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共关系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四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四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河南历史
主题四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近5年考查3次,每年1道)
历史
一、主题解读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以“党内 合作”的形式,开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国民革命运动的浪潮中,国民 革命军出师北伐,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革命 阵营内部发生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先后发动政变,国民革命骤 然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名义上统一了全 国。
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
位。
三、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1.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 (1)结合地图,了解国民大革命发生的时空顺序。 (2)了解叶挺独立团的事迹,感悟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3)从阶级差异的角度,解释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七一五”等 反革命政变的原因。
2.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结合地图,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及发展情况。 (2)从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井冈山精神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重要性。 3.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1)从党内组织、军事指挥、思想路线等方面说明遵义会议是党的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2)体会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伟大精神。
本主题有四个学习要点:国民革命运动、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三大 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
二、2022版课标和2011版课标对比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2011版课标(课程内容)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

[推荐学习]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五 近现代史上的国共关系(无答案)

[推荐学习]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五 近现代史上的国共关系(无答案)

近现代史上的国共关系专题概述从1924年至今,国共关系错综复杂。

1924~1949年国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由长期的对立关系到渐趋缓和,现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呈现出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文化交融的局面。

知识清单拓展延伸1.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仍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国共关系的轨迹: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3.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1)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分裂根源)(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变化主要依据)(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4.启示:(1)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

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3)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5.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比较:同:(1)都面临强大的敌人,都由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

(2)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的。

(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异:(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合作对象不同:前者是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与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国民党。

(3)政治基础与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任务——共同抗日,赢得民族解放。

(4)合作的阶级基础和范围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范围更加广泛,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5)斗争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北洋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

(6)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推动了工农运动,保障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而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九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及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九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及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的曙光 上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共同领导 合作 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 国共 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 对立 新道路。红军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 命转危为安
5
【思维建构】
必备知识·夯根基 主题归纳·明重点 真题精选·提素能
必备知识·夯根基
7
考点1 新文化运动
2022课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
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背景: (1)新生的_中__华__民__国___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 _思__想__文__化___领域的革新运动。
15
【易混警示】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时空观念】
16
【易混警示】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7
考点3 中国共产党诞生 2022课标: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1.诞生条件: (1)思想基础:__马__克_思__主__义___的传播。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国共关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国共关系专项训练含答案

2.国共关系一、选择题1 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扶助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2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3“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握手”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建立黄埔军校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D.促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

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二、非选择题5 以下图示展现了国共两党已走过的80余年的风雨历程,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否则画“×”。

(1)图示反映了国共关系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合作——分裂——合作——分裂”的历程。

( )(2)在A和C时期,国共两度携手,共赴国难,参与了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 )(3)国共关系由B到C的变化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 )(4)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印证了D时期两党之间的对抗。

( )(5)上述图示揭示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

( )6 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讲与练-国共两党关系与祖国统一大业.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讲与练-国共两党关系与祖国统一大业.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讲与练-国共两党关系与祖国统一大业国共两党关系【一】国共关系的演变〔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1、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2、合作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影响:国民大革命迅速开展并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4、破裂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破裂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年〕1、国共的对峙〔1〕表现:①政权的对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0~1936、10〕。

〔2〕影响: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2、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

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的推动:1935年底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合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1、根源: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

②美国的干涉。

2、标志: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9—1979年〕1、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2025年湖南省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2025年湖南省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 结果
命运动蓬勃发展
2025版
历史
湖南专版
3.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党内 反动集团 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 府的建立
改易旗帜
(1)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 (2)结果:国民革命失败
长 征 精 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斗的精神
2025版
历史
湖南专版
2025版
历史
湖南专版
【知识链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会议。(见本书P194) 【易错易混】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指 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意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义 (3)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
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

伟大征程
军 长 征
(1)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
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长沙 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
区进军 (3)在进军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 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2023年湖北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三):台湾问题和国共关系课件

2023年湖北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三):台湾问题和国共关系课件
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③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梳 ④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⑤1995年 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⑥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 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⑦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 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 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考点梳理(三)(国共两党的关系)
1.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知 识 时间
形成标志
梳 政治基础 理
核心人物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927年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新三民主义 陈独秀、孙中山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1946年 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1937年,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救亡
第一次国共分裂


时间
1927年——1937年
第二次国共分裂 1946年——
解放战争爆发,海峡两岸分裂;台湾问题产

分裂影响
国共双方的十年内战,为日本帝

国主义侵华提供可乘之机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三大战
重大事件
南昌起义、长征等
役、渡江战役
启示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中华民族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国共两党应该加强合作交流,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 一作出贡献。

中考主题复习国共关系

中考主题复习国共关系
中考主题复习
国共关系
知识梳理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 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1、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 标志?成果? 2、1927-1937年:十年内战
红军长征时间?原因?胜利的意义?
3、1937-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因: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共 产党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变“反将抗日”的 政策为“拥蒋抗日”的政策 标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 成果: 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复兴的起点。
(5)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国 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意义。(2分)
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局势;符合两岸 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A.B.C.D反映了的战争(或事件)及产 生了怎样的结果? (2)从图片A.B.C.D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知道明明探 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
3、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一· 二九”运动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4、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 线是 A、革命统一战线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 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 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第11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

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第11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基干力 ⁠ 长征胜利 量 ,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 的意义
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北上抗日)
特 点 行程远、历时长、战斗激烈、环境险恶、考验严峻
长征 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 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 精神
B. 参加护国战争 D. 推动国共合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3·滨州中考,11,2分)孙中山指出:“我今天来分别共产主义和民生主 义,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 有什么分别……”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 C )
A. 提出三民主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东营中考,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5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办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926年8月
一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教训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独立掌握革 命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

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通用版)国共关系(共25张PPT)

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通用版)国共关系(共25张PPT)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 规模的一次战役。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 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其标志是( B)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 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A
——抗日战争时期
1 一条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两大重要事件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3 三次主要战役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1.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七七事变 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 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D )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 就是 ( D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陕北会师 D.西安事变
——解放战争时期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北平
三大战役中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最先进行的战役: 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中 渡江战役后 南 京 。 。
和平解放; 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国民党陆军 全称:
军官学校 校长 孙中 山 政治部 人物: 主任 周恩 来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 作用: 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基本推翻 成果: 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1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1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义 意义 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 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南昌起义》(绘画)
解读: 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不畏 强敌、前仆后继 的革命精神
1927年8月7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 八七
起义的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 会议
②发展: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 经过 动全国。[2020年考]
③后续: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1928年底,Biblioteka 张学良宣布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实现了全国名义上统一 结果
胜利 国共合作; 北伐军英勇善战; 北伐军策略得当; 共产党 原因 员冲锋在前; 人民支持
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经过:
秋收 起义
结果: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开 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 井冈 武装, 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山会
②两军会师后, 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不久改称为中国 师
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任党代表
古田 1929年12月, 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 会议 军的原则 [2021 年考]
①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 重要地点:
冈山打土豪, 分田地, 建立革 南昌、瑞金、井
命政权, 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 冈山根据地。
战争,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 行军路线:
标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
志 州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民族问题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民族问题

专题七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民族问题一、对国共关系的认识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24—1949年)合作(1924—1927年),-----分裂-------合作(1937—1945年),-----分裂2)概括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A 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 国际的影响。

3)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各取得什么重大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孙中山;共—陈独秀),取得北伐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蒋介石;共—毛泽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分裂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中国内战大举侵华。

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双方三年多内战,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5)探究国共关系对于今天来说,有何现实意义?1)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两党可以通过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7)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8)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再次谈判:西安事变后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香港问题1、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人教版】备战中考历史复习《国共关系》教案

【人教版】备战中考历史复习《国共关系》教案

国共关系●(2010·广西桂林市)3、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2010·湖北省孝感市)53、李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历史学习注重论从史出,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有ACDA.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C.1937年—1945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赢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D.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战败后逃往台湾,致使大陆和台湾骨肉分离●(2010·广东省深圳市)16.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①同盟会成立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010·山东省济宁市)21.中国共产党完成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 .建立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2010·四川省广安市)17.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功绩不包括...A .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B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C .创建黄浦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D .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2010·天津市)26.(14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在他组织领导和革命精神感召下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2024四川中考历史知识点研究复习专题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

2024四川中考历史知识点研究复习专题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时间 1926年7月开始
北伐 战争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都2023.11、2019.10)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先锋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பைடு நூலகம்
(1)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攻占长沙→连克汀泗桥和贺胜
的变化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召开, 成果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破裂
失 败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俄国的革命 道路
实践
独立领导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结合中国 革命情况
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正 确革命道路
开辟
受挫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 命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
大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100周年 成都5年1考;绵阳5年1考 北伐战争 成都5年2考 南京国民政府
2022版课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 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时间 1924年1月—1927年7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 经过
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 井冈山 结果 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会师 (1)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意义 (2)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梳理汇编:专题九、国共两党关系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梳理汇编:专题九、国共两党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九、国共两党关系 (见面对面 P92) 1、列举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的成果 第一次(1924 至 1927):经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 统治。第二次(1937 至 1945: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第 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2、列举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分裂造成的恶果 第一次分裂造成的恶果(1927 至 1937):国共两党打了十年的内 战。第二次分裂造成的恶果(1946 至 1949):国共两党打了三年的 内战,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裂的局面。 曲折发展:合作——分裂——合作——分裂 启示:合则强、分则弱、合则盛、分则衰、合则荣、分则辱、合 则存、分则亡。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8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8 国共两党关系史

抗日战争 合作 _ 时期 (1937-1945)
取得抗日战争胜 利,中华民族由 危亡走向振兴 。
自主学习
时期 关系 原因 史实 ① 重庆 谈判,签 订《双十协定》; ②国民党挑起内战 ,内战全面爆发; ③ 辽沈 、 平津 、 淮海 战役; ④ 渡江 战役,解 放南京,统治中国 22 年国民党政权 垮台。 影响
巩固练习
• 7.探究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 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解 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1979 年元旦,为了尽早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 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 国的大政方针。 (1)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启示Leabharlann 巩固练习• 1.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重要的民主 革命成果是 ( C ) A.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C.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建立中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
巩固练习
• 2.观察下图,判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 表团在西安达成的最主要成果是 ( C ) A.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B.促使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C.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巩固练习
•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 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 是谁? 战役: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李宗仁。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 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专题二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专题二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专题二国共两党关系史一、中考知识回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本专题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为线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与时俱进的政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1、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时间界定:1919年5月—1949年10月(“新”主要是指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2、标志性事件: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4、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5、斗争方式: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6、取得的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最主要表现)7、意义: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依据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8、五四精神: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

新时期继承和发扬:振兴中华、立足岗位、乐于奉献、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1924年—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1、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4月)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事件(或成就):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破裂标志: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第一次分裂——十年内战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事件: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9月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标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事件——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影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4、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事件——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解放华东、中原地区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全境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影响——祖国至今未能统一二、真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小船只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共关系一、国共关系的演变(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1.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影响:国民大革命迅速开展并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4.破裂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表现:1927年4月12日,蒋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5月,许可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1.国共的对峙(1)表现①政权的对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取得前四前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0~1936.10)。

(2)影响: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2.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

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的推进:1935年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形成: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⑥1937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⑦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⑧1937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合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1.根源: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

②美国的干涉。

2.标志: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9—1979年)1.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2.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六)国共关系的缓和(1979年以后)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二、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1.中共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5~1927.7)(1)对策: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依据: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帝国主义采取了“以华治华”政策,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因此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北洋军阀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国民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1)对策:武装反蒋→抗日反蒋→逼蒋抗日。

(2)依据:随着法西斯上台与扩张,蒋介石推行屠杀共产党,“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等政策,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化为民族矛盾。

(3)作用:中共获得了人民拥护并开辟了新道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1)对策:联蒋抗日。

(2)依据: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都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国共两党基本上能并肩战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第三次同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10)(1)对策:自卫反蒋。

(2)依据: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以及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中共领导的广大民众与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3)作用:中共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12)(1)对策;彻底倒蒋。

(2)依据:由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对新中国采取扼杀政策,国民党又垂死挣扎,因此,中共领导的广大民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中共通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不但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而且使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

三、分析认识1.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国共关系的认识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分则两伤”: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红色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

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但是,我们应看到:国民党是挑起分裂的罪魁。

“合则两利”: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

(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6)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四、例题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国共两党关系的重要时期。

请回答:(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特征: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

(2)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维护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

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就能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会产生分裂和斗争。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破裂。

(3)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内战的局面,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③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扭转了近百年以来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

④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和长期的海峡两岸对立,致使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4)从上述各方面你得出了哪些认识?认识: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祖国统一。

②合作局面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③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天海峡两岸关系,合作两利,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