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鼓励女毕业生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针对贫困生问题,2011年10月2日刊登了《贫困生“竞选”:有了公正没有隐私?》:呼吁社会关注“晒贫困”现象。处理好人们的知情权和贫困生的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这些热点报道反映了学生们的关切,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推动了问题解决:也正是增加教育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回避这些问题,新闻媒体就会脱离读者,脱离时代和社会,就会被读者遗忘。同时,应该注意到,在对热点问题进行报道时,舆论导向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导向正确,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导向不对,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会延误时机,或是造成矛盾激化。这就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新闻要新,教育新闻同样要求报道内容新、角度新。除了不断选取新的题材、新的角度外,还要努力把老主题写出新意。这是教育周而复始的特点决定的。有些主题必须重复写,有些文章必须重复做。这样,教育报道搞起来就更有难度。

《中国青年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新内涵和新角度。由于制度原因,考研成了一些人解决城市户口、就业等问题的跳板。因此,考研热成了一个必然现象,也多次被媒体报道过。但中国青年报《考研热:持续不退为哪般》,没有泛泛地去写这件事,而是做了进一步透视,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报考热点集中在社会科学类。虽然报考自然科学类的考生也有增加,但远远低于报考社会科学类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缺陷:社会科学类的许多专业可以靠“死记硬背”过关,所以很多人来试运气。另一篇《评三好岂能掺假》,讲的是中小学中评了几十年的三好出现了新动向:当三好的条件有了偏移,有的家长靠金钱—向学校捐款—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有的家长靠权力、靠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因为评上三好可以在升学时被保送或得到加分。本来是很公正的一种荣誉、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被扭曲了、沾污了。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目前教育领域里的一些事情,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这样的文章,虽是老题目,但仍能让人感觉有新意,能引起新的思考。教育新闻中有些保留项目不能不搞。比如高考,年年得搞,又得出新,就很让人挠头。这方面只有在角度的切入上下工夫了。《中国青年报》<明年高考千万别犯这种错>,讲的是河南省的1000余名考生落榜的事。他们落榜的原因很特别,并不是因为不会答题。而是没有按考试的规定答题,有的人答题用了铅笔(规定要用钢笔或圆珠笔),有人在答卷上写与答案无关的东西,被视为做记号……因此而被扣分,失去了升学的资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可以警示以后的考生。其实这一现象每年都有,但媒体从未报道过,文章发表后,反响出乎意料,竟有四十多家报刊转载。所以,只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认真思考,还是有可能找到好的切人点的。《女“状元”多是喜是忧》也是一例。记者注意到北京市高考“状元”连续几年都是女生,感觉是个问题。

经过了解,发现很多省市都存在这一现象,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现象与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文章见报后,社会反响也很强烈,一些报刊认为,这篇稿子的角度很新颖,问题挖得也比较深。

《中国青年报》的栏目设置、版面设计也是动过心思的。它曾开辟《校园万象》栏目,通过漫画配文字形式,截取学生生活片断,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像《排名不分先后》,反映了一个寝室4名同学争先恐后为灾区捐衣捐被,落款写上4个人的名字,在署名后面注上“排名不分先后”,谁也不甘落后的动人而又有趣的情景。《游击战》一文,通过反映某大学个别学生违规偷用电炉现象,巧妙劝告学生要遵守校规。类似的还有《减肥》、《吃饭没点儿》、《戴胸卡》等,这种形式轻松活泼、意味深长的报道,受到了大中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栏目办得太好了,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校生活,看了以后受益匪浅。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的一栏特色专栏。它的体裁是多样化的,包括新闻打特写,报道记者亲历,亲访的人物与事件,这是《冰点》的重头戏;随笔,是专门问题不拘一格的小品文章,如张建伟的教育随笔《学会生存》和刘东的《到哪里去做真学问》。体裁跨度大,这些格式各异的报道都不是以专门领域为限,而是超领域发挥新闻报道具有的各种功能,对它感兴趣的各种新闻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介入,为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就是规范化的新闻职业操作的一个范例。

《冰点》栏目最感到亲近的一点就是,它会采用普通读者的随笔杂感,这对一个《冰点》读者来说是令人振奋的,同时阅读关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这种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从传播效果的反馈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在谈到中美教师差异的方面,《冰点》2001年3月21日和28日分别刊登一个美国读书的中学生矿矿的两篇随笔《hello,老师!(上)(下)》。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的美国老师,他们各种异样的教学方式,不同性格展示,以及学生那种直接的个人关系,在一个孩子的笔下显得生动有趣而又令人回味思考。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专家学者的具有思辨意味的文章,给予了“冰点”的普通读者以更好地界定环境,确定个人价值行为规范的引导。这样的文章,是新闻信息也罢,是心灵鸡汤也好,都有引导人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用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将教育报道做的更加动人和引人深思,这一点是值得相关媒体借鉴和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