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

合集下载

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

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

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摘要:《全唐诗》中灯意象很多,而灯意象是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的,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唐代文人思深。

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灯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其进行浅陋的分析。

关键词:灯意象情深思深《全唐诗》中写到灯的意象共有1563次,灯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黑夜,不同的情境里,那微弱而温厚的光给予人们以切真的光明以及种种细微和深刻的感受。

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此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借一盏唐代文人的青灯,去品读他们的情深和思深,再现他们昔日的心路历程。

“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灯”往往与“孤”字相连,我们可以试着想象1200年前,静寂的黑夜中,浩瀚的长空下,一盏孤灯在静默地叹息着,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遥远的唐朝文人的孤独、愁苦,智者的索莫、寂然与情思。

而每位诗人黑夜中的那盏“孤灯”又非决然相同的,而又非决然不同的。

下文将着重对灯意象所表现的情感中的亲情进行浅易的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人伦重亲情的社会。

唐诗中以此类亲情为题材的诗作较多,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感恩的心灵和重亲情的传统文化情结。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屈原列传》),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有着最为浓烈而真挚的亲情。

孟郊有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诗人孟郊一生穷困潦倒,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而“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则是无时无刻不在的,亦是无微不至的,诗中的母亲缝衣的镜头印刻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的深笃之情,尽在眼中,催人泪下。

解读李商隐诗歌灯烛意象

解读李商隐诗歌灯烛意象

解读李商隐诗歌灯烛意象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翎《寒食》)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些唐诗中的灯烛重在传达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是意象,但意蕴较为单薄。

给“灯烛”以更多展现,并赋予更深幽、更丰厚内涵,而且与人的情感紧密融合的则是晚唐的李商隐。

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受中国哲学典型的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后有王弼等人进一步发挥,更重要的是刘勰等人的阐述,“意象”之说在诗学的领域立足。

到了唐代,加之空前繁荣的诗歌创作,“意象”一词实际上已成审美活动之本体性范畴。

刘学锴和余恕诚认为盛唐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多是陪衬或者是对情感忠实地加以体现,中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因时代的不同,士大夫的心境也更为复杂多样,传统的方式被突破,“一些诗人的内心体验往往比他们对于外物的感受,更为深入细腻”,所创造的意象是“以心象融合眼前或来源于记忆与想象而得的物象”,“主观化的倾向是很突出的”,尤其到了晚唐“一些诗人的情思和心绪多指向细微和幽眇的一面”。

由此看来,无论从时代特点还是个人才性来考察,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不仅是先内而外,而是由幽深之心底而产生的意中之象,关乎情感的灯烛意象更是如此。

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李商隐灯烛意象是如何承载微妙至极、难以言传的各种情感状态的。

一、情意的理想感和境界感人们对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的诗句可以说十分熟悉、喜爱,他一语道破了人人向往的如此灵通、如此美妙的情感境界。

上联将渴望和无奈通过极端的想象写尽,抒发了无比强烈的情感;下联进入形象的议论,虽有绵远的理趣及情趣,是精警的概括,但“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立体画面的生动展现,此诗句通过最能触动抒情主人公心灵的意象对回忆场景加以描写,将诗中的情趣乃至情意延伸。

深情绵邈,朦胧多义:读李商隐的《灯》

深情绵邈,朦胧多义:读李商隐的《灯》

深情绵邈,朦胧多义:读李商隐的《灯》作者:刘清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08期内容摘要:李商隐的咏物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他擅用“灯烛”意象亦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奇观。

其中《灯》一诗体物精深,结构精整,更是被誉为义山詠物诗的典范,但历来却少有研究涉及。

本文试通过对《灯》一诗进行解读,深入诗人的心灵世界,把握其朦胧多义的创作内涵和深情绵邈的诗歌情调,即从煎熬成灰的奉献精神、宠辱不惊的宇宙意识和绮密瑰妍的爱情之美三个角度,探究该意象的隐秘内核,揭示诗人的潜在精神。

关键词:李商隐灯烛意象多义性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李商隐创作的五言排律《灯》,情调幽美,名为咏物,实在抒情,既有魏晋之交的阮籍象喻融合的朦胧多义,又继承和发扬了齐梁文人哀感顽艳的题材与诗境美。

清人钱良择称其“力厚色浓,意曲语炼,无一懈句,无一衬字。

上下古今,未见其偶”,并誉为义山咏物诗的垂范;缪钺就此视之为“中国诗发展之趋势”。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辗转幕府之时,被程梦星解读为“或从事桂管之时也”,即南至桂林期间,并由此衍生出各种“知人论世”的批评,其中以《玉溪生诗集笺注》中冯浩之说为甚。

此说考据翔实,却略有牵强附会之意,偏离了“灯”这一意象,也未掌握诗人复杂奥妙的多层内心世界。

可见对《灯》的分析,应循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的“重旨”、“复意”观,方能理解李诗朦胧与多义的双重意蕴。

一.煎熬成灰的奉献精神“灯”是本诗的标题,亦是诗眼。

对这一意象的解读不仅可以明晰诗人的创作意图,也是整个审美鉴赏系统的关键。

在早期的诗歌系统中,“由物及心”与“由心及物”往往是较为单纯的,前者便是所谓的“兴”,代表如《关雎》,通过雎鸿和鸣的景象,表现男子对鹣蝶情深感情的向往和追求;而后者则是“比”,如《硕鼠》,作者心中既有“无食我黍”之怨,便有意识地将统治者与硕鼠的意象相关联。

古诗中的月光意象为何能打动人心

古诗中的月光意象为何能打动人心

古诗中的月光意象为何能打动人心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中,月光这一意象频繁出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心灵。

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月光常常被诗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

当游子漂泊在外,望着那高悬夜空的明月,心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这句诗将对故乡的眷恋融入到了明月之中,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可在诗人心中,故乡的月却格外明亮,那是因为故乡有他牵挂的人和温暖的回忆。

又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独处异乡之人在仰望明月时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愁。

在这些诗句中,月光成为了情感的载体,跨越时空的距离,将游子的思念传递到远方的故乡。

月光也能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面对那清冷的月光,内心的孤独感会被无限放大。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在这首诗中以豪放洒脱的姿态邀月共饮,然而背后却是无人相伴的孤独。

明月虽在,却无法真正理解诗人的内心,这种无人倾诉的寂寞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还有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这月落之夜,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冷孤寂,诗人满怀愁绪,难以入眠。

月光在这里烘托出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此外,月光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通过对明月的盈虚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感慨。

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诗人面对那永恒不变的明月,思考着人类的代代相传和生命的短暂无常,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和生命的渺小。

月光还具有一种宁静和美好的特质。

古诗中的花灯寓意和象征

古诗中的花灯寓意和象征

古诗中的花灯寓意和象征
哎呀呀,你知道吗,古诗里的花灯那可真是有着特别丰富的寓意和
象征呢!就好比在元宵节的时候,那满街的花灯璀璨夺目,像不像夜
空中闪烁的星星啊。

你想想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这句诗里的花灯,难道仅仅只是照亮道路的工具吗?当然
不是啦!这里的花灯象征着热闹与繁华,可在这热闹之中,那个“他”
却在灯火阑珊处,显得那么独特,那么与众不同。

这就好像在喧嚣的
世界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存在,不是吗?
再看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哇,这里的花灯把夜晚照得如
同白昼一般,这是多么强烈的画面感啊!这花灯不就像是人们心中对
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吗?它照亮了人们的笑脸,也照亮了人们的希望。

还有啊,有时候花灯也能代表着思念呢。

就好像一个人在异乡,看
到了花灯,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这就跟看到天上的月亮会思
念家乡是一个道理呀!
古诗中的花灯,有时候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符号,它可以代表着欢乐、希望、思念等等各种情感。

这不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嘛,一个小小的
东西,却能蕴含着无尽的意义。

我觉得古诗中的花灯寓意和象征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要好好去体会这些古诗,去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智慧呀!。

《灯》赏析.doc

《灯》赏析.doc

《灯》赏析.doc
格式适应
《灯》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小诗,出自两汉刘禹锡之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利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感人而又朴素的画面,令人联想到古时那灯下古意盎然的乡村,故此被称为“描写乡村景色最具代表性的唐宋不朽名篇” 。

诗的前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看似以红色描绘荷花,实则意指朝霞,暗喻着临晨尚处在黎明前的暗暝。

接着,作者描述了乡村夜深人静之时:“灯火挑旰时,慵敲楼上书”,画面十分生动,最能触动人心。

最后一句“应是发梢日,为买桑梓书”更彰显出作者苍茫雄心和淳厚真挚之情。

诗人描写出一副令人感动也令人思乡的伤感场景,引起人们思乡之情,让人思及乡村景色的情怀。

整首诗以形象的暗喻和明快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古典文人情怀,表现了他们温柔,坚毅,清新的文人之灵。

其中蕴含着生活在乡村里的写景,以及一种质朴博大的乡村文化。

正是这种巧妙的潜移默化,让这首诗在两千多年的长河中流传不衰,深受读者的青睐,至今延续。

综上所述,《灯》是一首引人入胜的小诗,也是一副美丽的景画,它表达了当时乡村生活的真切感受,传达了中华民族淳厚而又温柔的文化精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体味。

元宵诗词感受古人的节日情怀

元宵诗词感受古人的节日情怀

元宵诗词感受古人的节日情怀元宵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观赏花灯、猜灯谜、品尝元宵等。

古人在元宵节这一天,也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节日情怀。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通过赏诗词来感受古人的节日情怀。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源自唐代。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花灯,围绕着大街小巷欣赏灯笼的美丽。

古人用诗词来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例如,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诗《元夕》中写道:“灯火辉煌处处明,锦帘红袖影飞英。

元宵佳节谁家院,推窗但见数点星。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灯火辉煌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还会猜灯谜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猜灯谜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活动,早在宋代就非常盛行。

许多古代诗词也将猜灯谜作为题材进行描写。

元代诗人周德清曾写下:“灯毒细余光,双溪无问津。

争先猜灯谜,含笑迎花神。

”这首诗歌中,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猜灯谜的情景,展示了人们在元宵节时欢聚一堂、猜谜解谜的乐趣。

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是品尝元宵。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小团子,外面裹着芝麻、豆沙等馅料。

古人也用诗词来表达对元宵的喜爱。

宋代诗人陆游的《元夕》中就提到了元宵的特色:“任是良宵,都付良宵云。

”他用“良宵”来形容元宵的美味,传达了对元宵的赞美之情。

元宵诗词折射出了古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诗词以其简约而含蓄的表达方式,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通过赏诗词,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古人在元宵节这个重要节日里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这个古老节日的独特魅力。

元宵诗词不仅能体现古人的节日情怀,还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古人在写诗的同时,注重语言的音韵韵律,给予了诗词以美妙的音乐性。

例如,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元夕夜泛舟》中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诗运用了平仄押韵,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通过赏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元宵节中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摘要:在封建文人心目中。

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更是照亮诗人独特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它既可洋溢起快乐壮丽的气氛:又可温暖着诗人的心灵,还可构成的优美意境,给予人安全而温馨之感;有时也可以觊觎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生活。

灯是光明,是希望,是智慧,更是窥视封建知识分子内心独白和昭示封建社会秩序的一盏明灯。

无灯的世界或暗淡的灯光则暗示着、象征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态。

关键词:灯烛意象审美意蕴精神家园诗情已逝的文学巨匠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在风雪之夜,给行人指路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都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赋予这些深刻内涵的当然不是巴金老人,溯源求本应从古典诗词中去寻找它的光亮。

古时之“灯”,都是用“盏”盛油,投“炷”点火的“油灯”。

据说,熄烛时,不可卒然减去。

应先启白大众:“诸大德!请敷褥,灯将熄矣。

”也就是说,熄灭灯时,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挥、不可用襟扑,应该从烧焦的灯炷折熄下去,多么诗意呀!可见,在士人心中,时刻燃烧着一盏神圣而庄重的明灯。

同样,在士人的笔下,灯烛也一定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更是照亮诗人独特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当漫漫长夜降临,一点灯光烛焰温暖着诗人的心灵。

可以说,光明是灯烛最为基本,也是首先为诗人所注意的艺术品格。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不论是幽室中终夜燃烧、光芒灿烂的华烛,还是映照雪浪、明见秋树的船灯,都能穿透黑沉沉的夜色,带给诗人无限的喜悦。

灯烛是热烈的,灯烛映照之处,洋溢着快乐壮丽的气氛。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一片灯火辉映天地,构成壮观的景色,唤起生命的激情。

李商隐诗歌中的灯烛意象

李商隐诗歌中的灯烛意象

李商隐诗歌中的灯烛意象李商隐(813年-858年)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纤细、婉约、典雅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灯烛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意象,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丰富了诗歌的表达。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李商隐诗歌中灯烛的意象。

一、灯烛的光明与温暖在李商隐的诗作中,灯烛往往被描绘成一束光明和温暖的象征。

例如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他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中的“桂堂东”和“画楼西畔”都是一个人的房间,这里他用了“灯烛”来渲染整个房间的光明和温暖,表达了他与心爱之人相见时的喜悦之情。

二、灯烛的象征性李商隐的诗歌中,灯烛还常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在《无题·闺中少妇不知愁》中,他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里的灯烛被用来象征女子的青春美丽和欢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烛将熄灭,就像少女的青春一样短暂而逝去。

三、灯烛的孤寂和寂静在李商隐的诗作中,灯烛也常常象征着孤寂和寂静。

例如在《无题·沉香亭北望》中,他写道:“寂寞箫声度,空山无人过。

”这里的灯烛用来描绘沉香亭的孤寂与寂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四、灯烛的情感和思念灯烛在李商隐的诗中还常常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

在《无题·雨打梨花深闭门》中,他写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诗中的灯烛用来表达诗人对失去的爱情的思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悔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商隐诗歌中灯烛的意象是多样且丰富的。

它既可以象征光明与温暖,又可以展示人生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青春的追忆和思念。

这些灯烛意象不仅为诗歌增加了美感和情感,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

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给行人指路的风雪之夜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灯烛更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杜甫所谓“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直接表明烛红带给人的审美愉悦。

漫漫长夜,一灯相伴,它有抗击黑暗的力量。

独坐窗下,烛影摇红,那是一种迷离温馨的情怀。

《全唐诗》共有1563次写到灯的意象,烛光意象也有986次之多,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对灯烛的由衷喜爱。

晶莹灯火,摇曳红烛,照亮了中国诗坛,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

当漫漫长夜降临,一点灯光烛焰温暖着诗人的心灵。

可以说,光明是灯烛最为基本、也是首先为诗人所注意的艺术品格。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不论是幽室中终夜燃烧、光芒灿烂的华烛,还是映照雪浪、明见秋树的船灯,都能穿透黑沉沉的夜色,带给诗人无限的喜悦。

灯烛是热烈的,灯烛映照之处,洋溢着快乐壮丽的气氛。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郭利贞《上元》)、“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一片灯火辉映天地,构成壮观的景色,唤起生命的激情。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蜡灯红”(李商隐《无题》),夜烧红烛,欢饮达旦,比白日的宴饮更加快乐。

黑暗让人恐惧,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灯火的光辉则是白昼的延续,是对黑暗的否定。

《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虽以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现实为背景,但是“秉烛以游”却普遍反映着人性深处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渴望。

论李商隐诗歌中“灯烛”等的凄冷意象

论李商隐诗歌中“灯烛”等的凄冷意象

论李商隐诗歌中“灯烛”等的凄冷意象内容提要: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以晦涩难懂为后人所铭记,多表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正所谓言为心声。

他的诗歌吸收了前人的多种写作手法,诗歌意象丰富。

蜡烛意象在李商隐诗中多次出现,它正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

也表现了诗人特定的那种情感。

本文就李商隐诗歌中的“灯烛”等凄冷意象进行其情感表达上的分析。

关键词:李商隐;凄冷;灯烛;意象李商隐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晚唐抒情诗人。

他才华横溢,是我国诗歌领域上一束色彩斑斓的奇葩。

李商隐感情细腻,而多舛的命运让他体验了比一般人深切的多的人生坎坷和生离死别。

李商隐还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十分注重意象美的杰出诗人,在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歌中,李商隐诗歌的意象无不体现出它的一种阴柔的美。

有幻梦班的意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有凄迷伤感的意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多是选择那些纤细柔弱的物象来表达他心灵深处的细微情愫,如灯烛、蝴蝶、细柳、梦、嫦娥、枯荷、落花、夕阳黄昏、寒蝉孤鸿等染上悲剧色彩的诗歌意象。

本文将从李商隐诗歌中“灯烛”这一意象入手,简析诗人借灯烛所表达的感情。

一、李商隐生平给他的诗歌意象中带来的重要影响文字是心灵的一种表达,李商隐说得上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宦之家。

少年丧父,和母亲两人带着父亲的灵柩归故里。

弱小孤男,撑持门面,家境困厄,李商隐16岁的时候就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间,先得到白居易的赏识,再得令狐楚知遇。

然而,他科场不利,在仕途上始终郁郁不得志。

后来得到王茂元的赏识,李商隐娶了他的女儿王氏。

却因此卷入了“牛李党争”,但他没有因此而后悔与王氏的婚姻,事实上他与王氏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和谐,王氏虽然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却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一辈子照顾李商隐的生活起居。

李商隐对王氏也有着很深刻的感情,所以说他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他的这种品德和风格也为他后来写作大量关于爱情的诗歌也有这很大影响。

从唐诗中的“孤灯”意象看文人的孤独与坚守

从唐诗中的“孤灯”意象看文人的孤独与坚守

100第27卷 第5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52018年5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y.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5-0100-03从唐诗中的“孤灯”意象看文人的孤独与坚守唐 肖 萌(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摘 要:“孤灯”是唐诗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意象。

孤灯主要表达了文人的孤独,包括外在的孤独和内心的孤独。

外在的孤独指一人独处,思念亲人、朋友。

内在的孤独指不得志和知音难觅。

孤灯也见证了文人内心的坚守。

这种坚守源于儒家“君子固穷”的观念。

关键词:孤灯;孤独;坚守;原因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See the Loneliness and Persistence of Literatr fromthe Lonely lamp of Tang PoetryTANG Xiao-meng(School of Humanities,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8)Abstract: The lonely lamp is a common image in Tang poetry. the lonely lamp shows the loneliness of the literati, including physicai solitude and inner solitude. Physicai solitude refers to a person alone, missing friends and relatives. Inner solitude refers to unappreciated and bosom friend is hard to find. Lonely lamp witnessed the literati’s persistence. This persistence stems from the notion that “gentleman sticking to poverty”.Key words: the lonely lamp; solitude; persistence; reasons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7-12-10唐肖萌(1993-),女, 陕西宝鸡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灯》齐己赏析

《灯》齐己赏析

《灯》齐己赏析《灯》齐己赏析齐己是晚唐三大诗僧之一,现存诗歌多达800余首,他所采用独特的眼光去审视现实人生,将文学艺术与禅心进行有机结合,诗歌因平和古雅、遒劲飘逸而闻名于世,细品他的诗能够让你进入禅宗境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灯》齐己赏析,欢迎阅读。

《灯》作者:齐己朝代:唐体裁:七律幽光耿耿草堂空,窗隔飞蛾恨不通。

红烬自凝清夜朵,赤心长谢碧纱笼。

云藏水国城台里,雨闭松门殿塔中。

金屋玉堂开照睡,岂知萤雪有深功。

赏析:耿耿:光亮微明的样子。

空:静。

水国:水乡。

开照:点灯。

入夜,草堂里一片寂静,幽暗的灯光映照在蓬窗上,吸引着屋外的飞蛾撞窗作响,好像恨不得马上就要飞入屋中。

看那红红的灯焰在清净的夜色里凝结成灯花,时不时地,灯焰的灰烬在碧纱灯笼里轻轻掉落,悄然无声。

在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的夜晚,那水乡渔船,城台小屋,松林茅舍,佛殿僧塔,灯光依然隐隐约约,闪烁其中。

那金屋玉堂里灯光依然闪亮,屋里的人却已经睡了,他们哪里知道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的刻苦用功呢。

首联“幽光耿耿草堂空,窗隔飞蛾恨不通”,幽光映照和飞蛾扑窗暗示时间是夜晚,草堂指地点,又说明是贫苦之家,而一个”空“字,说明夜里周围的环境是何等清静,所以才闻”飞蛾“恨”窗隔“的声响,也委婉地指出”草堂“人家之贫苦程度是多么深。

颔联”红烬自凝清夜朵,赤心长谢碧纱笼“,这两句具体描写灯光,”红烬、赤心“都是指红色的灯焰,”自凝、长谢“也都写出了灯焰燃烧时的状态,都是视觉方面的描述。

但仅仅只有这些吗?不是的,细细品味之下,那”红烬自凝,赤心长谢“,何尝没有凝结作者对灯的感恩之意,何尝不是对灯的感谢之情的宣示呢?颈联”云藏水国城台里,雨闭松门殿塔中“,是写在”水国、城台、松门、殿塔“等不同的环境中,在”云藏、雨闭“等各种天气时,灯都给人们带去了弥足珍贵的光明;这光明驱散了黑暗的压迫,温暖了多少人的心灵,又照亮了多少苦学之士奋进的前程呢!最后,尾联以“金屋玉堂”里的人不知爱惜灯光而“开照”睡觉,和囊萤映雪代替灯光发奋苦读作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浪费光明现象的鄙视,以及对刻苦用功之士的赞美,同时作者对于灯的爱惜深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最是那一盏摇曳的烛灯——读李商隐《灯》

最是那一盏摇曳的烛灯——读李商隐《灯》

最是那一盏摇曳的烛灯——读李商隐《灯》作者:姜瑜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姜瑜(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 266106)摘要:李商隐诗歌意境的朦胧性一直是评论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本文尝试借助于杨宗宪先生的系统美学理论,即从物理性审美存在、心理性审美存在和社会文化性审美存在三个系统层次对诗歌《灯》的分析,认为李商隐笔下的“灯光”具有皎洁晶莹的光影之美、煎熬成灰的心灵之美和才子佳人的爱情之美。

关键词:李商隐;灯光;美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49-03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李商隐的诗最是难懂,说不尽的风花雪月,道不完的世事沧桑;李商隐的人最是善感,见月伤情对花垂泪,楚雨含情朔风蓄意;李商隐的情最是隐匿,美人香草各有所托,锦瑟促漏处处无题。

品读李商隐的诗歌《灯》意蕴之美,这里不妨借用杨宗宪先生的系统美学理论,把审美对象分成三个系统层次进行赏析——物理性审美存在、心理性审美存在和社会文化性审美存在。

这三个审美系统既各自成体系又相互制约影响,是一种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源形式于内容,由表象至本质的层次组构关系。

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存在,这三个审美层次缺一不可,互为支撑,下一个层次是上一个层次存在的表现形式,上一个层次是下一个层次存在的内蕴精神,三个层次的子系统几乎涵盖了“烛灯”意象的全部。

由此可见,杨的“系统美学”理论是一种既科学严谨又灵活变通的实践性方法论,尤其进行“烛灯”意象的内蕴解析时,更能体现出这种分析方法的强大适应性和显著优越性。

一、皎洁晶莹的光影之美灯烛是中国古典诗人心目中不灭的神圣之光,而古典诗词里灯光意象的源头出自《诗经》中的《小雅·庭燎》,该诗描绘了炬火彻夜不熄,王宫大人火光之下击节而舞的生动场面:“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灯笼摇曳中秋节的灯笼与诗词中的灯光意象

灯笼摇曳中秋节的灯笼与诗词中的灯光意象

灯笼摇曳中秋节的灯笼与诗词中的灯光意象灯笼摇曳中秋节的灯笼与诗词中的灯光意象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挂上五彩缤纷的灯笼,如星星点点的繁星,照亮一个个家庭的灯光在夜空中摇曳。

然而,灯笼不仅仅是中秋节的象征,它在诗词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灯光意象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人们用灯笼来寄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首古诗来探讨中秋节的灯笼与诗词中的灯光意象。

灯笼如何成为中秋节的重要象征呢?最早的灯笼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候的灯笼是用空心的树枝和桐油制作而成,形似花朵或者动物。

因其形状和灯光的美妙效果,逐渐成为人们在中秋节独特的装饰品。

灯笼挂在窗户、门廊、庭院等处,点亮了整个夜晚。

中秋节人们欢聚一堂,围坐在灯笼下,赏月、吃月饼、念诗词,灯笼更是推动了这座节日的气氛热烈。

在古代文学中,灯笼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灯光意象的表现形式。

我们来看看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銀燈秋夜白,玉露戒台輕。

當筵佐使君,弄珠年已長。

这首诗写了中秋节的夜晚,描绘了灯光的美妙景象。

诗中的“銀燈”指的就是灯笼,暗示着灯笼散发出的明亮光芒,就像银白色的灯光一样。

接下来的“玉露戒台輕”一句,表达了诗人身处秋夜的感受,这种清新的夜空和灯光的互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整首诗将灯光与中秋节的庄重氛围相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还有一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边秋一雁声”一句描绘了秋天的边地景象,而接下来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以灯光来象征乡愁和渴望。

在远离家乡的夜晚,灯光成为诗人思考思乡的媒介,点亮了他内心的思念之情。

灯光在夜空中飘动,犹如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跨越千山万水,照亮了他心中的乡音。

除了杜牧和杜甫,还有其他众多的古代诗人也将灯光作为意象运用到自己的诗作中。

诸如苏轼、李白、王之涣等人的作品中,都有灯光的描绘和象征的存在。

十五夜观灯古诗意思解释

十五夜观灯古诗意思解释

十五夜观灯古诗意思解释
十五夜观灯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在这个夜晚会点亮灯笼,观赏月亮和赏花等,同时也会吟咏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十五夜观灯古诗,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思考。

明月光照在床前,犹如地上霜一般,让人产生对家乡的怀念。

诗人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体现了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渴望归家的心情。

2.《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的这首词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达了对明月和自由的向往。

词中的“明月几时有?”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而“把酒问青天”则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词的结尾“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加强了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3.《十五夜望月寄怀李白》--杜甫
花月夜、空濛别有人。

但见妾影在、不见身。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这首诗是杜甫表达对朋友李白的思念之作。

诗中“花月夜、空濛
别有人”描绘了美丽的月夜,而“但见妾影在、不见身”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三首古诗都是在十五夜观灯时所吟咏的,它们表达了人们对家乡、自由、友情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

唐诗的灯烛意象的开题报告

唐诗的灯烛意象的开题报告

唐诗的灯烛意象的开题报告【摘要】唐诗中灯烛意象是一种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文学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同时也代表着人类追求真理和追寻光明的愿望。

本文通过对唐诗中灯烛意象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刻反映唐诗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思考和审美情趣。

通过分析唐诗中灯烛意象的表现方式和内涵意义,揭示唐诗中独特的人生观和生命之美。

【关键词】唐诗;灯烛意象;象征意义;哲学思考【正文】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灯烛意象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文学表现形式,它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真理和追寻光明的愿望。

本文将从唐诗中灯烛意象的表现方式和内涵意义入手,探讨唐诗中灯烛意象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一、唐诗中灯烛意象的表现方式唐诗中的灯烛意象常常以写景和寓意的形式出现,既有具象的描绘,也有抽象的表达。

具象描绘方面,唐诗中有不少描绘灯烛明亮光芒的诗句,如白居易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中描述了灯光美妙、舒缓、温暖、浪漫的氛围,为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抽象表达方面,唐诗中常常将灯烛意象与人思想和精神状态相联系,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笑问客从何处来,遥指杯中山月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南山当户转,月出皆阴风。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江村月,去年今夜人。

”中的“举杯邀明月”和“对影成三人”,表达了近乎充满哲学意味的灯烛意象,强调“人生苦短,相识何人不散离”,表达出人类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唐诗中灯烛意象的内涵意义唐诗中的灯烛意象常常暗示着人生的转瞬即逝和生命的短暂,它以瞬间即将消逝的“光”和“火”来寓示人的命运和生命的有限。

其次,灯烛意象也代表着人类追求真理和追寻光明的愿望。

唐诗中的灯烛,大多寓意深刻。

在《长恨歌》中,唐婉倩闭上了明灯,源于对李隆基权力的抗拒,这里的灯烛就代表着对现实黑暗的态度和人类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在《百战歌》中,梁武帝李渊用“火烛”来喻示天子治理国家就像点亮灯烛一样,给民众以温暖和光明,反映了唐代人民所期盼的是一个和平、安定、繁荣的社会。

《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鉴赏

《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鉴赏

《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鉴赏《十五夜观灯》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

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十五夜观灯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十五夜观灯》原文唐代: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释①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

②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

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

”开,举行。

③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

④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⑤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简析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

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摘要:《全唐诗》中灯意象很多,而灯意象是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的,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唐代文人思深。

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灯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其进行浅陋的分析。

关键词:灯意象情深思深《全唐诗》中写到灯的意象共有1563次,灯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黑夜,不同的情境里,那微弱而温厚的光给予人们以切真的光明以及种种细微和深刻的感受。

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此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借一盏唐代文人的青灯,去品读他们的情深和思深,再现他们昔日的心路历程。

“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灯”往往与“孤”字相连,我们可以试着想象1200年前,静寂的黑夜中,浩瀚的长空下,一盏孤灯在静默地叹息着,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遥远的唐朝文人的孤独、愁苦,智者的索莫、寂然与情思。

而每位诗人黑夜中的那盏“孤灯”又非决然相同的,而又非决然不同的。

下文将着重对灯意象所表现的情感中的亲情进行浅易的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人伦重亲情的社会。

唐诗中以此类亲情为题材的诗作较多,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感恩的心灵和重亲情的传统文化情结。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屈原列传》),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有着最为浓烈而真挚的亲情。

孟郊有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诗人孟郊一生穷困潦倒,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而“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则是无时无刻不在的,亦是无微不至的,诗中的母亲缝衣的镜头印刻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的深笃之情,尽在眼中,催人泪下。

虽然诗中并未出现“孤灯”的意象,但不难想象,慈母是在夜里微弱的灯光下走针纫线,缝制即将远行的孩子的衣服的,那种昏暗的灯光下的母亲慈爱而伟大的身影,是多么令人敬畏啊!班固的《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颜师古的注解是:“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

”也就是说,古代妇女比男人要辛苦得多。

一盏油灯伴随着母亲度过黑冷的漫漫长夜,这种情境是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忘却的,“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孤灯中摇曳着母亲对游子的眷眷之情,也摇曳着远方游子对母亲的拳拳之心。

《尚书·君陈第二十三》:“惟孝友于兄弟。

”意为兄弟之间友好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敬。

实际上上溯到《诗经》,我们也可找到这种表现兄弟之情的诗作,如《唐风·杕杜》、《王风·葛藟》,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而在唐代,文人对于兄弟之情则体味得更深: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

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

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

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别舍弟后月夜》(白居易)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除夜寄弟妹》(白居易)在第一首诗中,先是写了与舍弟分别后的彼此都相同的惨然的心绪——“去住两盘桓”,再续写两人的不同的住所环境:孤灯店,居人轩。

虽然在空间上他们相隔遥远,但心灵却是息息相连的,“行子孤灯店”,是老哥哥对舍弟的担忧、牵挂和不舍的留恋。

时令已是深秋,落夜满园,山路峭寒,怎能放得下心呢?怎能不牵挂他呢?可知道马瘦衣正单啊!或许诗人此时所盼望的惟有黑夜饥冷之时,舍弟能够找到一盏孤灯,安顿他的行程。

孤灯,看似幽冷,却寄寓了诗人太多的牵挂和深情。

第二首诗歌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除夕之夜本是家人围坐炉火,团聚欢乐的时刻,可是很久都未曾见面,相隔遥远,音信杳然,只有让彼此眼中的这盏孤灯寄予美好的新年的祝愿。

这似乎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味深在其中。

而眼前的孤灯和想象中弟弟和妹妹屋中的孤灯竟是包含无限意绪的,彼此正像眼前的孤灯,冥冥之中注定了分离与孤寂,但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并未冲淡兄弟和兄妹之间的亲情,反而愈远愈浓,愈久愈深。

除了母子之情,兄弟、兄妹之情外,还有一种亲情叫乡情。

“日暮途且远,游子悲故乡”,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重土安迁,有一种对家庭的眷恋与落叶归根意识,因而乡愁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刘若愚曾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

对于西洋读者,这可能也显得太感伤”。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思乡诗正是这些作品中“能感动激发人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乡愁恰如春水,在孤灯的青影下,缓缓地流淌在每一个游子的心房中:“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征》),“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孤灯下,捣衣声里,楚角声中,飘荡的永远是游子深切而悲慨的思乡的浓情。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李郢《早发》)“昨夜孤灯下,阑干泣数行。

辞家从早岁,落第在初场。

” (黄滔《下第》)“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在异乡的孤灯下徘徊的是诗人孤寂而落寞的心灵。

这一盏盏昏暗的异乡的孤灯,照亮了诗人寒凄的住处,却温暖不了他们孤独而寒苦的身心。

思乡的孤灯下,情感与理智,愿望与责任,常人之情与荣誉之心交汇成一种深沉的乡愁,以乡愁之心观物,物也皆染上乡愁。

诗人怀着他那颗敏感的心灵,耳闻异乡的窗外风雨声,寒夜捣衣声,或是画角的哀鸣,或是秋虫的低唱;目穿天边残月,或是案上青书,而灯下垂泪到天明,此种境界中的“孤灯”,是诗人乡愁的象征与希望的寄托,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思乡的情愫。

身经生命的沉沦,或仕途的失意,或厌倦官场生活,或只身异乡飘荡的生涯中度日如年的诗人,便常常对故乡产生一种永恒的忆念和向往。

“孤灯”昏暗的光亮,独处的静默无疑都给诗人以带来无限的乡愁,而唐代诗人在表达这种乡愁之时,涉笔于“孤灯”,便增加了诗作的情感内蕴,“孤灯”是一种文人味极浓的意象,一方面,“孤灯”是诗人孤身一人的隐喻,看灯如见己,而又带有一种自怜自惜的意味,那孤灯之外的远方的故乡则是游子心灵的归宿,“孤灯”给人以一种空间的遥远感;另一方面,“孤灯”下,诗人的心境是比较平和的,此时的所思所想往往是真实的,“孤灯”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又恰恰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乡愁这样沉重而永恒的主题。

“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唐代文人思深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这种情况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

而当时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又大大地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在这种状况下,唐代文人的思想意识变得自觉而深刻,他们善于深思、反思,而诗作中也表现出此种思想的深刻。

李泽厚先生认为宋代的时代精神是“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

”而笔者认为唐代的时代精神不仅仅在马上,也在闺房,不仅仅在世间,也在心境,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那么其中处在不同阶段的文人因遭际不同,而感受自是不相同,但是对于生命意识的自觉思索则是他们共同的永恒的人生的主题。

无论是对生命的哀叹,还是对家国的痛思都根源于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它是唐代文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也使得唐代文人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具体分析如下:对生命的哀叹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雨》(白居易)在此诗中,“所念人”、“所感事”应当是泛指的,即所有诗人怀念的、远在它乡的、甚至可以说是普天下所有的人和所有深结于心中的难以忘却的事(家事、国事、天下事),诗人的心绪是惆怅而复杂的,因为思念不得的希望的渺远,因为思量不解的饶肠的烦忧,况且又是风雨苍苍的秋夜(又是盛极而衰的中唐),残灯照壁,是怎样的一番苦味?“残灯”这个意象之中又融入了多少失意与无奈?它是诗人深思的外在表现,它不仅仅具有“孤灯”的孤独寂寥之意味,更有一种残破、零落等不完满的意绪旨归等深在其中,透过“残灯”,我们仿佛看见诗人心灵经受创伤后的迷茫的心绪,看到诗人眼中中唐受苦百姓的坚忍的愁容,看到中唐士人对生命价值的不住地质问,看到人们对于盛唐气象的苦苦的追忆。

而从本质上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唐以后,人们在仰慕前日的辉煌,追寻昨日的残梦之时,对个体生命的体察和把握常常赋予一种社会的思索,表现出了沉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对生命的关怀也不再限于个体存在而表现出一种群体的民族意识,对生命的态度也不再那么张扬充满激情,而是较内敛平和的,同时也充满着困惑与愤懑。

因而,此处的“残灯”及诗人在其微暗之光中的细微而深刻的思想与感受就不能从单一层面上去理解,而应联系时代社会背景去多层面的解析。

再看晚唐的诗作: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齐安郡晚秋》(杜牧)杜牧才兼文武,志在经世,但因当时牛李党争激烈,而受到牵连而屡受排挤与驱逐,“得洲荒僻中,更直连江雨”,他展转出任刺史的黄、池、睦、湖诸洲,也都是些偏远的地区,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身心的巨大磨难和考验,体现在这首诗中则是一种对于生命人世的深层理解与感悟,强烈的生命意识却呈现为另一种形态:这里似乎没有对生命的叹息和命运的感伤,没有厌弃和悲观绝望,一片云水野意,空灵清明。

但是,细细读来,不难发现,在这种清澄的表层下面,还沉淀着诗人对于整个人生和生命的空幻、觉悟和淡然。

它虽然没有浓墨重彩,但在这种质朴自然、平淡无奇中显露出来的是一种透彻了悟的人生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所表达的是一种静悟,是对灰色人生历程的诗意的解读,“残灯”与“孤枕”正是诗人心绪的时间与空间载体,是诗人对悲苦人生、风雨年岁形象化的寄寓对象。

对家国的痛思具体体现在中晚唐时代,在这里以晚唐为例。

由于晚唐人困缚在离乱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阴霾氛围下,走不出历史的藩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