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炎十大名方(精)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0119bc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9.png)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胃炎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出现暴饮暴食或者吸食大量香烟导致。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治疗胃炎的中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治疗胃炎的中药方1、人参半夏饺【组成】半夏、人参(或党参)各12克,蜂蜜15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补气降逆止呕。
适用于胃气虚弱之慢性浅表性胃炎反胃者。
2、姜蔻丁香散【组成】炮姜、白豆蔻、丁香各9克。
【制作】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呕。
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疼痛、呕吐、呃逆者。
3、附子干姜散【组成】附子、干姜各9克。
【制作】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中散寒。
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寒疼痛者。
治疗胃炎的方法1、药物调理是基础。
但不等于说是要去药店拿药,即使是成片中药,因其加工过,效力已减半,不如原汁原味的“至宝和胃汤”汤药类方子。
2、饮食调理最关键。
饮食清淡、温热软食易消化的才行。
养胃食物多多益善。
如面条、粥类、面食、山药、木瓜等。
3、不吃辛辣刺激食物,过热、凉、硬、干的都不行,任何刺激胃的东西能不吃就不吃。
4、戒烟戒酒。
不熬夜,不过度劳累。
不经常生气情绪抑郁。
5、注意保暖,生活规律。
心态积极,锻炼身体。
胃炎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
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部分患者会感腹胀。
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有嗳气。
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3、反复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4、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5、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胃炎对身体的影响1、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精)
![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精)](https://img.taocdn.com/s3/m/141999b526fff705cc170a9a.png)
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56.1 砂半理中汤【来源】宋孝志,《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清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壳(或炒枳实)、砂仁(打碎)各9克。
【用法】每日1剂,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5分(1厘米=3市分)。
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2次,分2次温服。
【功用】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
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瘢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
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
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脾胃痛之主药。
香附舒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疗效。
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克,日服1~2次,以巩固疗效。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
临床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加减】本方为治疗胃痛的基本方剂,临床可根据病情酌加药物。
如:(1)肝胃痛证:见胃痛连胁,攻撑作痛,呕逆嗳气,苔多薄白,脉弦紧。
治疗将香附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为9克。
若口苦吐酸,为胆火较盛,加生栀子6~9克;胁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
(2)心胃痛证:见痛引胸中,心悸气短,舌红苔薄白、脉寸尺俱微,动见于关。
治疗将高良姜加至12克为主药。
余四味仍用9克。
若大便色黑即与小肠火有关,可加焦栀仁3克。
(3)脾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缓或大,治疗将炒枳壳(或炒枳实)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
(4)肺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动则气少,舌苔白腻、脉寸微关紧尺沉,治疗将清半夏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若见大便干燥或不通,为大肠有热可加大黄2~3克。
(5)肾胃痛证:见脘痛及腰痛、腰酸,少腹胀痛,行则佝偻,舌苔薄白,脉沉迟或伏,治疗将砂仁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用9克。
中医治胃病最有名方子
![中医治胃病最有名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8db5d8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6.png)
中医治胃病最有名方子
中医治疗胃病的最有名方子包括以下几种:
1. 芍药汤:由芍药、白术、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可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症状。
2.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病症状。
3. 保和丸:由人参、甘草、茯苓、山药等药材组成,可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4. 陈黄芪汤:由陈皮、黄芪、白术等药材组成,可治疗胃病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5. 木瓜露:由木瓜、冬瓜子、薏苡仁等药材组成,可缓解胃炎、胃病引起的胃酸过多等症状。
这些方子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胃病方面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但对于不同的个体和病情,最好还是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32a015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c.png)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等。
中药土方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治疗方法,它以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药材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胃炎方面,中药土方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希望能为胃炎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1.土茯苓黄耆汤【药材】土茯苓、黄耆、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3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7天。
2.芦荟金银花汤【药材】芦荟、金银花、菊花、甜菜根。
【制法】将芦荟剥皮切小块,金银花、菊花、甜菜根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2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10天。
3.茵陈蒿菊合剂【药材】茵陈、蒿菊、荆芥穗、薄荷。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4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5天。
4.杜仲熟地夜交藤煎剂【药材】杜仲、熟地、夜交藤、川断、鹿角胶、羊肚菌。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6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200毫升,连续服用14天。
5.乌梅迷迭香汤【药材】乌梅、迷迭香、柴胡、茯苓、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5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7天。
以上是几种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各个秘方的制法和用法用量都已详细介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在采用中药土方治疗胃炎之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胃炎十大名方(精)
![中医治疗胃炎十大名方(精)](https://img.taocdn.com/s3/m/60fcaadafc4ffe473268ab59.png)
全国中医十大名方,90 年代全国中医十大名医方:(治胃病十方1. 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热胁嗳气纳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R:佩兰10g延胡10g普洱茶5g厚朴5g炙甘草5g素馨花12g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2.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R:北沙参30g石斛20g怀山药130g焦山查30g桑寄生20g玉竹20g青代10g白勺10g浙贝10g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用法:在服法上要求冷水浸过药面浸泡 1 0分钟煮沸后改用文火15 分钟服取药液约400ml 。
3.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为主症。
R乌梅肉6g炒白勺10g北沙参10g大麦冬10g金钗石斛10g丹参10g生麦芽10g炙内金5g 炙甘草3g 玫瑰花3g功效: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
此方为经验方,方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足资吾等效法。
4.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食欲之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卓效R麦芽30g谷芽30g内金15g山药15g党参10g甘草5g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浸泡一小时,沸后继沸5 分钟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5.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R:沙参20g白芍20g麦冬15g山楂15g石斛15g知母12g花粉12g内金10g丹皮10g乌梅10g陈皮10g生甘草3g功效; 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6.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R:党参15g丹参15g蒲公英15g白芍15g制半夏10g黄连3g甘姜3g炙甘草6g 功效:有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方溶古方三首为一炉,适用于寒热错杂证7.凡急慢性胃炎,胃十二肠溃疡,胃N 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慢性胰腺炎,内脏植物N 功能紊乱等所致之痛属气血不调者均可服用:R:延胡索9g川楝子9g生甘草9g乌贼骨9g制香附9g沉香曲9g白芍12g蒲公英20g台片6g功效: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偏方
![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363293576529647d26285213.png)
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偏方潞党参白术治胃炎,健脾化湿,清热活血。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
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木香6克,旋覆花10克,川楝子10克,蒲公英15克,徐长卿10克,神曲10克,莪术10克,乳香6克,佛手15克,冬瓜皮30克。
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
连服3周为1个疗程。
龙胆草蒲公英治胃炎,清热解毒,敛阴生津。
主治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1、物理因素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2、化学因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
3、生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
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
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
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亦可合并肠炎,且发病更快。
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渐多。
1、急性胆囊炎本病的特点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痛或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阳性。
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立诊断。
2、急性胰腺炎常有暴饮暴食史或胆道结石病史,突发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样疼痛,伴持续性腹胀和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症患者腹水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
B超、CT 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有利于诊断。
3、空腔脏器穿孔患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全腹剧烈疼痛,体检有压痛与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子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e0e3d3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0.png)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子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子有很多,常见的有:
1. 柴胡疏肝散:用于治疗肝胃气滞型胃炎,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患者可出现胃部饱胀感,以进食后为甚,还可能伴有胃部胀痛连胁、嗳气、放屁后感舒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状,而且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
2. 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脾虚胃热型胃炎,患者可出现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而且痛无定时,饥饿时会感觉疼痛,吃饱时会觉得比较胀,还可伴有口苦干而不多饮、饮食量减少、大便时稀时秘等情况。
多见于西医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
3. 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型胃炎,表现为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比较舒适,而且喜欢吃热食,食后会觉得腹胀,还可能伴有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多见于西医中的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有脾虚证。
4. 益胃汤:适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炎,患者胃部疼痛隐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
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faacf5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2.png)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重要疗法,在治疗胃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胃炎中药方剂。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生姜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气不足、脾虚导致的胃痛、纳差、嗳气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白术能健脾益胃、散湿化痰,茯苓能利水消肿、清热除烦,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
二、保和丸保和丸是由黄连、黄柏、栀子、半夏、生姜、陈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降逆止呕、理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胃炎、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保和丸中的黄连和黄柏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能促进胃肠蠕动、消除积滞,半夏有平喘、止呕的功效,生姜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作用,陈皮能行气化湿、开胃健脾。
三、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橘红、半夏、陈皮等共九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能调和脾胃、健脾益气、化湿开胃,半夏、陈皮有宽中化滞、止痛的作用,橘红具有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
四、白虎汤白虎汤是由炙甘草、生姜、石膏、桂枝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炎、胃痛、口渴、口干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石膏能清热解毒、降火生津,桂枝能温通经气、行血活络。
以上几种胃炎中药方剂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病人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剂,遵医嘱规定服用。
同时,中药方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中医治疗胃炎的处方
![中医治疗胃炎的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e3784e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c.png)
中医治疗胃炎的处方中医治疗胃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胃炎的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主张调和脾胃,疏肝理气,以达到缓解症状、恢复脾胃功能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炎的处方:1. 健脾和胃汤:- 材料: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木香6克,砂仁6克,生姜3片。
- 制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
- 功效: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炎。
2. 疏肝理气汤:- 材料: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甘草6克。
- 制法:同上。
-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适用于肝气郁结型胃炎。
3. 清热化湿汤:- 材料: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
- 制法:同上。
- 功效:清热化湿,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胃炎。
4. 温中散寒汤:- 材料:干姜6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
- 制法:同上。
- 功效: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炎。
5. 养阴清热汤:- 材料:生地黄15克,玉竹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 制法:同上。
- 功效:养阴清热,适用于胃阴虚型胃炎。
在使用中医处方治疗胃炎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的处方,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胃病克星根治所有胃病中药秘方
![胃病克星根治所有胃病中药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fbb3b75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a.png)
根治所有胃病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有效率98%以上;无毒无任何副作用;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 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 50 克;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有效率98%;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不要吃完饭就躺下;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吃过我的药方的人都知道;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糯米多少无访,可以随意多加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一天一剂,早晚煎服;普通患者3剂药可以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注: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 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核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 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 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 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 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 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 头方: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尾方: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用下方:★ 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冷气痛,用下方:★ 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 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用下方:★ 茯苓15克柴胡10克薄菏10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青皮10克佛手15克§夏季腹痛泄泻,用下方:★ 香薷35克厚朴10克姜汁炒扁豆10克黄连5克研末服§红白痢,用下方:★ 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肚胀痛,下方有理气通便之用:★ 苍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10克草蔻10克山楂肉10克建神曲10克草果10克槟榔10克薤白20克麦芽10克谷芽10克甘草5克胃下垂良姜、均姜、陈皮即橙皮、饴糖上药每味各半斤市斤,先将前三味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加饴糖溶化;每服一小碗,每日服三次;。
值得收藏的治疗胃炎的中医验方
![值得收藏的治疗胃炎的中医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5cc8aa6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d.png)
值得收藏的治疗胃炎的中医验方关于胃炎,相信很多朋友对它都不陌生,其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多种不同因素所引发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
一旦发生胃炎,患者将会出现中上腹疼痛、腹胀、恶心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从中医学分析胃炎,多见于虚实相兼或虚多实少之症,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以“养”为主,而中医疗法正是秉承这一治疗理念,以此实现“根治”胃炎的治疗目标。
特此,本文对一些值得收藏的治疗胃炎的中医验方进行简单科普。
中医验方一:益气温胃汤对于患有胃炎的患者而言,一旦病情发作,将会出现胃脘不舒、脘部如坠等症状,尤其是在空腹的时候,想要吃点东西缓解一下这些症状,又没有多强烈的食欲,如此反复就可能导致患者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脉象也比较细弱。
中医对其进行辩证可知,此症属脾失健运,胃阳不足,脾胃虚寒所引发的胃炎,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可服用益气温胃汤来缓解上述不良症状。
益气温胃汤主要有30g的黄芪,15g的山药、白芍,12g的党参、茯苓、白术,10g的扁豆、陈皮、干姜、炙甘草,5g的砂仁等构成。
另外,如果患者还存在明显的寒象,则可在上述验方中加入12g的良姜和6g的肉桂;如果患者症状十分明显,则可在原验方基础上加入10g的附片和吴茱萸,6g的川椒;如果出现泛酸症状,还可在原验方基础上加12g的海螵蛸和煅瓦楞子。
中医验方二:益阴养胃汤对于患有胃炎的患者而言,一旦病情发作,还可见患者出现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等症状。
经胃镜检查可见患者的胃黏膜伤有轻度充血问题,并且分泌物也不是很多,甚至有些患者的腺体已经萎缩;在中医辨证下可知,此症属于肝脾阴伤、胃阴亏虚所引发的胃炎,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可服用益阴养胃汤来缓解上述不良症状。
关于益阴养胃汤的组成,主要有15g的玉竹、沙参、白芍,12g的麦冬、石斛,10g的甘草、川楝子,3g的半夏。
另外,如果患者还存在明显的口渴症状,则可在上述验方中加入花粉;如果患者胃脘灼热症状十分明显,则可在原验方基础上加入20g的白花蛇舌草,15g的蒲公英;如果出现低酸症状,还可在原验方基础上酌情加入12g的木瓜和山楂,10g的乌梅;如果患者还存在大便艰涩症状,则可在原基础上加入15g的栝楼,12g的决明子;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则可在原基础上加入12g的郁李仁和麻仁;如果患者食欲不好,则可在原基础上加入15g的谷芽,10g绿梅花。
十个小偏方治疗胃肠炎最佳偏方
![十个小偏方治疗胃肠炎最佳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5c6cb3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7.png)
十个小偏方治疗胃肠炎最佳偏方渭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
多发生于夏秋李,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
对于健康成人,胃肠类通常只会引起不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対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者。
却可能导致成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生姜治胃炎※用料与用法※生姜连皮1大块。
黄泥包火煨,闻香气后取出,去泥切片,开水泡代茶饮。
2.吴茱萸治胃炎※用料与用法※吴茱萸(开水泡,去苦水)9克,水煎服,或加生姜3克,共煎服。
[出处]:《中医杂志》4.诃子白豆蔻治胃炎※用料与用法※诃子、白豆蔻、藿香各6克,共研末每次3克,姜汤送服。
[荐方人]:湖北范文远5.陈皮治胃炎※用料与用法※陈皮30克。
陈皮炒至皮黄色、起珠,取出研细末,每次9克,冲白糖空腹服。
又方:青皮9克,水煎空腹服。
治胸胃胀痛。
6.糯米粉熟羊油治糜烂性胃炎[荐方由来]:几代家传的秘方。
※用料与用法※阴糯米粉30克,熟羊油3克,红糖适量。
以上三药用冷水调匀,煮熟即可食用。
1日3次,每次1剂,以空腹时食用疗效较好[注]:阴糯米粉制法:糯米用清水冲洗1次,水泡半小时,置瓶中放水蒸熟,晾千,磨成细粉即成。
[功效]:润养牌胃。
[荐方人]:昆明王汝俊7.旋覆花、苏梗治胃炎※用料与用法※旋覆花(包)、苏梗各9克,清炙枇把叶(去毛)12克,水煎温服。
8.银鱼砂仁治慢性胃炎[荐方由来]:彝族地区广泛流传应用的秘方。
※用料与用法※银鱼50克,砂仁30克,大枣60克。
炖服,每天1剂,分3次服。
患者服药10-20天后,病情明显好转。
[注]:无银鱼,可用其他鱼代替。
[功效]:醒脾和胃、消食理气。
[荐方人]:云南郭维光9.炒扁豆川木瓜治胃炎※用料与用法※炒扁豆45克,川木瓜18克,水煎服。
[出处]:《四川中医》10.牛胃、贝母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所致疼痛[荐方由来]:牛胃入药,汉医首载于唐代《食疗本草》,《本草纲目》亦有记载。
本方长期流传于彝族民间。
全国十大名医治胃病名方
![全国十大名医治胃病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9af541ec281e53a5902ff07.png)
全国十大名医治胃病名方1;董建华;苏梗6g 香附6g 陈皮6g 毕澄茄6g 枳壳10g 大腹皮10g 香橼皮10g 佛手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功效:有理气和胃通降之功。
适应症;胃胀痛为主之胃炎患者。
胃苏冲剂就是以此为基础做成。
2;张镜人;柴胡,苏梗,六曲各6g,炒黄芩,炒白术,炙香附,炙元胡个9g,炙甘草3g八月札15,香谷芽12g。
功效:有调肝和胃,调脾安中之功。
故名安中汤。
适应症;胃炎有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有嗳气泛酸等症。
3;谢昌仁;陈皮,枳实,竹茹6g,黄连2g,姜半夏10,茯苓12g甘草3g。
功效:有苦降辛通,化湿和中之效。
适应症;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
4;梁建波;佩兰10g,元胡10g,普洱茶,厚朴,炙甘草各5g,素馨花12g。
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适应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之伴有胃痛胃灼热,胁涨嗳气,呐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5;姚奇蔚;北沙参,石斛,淮山药,焦山楂各30g 桑寄生,玉竹20g,青黛,白芍,浙贝各10g。
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
适应症;胃痛胃胀噪杂灼热,口干口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6;周仲英;乌梅肉6 炒白芍10 北沙参10 大麦冬10 金叉石斛10 丹参10 生麦芽10 炙鸡内金5 炙甘草3 玫瑰花3(均为克)功效:有滋养胃阴,疏肝揉肝之效。
适应症;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隐痛,烦渴思饮,口干舌燥,食少便秘为主症。
7;赵棻;麦芽,谷芽各30g,内金15g山药15g党参10g甘草5g 为粉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泡一个小时,沸后继续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加食欲之效。
临床功效特彰,确有良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有卓效。
8;李振华;沙参20 白芍20 麦冬15 山楂15 石斛15 知母12 花粉12 内金10 丹皮10 乌梅10 陈皮10 甘草3 g功效: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药物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药物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192ac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c.png)
药物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药物性胃炎是指由于某些药物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其症状包括
胃部不适、胃痛、消化不良等。
中药在治疗药物性胃炎方面具有一
定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处方:
1. 三味消炎片:
- 组成:黄连、黄芩、连翘。
- 功效:清热解毒,抑制胃黏膜炎症。
2. 正胃疗法颗粒:
- 组成:茯苓、木通、豆蔻、木香、苍术、郁金。
- 功效:健脾胃、消导积,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
3. 胃癌疗法颗粒:
- 组成:莪术、佩兰、石菖蒲、白术、谷精皮、延胡索、大黄。
- 功效:清热胃、燥湿解毒,减轻药物性胃炎症状。
4. 凡士林复方胶囊:
- 组成:凡士林、黄连、天花粉、冬小麦。
- 功效:润肠胃,保护胃黏膜。
5. 胃部消炎颗粒:
- 组成:黄连、黄芩、黄岑、枳实、柴胡、草决明。
- 功效:清热解毒,减轻胃部炎症。
以上处方只是常见的一些中药治疗药物性胃炎的方案,具体使
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来确定。
同时,对于药物性胃炎
患者来说,合理用药和调整饮食结构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出现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中药治疗药物性胃炎前,请一定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建议。
胃病中医治疗绝技
![胃病中医治疗绝技](https://img.taocdn.com/s3/m/ccd309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1.png)
胃病中医治疗绝技胃炎名方---摘于吴大真《现代名中医胃病治疗绝技》1. 胃舒方--供方名医:杨泽民组成:黄芪20g,良姜3g,桂枝10g,白芍10g,黄连3g,姜半夏10g,陈皮10g,元胡10g,煅瓦楞30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头煎取汁300ml,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左右服150ml;二煎取汁150ml,晚上8点左右服下。
功效:益气温中、理气泻火。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属寒热夹杂证,有胃痛、嘈杂、胀满、嗳气、呕恶者。
加减:偏寒者,良姜重用至5g;偏热者,良姜减量或去良姜;便秘者,加生大黄3g;10个月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去桂枝,良姜改炮姜,加生地榆30g。
2. 三黄胃炎汤--供方名医:陈士奎组成:黄芪18~30g,黄连3~6g,黄精12~15g,桂枝12g,白芍12g,神曲30g,生姜3片,大枣6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气温中、健脾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加减:脾胃虚寒,胃寒怕冷者,加高良姜;胃阴不足,口干咽燥者,加麦冬、玉竹、生地;肝强脾弱,脘腹痞满者,合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肝气犯胃,呃逆嗳气者,合四逆散,加制半夏、竹茹、丁香、代赭石;痛甚者,加元胡、佛手、甘松;嘈杂不舒者,加吴茱萸;纳差者,加炒谷麦芽、焦楂;便溏者,加党参、木香、诃子肉、肉豆蔻;HP感染者,加蒲公英,并酌情加高良姜佐制其苦寒伤胃。
3. 厚朴八味饮--供方名医:刘茂甫组成:厚朴15g,苍术12g,炒枳壳12g,陈皮12g,炒莱菔子15g,连翘9g,生山楂15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理气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肝炎属气滞痛、腹胀、呃逆、嘈杂、反胃、纳差者。
4. 健脾和胃汤--供方名医:王祖雄组成:太子参10g,白术9g,苍术9g,茯苓15g,陈皮9g,法半夏9g,砂仁6g,佛手9g,香橼皮9g,厚朴6g,蔻仁6g,川芎6g,丹参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cfe6a5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9.png)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导言慢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
中药作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方剂一:四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二:六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理气止痛。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三:金匮肾气丸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草10克,山药12克,熟地黄10克,牡蛎10克,泽漆10克,鹿茸10克,黄疸羊肉15克。
功效:补肾益气,健脾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伴肾气不足,腹胀,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四:小柴胡汤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术10克,人参6克,栀子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6克。
功效: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适应症:脾胃虚弱,气滞胃脘痛,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五:四逆散组成:人参9克,干姜6克,黄芩6克,陈皮6克,甘草6克,大枣3枚。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和胃。
适应症:脾胃虚寒,腹痛寒胀。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六:干姜救心汤组成: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温中散寒,安抚气机,止呕止纳。
适应症:胃气上逆,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1.方剂疗程一般为2-4周,具体视病情而定。
2.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先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忌口禁忌,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酸性食物等。
名中医治慢性胃炎
![名中医治慢性胃炎](https://img.taocdn.com/s3/m/8623ce4779563c1ec5da71e0.png)
名中医治慢性胃炎(胃脘痛)十九个秘方五六、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19首)56.1砂半理中汤【来源】宋孝志,《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清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壳(或炒枳实)、砂仁(打碎)各9克。
【用法】每日1剂,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5分(1厘米=3市分)。
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2次,分2次温服。
【功用】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
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瘢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
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
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脾胃痛之主药。
香附舒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疗效。
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克,日服1~2次,以巩固疗效。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
临床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加减】本方为治疗胃痛的基本方剂,临床可根据病情酌加药物。
如:(1)肝胃痛证:见胃痛连胁,攻撑作痛,呕逆嗳气,苔多薄白,脉弦紧。
治疗将香附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为9克。
若口苦吐酸,为胆火较盛,加生栀子6~9克;胁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
(2)心胃痛证:见痛引胸中,心悸气短,舌红苔薄白、脉寸尺俱微,动见于关。
治疗将高良姜加至12克为主药。
余四味仍用9克。
若大便色黑即与小肠火有关,可加焦栀仁3克。
(3)脾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缓或大,治疗将炒枳壳(或炒枳实)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
(4)肺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动则气少,舌苔白腻、脉寸微关紧尺沉,治疗将清半夏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若见大便干燥或不通,为大肠有热可加大黄2~3克。
治疗胃肠病的名方
![治疗胃肠病的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4e63f04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0.png)
治疗胃肠病的名方
治疗胃肠病的名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三黄饮:将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煎汤,可治疗胃炎及胃溃疡。
2. 人参芪麻汤:人参、黄芪、麻仁、桂枝各适量煎服,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腹泻、胃痛等症状。
3. 十全大补汤:当归、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大枣、白芍、桂枝、生姜、牛肉各适量煲汤,可增强胃肠功能,有益于消化、营养吸收。
4. 五苓散: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橘红各适量煎汤,可治疗腹泻、水肿等症状。
5. 保和丸:由茯苓、白术、泽泻、甘草、川楝子、葛根等组成,可缓解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
注意:以上方剂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乱用,尤其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要谨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医十大名方 ,90年代全国中医十大名医方:
(治胃病十方 1. 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热胁嗳气纳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R: 佩兰 10g 延胡 10g 普洱茶 5g 厚朴 5g 炙甘草 5g 素馨花 12g
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
2. 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R: 北沙参 30g 石斛 20g 怀山药 130g 焦山查 30g 桑寄生 20g 玉竹 20g 青代 10g 白勺
10g 浙贝 10g
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 .
用法:在服法上要求冷水浸过药面浸泡 10分钟煮沸后改用文火 15分钟服取药液约 400ml 。
3. 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
少便秘为主症。
R :乌梅肉 6g 炒白勺 10g 北沙参 10g 大麦冬 10g 金钗石斛 10g 丹参 10g 生麦芽10g
炙内金 5g 炙甘草 3g 玫瑰花 3g
功效: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
此方为经验方,方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
甘化阴,足
资吾等效法。
4. 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食欲之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卓效
R :麦芽 30g 谷芽 30g 内金 15g 山药 15g 党参 10g 甘草 5g 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
,浸泡一小时,沸后继沸 5分钟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5. 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
R: 沙参 20g 白芍 20g 麦冬 15g 山楂 15g 石斛 15g 知母 12g 花粉 12g 内金 10g 丹皮
10g 乌梅 10g 陈皮 10g 生甘草 3g
功效 ; 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6. 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
R: 党参 15g 丹参 15g 蒲公英 15g 白芍 15g 制半夏 10g 黄连 3g 甘姜 3g 炙甘草6g
功效:有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方溶古方三首为一炉,适用于寒热错杂证
7. 凡急慢性胃炎,胃十二肠溃疡,胃 N 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慢性胰腺炎,
内脏植物 N 功能紊乱等所致之痛属气血不调者均可服用:
R: 延胡索 9g 川楝子 9g 生甘草 9g 乌贼骨 9g 制香附 9g 沉香曲 9g 白芍 12g 蒲公英
20g 台片 6g
功效: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8. 适用于胃胀痛为主之胃炎患者:
R :苏梗 6g 香附 6g 陈皮 6g 毕澄茄 6g 枳壳 10g 大腹皮 10g 香橼皮 10g 佛手 6g
功效:有理气和胃通降之功。
9. 适用于胃炎有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等症有可随证加减。
R: 柴胡 6g 苏梗 6g 六曲 6g 炒黄芩 9g 炒白术 9g 香扁豆 9g 炒白芍 9g 制香附9g 炙延
胡 9g 炙甘草 3g 八月扎 15g 香谷芽 12g
功效:有调肝和胃,健脾安中之功;故明“ 安中汤” 。
10. 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可随证加减。
R: 陈皮 6g 枳实 6g 竹茹 6g 黄连 2g 姜半夏 10g 茯苓 12g 甘草 3g 功效:有苦降辛通,化湿和中之效, 1日 1剂水煎服分 2次服,并可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