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连续组合梁计算书

合集下载

连续梁计算书

连续梁计算书

连续梁计算书:LXL-1============================================1 计算简图:2 计算条件:荷载条件:均布恒载 : 0.00kN/m_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均布活载 : 0.00kN/m_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梁容重 : 25.00kN/m3_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考虑恒载分项系数: 1.20__活载分项系数 : 1.40配筋条件:抗震等级 : 非抗震__纵筋级别 : HRB400混凝土等级 : C30__箍筋级别 : HPB235配筋调整系数: 1.0__上部保护层厚度 : 25mm面积归并率 : 30.0%__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最大裂缝限值: 0.400mm__挠度控制系数C : 200截面配筋方式: 单筋3 计算结果:单位说明:弯矩:kN.m_剪力:kN纵筋面积:mm2__箍筋面积:mm2/m裂缝:mm__挠度:mm----------------------------------------------------------------------- 梁号 1: 跨长 = 16500mm B × H = 600mm × 400mm左中右弯矩(+) : 0.001 245.025 0.001弯矩(-) : 0.000 0.000 -0.001剪力: 59.400 0.000 -59.400上部纵筋: 480 480 480下部纵筋: 480 2124 480箍筋: 981 981 981上纵实配: 4E14(616) 4E14(616) 4E14(616)下纵实配: 7E20(2199) 7E20(2199) 7E20(2199)箍筋实配: 4d8@200(1005) 4d8@200(1005) 4d8@200(1005)腰筋实配: ----(0) ----(0) ----(0)裂缝: 0.000 0.354 0.000挠度: 0.000 155.172 0.000最大裂缝:0.354mm<0.400mm最大挠度:155.172mm>82.500mm(16500/200) 超限----------------------------------------------------------------------- 4 所有简图:。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

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

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力。

钢束采用Ø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

钢束为19Ø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二)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

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三)主要计算参数材料:C50砼;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一期恒载 容重325/kN m γ=;二期恒载:防撞墙砼重量为0.34722517.35/kN m ⨯⨯=,花槽填土重量为0.419208.38/kN m ⨯=;桥面铺装:沥青砼323/kN m γ=,计算每延米重量为7.750.092316.04/kN m ⨯⨯=;(四)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施工模拟分析以设计图纸所示跨度、跨数、断面尺寸及支承形式为基础,有关计算参数和假定以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为依据。

连续梁箱梁计算书

连续梁箱梁计算书

(70+125+70)双线连续梁计算书计算:计算时间:复核:复核时间:一、前言计算程序为“桥梁结构分析系统BSAS for Windows (V4.23)∖二、计算基本资料本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0m,底宽7∙0m°各掌握截面梁高分别为: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5.20m,中支点处梁高9.20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467.125m; 顶板厚50cm,腹板厚分别为45cm、65cm、85Cm,底板厚由跨中的48.5Cm按圆曲线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107.5cm,中支点处加厚到123.8cm;全桥共设5道横隔梁,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和中间跨跨中截面。

中支点处设置厚2.4m的横隔板,边支点处设置厚l∙75m的端隔板,跨中合龙段设置厚0.8m的中横隔板。

2.1适用范围I)设计速度:最高运行速度350km∕h°2)线路状况:双线,直曲线,线间距为5m。

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l、T2级。

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IOO年。

5)施工方法:本图悬臂施工。

6)本结构适用于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地震惊峰值加速度为0.05g。

7)轨道:采纳CRTSl型板式无昨轨道。

8)养护修理方式:桥上不设人行道检查车。

2.2计算标准及法律规范I)《高速铁路设计法律规范(试行)》TBl062l-2022o2)《铁路桥涵设计法律规范》(TBlOOO2.1〜TBloOO2.5-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22] 22 号)。

3)《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法律规范》(GB50111-2006)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 140 号)。

5)《客运专线无昨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22) 93017)《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90号)8)《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图(通化(2022) 1301)9)《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205号)2.3设计荷载恒载1)梁体自重:Y取26∙0kN∕nΛ2)二期恒载:包括无祚轨道及线路设施重,以及人行道栏杆遮板、电缆槽盖板及竖墙、防水层、爱护层、防护墙等附属设施(包括梁顶加高台),二期恒载按1118KN∕m〜141KN/m包络计算。

组合梁桥课程设计计算书

组合梁桥课程设计计算书
,
3
7
317 330
3
355
25
图 3.2 板的有效计算宽度示意图
翼缘板有效宽度: bs min(80000 / 3,3000,600 12 250) 3000mm ;
,
将混凝土板按与主梁钢材的刚度比进行换算截面: n0
钢-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计算书
1 工程结构概况
本设计桥梁为某高速公路跨线桥,设计车道数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 120km/h,设计荷载 采用 1.3 倍公路-Ⅰ级荷载。桥梁为跨径布置 50m+80m+50m 的连续梁桥,桥宽为 25.5m。通过综合 分析比较各类桥型,本桥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形式对跨线桥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结构设 计验算。本文先后分别进行截面设计,抗弯强度计算,以及抗剪强度设计。本文设计过程先采用手 工计算,再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核。


钢-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计算书 ............................................................................1 1 工程结构概况 ........................................................................................................... 1 2 结构设计参数及设计原理 ....................................................................................... 1 3 截面特性计算 ........................................................................................................... 2 3.1 钢梁截面特性 ................................................................................................. 3 3.2 混凝土截面特性 ............................................................................................. 3 3.3 组合截面特性 ................................................................................................. 4 4 横向连接系的设计 ................................................................................................... 5 4.1 横向联结系的设计 ......................................................................................... 5 4.2 钢主梁腹板加劲肋的设计 ............................................................................. 6 4.3 主梁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 7 5 内力计算 ................................................................................................................. 10 5.1 恒载内力计算 ............................................................................................... 10 5.2 活载内力的计算 ........................................................................................... 11 6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与应力验算 ............................................................................. 13 6.1 应力验算 ....................................................................................................... 13 6.2 最不利荷载组合及应力组合 ....................................................................... 18 6.3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配筋计算 ................................................................... 20 6.4 剪力连接件的计算 ....................................................................................... 21 6.5 横隔梁的内力计算 ....................................................................................... 23 7 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 ............................................................................................. 26 7.1 有限元建模与计算 ....................................................................................... 26 7.2 结构内力计算结果 ....................................................................................... 27 7.3 结构挠度计算结果 ....................................................................................... 29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混凝土: C25
主筋: HRB335(20MnSi) 箍筋: HPB235(Q235)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35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最大裂缝宽度: 0.30 mm 自动计算梁自重: 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 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 1.4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二、荷载数据
1.恒载示意图
2.活载示意图
三、内力及配筋
1.剪力包络图
2.弯矩包络图
注:1.弯矩--kN·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midas_连续梁计算书

midas_连续梁计算书

第1章89#~9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1.1结构设计简述本桥为27+27+25.94现浇连续箱梁,断面型式为弧形边腹板大悬臂断面,根据道路总体布置要求,主梁上下行为整体断面,变宽度32.713m -35m,单箱5室结构变截面。

箱梁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0.2m;支点范围腹板厚度0.7m,跨中范围腹板厚度0.4m。

主梁单侧悬臂长度为 4.85m,箱梁悬臂端部厚度为0.2m,悬臂沿弧线一直延伸至主梁底板。

主梁两侧悬臂设置0.1m后浇带,与防撞护栏同期进行浇筑。

本桥平、立面构造及断面形式如图11.1.1和图11.1.2所示。

图11.1.1 箱梁构造图图11.1.2 箱梁断面图纵向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f=1860MPa。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如图11.1.3所示。

度pk图11.1.3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图主要断面预应力钢束数量如下表墩横梁预应力采用采用φs15-19,单向张拉,如下图。

1.2主要材料1.2.1主要材料类型(1)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砼;(2) 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3) 预应力体系: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度f=1860MPa;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GB/T14370-2002《预应力筋锚具、pk夹具和连接器》中Ⅰ类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JT/T529-2004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1.2.2主要材料用量指标本桥上部结构主要材料用量指标如表11.2.2-1所示,表中材料指标均为每平米桥面的用量。

表11.2.2-1 上部结构主要材料指标1.3结构计算分析1.3.1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1.3.1-1 结构模型图有效分布宽度0.50.60.70.80.912.255.49.0612.916.819.523.22730.834.337.140.94447.551.155.158.662.565.168.972.776.179.4坐标Iyy 系数图11.3.1-2 箱梁抗弯刚度折减系数示意图1.3.2 支座反力计算本桥各桥墩均设三支座。

钢结构连续梁计算书

钢结构连续梁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支座形式:左端:简支右端:简支连续梁结构信息:材料弹性模量(N/mm2) :E = 206000.0二、荷载数据1.工况1(恒载)三、内力计算结果1.弯矩包络图2.剪力包络图跨序号跨度(mm) 截面惯性矩(×106mm4)第1 跨3671.0 16.7第2 跨3671.0 16.7第3 跨3160.0 16.7第4 跨3671.0 16.7第5 跨3671.0 16.73.截面内力正弯矩最大值(kN-m): 负弯矩最大值(kN-m): 剪力最大值(kN):挠度最大值(mm): 11.82 - 14.39- 18.88 2.62位置(m):1.358 位置(m):3.671 位置(m):3.273 位置(m):1.597正弯矩最大值(kN-m): 负弯矩最大值(kN-m): 剪力最大值(kN): 挠度最大值(mm):6.20 - 14.39 - 16.95 1.07 位置(m):2.313位置(m):0.000 位置(m):3.273 位置(m):1.848正弯矩最大值(kN-m): 负弯矩最大值(kN-m): 剪力最大值(kN):挠度最大值(mm): 4.71 -8.9214.77 0.56位置(m):1.580位置(m):0.000位置(m):0.000 位置(m):1.580第四跨 1 2 345 6 7 正弯矩(kN-m) 0.000.005.04 5.26 2.62 0.00 0.00 负弯矩(kN-m) -8.92 -0.29 0.00 0.00 0.00 -5. 13 - 14.39 正剪力(kN) 16.95 8.72 8.72 0.00 0.00 0.00 0.00 负剪力(kN) 0.00 0.00 0.00 - 1.98 - 12.67 - 12.67 - 16.45挠度(mm) 0.000.400.85 1.070.830.310.00第三跨 1 2 345 6 7 正弯矩(kN-m) 0.000.001.27 4.71 1.27 0.000.00负弯矩(kN-m) -8.92 -2. 18 0.00 0.00 0.00 -2. 18 -8.92 正剪力(kN) 14.77 6.54 6.54 0.000.000.00 0.00负剪力(kN) 0.00 0.00 0.00 -6.54 -6.54 -6.54 - 14.77 挠度(mm) 0.000.160.42 0.56 0.42 0.16 0.00第二跨 1 2 3 456 7 正弯矩(kN-m) 0.00 0.002.625.26 5.04 0.000.00负弯矩(kN-m) - 14.39 -5. 13 0.000.00 0.00-0.29 -8.92 正剪力(kN) 16.45 12.67 12.67 1.98 0.000.00 0.00负剪力(kN) 0.000.00 0.00 0.00 -8.72 -8.72 - 16.95 挠度(mm) 0.000.310.831.07 0.85 0.40 0.00第一跨 1 234 5 6 7 正弯矩(kN-m) 0.00 7.14 10.99 9.72 5.60 0.00 0.00 负弯矩(kN-m) 0.00 0.00 0.00 0.00 0.00 -3.64 - 14.39 正剪力(kN) 14.52 6.29 6.290.00 0.00 0.00 0.00 负剪力(kN) 0.00 0.00 0.00 -4.41 - 15. 10 - 15. 10 - 18.88挠度(mm) 0.001.502.452.551.870.790.00正弯矩最大值(kN-m):负弯矩最大值(kN-m):剪力最大值(kN):挠度最大值(mm):6.20- 14.3916.951.07位置(m):1.358位置(m):3.671位置(m):0.000位置(m):1.823正弯矩最大值(kN-m):负弯矩最大值(kN-m):剪力最大值(kN):挠度最大值(mm):11.82- 14.3918.882.62位置(m):2.313位置(m):0.000位置(m):0.000位置(m):2.074第五跨 1 2 3 4 5 6 7正弯矩(kN-m) 0.00 0.00 5.60 9.72 10.99 7.14 0.00 负弯矩(kN-m) - 14.39 -3.64 0.00 0.00 0.00 0.00 -0.00 正剪力(kN) 18.88 15.10 15.10 4.41 0.00 0.00 0.00 负剪力(kN) 0.00 0.00 0.00 0.00 -6.29 -6.29 - 14.52 挠度(mm) 0.00 0.79 1.87 2.55 2.45 1.50 0.00。

158m连续梁计算书

158m连续梁计算书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QJX计算成果(施工图设计)一、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JG/T D60-01—2004)。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概述1、项目概况箱梁采用C60砼,单箱单室箱形断面,根部梁高H根=10.5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H中=4.0m,H根/L=1/16,H中/L=1/42。

箱梁梁高变化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范围为悬浇段末端至根部外侧处,梁高变化方程为:H=0.001003048x²+4.0(m)。

箱梁底板厚度变化采用2次抛物线,由箱梁根部120cm渐变到跨中35cm;底板厚度方程:H=0.000138113x²+0.35(m);箱梁横坡由腹板高度调整,顶板横向设置2%的横坡,底板保持水平。

跨中断面中支点断面3、钢束描述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包括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

纵桥向顶板预应力钢束采用15-22和15-25Φ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腹板采用15-19Φs15.2钢绞线,中跨底板采用15-22Φs15.2钢绞线,边跨底板采用15-19、15-22Φs15.2钢绞线,边跨顶板采用15-25、15-22Φs15.2钢绞线。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部分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60MPa)。

除边跨顶板接长束为单端张拉外均采用两端张拉。

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15-3Φ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均采用交错单端张拉。

3X35m连续梁整体结构计算书

3X35m连续梁整体结构计算书

机场快速路连接线工程3x35m连续梁结构计算报告审查:校核:编写:目录1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主要技术标准和资料 (2)1.3主要设计规范 (2)1.4主要材料与力学指标 (2)1.5施工方法 (3)1.6效应方向 (3)2桥梁静力分析 (3)2.1计算说明 (3)2.1.1计算内容 (4)2.1.2依据资料 (4)2.1.3计算原则与方法 (4)2.1.4计算结论与问题 (4)2.1.5设计计算荷载 (4)2.1.6荷载组合 (6)2.1.7计算模型 (7)2.2主梁验算 (8)2.2.1结构尺寸 (8)2.2.2主梁内力和应力 (9)2.2.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11)2.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3)2.2.5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 (14)2.3桥墩验算 (15)2.3.1桥墩构造及配筋 (15)2.3.2桥墩内力 (16)2.3.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17)2.3.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8)2.4基础验算 (18)2.4.1桩身强度验算 (18)2.4.2桩基承载力验算 (23)3抗震计算 (26)1概述1.1项目概况某快速路连接线工程,道路全长5.185公里,起点为东山北路北延与产业大道交叉口,线路自西向东延伸,与机场快速路平交后,转为由北向南,经某特色小镇东侧,止于四道口。

非机动车道桥为3×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等高箱梁,桥面宽4.5m,梁高2.0m,箱梁顶板宽4.5m,底板宽2.25m。

详见图图1-1、图1-2。

2号墩与主梁固结,墩高4.5m,桩长24m,1号墩设置支座,墩高5.5m,桩长24m。

桥面铺装采用10cm厚沥青砼。

主梁采用C50砼,主墩采用C40砼,承台采用C35砼,桩基采用C30水下砼。

图1-1 桥型立面布置图(单位:cm)图1-2 箱梁断面图(单位:cm)1.2 主要技术标准和资料主要技术标准:——荷载等级:小型车专用道路设计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和人群荷载取大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基准期:100年 ——环境类别:Ⅰ类——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抗震设防分类:丙类;抗震设计方法:C 类设计基本资料:——结 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标准跨径:3×35m ——桥面宽度:4.5m=净-3.5m+2×0.5m 防撞护栏1.3 主要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工程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T 50153-200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
仁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 : 1.4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q :
0.40
三、内力及配筋
2.弯矩包络图
P :
300X 600 1
300X 600 2
: /7 J/
Z /?/ //J/
. 6000 mm
1 6000 mm
.
才/# 混凝土 : C25 主筋:HRB335(20MnSi) 箍筋:HPB235(Q235)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35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1.00 最大裂缝宽度:0.30 mm 300X 600 3
6000 mm
300X 600 4.
6000 mm
荷载数据
1 •恒载示意图
4.5 kN/m
4.5 kN/m
4.5 kN/m
4.5 kN/m
2.活载示意图
•截面内力及配筋
注:1.弯矩--kN • 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连续梁计算书两跨

连续梁计算书两跨

连续梁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1.8m 5.7m混凝土:C50 主筋: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箍筋: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保护层厚度as(mm):25.00 指定主筋强度:360.00N/mm2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自动计算梁自重:否恒载系数: 1.20 活载系数: 1.40二、荷载数据1.荷载工况一(恒载)三、内力及配筋1.内力图2.截面内力及配筋0支座: 正弯矩0.00 kN*m,负弯矩0.00 kN*m,剪力20.64 kN,上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83.60mm2下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83.60mm21跨中: 正弯矩0.00 kN*m, 位置: 0.60m负弯矩-40.51 kN*m, 位置: 1.20m剪力60.13 kN, 位置: 1.80m挠度0.55mm(↑), 位置:跨中裂缝0.62mm上钢筋: 4f12, 实际面积: 452.39mm2, 计算面积: 431.11mm2下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83.60mm2箍筋: f6@100, 实际面积: 565.49mm2/m, 计算面积: 528.00mm2/m1支座: 正弯矩0.00 kN*m,负弯矩-72.69 kN*m,剪力77.90 kN,上钢筋: 3f20, 实际面积: 942.48mm2, 计算面积: 812.12mm2下钢筋: 2f14, 实际面积: 307.88mm2, 计算面积: 243.63mm22跨中: 正弯矩60.05 kN*m, 位置: 3.41m负弯矩0.00 kN*m, 位置: 1.90m剪力77.90 kN, 位置: 0.00m挠度12.84mm(↓), 位置:跨中裂缝0.24mm上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97.29mm2下钢筋: 4f16, 实际面积: 804.25mm2, 计算面积: 657.65mm2箍筋: f6@100, 实际面积: 565.49mm2/m, 计算面积: 528.00mm2/m2支座: 正弯矩0.00 kN*m,负弯矩0.00 kN*m,剪力52.40 kN,上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83.60mm2下钢筋: 2f12, 实际面积: 226.19mm2, 计算面积: 183.60mm2。

连续梁计算

连续梁计算

连续梁L-1计算书项目名称: 新工程一设计:校对:专业负责人:1 计算依据的规范和规程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5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2 计算参数2.1 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γ0=1.02.2 混凝土容重γc =25.00kN/m32.3 钢材容重γs =78.50kN/m32.4 程序自动计算梁自重;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 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3 几何信息3.1 支座信息: 左端固支,右端悬臂3.2 截面信息截面编号: 1H型钢高度H=200(mm); 宽度B=150(mm); 腹板厚Tw=6(mm); 翼缘厚T=6(mm)钢材类型:Q235; 抗拉抗压强度f=215(MPa); 抗剪强度fv=125(MPa); 屈服强度fy=235(MPa); 弹性模量E=2.06e+005(MPa)3.3 梁几何信息跨号跨度(mm) 截面号布置方向1 1000 1 0度4 荷载信息(kN,kN*m,kN/m,mm)4.1 恒荷载跨号荷载类型荷载大小参数a 参数b1 集中荷载20 10001 满跨均布荷载0.229848(自重荷载)5 计算结果(kN,kN*m,mm)符号说明及单位:M:弯矩, M+:正包络弯矩, M-:负包络弯矩, kN*m;Q:剪力, Q+:正包络剪力, Q-:负包络剪力, kN;θ:转角, 弧度;f:标准值组合下挠度, f+:正包络挠度, f-:负包络挠度, mm;σ:强度应力, σw:整体稳定应力, MPa;As:纵筋配筋面积, mm2Asv:箍筋配筋面积, 按照截面中给定的箍筋间距和箍筋肢数换算, mm25.1 各荷载标准值下杆端内力5.1.1 恒荷载跨号左端弯矩M 右端弯矩M 左端剪力Q 右端剪力Q 左端转角θ右端转角θ1 20.1149 0.0000 20.2298 0.0000 0.000000 -0.0024055.2 各杆件组合内力及内力包络值5.2.1 杆件15.2.1.1 荷载组合1: 1.2*恒+1.4*活M -24.14 -21.11 -18.08 -15.05 -12.03 -9.02 -6.01 -3.00 0.00Q 24.28 24.24 24.21 24.17 24.14 24.10 24.0724.03 24.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1.3049 1.60395.2.1.2 荷载组合2: 1*恒+1.4*活M -20.11 -17.59 -15.06 -12.54 -10.03 -7.52 -5.01 -2.50 0.00Q 20.23 20.20 20.17 20.14 20.11 20.09 20.0620.03 20.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1.3049 1.60395.2.1.3 荷载组合3: 1.35*恒M -27.16 -23.74 -20.34 -16.94 -13.54 -10.15 -6.76 -3.38 0.00Q 27.31 27.27 27.23 27.19 27.16 27.12 27.0827.04 27.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1.3049 1.60395.2.1.4 荷载组合4: 1.2*恒+1.4*活+0.84*风+1.26*积灰+1.4*施工M -24.14 -21.11 -18.08 -15.05 -12.03 -9.02 -6.01 -3.00 0.00Q 24.28 24.24 24.21 24.17 24.14 24.10 24.0724.03 24.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1.3049 1.60395.2.1.5 荷载组合5: 1.2*恒+0.84*风+1.4*雪+1.26*积灰+1.4*施工M -24.14 -21.11 -18.08 -15.05 -12.03 -9.02 -6.01 -3.00 0.00Q 24.28 24.24 24.21 24.17 24.14 24.10 24.0724.03 24.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1.3049 1.60395.2.1.6 内力包络值及应力/配筋:M- -27.16 -23.74 -20.34 -16.94 -13.54 -10.15 -6.76 -3.38 0.00σ 127.63 111.59 95.58 79.60 63.63 47.69 31.77 15.87 0.00σw 134.01 117.17 100.36 83.58 66.81 50.07 33.36 16.67 0.00M+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σ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σw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Q-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τ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Q+ 27.31 27.27 27.23 27.19 27.16 27.12 27.08 27.04 27.00τ 25.56 25.53 25.49 25.45 25.42 25.38 25.35 25.31 25.27f-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f+ 0.0000 0.0361 0.1380 0.2963 0.5015 0.7443 1.0152 1.3049 1.6039最大负应力σ=127.63 ≤215.00(MPa)最大负稳定应力σw=134.01 ≤215.00(MPa)最大正应力σ=0.00 ≤215.00(MPa)最大正稳定应力σw=0.00 ≤215.00(MPa)最大负剪应力τ=0.00 ≤125.00(MPa)最大正剪应力τ=25.56 ≤125.00(MPa)最大负挠度f=-0.00 = l/-1.#J(mm)最大正挠度f=1.60 = l/623.47(mm)=========================TAsd结构设计软件连续梁L-1计算书结束=========================。

门架连续梁计算书

门架连续梁计算书

附件二连续梁及门架计算书共有4 跨梁材性:Q235考虑自重,自重放大系数为1.21.连续承轨梁,第1 跨计算:跨度为6 M截面为250x200x6x8截面Ix = 5.3275e+007 mm4截面Wx = 426200 mm3面积矩Sx = 234667 mm3腹板总厚6 mm塑性发展系数γx = 1.05整体稳定系数φb = 0.8由最大壁厚8 mm 得:截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 215 MPa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25 MPa整体稳定系数计算:截面:普工40a组合受压翼缘自由长度:6000 mm截面材性:Q235荷载情况:跨中无侧向支承点集中荷载作用于下翼缘由GB 50017--2003 第126页表B.2 查整体稳定系数初步查得整体稳定系数φb = 1.07 > 0.6修正后整体稳定系数φb' = 0.806449第 1 跨计算结果:跨度为6 M截面为GD10-6B截面Ix = 1.7484e+009 mm4上表面处Wx = 2.1143e+006 mm3下表面处Wx = 4.6869e+006 mm3面积矩Sx = 1.6719e+006 mm3腹板总厚10 mm塑性发展系数γx = 1.05整体稳定系数φb = 0.8由最大壁厚10 mm 得:截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 215 MPa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25 MPa剪力范围为-58.2657--58.2657 KN弯矩范围为-169.899--0 KN.M最大挠度为1.42535 mm (挠跨比为1/4209)由Vmax x Sx / (Ix x Tw) 得计算得最大剪应力为5.57164 MPa 满足!由Mx / (γx x Wx) 得计算得强度应力为76.5304 MPa 满足!由Mx / (φb x Wx) 得计算得稳定应力为45.3121 MPa 满足!2.门架计算:粗算上承重梁,简化为简支梁,暂按,7.5m宽度计算.,最外这排门架边受力最大. 梁材性:Q235全梁有均布荷载1 KN/M(,屋架的压力)考虑自重,自重放大系数为1.2计算结果:跨度为7.5 M截面为HN396x199截面Ix = 2e+008 mm4截面Wx = 1.0101e+006 mm3面积矩Sx = 543774 mm3腹板总厚7 mm塑性发展系数γx = 1.05整体稳定系数φb = 0.9由最大壁厚11 mm 得:截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 215 MPa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25 MPa剪力范围为-39.2991--83.2991 KN弯矩范围为-175.498--0 KN.M最大挠度为17.5 mm (整体挠跨比为1/770)由Vmax x Sx / (Ix x Tw) 得计算得最大剪应力为32.3542 MPa 满足!由Mx / (γx x Wx) 得计算得强度应力为165.47 MPa 满足!由Mx / (φb x Wx) 得计算得稳定应力为193.048 MPa 满足!受压翼缘外伸宽度与厚度之比为8.72727 满足!(GB50017--2003 第32页4.3.8)腹板高厚比为53.4286 无局部压应力可不配置加劲肋!(GB50017--2003 第26页4.3.2)。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设计计算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设计计算

第一章设计计算书1.1概述1.11设计特点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以其结构重量轻,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造型美观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钢-混组合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大跨径,高桥的快速施工,施工未影响桥下高速路通行。

2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采用圆柱型焊钉)与钢箱梁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结构,可以充分发挥钢材抗拉性能好,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

3.对连续梁负弯矩区,利用高强钢材改善受拉区混凝土板的工作条件。

4.自重轻,刚度大,这种结构的刚度略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但较全钢梁大得多。

由结构力学的知识可知:分孔比较合理的连续梁结构与同跨径的简支梁相比,其跨中截面的弯矩可减少50%左右,而在中支点截面的弯矩增加量一般要大于跨中弯矩的减少量。

对于钢-混凝土组合梁而言,如果采用连续结构,将使得中支点截面承受负弯矩。

也就是使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置于受拉区,而将钢梁的下翼缘处于受压区,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布局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特性,钢筋混凝土板受拉与钢梁受压是不利的。

不过,可以通过工程来改进。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内力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弹性设计法和塑性设计法。

由于目前国内对于塑性分析法用的不多,且无系统性的总结。

因此本桥涵设计中采用弹性设计分析法确定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内力,并按相关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进行内力组合。

弹性分析法是基于一般的结构力学或有限元分析法。

用弹性分析时,须考虑钢梁下面是否有临时支撑。

有临时支撑且达到一定的支承密度时,全部恒载和活载均由组合梁的全断面承担。

而无临时支承时,钢梁自重,混凝土翼缘板自重均由钢梁承担,桥面板二期恒载和活载则由组合断面承担。

在连续组合梁的负弯矩区,混凝土翼缘板受拉开裂。

因为该区段的截面刚度要比正弯矩区段小一些,所以连续组合梁在内力分析时,应按照变截面考虑欧洲规范(EUROCODENO.4)规定,在据支座0.15l的范围内(l为梁的跨度),在确定主梁的截面刚度时不应考虑混凝土翼缘板的存在,但应计入混凝土板中钢筋的面积。

4x30m连续梁计算书

4x30m连续梁计算书

4x30m标准段计算书第一章概述1.1、工程简介上部标准段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结构,跨径4x30m,桥宽25m,梁高2m,桥面布置为0.5m(护栏)+11.75m(行车道)+0.5m(中央护栏)+11.75m (行车道)+0.5m(护栏),桥面铺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8cm C50混凝土。

梁体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结构计算考虑施工和使用阶段中预应力损失以及预应力、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引起的次内力对结构的影响。

1.1.1、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技术标准①、《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②、建设部部颁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11-2011③、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④、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⑤、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⑥、建设部部颁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快速路2、设计车速:主线60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4、地震烈度: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5、横断面: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中央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25m6、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1.1.2、应用的计算软件①、Midas CIVIL 2010②、桥梁博士3.1.0(同豪土木)1.1.3、主要参数及荷载取值1)主梁:C50混凝土,γ=26kN/m3,强度标准值f ck=32.4MPa,f tk=2.65MPa。

强度设计值f cd=22.4MPa,f td=1.83MPa,桥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张拉2)二期恒载: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部分:0.1×24×24=57.6KN/m;桥面铺装防水混凝土部分:0.08×24×26=49.92KN/m;两侧防撞护栏(单个):0.47×26=12.22KN/m(考虑部分声屏障);中央防撞护栏:0.40×26=10.4KN/m;3)预应力钢束采用1860级φs15.20钢绞线,公称面积139.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270级),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50MPa。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MIDAS连续梁计算书⽬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 (1)1.1设计概况 (1)1.2技术标准 (1)1.3主要规范 (1)第2章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拟定 (2)2.1尺⼨拟定 (2)2.1.1 桥孔分跨 (2)2.1.2 截⾯形式 (2)2.1.3 梁⾼ (3)2.1.4 细部尺⼨ (4)2.15 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 (6)2.2模型建⽴与分析 (7)2.2.1 计算模型 (8)第3章荷载内⼒计算 (9)3.1荷载⼯况及荷载组合 (9)3.2作⽤效应计算 (10)3.2.1 永久作⽤计算 (10)3.3作⽤效应组合 (16)第4章预应⼒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20)4.1⼒筋估算 (20)4.1.1 计算原理 (20)4.1.2 预应⼒钢束的估算 (24)4.2预应⼒钢束的布置(具体布置图见图纸) (27)第5章预应⼒损失及有效应⼒的计算 (29)5.1预应⼒损失的计算 (29)5.1.1摩阻损失 (29)5.1.2. 锚具变形损失 (30)5.1.3. 混凝⼟的弹性压缩 (30)5.1.4.钢束松弛损失 (31)5.1.5.收缩徐变损失 (31)5.2有效预应⼒的计算 (32)第6章次内⼒的计算 (33)6.1徐变次内⼒的计算 (33)6.2预加⼒引起的次内⼒ (33)第7章内⼒组合 (35)7.1承载能⼒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5)7.2正常使⽤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7)第8章主梁截⾯验算 (41)8.1正截⾯抗弯承载⼒验算 (41)8.2持久状况正常使⽤极限状态应⼒验算 (44)8.2.1 正截⾯抗裂验算(法向拉应⼒) (44)8.2.2 斜截⾯抗裂验算(主拉应⼒) (46)8.2.3混凝⼟最⼤压应⼒验算 (49)8.2.4 预应⼒钢筋中的拉应⼒验算 (50)8.3挠度的验算 (51)⼩结 (53)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设计概况设计某预应⼒混凝⼟连续梁桥模型,标准跨径为35m+50m+35m。

2.9连续组合梁

2.9连续组合梁
结构
2.9 连续(liánxù)组合梁·受剪承载力
2)受剪承载力
(1)
As' fy Af
0.15时 ,V
twhw
fv
(2) As' fy 0.15时,考虑弯矩剪力的相互作用。
Af
eq
2 w
3
2 w
w
V tw hw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zǔhé)楼盖结

2.9 连续(liánxù)组合梁·受剪承载力
2.9 连续(liánxù)组合梁·受弯承载力
(3)计算公式
A A1 A2 A3
A1 A2 A3
第八页,共十九页。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zǔhé)楼盖结

2.9 连续(liánxù)组合梁·受弯承载力
As' f y A1 f (A2 A3) f (A2 A2 A1) f
As' f y
eq
2 w
3
2 w
w
V tw hw
q
w
fv
w
f/
3
w
qf 3
w
f
2
3 qf
2
f
1 q 2
3
tw' tw
1 q 2
——被剪应力“消耗后”所剩下
(shènɡ xi页,共十九页。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zǔhé)楼盖
结构
2.9 连续组合(zǔhé)梁·抗剪连接件设计
四、抗剪连接件设计(shèjì)
1、降低系数: 0.85
2、抗剪连接件数量:
n Vl
Nv
负弯矩区:Vl As' fy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应力验算 .................................................................................................................11 4.2.1 4.2.2 钢梁应力验算 ...............................................................................................11 混凝土板压应力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2.2-3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MPa)
钢材 牌号 厚度(mm) ≤16 16~40 Q345 40~63 63~80 80~100 抗拉、抗压和抗弯 fd 275 270 260 250 245 抗剪 fvd 160 155 150 145 140 端面承压(刨平顶 紧)fcd 415 400 390 375 365
(4)混凝土护栏:10kN/m(单侧)
•3•
2.3 作用
内力计算考虑一期恒载(桥面板重量+钢梁重量)、二期恒载(铺装+栏杆)、汽车活载、 收缩徐变、温度作用、沉降。一期恒载由钢梁承担,二期恒载(铺装+栏杆)、汽车活载及收 缩徐变由组合梁截面承担。 2.3.1 作用
作用 钢梁自重 一期恒载 混凝土自重 调整支点标高 二期恒载 铺装重量 栏杆重量 收缩徐变 收缩 徐变 梯度升温 梯度温度 梯度降温 传力锚固龄期=60d 加载龄期=60d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015》 4.3.12 办理,T1=14℃,T2=5.5℃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015》 4.3.12 办理,T1=-7℃,T2=-2.75℃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015》 T_up=19 4.3.12 办理,Tmax=39℃,Tmin=-6℃,施 T_dwn=26 工温度=20℃ 按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015》 4.3.1 办理,Pk=360(432)kN,qk=10.5kN/m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015》 4.3.12 办理,取用疲劳模型 1 结构基频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 f=2,冲击 系数=0.107 0.107 23 mm ℃ 计算方法 用钢量指标(kg/m2)×梁宽(m)× g(N/kg)/1000=400×6.875×9.8/1000= 混凝土截面积(m2)×混凝土重度 (kN/m3)=1.925×26= 无 铺装厚度(m)×铺装宽度(m)×重度 (kN/m3)=0.1×6.875×24= 16.5 10 kN/m kN/m 数值 26.95 50.05 单位 作用截面 kN/m 钢梁 kN/m
2 计算依据与作用
2.1 设计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15)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4)《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 D64-01-2015)
4.3
负弯矩应力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1 工程概要
1.1 技术标准
(2)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公路 I 级 (4)道路标准横断面 单幅三车道:0.5m(护栏)+12.75m(行车道)+0.5m(护栏)=13.75m; (7)桥梁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1.1。 (8)环境类别 一般环境,作用等级 A 级。
45m+70m+45m 连续组合梁桥上部结构计算书
XX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二 Ο 一五年七月

1 1.1 1.2 1.3 2 2.1 2.2 2.3

工程概要 ........................................................... 1 技术标准 .................................................................................................................. 1 桥梁结构形式 .......................................................................................................... 1 主要施工步骤 .......................................................................................................... 2 计算依据与作用 ..................................................... 2 设计规范 .................................................................................................................. 2 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 .............................................................................................. 2 作用 .......................................................................................................................... 4 2.3.1 2.3.2 作用 ................................................................................................................ 4 作用组合 ........................................................................................................ 4
3.3 4 4.1
支座反力及支座选型 .............................................................................................. 7 结构验算 ........................................................... 9 主梁翼缘计算宽度 .................................................................................................. 9 4.1.1 4.1.2 混凝土桥面板 ................................................................................................ 9 钢梁 .............................................................................................................. 10
1.2 桥梁结构形式
跨径布置:45+70+45m 主梁形式:双主梁组合钢板梁,主梁间距 7m,梁高 2.6m,支点处取 3.2m 变高。
图 1.2-1 桥梁结构布置立面图
图 1.2-3 桥梁结构布置平面图
•1•
图 1.2-4 桥梁断面布置图
1.3 主Leabharlann 施工步骤1、架设钢梁 2、浇筑混凝土,钢梁与混凝土暂不结合 3、张拉负弯矩区段桥面板预应力 3、浇筑群钉预留孔,混凝土与钢梁结合 4、铺装、护栏施工。 5、全桥竣工。
2.2 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
(1)桥面铺装:由 10cm 的沥青铺装层组成,铺装容重为 24kN/m3。 ( 2 ) 混 凝 土 桥 面 板 : 桥 面 板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为 C50 , 容 重 为 26kN/m3 , 弹 性 模 量
5 ,泊松比为 c 0.2 。 Ec 3.45 104 MPa ,线膨胀系数 c =1.0 10( 1/ C)
表 2.2-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MPa)
强度种类 强度等级 轴心抗压强度 标准值 fck 轴心抗拉强度 标准值 ftk 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 fcd 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 ftd
•2•
C50
32.4
2.65
22.4
1.83
桥面板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弹性模量 Es 2.0 105 MPa 。
(1)基本组合: 永久作用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相组合
n m Sud 0 Gi Gik Q1Q1k c Qj Q jk (作用效应按照线性关系考虑) j 2 i 1
Su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
0:结构重要性系数,1.1 Gi , Qik :第 i 个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和标准值; Gi =1.2 (1.0) Q1 , Q1k :汽车荷载效应(含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和标准值;Q1 =1.4 Qj , Qjk :除汽车荷载外的其它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和标准值;
表 2.2-2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MPa)
强度种类 强度等级 HRB400 抗拉强度标准 值 fsk 400 抗压强度标准 值 fsk’ 400 抗拉强度设计 值 fsd 330 抗压强度设计 值 fsd’ 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