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主要内容: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交通小区划分
第4节 交通网络的拓扑建模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1
上节内容回顾
1.交通(Traffic)的定义
广义地:人、货物、信息的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 移动。
侠义地:人、货物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水流、山崩、地震等自然现象)
当代社会的特征:人流、物流、信息流
(5)按交通服务对象的空间规模分类
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 区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5
上节内容回顾
6、交通规划的种类:
(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长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短期交通 规划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6
第1节 概述
交通流分配问题 (最短路径算法——里程最短、时间最短等)
2、科学性定量评价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 3、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避免过高确定目标。
③带状结构 (几个在一条线上组团,网络带形)(兰州 、桂林、深圳等)
④棋盘式结构 (均匀分布,网络方格)(北京、西安、 开封等)
⑤自由式结构 (城市受特定地形、水系约束)(天津、 大连、青岛)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17
二、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
交通网络是城市或区域的骨架,是保证用地 功能发挥和保持拉动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设施,左右着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方向或规模。 因此,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也应作为研究的问 题。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主要是对其空间布局 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其内容主要有: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和评价体系。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18
1.评价指标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规划目标 (2)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3)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5)第五章物流发展规划 (8)第六章道路网络规划 .......................................... 1. 1第七章慢行交通规划.. (15)第八章公交规划文本 (17)第九章静态交通规划 (21)第十章客运枢纽规划 (25)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27)第十二章附则 (31)图件目录图01 城市区位图图0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03 市域公路网现状图图04 市域公路网规划图图05 市域铁路网现状图图06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图07 市域航道网现状图图08 市域航道网规划图图09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整合图图10 一体两翼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整合图图11 疏港交通规划图图12 主城区现状用地图图13 主城区规划用地图图14 主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图图15 主城区干道网现状图图16 主城区干道网规划图图17 主城区快速路节点控制图图18 主城区现状公交线路图图19 主城区大容量公共系统规划图图20 主城区公交枢纽规划图图21 主城区公交停车保养场规划图图22 主城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图23 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图图24 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5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6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7 市域物流园区规划图图28 主城区货运通道规划图图29 主城区道路网络近期建设规划图图30 主城区近期公交优先规划图图31 主城区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图图32 远景一体两翼规划用地概念图图33 远景一体两翼快速路网规划概念图图34 远景一体两翼轨道线网规划概念图图35 主城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概念图3、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绿色交通理念,倡导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4、坚持统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整合共性,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扬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扬州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 第8章
北极星——天极和天帝的居所,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紫——代表了
最神圣的地方,如故宫称为紫禁城。
与天对应的是人工建筑的城市,遵循
天圆地方的概念,一般规划为方形或
长反省,南北轴线的北端与北极星呼
应……色彩与颜料都必须根据五服的
概念来确定。这样,一个尊卑有序、
符合天意的城市规划理论便诞生了。
3)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与城市发展
“数”——研究自然万物与人文社会的规律,并把社会等级、文化价 值的概念渗透其中,既有唯物的观点,也有唯心的成分。后来还发展 了“理”等,主要研究物类形体之间彼此不同的形式与性质、以及内 在的运行规律。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物,必然会直接反映在城 市这个物质的载体上,比如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天人合一、阴阳八卦、 堪舆风水理论等。还有“数”直接用于卦象、计算、组合与建筑的规 则制定,“气”则力求探索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并结合了化学、物理 、医学、人文等各个领域当的成果,带动了古代的社会进步,也促进 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4)针对更新改造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时首先就是要对某个历史阶段内城市空间、 城市建筑、街道肌理或社会活动进行界定,然后才能划分保护的范围 和内容,所以这个门类的研究离不开城市史的基础知识。切忌对手头 上的一些有限资料进行夸大或断章取义,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建筑 规模、人口结构、经济特点等,这些作为当前规划的依据资料。
2)城市文化结构
物质环境——城市空间布局、自然景观、建筑风格、街道肌理、城市标 志等,可以直接观察到和触摸到的部分。它们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
制度环境——各种法律法规,如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它是城市文 化中的一种隐性手段。
人文环境——主要围绕着人展开,包括个人自身的基本活动,社会活动, 精神活动。
交通抽样调查的误差
交通抽样调查的误差篇一:统计学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2.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 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 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3.调查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4.需要不断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A.连续性典型调查 B. 连续性全面调查C.连续性重点调查 D. 一次性抽样调查5.非抽样误差( )A 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 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C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D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不经常出现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有()A. 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C. 直接观察法D. 典型调查法E. 报告法2. 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作物亩产量调查E. 城市零售商店情况调查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A. 经济性B. 时效性C. 准确性D. 全面性E. 灵活性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5.以下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 )A 调查员的调查误差B 被调查者的回答误差C 无回答误差D 随机误差E 抽样框误差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交通规划-绪论ppt课件
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
”。
补充联邦道路法:5万人以上的城市,为了得到 与
道路有关的联邦政府的补贴,必须进行以城市综合
交通调查为基础的都市圈交通规划。
Traffic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ppt精选版
(2)交通的社会作用 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打破“地地区球间村距”离的隔 阂、形
成一体化社会;
时间的节约和有效利用、防灾和社会福利。
逐渐失去地ppt方精选特版色,恶化环境……。
10
二、交通规划(Traff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确定目标
解决手段与方法
1、定义
规划(Planning):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 和行动
方法 : ①ITS的重视及产品化
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
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
④重视交通环境
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兴
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问题: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四阶段法中
的增量分配的经典化,均衡、动态分配的试用
ppt精选版
32
第六节 交通规划研究展望
一、交通调查的方法与技术展望
1、对短期交通问题的对策,如自行车停车、 地区交 通、公共交通的票价和运行间隔问题 等等;
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仿真技术; ②静态到动态; ③ITS等高科技(引导、GPS、GTS、ETC等)的研制; 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 ⑤四阶段预测法到均衡、动态; 状况:城市环境问题 显著化、交通事故、堵车、交通弱 者的重视。
ppt精选版
31
第六阶段(1990~)
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态也具有与特征相适应的网络结构形态。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交通网络结构为三角形;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交 通网络也为三角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交通网络为以北京为中心 的较强放射型。
第3节 交通网络布局与线路规划
国家交通网络 国家交通网络较区域交通网络更注重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地 理条件。 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部次之, 西部欠发达的格局,而地理环境则是东部沿海平原和丘陵, 中部山区和丘陵,西部高山和重丘。 交通网络形成了东部高密度,中部中密度和西部低密度的框 架。 中长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简称“ 7918” 网 — 以北京为起 点的7条放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和八纵八横的国家铁 路网都较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精品课程2004 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 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
交通规划
Traffic/Transportation Planning
王江锋 51684599 8410B wangjiangfeng@
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主要内容: 第1 节 第2 节 概述 交通网络布局理论和方法
区域产业机能)和社会物资产耗总量(反映社会的运输需求 )或商品零售总额(反映区域的商业功能)等几项指标作为 选择网络节点的定量分析标准。
第2节 交通网络布局理论与方法
节点重要度Ii的计算公式
Ii为节点i的重要度; eil为节点i的第l个要素的值; el为对象区域第l个要素的均值; al为要素l的权重。
第3节 交通网络布局与线路规划
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线路规划应充分考虑节点重要度和线路重 要度的值。 节点重要度用以确定交通枢纽和车站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等 ;
线路重要度用以确定线路的走向和线路的等级,如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和支路等,完成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运输概论 课件 第7、8章 综合运输系统、 实训
第七章 综合运输系统
二、综合运输系统的构成 综合运输系统必须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运输装
备和高效的组织管理,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各种运输 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高 效运行与衔接,提供运输全过程的安全、快捷、方便、舒适、 经济和优质服务。这种系统应该是在经济上高效、环境上合 理、安全可靠又符合伦理的,它大致由三个子系统构成。
发展的需求;与国情和国力相适应;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等。综合运输体系的经济基础是各运输方式能够整合到“门 到门”的运输链中,并显示出各自合理的内在经济特性和运 行特性,以提高运输系统的总体效率。各运输方式间的整合 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其他硬件( 例如装卸设备、车辆和通 信设备等) 、运行和服务以及相关法规条件等层面上。
第七章 综合运输系统
5. 能源消耗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轻污染或无污染 能源、高污染能源四大类。土地是轻污染不可再生能源,石 油、煤矿是不可再生高污染能源,交通运输系统会大量消耗 各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需要创建一个低消耗、低能 源的社会发展体系,促进各种资源的节省,严禁浪费和减少 消耗各类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 受力,增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的使用,缓解资源 的供给需求问题。
第七章 综合运输系统 1.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综合部系统 综 合运输网包括各种运输方式不同层次和等级网络间的
衔接配合,使旅客或货物可便捷地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 一种运输方式,这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
2. 综合运输生产系统 综合运输生产系统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例 如集装箱多式联运。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课程实践报告(网络拓扑建模)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课内实践实践题目:交通网络拓扑建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交通网络拓扑建模》课内实践指导书一、实践目的为了预测交通网络的交通量,而将实际或规划的交通网模型化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以利于进行科学计算和直观显示。
网络可以描述道路和交又口、铁路和车站、电话线和电话局等物理性构造,以及各种信息流与其节点之间的概念性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分析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性与可达性等进行定量地分析与评估。
二、实践内容当前,国内外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特性分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其分别基于空间句法或复杂网络理论对网络拓扑性能进行评估。
无论哪种结构,网络都是由点(道路交叉口、铁路车站和电话局等)集和与此连接的线(道路、铁路和电话线等)组成,并将点的集合称为节点(Node)集,用N表示;将连接节点的线段的集合称为路段(Link or Arc)集,用A表示;因此,网络可以用由点和线段组成的有向图G(N,A)进行数学描述。
在交通网络中,节点集N由发生节点集R、吸引节点集S和交又口之类的交汇节点等组成。
一般,用正整数n表示和识别。
对于将交通小区内诸指标进行集计处理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发生、吸引节点表示交通小区人口密集或政府行政机关的集中的地点。
将这些发生、吸引节点对与RS对应,并称之为OD对。
1.相关概念网络:由点集(道路,交叉口、铁路车站和电话局等)和与此连接的线(道路,铁路和电话线等)组成,并将点的集合称为节点集,用N表示;将连接节点的线段的集合称为路段集,用A表示;将连接路段的集合称为路径。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交通流的载体,现状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通过第二章交通调查获取,而布局规划的将来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交通需求预测方法获得。
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及作为国家、地区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形成及基本骨架,因此网络布局和线路规划及其重要。
交通网络布局和线路规划:利用节点重要度确定网络中重要节点的位置,利用区位重要度确定线路的轴向,利用线路重要度确定线路的等级。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6.09.14•【字号】川建城发[2006]306号•【施行日期】2006.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川建城发[2006]306号)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都市公共交通管理局:现将《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建设厅二OO六年九月十四日四川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二、指导思想地位三、规划依据四、期限与范围五、总体要求六、主要内容七、成果要求第二章规划文本大纲一、总论二、规划目标三、公共客运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四、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五、公交线网布局六、公交车辆配备七、公交场站与枢纽布局八、公交规划保障体系九、公共客运交通近期改善第三章规划编制技术指引一、规划愿景与目标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调查三、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四、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五、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六、公共客运交通需求分析与测试七、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八、公交线网布局规划九、公交场站与枢纽布局规划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评价十一、公交规划保障措施十二、公共客运交通近期改善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指导全省各城市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专业规划,切实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二、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绿色交通”和“一体化交通”理念编制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
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地位、作用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的总纲,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必要深化。
婺源县城市总体规划
婺源县城市总体规划作者:市规划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179 更新时间:2009-7-21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标为实现2020年婺源县坚持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建设“生态婺源、开放婺源、小康婺源、文明婺源”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建设上提供科学的、阶段性发展的统一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1、加速中心城区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及对人力资源、区域创新的培育作用。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规模推进包括交通、通信、供电、信息传递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开发,加强城镇间基础设施的衔接和共建共享,提高县城的整体性和开放度,提高空间运行效率。
2、充分评估景婺常、景婺黄高速公路及九景衢铁路的修建对县城发展的影响,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关系。
3、以人为本,以山水为根脉,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创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生活需求,把婺源建成以山水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
第2条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理念本次总体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总的理念与原则,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文、效率三个方面。
本规划对自然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婺源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上;对人文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社会结构的理解和对本地区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扬上;对效率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县城经济发展与开发建设的拓展性、实施性考虑上。
第4条:规划期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考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20年第5条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紫阳镇的行政区划范围以及高砂乡、秋口镇的部分地区。
规划控制区面积约48.61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效力本规划经批准后,将作为婺源县发展与建设的技术性行政法规,对在城市规划区内一切从事涉及城市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空间资源利用的行为均有法律约束力。
乐山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
乐山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5.11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 (1)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2)第四章区域交通系统规划 (4)第五章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7)第六章道路网规划 (9)第七章公共交通规划 (11)第八章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场站布局规划 (13)第九章旅游交通规划 (13)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14)第十一章慢行交通规划 (15)第十二章物流系统规划 (16)第十三章交通管理与信息化规划 (17)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7)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9)第十六章附则 (19)附表 (21)附录 (37)1附表目录附表1:交通政策分区划分及引导要求表 (21)附表2:市域规划主要铁路站场一览表 (21)附表3:市域规划高速公路一览表 (21)附表4:市域规划高速公路枢纽一览表 (22)附表5:市域规划公路一览表 (22)附表6:市域规划主要公路客运场站一览表 (23)附表7:市域规划主要公路货运场站一览表 (23)附表8:市域规划主要航道一览表 (23)附表9:岷江航道乐山-宜宾段梯级电站规划表(乐山境内) (23)附表10:中心城区规划铁路站场一览表 (23)附表11:中心城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口一览表 (24)附表12:中心城区规划公路客运场站一览表 (24)附表13:中心城区规划港口作业区一览表 (24)附表14:规划道路横断面形式一览表 (24)附表15: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快速路一览表 (25)附表16:中心城区规划城市主干路一览表 (25)附表17:中心城区规划城市次干路一览表 (26)附表18:规划快速路主要立体交叉口一览表 (28)附表19: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主要立体交叉口一览表 (29)附表20:中心城区规划高速公路跨河桥梁一览表 (29)附表21:中心城区规划主要城市桥梁隧道一览表 (30)附表22:中心城区规划主要城市广场一览表 (30)附表23: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近、远期发展目标 (30)附表24:中心城区规划有轨电车线路一览表 (30)附表25:规划公交专用道一览表 (31)附表26:客运枢纽规划布局一览表 (32)附表27:规划公交首末站一览表 (32)附表28:规划公交场站一览表 (33)附表29:中心城区规划旅游交通集散中心一览表 (33)附表30:中心城区规划旅游停车场一览表 (33)附表31:停车限制供应区与扩大供应区一览表 (33)附表32:乐山市新建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33)附表33:中心城区规划P&R停车场一览表 (34)附表34:中心城区规划大型货车停车场一览表 (34)附表35:慢行单元划分及规划引导一览表 (34)附表36:慢行单元范围一览表 (34)附表37:自行车网络功能分级 (34)附表38:中心城区规划货运枢纽一览表 (35)附表39:近期重点改造交叉口一览表 (35)附表40:近期停车设施建设一览表 (35)附表41:近期人行天桥(地道)设施建设一览表 (36)附表42:近期重要交通建设项目一览表 .......................................................................................................... 36附录(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完善乐山与周边地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加强乐山与成渝经济区内两极核城市成都和重庆的交通衔接,全面构建对外交通体系。
第八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75页PPT
车站不能象机场一样远离市区,应该靠近市区边缘, 同时要提高便捷快速、强有力的集输运交通能力。
2019/11/17
50
三、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1.1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1.2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2019/11/17
31
分割城市
2019/11/17
32
(2)三角形,十字形枢纽 城市位于枢纽某一象限
2019/11/17
33
城市被铁路枢纽分割为两部分,受较大干扰
2019/11/17
34
城市跨铁路枢纽三个象限发展,受到严重干 扰
2019/11/17
35
(3)顺列式枢纽,带状城市常用的方式
(1)路网性编组站 (2)区域性编组站 (3)地区性编组站
2019/11/17
29
2019/11/17
30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节约土方,少占 良田。
5、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尽端,有几个协 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叫铁路枢纽。
(1)一站枢纽
与城市关系简单,但也要防止分割城 市
2.2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2019/11/17
8
3、对外交通方式的基本原则
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 件与地区条件,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 运输体系(综合利用、共同发展、互相协助、互相
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
Ⅰ级铁路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
交通规划01.
第5节 交通规划发展历史及现状
交通调查
中国 1981年天津市6个行政区PT调查 1985年北京市首次居民出行调查 机动车OD调查根据需要,间断性、不定期地方性调
查,至今没有进行全国性机动车 OD 调查。 高速公路、主要国道和省道等公路布设断面交通量
观测地点(有间歇式调查和连续式调查两种)。
第5节 交通规划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概述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交通规划的定义 交通规划的分类
#重点
交通规划的内容 交通规划的过程 交通规划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交通规划的研究展望
汽车、铁路、轮船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
凡事预则立
第1节 交通规划的定义
1.交通
定义:人和物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 移动。(狭义)
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系统分析。
2.交通规划过程 决策过程
规划执行过程
(战略性过程)
(战术、运营过程)
政府 公共团体 民间团体
交通技术人员 居民
第4节
问题的形成
规划策划的决定 政策、规划案讨论
规划的决定 规划案的实施
交通规划过程
规划对象的信息管理 (交通,社会经济活动,其它)
诊断(发现问题,检查)
规划的种类
规划主体(需求要素):个人,团体;
人、物
规划对象(供给要素):汽车、轨道车
辆、火车、飞机;线路、站场
市场要素:经营管理、收费标准、相关法律等
(1)按移动的对象 (2)按交通方式 (3)按交通设施 (4)按交通服务
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交通规划 ;特定交通服务规划
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课本重点
第一章绪论1交通需求的分类:本源性交通需求,例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派生性交通需求,例如:业务、工作。
2交通规划的定义: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办法。
3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的分类:旅客交通规划、货物交通规划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公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港湾交通规划、空港交通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近/短期交通规划、中期交通规划、远/长期交通规划、远景交通规划4四阶段预测法:1交通发生与吸引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流分配5四阶段法中每一阶段的内容、作用、目的和常用方法?第一阶段交通生成预测:内容: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目的:未来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预测:内容: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转化成各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目的:预测各小区之间的。
qij常用方法: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综合法(重力模型法)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内容: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分布量常用方法:全域模型、TI模型、出行端点模型、径路模型probit模型法、logit模型法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内容: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或OD)交通量qij。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a的交通量xa。
目的:求出径路交通量和路段交通量。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的定义.“交通”通常被广义地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伴随着思维意识的移动可以分为两种(1)移动的本身有价值,如旅游、驾车兜风。
(2)移动的结果有价值,如工作、购物。
2.交通需求的分类:1)经济学领域的交通分类(1)本源性交通需求,其移动的目的是为了移动者自己,且由他人难以代替。
如上学,访友,观光,度假、看病。
(2)派生性交通需求,由其他活动引起的,并且可以由他人代替的需求交通。
如业务,工作等2)交通需求的轻重缓急分类(1)刚性需求。
如工作、上学、业务产生的出行需求(2)弹性需求。
如访友、观光、度假、看病产生的出行需求。
3.交通的作用(1)交通的经济作用。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
这很好的说明了交通的经济作用。
交通的发展带来机动化程度的提高,从而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价、促进地区间的交流、扩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城市化、扩大就业、促进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创造更高土地价值等作用。
(2)交通的社会作用。
交通的发展可以打破距离的隔阂,形成一体化社会,促进社会的形成与交流,人们常说的“地球村”很好的描绘了交通的社会作用。
“丝绸之路”即是如此,它促进了我国与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反,一体化社会的形成又可能导致社会的均一化,使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区失去原有的特色而趋于类同化。
4.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理念、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综合。
5.交通规划的前提条件(1)规划主体的存在(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方向、认识的一致性。
(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规划对象的可能性。
(4)在特定时点,对规划的必要性的认识。
(5)规划作业投入的资源(时间、人力、资金、信息等)的存在,及作业本身的可能性。
6.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7.交通规划按交通设施分类为(1)交通网络规划(2)交通节点规划按规划目标时期:长期(>15年)、中期(5-10)、近期(5年)8.交通规划的内容有: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9.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需求量预测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决定网络规模、断面结构等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8.1.2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
交通网络是城市或区域的骨架,是保证用地功 能发挥和保持拉动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设施,左右着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方向或规模。 因此,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也应作为研究的 问题。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主要是对其空间布局合 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其内容主要有: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和评价方法。
32
40
2.5
45
68
3.0
9
8
1.8
17
32
3.8
方格加环形放射式路网的连接度较方格式路网高,连接性能好; 环形放射式路网比单纯放射式路网的连接度高;说明城市道路 网成环成网的状况越好,其连接度越好。
2.评价方法
利用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22
(2)干道网间距(km)
干道网间距即两条干道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 密度起到决定作用。 我国没有规定城市干道的间隔,国际上各国采 用的标准也不一致。 荷兰规定干道间隔为800~1000m;美国为 1/2~2英里;丹麦哥本哈根为700m;德国慕 尼黑为700~1000 m;英国道路多采用区域自 动化控制,道路间距以250~700 m为宜;日 本没有规定干道间隔的具体数值。
第8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主要内容: 第1节 交通网络与线路布局规划
第2节
交通网络的拓扑建模
1
8.1 交通网络与线路布局规划
8.1.1 交通网络结构与布局 1. 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
(1)方格网式
(2)带状
(3)放射状 (4)环形放射状 (5)自由式
2
方格网式
方格网式交通网优点是各部分的可达性均等, 秩序性和方向感较好,易于辨别,网络可靠性 较高,有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 缺点是网络空间形式简单、对角线方向交通的 直线系数较小。
(1)道路网密度(km/km2)
我国城市道路网密度普遍偏低。 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不足和政策 导向等,致使城市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薄弱,建设水平 低。二是从城市结构布局看,我国的城市多为用地紧 凑、人口高度密集型城市,道路用地也受到很大程度 的限制。 在进行城市中心区改造时,应该考虑加强交通基础设 施的建设,增加道路网的密度,有条件的城市考虑增 加轨道网的密度;对于规划区或新开发区,应该参考 发达国家的道路网密度值确定。
10
(3)城市在区域交通网中的位置
按照城市在区域交通网络中的位置和对外交通的组织形 式,可把城市分为:交通枢纽、尽头式和穿越式城市。 与城市交通网布局中外围环线的建设密切关联。 对于交通枢纽式城市,外围环线的规划、建设比较重要, 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境交通通过式中心,造成城市中心区 的交通拥挤、阻塞。 对于尽头式城市,环线的规划、建设则应该慎重。 穿越式城市通常为小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应考虑城市的 发展,引导过境交通偏离中心区。
人均道路面积是指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 积。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给 出了道路广场用地为7~15 m 2 /人。 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指标也应该相应提高。
27
(6)道路网的可达性
道路网的可达性 (Accessibility )是指所有交通 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该指标值越小,说明其可达性越好,路网密度 越大。
16
1.评价指标
以城市道路网络布局为例,在确定评价时,主要 遵循以下原则: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指道路网密度、 道路面积率、各等级路网的比例等。动态指标对道路 网服务的交通流因素的评价指标。 科学性定量评价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 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避免过高确定目标。网结构
路网结构是指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 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 根据城市道路功能的分类和保证交通流的畅通, 路网结构应该为“塔”字型,即城市快速路的比 例最小、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 路的顺序比例逐渐增高。其比例值分别被推荐为 ≤5%、27%~30%、32%和33%~36%。
33
8.2 交通网络的拓扑建模
在交通网络中,节点集N由发生节点集R、吸引节点集 S 和交叉口之类的交汇节点等组成。一般,用正整数n 表示和识别。 对于将交通小区内诸指标进行集计处理的交通需求预 测方法,发生、吸引节点表示交通小区人口密集或政 府行政机关的集中的地点。将这些发生、吸引节点对 与 rs 对应,并称之为 OD 对。 路段集合A对应着实际道路路段、或由几条道路区间 合并成一条假想的道路路段。一般,路段集A的要素a 用正整数表示。
1.评价指标
(1)道路网密度(km/km2)
道路网密度是指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
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道路网密度(km/km2)=城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
(km)/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km2) 道路网密度既体现城市道路网建设数量和水平, 又可反映城市道路网布局质量优劣。
18
1.评价指标
指标
道路用地率 (%) 9.43 6.11 9.59 9.19 5.72 6.66 8.74 8.92 7.07 7.64 8.40 6.34 7.75 6.26 13.65 3.19 3.57 5.83 4.96 6.33 5.09 7.53 7.99 8.04
人均道路用地 (m /人) 3.2 4.8 7.1 4.7 3.6 4.5 5.3 4.0 4.8 5.5 4.2 7.0 5.0 6.6 10.4 4.2 2.9 5.0 4.3 5.0 2.9 6.0 4.8 7.4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九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
9
(2)城市性质
城市按照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经济位置等可分 为:工业城市、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及特 殊功能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又可以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 城市、河埠城市和水上交通枢纽城市等。 该种分类方式与城市道路网的关系不明确。
11
(4)城市发展形态结构
①中央组团式结构
②分散组团式结构
③带状结构 ④棋盘式结构 ⑤自由式结构
12
中央组团式结构
中央组团式城市的特点是有一个强大的城市中心,因 此与此对应的交通网络应该是放射形或环形放射状, 以处理城市的内外交通和过境交通。 适用于平原城市城市。 J.M.Tomson将如图所示方格加环形放射交通网络布局 称为限制交通战略模式,并指出其适用于具有强大的 市中心,周边设置卫星城,采用分级规划建设,且具 有较好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
我国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该标准将我国的城市用地分为10 大类、46中类、73小类。 10大类中,第5类为对外交通用地(T)、第6类为道路广 场用地(S)。前者为担负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设施 的用地,而后者又分为道路用地(S1)、广场用地(S2) 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 道路用地(S1)又分为主干道用地(S11)、次干道用地 (S12)和支路用地(S13),并被界定为包括主干道、次 干道、支路、交叉口用地,不包括居住区内居住小区 级及其以下级道路,也不包括各种用地内部的道路。
2
道路网密度 (km/km ) 9.07 5.98 9.29 9.16 6.06 6.66 10.4 11.46 6.98 7.59 7.74 4.28 6.60 6.96 11.09 3.09 3.38 4.90 6.61 8.19 9.37 7.27 7.34 3.65 6.55
2
乌鲁木齐 深圳 平均
6
自由式
多为因地形、水系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使道路自由 布置。 优点是较好地满足地形、水系及其他限制条件。 缺点是无秩序、区别性差,同时道路交叉口易形 成畸形交叉。 适合于地形条件较复杂及其他限制条件较苛刻的 城市。
7
2.城市交通网络形式与城市类型
(1)城市规模 (2)城市性质
(3)城市在区域交通网中的位置
23
(2)干道网间距(km)
确定道路网布局应该考虑以下内容: ① 交通流的连续性。为了保持车辆行驶效率、提高道 路的通行能力,以次干道间距不小于300m,主干道间 距不小于600m为宜。 ② 城市用地。对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区一般为 商务区,出行率高,客流较为集中,干道间距过稀不 利于居民出行;居民小区一般规模较大,而小区内部 不能行驶过境交通和公共交通。因此,以次干道间距 为300~400m,主干道间距为600~800m为宜。对于 城市工业区及城市边缘地区,由于交通量较小,干道 间距可以适当增大,以次干道间距为500~600m,主 干道间距为1000~1200m为宜。
(4)城市发展形态结构
8
(1)城市规模
城市的规模通常用城市人口规模表示。 特大、大城市的道路网一般比较复杂,多为集 中典型路网形式综合的混合式路网。 中等城市的路网布局相对比较简单,多以一种 典型形式为主,在平原地区和限制条件比较少 的地区,多以方格网式为主。 小城市一般以几条主干街道为主。
3
带状
带状交通网是由一条或几条主要的交通线路沿 带状轴向延伸,并且与一些相垂直的次级交通 线路组成类似方格状的交通网。 此种交通网络形式可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沿 着交通轴线方向延伸并接近自然,对地形、水 系等条件适应性较好。
4
放射状
常被用于连接主城与卫星城之间。
5
环形放射状
城市骨架交通网络由环形和放射交通线路组合 而成。 以放射状交通线路承担内外出行,并连接主城 与卫星城; 环形交通网承担区与区之间或过境出行,连接 卫星城之间,减少卫星城之间的出行穿越主城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