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复习对克服遗忘发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复习对克服遗忘发生的影响

邢云齐永芹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复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过程,而是知识的再学习过程。许多经验表明,复习是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而遗忘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安排复习可以更加有效地克服遗忘的发生,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复习遗忘规律复习方法健康心态

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对所学习过的材料不能正确地回忆或者再认,换言之,就是头脑中的某些知识信息在需要时难以提取。在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遗忘随时都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但遗忘的发生有规律可循,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遗忘发生的诸多因素科学安排复习,尽可能地克服遗忘的发生。

一、遗忘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遗忘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保持。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记忆的遗忘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以自己为被试,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实验材料,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并绘制出了保持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表明: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总体上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此后,教育心理学的诸多实验研究也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毫无疑问成为研究现代记忆的基础,然而,这个研究结果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首先,该实验是建立在纯粹无意义音节材料基础上而且人为控制了对材料复述基础上的研究,所以,它仅仅适用于机械记忆学习材料的保持,而对语义材料学习的保持未必适宜。其次,该实验研究结果只是揭示了短时记忆过程中的遗忘规律,对于长时记忆过程中众多遗忘现象还缺乏普遍指导意义。其次,对于识记材料的保持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这一说法尚缺少实证研究,自然也缺乏说服力。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克服遗忘

防止遗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复习,但并非任何复习都能取得同等的效果,复习的效果也并不机械地决定于复习时间的长短和复习次数的多少,而与复习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关于复习方法,国内外学者已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大多倾向于分散的、孤立的方法研究,尚缺乏众多方法的有机整合。根据笔者的观点,复习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下几大类:

<一>克服前后摄抑制法

根据遗忘发生原因的“干扰说”理论,复习课程和复习材料的安排要尽量克服两种“抑制”的影响。遗忘干扰理论的诸多实验验证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的知识产生前摄抑制,后学的知识对先学习的知识产生倒摄抑制,从而干扰了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心理学进一步实验还指出:前后学习的两个课题类似程度愈大,这种相互影响作用愈大。例如学习完代数后再学几何,彼此之间的消极影响就比学完代数

后学外语的影响大。这是因为由于大脑使用的神经细胞比较接近,因而更容易产生疲劳。同时使用的神经元回路在空间距离上比较接近,使这种干扰更大,从而降低了复习效果。因此,制定课程复习计划时一定不要把接近的科目安排在一起,文理科应适当错开。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复习时一般可采用间隔复习法、分散复习法、不同材料轮换复习法等。比如我们复习英语单词特别是量比较大时,尽量避免一遍又一遍的简单重复,而要在每次复习后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去复习效果更好。也可以把较多的单词分成多次记忆,减少每次的复习量,从而避免了集中复习带来的脑细胞疲劳。又如我们复习语文时可以与数学复习间隔进行,以避免相同材料造成的抑制作用。

另外,还要加强复习材料中间部分的强化。一般而论,某一学习材料的前边部分和后边部分容易记住,因为前边部分避免了后摄抑制的影响,后边部分避免了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既要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到后摄抑制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忘记。比如我们在教学生记忆20个语文课的生字时,复习完所有生字后可以对中间部分的5-7个字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在整体复习完后采取从中间分开的方法,分别从第10个字往回复习和从第11个字往后依次复习。两种方法的使用都可以尽量避免抑制作用的影响,使所有材料都达到同样的记忆效果。

<二>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法

我们学习过程中,大量外界信息是通过各种再编码方式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刺激后才能进入记忆通道。人类的记忆通道分为语言、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多种形式。具体来讲,就是要对新材料从多个方面进行感知,或赋予意义并与有关观念形成联想,从而提高保持效果。其次,这种方法还提倡在学习时应采用多重编码的方法。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时除了主要的语义编码外,还有形象编码、声音编码甚至动作编码。综合运用这些编码系统可以为以后提取信息提供更多的线索,从而有助于信息的保持。运用单一的记忆通道往往造成大脑记忆细胞疲劳,而且,因为某一记忆通道信息通过量的相对有限性,原有的记忆信息也容易被排挤掉。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来激发对材料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更能避免方法单一造成的记忆疲劳。比如,我们教学生复习单词“dance”时,可以先做“舞蹈”的动作演示,然后再告诉学生该单词的字母组合以及读音并进行语义上的复习。这样,该单词的记忆不但有语义编码、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还有运动觉编码的参与,可以达到长久不忘。又如语文学习中关于“臭”字,除过上述视觉、听觉等形式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嗅觉编码加强记忆;学习“软”“硬”等字时还可以利用触觉编码参与记忆。有关专家指出,在我们的记忆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形象信息占绝对多数,其中仅仅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进入大脑的信息量就占94%。同时他们还推测,在一般人的记忆当中,语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这一事实表明,在我们进行知识复习的时候,语言记忆十分重要,但若能巧妙利用形象信息的巨大优势,那必将显著提高复习效率。

<三>寻找最佳复习循环点

复习可以有效地克服遗忘,但它不会一蹋而就。因为神经活动的作用,知识信息进

入大脑后都会留下记忆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只有通过多次反复才可能更长久的保持。所以,我们在进行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有计划地反复循环复习。这样才能增加记忆保持量,大大提高复习效果。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实验来测试适合自己循环复习的时间间隔,我们不妨暂且称之为“最佳复习循环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做如下“实验”,摸索自己记忆遗忘的规律。先背诵一段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在尽量避免有意复习的条件下,过几个小时想一想,若能背出来就在过几个小时想一想,在记忆似乎不太确切的时候再次及时复习并记录下间隔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复习自己对该材料可以保持的有效时间。再过若干时间想一想,直到记忆痕迹模糊时再次背诵,我们会发现可以保持更长时间不忘。如此反复进行,在自己没有将材料遗忘前进行复习巩固。依照如此方法便可测得下一次复习的时间以及上次复习的保持时间,最终达到长久保持。最后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个循环节的及时复习,记忆保持时间几乎是以不可思议的几何倍数增长。掌握了每次复习的最佳时间,我们便可以避免盲目复习,使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经济合理地利用。当然,每个人的记忆能力不同,同样的材料有效保持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依然有其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四>精细复述法

复述分为简单复述和精细复述两大类,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以及两种记忆说都认为,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是通过复述而实现的。但后来的研究发现,简单复述即机械地默默复诵识记项目并不足以使短时记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因为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无意义材料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仅可保持约15至30秒。精细复述即整合性复述,它是指对材料加以组织、整合和在更深层次上的加工。具体来讲,我们平时所用的联想记忆、图解记忆、比较记忆、加工记忆、意义记忆等皆属于精细复述。小学的集中识字,正是运用了联想法。如把“江、河、湖、海、泊、流”,把“校、铰、较、娇、饺”等字形、字音相近,又能引起互相联想的字集中在一起让在化学中对互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质,如碳的同位素异性体-金刚石与石墨、无定形碳(炭墨、木炭、焦炭),CO和CO2都可以列出比较表。学生识记,效果很好。中学历史课中的朝代往往很难记住,我们如果对其进行重新加工,编成“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口诀就容易记住。

<五>整体结构复习法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须教给学生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运用“发现发”去自己学习和掌握知识。复习也不例外,掌握了学科知识的结构,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也就更易于把握。但由于复习中急于求成思想到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科最基本的知识主干即知识结构。掌握了学科的知识结构,不但有利于我们理清复习思路,而且能更好的整合复习要点,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从而提高复习效果。另外,我们有必要强调一点,即就是在整体结构复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重点复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习就是通过记忆把知识储存在头脑里,使用时能迅速提取出来。因为,虽然人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但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