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普阅读题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科普阅读题测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
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
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短文中的叙述可知,(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② 分离提纯;① 确定结构;③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温度和溶剂;(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说法正确的是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考点:科普知识
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如图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1904年汤姆森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 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狐”中。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森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
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________。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有正电 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____________。
【答案】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没有发现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D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知识回答;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分析判断,注意着重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
(3)随研究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真象回答。
【详解】
(1)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结论不正确,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很小,通过高速运动占据了原子核外相对很大的空间,且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填: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没有发现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2)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相对很小,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但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在α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通过时,造成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也就是说原子核质量较大;由以上分析可知:
A、原子核体积很小,正确;
B、原子核质量较大,正确;
C、原子核带有正电,正确;
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错误,以上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故选D。
(3)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过了无数自我否定,而是逐渐接近事实真象,可见,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故填: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PO4)3(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 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Ca5(PO4)3(OH)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_g•g-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
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
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
【答案】不易燃韧性好,耐高温,不燃烧 7 能 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易燃烧的化学性质;
(2)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 g•g-1;(4)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故说法正确;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HAP 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不易燃;(2)韧性好(或耐高温或不易燃烧);(3)7;(4)能;(5)AB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mg/L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
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
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5NaClO2+_______=4ClO2+5NaCl+2H2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
B.40℃时 4.0 mg/L 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C.40℃时0.8 mg/L的二氧化氯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5)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任意一条即给分) 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 4HCl B 在40℃时,0~50h内,0.5 mg/L 二氧化氯都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氯黄绿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进行制取,减少危险发生;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少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4HCl;
(4)由题目信息可知,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由图示可知,在0~50 h内,0.5 mg/L二氧化氯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所以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ABD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合理即可)BC
【解析】
(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
(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
(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大
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BC。
6.某地屠宰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经环保监测人员对现场空气进行监测,发现空气中氨气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参考值35mg/m3。
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燃爆和中毒事件。
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查阅)
①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黏膜和皮肤有强刺激、腐蚀性;
②液氨是由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极易液化成的,液氨泄漏后极易挥发出氨气;无色的液氨常用于冷库制冷;
③人一旦吸入氨气易中毒,而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极易发生爆炸。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
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_________;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你对此的看法和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
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则说明氨水呈___(选填“酸”、“中”或“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具有可燃性、极易溶于水用湿毛巾堵往口鼻、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 17 不对,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
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
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此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飘到较高的地带,吸入后会引起身体不适;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
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氨水呈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7.品味馒头中的化学
山西是面食的王国。
发面馒头是山西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制作馒头的面粉是由
小麦经筛选清洗后研磨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C 6H 10O 5)n )。
制作馒头首先要发面,过去,人们用“老面”当“起子”,让面团发酵,由于“老面”中同时含有乳酸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酸味的乳酸,加入适量的碱面可除去酸味,使馒头酥松多孔。
乳酸具有酸的通性。
有时候,人们也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用时可在小苏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酷,这样蒸出的馒头不仅暄软,而且碱味还不大。
现在人们大多用酵母菌发酵,当面团中缺乏氧气时,酵母茵通过将葡萄糖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获取能量,化学方程式为4126252C H O 2C H OH 2CO 酶 ,产生的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
在有氧气的环境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C ,温度达到60°C 时酵母菌死亡。
酵母细胞中含有碳、氢、氧、磷、钙、铁、铜、锌、钴等元素。
我们在吃馒头时,少量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被口腔中的淀粉酶催化,从而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C 12H 22O 11), 大部分的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彻底消化为能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小麦中含有较为丰富的B 族维生素,B 族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分解。
而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分解破坏,即使温度不是太高也是如此。
B 族维生素还怕高温,怕漂白粉、氯气、二氧化硫和双氧水等物质,而且还容易在淘米、洗淀粉的过程中溶在水里流失掉。
B 族维生素有助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情绪。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向“老面”发好的面团中加入碱面,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
(2)用小苏打做发酵粉,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酵母菌发酵时,应将面团放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酵母菌有氧呼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写出酵母菌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人体摄人淀粉后主要在胃里被消化
B 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时,不需要加碱面
C 二氧化硫漂白馒头,不会影响健康
D 长期食用加入大量碱面的馒头,人体会缺乏B 族维生素
【答案】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的碳酸钠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小苏打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写出或写一点) 温暖(或20~30°C )
61262
22C H O 6O 6H O 6CO 酶++ 铁、铜、锌、钴中的任一种,写名称或元素符号均可
B 、D
【解析】
【详解】 (1)向“老面”发好的面团中加入碱面,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2)用小苏打做发酵粉,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是: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的碳酸钠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小苏打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C ,故用酵母菌发酵时,应将面团放在20~30℃的环境中;
在有氧气的环境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126222C H O 6O 6H O 6CO 酶++;
酵母细胞中含有碳、氢、氧、磷、钙、铁、铜、锌、钴等元素,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钴、锌、铜等。
(4)A 、由资料可知,大部分的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彻底消化为能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不符合题意;
B 、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时,不含乳酸菌,不需要加碱面,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来漂白馒头,不符合题意;
D 、由资料可知,B 族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分解。
而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分解破坏,故长期食用加入大量碱面的馒头,人体会缺乏B 族维生素,符合题意。
故选BD 。
【点睛】
常量元素:C H O N P K S K Ca Na Cl Mg
微量元素:Fe Cu Zn Mn F I Se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