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教材简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及其图象的初步知识,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与研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类似,我们将在反比例函数定义的基础上,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题型灵活多变,有填空题、选择题,还有解答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教学指导

【本章重点】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认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能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难点】

1.利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解决有关问题.

2.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综合性问题.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类比思想、化归思想.本章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找出函数之间的异同点,从中体会数学中的类比、化归思想的作用.

2.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数(量)与形(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以体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所以解决有关反比例函数问题时,可以把函数图象与解析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问题更直观,而且更容易解决.

课时计划

26.1反比例函数3课时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时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的思想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交流总结能力.

2.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

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如果两个变量x 、y 满足xy =k (k 为常数,k ≠0),那么x 、y 就成为反比例关系.例如,速度v 、时间t 与路程s 之间满足v t =s ,如果路程s 一定,那么速度v 与时间t 就成反比例关系.

2.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对于变量x 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就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3.形如y =k

x (k 是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4.y =k x ,y =kx -

1,xy =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中k 是常数,k ≠0.

5.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 值是多少? ①y =2x +1;②y =2x 2;③y =15x ;④y =-2

3x

;⑤xy =3;⑥2y =x ;⑦xy =-1.

解:反比例函数有③④⑤⑦.③y =15x 中k =15;④y =-23x 中k =-2

3;⑤xy =3中k =3;

⑦xy =-1中k =-1.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时,y =6.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 =4时y 的值.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设y =k

x ,再把x =2时,y

=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 的值.

【解答】(1)设y =k

x ,因为当x =2时y =6,

则有6=k

2,解得k =12.

∴y =12x

.

(2)把x =4代入y =12x ,得y =12

4

=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①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形如y =k

x (k 为常数,k ≠0);②将已知条件(自变量

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③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④写出解析式.

【例2】已知函数y =(2m 2+m -1)x 2m 2+3m -3是反比例函数,求m 的值.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在反比例函数y =kx -

1中的隐含条件是x 的次数为-1,k ≠0. 【解答】∵y =(2m 2+m -1)x 2m 2+3m -3是反比例函数,

∴?

????

2m 2+3m -3=-1,2m 2+m -1≠0, 解得m =-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y =kx -

1(k ≠0)的形式,注意x 的次数为-1,系数不等于0.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反比例函数y =(m +1)x -1

中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m ≠1

B .m ≠-1

C .m ≠±1

D .全体实数

2.当m =6时,y =3x m

-7

是反比例函数.

3.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 m 3,6 h 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为48 m 3;

(2)若每小时排水用Q (m 3)表示,则排水时间t (h)与Q (m 3)的函数解析式为t =48Q .

4.已知y 与3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2

3.

(1)写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1

3时,求y 的值;

(3)当y =1

2时,求x 的值.

解:(1)y =23x . (2)y =2. (3) x =4

3.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已知y =y 1+y 2,y 1与(x -1)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当x =0时,y =-3;当x =1时,y =-1.求:

(1)y 关于x 的关系式; (2)当x =-1

2

时,y 的值.

【互动探索】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设出y 1、y 2的关系式,进而得到y 的关系式,把所给两组数据代入即可求出相应的比例系数,也就求得了所要求的关系式.

【解答】 (1)∵y 1与(x -1)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 ∴设y 1=k 1(x -1)(k 1≠0),y 2=k 2

x +1(k 2

≠0). ∵y =y 1+y 2,∴y =k 1(x -1)+

k 2

x +1

. ∵当x =0时,y =-3;当x =1时,y =-1, ∴?

????

-3=-k 1+k 2,-1=1

2k 2,解得k 1=1,k 2=-2, ∴y =x -1-2x +1

.

(2)把x =-12代入(1)中函数关系式,得y =-11

2

.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题意设出y 1、y 2的函数关系式并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不同的函数关系要用不同的待定系数,如本题y 1的待定系数用k 1, y 2的待定系数用k 2.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反比例函数???

??

定义

三种常见形式:y =k x 、xy =k 、y =k

-1

(其中k 为常数,k ≠0)求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

2.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y =k

x 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和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和性质的过程,获得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通过函数图象探究函数性质,进一步体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的性质的方法.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思考、交流等活动,获得研究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美,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

阅读教材P4~P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反比例函数y =k

x (k 为常数,k ≠0)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3.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

4.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 ≠0,k 为常数)中,(1)当k >0时,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当k <0时,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反比例函数y =-5

x

的图象大致是( D )

6.已知反比例函数y =4-k

x

.

(1)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4; (2)若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则k >4.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 和y =12

x

的图象.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 【解答】列表表示几组x 与y 的对应值:

到函数y =6x 和y =12

x

的图象.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1)列表时:自变量的值可以选取一些互为相反数的值,这样既可简化计算,又便于对称描点;(2)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既可以方便连线,又可以准确地表达函数变化趋势;(3)连线时:一定要养成按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用平滑的曲线连结,从中体会函数的增减性.

【例2】若点(x 1,y 1),(x 2,y 2),(x 3,y 3)都是反比例函数y =-1

x 图象上的点,并且x 1<

0<x 2<x 3,判断y 1、y 2、y 3的大小关系.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判断自变量的大小,需考虑函数的增减性.先画出函数图象,再描出已知点位置,最后判断y 1、y 2、y 3的大小关系.

【解答】∵反比例函数y =-1

x

中k =-1<0,

∴此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图.

∵x 1<0<x 2<x 3,

∴点(x 1,y 1)在第四象限,(x 2,y 2)、(x 3,y 3)两点均在第二象限, ∴y 2<y 3<y 1.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函数值或自变量的大小的方法:(1)看k 的符号,明确函数的增减情况;(2)看两点是否在同一个象限内;若不在同一个象限内,借助图象即可判断函数值或自变量的大小,若在同一个象限内,则比较两个横(纵)坐标的大小,根据函数的增减情况,得出函数值(自变量)的大小.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6

x 的图象上的是( A )

A .(3,-2)

B .(3,2)

C .(2,3)

D .(-2,-3)

2.设x 为一切实数,在下列函数中,当x 减小时,y 的值总是增大的函数是( C ) A .y =-5x -

1 B .y =x

2

C .y =-2x +2

D .y =4x

3.对于反比例函数y =3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图象经过点(1,-3)

B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 .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4.若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过点P (2,m ),Q (1,n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m >n .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若ab <0,则正比例函数y =ax 和反比例函数y =b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

可能是下图中的( )

【互动探索】∵ab <0,∴a 、b 异号,分两种情况:(1)当a >0,b <0时,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无此选项;(2)当a <0,b >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选项C 符合.

【答案】C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这类题既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排除法.用分析法时,根据题干逐一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再与选项对比得出答案.用排除法时,每个选项逐一分析,看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2)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y =k

x

(k ≠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3.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与其他函数或几何知识综合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感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2.经历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

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

阅读教材P7~P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填表分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区别.

2.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n 等于( A )

A .10

B .5

C .2

D .-6

3.下列各点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的是( B )

A.????-43,-32 B .????-43,3

2 C.????34,43

D .????34,83

4.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2,-1),则k 的值为-2.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6).

(1)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哪些象限?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2)点B (3,4)、C ????-212

,-44

5和D (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判断该函数的性质;(2)若点满足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则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否则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解答】(1)解法1:见教材P7例3. 解法2:设这个反比例函数为y =k

x ,

∵图象过点A (2,6),∴6=k

2,解得k =12.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2

x

.

∵k >0,∴这个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把点B 、C 、D 的坐标代入y =12

x ,可知点B 、C 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点D 的坐

标不满足函数关系式,故点B 、C 在函数y =12

x

的图象上,点D 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 【例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m -5

x 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 (x 1,y 1)和B (x 2,y 2),如果x 1>x 2,那么y 1和y 2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只有两种可能,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或者在第二、四象限.(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解答】(1)∵这个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

∴另一支必在第三象限. ∵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m -5>0,解得m >5.

(2)解法1(性质法):详细解答参考教材P7~P8例4. 解法2(图象法或数形结合法): ∵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如图,在图中描出符合条件的两个点, ∴由图象易知y 1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解决问题(2)时,用数形结合法能更快速准确地求出结果.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正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6

x 的图象的交点位于(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一、三象限

2.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A (-1,-2),则当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

是( D )

A .y >1

B .0

C .y >2

D .0

3.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双曲线y =

3

x (x >0)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 的面积将会( C )

A .逐渐增大

B .不变

C .逐渐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ADEF 是正方形,点A 、D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F 在AB 上,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上,OA =1,

OC =6,则正方形ADEF 的边长为2.

5.如图所示,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4)

和点B (n ,-2).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

解:(1)把点A (1,4)代入y =m x ,得m =1×4=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4

x .把点B (n ,

-2)代入y =4

x

,得-2n =4,∴n =-2,∴点B 坐标为(-2,-2).把(1,4),(-2,-2)代入

y =ax +b ,得????? a +b =4,-2a +b =-2,解得?????

a =2,

b =2,

∴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2. (2)x <-

2或0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如图所示,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AC 垂直x 轴于点C ,且△AOC

的面积为2,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互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答】∵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

∴x A ·y A =k ,

∴S △AOC =12·k =2,∴k =4,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4

x

.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与坐标轴和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k |

2

.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 的几何意义;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与几何、方程、不等式、物理等跨学科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研究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

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将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获得成功感.

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中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跨学科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

阅读教材P12~P1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1)反比例函数y =k

x

(k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双曲线;

(2)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3)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

增大;

2.地下室的体积V 一定,那么底面积S 和深度h 的关系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是S =V

h .

3.运货物的路程s 一定,那么运货物的速度v 和时间t 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是v =s

t .

4.电学知识告诉我们,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 、两端的电压U 和电器的电阻R 有如下关系:PR =U 2.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写成

P =U 2R ,或R =U 2

P

.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一)反比例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1】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 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 (单位:m 2)与其深度d (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 定为500 m 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 m 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 m ,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2例1.

【例2】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平均速度v (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 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5天卸货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要卸载多少吨?

【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3例2.

(二)反比例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3】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200 N和0.5 m.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 m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l至少要加长多少?

【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4例3.

【例4】一个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 Ω.已知电压为220 V,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

【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5例4.

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各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C)

A.小明完成100 m赛跑时,时间t(s)与他跑步的平均速度v(m/s)之间的关系

B.菱形的面积为48 cm2,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y(cm)与x(cm)的关系

C.一个玻璃容器的体积为30 L时,所盛液体的质量m与所盛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

D.压力为600 N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之间的关系

2.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记y=f(x),则y=f(x)的图象是(A)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 4.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6.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变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 意义和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从实际问题情景中经历探索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 之间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函数图象探究函数性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 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 3.通过探究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4.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 1.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 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2.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 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获得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函数知识是初中代数的核心内容,反比例函数也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初中学生必需体会和掌握的三 种函数基本形式之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及其图象的初步知识,以及系统地研究了 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反比例函数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函数,作为重要的数学模型,在解决日常生活、物理化学学科学习等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 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引出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重点内容是对反 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画特殊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归纳出一般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 征和性质,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某些解 决实际问题的安排,力图加强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教学计划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4、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7、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函数的表达式。 8、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探索并理解K>0与K<0时图像的变化。 9、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后续学习各类函数的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教科书从几个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进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使学生逐步从对具体函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抽象的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3)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4)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表示问题情景中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由学习、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之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函数,它为今后学习图象和曲线的关系(如二次函数)提供了研究方法、反比例函数本身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有着许多直接应用,这对学生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形成,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反比例函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学生不易理解,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一;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建模,利用图象以及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及其他数学模型,所以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是本章教学又一主要难点。

(完整版)第26章_反比例函数_全章教案

10 26.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电阻R、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k为常数,k 0)的形x 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 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 和y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 某村有耕地346.2 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

2 有耕地面积 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 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 创新提高: 例 1 . (补充) 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 y 3x (2) y 2 (3) xy = 21 x (4)y 5 (5) y 1 3 x 2 x 例 2 . (补 充) 当 m 取什么值时,函数 y 2 (m 2)x 3 m2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 .苹果每千克 x 元,花 10 元钱可买 y 千克的苹果,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 为 2.若函数 y (3 m )x 8m2是反比例函数,则 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 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函数(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确定其解析式. 【情感态度】 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予以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 m2的长方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问题2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 68 ×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 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n的关系式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观察你列出的三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何特征,不妨说说看看. 【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探寻三个问题中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函数的特征,找出其共性,引入新知. 反比例函数:形如y =k x (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下册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下册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 (2019·广东广州)若点 A (﹣1,y 1), B (2,y 2), C (3,y 3)在反比例函数y = 6 x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3 B .m <- C .m m ><- D .m -<< 3. (2019?安徽)已知点 A (1,–3)关于x 轴的对称点A'在反比例函数y = k x 的图象上,则实数k 的值为 A .3 B .13 C .–3 D .–13 4. 若一次函数 y =mx +6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n 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有公共点, 则有( ) A. mn ≥-9 B. -9≤mn <0 C. mn ≥-4 D. -4≤mn ≤0 5. (2019?江西)已知正比例函数y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的图象相交于点A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比例函数y 2的解析式是y 2=– 8 x B .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2,–4)

C.当x<–2或0

第26章反比例函数教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的对应关系的重要 数学模型。2.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章前图和实际生活中旅游的实例提出问题: 合肥到北京的铁路全长约1080km,一列火车从合肥开往北京,以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列车行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2)列车距离北京的路程s 与行驶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请学生完成,教师评析,并出示思考题(见教材P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1)京沪铁路全程为1463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 (单位:km /h )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2 m 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单位:m )随宽x (单位:m )的变化而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4 10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 (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总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完成,教师归纳:上述三个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分别为:n S x y t v 4 1068.1,1000,1463?=== 这三个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用一个一般式来表示吗? 二、探究新课 1、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让学生把这些式子与已学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进行比较,进而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是x 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2、试试眼力 下列哪些式子表示y 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中相应的k 值是多少? . 2)8(,)7(,32 )6(,123)5(,3)4(,16)3(,5)2(,4)1(1-=-=-===+=- ==x y x y x y xy x y x y x y x y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讲解。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 (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 (3)xy =21 (4)2 5+=x y (5)31+=x y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2.若函数2 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训练(含答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项训练 专训1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金:解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一般先设出几何图形中的未知数,然后结合函数的图象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几何图形与图象的交点坐标,再由函数解析式及几何图形的性质写出含未知数及待求字母系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所求几何图形中的未知量或函数解析式中待定字母的值. 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 1.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6 x (x>0)的图象交于A(m, 6),B(3,n)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kx+b<6 x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3)求△AOB的面积. (第1题) 2.如图,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DC⊥x轴于点 C,AO=CD=2,AB=DA=5,反比例函数y=k x (k>0)的图象过CD的中点E. (1)求证:△AOB≌△DCA; (2)求k的值; (3)△BFG和△DC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其中点F在y轴上,试判断点G 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第2题) 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 类型1:反比例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 3.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6 x (x>0)的图象上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双 曲线y=-3 x (x<0)于点B,过B作BC∥OA交双曲线y=- 3 x (x<0)于点D,交x 轴于点C,连接AD交y轴于点E,若OC=3,求OE的长. (第3题) 类型2:反比例函数与矩形的综合 4.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是(4,0)和(0,2),反比例函 数y=k x (x>0)的图象过对角线的交点P并且与AB, (第4题) BC分别交于D,E两点,连接OD,OE,DE,则△ODE的面积为________.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相交于点D,且BE∥AC,AE∥OB. (1)求证:四边形AEBD是菱形; (2)如果OA=3,OC=2,求出经过点E的双曲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完整升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教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内容:1.1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进而识别其中的反比例函数. 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3.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 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1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类比 启发 教学辅助:多媒体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探究问题 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km ),全程所用时间t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和n 的值。 (3)y 与x+1成反比例,当x =2时,y =-1,求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4) 已知y 与x-2成反比例,并且当x =3时,y =2.求x =1.5时y 的值. (5)如果是的反比例函数,是的反比例函数,那么是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三、练习:P21 1——4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另见练习卷 板书设计: 例1 例2 例2 解: 解: 解 练习 练习 随着速度的变化,全程所用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 情境1: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什么关系?(s =vt ) 当一个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与宽成什么关系? [备注] 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当中的关系式学生都列得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让学生讨论出:当两个量的积是一个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xy =m (m 为一个定值),则x 与y 成反比例。 这一情境为后面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作铺垫。 情境2:

第17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x k y =,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 在分母上,且x 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 ;看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由于x 在分母上,故取x ≠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 的取值范围,因为k ≠0,且x ≠0,所以函数值y 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 =kx (k ≠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x k y =(k ≠0)还可以写成1-=kx y (k ≠0)或xy =k (k ≠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 k y =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系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y=4x B.=3C.y=﹣D.y=x2﹣1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与y=的图象大致是() A.(1)(3)B.(1)(4)C.(2)(3)D.(2)(4) 3.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图象必经过点(﹣3,2) 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若x<﹣2,则0<y<3 D.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4.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y=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7,则S1+S2等于() A.4B.4.2C.4.6D.5 5.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图象上的是() A.(﹣3,﹣2)B.(﹣2,3)C.(3,2)D.(﹣3,3) 6.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2)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A.y=B.y=C.y=D.y=

7.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2,2),当y=x的函数值大于y=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 A.x>2 C.﹣2<x<0或0<x<2 B.x<﹣2 D.﹣2<x<0或x>2 8.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8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用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千米/时)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为() A.v=B.v+t=480C.v=D.v= 9.对于反比例函数y=(k≠0),下列所给的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点(2,4)在其图象上,则(﹣2,4)也在其图象上 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过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k D.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和y=﹣x成轴对称 10.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4,2),那么下列四个点中,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 A.(1,8)B.(3,)C.(,6)D.(﹣2,﹣4)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请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满足条件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此函数的表达式可以为.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B,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连接OA,△OB,则OAC与△OBD的面积之和为.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数学九年级下第26章26.1.2人教版范文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画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反比例函数主要性质的发现过程。 2.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2.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画图。 难点:反比例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专家建议 1、前面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对研究函数有了一定的方法;即画出图像并根据图像研究其性质。通过画图象,可以进一步培养“描点法”画图的能力和方法,并提高对函数图象的分析能力.同时尝试用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方法,归纳反比例函数一些性质特征。 2、本节课可以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画反比例函数图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探究分析,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行成过程,避免学生的知识由老师灌输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在观察,感受,讨论,发现,探究总结,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感知数学的奇妙。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合作、探究 教学教程: 一、复习巩固,情景导入 问题1、教师出示投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答:形如(),0k y k k x = ≠为常数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2、完成下列题目 (1).任意写一个在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 (-3,1) . (2).直线y=-x+3经过第 一、二、四 象限. (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6,则它的长y 与宽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6 =y x ,y 是x 的__反比例_函数. (4).若函数y=2x m+1是反比例函数,则m= -2 . (5).反比例函数4 = y x ,经过点(1, 4_). 问题2、作出一次函数6y x =的图象,图象是什么形状?作图的步骤是什么? 答:一次函数6y x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作图的步骤包括列表、描点、连线。 猜测:反比例函数6 y x = 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画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答:(学生自由猜测,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板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画出反比例函数6y x =与6 y x =-的图象(图一) (图一)

《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反比例函数 第一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x k y =,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 在分母上,且x 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 ;看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由于x 在分母上,故取x ≠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 的取值范围,因为k ≠0,且x ≠0,所以函数值y 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 =kx (k ≠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x k y =(k ≠0)还可以写成1-=kx y (k ≠0)或xy =k (k ≠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 k y =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6)31+=x y (7)y =x -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全章测试 一、填空题 1.反比例函数x m y 1 += 的图象经过点(2,1),则m 的值是______. 2.若反比例函数x k y 1 += 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若反比例函数x k y = 与一次函数y =kx +2的图象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如图,过原点的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交于M ,N 两点,根据图象猜想线段MN 的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4.一个函数具有下列性质: ①它的图象经过点(-1,1); ②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③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____________. 5.如图,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B ⊥x 轴于点B ,点C (0,1),若△ABC 的面积是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6.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k 为常数,k ≠0)的图象经过P (3,3),过点P 作PM ⊥x 轴于M ,若点Q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并且S △QOM =6,则Q 点坐标为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32x y = (B 32x y = (C)x y 32= (D)x y -= 32 8.如图,在直角坐标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双曲线x y 3 =(x >0)上 的一个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 的面积将会(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1《反比例函数》教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 1.京广高铁全程为2298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 (单位:km/h)与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冷冻一个物体,使它的温度从20℃下降到零下100℃,每分钟平均变化的温度T (单位:℃)与冷冻时间t (单位:min)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这些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中:①y =32x ;②3xy =1;③y =1-2x ;④y =x 2 .反比例函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①y =32x 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②3xy =1可化为y =13x ,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③y =1-2x 是反比例函数,正确;④y =x 2 是正比例函数,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首先要看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反比例关系,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去判断,其形式为y =k x (k 为常数,k ≠0),y =kx -1(k 为常数,k ≠0)或xy =k (k 为常数,k ≠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二】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字母的值 已知函数y =(2m 2+m -1)x 2m 2+3m -3是反比例函数,求m 的值. 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 2m 2+3m -3=-1,2m 2+m -1≠0,然后求解即可. 解:∵y =(2m 2+m -1)x 2m 2+3m -3 是反比例函数,∴? ????2m 2+3m -3=-1,2m 2+m -1≠0,解得m =-2. 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y =kx -1(k ≠0)的形式,注意x 的次数为-1,系数不等于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 探究点二: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类型一】 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2时,y =-6.求: (1)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y =2时,x 的值. 解析:(1)由题意中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设出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2)代入求得的函数解析式,解得x 的值即可. 解:(1)∵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设y =k x (k ≠0),∵当x =2时,y =-6,∴k =2×(-6)=-12,∴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 =-12x ; (2)当y =2时,y =-12x =2,解得x =-6. 方法总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时要注意:①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反比例 函数解析式,形如y =k x (k 为常数,k ≠0);②将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③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④写出解析式.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类型二】 解决与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问题 已知y =y 1+y 2,y 1与(x -1)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当x =0时,y =-3;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小结与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反比例函数 一、复习目标分析: 复 习 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表达式; 目标 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掌握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对比比、总结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数形结合、复 习 数学思考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目 标运用能力。 解决问题能够利用与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感受生活中的变量关系,提高学习 的热情、增强探究的意识。 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解决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 活动一] 教师:出示课件“本节复习目标和 出示课件“本节复习目标和本节知识本节知识结构图:” 结构图:”学生:仔细阅读本节复习目标和本明确复习方向,激 节知识结构图发学生学习欲望。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是否能够回忆起反比例函 数的相关基础知识。 [ 活动二]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而后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出示课件“考点一”抢答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思考: (1)反比例函数定义:? 学生:①定义:y= k x (k ≠0) 。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 一般式及其条件,为下 ②等价变形:节解析式的确定打下基(2)反比例函数等价形式?y k x y=kx -1 xy=k 础。

y 与x 成反比例 通过等价变形,使 学生真正掌握反比例函 数的实质 (3)随堂训练: 下列函数y 与x 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③y 与x 是反比例函数的是③、⑥、 通过随堂训练得知 x -1 y ①②y= 5 1 2x ③y= ④y= x 3 k x ⑤x y=0 ⑧ 教师:(1)定义:y= ≠0 原因? k x (k ≠0) 中k 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 面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让学生解释②y= k x ⑥y=-x -1 ⑦2y=x ⑧y= 3 2x (2)第⑤个x y=0 为何不是反比例 函数? ⑤x y=0 为何不是反比例 函数进一步强调反比例 学生:解释②y= k x ⑤x y=0 函数的定义,从而掌握 知识的本质。 为何不是反比例函数 教师:进一步强调y= k x 是反比例函 数的条件。 [ 活动三] 教师:让生回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出示课件“考点二:图像与性质”和性质。 思考: 学生:(1)反比例函数图像名称是 (1)反比例函数图像名称? 双曲线;通过抢答激发学生 (2)反比例函数图像位置的确定因素?(2)反比例函数图像位置的确定因 的学习积极性。 (3)反比例函数图像增减性的注意事项?素是k 的正负(k>0 时,双曲线的 (4)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 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通过观察明确反比 (5)面积不变性k<0 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 例函数图像位置的确定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教案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反思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教学模型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重难点 1.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图象和主要性质.2.难点:应用反比例函数、结合几何、代数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温,?回顾.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取综合学习,分类归纳的方式,借助投影仪,?结合数形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二)回顾交流,反思提炼

①问题提出: 1.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概念?试举例说明. 2.谈谈函数y=3x 与y=-3x 的图象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活动: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y=k x (k 为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教师引导:(1)反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为y= k x ?y=kx -1(k ≠0) xy=k (k ≠0)?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 (2)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有两种方法: 方法1,按照反比例函数定义判断; 方法2,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为定值. 3.课堂演练: (1)矩形面积是60cm 2,这时底ycm 和高xcm 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函数吗?[是,y= 60 x ]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s 、时间t 、速度v 三者之间当路程s 一定时,?时间t 与速度v 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t=s v (s 是常数)] (3)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B ). A .y=-9 .3 4x B y x =- C .y=-x+7 D .y=-x 2-1 (4)设菱形的面积为48cm 2,两条对角线分别为xcm 和ycm , ①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96 x ) ②求当其中一条对角线x=6cm ,另一条对角线y 的长. ②问题提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1 反比例函数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师院附中李忠海 26.1 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确定其解析式. 【情感态度】 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予以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 m2的长方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问题2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 68 ×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 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n的关系式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观察你列出的三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何特征,不妨说说看看. 【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探寻三个问题中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函数的特征,找出其共性,引入新知. 反比例函数:形如y =k x (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试一试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速度v(单位: m3/h)的变化而变化; (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长方体的高h(单位:cm)随底面积S (单位:cm2 )的变化而变化. (3)—个物体重100牛,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1)、(2)、(3)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个别同学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理解.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 时,y = 6. (1) 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 当x=4时,求y的值. 【分析】由于y是x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说其表达式为y =k x ,只须把x=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