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0年3月第6期论 著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毕兰青,时建明*,张勤英,朱凡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肿瘤科,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安罗替尼用于三线治疗晚期肺腺癌并发癌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III线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口服安罗替尼12mg qd d1~14,21天为一周期,对照组患者口服同剂型安慰剂,同时两组患者均予姑息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胸水控制情况、生存质量评价(QOL)、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及一年生存率以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胸水控制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 vs 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无明显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能较前有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和一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盐酸安罗替尼用于治疗晚期并发癌性胸水的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安罗替尼;肺腺癌;胸腔积液[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0)06-0001-03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的死亡率常年高居癌症死亡率之首位,已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约占肺癌的80%~85%,大多数肺癌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在确诊疾病时多数已出现转移性病灶或发展为局部晚期,失去通过手术治愈疾病的机会[1]。

一例右肺腺癌脑转移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

一例右肺腺癌脑转移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右肺腺癌伴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例分析河南圣德医院药学部刘胜肿瘤患者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是其诱因很多,包括肿瘤脑转移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化疗药物副作用,心理作用,失眠等等都能引起。

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通过饮食摄取营养,保证良好的休息,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化疗周期,缩短患者生存时间。

临床上出现这一系列症状,应及时发现对症治疗。

一、病史摘要患者,女,47岁,确诊“原发性右肺腺癌锁骨上、双肺、胸膜转移T1cN3M1 Ⅳ期,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

2018年6月,因劳累后气喘至北京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右肺腺癌,基因检测: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于2018.7.5开始口服埃克替尼治疗。

2018.10.30,复查CT示:右肺近肺门处肿块、双肺多发小结节及索条影、纵膈多发淋巴结、双侧胸膜增厚,疗效评估为PD。

2018.10.31至我院,完善相关检查,病理检查所见:(肺门)癌,待分类,基因检测:EGFR基因21外显子突变,ALK融合蛋白(-),ROS-1(-)。

排除相关禁忌,于2018.11.18,2018.12.11,2019.1.5,2019.1.25给予“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4周期,第3周期疗效评估为胸部部分缩小。

2019.2.13,因“头痛伴头懵、眼睛酸胀半月”入院复查,CT示胸部病情稳定,头部MRI提示脑部转移,于2019.2.19、2019.3.12给予“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2周期,并于2019.2.23行全脑放疗DT30Gy/10f,同步放化疗。

2019.4.8入院复查,疗效评估为胸部进展,脑部稳定,于2019.4.11给予“多西他赛+贝伐珠单抗”治疗1周期。

2019.5.7入院复查,疗效评估为胸部进展,于2019.5.9开始给予“安罗替尼”口服治疗。

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分析

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分析

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分析张琼妍;周颐;朱娴雅;曾丽丽;王静;孙杨承【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4(19)4【摘要】目的探索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单药组(56例)和联合组(62例)。

单药组采用安罗替尼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1分、治疗线数≤2线患者的PF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单药组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4例(7.1%),疾病稳定(SD)41例(73.2%),疾病进展(PD)11例(19.6%);联合组无CR患者,PR 17例(27.4%),SD 37例(59.7%),PD 8例(12.9%)。

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27.4%高于单药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87.1%略高于单药组的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中位PFS为4.1个月,长于单药组的3.0个月(P<0.05)。

联合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1分患者、治疗线数≤2线中位PFS分别为5.0、7.0个月,均长于单药组的3.8、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药组高血压发生率为19.6%(11/56),乏力发生率为14.3%(8/56),尿蛋白发生率为7.1%(4/56),内分泌异常发生率为5.3%(3/56)。

联合组高血压发生率为16.1%(10/62),乏力发生率为16.1%(10/62),内分泌异常发生率为11.3%(7/6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9.7%(6/62),免疫性肺炎发生率为4.8%(3/62)。

单药组3级高血压患者为2例,联合组3级高血压患者为3例,其余均为1~2级高血压。

安罗替尼联合PD-1_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MMP-2_水平

安罗替尼联合PD-1_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MMP-2_水平

[ Key words] Anlotinib; Programmed death⁃1( PD⁃1) inhibit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 Clinical efficacy
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 接受安罗替尼联合 PD⁃1 抑制剂治疗) 和抗 PD⁃1 治疗组( 接受 PD⁃1 抑制剂治
疗) ,每组 55 例。 两组均以 21 d 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后停药 7 d,共治疗 3 个周期。 比较两组治疗
前、治疗后 1 周、治疗后 1 个月、治疗后 3 个月的血清 VEGF、MMP⁃2 水平,以及疗程结束时的临床疗效。 结果
安罗替尼联合 PD⁃1 抑制剂治疗) 和抗 PD⁃1 治疗组
(接受 PD⁃1 抑制剂治疗),每组 55 例,两组基线资料
点在早期临床研究中显现出积极的效果,但其目前在
临床上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局限
[3]
。 安罗替尼是我国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见
表 1。 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金属蛋白酶⁃2;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73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 - 3806(2023)07 - 0716 - 05
doi:10. 3969 / j. issn. 1674 - 3806. 2023. 07. 15
Analysis of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PD⁃1 inhibitors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95 期2019 Vol.6 No.9510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刘乾飞,曾爱屏,于起涛(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酪氨酸激酶调控肿瘤细胞信号通路,促使肿瘤发生、发展,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

盐酸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在多种晚期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其应用的时机也不断被推前,本文将一一综述。

【关键词】安罗替尼;分子靶向药物;晚期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5.10.03Advances in research of erlotinib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sLiu Gan-fei, Zeng Ai-ping, Yu Qi-tao(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oncology,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Nanning 530021,China)【Abstract】Tyrosine kinase regulates tumor cell signaling pathway, promotes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a new target for anti-tumor therap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hot research direction in recent years. Erlotinib HCl is a novel small molecul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with dual effects of anti-tumor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various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application timing is also Continued to be pushed forward,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one by one.【Key words】Keywords androtinib;Molecular targeted drug;Advanced cancer 盐酸安罗替尼(AL3818,Anlotinib),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c-Kit基因、Met基因等靶点,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1]。

帕博利珠单抗临床实验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临床实验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临床实验数据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鼻咽癌等。

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一、帕博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帕博利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已经在多个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

一项针对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的总体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还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二、帕博利珠单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黑色素瘤是一种容易转移和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

然而,帕博利珠单抗的出现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项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显示出了出色的疗效,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帕博利珠单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前景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和化疗,但疗效不理想。

最近的研究发现,帕博利珠单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鼻咽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四、帕博利珠单抗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尽管帕博利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皮疹、恶心、呕吐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到中度的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其他适当措施进行控制。

总体来说,帕博利珠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病人应密切关注并告知医生任何不适情况。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虽然帕博利珠单抗在临床实验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机制和作用靶点,以寻找更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并进一步个体化治疗。

此外,如何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和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adenocarcinoma:Cross-sectionalgeneticandserologicalstudy[J].BMCCancer,2017,17(1):263.[9] 彭俊琴,汤日杰,张海南,等.非高场MR扩散加权成像在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与b值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969-972.PENGJQ,TANGRJ,ZHANGHN,etal.Applicationofnon-highfieldMRdiffusionweightedimaging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smallcelllungcancerandnon-smallcelllungcancerandoptimi zationofb-value[J].JournalofPracticalMedicine,2015,31(6):969-972.[10] HAWKESHJK,KARLENIUSTC,TONISSENKF.Regulationofthehumanthioredoxingenepromoteranditskeysubstrates:Astudyoffunctionalandputativeregulatoryelements[J].Biochimi caetBiophysicaActa(BBA)-GeneralSubjects,2014,1840(1):303-314.[11] ZHUH,TAOX,ZHOUL,etal.Expressionofthioredoxin1andperoxiredoxinsinsquamouscervicalcarcinomaanditspredictiveroleinNACT[J].BMCCancer,2019,19(1):865.[12] CARVALHOLML,FERREIRACN,DEOLIVEIRADKD,etal.Haptoglobinlevels,butnotHp1-Hp2polymorphism,areassociatedwithpolycysticovarysyndrome[J].JAssistReprodGenet,2017,34(12):1691-1698.[13] ZHANGS,SHANGS,LIW,etal.InsightsonN-glycosylationofhumanhaptoglobinanditsassociationwithcancers[J].Glycobiol ogy,2016,26(7):684-692.[14] 郑晓,吴叶晨,高道键,等.触珠蛋白作为胆道肿瘤胆汁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3):171-174.ZHENGX,WUYC,GAODJ,etal.Studyonhaptoglobinasabileandserumbiomarkerforbiliarytracttumors[J].ChineseJournalofDigestiveEndoscopy,2018,35(3):171-174.[15] LUJ,WANGY,YANM,etal.Highserumhaptoglobinlevelisassociatedwithtumorprogressionandpredictspoorprognosisinnon-smallcelllungcancer[J].Oncotarget,2016,7(27):41758-41766.[16] CHANGYK,LAIYH,CHUY,etal.HaptoglobinisaserologicalbiomarkerforadenocarcinomalungcancerbyusingthePro teomeLabPF2Dcombinedwithmassspectrometry[J].AmJCancerRes,2016,6(8):1828-1836.(编校:谈静)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蒋中秀,崔国元,张晓晔Efficacyandsafetyofanlotinibinthetreatment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 er:AMeta-analysisJIANGZhongxiu,CUIGuoyuan,ZHANGXiaoyeTheFourthOncologyDepartment,Shengjing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11002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anlotinibinthetreatment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byMeta-analysis.Methods:StudieswereidentifiedbysearchingPubmed,EMbase,CochraneLi brary,CNKI,Wanfang,VIPandCBMbyJanuary2020.Clinicaltrialsofanlotinibinthetreatment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wereincluded.Choosestudiesaccordingtotheinclusioncriteriaandexclusioncriteria,ande valuatequalityretrievedata.Meta-analysiswasperformedfortheresultsofstudiesbyusingRevMan5.3software.Results:4studieswereincluded.Theywereallhighqualitystudies.Theresultsshowed:Theeffectiverate[OR=2.03,95%CI(1.04,3.96),P=0.04],theresponserate[OR=7.56,95%CI(5.21,10.97),P<0.00001],theprogression-freesurvival[HR=0.26,95%CI(0.21,0.33),P<0.00001]andtheoverallsurvival[HR=0.72,95%CI(0.58,0.89),P=0.002]ofanlotinibinthetreatment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weresignifi cantlysuperiortoplacebo.Theincidenceofhypertension,hand-footsyndrome,hypothyroidism,haemoptysisanddiar rheawerehigherintheanlotinib(P<0.05).Conclusion:Anlotinibcouldimprovetheefficacyandprolongthesur vivaltimeof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anditssafetycouldbeincontrol.【Keywords】anlotinib,non-smallcelllungcancer,effectiverate,responserate,adversereactionModernOncology2021,29(02):0242-0248【收稿日期】 2020-02-26 【修回日期】 2020-03-10【基金项目】 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医学科学研究基金(编号:YWJKJJHKYJJ-F2214A)【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辽宁 沈阳 110020【作者简介】 蒋中秀(1986-),女,山东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研究工作。

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

方法:选择自愿参与治疗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

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5,含铂两药化疗),观察组(n=45,安罗替尼联合化疗)。

比较两组血清标记物、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变化,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研究前血清标记物、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VEGF[(327.54±15.26)pg/ml<(384.58±20.45)pg/ml,t=14.996]、HIF-1α[(44.92±7.51)ng/ml<(59.65±8.47)ng/ml,t=8.729]、CEA[(13.75±2.16)ng/ml<(18.02±3.59)ng/ml,t=6.837]、CYFRA21-1[(4.39±0.52)ng/ml<(6.58±0.74)ng/ml,t=16.243],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1%>75.56%, =3.92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无差异性,P>0.05;VEGF血清表达水平可负向预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

结论: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病情进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未明显增加化疗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效果;临床价值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肺癌类型,与小细胞肺癌类似,患者早期起病时症状较隐匿,无法通过相关特异性症状予以早期评估、筛查,故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晚期患者占据较大比例。

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肺癌作为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重点。

靶向治疗作为肺癌精准治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直在肺癌中备受重视。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其应用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有敏感突变的患者有效,而对于占肺癌很大比例的鳞癌、大细胞癌等驱动基因阳性率很低的病理类型临床获益率很低,因此寻找更多能针对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且有临床获益的治疗方式是目前肺癌治疗的一个研究方向。

安罗替尼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可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对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软组织肿瘤、甲状腺髓样癌、结直肠癌、肾癌有一定的疗效[2]。

本研究选取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潮州市人民医院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罗秋育李国文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广东潮州521011[摘要]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一线化疗进展后,按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化疗组(32例)和安罗替尼组(20例)。

化疗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安罗替尼组患者口服安罗替尼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安罗替尼组患者的食欲不振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高血压、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肝肾功能损伤、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肉瘤样癌1例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肉瘤样癌1例

临床肺科杂志2021年7月第26卷第7期1131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肉瘤样癌1例马丽云赵秋红闫春良肺肉瘤样癌(Pulmonag sarcomatoib carcinomas, PSC)是一类恶性度较高、分化差、发病率低的肺恶性肿瘤,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 l cal l lung canc­er,NSCLC)的0.1%~0.4%[1]o本文回顾了我科收治的一例晚期肺肉瘤样癌病人,应用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认识。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确诊肺癌1年余”于2019年5月20日收入我院。

既往吸烟20余年,10支/日,戒19年。

患者于2017年11月因胸痛就诊北京协和医院,CT提不左肺占位,大小约2.7x2.9c叫左肾中部占位,大小约2.8x2.7cm。

2017年11月21日PETNT提示:1)左肺上叶代谢异常增高团块,大小约 3.6x3.6x3.0c叫SUVavg&0,SUVmax 21.7,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左肾中部后外侧实质内软组织密度结节,代谢稍增高,不除外恶性,中腹部右前方近腹膜代谢增高淋巴结,大小约1-3x 1.6,SUVavg7.8,SUV ccx20.0,性质待定。

2)前纵隔升主动脉前不规则软组织影,无代谢活性,考虑良性。

3)双肾多发囊肿,右肾盂钙化,前列腺增大并钙化。

4)部分胸腰椎椎体骨质增生。

5)直窦、上矢状窦及横窦增宽,未见代谢增高灶(图1)。

2017年11月23日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病理提示肺组织实变,其内见分化差的肿瘤细胞浸润,细胞呈梭形,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肉瘤样癌。

患者未诊治。

2017年12月25日复查CT提示左肺占位,大小约5.1x4-4cm,较前增大,左肾中部占位,大小约2-8 x2.5cm,膜多组密度节,较者 2.6 x2.4cm,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同前。

2018年1月4日胸腔镜下行左上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前纵隔探查术,术后病理提示肺浸润性腺癌,部分呈腺泡型,部分呈肉瘤样癌,免疫组化检测:ALK-C5F3(阴性对照)(-),Nap/n A(-),TTFN(部分+,部分dol:10.3969/j.imn.1009-6663.2021.07.036作者单位:100076北京,北京航天总医院-),CD10(少量弱阳),AEPAE3(+),Vimenfn (+),CA9(部分弱阳),RCC(-),PAXV(-), CK7(+),KP7(50%+),CEA(-),EMA(+), ALK-D5F3(肿瘤)(-),(图2)。

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

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

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11-21T06:22:09.1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9期作者:刘宇[导读] 目的:分析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使用帕博利刘宇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442000摘要:目的:分析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对该部分患者实施护理,做好对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的观察记录。

结果:在23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共有10例患者存在异常情况,其中5例存在发热症状,2例明显疲乏,3例有皮炎反应,在护理人员与医生共同协作下,患者不良反应逐渐得到缓解或消失,均顺利出院。

结论:在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患者当前各项身体数据信息变化的实时监控并进行详细记录,密切关注患者治疗后穿表现出的各类反应,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汇总整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对药物治疗方案来进行完善。

关键词:晚期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护理帕博利珠单抗在当前对患者的免疫治疗中较为常见,在对患者实施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时大多数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是可逆的,需要及时中断帕博利珠单抗药物的使用,做好处理[1]。

但在对以往相关数据的调查中发现,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也存在着部分患者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情况。

本文就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进行探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21年2~11月本院收治的2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对该部分患者实施护理。

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6~67岁,平均(48.38±2.13)岁。

所有患者已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研究开始前护理人员已向患者详细介绍研究的具体内容,得到患者肯定回复后将患者纳入到研究中,患者均无其他重大历史疾病。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肖丹;颜伟;李君;周壮发【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24(39)6【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4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已完成4~6个疗程标准化疗,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一组2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实验组给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比较两组PFS、血清VEGFR水平、KPS评分及安全性。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7个月和4.5个月(P<0.05)。

维持治疗开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0.44±17.32 vs 320.15±19.04)pg/ml,(P<0.05)。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后患者KPS评分基本维持在1分。

患者不良反应轻,主要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黏膜溃疡,经治疗后均能缓解。

结论盐酸安罗替尼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病情稳定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可提高PFS,维持较好的KPS评分,安全性好。

【总页数】3页(P969-971)【作者】肖丹;颜伟;李君;周壮发【作者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2.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肺鳞癌三线治疗中的临床研究3.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安罗替尼对老年EGFR 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分析4.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盐酸安罗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5.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对晚期肺鳞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全面解析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全面解析

03
帕博利珠单抗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帕博利珠单抗可能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 应,如皮疹、腹泻等,患者需密切监测并 及时就医处理。
主要成分介绍
主要成分的分类
01
主要成分通常分为主要原料和辅助 原料。
主要原料的作用
02
主要原料是产品的基础,决定了产品 的质量和性能。
辅助原料的重要性
03
辅助原料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外 观和保存性。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增强 、减弱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从而影 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与管理
通过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药物浓度 、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等措施,可 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
过敏反应预防
了解过敏源
通过医学检查,了解自己对哪些物质过敏,避免接触。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灰尘、花粉等过敏源的积累。
国际市场竞争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提 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
市场发展趋势
市场发展趋势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发展,企业需紧跟时代潮流进行转型 升级。
专利保护与竞争格局
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专利保护可以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使 用、销售或制造发明,确保创新者 的利益。
专利保护与竞争策略
企业通过申请和保护自己的专利, 可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阻止竞争 对手模仿。
佩戴口罩
在高过敏季节或环境中,佩戴口罩,减少吸入过敏源。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儿童用药指导
儿童用药需谨慎,剂量和种类应根据年 龄、体重等因素调整。
老年人用药指导
老年人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应避免使用副 作用大的药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孕妇用药指导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 (1)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3)三、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 (5)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 (7)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 (9)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 (11)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 (12)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 (14)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 (16)十、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8)十一、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20)十二、上消化道早期癌ESD策略初探 (22)十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24)十四、消化道早癌内镜诊疗规范 (26)十五、早期胃癌微创治疗的临床选择 (28)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1.胃癌TNM分期中T4a是()A.侵犯黏膜下层B.侵犯固有肌层C.侵犯临近结构D.侵犯脏层腹膜E.远处转移参考答案:D2.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策略改进包括()A.剂型优化B.剂量优化C.途径多样D.安全便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晚期胃癌靶向药物的一线治疗研究成功的是()A.贝伐单抗B.西妥昔单抗C.帕尼单抗D.曲妥珠单抗E.拉帕替尼参考答案:D4.目前胃癌靶向治疗包括()A.吉非替尼和阿帕替尼B.阿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C.吉非替尼和曲妥珠单抗D.阿帕替尼和帕妥珠单抗E.吉非替尼和帕妥珠单抗参考答案:B5.我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处于()A.超早期B.初期C.进展期D.局部晚期E.晚期参考答案:C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1.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不包括()A.RASB.BRAFC.MMRD.HER2E.MSI D参考答案:D2.(K)RASWT右半结肠癌,()有优势A.西妥昔单抗B.贝伐珠单抗C.帕尼单抗D.伊立替康E.5-FU参考答案:B3.下述哪项不是ESMO指南明确提出的一线治疗决策制定的驱动因素()A.地域特点B.患者特征C.治疗特征D.肿瘤特征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4.左半结肠癌主要血供()A.肠系膜上动脉B.肠系膜下动脉C.髂动脉D.腹主动脉E.肠动脉参考答案:B5.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A.细胞受体B.信号转导C.细胞周期D.血管生成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三、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1.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2.()的进展是2022CSCO指南更新重点A.免疫治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放疗参考答案:A3.食管鳞癌组织中哪些因素可能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A.PD-L1表达B.T淋巴细胞浸润C.肿瘤突变负荷载量D.肿瘤相关性抗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疗,描述正确是()A.有条件的单位推荐采用调强放疗技术B.相较于二维/三维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可以改善总生存,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C.增加“小样本研究初步显示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食管癌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较好”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转移性/复发EC/GEJC的治疗更新,在“HER-2阴性腺癌”和“鳞癌”分层中对一线治疗推荐描述正确的是()A.I级推荐“帕博利珠单抗+顺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滨)(PD-L1 CPS≥10, 1A类)”B.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顺铂+氟尿嘧啶(鳞癌)(1A类)”C.II级推荐“信迪利单抗+顺铂+紫杉醇或5-FU(1A类)”D.I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1A类)”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1.世界范围的年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为()A.乳腺癌B.结直肠癌C.胃癌D.肺癌E.肝癌参考答案:D2.NCCN及CSCO推荐关于食管鳞癌2A类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哪种()A.阿帕替尼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可D.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不可E.吉非替尼参考答案:B3.KEYNOTE028是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食管治疗的首秀,得到了ORR及mOS的成功,分别是()A.30% 7个月B.21.5% 8.2个月C.23.5% 7个月D.30% 8.2个月E.21.5% 7个月参考答案:A4.中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太行山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E.华南地区参考答案:C5.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1.下述哪项不是常用的荟萃分析软件()A.Rev ManB.StataC.RD.SPSS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基于前瞻性研究,摄入哪些维生素能适度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A.维生素A 和维生素CB.维生素C 和维生素DC.维生素D 和维生素B12D.维生素D 和维生素EE.维生素A 和维生素E参考答案:C3.荟萃分析中异质性分析方法不包括()A.Meta-regressionB.funnel plotsC.subgroup analysisD.sensitive analysis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B4.什么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比较丰富()A.牛奶B.豆浆C.海鱼D.鸡蛋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评估发表偏倚的统计方法是()A.funnel plots 和 Egger testB.Meta-regression 和 Egger testC.Meta-regressionD.subgroup analysis 和 funnel plotsE.subgroup analysis参考答案:A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1.基于本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是()A.13.6个月B.14.1个月C.17.5个月D.18.6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B2.SBRT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哪些肿瘤的治疗()A.非小细胞肺癌B.前列腺癌C.肝癌D.胰腺癌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常用的数据库是()A.PubMedB.EMBASEC.Cochrane LibraryD.Web of Science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PFS指的是()A.总生存期B.无进展生存期C.无病生存期D.中位生存期E.客观缓解率参考答案:B5.文章质量评估()认为是高质量的研究A.7-9分B.8-9分C.9-10分D.6-8分E.4-6分参考答案:A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1.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A.息肉型B.浸润型C.革囊型D.粘液型E.溃疡型参考答案:E2.原发性肝癌是指()A.肝细胞发生的癌B.胆管上皮发生的癌C.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癌D.肝细胞和胆管上皮发生的癌E.枯否细胞的恶性肿瘤参考答案:C3.早期肝癌(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A.直径在1cm以下,单个瘤结节B.直径在5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C.直径在3cm以下,单个瘤结节D.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E.直径在5cm以下,单个瘤结节参考答案:D4.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消化道内转移参考答案:B5.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A.呈火山口状B.多大于2cmC.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D.边缘隆起不整齐E.底部凹凸不平参考答案:C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1.与监测胃癌治疗疗效或识别肿瘤复发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是()A.ctDNAB.CEAC.CA19-9D.PSA参考答案:D2.在胃癌中,HER2扩增占11%-16%,HER2过表达占()A.0.15B.0.18C.0.2D.0.22参考答案:C3.TCGA基于NGS、WES、mRNA和miRNA测序定义的分子亚型是()A.MSS/EMTB.MSIC.MSS TP53-D.MSS TP53+参考答案:B4.下列不属于Setia分型的是()A.EBV阳性B.MSI-HC.MSS TP53+D.E-cadherin异常表达E.p53异常表达参考答案:C5.下列不属于ACRG基于患者基因表达谱确定的四种分子亚型之一的是()A.MSIB.MSS TP53-C.MSS TP53+D.CINE.MSS/EMT参考答案:D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1.关于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线研究中,基于ATTRACTION 2研究的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GC/GEJCB.基于KEYNOTE 811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已被FDA加速批准用于HER2阳性胃癌治疗C.CheckMate 649以及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以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下列不属于胃癌中基于组织的生物标志物的是()A.MMR状态B.MSI鉴定C.PD-L1表达D.CEAE.TILs评估参考答案:D3.纳武利单抗≥三线治疗晚期GD/GEJ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OSB.PFSC.ORRD.至缓解时间E.缓解持续时间参考答案:A4.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以下对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免疫治疗激活效应T细胞,反过来抑制肿瘤血管系统重建B.正常化的血管促进效应免疫细胞浸润,抑制它们的功能,导致肿瘤缩小C.抗血管生成药物在TME中促进血管正常化和减轻免疫抑制D.免疫刺激与肿瘤血管重建之间的反馈环抑制了自身血管正常化,最终促进了肿瘤退化参考答案:C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有显著的OS和PFS获益。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Key words】Anlotinib;Malignant tumor;Combined chemotherapy;Curative effect;security
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新 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在逐年上升 [1]。尤其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 者,有些经过多线治疗,有些一经发现已经全身多发转移,肿瘤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lotinib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who received anlotinib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mong the 72 patients,15 had ovarian cancer,37 ha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8 had small cell lung cancer,3 had endometrial cancer,and 9 had nasopharyngeal cancer.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disease control rate(DCR)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were recorded for all patients,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CR patients, 8 cases of PR,27 cases of SD,37 cases of PD,the ORR was 11.11%,the DCR was 48.61%,12 cases of second-line treatment failure,mPFS 4.8 months. Fifty-seven patients with third-line or above treatment failed,with mPFS of 2.4 months.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nausea,vomiting,granulocytopenia,hand-foot syndrome,oral mucositis,hypertension,thrombocytopenia,elevate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nd bleeding. The adverse reactions could be reliev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drug dosage reduction or drug withdrawal. Conclusion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ma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controllable.

基于真实世界的派安普利单抗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的派安普利单抗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的派安普利单抗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朱文靖;戴钰洁;姚媛;秦越;王君萍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24(33)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真实世界派安普利单抗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使用派安普利单抗的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临床诊断、用药信息等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

结果 13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6,年龄(61.1±14.5)岁,53.85%的患者合并慢性疾病。

派安普利单抗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超适应证(100.00%)、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76.92%)等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23.08%,其中,3级ADR 2例,分别为腹泻和肝功能损伤。

结论派安普利单抗发生的ADR与药品说明书中的ADR类似,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把握使用指征,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朱文靖;戴钰洁;姚媛;秦越;王君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R979.1
【相关文献】
1.真实世界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2.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依托泊苷依托泊苷、洛铂
一线治疗洛铂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1例3.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4.基于真实世界的安罗替尼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5.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16周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也有相关研究探讨其他 PD-1/PD-L1 抑 制剂单药一线治疗晚期 NSCLC。Ⅲ期 CheckMate 026 研究[7-8]显示,纳武单抗相比于标准化疗未能延 长 PD-L1 阳性(TPS≥5%)(Dako 28-8 抗体)患者的 中 位 PFS(4.2 个 月 vs 5.9 个 月 ,HR=1.15,95% CI: 0.91~1.45,P=0.25)和中位 OS(14.4 个月 vs 13.2 月, HR=1.02,95%CI:0.80~1.30)。但探索性分析发现, 高 肿 瘤 突 变 负 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亚 组患者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的 ORR 明显高于化疗 (47% vs 28%),且 中 位 PFS 明 显 延 长(9.7 个 月 vs 5.8 个月,HR=0.62,95%CI:0.38~1.00),从而首次在 Ⅲ期临床研究证实,TMB 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 价值[7]。此外,Ⅱ期 BIRCH 研究[9]结果显示,阿特珠 单抗单药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具有良好的疗效及 安全性,Ⅲ期 IMpower110 研究[10]通过采用不同的 PD-L1 检测和评估方法(SP142 检测),证实 PD-L1 抑制剂——阿特珠单抗可明显改善 PD-L1 高表达 (TC3/IC3)且 EGFR/ALK 突 变 阴 性 晚 期 NSCLC 初 治患者的中位 OS(20.2 个月 vs 13.1 个月,HR=0.59, 95%CI:0.40~0.89)。2020 年 5 月,美国 FDA 批准阿 特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经美国 FDA 批准的检测确 定其肿瘤 PD-L1 高表达且无 EGFR/ALK 基因突变 的转移性 NSCLC 患者,其中 PD-L1 高表达定义为 肿瘤细胞 PD-L1 表达≥50%(TC≥50%)或肿瘤浸润 免 疫 细 胞 PD-L1 表 达 ≥10%(IC≥10%)。 MYSTIC 研究[11]分析了另一种 PD-L1 抑制剂——度伐利尤 单抗单药或联合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 制 剂 —— 曲 美 木 单 抗 与 含 铂 双 药 化 疗 治 疗 PD-L1 TPS≥25%患者的疗效,其 PFS 和 OS 均无明 显差异。 1.2 晚期 NSCLC 一线免疫联合化疗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李治岐;万里新;刘越【期刊名称】《临床研究》【年(卷),期】2024(32)1【摘要】目的研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受三线治疗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41例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生存质量、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43.90%)高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CEA、VEGF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36.59%)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卡瑞利珠单抗、安罗替尼三线治疗临床疗效佳,能降低NSE、CEA、VEGF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会额外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4页(P50-53)【作者】李治岐;万里新;刘越【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肺部肿瘤内科;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2.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3.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4.安罗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5.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郭稳稳;程昌盛;吴燕;林文东;赖辉强;黄吉荣;龙高云【期刊名称】《临床与病理杂志》【年(卷),期】2022(42)8【摘要】目的:评价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并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安罗替尼的70例晚期HCC 患者,观察近期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各临床因素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临床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7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2例,疾病稳定28例,疾病进展20例,客观缓解率为31.43%,疾病控制率为71.43%。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为0~1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ECOG评分为2的患者(P<0.05),而年龄、性别等其他临床因素对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影响(P>0.05)。

患者随访2~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4个月(95%CI:6.9~8.7)。

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HR=1.402,P<0.001)、ALB水平(HR=1.572,P=0.011)是独立预测因素;ECOG评分为0~1的患者相比2分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中位总生存期(P=0.032),ALB>35 g/L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ALB≤35 g/L的患者(P=0.019)。

安罗替尼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27/70,38.57%)、高血压(18/70,25.71%)、蛋白尿(15/70,21.43%)、血小板减少(13/70,18.57%)等,为1~2级,未见3级以上不良反应。

结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HCC有效且安全性良好,ECOG评分和ALB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总页数】7页(P1822-1828)【作者】郭稳稳;程昌盛;吴燕;林文东;赖辉强;黄吉荣;龙高云【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肝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6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2.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及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3.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4.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5.安罗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相关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
与毒副反应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
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受试对象为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收治时间
2019年6月-2020年4月),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帕博利
珠单抗)和研究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中,各组人数均为30例,治疗4周后评价对比组间患者取得的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结局。

结果:研究
组患者近期疗效(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经SPSS23.0
检验(p<0.05);研究组患者各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数据
差异,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

讨论: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施以帕博
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展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
理想。

【关键词】帕博利珠单抗;安罗替尼三线;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毒
副反应
肺腺癌目前发生率最高且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其发生率的逐渐提升
缺趋于年轻化发展,关于肺腺癌临床治疗手段的探讨也逐渐深入。

铂类化疗是明
显临床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有针对性基
因改变的患者而言,包括突变的EGFR基因和重编程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
针对性治疗可能会延长整体生存期(OS)。

而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细胞死亡
1PD-1)肺癌无靶向基因异常,一年生存率仅为30-40%,平均生存期为8-ー10个月。

Pem-bro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免疫球蛋白g4(tgg4)kap-pa的单克隆抗体。

Papolizumab的结合可有效阻断pd-1与其配体结合[1]。

本研究分析探讨分析帕博
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受试对象为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6月-2020年4月),
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和研究组(帕博利珠
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中,各组人数均为30例。

纳入标准:①病理和生物学
检测确诊为晚期肺腺癌;②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卡氏功能评分在60分以上。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出现代谢障碍;②癌细胞已想脑部或脊椎转移;③
经检测证实具有化疗禁忌症。

对照组内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56.23±3.23)岁,ⅢB-ⅢC期11例,Ⅳ期19例;对照组内男16例,女14例,
年龄在41-70岁之间(56.25±3.54)岁,ⅢB-ⅢC期12例,Ⅳ期18例;入选患者
的基础资料数据经SPSS23.0检验可见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干预,将帕博利珠单抗200(mg)融入氯化钠(200ml,0.9%),静脉滴注,每天静脉滴注时间开展在60min内。

研究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帕博利珠单抗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患者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每次12mg(1颗),每日1次,早餐前口服[2]。

1.3评价标准
近期临床疗效分为4个等级:1.完全缓解-CR: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
失持续≥1个月;2.部分缓解-PR:临床症状缓解,病灶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直径和积减小50%以上,持续1个月以上。

3病情稳定-SD: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变最大直径及最大直径和产物减小25%≤<lt;50%;4病情进展-PD:临床症状加重,病变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直径/乘积增大≥25%。

总治疗效率=(CR+PR)/100%。

毒副作用: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和血小板计数下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收集得来的数据均输入SPSS23.0检验,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s表示(经t检验),输出值P低于0.05即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近期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近期疗效(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见表1。

2.2组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各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数据差异,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新诊断的肺癌病例约占全球每年癌症发病率的35%,约85%的肺癌患者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以往临床治疗主要采用以铂类为主的双药方案,临床疗效已达到一个固定的高度,其神经毒性和较高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临床疗效。

随着肺癌分子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患者的治疗决策变得越来越个体化和复杂。

PD-L1在肺癌细胞中表达,通过下调PD-L1抗体对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抑制免疫应答,因此阻断这种相互作用的抗体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

但是免疫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起作用,所以在临床试验中,虽然PD-
L1TPS≥以上,可以用单一免疫治疗药物pamolizumab进行治疗,但在一线治疗中加入化疗是临床有益的。

在024主题研究中,该人群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反应率为45%,生存时间也显著提高。

此外,在KEYNOTE-189和407项研究中,PD-L1tps亚组中分别有60%和63%与paabolizumab相关。

目前认为化学疗法可以提高PD-L1抗体免疫治疗的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两种:1增强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消除免疫源性细胞死亡;②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减少,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化学疗法和免疫疗法相结合是改善癌症患者利益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然而,大多数化疗对免疫稳态有不利影响,而且它们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能力不同。

批准培美曲塞、卡铂与非小细胞肺癌联合使用是首次批准的化疗和免疫疗法联合使用。

虽然临床数据显示培美曲塞化疗和免疫疗法之间有良性的相互作用。

但是潜在的机制还不清楚。

培美曲塞能增强小鼠肿瘤T细胞的活化,诱导小鼠肿瘤细胞中免疫原性细胞的死亡,发挥T细胞的内在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增强线粒体功能和提高T细胞活化来证实。

培美曲塞与抗PD-L1联合应用时,抗肿瘤作用增强,炎症/免疫活性显著增强。

培美曲塞联合PD-L1阻断剂可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强、天然免疫调节和系统性肿瘤免疫反应增强等内在肿瘤机制显著增强T细
胞的浸润和活化。

所以在我们第一次治疗的病人中,尽管肿瘤细胞中PD-L1有很
强的阳性表达,但当PS评分良好时,我们坚持联合化疗,而实际上,联合化疗
和免疫疗法确实受益。

近年来,随着新型多靶点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靶向小分子靶向治疗在临
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某些临床症状,有效地改善预后,
延长生存时间。

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高的患者以
及ALK和原癌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可以明显减少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灶,防止新发
病灶,临床疗效非常好,盐酸氨氯替尼胶囊是临床常用的多靶点受体阻滞剂,能有
效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

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激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安
罗替尼对VEGFR1有抑制作用,VEGFR2(IC50为0.2nm).VEGFR3(IC50为0.7nm).c-kit (IC50为14.8nm).PDGFRβ(IC50为115nm)的激酶活性。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激酶活性(ic50,115nm)。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和下游相关蛋白磷酸化,VEGF
-A刺激人脐静脉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明显抑制[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近期疗效(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研究组患者各种毒副反应的
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数据差异,组间数据经SPSS23.0检验(p>0.05)。

综上所述,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施以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展开治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参考文献
[1]李碧慧.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对晚期肺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影响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20(3).
[2]李格,梅海豫,邢红雨.吉非替尼联合安罗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
疾病控制率及QLQ-30评分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v.28(07):90-92.
[3]舒桂君,朱永东,解华.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J].中国
医药导报,2020,017(012):137-140.
作者简介:姓名:徐琛(1992.06-)性别:男籍贯:上海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职称:初级病理技师,研究方向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