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城市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被扩充为止;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
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
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
商业中心 批发中心
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 ①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
地区(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
工业中心 次级商业中心
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②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如工厂 与工人住宅区);
①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
② 产业集群弱化了自然禀赋对竞争力的影响;
③ 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
2.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主张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有序发展,适用于 工业化初期的宏观经济布局 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个区 域之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
高级住宅地紧密结合交通线路分布; 高房租住宅追随在高级住宅地后面延伸;
对 外 交 通
②轻工业和批发商对运输线路的附加可达性 最为敏感,多沿铁路、水路等主要交通线扩 展; ③低收入住宅区环绕工商业用地分布;
城市道路
④中高收入住宅区则沿着城市主要交通干道
或河岸、湖滨、公园、高地向外发展,独立 成区,不与低收入的贫民区混杂;

劳动成本低的地区对各种制造业,特别是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有 较强的吸引力。
二、城市结构理论
1. 同心圆理论
由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其基本模式为城市各功能用
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做环状扩展,共形成五 个同心圆用地结构。
当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第一个内环地带必然延 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外环地带,产生土地使用的演替,从而
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
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 梯度转移应既包括区域之间的转移,也包括某一区域 内不同发展梯度的区位之间的转移。
3. 增长极理论
主张政府干预,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适用范围较广 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 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 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
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
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
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 应加强,进一步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
实践意义:
① 该理论是以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研究对象, 指导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 ② 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 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 集聚发展、注重扩散。由于不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 善,资本稀缺,信息不充分,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具体表现为因技术水平高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梯度。随
着本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需要,产业呈现出从
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
主要观点:
① 梯度推进理论重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差距, 认为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 低梯度地区; ②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
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①居中的圆形区域是商务中心区;
②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心商务区的外 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
③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是由产业
工人(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工人
地租递减
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户住宅或较便 宜的公寓组成; ④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主要居住的是 中产阶级;
⑤第五环是通勤区,主要是一些富裕的、 高质量的居住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
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因此而形成了地 域的分化,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 个城市的多中心。
三、产业发展理论
1.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 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 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
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
住宅地沿着交通线延伸的现象十分显著;
高租金住宅在高地、湖岸、海岸、河岸分布 较广;
高房租住宅地存在不断向城市外扩展的倾向; 高级住宅地喜欢聚集在社会领袖等名流人物
城市道路
宅地的周围;
办公楼、银行、商店的Leabharlann Baidu动对高级住宅有吸 引作用;
1.商务中心区 3.低收入居民区 5.高收入居民区
2.制造业、仓库 4.中收入居民区
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 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 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 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
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 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 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商务中心区 3.低收入居民区 5.高收入居民区 7.外围商务区 9.郊区工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4.中收入居民区 6.重工业区 8.郊区居住区
③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
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富
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不宜布置在与 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商业中心 批发中心
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
③ 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
地区转移。
实践意义:
梯度推进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 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不 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
1.商务中心区 3.低收入居民区 5.高收入居民区
2.制造业、仓库 4.中收入居民区
3. 多核心理论
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该理论强调城
市土地利用过程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
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
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
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
第二章 城市发展理论
一、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于1909年
提出。
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关关系的分 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 理想区位。 简化模型,工业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
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
1. 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间任意一点。
2. 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劳动系数=劳动成本/地域重量
劳动成本是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
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

凡劳动系数大的工业,也就是劳动成本高,地域重量小的产业, 其厂址的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 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成本增加的数量,最终使产品成 本下降。
④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
不得不布置在很合适的地方(如仓库被布置在 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
次级商业中心 工业中心
在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历史
遗留习惯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
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
1.商务中心区 3.低收入居民区 5.高收入居民区 7.外围商务区 9.郊区工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4.中收入居民区 6.重工业区 8.郊区居住区
集中财力,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重点发展,
进而牵动整个经济发展。 负面作用:聚集作用>辐射作用
后果: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运输费用除受运输距离长短的影响,还受到原材料性质和产品 性质的影响。
原材料系数=原材料重量/产品重量
① 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 消费区;(酒厂、饮料厂等) ② 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地方性原材 料产区;(金属冶炼业、食品加工业等)
③ 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工厂可选择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
济发展机制,其对邻近地区的发展有着强大的辐射作
用。
主要观点:
① 该理论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 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 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 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②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
社会的郊外住宅。
2. 扇形理论
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城市就
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其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
路由市中心向外做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
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
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 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
①城市中住宅分布的特点
对 外 交 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