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轴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轴线”

摘要: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中一种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在古今中外的城市规划中都能找到城市轴线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城市轴线的基本概况与特征的分析,分析了城市轴线在中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轴线城市发展

Thinking On the "City Axis"

Yan-Fang

(Yan-Fang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430 074)

Abstract: Urban axis is a commonly used in urban planning spatial organization practic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city planning in the city can be fou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xis, this axis through the c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c profiles of the analysis, analysis of City Axis in foreig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axis

1城市轴线的概述

轴线的研究可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在国外,轴线作为传统构图法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把轴线作为“定海神针”,奉为至尊;在欧洲几何式园林中,它更是设计手法的主宰。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安藤忠雄、小林克宏等都对轴线做过有益的研究与探索。著名城市规划家培根曾经在其所著的《城市规划》一书中,以巴黎、彼得堡和其亲身参与的美国费城为例,论述了轴线规划及发展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动力要素。考斯塔夫(s.Koosto在其名著《城市的形成》(T七eciytSPhade,1991)中,“宏伟模式”(GrnadMnane)r一章中列举大量案例,专门探讨了历史上城市空间纪念性场景的塑造问题,而在这一塑造过程中,城市轴线空间及其相关的规划设计是最重要和典型的途径之一。培根曾经认为:历史上曾出现过6种常见的城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式,即以空间连接的发展、建筑实体连接的发展、连锁空间的发展、以轴线联系的发展、建立张拉力的方式发展和延伸的方式发展。其中后3种都与城市轴线概念相关。

在中国古代,轴线对称构图也是古代建筑(宗教、陵墓、宫殿等建筑类型)优良的传统之一。国内建筑界对轴线的理论、规律及应用手法作过不少研究,如我国学者齐康院士及其助手对建筑群和城市中的轴线规划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讨。唐子来等则就新城市轴线的规划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城市轴线可以从空间体系、交通组织模式、空间序列模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州市新城市轴线规划设计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还有国内外学者对北京中轴线城市规划研究;东南大学的王建国教授对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川;原合肥工业大学的绍森教授对轴线的变异规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林隽的硕士论文“城市轴线研究与设计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牛瑞玲的硕士论文“西安城市中轴线问题初探—西安城市形态结构深层次研究”。

作者简介:张延方(1987),男,湖南,汉,本科

1.1城市轴线的基本涵义

《中国建筑史》中把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轴线的定义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

王建国认为,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

广义的城市轴线,是与城市形态有关,是城市发展方向的“轴”。它可以是城市的干道,但不是封闭的快速干道或铁道,除具备对外交通功能外,还成为城市拓展的方向,像许多沿路发展的城市,如巴黎;亦可以是河流,主要体现在沿河、沿海城市,如广州、香港;又或者是城市的绿轴,如华盛顿。观察城市历史的发展和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的“轴向”发展一定是与城市的生长点结合的。

狭义的城市轴线是城市的空间形体轴。这是历史上传统城市设计的轴,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希腊、罗马的古城,还是印度古城的星象方位都离不开“轴”,这是人类心理心态的意向、礼仪等带来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轴”,既是建筑“轴”,也是空间轴。当城市进入到现代化,汽车交通主宰了城市的交通。传统的建筑轴就成为人们步行观赏筑的“轴”了,如城市广场、主要的景观大道等。

1.2城市轴线的主要分类

1.2.1实轴和虚轴

从城市轴线的存在形式来区分,一般认为城市轴线包括实轴与虚轴两种。

实轴:轴线是客观存在的,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形象,构成城市的肌理,每条轴线都可以得出建造建筑群体或城市发展的意义。它是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前后照应,左右对称形成的,城市实轴带有强烈的功能性,它是为实施而构筑的轴线,中国北京市的中轴线就是典型的实轴。

虚轴:为求得城市构图意向。它存在于规划设计者进行创作的构思中。由于规划要纵观全局,有着内涵艺术的素养,因而在规划者心态中有形无形地也存在一种轴向的意念,有时表现为草图,有时表现为心态之所思。

1.2.2主轴和次轴

城市轴线由于贯穿于不同的城市区域而分为整体与局部的轴线,前者一般称城市主轴,它贯穿城市大部分地域,由交通走廊串连其公共活动节点,北京市中轴线由南至北贯穿全城,即为城市主轴,后者常具特定功能,如城市规划中常说的城市景观轴、文化轴等只具有特定的功能。

2城市典型轴线的发展

2.1中国古代城市轴线——都城中轴线

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己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为政治服务的《营国制度》,深深影响着以后历代的城市设计实践。这种整体观念集中反映在西周《国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当时理想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轴,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大特色。随着历代城市建制的不断完善,中轴线的布局特点亦愈加凸显。

2.1.1“中轴线”的发展背景

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政治形态体系中,“以中为尊”乃是一大特色。自周起,历代帝王总是以天帝自居,他们把自己的国家视为居天地之正中位置,把国都视为天下中心,把自己称为天子。所谓“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中而处”成了礼的重要规范,成为“尊上”的重要表征。北京城的选址是这种地理中心感的体现。《宸垣识略》中这样描述北京城的地理位置:“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它采用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概念,以一种超宏观的“国家尺度”,来描述北京城在“世界”中所处的中心地理位置。至于北京城中的“原点”,则随着政权性质的不同发生了变化:在封建社会时期,轴线上的太和殿象征着“中心原点”,而在新中国时期,天安门广场象征着“中心原点”。

从中国历代都城的形式中,可以看出地球正南北方向的地位一直极其重要,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北极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