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a22bfa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2.png)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
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和培养要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基础配方:
1. 葡萄糖(或蔗糖):20g
2. 酵母提取物:20g
3. 水解酵母浸出物:20g
4. 水解蛋白:1g
5. 氨基酸混合物:1g
6. 柠檬酸钠:0.5g
7. 磷酸二氢钾:0.5g
8. 氯化钠:0.5g
9. 硫酸镁:0.5g
10. 铁硫酸盐:0.01g
11. pH调节至7.0
以上配方中的重量均为每升培养基的用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按比例调整配方中物质的用量。
在配制培养基时,将上述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然后使用蒸汽高压灭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对培养基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种类的需求进行配方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7b983248e518964bcf847c7a.png)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参考)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PS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一、香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碳酸钙1%、PH6.0-6.5、料水比1:1~1:1.2。
2)杂木屑78%、麸皮16%、玉米粉2%、食糖1.2%、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水比1.1:1.二、平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或玉米粉30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2)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玉米芯96%、石灰粉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3,麸皮5-10%。
2)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粉2%、过磷酸钙1%、糖1%,含水量60-65%以上配方中需加0.1多菌灵,PH8三、秀珍菇:母种配方: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杂木屑40%、棉籽壳36%、麸皮23%、石灰粉1%,含水61-63%出菇包配方:1)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2%、玉米粉2%、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2)木屑49%、棉籽壳40%、麸皮7%、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含水61-63%,PH6.5左右。
四、金针菇:母种配方:PDA或玉米粉40克、蔗糖1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石膏、糖各1%。
2)棉籽壳35%、杂木屑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
3)小麦100kg,碳酸钙0.5kg,石膏1.5kg。
以上配方含水量为60-63%。
出菇包配方:1)棉籽壳38%、麸皮32%、淋水陈积杂木屑25%、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5%、过磷酸钙0.5、PH自然,含水63-65%。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b348e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d.png)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配方
答案:
食用菌试管培养基的配方
PDA培养基
配方:土豆200克、葡萄糖18~20克、琼脂18~22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土豆去皮切块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滤液,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再加入葡萄糖,冷却后分装。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 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马铃薯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滤液,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
合成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5克、硫酸镁1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煮沸过滤后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
大米培养基
配方:大米适量、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5克,水1000毫升。
制作方法:大米加入营养液中,加热灭菌后接种。
制作方法
PDA培养基制作方法
将土豆切块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滤液。
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
冷却后分装,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制作方法
马铃薯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滤液。
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分装灭菌。
合成培养基制作方法
煮沸过滤后加入其他成分加热溶解,分装灭菌。
大米培养基制作方法
大米加入营养液中,加热灭菌后接种。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5e2e02f69dc5022aaea00b2.png)
常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溶解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各种培养基配方
![各种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e99ebeb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8.png)
146种培养基配方【1】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3g蛋白胨5g氯化钠10g琼脂15~20gpH 7.0~7.2水1000mL2、2、高氏(Gause)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20g水1000mLpH 7.2~7.4121查氏(Czapek)培养基(培养霉菌用)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121℃灭菌20min。
4、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g七水合硫酸镁0.5g1/3000孟加拉红(rose bengal,玫瑰红水溶液)100mL琼脂15—20gpH 自然蒸馏水800mL112℃灭菌30min。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5、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琼脂15—20gpH 自然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6、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 (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4)、将滤液稀释到5—6波美度,pH约6.4,加入2%琼脂即成。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培养基配制,灭菌、菌种分离、培养及管理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培养基配制,灭菌、菌种分离、培养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f392e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f.png)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培养基配制,灭菌、菌种分离、培养及管理一、食用菌菌种瓶的选择用100毫升医用盐水瓶代替试管作盛装培养基的容器。
二、培养基的配制1.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制作:马铃薯挖去芽眼,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后加水,在铝锅中煮沸25~3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放入铝锅中,加入琼脂,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待琼脂溶化后加入葡萄糖,加开水补足1000毫升,搅匀,趁热装入盐水瓶中,每瓶装8~10毫升,塞上棉塞棉塞要求干燥、松紧、长度合适,再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胶圈扎紧瓶口。
三、灭菌采用高压灭菌,若没有专用高压锅,可用家用高压锅进行灭菌。
方法是:将装好培养基的菌种瓶放置在高压锅中,瓶间留有空隙,不可堆放过紧,以利蒸汽循环,灭菌彻底。
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05时,打开放气阀,集中排出冷空气,使压力降到零时,关闭排气阀进行升压灭菌,自动放气后保持30分钟家用普通高压锅灭菌1.5小时,让其自然冷却,取出放置在接种箱中备用。
四、菌种分离主要采用组织分离法。
通常是从食用菌子实体内部分离纯菌种,操作时,从子实体内切取一小块组织,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可长出纯菌种,且菌丝萌发快,遗传性状稳定,后代不易发生变异。
1.种菇消毒:种菇采下后,切去菌柄,放入洗净的盘内,在装有紫外灯的接种箱内照射20~30分钟。
2.接种块切取:在已消毒的接种箱内,撕开子实体,用经酒精灯火焰杀菌冷却的小刀,在菌柄与菌盖交接处内部切取黄豆大小组织块,放入菌种瓶内培养基上培养。
3.接种块选择部位:接种块选择部位因食用菌种类不同而异,菇体肥厚的种菇,在菌盖外缘菌盖皮和菌褶交接处切取组织块进行分离。
菌体小、盖薄、柄空的菌类如金针菇,应快速击掉菌盖,用接种针钩取菌柄顶端生长点组织进行分离。
菌肉极薄菌柄中空孢子不易萌发的伞菌类,可采用子实层分离法,选取半破膜的子实体,移入培养基上,菌丝萌发后即转入新的培养基上。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bfdcfb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e.png)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食用菌是一类富含营养价值且具有食用价值的真菌,如蘑菇、香菇等。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一种特定的培养基,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培养食用菌母菌的基础,在食用菌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作用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用于培养食用菌母菌的营养液,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食用菌母菌繁殖繁衍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矿物质等。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含有适量的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满足食用菌母菌的生长需求。
2. 调节pH值:食用菌母菌对环境的pH值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为酸性或中性条件。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添加的缓冲剂可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保证食用菌母菌的正常生长。
3. 促进菌丝的形成:食用菌母菌的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菌丝。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添加的某些物质,如维生素B1、B2等,可以促进菌丝的形成和生长,有利于食用菌母菌的繁殖。
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因不同的食用菌而异,下面以蘑菇为例,介绍一种常用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1. 葡萄糖 20g:提供碳源,促进菌丝的生长。
2. 酵母粉 10g:提供氮源和其他营养物质,促进菌丝的形成。
3. 氯化钙 0.5g:提供矿物质,调节培养基的pH值。
4. 维生素B1 0.05g:促进菌丝的生长。
5. 维生素B2 0.05g:促进菌丝的生长。
6. 纯净水 1000ml:作为培养基的溶剂。
以上配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微调,但总体上要保证食用菌母菌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三、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制备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如下:1. 将葡萄糖、酵母粉、氯化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固体物质称量好。
2. 将固体物质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3. 使用自动调pH仪或酸度计检测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适宜的范围(通常为5.5-6.5)。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cf13d02f61fb7360a4c6528.png)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1)平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
5克,硫酸镁0。
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
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4)香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
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
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9)双孢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
培养基的配方
![培养基的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212002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6.png)
培养基的配方培养基是一个特殊的化学组合物,它提供了生命体的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和环境。
培养基的配方需要考虑生长物种的生态和代谢需求,因此在制备不同类型的培养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酸碱度、离子浓度、碳源和氮源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养基及其配方:1. Luria-Bertani(LB)培养基常用于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
- 水:1升- 蛋白胨:10克- 酵母浸出物:5克- 氯化钠:10克2. 玉米粉蔗糖琼脂培养基(MSA)用于分离和鉴定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水:1升- 葡萄糖:1克- 蛋白胨:2.5克- 氯化钠:5克- 琼脂:13.5克- 鲜红色表面指示剂:0.025克3. 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 水:1升- 蛋白胨:5克- 酵母浸出物:1克- 葡萄糖:10克- 氯化钠:5克- 磷酸二氢钾:2.5克- 琼脂:15克4. 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LB Broth)与LB培养基类似,但用于液体培养。
- 水:1升- 酵母浸出物:5克- 氯化钠:10克5. 洁净液体培养基(tryptic soy broth)普遍用于微生物学实验。
- 水:1升- 蛋白胨酶胨水解物:17克- 大豆胨酸盐:3克- 氯化钠:5克- 氯化钾:2.5克- 磷酸氢二钠:2.5克- 琼脂:3克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培养基配方。
每种培养基的配方都有特定的应用和优点,为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当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可能需要微调培养基的成分和比例,以获得最佳的生长和生物学特性。
各种培养基配方
![各种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f4c4d1e0de80d4d8d05a4f73.png)
146种培养基配方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3g蛋白胨5g氯化钠10g琼脂15~20gpH 7.0~7.2水1000mL2、2、高氏(Gause)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20g水1000mLpH 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查氏(Czapek)培养基(培养霉菌用)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121℃灭菌20min。
4、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g七水合硫酸镁0.5g1/3000孟加拉红(rose100mLbengal,玫瑰红水溶液)琼脂15—20gpH 自然蒸馏水800mL112℃灭菌30min。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5、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琼脂15—20gpH 自然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6、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34b1c41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f.png)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1、木屑培养料配方配方1 (适于香菇):木屑78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料水比1∶1.15,pH7.0~7.5,每100千克料另加硫酸镁0.2千克,尿素0.15千克。
配方2 (适于木耳):杂木屑62千克,黄豆秆5千克,芦苇屑10千克,稻草粉5千克,麸皮15千克,石膏2千克,蔗糖1千克,含水量60%,pH6~6.5。
配方3 (适于银耳):木屑(壳斗科树屑)66千克,黄豆粉1.5千克,麸皮30千克,蔗糖1千克,硫酸镁0.5千克,含水量50%~60%,石膏1千克,pH自然。
配方4 (适于猴头菇):木屑69.8千克,麸皮10千克,玉米粉20千克,磷酸二氢钾0.1千克,硫酸镁0.1千克,含水量58%。
配方5 (适于金针菇):杂木屑40千克,桑枝粉40千克,桑麸皮18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1千克,pH自然,含水量65%。
配方6 (适于灵芝):杂木屑78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石膏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尿素0.3千克,磷酸二氢钾0.2千克,含水量50%~60%,pH自然。
配方7 (适于竹荪):杂木屑60千克,米糠24千克,蔗糖1千克,黄豆粉3千克,松针10千克,石膏1千克,硫酸镁1千克,含水量60%。
配方8 (适于平菇):木屑57千克,谷壳20千克,棉子壳20千克,石灰2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含水量65%。
2、棉籽壳培养料配方配方1 (适于平菇):棉子壳100千克,石膏粉2千克,石灰粉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130~140千克。
配方2 (适于草菇):棉子壳60千克,稻草、麦秸等40千克,草木灰3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料水比1∶1.5。
配方3 (适于金针菇):棉子壳90千克,麸皮8千克,石灰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多菌灵0.1千克,料水比1∶1.2~1∶1.5。
配方4 (适于黑木耳):棉子壳93千克,麸皮5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粉1千克,料水比1∶1.2~1∶1.3。
146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146种常用培养基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ef548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3.png)
146种常用培养基配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养基配方:1.LB培养基:-牛肉浸液:10g-酵母浸粉:10g-纯化水:1L-加热溶解牛肉浸液和酵母浸粉在纯化水中,煮沸溶解后,过滤灭菌。
2.菌落计数培养基:-蛋白胨消化物:5g-酵母浸粉:2.5g-葡萄糖:1g-纯化水:1L-加热溶解蛋白胨消化物、酵母浸粉和葡萄糖在纯化水中,煮沸溶解后,过滤灭菌。
3.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精制豆粉精:10g-纵剖海藻酸钠:10g-氯化钠:5g-硫酸镁:0.2g-活性炭:1g-纯化水:1L-加热溶解精制豆粉精、纵剖海藻酸钠、氯化钠、硫酸镁和活性炭在纯化水中,煮沸溶解后,过滤灭菌。
4.SDA培养基(用于真菌培养):-磷酸二氢钾:1g-葡萄糖:20g-氯化钠:5g-氯化钠:5g-酵母浸粉:10g-酪蛋白胨:5g-地蜡:20g-纯化水:1L-加热溶解磷酸二氢钾、葡萄糖、氯化钠、酵母浸粉、酪蛋白胨和地蜡在纯化水中,煮沸溶解后,灭菌。
5.霍乱弧菌选择性富营养培养基:-精制海藻剖面:23g-麦芽浸粉:10g-氯化钠:10g-磷酸二氢钠:1.5g-纯化水:1L-加热溶解精制海藻剖面、麦芽浸粉、氯化钠和磷酸二氢钠在纯化水中,煮沸溶解后,过滤灭菌。
这只是一些常用的培养基配方的例子,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需要,还有更多类型的培养基配方可供选择。
每个培养基的配方具体组成和浓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条件。
同时,配方中的成分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选择,以确保培养基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
各种培养基配方模板
![各种培养基配方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02dbe2216fc700abb68fc3d.png)
146种培养基配方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3g蛋白胨5g氯化钠10g琼脂15~20gpH 7.0~7.2水1000mL2、2、高氏(Gause)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20g水1000mLpH 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查氏(Czapek)培养基(培养霉菌用)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121℃灭菌20min。
4、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g七水合硫酸镁0.5g1/3000孟加拉红100mL(rose bengal,玫瑰红水溶液)琼脂15—20gpH 自然蒸馏水800mL112℃灭菌30min。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5、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琼脂15—20gpH 自然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6、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液体菌种制作过程
![液体菌种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d9b7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2.png)
液体菌种的的制作过程一、母种纯化1、配方:1000ml为例(1)小麦(麦夫或豆芽)50克,土豆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琼脂18-20克,KH2 PO4 1.5克,MgSO4 0.75克,PH自然(6左右)(2)蔗糖24g,蛋白胨2g,酵母膏1g,2、制作小麦煮开花,土豆煮酥而不烂;琼脂剪碎,放入溶解,加入其他配料,总体积称到标准量,装入试管,进行常规灭菌(121℃,40分钟)。
3、接种将所用母种及新制的试管放入接种箱,灭菌20分钟后将手用75%的医用酒精擦洗(消毒),伸入接种箱等待5-10分钟再开始接种(接种前所有接种工具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匀烧灭菌),在酒精灯火上方切取0.3cm²一小块菌丝,放入新培养基上,塞好试管口;放在该菌最适合的温度下培养。
4、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每天都要仔细逆光观察,发现有任何疑常现象都要淘汰不要。
二、摇瓶种子制作1、配方:1000ml为例a.可以用母种纯化配方(不加琼脂)b.土豆200克,黄豆8克(需打凝浆)或脱脂豆奶8克,葡萄糖30克,蛋白胨2克,KH2PO41.5克,MgSO4 0.75克。
c.玉米小麦各50克,蔗糖20克,葡萄糖10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KH2PO41克,MgSO4 0. 5克。
d.蔗糖24g,蛋白胨2g,酵母膏1g,KH2PO42g,MgSO4 1g, 豆浆50ml.2、制作将以上配方任选一种用类似母种的方法制成液体培养基,装入摇瓶,塞好瓶口,包上放潮纸,放入灭菌锅,封好锅口,打开放气阀,当有大量蒸气排出时关闭放气阀,温度升至121℃后,计时40分钟,让其自然冷却,压力归零时,打开灭菌锅盖,将一边掀起3-5cm,利用余热将棉塞烘干。
3、接种将摇瓶及纯化好的母种一起放入接种箱,灭菌后,去掉防潮纸,扭松棉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挑取0.3cm²的菌丝皮左手拿起棉塞,右手迅速将菌丝接入,然后立刻盖上棉塞,用同样的方法一个摇瓶接入15-20块,让其均匀地分布在液体表面。
常用25种培养基详细配方
![常用25种培养基详细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68c790d9ad51f01dc281f1a7.png)
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20g水1000mlpH 7.0—7.2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
二、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20gKNO31gNaCl 0.5gK2HPO40.5gMgSO40.5gFeSO40.01g琼脂20g水1000mlpH 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水及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
三、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用,实验16)NaNO32gK2HPO41gKCl 0.5gMgSO40.5gFeSO40.01g蔗糖3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
四、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KH2PO41gMgSO4·7H2O 0.5g1/3000孟加拉红(rose bengal,玫瑰红水溶液)100ml琼脂15—20gpH 自然蒸馏水800ml0.56kg/cm2(8磅/英寸2),112.6℃灭菌30分钟。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五、马铃薯培养基(实验16)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 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
六、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实验15)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置15℃阴暗处发芽,上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b625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1.营养物质基本配方- 水:1000 ml- 蛋白胨(Peptone):10 g- 水解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NaCl: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
这个基本配方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微生物。
2. 大肠杆菌(E. coli)菌种培养基- 水:900 ml-蛋白胨:10g-水解酵母提取物:5g-NaCl:5g-葡萄糖:1g-K2HPO4:2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然后添加100 ml的5倍浓度的M9盐基液(以下配方):-Na2HPO4:15g-KH2PO4:6g-NaCl:0.5g-NH4Cl:1g3. 真菌菌种培养基(Sabouraud培养基)-磷酸钠二氢物(NaH2PO4):3g-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g- 细脂粉(Tweens 20):1 ml-葡萄糖:40g-酵母提取物:5g- 洗涤剂(Polysorbate 80):1 ml- 蓖麻油(Castor oil):5 ml- 蒸馏水:1000 ml将以上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调整pH至5.6-6.2、这个培养基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4. 下面是适用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培养基配方:- 水:900 ml-柠檬酸二钠(Na2C6H6O7):20g-磷酸氢二钾(KH2PO4):7.5g-葡萄糖:20g-氯化镁(MgCl2):4.5g-氯化钾(KCl):0.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5.0。
5. 适用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种培养基配方:- 水:900 ml-蛋白胨:10g- 混合谷氨酸(Glycine-Glutamic acid):10 g-氯化钠(NaCl):4g-磷酸一钠二水(Na2HPO4·2H2O):12.5g-磷酸二氢钾(KH2PO4):2.5g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
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调制及其组方范例
![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调制及其组方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327c65ee06eff9aff80743.png)
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调制及其组方范例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调制及其组方范例----母种培养基实用配方集锦培养基是食用菌生长的“土壤”,是其生命活动的“食粮”。
一个好的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含有被培养菌株生长所需的物质(水份;营养;适宜的酸碱度);第二,具有强烈的生长反应;第三,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保持无菌状态。
生产,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有:琼脂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琼脂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及其调制技术。
一、母种培养基材料的基本常识和调制技术1、琼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琼脂是制备微生物培养基的凝固剂。
它是从海生红藻(主要是石花菜)中提炼的冻胶状物质,98℃时溶化,45℃时又恢复成凝胶状。
琼脂的主要成分是半乳糖及少量葡萄糖醛酸,因此不能成为真菌的碳源营养。
所以在没有添加营养物质的水琼脂培养基上菌丝不能生长!琼脂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培养基呈凝胶状态,起支持菌丝生长的作用。
每升培养基内琼脂的含量一般为17克~22克,在自然气温较高,酸度较低和某些特殊情况下,琼脂的用量可以增加到25克/升。
超过这一水平培养基容易炸裂并对菌丝生长不利!2、马铃薯淀粉的制取方法:马铃薯淀粉是制备培养基的主要材料。
在生产或者实验中应用马铃薯淀粉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新马铃薯(土豆)洗净并挖去芽眼,削除表皮之后称重,取马铃薯2 00克,切成丝,在1000毫升水中煮沸15分钟~30分钟,稍冷却,后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清液并补充水分足1000毫升!这种利用马铃薯淀粉的方法应根据需要在制种时现制现用。
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去皮去芽眼的马铃薯打成细浆,盛在容器中加水调匀并用四层纱布过滤2~3次,将滤液自然沉淀,沉淀结束后除去上清夜,然后,将得到的淀粉薄摊于玻璃板上干燥。
最终将充分干燥的淀粉密封在容器中,这样便可在今后需要制种时随时取用。
制种时称淀粉20克,加水1000毫升即可。
用这种方法制取的马铃薯淀粉的营养成分几乎不受破坏。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57d0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a.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制作方法一、概述食用菌是一类富含营养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真菌。
通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可以有效地培养和繁殖食用菌菌种,为食用菌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制作原料准备1. 鲜活食用菌菌种:可选择各种常见的食用菌,如蘑菇、香菇等。
2. 培养基原料:包括淀粉、葡萄糖、酵母粉、氨基酸等。
3. 辅助原料:如蒸馏水、矿物质溶液等。
三、制作步骤1. 菌种处理:将鲜活食用菌菌种进行处理,去除不完整或有病变的部分,并将其洗净备用。
2. 培养基准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淀粉、葡萄糖、酵母粉、氨基酸等原料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培养基液体。
3. 培养基消毒:将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瓶中,用高压蒸汽进行消毒,确保无菌。
4. 菌种接种:将处理好的食用菌菌种均匀地接种到培养瓶中的培养基上。
5. 培养条件调控: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6. 培养过程管理:定期观察培养瓶内的菌丝生长情况,注意消毒和通风,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7. 菌种提取:待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将其提取出来,作为食用菌的菌种,用于后续培养和生产。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消毒条件,确保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的无菌。
2. 培养箱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要根据不同食用菌的要求进行调控。
3. 培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食用菌菌种污染其他物品或环境。
5. 培养完毕后,要妥善保存食用菌菌种,以备后续使用。
通过上述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制作出适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能够为食用菌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食用菌菌种的繁殖和生长。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合理的培养条件调控,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菌种的活力。
同时,制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c012b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3.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一、液体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克蛋白胨10克硫酸镁
0.5克硫酸二氢钾1克水1000ml
二、液体培养基的制作步骤:
1、称量、溶解
按配方称量药品,将药品置于烧杯中加水,玻璃棒搅匀。
2、分装
分装三角瓶时避免培养液黏住瓶壁口,用漏斗进行分装,三角瓶装料系数60%。
3、加棉塞
棉塞大小,松紧度要适中,一般塞入3-4厘米。
4、装锅灭菌
塞好棉塞的三角瓶用双层报纸包扎好,装入灭菌锅,盖上报纸,排气后,待温度升至121℃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121—123℃,维持50min。
5、烘棉塞
当压力降至0.05MPa时带压进入无菌室,当压力即将降至零时开始放气,打开锅盖拿出报纸,将锅盖嵌一小缝,以此来烘干棉塞,维持40—50min。
6、冷却
取出三角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中,冷却后进行接种。
液体菌种生产与固体培养不同,是以液体做培养基,通过多级发酵培养得到菌液,发酵菌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
可直接做液体菌种。
目前,液体菌种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有:一是摇瓶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一级摇瓶种子→二级摇瓶种子→三级摇瓶种子;二是深层发酵罐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种子罐→发酵罐→液体菌种。
少量可用摇瓶震荡培养,大量的用发酵罐通气培养。
木耳液体菌种制作规程
![木耳液体菌种制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a95d09eff9aef8941e06a8.png)
液体菌种制作规程工艺流程:斜面菌种→初级摇瓶种→二级摇瓶种→发酵罐深层发酵种→接种一、摇瓶种的制作1斜面菌种准备:马铃薯200克(去皮切块煮沸过滤取滤液),蔗糖20克,麸皮30克(煮汁过滤取滤液)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VB1 10毫克,水1000毫升。
25度培养7天备用。
2、初级摇瓶制作①配方土豆2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3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V B110毫克水1000毫升。
(配方2:玉米粉4%,蔗糖3%,麸皮2%,酵母膏0.5%,2氢钾0.25%,硫酸镁0.1%,VB1 0.01%,豆油0.05%)。
②制作:土豆去皮切成薄块,煮沸后保持20分钟,四层纱布过滤后取滤液,补足1000毫升水,称取其他成份,与土豆液充分搅匀然后装入三角瓶。
初级摇瓶采用500ml三角瓶,装入200ml,放入玻璃球5粒(0.5cm 直径)用二层纱布包裹制作棉塞,塞紧棉塞后再用二层纱布外层加报纸做罩,扎紧瓶胫,防止摇动时棉塞活动。
③灭菌:把三角瓶放入立式高压锅,加足水紧好盖,开启放气阀,接通电源,有蒸汽冒出时关闭放气阀,待压力表达到0.05MPa时,断掉电源,打开放气阀,放冷空气至压力表回0,再关闭放气阀,接通电源,当压力表显示0.11 MPa,温度达到121℃后开时计时,保持45min。
断电使其自然降至0.02 MPa时放气归0,趁热微开盖,使剩余蒸汽烘干棉塞,然后出锅降温至25℃即可接种。
④接种:首先,封闭接种室,用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再用臭氧灭菌器灭菌60分钟或用烟雾剂每立方5克熏蒸30分钟,进行接种环境灭菌。
把灭菌后的三角瓶放入超净台(或接种箱),把斜面母种、工具、酒精灯、75%的酒精棉球瓶同时放入,母种用灭过菌的报纸遮盖,打开紫外线灯和无菌风开关,保持15min后,关闭紫外线灯进行接种。
操作人员应着干净的隔离衣,带好卫生帽、口罩,手洗净,用75%酒精擦拭手、母种试管、工具,点燃酒精灯,灼烧工具及试管口20秒,在严格无菌操作程序下,把斜面菌种切割成0.5厘米小块(不带培养基),移入三角瓶中,使其浮在液面,一般接入5-6块,塞好棉塞,接完后重新封好棉塞罩,放到25℃恒温环境净置培养7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1)平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4)香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9)双孢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0克,酵母膏1.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10)灰树花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5克,麦麸45克,蛋白胨3.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