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颠倒世界》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

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颠倒世界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颠倒世界的现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3. 音乐《颠倒世界》四、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颠倒世界》,引导幼儿感受颠倒世界的奇妙。
2. 故事分享:讲述《颠倒世界》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颠倒现象。
3.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对颠倒世界的看法,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颠倒现象。
4. 创作环节:引导幼儿选择创作材料,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颠倒世界。
5.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用手机记录下来,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全体幼儿共同欣赏。
3. 主题拓展:开展“颠倒世界”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探索颠倒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七、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 帮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3. 音乐《颠倒世界》4. 生活照片(包含日常生活中的颠倒现象)九、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颠倒世界》,引导幼儿感受颠倒世界的奇妙。
2. 故事分享:讲述《颠倒世界》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颠倒现象。
3. 观察与讨论:展示生活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谈论照片中的颠倒现象。
4. 创作环节:引导幼儿选择创作材料,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颠倒世界。
5. 作品展示与交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十、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用手机记录下来,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颠倒世界》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颠倒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第三节《颠倒世界》。
内容主要包括对日常词语的反义理解,通过趣味故事和互动游戏,引导幼儿认识颠倒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颠倒”的含义,能够分辨生活中常见的颠倒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颠倒”的含义,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构造。
重点: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认识颠倒现象,培养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颠倒图片、词语卡片、磁性板、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颠倒世界》,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故事中的例子,让幼儿理解“颠倒”的含义,并引导幼儿分辨生活中的颠倒现象。
3. 互动游戏(10分钟)分组进行“颠倒词语”游戏,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幼儿需快速说出对应的颠倒词语。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构造,例如:“小猫跑得快,小狗跑得慢。
”引导幼儿注意句子中的颠倒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颠倒世界》2. 重点词语:颠倒、相反、正常、奇妙3. 句子示例:小猫跑得快,小狗跑得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颠倒现象,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妈妈做饭,爸爸洗碗。
2. 画一幅描绘颠倒世界的画,要求运用所学词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了颠倒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鼓励幼儿发现更多的颠倒现象,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颠倒世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颠倒世界》。
故事讲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其中动物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完全颠倒,如猫头鹰白天睡觉、白天黑夜颠倒等。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将学习到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教育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颠倒世界》的内容,能够表达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难点: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颠倒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故事课件、动物图片、颠倒世界图片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颠倒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颠倒世界吗?在这个世界里,动物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性会变成什么样子呢?”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故事情节,一边讲述故事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猫头鹰白天睡觉、小鸟晚上唱歌等。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颠倒世界有趣吗?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颠倒现象吗?”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猫头鹰、小鸟、狮子等,向学生讲解它们在颠倒世界中的生活习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作业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个颠倒世界。
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一个有趣、独特的颠倒世界。
5. 展示与交流(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颠倒世界。
其他学生可以就展示作品中的颠倒现象进行提问、讨论。
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颠倒世界》

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颠倒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第三节《颠倒世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颠倒的概念,通过趣味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颠倒词语和句子,理解语言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颠倒的概念,能够辨别词语和句子的颠倒。
2.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运用颠倒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 感受语言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培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颠倒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颠倒的概念,学会辨别词语和句子的颠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颠倒世界故事挂图、词语卡片、句子卡片、小黑板。
学具:学生用词语卡片、句子卡片、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颠倒世界故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激发他们对颠倒概念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颠倒世界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并让幼儿尝试找出故事中的颠倒词语和句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和句子卡片,示范如何进行颠倒,并讲解颠倒的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随堂练习,尝试将词语和句子进行颠倒。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纠正。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颠倒的图画,并鼓励他们用颠倒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颠倒的概念颠倒词语示例颠倒句子示例颠倒创作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颠倒后的词语:空天、下上、后前。
(2)颠倒后的句子:饭吃我、快得跑小明、学生喜欢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尝试用颠倒的语言进行表达。
(2)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颠倒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大班《颠倒世界》教案

大班《颠倒世界》教案大班《颠倒世界》教案「篇一」1、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含义(1)出示宝贝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宝贝盒,里面住着很多对好朋友,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摸宝贝。
(2)请幼儿观察比较老师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高矮,长短。
师:像高矮,长短这样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教师与幼儿以摸宝贝的方式,利用实物,各种器官,理解什么是反义词。
如娃娃,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如书,引导幼儿说出厚薄。
如听拍手速度,引导幼儿说出快慢。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什么反义词。
4、利用幻灯片图片,玩游戏“找相反好朋友”。
并让幼儿用反义词正确表达5.师幼互动游戏“和我说的做的不一样”,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6.带小朋友出去找反义词。
师: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义词,那现在老师带你们出去找反义词,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反义词最多。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
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
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
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
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
”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
”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
”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
”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奇妙的语言世界》第四章第一节《颠倒世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颠倒现象;学会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知道故事中的颠倒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颠倒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图片:故事中的场景和物品3. 录音机、磁带:播放故事录音4. 画纸、画笔:幼儿创作颠倒画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颠倒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进入颠倒世界。
2. 讲解故事:(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聆听故事。
(2)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
3. 交流讨论:(1)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颠倒的现象?”4. 情景实践:(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颠倒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幼儿互相分享观察到的颠倒现象。
5. 创作活动:(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引导幼儿创作颠倒画。
(2)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1)故事情节梗概(2)故事中的颠倒现象(3)生活中的颠倒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述故事《颠倒世界》。
(2)观察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2)生活颠倒现象描述:如“鞋子穿反了”、“碗放在头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
(2)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颠倒世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故事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想象》,详细内容为故事《颠倒世界》。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误入颠倒世界,发现里面的一切都是颠倒的,通过智慧和勇气,他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引导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颠倒世界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习语言表达和观察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磁带、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颠倒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猜测图片中的内容,导入故事主题。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发展,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如“颠倒”、“相反”等,通过例句让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颠倒”造句,并进行小组交流。
5. 故事复述: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创作环节: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颠倒世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故事主人公:小男孩故事地点:颠倒世界故事关键词:颠倒、相反、智慧、勇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颠倒世界》,并画出自己心中的颠倒世界。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分享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颠倒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体验颠倒的世界,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我设计的这节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的设计意图是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让他们通过听故事、唱歌曲、做游戏等方式,体验到语言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表达颠倒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颠倒的景象,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表达颠倒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颠倒的景象,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为了进行这节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故事书《颠倒世界》,录音机和录音带,以及一些图片和卡片。
第一步,我给孩子们讲故事《颠倒世界》,让他们听到颠倒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第二步,我放录音,让孩子们听到颠倒的歌曲,让他们通过唱歌来体验和表达颠倒的概念。
第三步,我给孩子们一些图片和卡片,让他们通过看图和动手操作来理解和表达颠倒的概念。
第四步,我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来进一步体验和表达颠倒的概念。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
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表达颠倒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颠倒的景象,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这节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颠倒的概念很感兴趣,他们通过听故事、唱歌、看图和玩游戏等方式,很好地理解和表达了颠倒的概念。
同时,他们在活动中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继续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将更多地提供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表达颠倒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颠倒的景象。
这是整个活动的核心目标,也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关键内容。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表达颠倒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颠倒的景象。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与反思范文

教案: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知颠倒世界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交流,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彩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动物手偶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颠倒世界。
2.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颠倒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并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颠倒世界,让幼儿说出颠倒世界中的不同之处。
3. 创作: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出一个颠倒世界。
4.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分享、交流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创作过程和颠倒世界的趣味性。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班级环境中,让更多幼儿欣赏和交流。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们对颠倒世界的故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在展示环节,幼儿们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幼儿交流创作想法。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颠倒世界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的开展达到了预期目标,幼儿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一个大的画布或者黑板,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
2. 提供音乐播放设备,准备一首欢快的音乐。
3. 准备一些贴纸或者小奖品,用于激励幼儿。
七、活动过程1. 展示作品: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画布或者黑板上,让所有幼儿一起欣赏。
2.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跳舞。
3. 奖励环节: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贴纸或者小奖品的奖励。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与反思范文

教案: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能够正确使用颠倒的词语,并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颠倒的图片素材3. 白板笔、白板4. 记录卡片、贴纸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颠倒的事情。
2. 教师讲述故事《颠倒世界》,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颠倒的元素。
3. 讨论:故事中有哪些颠倒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颠倒?4. 幼儿尝试用颠倒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如:“颠倒的帽子”、“颠倒的房子”等。
5. 创意环节:邀请幼儿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颠倒的场景,并展示给大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用颠倒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颠倒世界”角,展示幼儿创作的颠倒场景。
3.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设置“颠倒的世界”主题,提供相关图书、卡片等材料,供幼儿自由阅读、表达。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颠倒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意环节。
但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幼儿仍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在活动设计上,注重了幼儿的参与和互动,但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可以适当延长创意环节的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3. 在家园共育方面,家长对孩子的颠倒表达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但在日常生活中还需继续关注和引导,帮助孩子巩固所学内容。
4. 下次活动可以尝试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可以增加一些颠倒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颠倒的乐趣。
教案: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六、活动目标1. 能够理解颠倒的概念,并运用在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颠倒世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颠倒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中的第二节《颠倒世界》。
主要内容包括颠倒词语的概念、颠倒句子的构造以及通过颠倒词语和句子进行趣味语言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颠倒词语和句子的概念,掌握基本的颠倒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对语言游戏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颠倒词语和句子的概念,并能独立运用。
重点:通过趣味语言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颠倒词语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反穿衣,头戴反戴帽,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好奇心,询问幼儿:“你们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穿成这样吗?”引导幼儿回答:“因为今天是颠倒世界!”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颠倒词语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词语。
2)教师示范颠倒词语,让幼儿模仿并说出颠倒后的词语。
3)教师通过挂图,展示颠倒句子,让幼儿尝试阅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句子,如“小猫捉鱼”,进行颠倒,讲解颠倒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颠倒其他句子,如“小鸟飞翔”、“花朵开放”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进行颠倒。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5. 趣味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颠倒词语接龙”游戏,分组进行,每个幼儿轮流说出一个颠倒词语,不能重复。
2)游戏结束后,对胜利的小组进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题目:《颠倒世界》2. 内容:颠倒词语:上下、左右、前后、大小、黑白颠倒句子:小猫捉鱼→鱼捉猫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以“颠倒世界”为主题的画。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含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奇妙的语言世界》第三节《颠倒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趣味故事《颠倒先生》,引导幼儿感知、理解颠倒的概念;学习颠倒词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颠倒的含义,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颠倒现象。
2. 培养幼儿运用颠倒词汇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颠倒的概念,运用颠倒词汇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通过趣味故事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颠倒先生故事图片、PPT、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颠倒先生》,引导幼儿关注颠倒现象,激发兴趣。
2. 讲解:结合PPT,讲解颠倒的含义,让幼儿理解颠倒的概念。
3. 实践:开展“颠倒词汇接力”活动,让幼儿运用颠倒词汇进行语言表达。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幼儿发现并描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列举三个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颠倒的含义颠倒词汇: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颠倒现象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答案如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颠倒现象1:衣服里外穿反颠倒现象2:鞋子左右穿反颠倒现象3:碗盘上下颠倒放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颠倒的概念,并能运用颠倒词汇进行表达。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颠倒现象,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创作颠倒故事,培养创新意识和逆向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颠倒世界》,主要内容为故事《颠倒世界》。
故事讲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都颠倒了,如猫咪学会了飞翔,狗儿学会了游泳等。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颠倒世界》;难点:能够运用颠倒的逻辑思维,创造自己的颠倒世界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绘本、动物图片;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认识动物;2. 故事讲述:通过多媒体课件或绘本,讲述故事《颠倒世界》,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并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3. 随堂练习:请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颠倒世界》,并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颠倒世界;4. 小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理解的颠倒世界,并讨论如何创造自己的颠倒世界故事;5. 创作实践:请孩子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颠倒世界故事,可以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6. 展示与评价: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颠倒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颠倒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颠倒世界》;2. 请孩子们尝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颠倒世界故事,并画出来;3. 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创作的颠倒世界故事,以及创作的思路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颠倒世界》,让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颠倒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与反思范文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颠倒世界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讲述自己想象中的颠倒世界。
3.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3. 音乐《颠倒世界》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颠倒世界,引发幼儿对颠倒世界的兴趣。
2. 故事讲述:为幼儿讲述《颠倒世界》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颠倒世界的趣味性。
3.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颠倒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引导幼儿分享和交流。
4. 创作:给幼儿提供创作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心中的颠倒世界。
5.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6. 总结:通过音乐《颠倒世界》结束本次活动,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颠倒世界的想象力丰富,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2. 在讨论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 但在故事导入环节,部分幼儿对颠倒世界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 针对本次活动,可以增加一些关于颠倒世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颠倒世界的趣味性。
5.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颠倒世界》,体验想象的乐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颠倒世界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中。
七、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创作颠倒世界的故事或画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颠倒世界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讨论、创作等环节的参与度,评价幼儿对颠倒世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含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详细内容为“颠倒世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颠倒的概念,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颠倒的含义,掌握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基本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颠倒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对语言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创作。
2. 教学重点:理解颠倒的含义,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颠倒世界的故事图片、卡片、磁性黑板、录音机。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图片,展示一个颠倒的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颠倒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练习。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创作一个颠倒的故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颠倒的含义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颠倒的句子。
创作一个颠倒的故事。
2. 答案:示例:句子:小鸟在天空中游泳,鱼儿在水中飞翔。
故事:在一个颠倒的世界里,人们走路时头朝下,房子建在云朵上,汽车在天空中行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颠倒的世界,发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其他类型的语言游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颠倒词语、句子和故事的创作。
2.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故事图片,展示一个颠倒的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颠倒现象。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颠倒世界》,该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想象,并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语言创造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幽默与想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说、读、想象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与想象。
难点:运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语言创造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2. 讲述:教师详细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颠倒的世界。
3. 分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幽默与想象,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4. 实践: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句式练习,如:“如果世界颠倒,我会……”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语言创造活动。
5. 创作: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颠倒世界。
6.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交流、欣赏。
六、板书设计颠倒世界角色:小猫、小狗、小猪等情节:颠倒的世界幽默与想象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颠倒世界》。
2. 请幼儿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语言创造活动,如:“如果世界颠倒,我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的语言创造活动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如:“倒立行走、倒着喝水等”,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颠倒世界》,该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想象,并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语言创造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颠倒世界》一、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颠倒世界中的奇妙与幽默。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颠倒世界》2.画纸、画笔3.气球、玩具等道具三、活动过程1.引导话题,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颠倒世界吗?你们知道颠倒世界是怎样的吗?2.故事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颠倒世界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颠倒世界》。
(2)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幼儿观看。
3.故事讲解(1)师:故事讲完了,谁来说一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幼儿发言,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4.故事讨论(1)师:故事里的世界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什么不同?5.情境体验(1)师:如果你们生活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你们会做些什么?(2)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颠倒世界的情景。
6.活动拓展(1)师:现在,请你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的颠倒世界。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7.分享展示(1)师:请小朋友们展示你们的画作,并分享你们在颠倒世界的奇妙经历。
(2)幼儿展示画作,分享体验。
(1)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颠倒世界的奇妙和有趣,也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2)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尝试讲述《颠倒世界》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颠倒世界的主题墙,展示幼儿的画作,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颠倒世界的魅力。
五、活动反思重难点补充:1.故事理解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想象颠倒世界的概念。
补充对话: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空在哪里吗?幼儿:天空在上面!师:那如果我们把天空放在脚下,会是什么样子呢?幼儿:啊?那我们就站在天空上了?师:没错,这就是颠倒世界的神奇之处,一切都被反过来了。
2.情境体验难点: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颠倒世界的情景,并表达出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奇妙的语言世界》第四章《有趣的语言游戏》,详细内容为“颠倒世界”,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语言中的颠倒现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颠倒的概念,感知语言中的颠倒现象,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
2. 培养幼儿在语言表达中运用颠倒的技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颠倒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颠倒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一个颠倒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颠倒现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颠倒现象。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颠倒歌》,感受语言中的颠倒乐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有颠倒的词语,如“上——下”、“左——右”等,引导幼儿读一读,理解颠倒的概念。
(2)教师邀请幼儿用颠倒的方式表达自己,如“我说‘我喜欢吃苹果’,你来说‘苹果喜欢吃我’”。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颠倒世界。
(2)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颠倒的概念颠倒的词语颠倒的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并记录下来。
(2)用颠倒的方式编写一个小故事,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生活中的颠倒现象示例:衣服反穿、鞋子左右颠倒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32颠倒世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32颠倒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奇妙的语言世界》第四章第三节“有趣的颠倒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颠倒词的概念,学会辨别和运用颠倒词进行语言表达;通过学习,培养幼儿对语言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颠倒词的特点,能正确辨别和运用颠倒词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语言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颠倒词的概念,能辨别和运用颠倒词进行语言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和创造颠倒词,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黑板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颠倒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颠倒世界。
2. 新课导入:讲解颠倒词的概念,出示一些颠倒词的例子,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颠倒词的特点。
3. 例题讲解:以“大树”为例,讲解如何将词语颠倒过来,如“树大”。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词语,进行颠倒练习,互相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32颠倒世界2. 板书内容:颠倒词的概念颠倒词的例子:树大、水下雨、花开等颠倒词的运用:描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的颠倒词,描述一下你的家人、朋友或宠物。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瘦高个儿,变成了“高瘦个儿”;我的狗狗,黑白相间,变成了“白黑相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颠倒词的概念和运用,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颠倒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学习颠倒词的乐趣,共同寻找生活中的颠倒现象,进行语言创作。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颠倒世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奇妙的语言世界》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颠倒世界》。
通过讲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语言的趣味性和奇妙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颠倒概念,培养逆向思维。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知语言的趣味性和奇妙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如教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与幼儿互动,引发幼儿对颠倒世界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颠倒现象,让幼儿感知语言的趣味性和奇妙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颠倒世界,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颠倒世界》2. 关键词汇:颠倒、奇妙、想象力、语言表达3. 故事简要概括:一个充满颠倒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和奇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颠倒世界,用画笔、彩纸等学具表现。
答案示例:一个小孩在颠倒的世界里,鱼在天上飞,飞机在水中游,房子倒立在空中等。
2. 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评价幼儿的作业,关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颠倒世界》语言教案
导语:为了让小朋友能用语言、绘画大胆表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下面cnfla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份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活动背景: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经常看到幼儿弯下身子从跨下向后看追求新奇表现出一种颠倒过来看世界的心态利用幼儿的这种天性我选择了《颠倒世界》这一课题意在通过创设颠倒情景使幼儿以颠倒的方式来重组自己的知觉经验自然而然地“比较”颠倒前后的知觉映象“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引发幼儿产生“比较对照”的兴趣是这个活动的目的所在这种“比较”不是教师牵引下的刻意训练而是充满趣味的在学习情境中自然地积极进行着的因此对幼儿表现出的滑稽有趣的追求应该鼓励而不应制止
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借助“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进行颠倒前后的比较对照
活动准备:课件《颠倒世界》、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倾听故事《颠倒世界》
1、播放课件《颠倒世界》
2、提问故事中内容: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看到这样一个颠倒的世界亚伯的心里会想呢?
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引导幼儿讲讲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颠倒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颠倒过来了你知道乌鸦亚伯还看到了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情?
引导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讲讲还有那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
绘画:颠倒世界
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出的颠倒事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不必过多注重绘画技能而应侧重于幼儿的大胆想象) 你讲我猜
引导幼儿猜测同伴绘画的意思
请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绘画意图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进行“颠倒世界”活动让幼儿弯下腰看活动室的环境布置或草场上的场景等注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