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Dingyunfeng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内容特点和写作技巧。

2、了解咏物类诗歌的常见题型掌握一般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答案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时数:1教时

导入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一、真题回放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7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2009浙江卷】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2009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①形象特点)(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案】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二、考点解读

1、考点要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得思想内容和作者得观点态度。

2、考查内容

近几年的高考对咏物诗考查频率较高,2002—2009年高考共考查了14首咏物诗,选取的大都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

三、题型归纳

(一)题型

1、描述形象有什么特点?——形象鉴赏

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3、寄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及情感

归纳——命题角度

2007年安徽卷就分别从“托物”和“言志”两个角度各设一题赏析《醉落魄•咏鹰》词中表现手法与思想情感,2008年高考安徽卷中谢枋得的《小孤山》,分析情感和分析手法是考查咏物诗的两种主流题型。2009年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考查的是写作手法和情感,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考查的是形象与情感。

手法与情感是考查咏物诗的命题核心点。

四、解题指导

1、学生归纳:

(1)形象概括类:物-人-情

(2)手法赏析类:手法+分析+情感

2、班上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①物-人+②手法+(分析)+③情感

五、课堂演练

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①形象特点)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②分析)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托物言志)(①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②分析+③情感或主旨),言浅意深,理趣盎然(④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①形象+②分析)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③志向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抗元壮士形象相应,托物而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