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教案标题:美苏冷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2. 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3. 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冷战期间的竞争和对抗;3.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 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科书、文章或其他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冷战时期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冷战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冷战的知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冷战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意识形态差异等;2. 分析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包括军备竞赛、间谍活动等;3. 探讨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分裂的欧洲、全球核威胁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具体影响;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冷战期间的一个具体案例,如古巴导弹危机;2. 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扩展阅读(10分钟)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文章或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冷战的细节和影响;2.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文章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六、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冷战及其影响。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是否避免了全面战争;2. 分析当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的紧张局势,与冷战进行对比。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2. 学生撰写的读后感或书评的质量;3. 学生对冷战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美苏冷战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历史与社会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和起因。
2. 分析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和主要对抗方。
3. 理解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 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冷战背景及起因-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教学难点:- 冷战期间复杂的外交关系- 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冷战吗?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2. 简要介绍冷战的定义和背景,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冷战背景及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两极,意识形态对立。
- 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政策,苏联试图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 案例分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2.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 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提出“遏制苏联”政策。
- 北约成立:1949年,美国领导西方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 美苏军备竞赛:双方展开军备竞赛,加剧冷战紧张局势。
-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苏在古巴导弹问题上陷入危机。
- 柏林墙建立:1961年,东德在柏林建立墙,分隔东西柏林。
- 案例分析: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3.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形成两极格局:世界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 局部热战:冷战期间,美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代理战争。
- 第三世界崛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问题: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强调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冷战期间的其他重要事件。
2. 撰写一篇关于冷战影响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含解析)华东师大版第六分册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背景:①世界的全球战略。
③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冷战的开始:①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凯南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指出由于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对西方的威胁,因此美苏之间“不可能有持久的妥协办法”,美国必须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
②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
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③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目标。
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冷战的展开:两大阵营的形成“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手段),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目的):①1947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②1949年,美、英、法等12“北约”NATO)。
此后,北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③1950(结果)至此,美国建成了跨越欧亚的集体防务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弧形包围圈。
1947②1947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在此基础上,1949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力大增。
④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冷战的特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此后,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
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①柏林危机:(背景)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掌握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对抗方式;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的定义、起因、背景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美苏冷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资源:课件、教科书、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1945年以后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美苏冷战。
二、讲解1. 美苏冷战的定义:指美国和苏联在二战结束后,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对抗和竞争为特征的一段历史时期。
2. 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二战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经济实力强大,意识形态存在差异,苏联试图扩张东欧势力范围,美国则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3. 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如德国分裂、柏林围墙建立、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三、讨论分组讨论美苏冷战的影响,包括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各国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四、小结总结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强调其对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五、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撰写美苏冷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分析。
六、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国家在美苏冷战中的角色和影响。
七、反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验学生对美苏冷战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美苏冷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2.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 多样化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美苏冷战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
美苏冷战(1947-1991.12.25)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三、本课重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专题回顾;讲授新课。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冷战”的开始【省一等奖】
“冷战”的开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理解其实质。
通过对“冷战”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的观察,培养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实质的分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认清美国是“冷战”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苏战后发展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通过解读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进一步掌握通过史料实证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格局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教学难点】“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课型】新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两幅图片:《二战中美、苏士兵的拥抱》《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较量》。
)教师讲述: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在二战中以美苏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作战起到了中流教师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地位。
(学生分析图表后回答,教师总结。
)美国在经济、军事上雄踞世界首位。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美国前总统胡佛教师提问:“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这意味着美国还想在哪个方面称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战后美国想要在政治上称霸。
教师讲述:然而,战后的世界还在发生着变化。
(课件展示地图。
)请看地图,有哪些变化呢(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应能答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在增加,社会主义阵营发展壮大,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教师讲述:不仅如此,大家请看图表,(课件展示《美苏二战后初期实力对比》全表)为了捍卫共产主义成果,苏联丝毫没有放松。
特别是在军事上,可以说是跟美国齐头并进。
这就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绊脚石”。
2023华师大版第6册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ppt1
• 1949年1月5-8日,苏、保、匈、波、罗和捷六 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有关经济合 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公 报中指出,成立经互会是对马歇尔计划以及西方
禁运的反击,改组织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实现 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最广泛的经济合作”。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教案:美苏冷战
目标:
1.了解冷战的背景和起因;
2.分析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和主要对抗方;
3.理解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步骤:
导入活动: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冷战的背景,包括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分歧。
1.了解冷战的起因:分组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或互联网搜索,总结出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汇报。
2.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学生独自阅读或小组合作,以时间顺序列出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并对每个事件进行简要解释。
3.分析冷战的对抗方:学生研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差异,并通过小组或个人报告,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导致了冷战的对抗。
4.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重点讨论冷战对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并列出这些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5.探讨冷战的结束及对世界的影响:通过阅读或观看相关视频材料,学生理解冷战的结束及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带来的重要影响,并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
6.总结与展示:学生小组进行总结,并准备一份关于美苏冷战的简短展示,包括起因、关键事件、对抗方、影响及结束。
拓展活动:
- 学生可以通过访谈家长或长辈,了解他们对冷战期间的记忆和感受,并撰写一篇个人观点论文。
-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分组代表不同国家讨论和辩论冷战期间的事件和影响,并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评估方式:
1.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2.展示和解释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
3.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的影响的讨论和总结。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美苏冷战【区一等奖】
《美苏“冷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美苏争霸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知识的学习从总体上认识美国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局部战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教学难点】美苏争霸的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讲述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和苏联由“二战”前的盟友变成“二战”后的敌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取决国家利益。
二、讲授新课(一)杜鲁门主义1 提问,什么是冷战冷战的重点在哪里学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2提问: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国家人民--东欧国家;少数武装分子--苏联;外来压力--苏联红色包围,3提问:什么是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什么学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实质: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遏制共产主义,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政策和纲领,是冷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对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策战胜极大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马歇尔计划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冷战的开始》教案
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破裂的原因2.冷战的序幕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杜鲁门主义2.马歇尔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经互会2.华约组织四、第一次柏林危机1.柏林危机2.冷战的影响重点:美国“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难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柏林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学生已从必修1第九单元获得了一定的认识。
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努力创设认识历史问题的新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采取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生在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地认识问题。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二战中后期的有关史实,明确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由于美国在二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战后初期凭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大力推行霸权政策,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
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加上原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逐渐走上与美国对峙的道路。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破裂的原因二战前,美苏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两国处于对立的状态。
二战中,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的共同威胁,两国握手言欢,结成盟友。
战争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已经消灭,面对如何处理法西斯和处理战后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两国的矛盾再次暴露出来,使相互关系日益紧张。
提问: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概括指出:这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
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则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
苏联欲在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则要极力稳定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冷战已经变的不可避免。
2.冷战的序幕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美苏冷战开始》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美苏冷战开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原因、过程和特点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冷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共同探讨冷战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历史背景•冷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美苏冷战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美苏在冷战中的主要行动和互动•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意义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原因和持续时间。
•教学难点:冷战的复杂性,学生需要认识到冷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要理解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解和授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充分发挥讲解和授课的作用。
老师可以采用PPT、黑板等教学工具,注重用事实和具体案例来讲解和说明。
2.案例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美苏冷战的主要互动和重要事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增强学生记忆和分析能力。
3.学生调研和展示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针对美苏冷战的一些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自主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和解决。
讨论结束后,可以将结果汇总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冷战的基本定义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此主题的兴趣。
2.讲解介绍冷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原因和持续时间,注重用事实和具体案例来讲解和说明。
3.案例分析适当运用一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增强学生记忆和分析能力。
4.学生调研和展示让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针对美苏冷战的一些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自主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和解决。
讨论结束后,可以将结果汇总进行全班交流。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课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掌握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五、教学过程:
1. 介绍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10分钟)
- 阐述美苏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展开的一场长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争斗。
2. 讲解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30分钟)
- 解释美苏冷战期间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对峙和竞争;
- 介绍美苏冷战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等。
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0分钟)
- 探讨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冷战的启示和教训。
六、教学反馈:
1. 提问学生关于美苏冷战的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综合评价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学习情况,梳理并强化重点和难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和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准备小测验;
2.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美苏冷战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及时修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教案1. 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理解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4. 讨论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内容】一、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 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3. 美苏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导致了双方之间的对抗局面二、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1.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2. 韩战和越战3. 古巴导弹危机4. 布雷兹涅夫和里根的对峙三、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1. 以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2. 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3. 导致了一系列局部冲突和战争,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四、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1. 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调整3. 美苏冷战的结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一、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冷战概念和美苏冷战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二、学习重点内容1. 分组讨论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班级合作学习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总结并汇报3. 小组讨论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学生展开思辨和辩论三、深化拓展1. 学生根据材料进行独立阅读和分析,探讨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2. 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冷战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美苏冷战的影响和意义的小结,拓展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的兴趣。
同时,通过对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课题:美苏冷战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掌握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感和国际友谊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2. 难点:学生对于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内容: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2. 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情景演练、多媒体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教师分发讲义和学生手册;(2)利用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描述所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冷战?3. 活动一:小组合作讨论(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美苏冷战的起因是什么?讨论时间为10分钟;(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4. 活动二:情景演练(1)将学生分为美国和苏联两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演练中模拟冷战时期互相指责和较量的情况;(2)让学生感受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相互间的不信任。
5. 活动三:多媒体展示(1)利用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2)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口头总结,回答一些引导性问题。
6. 活动四:学生自主讨论(1)教师列出几个与冷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讨论回答;(2)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并准备好回答问题的答案。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进行总结,对于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进行简单概括;(2)拓展部分: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对于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五、作业布置根据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的作文,阐述美苏冷战对于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美苏冷战起因:意识形态冲突、经济利益争夺、军备竞赛发展:核武器的竞争、亚洲国家的纷争、政治冲突和谈判结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并通过情境演练让学生感受到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冷战序幕拉开的标志——富尔敦演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
知道“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知道“北约”和“华约”是如何形成的,知道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基本情况。
结合“雅尔塔体制”及本课内容,理解“冷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征。
理解冷战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影响。
2、技能:
通过理解历史事件归纳历史概念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冷战开始的诸多历史事件中提取关键要素形成“冷战”历史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史实归纳历史概念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格局对于世界整体化发展的阻碍,使学生加深对于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情感与价值观认同。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国际争端的理念与实践在进步与发展,使学生认同人类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观点。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知识链接
(二)练习与测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两大阵营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而从友好合作走向对抗,富尔敦演说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使这种对抗(即冷战)正式形成。
美苏两国分别拉拢各自的盟友,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形成各自阵营,其中美国通过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弧形包围,苏联则通过提出“莫洛托夫计划”、成立经互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建成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2、简述柏林危机的起因和结果。
答:起因: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
1948年,西占区当局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针锋相对,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双方通过秘密谈判避免了武力冲突,结果使得德国分裂。
(三)探索与争鸣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被后人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演说,声称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大量的援助,“否则它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同时他又强调美国这样做“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
你认同马歇尔的说法吗?查找更多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史实及评论,谈谈你对马歇尔计划目的与结果的评价。
教师引导建议:
1、关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1)引导学生尽量查到第一手资料,即马歇尔的演说,也可由教师提供,这样依据文本更能说明问题,避免空谈;
(2)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实行后欧洲经济振兴的相关史实,并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
与“柏林危机”、两德分裂关系的相关史实。
2、关于引导讨论:
(1)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即“目的”与“结果”,使学生在分析该问题时能够做客观及层次分明的评价,避免出现片面地说马歇尔此语虚伪等极端评价。
(2)关于该问题的把握:a、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全球扩张战略中的重点,美国要控制欧洲,首先必须稳定、复兴和联合欧洲,因此从目的上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马歇尔强调的“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是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及美国战略意图。
b、马歇尔计划的结果应该从三方面看,其一是确实使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其二是使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从两德的分裂可见一斑,其三是西欧经济恢复及恢复过程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西欧在经济发展后,逐渐产生对于美国的离心现象。
总而言之,对于马歇尔计划,从目的与结果两个维度入手,根据具体史实具体分析,使学生在更深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于客观、多维度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