确,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导向不对,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会延误时机,或是造成矛盾激化。

这就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新闻要新,教育新闻同样要求报道内容新、角度新。

除了不断选取新的题材、新的角度外,还要努力把老主题写出新意。

这是教育周而复始的特点决定的。

有些主题必须重复写,有些文章必须重复做。

这样,教育报道搞起来就更有难度。

《中国青年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新内涵和新角度。

由于制度原因,考研成了一些人解决城市户口、就业等问题的跳板。

因此,考研热成了一个必然现象,也多次被媒体报道过。

但中国青年报《考研热:持续不退为哪般》,没有泛泛地去写这件事,而是做了进一步透视,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报考热点集中在社会科学类。

虽然报考自然科学类的考生也有增加,但远远低于报考社会科学类的。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缺陷:社会科学类的许多专业可以靠“死记硬背”过关,所以很多人来试运气。

另一篇《评三好岂能掺假》,讲的是中小学中评了几十年的三好出现了新动向:当三好的条件有了偏移,有的家长靠金钱—向学校捐款—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有的家长靠权力、靠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因为评上三好可以在升学时被保送或得到加分。

本来是很公正的一种荣誉、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被扭曲了、沾污了。

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目前教育领域里的一些事情,社会上的一些事情。

这样的文章,虽是老题目,但仍能让人感觉有新意,能引起新的思考。

教育新闻中有些保留项目不能不搞。

比如高考,年年得搞,又得出新,就很让人挠头。

这方面只有在角度的切入上下工夫了。

《中国青年报》<明年高考千万别犯这种错>,讲的是河南省的1000余名考生落榜的事。

他们落榜的原因很特别,并不是因为不会答题。

而是没有按考试的规定答题,有的人答题用了铅笔(规定要用钢笔或圆珠笔),有人在答卷上写与答案无关的东西,被视为做记号……因此而被扣分,失去了升学的资格。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可以警示以后的考生。

其实这一现象每年都有,但媒体从未报道过,文章发表后,反响出乎意料,竟有四十多家报刊转载。

所以,只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认真思考,还是有可能找到好的切人点的。

《女“状元”多是喜是忧》也是一例。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高考“状元”连续几年都是女生,感觉是个问题。

经过了解,发现很多省市都存在这一现象,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现象与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

文章见报后,社会反响也很强烈,一些报刊认为,这篇稿子的角度很新颖,问题挖得也比较深。

《中国青年报》的栏目设置、版面设计也是动过心思的。

它曾开辟《校园万象》栏目,通过漫画配文字形式,截取学生生活片断,真实反映学生生活。

像《排名不分先后》,反映了一个寝室4名同学争先恐后为灾区捐衣捐被,落款写上4个人的名字,在署名后面注上“排名不分先后”,谁也不甘落后的动人而又有趣的情景。

《游击战》一文,通过反映某大学个别学生违规偷用电炉现象,巧妙劝告学生要遵守校规。

类似的还有《减肥》、《吃饭没点儿》、《戴胸卡》等,这种形式轻松活泼、意味深长的报道,受到了大中学生的欢迎。

很多学生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栏目办得太好了,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校生活,看了以后受益匪浅。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的一栏特色专栏。

它的体裁是多样化的,包括新闻打特写,报道记者亲历,亲访的人物与事件,这是《冰点》的重头戏;随笔,是专门问题不拘一格的小品文章,如张建伟的教育随笔《学会生存》和刘东的《到哪里去做真学问》。

体裁跨度大,这些格式各异的报道都不是以专门领域为限,而是超领域发挥新闻报道具有的各种功能,对它感兴趣的各种新闻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介入,为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就是规范化的新闻职业操作的一个范例。

《冰点》栏目最感到亲近的一点就是,它会采用普通读者的随笔杂感,这对一个《冰点》读者来说是令人振奋的,同时阅读关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这种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从传播效果的反馈来说应该是最好的。

在谈到中美教师差异的方面,《冰点》2001年3月21日和28日分别刊登一个美国读书的中学生矿矿的两篇随笔《hello,老师!(上)(下)》。

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的美国老师,他们各种异样的教学方式,不同性格展示,以及学生那种直接的个人关系,在一个孩子的笔下显得生动有趣而又令人回味思考。

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专家学者的具有思辨意味的文章,给予了“冰点”的普通读者以更好地界定环境,确定个人价值行为规范的引导。

这样的文章,是新闻信息也罢,是心灵鸡汤也好,都有引导人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用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将教育报道做的更加动人和引人深思,这一点是值得相关媒体借鉴和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