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诗歌鉴赏·形象(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张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白首汉廷刀笔吏③,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佩饰和官服,亦借指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③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小吏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2.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1.B
2.示例一:颔联展现了一个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上句写少年仅凭一面卷起的旌旗,极少的兵力,就使上干敌骑投降(或理解成一挥旗就使上千敌骑投降)。“一”与“千”相对举,突出了他胆略过人(或威震敌胆、战功卓著)。(2分)下句写少年杀出敌军重围,毫发无伤,“万全”与“百重”相对,突出了他武艺高强,万夫莫当。(2分)
示例二:颔联展现了一个英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千骑虏”“百重围”写出敌人的强大,战事的激烈,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2分)“收”“出”二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武艺。(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哀郢①二首(其二)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③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4.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3.B。解析:“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理解有误,诗歌中的“天地何心穷壮士”是一个问句,是在质问天地;为什么要让壮士困厄。
4.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废城的惨淡景象。(2分)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2分)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2分)
这是一首借古咏怀诗。首尾两联写景,中间两联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由眼前季节、景物的转换,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诗人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的思索。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这种愤慨非淋漓痛饮不能排遭,非慷慨悲歌无以发泄。颈联正表达了这种感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原可以与之相通。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尾联勾画出一种荆满地、霜露侵入的惨淡景象,深深印在诗人心上,也引发读者沉思。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吟咏眼前景物。
B. 颔联运用了对比手法。松茂鹤多,访者稀少,两相对照更显山居环境的幽静。
C.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炊烟袅袅,人们采菱而归,无不流露出作者闲适喜悦之情。
D.诗中用“处处采菱归”来表达归隐之意,这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手法相同,都是双关。
6颈联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诗中有画”,请作简要赏析。(6分)
5.C 【解析】“夕阳满山”透露了诗人的落寞之情。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6.(6分)颔联描绘了一幅金秋美景图:柔嫩的竹节添上了一层新粉,衰老的荷花落下了片片花瓣。(2分)这幅图画描写细致入微,渲染了山居环境清新雅致的氛围,内蕴生命的活力,(2分)表现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高洁的隐逸情怀。(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的鉴赏与分析能力,考意境赏析兼考特点赏析。能力层级为D。【解题思路】首先是描绘诗句展现的图景画面,然后注意点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再分析诗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答题还要注意题干中的“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诗中有画”。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归雁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来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
回雁峰。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明写归雁“象我曹”,实则写地上漂泊不定的人像天上不断迁徙的雁一样劳苦。
B.颔联中“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与首联照应,写出归雁行程之远。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描绘出雁群所处的险恶环境,暗寓了归雁的悲剧色彩。
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而是意在形外,着力于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
8.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
7.(3分)D("本诗没有像有的咏物诗那样摹写事物的形象"错,本诗也摹写了事物即"归雁"的形象。)
8.(6分)相同点:①都是以物喻人(或"双关");②都抒发了作者苦闷(愁苦)的情感(或"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2分,答出一点给1分)
不同点:①本诗的"归雁"表现了诗人生活状态的悲苦艰辛、处境的险恶、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愁苦,(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险恶;(1分)②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之情(或"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