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音符、节拍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演奏和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的介绍: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音高、音符、节拍等的学习。
3. 音乐欣赏: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4. 音乐表达:学习基本的演奏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旋律和和声的练习,让他们亲自感受和体验音乐。
4. 欣赏分析: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5. 表达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奏和表演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技巧。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1. 听、说、唱、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2. 学生参与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音乐作品、图像、视频等资源进行教学。
4.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评价其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对学生的音乐演奏和表演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2023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23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依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心情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
下面是我为大家预备以下的内容,盼望对你们有关心,2021湘版八班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同学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同学了解音乐与文化作品在描绘夏日景像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
教学重点:1.启发同学用自然、流畅、伸展的声音演唱《夏口泛舟海上》,并能精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2.把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表情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播放歌曲《宁夏》;2.用语言导人。
其次环节: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1.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漂亮的大海上泛舟,请同学们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当中,也感受一下音乐的心情。
2.引导同学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心情有什么特点,播放录音范唱。
3.请同学谈谈对唱曲的感受。
4.老师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5.复听。
6.发声练习。
(1)用“U”练唱《茉莉花》。
(2)用轻声高位演唱《茉莉花》。
7.老师范唱新歌,同学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8.同学边轻声演唱歌词边用右手划三拍子,强调三拍子的节奏律动感。
9.齐唱歌词。
10.结合打击乐器,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同学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11.采纳不同的评价方法,调动同学的演唱心情。
第三环节:观赏配乐散文《荷塘月色》1.播放《荷塘月色》范读。
2.请同学们从音乐和文学协作的特点,谈谈自己的听后感。
3.老师分析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特点。
4.全体同学协作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荷塘月色》2021湘版八班级上册音乐教案二【教材内容分析】《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依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心情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在教授本课时,笔者以借鉴与对比导入的手法,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致,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同学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胜利的愉悦,培育同学的音乐素养,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湘教版八年级初中音乐上册教案

年级科教案设计序号授课时间年月日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课题:《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课时: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颂歌抒情歌曲 *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1.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音符、节奏等。
2. 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音程等。
3. 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理解和掌握。
2.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 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介绍
- 介绍音高、音符、节奏等基本概念和要素,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2. 第二课: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 讲解音阶、音程等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 第三课: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辅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互动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图像资料。
2. 乐器:用于示范和练习音乐基本要素和概念。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定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表现,评定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所有音乐教案_】【教学准备】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
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学生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
(这个游戏是网站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学生按老师所点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c d e f g a b nbsp;do re mi fa sol la si2、课件展示g大调的音阶表, 让学生对比这两条音阶有什么区别?然后再熟悉g大调的唱名位置。
do re mi fa sol la si3、播放flash键盘,对照键盘讲解c大调与g大调的音高位置,鼠标点击琴键可发出声音来。
三、情境式的学唱歌曲(一)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1、初步听赏歌曲师:刚才同学们玩了游戏也唱了c大调和g大调的音阶,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听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媒体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完这首歌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初听作品时感受:例如,歌曲讲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和动物在地球村是否应该平等?音乐是怎样表达人们对救鹤女孩的眷恋之情?教师小结:《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婉转的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
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名称: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 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和进程:第一单元:初识音乐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概念解释:介绍音乐的定义、功能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初步的认识。
3. 练习活动:设计有关音乐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音乐概念的理解。
4.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第二单元:乐理基础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记谱法的基本知识。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并教授记谱法的基本符号。
3. 练习活动:设计有关音乐基本元素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
4.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相关音乐练习。
第三单元:中国音乐1. 导入:播放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2. 普及知识: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种类和特点,并向学生展示传统乐器。
3. 练习活动:设计关于中国音乐的听辨题目,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音乐的鉴赏能力。
4.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中国音乐的了解。
第四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1. 导入:介绍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方式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2. 创作活动: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表演。
3. 展示与分享:安排学生进行创作或表演的展示,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
4.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反思和展望。
评价与反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创作活动的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相关音乐素材;2. 课件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视频和图片等教学资源;3. 学生课本和乐器(如有);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要求,增加一些课外音乐活动,如校园音乐会、合唱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2024版湘教初中音乐八上教案可打印

湘教初中音乐八上教案可打印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歌曲欣赏与表现能力培养•音乐活动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艺术鉴赏与跨文化交流拓展•期末复习与总结回顾PART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1 2 3初中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注重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特点本课程涵盖了丰富的音乐内容,包括歌唱、器乐、欣赏、音乐理论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内容概述课程背景及意义教学目标与任务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调式等;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具备一定的演唱和演奏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与选用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同时增加了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
选用理由本教材符合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内容编排合理,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适合作为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教材使用。
PART02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习音符、节奏、节拍、音阶、调式等基本概念,理解其在音乐中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元素音乐术语音乐欣赏掌握常用的音乐术语和符号,如力度标记、速度标记、表情术语等,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拓宽音乐视野。
03020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建立科学的发声习惯,提高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
呼吸与发声训练清晰的咬字和准确的吐字技巧,确保歌词的传达准确无误。
咬字与吐字通过歌曲演唱实践,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歌声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湘教版八年级初中音乐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年级科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1讲课时间年月日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课题:《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课时:一节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怀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经过抒怀歌曲的写作手法划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 *. 颂歌抒怀歌曲 * 民族歌谣体抒怀歌曲)3.经过赏识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觉作品的感情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经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赏识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课要点:1.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感情表达。
2.对照两种不一样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课难点:经过对抒怀歌曲的赏识,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足感觉美及意会美的能力!教课过程:一.导入每一个人的一世都有不一样的感情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但是对于感情的表达,每一个人则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感情给予文字,写出英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感情给予画笔,画出生机蓬勃的大好河山,但是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感情的体验又将是如何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赏识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感情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 《又唱浏阳河》对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翻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境界。
再次赏识作品,让同学们认识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一样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以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感情方面下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讲课时间年代日经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赏识,发问并总结抒怀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怀歌曲是今世人们最熟习、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怀歌曲以音乐最善于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点,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宽泛的注意。
特点:抒怀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宽泛,不论从集体仍是个体的角度,只假如抒发人的心里感情的歌曲,多半有抒怀的特点。
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悉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内容,并且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和技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并且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的音乐才华。
3. 学科与综合素养: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湘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内容展开,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音乐与文化2. 音乐与社会3. 音乐与生活4. 音乐与个人发展【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活他们的音乐知识。
二、知识点讲解与探究(30分钟)1. 结合教材内容,逐个讲解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理论和技巧。
三、音乐欣赏与创作(30分钟)1. 通过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品味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简单的曲调编写、歌词创作或者乐器演奏等。
四、合作学习与展示(20分钟)1. 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分享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创作成果。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是个人表演、小组合奏等形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梳理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强调学习要点。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创作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等方面。
2. 进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评价,对他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3. 搜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初中音乐八年级湘教版教案

初中音乐八年级湘教版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湘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和乐曲。
2. 地域音乐风格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3. 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和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 教师对歌曲和乐曲进行分析,讲解地域音乐风格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体会音乐的魅力。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教材中的歌曲或乐曲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或演奏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3. 各组展示成果,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后欣赏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2.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体会音乐的魅力。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教材中的歌曲或乐曲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或演奏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3. 各组展示成果,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评价。
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案

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湖南省音乐教育的特点和湘版音乐教材的编写理念;2. 掌握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核心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核心内容;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3. 如何组织合作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1. 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音乐乐器;4. 班级合作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湖南民歌的片段,引发学生对湖南音乐的兴趣;2.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湖南音乐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2. 分析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学习活动(30分钟)1. 音乐鉴赏:选择一首湖南民歌,播放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进行音乐鉴赏,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等要素;2. 音乐创作:组织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湖南民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改编和创作,可以添加新的歌词、旋律或伴奏;3.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音乐创作任务,鼓励他们分享和讨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成果。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音乐创作成果;2. 学生互相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湖南音乐的理解和感受;2. 引导学生了解湖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六、总结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湘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教材;3. 音乐乐器;4. 湖南民歌音乐片段。
国家-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国家-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国家-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1.音乐的分类和音乐符号2.音乐和社会3.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法4.古典音乐5.音乐的演出和乐器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面向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音乐的基本分类和音乐符号,并通过课堂练习掌握相关知识。
2.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3.增加学生对音乐和社会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4.学习掌握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学习古典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6.了解音乐的演出和乐器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音乐的分类和音乐符号•音乐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如按音响特征分类、按文化背景分类等。
•音乐符号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符号的种类,如基本符号、延音符号等。
•通过课堂练习掌握相关知识,如在乐谱上认识基本符号和延音符号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授和阅读参考文献,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堂互动,让学生进行乐谱的识读和演奏。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以及让学生进行分类和鉴赏。
2. 音乐和社会•音乐和社会的关系,如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音乐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等。
•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和技巧,如音乐的语言和节奏等。
•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并分析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和社会的关系,以及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和技巧。
•鉴赏和欣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曲,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音乐的表现效果。
•课堂互动,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创作和演唱歌曲,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4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湖南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举杯祝福》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
第二部分是音乐知识。
五线谱识读(五)。
第三部分是活动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或技能目标(含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达歌曲《歌唱祖国》或〈举杯祝福〉的思想情感。
难点:唱熟〈歌唱祖国》二声部合唱或《兴杯祝福》中第一二句附点八分音符与第三名句第一小节的切分音。
发展目标:1、用激动、庄严的情绪演唱《歌唱祖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用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国家》,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2、通过对本课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的学习,能认同、喜欢这三首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演唱与欣赏活动,感受歌曲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课前要学生找到歌曲《歌唱祖国》《国家》两首歌曲的有关资料,并听一听,唱一唱。
二、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唱一段),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演唱的状态和情绪并提问,刚才我们唱的歌曲的曲名叫什么?演唱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感受?三、学唱歌曲《歌唱祖国》1、歌曲介绍。
2、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4、二声部合唱旋律。
5、带词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6、学生齐唱歌曲第二部分,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准确的附点节奏,让学生分析歌曲中一、二部分情绪的对比。
7、完整演唱歌曲(只唱第一段歌词,第二、三段作为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
四、学唱歌曲《举杯祝福》1、引入语。
2、教师在钢琴上弹唱《举杯祝福》,提问:这首歌情绪怎样?是哪个地方的民歌?3、歌曲介绍。
4、学唱歌曲:随琴唱歌谱,学会后通过活动熟悉歌曲,可以随音乐跳舞或者配上手鼓和铃鼓等乐器。
五、欣赏并演唱《国家》1、引入语。
2、播放《国家》3、歌曲介绍。
4、教师教一遍手语动作,全班随老师清唱、打手语。
六、参与活动。
小结歌曲,每组由组长进行组织,分组进行表演展示。
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年级科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1授课时间年月日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课题:《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课时: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颂歌抒情歌曲 *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1. 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 《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序号授课时间年月日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歌唱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1、认真的欣赏歌曲《歌唱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准备。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歌唱祖国》1)初步欣赏歌曲《歌唱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a、歌曲的调号、拍号、作者(一带而过)。
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
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2)带问题欣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b、歌曲演唱情绪?坚定、有力、豪迈、雄壮、赞美。
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
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例:我们比较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
(并欣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动员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
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欣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湘教版音乐教案八上

湘教版音乐教案八上教案标题:湘教版音乐教案八上教案目标:1. 了解湘教版音乐教材八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案,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3. 提供教学活动和资源,帮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
教案结构:1. 教学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湘教版音乐教材八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教学目标:列出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3. 教学准备: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包括教材、音乐器材等。
4. 教学活动:a. 导入活动:设计一个启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b. 知识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音乐知识。
c.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d. 创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歌曲歌词、创作乐曲等。
e. 欣赏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5. 教学评价:设计一些评价活动,用于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教学延伸:提供一些延伸活动和资源,供学生继续学习和实践音乐。
教案撰写要点:1. 根据湘教版音乐教材八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和资源。
2. 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包括导入活动、知识讲授、实践活动、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
3. 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包括教材、音乐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4. 教学评价要具体有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听力测试、表演评价等。
5. 教学延伸要有针对性,可以提供一些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音乐的资源和活动。
教案示例:教案标题:湘教版音乐教案八上第一课《音乐中的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中的节拍和速度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的节拍和速度。
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乐谱的要求正确演奏节拍和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准备:1. 教材:湘教版音乐八上教材第一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要求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一)、唱歌部分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认知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说明1 8.25-8.28 制定计划2 8.31-9.4 《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3 9.7-9.11 《共和国之恋》.《我的太阳》4 9.14-9.18 《索尔维格之歌》《.想家的时候》5 9.21-9.25 《青藏高原》6 9.28-10.2 《.更上一层楼》《让我来试奏》7 10.5-10.9 “十一”放假8 10.12-10.16 《快乐的乐手》9 10.19-10.23 《.爱的奉献》《绿色的梦》10 10.26-10.30 《春天年年到人间》《美丽的村庄》11 11.2-11.6 《为了谁》12 11.9-11.13 黄河的故事(一)13 11.16-11.20 黄河的故事(二)14 11.23-11.27 独奏曲的神韵15 11.30-12..4 交响乐的魅力16 12.7-12.11 才艺展示17 12.14-12.18 欣赏《天鹅湖》18 12.21-12.25 流行音乐赏析19 12.28-1.1 欣赏《瑶族舞曲》21 1.11-1.15 欣赏《动物狂欢节》期末放假课题;优美的情思(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在欣赏过程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
3、能对所宽听赏作品中的某一首歌或是某一段、某一乐句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哼唱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现情感和意境,从中品味到人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配乐诗朗诵导入优美的情思,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配乐诗朗诵(师生互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听赏与思考:教师播放《青藏高原》师:请听一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老师先给大家留个悬念,听赏完以后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带着问题走进欣赏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提高)生:演唱者是李娜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随着旋律一起来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融入山歌的高亢和悠扬当中。
三、学习新课(一)《人间第一情》问题: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为我们述说了怎样的一故事?歌曲表现了父母与儿女之间永远无法完成割舍的人间真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将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小结:我们前两首听的都是抒情歌曲,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都是抒情歌曲的含义?(二)《又唱浏阳河》1、简介《又唱浏阳河》范唱2、模唱:在听赏中模唱歌曲3、师生合作表演唱(充分的体验出师生合作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推动课堂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人间第一情》、《青藏高原》、《又唱浏阳河》等三首歌曲,从中上我们了解如何演唱及表达抒情歌曲。
音乐是美好的,让我们在音乐里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幸福的人生。
课后反思;课题:《共和国之恋》课时: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颂歌抒情歌曲 *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1.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
抒情歌曲的体裁特点:1.艺术抒情歌曲 2.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俗抒情歌曲 4.颂歌抒情歌曲 5.朗诵抒情歌曲)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理解作为抒情歌曲的意义及特点,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唱法上的区分。
进而增强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反思:课题:《青藏高原》一、导入1、自我介绍(新学期第一节课)(语言要求幽默、活泼、充满爱心)2、播放电影《红河谷》片头提问: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故事中的人物提到了哪三大河流?故事发生在哪一河流?3、模仿具有当地特色的动作或典型的舞蹈动作4、学生:说说心中的西藏(播放幻灯片)教师从地理、民族、珍稀动物、信仰几方面总结5、从《红河谷》4片段《朝拜》的背景音乐过渡到歌曲《青藏高原》二、新授(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新授方面将不安排大篇幅)1、听范唱2、学生唱3、分析作品,解决重难点B段从歌词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句式的递增(不对称的美)——“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仿佛是摄影时焦距的拉近,青藏高原圣洁伟岸的形象渐次展现在眼帘。
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另一层规律——乐句的变化再现(双胞胎)(对称美)。
A段从歌词发现歌曲的美——“远古的呼唤”、“千年的呼唤”、“无言的歌”、“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4、激发情感,变换形式演唱。
5、结合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听赏韩虹的《天路》谈谈青藏铁路开通的意义,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带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6、听赏由青年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藏歌《高原红》,讨论藏歌的特点:大多采用羽调式,旋律跌宕起伏、节奏疏密相间、曲调高亢嘹亮。
7、过渡。
内容:蒙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航班第二站模仿蒙古的运动竞技项目:摔交(请学生上台表演)8、听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9、比较两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并评价蒙——宽广悠远藏——高亢嘹亮课后反思:课题;快乐的乐手(两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自如的运用单吐音,连音奏法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2、能对竖笛作品做很好的艺术处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学会、学好新的演奏技巧,提高看谱视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作水平及表演水平。
教学方法:示范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法教学用具:竖笛、简易打击乐器、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竖笛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经过一年和竖笛的亲密接触,每个同学的演奏技巧一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先检验一下同学们的练习成果。
首先就进行一个竖笛吹奏比赛,看看哪个竖笛曲子吹的最好!2、形式:各组推荐或自己报名,表演曲目不限。
(教师也可准备一首乐曲和学生一起比试)3、比赛过程4、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同学们刚才演奏的都非常精彩,看来每个同学在课外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练习竖笛。
而且我们在吹奏竖笛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受了其中的快乐。
我们现在都可以有个光荣的称号(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起个好名字)——“快乐小乐手”。
既然是小乐手肯定不可能只吹一两首曲子,为了使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技巧,掌握更复杂的曲目,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个新的吹奏技巧,使我们能感受更美的音乐作品三、新课教学:(一)引入新课技法“单吐音”奏法:1、师用上期所学技巧和“单吐音”奏法分别吹奏《新年好》,让学生感受两种技法给人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谈听后感,讨论新的吹奏技巧带给你怎么样全新的感觉!师:小结2、教师引出“单吐音”奏法,并边讲解边示范“单吐音”:演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气流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在乐谱中用“T”或“▼”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