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媒介经济学媒介市场媒介经营利润和广告收益的分析和研究

媒介经济学媒介市场媒介经营利润和广告收益的分析和研究

媒介经济学媒介市场媒介经营利润和广告收益的分析和研究媒介经济学是研究媒介市场和媒介经营利润及广告收益的一门学科。

随着媒介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媒介经济学对于了解媒介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制定媒介经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媒介经济学、媒介市场以及媒介经营利润和广告收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媒介经济学的定义及意义媒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媒介市场和媒介经营利润以及广告收益等相关问题。

媒介经济学主要关注媒介产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旨在揭示媒介经营规律,指导媒体机构和企业制定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益。

媒介经济学对于媒体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媒体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帮助政府监管部门合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二、媒介市场的特点和运作规律媒介市场是指媒体产品和服务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换和分配的场所。

媒介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信息不对称,即媒体企业拥有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能力,而广告主和消费者则相对不完全地掌握市场信息;二是需求弹性较大,即市场需求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三是媒介市场存在一定的资源竞争,不同的媒体企业在市场中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争夺资源。

媒介市场的运作规律主要体现在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等方面。

媒介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节,价格机制则反过来影响着媒介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广告收益。

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则决定着市场上媒体企业的相对地位和经营策略。

三、媒介经营利润的分析和研究媒介经营利润是指媒体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实现的经济效益。

媒介经营利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媒介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市场需求的增加能够带动媒体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增长,从而增加媒介经营利润。

而价格水平的波动则会对媒介经营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为了提高媒介经营利润,媒体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经营策略。

例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增加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合理的定价和差异化经营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docx

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再思考论文.docx

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国内正方兴未艾,且带有明显的美国实证主义色彩。

而对此领域作前瞻性研究的欧洲批判学派,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形成了成熟而完善的传媒经济理论批判体系。

本文意在从批判理论的全新视角出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传媒经济理论的形塑过程,包括媒介产品多样性与差异的问题讨论、法兰克福学派与传媒经济的源引、公共领域与媒介经济、两种经济理论。

并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国内媒介经济研究的空白。

传媒经济的起源;多样性与差异;媒介工业;公共领域;两种经济按照媒介研究者通常的看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媒介经营价值观念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媒经济发展构成了障碍,入世概念使传媒界对传媒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愈加重视。

传媒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兼容并蓄的和批判的理论,媒介传播的两种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形成的坐标系再一次重新阐明媒介传播与社会进步这个问题。

今天,把传媒经济研究理解为是经济和市场赖以构成一种必然关系的系统,辩证的来比较研究能帮助中国媒介产业化方向的各种尝试,特别是冲击以来并继续到今天的媒介改革,理论的研究应能提供某种策略的借鉴作用。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传媒经济的起源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有其背景,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中间,霍克海默对大众媒介抱着明显的批判态度,如收入霍克海默著名文集《批判理论》中的《现代艺术和大众媒介》一文,就集中阐述了艺术同大众媒介的不和谐关系。

作者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强加给人的束缚既然必定要引起反抗,这反抗同样见于已经变得个人化的艺术领域。

反之,大众媒介不过是工业社会的娱乐的媒介,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大众性与国家民主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已经将媒介等文化领域,纳入其增殖范围,并且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对大众媒介批判最为激烈,影响也最为深广的是阿多诺。

媒介工业是阿多诺用得最多的术语。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中,它基本上是大众媒介的代名词,理由是大众媒介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它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所以是一种媒介工业。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由于传播媒介受众面的不断增大,传媒体系逐渐构架而成,传媒经济也因此营运而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篇一传媒经济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传媒经济在未来五年内应该如何发展,这是我国传媒人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传媒业的走向和传媒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发挥。

传媒经济“四化”发展方向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政策环境、科学的理论环境、市场化的实践环境。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我国传媒经济将沿着服务化、产业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顺畅地发展。

传媒服务化主要是从文化产业或信息产业的角度对传媒产业的走势所作的判断或预测。

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它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传媒产业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保证传媒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实现。

传媒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媒产业的服务化走势将会更鲜明地表现出来,而且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在我国,传媒产业化在传媒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这种共识还仅仅停留在对传播媒介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层面。

这是传媒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已在观念上得到了初步解决。

传媒产业化作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就不能把传媒产业化停留在初级阶段,应该把传媒产业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所谓传媒产业化高级阶段是指在传媒产业化初级阶段的基础上,传媒产业应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运营,充分发挥传媒产业在文化产业群中的支柱性作用和主体作用。

传媒融合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一是传媒产业群内部的融合,二是传媒产业群外部的融合。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政治经济学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政治经济学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政治经济学研究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当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媒体的运行机制和业务模式往往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影响,进而塑造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媒介政治经济学研究旨在探究媒体运营过程中的政治和经济动态,以理解新闻传播的本质和机制。

第一部分:媒介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媒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揭示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如何影响媒体运作和新闻内容的产生。

在政治方面,媒体往往承载着政府的各种信息传达和意识形态的塑造。

政府通过法规、资金和其他手段对媒体进行控制,以维护其权威和合法性。

在经济方面,广告和商业利益常常影响媒体的编辑决策和新闻报道的导向。

媒体往往选择符合广告商和商业利益的报道内容,以获取更多资金和广告支持。

这样一来,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双重制约。

第二部分:政治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政治力量在新闻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媒体的管理和控制,往往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和范围。

政府通过立法、准则和监管措施来规范媒体行为,以维护国家形象、社会秩序和安全稳定。

此外,政府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来塑造公众认知和舆论态势,以实现自身利益和目标。

政治力量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的体制和民主化程度,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媒体的政治干预程度也不尽相同。

第三部分:经济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经济力量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媒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利益的考量。

媒体通过吸引广告商和商业赞助来获取资金,从而维持运营和发展。

为了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媒体常常选择报道与商业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内容,而忽略其他重要的议题和信息。

此外,媒体不同形式的经营模式和所有制结构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导向。

例如,媒体集团和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会导致信息的集中和市场份额的失衡,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客观性。

第四部分:媒介政治经济学的启示与挑战媒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启示了我们对新闻传播的深思和反思。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_现状与对策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_现状与对策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对策3■ 昝廷全 刘静忆 王燕萍【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从国际通行的科学分类规范出发,提出传媒学的学科归类应当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应用范畴,或者是传播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梳理了国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了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队伍和学位教育情况。

最后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对策。

【关键词】 传媒经济学;历史;现状;对策 从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传媒实践走在了传媒经济管理理论的前面。

传媒产业的大发展向传媒经济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传媒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关于科学的分类与传媒经济学的基本属性,二是关于国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三是关于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四是关于加强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一、关于科学的分类与传媒经济学的基本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中,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来概括自然科学之外的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音乐、美术、戏剧和诗歌等。

因此,又把自然科学之外的科学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

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使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之所以使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是因为当时的讨论主要受原苏联关于科学分类的影响,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并列的,而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能包括在社会科学之中,因而最后使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

从总体上讲,传媒经济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按照我国的科学分类)和人文社会科学(按照国际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的范畴。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传媒经济学总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传媒经济学概述及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传媒经济学概述及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传媒经济学概述及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2016-11-24 23:17:07 商2016年33期秦彤彤李丽曹广亮摘要:近些年,中国的传媒市场取得了繁荣的发展,与此同时,由此衍生的传媒经济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中国传媒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自身需求及来自国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影响,中国的传媒经济学正不断兴起。

本文从传媒经济学理论和我国传媒经济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以独特的视角出发论述传媒经济学的内涵、特点、本质,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阐述传媒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由其衍生出来的传媒经济,以及传媒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传媒经济学;本质;特点;发展传媒经济学的成长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它的研究始于美国,早期的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主要为报业竞争及广播电视部门和管理方面等,认识传媒经济的活动,讨论传媒经济的组成与发展,全面了解经济对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展现媒介在经济以及社会变化中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传媒经济学综合发展的阶段,欧洲研究人员对传媒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

中国传媒经济学的兴起是近些年的事情,并且包含了鲜明的美国实证主义色彩。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展,媒体传播晋升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世界也把传媒的焦点逐渐投向了中国。

近些年,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十分的迅速,中国传媒产业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增长,传媒经济学的研究也划到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里面,传媒经济学以新兴学科的姿态逐步发展起来。

一、传媒经济学的内涵、特点以及研究对象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而形成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式,由这样两个前提决定:(1)确立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传播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条件;(2)形成信息经济是传媒经济体系和其理论产生的根本。

关于传媒经济学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学说,例如注意力经济学说、影响力经济学说和意义经济学说等。

1.1 西方媒介经济学历史发展,沿革和代表人物

1.1 西方媒介经济学历史发展,沿革和代表人物

1.概念综述;2.趋势分析:全球和中国的研究现状,趋势3.媒介经济学其他学科关系:和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学,传播学等综合学科。

目前研究理论多是由西方传入中国。

所以,需要。

4.西方媒介经济学理论综述(学者,时间,理论提出背景,理论内容,影响和评价)5.中国研究现状(学者,时间,理论内容,影响和评价)6.世界和中国目前都关注哪些领域,前沿问题和理论Part one:✓传媒经济学问世于西方,100多年来,作用(1.2.3.):——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传媒经济学发展是不均衡的,如同传媒产业一样,前70年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近30年发展比较迅速。

✓从整体看,媒介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案研究媒介。

也就是本题需要论述的角度。

✓两种理论体系导向了完全不同的方法论和结果,即:(见书1)✓但本题主要论述的西方媒介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基于第二种思路进行的。

但西方媒介经济学已问世100多年,理论,观点相当多。

为保证论述的条理和逻辑性,笔者采用“纵线和横线”相结合的论述办法,即“阶段+研究对象”的线索。

✓本题主题论述思路:1.论述在西方媒介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媒介经济学的主题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框架;2.论述西方媒介经济学的理论发展阶段,;3.结合1和2,论述在每个发展阶段中,各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内容,学者,以及理论的营销和对应的评价同时,在结束部分,笔者还将附带提出中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若干前沿问题。

概念:西方媒介经济学是将“供求”关系理论作为基石的。

主要套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范式。

这点在西方学者对媒介经济学下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来。

1.《媒介经济学研究历史》一文中:找概念和学者;3.研究内容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1)传媒经济现象和基本规律的发掘;2)各特殊领域现象和基本规律(如广播,电视,新媒体等);4.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对媒介产业不同的作用来看,媒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重要起源和流派,并按时间划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两大流派:1)秉承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传统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一着重于研究“在媒介中介之传播的生产,分配于交换中,权利扮演了什么角色”。

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媒介经济与管理分析

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媒介经济与管理分析

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媒介经济与管理分析媒介经济与管理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关注媒介产业的经济运作和管理问题。

而在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中,同样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媒介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媒介经济与管理的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媒介经济与管理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通过对媒介产业链的分析,研究媒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及媒介产业的经济运作和管理策略,致力于提升山西省媒介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二、山西省媒介产业的现状分析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媒介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发展问题。

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通过对山西省媒介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省的媒介产业存在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比如,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媒体报道往往与煤炭产业相关;同时,山西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文化媒体在该省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媒介经济与管理的问题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山西省媒介经济与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媒介产业链的完善与协同互动需要加强;其次,媒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如何更好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媒介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提升是媒介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专业化和个性化程度,满足受众需求,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四、媒介经济与管理的发展前景与建议面对媒介经济与管理的问题与挑战,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提出了一些发展前景与建议。

首先,要加强媒介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媒介生态系统;其次,要积极引入资金和人才,构建有竞争力的媒介经济体系;最后,要注重媒介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高质量和用户体验,与时俱进地满足受众需求。

综上所述,山西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通过对媒介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旨在提升媒介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1.传媒经济,即由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啊的相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2.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前,徐宝璜的《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等著作中,对报纸的印刷、销售、发行、广告等已有了一些扼要性的论述。

30年代,在民营报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人集中开展了报业经营管理研究,如刘觉民的《报业管理概论》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传媒的经营时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出现过关于“报纸具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的观点,以及办报需要根据读者需要的“读者需要论”,但是并为成为主流观点。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新网事业和传媒产业发展的新的一幕。

从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渐渐摆脱了传播学研究的惯性思维,实现了四次比较大的突破。

〔1〕第一次突破,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入新网领域的研究,并且引发了人们对商品性的思考。

〔2〕第二次突破,是将产业的概念系统应用到传媒领域,传媒产业化的提法日益成为共识。

〔3〕第三次突破,是对传媒经济本质和特殊规律的认识的深化。

〔4〕第四次突破,是尝试将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完整地引入传媒产业领域。

3.稀缺,指的是人类的需要总是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任何个人和社会面临的核心经济问题是稀缺问题。

在传媒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不难获得,真正稀缺的是当代人的注意力资源。

因此,传媒经济领域的研究中的,除了作为稀缺资源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外,更重要的是稀缺注意力资源的配置问题。

4.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指的是稍微多做一点或少做一点某种活动的成本和收益。

5.时机成本,即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中的其他方面的牺牲。

通常指其他各种牺牲中最大的牺牲。

6.公共产品,即同时满足了收益时的非排他性和消费时的非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物品和服务。

7.传媒影响力,“就是它作为咨询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术语自己的那种渠道的‘烙印’”。

媒体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媒体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媒体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媒体经济是指以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媒体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新媒体兴起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本文将围绕媒体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媒体经济的现状1. 传统媒体的困境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这些媒体一度是宣传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各种信息,传统媒体的作用逐渐被取代。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来源困难。

传统媒体的资金主要来自广告和报刊销售,然而,随着电视台、广播台及新闻出版单位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饱和度逐渐提高,传媒公司盈利难度也随之增大。

(2)内容质量下降。

为吸引更多的读者或观众,一些传统媒体不断追求流量和点击量,在内容制作中追求热点、低俗、耸人听闻的报道而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3)失去话语权。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逐渐被削弱。

人们更愿意相信社交媒体中个人分享的信息,而非传统媒体官方发布的信息。

2. 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指的是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式,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

新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新平台,拥有很强的用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以下几个优势:(1)信息更新速度快。

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及时满足用户需求。

(2)用户互动性强。

新媒体与用户互动更加紧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互动。

(3)成本低廉。

相比传统媒体的制作和运营成本,新媒体的成本要低得多。

第二部分:媒体经济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进程加速媒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已经不可避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在加速。

媒介经济学讲稿

媒介经济学讲稿

媒介经济学讲稿前言中国传媒三十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上个世纪初以来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

这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网络和多种新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这100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

其中最近的30年,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发展得尤为迅猛。

根据上个世纪末统计数字,截至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即1999年,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00种,通讯社2家(新华通讯社和中国新闻社),广播电台1200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3000多座。

其中,报纸年出版总数达到195亿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8.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9%,电视受众人口超过9亿人。

与此同时,全国各类新闻从业人员已超过55万人。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势头更为迅猛。

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在宏观调控下,虽无大变化,但软硬件的实力,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根据2008年最新统计数字,全国报纸的期发数已达到1.07亿份,稳居世界第一位。

全世界发行量最高的100家报纸中,中国占了25家。

电视受众超过12亿,覆盖率达到了97.1%。

宽带网的上网人数超过了2.23亿。

手机的拥有量超过了5.39亿,手机功能已进入3G时代,由一般的通话,发展到手机短信、手机报和手机电视。

与此同时,新闻传播业的产值也大大提高,超过了5440亿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主导产业。

这样大的发展规模,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都是空前的。

新闻传播事业在21世纪还将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

浅谈传媒经济学论文一、内容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传媒经济学的背景与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

本文将概述传媒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文章将探讨传媒经济领域的基本经济问题。

这包括传媒市场的运行机制、供需关系、市场结构等宏观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上的媒体经营、受众行为等。

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传媒行业的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产业角度分析传媒经济的发展现状。

介绍全球范围内以及特定地区的传媒产业发展概况,分析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产业链结构以及新兴趋势等。

还将探讨政策环境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在论述过程中,本文还将引入案例分析,以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具体案例在传媒经济领域的应用和表现。

这将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本文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对论文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传媒经济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传媒经济学的定义与背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受到重视。

传媒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媒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科学。

它既关注传媒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也研究传媒产品的生产、消费与市场运行规律,致力于揭示传媒行业的经济特性和发展机制。

该学科的兴起,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也与其内在的经济特性紧密相连。

从历史背景来看,传媒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互联网、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传媒产业的蓬勃兴起,传媒行业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对经济学理论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全球化背景下传媒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态势加剧,使得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此背景下,传媒经济学逐渐从传统的经济学体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 现状与对策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 现状与对策

传媒史话·研究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对策摘 要:本文主要就国外传媒经济学研究历史及对国内传媒经济学教育的影响、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加强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以期推进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传媒经济学研究;历史;影响;现状;方法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125-02DOI:10.19483/ki.11-4653/n.2017.01.040■文/张 建引言传媒经济学从学科分类上讲,属于哲学社会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范畴。

因此导致了传媒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即传媒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意志。

所以,对于传媒经济学研究来讲,需要对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对我国的影响、研究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问题等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以便于我们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传媒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合理化的应用,避免出现应用的问题,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国外传媒经济学研究历史及对国内传媒经济学教育的影响国外的一些国家对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时间早,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皮卡特教授经过细心的整理,把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历史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有众多的人物在众多的著作中对于传媒经济学都进行了比较仔细的研究与分析。

比如:1925年美国的杰米教授在《广播产业经济学》中提出了广播经济学的概念。

1927年美国的威力教授在《广告经济学》中对于广告投入量与企业销售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清楚的论述。

1936年《电信:经济学与规则》出版,书中提出了“电信经济学”的概念......在这一阶段,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主流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参与。

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传媒经济学学科架构形成的阶段。

首先,传媒经济学的概念出现,并且得到了发展。

媒介经济学

媒介经济学

基本释义传媒经济学(Media Economics,又称媒介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技术意义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

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

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特征属性传媒产品和服务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属性,这与人们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迥然不同。

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传媒产品和服务具有双重性,它同时服务于受众和广告商。

由于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经常会产生不均衡的经济影响力。

传媒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产品的另一个特征是传媒产品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能够产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价值。

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影、录音录像节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经济价值。

还有必要认识到的是,对于传媒企业和组织来说,传媒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艺术性的创造过程,这与一般性的工业化生产有着极大的区别。

影响力经济力量影响所有的媒体,而这种影响力也应因市场和社会体制而异。

传媒经济学分析不仅适用于理解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它也为许多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传媒活动提供观点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较为封闭或是具有很强管制及国家干预的市场,传媒经济学研究都能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编辑本段媒介经济学历史与发展历史初期的传媒学研究主要关注传媒的作用与功能,传媒学者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媒体的经济力量增强,报纸杂志日渐繁荣,商业广播电视不断获利,甚至公共广播电视也开始将广告作为其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

新闻学中的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

新闻学中的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

新闻学中的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信息的高度交流,新闻学中的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一研究领域关注着媒体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探讨媒体如何影响经济和经济如何影响媒体,以及这种相互关系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媒介与经济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

一、媒体对经济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桥梁,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例如,负面新闻报道可能会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其购买行为;正面的产品推荐报道则可能会增加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兴趣,推动销售增长。

其次,媒体的宣传和广告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广告宣传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而低质量的宣传则可能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导致销售下降。

因此,媒体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经济对媒体的影响经济对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和广告方面。

媒体作为商业实体,需要通过广告和其他经济手段获取资金支持。

广告是媒体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通过向企业提供广告展示的机会来获得经济回报。

同时,经济的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广告市场的情况,进而影响媒体的经济收入。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可能减少广告投放的数量和金额,这对媒体的收入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到媒体行业的竞争态势。

在经济繁荣时期,媒体行业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新进入者和创新模式,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媒介与经济传播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媒体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这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媒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果。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产品推荐对消费者选择某个品牌的影响更大,与传统媒体的广告相比,这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产品推荐更具有信任性和个性化特点。

重庆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经济学理论解析

重庆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经济学理论解析

重庆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经济学理论解析媒介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分支,对于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熟悉和理解媒介经济学的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媒介经济学的概念、发展历程、核心理论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适合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的资料。

一、媒介经济学的概念媒介经济学是传媒经济学的同义词,它是研究媒体运作、产业组织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媒介经济学旨在揭示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媒体市场的供求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媒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媒介经济学的发展与媒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传统媒介时代,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是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而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并无涉及媒体产业。

但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媒介经济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媒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理论和模型,如信息、市场、广告等经济学概念在媒介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

三、媒介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媒介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媒体产业组织理论、媒体市场理论、媒体经营理论等。

媒体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媒体产业的运作和组织结构,主要有传统的垄断理论和新经济学中的定价理论。

媒体市场理论研究媒体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媒体的竞争状况,主要关注媒体市场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理论。

媒体经营理论研究媒体经营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收入模型、商业模式等理论。

四、媒介经济学的应用媒介经济学的应用涵盖广泛,包括媒体盈利模式研究、媒体运营策略分析、媒体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等。

对于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媒介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准备与媒介经济学相关的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复习资料:1.《媒介经济学导论》(作者:李宗):这本书是媒介经济学方面的入门读物,涵盖了媒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适合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做为参考资料。

媒介经济学

媒介经济学

媒介经济:是基于信息公开传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媒介经济学:主要是从事对信息传播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源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传播媒介的经济运作规律,以及媒介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媒介经济学兴起的原因:媒介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新闻传播媒介的日渐丰富,一般信息传播产业的逐渐强盛媒介经济的特殊功能:舆论引导信息满足娱乐消费媒介经济的应用:1.为建立特定的媒介制度提供理论基础2.提供指定媒介产业政策的依据3.为媒体的市场运作提供具体的咨询服务传媒经济性的发展历程概述:1、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报业竞争和广播电视结构及管制研究2、20世纪50年代以后,广告业的兴盛所带来的影响传媒运营的权力结构研究3、20世纪80年代之后,传媒企业的组织运营、企业竞争、产品消费的研究4、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传媒国际化中的经济问题研究传媒经济学的两种研究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传媒业的经济分析:马克思:否认出版自由就是否认人类的自由;出版的最主要的自由就是在于不要成为一种行业。

列宁: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将是由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制度。

在此制度下,不会有靠别人发财致富的可能性,不会有直接或间接使报刊屈从于货币权力的客观可能性,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每个劳动者享有并使用公有印刷所及公有纸张的平等权利。

媒介产品的基本内容“媒介即讯息”。

大众媒介通过收集、加工并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信息产品作为自身的核心任务。

根据信息产品的供给方式不同,媒介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1、免费的公共服务:新闻、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等等2、有偿的信息传播服务:广告服务媒介信息产品的公共性(1)公共物品和公共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判断标准:产品在消费中的外部影响性(外在性)大小消费中竞争性大小消费中排除性大小首先,大众媒介产品中除了新闻之外的其它信息产品的公共性都比较弱,而私人物品的性质则随着这些产品与个人兴趣、偏好以及个人利益关联度的增加而增加。

媒介经济学

媒介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术产业的发展“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武术,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

近几十年来,中国武术发展迅速,武术的诸多功能逐渐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和青睐。

但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发展武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不得不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继体育产业概念提出后,武术产业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在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中,武术产业被正式列入了第三产业。

从文化层面、实践层面和社会影响层面上讲,武术产业属于体育产业的下的概念,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产业,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使武术产品进入生产、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

从宏观上认识,武术产业是指武术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的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讲到:“武术产业指武术用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以经济手段、市场模式运作的武术技术培训、武术竞赛和表演等。

”二. 历程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为武术的市场开发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武术逐步走向市场。

1988年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术院院长徐才在全国体委主任座谈会上提出了“开发武术资源,以武养武”的观点,1990年国家体委又下发了《关于中国武术协会实体化的通知》,允许武术协会进行经济开发、搞经济实体。

1994年,中国武术协会即推出了中华武术散打擂台争霸赛,这种赛制以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武术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武术经济”的概念,并提出了武术经济开发的总体思路和组建武术集团公司的设想,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下的经济开发委员会,这一专门职能管理部门的建立,既表明了国家武术高层对武术经济价值开发的重视和认识的提高,也大大加快了武术步入市场化运作的步伐。

全球媒介经济学的生态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媒介经济学杂志》所刊论文为例

全球媒介经济学的生态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媒介经济学杂志》所刊论文为例

来 研 究 状 况 的 梳 理 工 作 。 现 有 的 有 关 媒 介 经 济 学 研 究 状 况 的 文 章 一 般 仅 限 于 概 貌 讨 论 , 乏 系 统 缺
关 议 题 超 出 了许 多 对 该 学 科 不 熟 悉 的 人 所 能 想 象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 世 界 范 围 内 。 《 介 经 济 1在 由 媒 学 杂 志 》 办 的 “ 界 媒 介 经 济 学 术 会 议 ”自 1 9 主 世 94
研 究 背 景
本 文 选 择 《 介 经 济 学 杂 志 》( h o ra f 媒 T e J un lo
Me i o o c ) 为 研 究 对 象 , 以 考 查 媒 介 经 daEc n mis 作 用
究 同 样 受 到 了 极 大 关 注 , 介 经 济 学 不 但 是 国 媒 家社 会科 学 基 金 资 助 的 重 点 研 究 方 向 之 一 , 也
领 域 的 核 心 刊 物 , 成 为 “世 界 媒 介 经 济 学 界 最 已
研 究 水 平 与 世 界 媒 介 经 济 学 研 究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距 。 因 此 , 解 借 鉴 国 外 媒 介 经 济 学 的 研 究 成 了 果 , 解 媒 介 经 济 学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的 研 究 状 况 了
是 教 育 部 高 等 学 校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中 重 点 发
展 的 学 科 之 一 。 但 是 。 于 与 国 外 媒 介 经 济 学 由 界 缺 乏 实 质 性 的 学 术 交 流 , 国 的 媒 介 经 济 学 我
济 学近 年来 的发 展状 况 , 出于 以下考 虑 : 是 ( ) 威性 一 权 《 介 经 济 学 杂 志 》( h o r 媒 T e Ju ・ n lo daE o o c ) 办 于 l 8 年 , 媒 介 经 a f Me i c n mis 创 98 由 济 学 研 究 著 名 学 者 罗 伯 特 ・ 卡 特 教 授 出 任 第 一 皮 任 主编 , 二 任 主编 是艾 尔 布兰 , 是媒 介 经济学 第 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一、各个领域独立发展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传媒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基本上处于独立发展阶段,这既是传媒经济发展的特征,也是传媒经济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925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授杰米在他的《广播产业经济学》著作中提出了“广播经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随后,众多学者分别探讨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的广播以及广播音乐业的经济现象。

192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力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经济衰退时期200多家企业的市场推销行为,不但在1927年4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专文,而且出版了专著《广告经济学》,揭示了企业销售收入与广告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复苏和持续繁荣,广告经济学成为显学,无论在经济学核心领域,还是传媒经济学等各个部门经济学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迄今为止,“广告经济学”教科书有十几部,著作上万部。

1936年,赫瑞与戈若斯合著的《电信:经济学与规则》出版,标志着“电信经济学”概念的问世。

1958年,墨尔根出版一部名为《电信经济学》的著作。

这部著作着重分析了电信市场供应方面,对于需求方面的分析比较少。

这个遗憾随后被伯明翰大学商学院一名叫“小孩”(StephenC.Littlechild)的教授所填补。

他在1976年出版的《电信经济学基础》中分析了电信市场供需平衡及其价格机制。

电信的有效竞争及政府管制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在“电信经济学”的十几部教科书、近六千部著作中无不对此进行重点阐述。

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伯恩斯坦在其《电视片生产与发行的经济学》著作中提出了“电视经济学”的概念。

在此之前大约20年就有学者探讨电视节目生产与技术的经济学问题,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

在此之后,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对电视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当时的众多探讨局限在“公共产品”的理论框架之下。

目前比较重要的“电视经济学”教科书有4部,有关“电视产业”的著作将近150部,有关电视的著作超过了一万部。

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教授瑞德威在《经济杂志》(Economic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报业经济学” (EconomicsofNewspaper)的论文,他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学科研究的新思路。

尽管“报业经济学”名称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报业经济学的研究在传媒经济学中恐怕是起步最早的。

早到1911年,劳爱德(ThomasLloyd)就对报纸的发行与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随后有不少学者对报纸的发行量、广告以及收入模式、劳资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与电信经济学、电视经济学相比,报业经济学的专著大约100本,但是有关报业的著作也上万部。

由此可见,在20世纪的前70年间,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学教授参与比较多,尤其是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涉足,通过研究传媒经济问题对经济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传媒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中的地位。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曾在1964年探讨过电视节目的公共产品属性问题。

当然,他现在似乎放弃了早期的观点,只认为国防、环境保护等属于公共产品。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艾若曾在1965年前后探讨过商业电视的未来以及广告投放的最佳途径等问题。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切安(JamesB.Buchanan Jr.)曾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研究过广播电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30多年来,先后有50多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上述学者尽管涉足过传媒经济学,但是主要的学术贡献不在此。

在这50多位得主当中,只有一位学者是完全靠研究传媒的经济现象而获此殊荣。

他就是美国弗吉利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寇斯(RonaldH.Coase)。

自20世纪50年开始,他一直研究广播电视波段分配的经济与政策问题。

他提出的通过拍卖分配广播电视波段的主张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采纳,但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

在那场以“世界经济学重镇”芝加哥大学(先后有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主要反对派的争论中,他深入地探讨广播电视波段拍卖的交易成本及其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仅受到消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受到制度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社会成本问题,极大地丰富人类对于价格机制的认识。

正是基于他通过研究广播电视波段分配而对制度经济学的杰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199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寇斯教授。

当然,这些学者的研究报告多发表在主流的经济学术期刊上,诸如《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经济学刊》(Economic Journal)、《经济研究评论》(Review ofEconomicStudies)、《商业学刊》(Journal of Business)、《法律与经济学》(Journal ofLaw andEconomics)、《应用经济学》(Applied Economics)、《广告研究》(Journal ofAdvertisingResearch)等等。

这些杂志多是被SCI收录的刊物,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

尽管《传媒经济学杂志》也被SCI收录,但是从影响因子(ImpactFactor)看,它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确实还有待提升。

二、新闻学界主导的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到80年代,传媒经济学从各个部门的独立发展走向综合,其中有三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标志性学术成就,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一是“传媒经济学”概念的问世。

早在1970年时,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欧文(BruceM.Owen)等在整理传媒经济研究资料时提出了“大众传媒经济学”的概念11。

取得博士学位后,他曾服务于白宫电信政策办公室,随后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办公室的首席经济学家,目前为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和教授,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及传媒经济学家。

随后,还是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米聂1982年编著了《传媒经济学资料汇编》。

米聂教授现为著名的经济学者,其《今日经济学》、《今日商法》被世界上众多大学选为教材。

无论是“大众传媒经济学”还是“传媒经济学”,在含盖的领域上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信等统统囊括其中。

二是《传媒经济学杂志》于1988年创刊。

它成为新闻学界主导传媒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皮卡特教授创立此杂志并担任了10年的主编。

第二任主编是艾尔布兰教授。

这本杂志关注传媒产业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其行为的原创研究成果,并努力扩大视野,诸如经济和财政对于传媒经营管理的影响。

三是“传媒经济学”教科书的问世。

1989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博士皮卡特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传媒经济学》教科书正式出版,它成为新闻学界主导世界传媒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尽管其中存在经济学原理应用上的问题。

2002年,苏格兰斯特灵大学电影和传媒研究系主任多勒(GillianDoyle)高级讲师的著作《解读传媒经济学》一问世,即刻引起世界传媒经济学界的关注。

这位有多年记者经历的三一学院经济学和哲学博士的著作,不但通俗,而且颇有新意:一是将近年来传媒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比较充分地反映在书中,尤其是第二章为“公司战略”、第八章“新传媒”,这是前面两部教科书所缺少的内容;二是将“传媒经济与公共政策”单独成章,反映了欧洲社会以及经济学界的传媒价值取向。

第四部重要的传媒经济学教科书名为《传媒经济学:应用于新旧媒体的经济学》13,是加拿大艾尔贝特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退休教授侯斯肯斯(ColinHoskins)的新作,于2004年出版。

在退休之前8年间,侯斯肯斯教授先后获得了10多项科研资助经费,共计45万多加元,集中研究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

作者的学术背景必将为传媒经济学研究新的视角。

与此同时,传媒经济学的各个领域研究向着纵身方向发展,在不少热点问题或新传媒现象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正如皮卡特教授演讲中指出的那样,这样时期传媒所有权集中成为一个显著的国际现象,即越来越多的媒体通过兼并集中在少数传媒帝国企业手中。

麻省理工学院的康鹏(paine)教授十几年坚持不懈地研究了美国传媒的所有权问题,出版了著名的《谁控制媒体》著作。

皮卡特教授研究了美国报业集中的现象,出版了《出版的集中与垄断:以新的视角审视报纸的所有权及经营》著作。

曾应美国国会的邀请,他以专家的身份为《报纸保护法》(NewspaperPreservationAct)的审议提供咨询。

美国政府制定此法的目的是企图阻止报业市场垄断越来越严重的势头。

其实,早在20 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已有学者关注传媒所有权的集中现象(Borstel,G.H.1956,Bain, A.D.1964)14。

到了90年代,特别是时代杂志公司与美国在线公司合并时,媒体兼并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世界传媒经济学界不少学者投身于传媒企业新时期兼并现象洪流之中。

其中西班牙的阿方索(AlfonsoSanchez-Tabernero)教授的《欧洲市场上媒体的集中:新的趋势与挑战》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传媒经济学界影响比较大。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商业活动从恢复迅速走向持续的繁荣,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国传媒的社会属性逐渐得到全面恢复,尤其是产业的经济属性重新得到认识,学界、业界讨论传媒经济问题的文章、著作相继问世,我国传媒经济学快速起步。

1985年,张达在《新闻知识》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谈谈报社的企业化”一文,提出了报业经营问题。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陈力丹同志在《新闻界》上发表了“新闻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文章。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周鸿铎教授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5期上发表了“探讨广播电视事业的经济属性”一文。

1990年,周鸿铎教授的专著《广播电视经济学》出版,它是我国第一部传媒经济学领域的著作和教科书;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唐绪军副研究员的专著《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出版,它是我国目前受欢迎的报业经济学著作和教科书;200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研究员的《报业经济学》出版,以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架构了学科的基本理论;2003年,周鸿铎教授编著的传媒经济丛书18、赵曙光等编著的媒介经营管理丛书19、郭庆光与孟建主编的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丛书20出版。

尤其是周鸿铎教授的传媒经济丛书为我国传媒经济学系统建设的第一套著作,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