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心得
罗田一中胡小兵
有效教学的思想,在国内外早已有之。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思想显然就关注了教学效率。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大教学论》中就在探索与完善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班级教学制。而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世纪之交,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行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具体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的是“用历史唯物注意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等必须发生深刻的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必须改进,以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专家们与历史教师们积极开展与参与了“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会或在线研讨等,要“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本人认为,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十分迫切,而在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有效教学的涵义。
一、有效教学涵义述评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因此,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国内学者通过对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主要形成以下几种对有效教学的界定。
第一,以学生发展、教学目标达成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比如,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学有效性指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的特性;在有效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在情感体验幸福,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发展需要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得俱佳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还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也就是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或方式对学生施以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学目标达成。总之,这类界定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它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但这种界定更多地照顾到学生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身发展价值。同时,它注重教学结果的有效性而忽略过程的有效性。而教学的效果并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结果上,教学过程也有效果,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把握与利用。
第二,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来综合解释有效教学。比如,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三重意蕴。也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有效果即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益即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即沿用经济学的概念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产出(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这种界定认为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与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高度统一。它是从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和反思的角度提出的,重视了教学规律对教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注重社会和个体的需求。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能仅看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的吻合程度的评价,课堂中的生成性的教
学资源是不容忽视的,它甚至可以超越教学预设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哪些是教学时间能促进学生发展,而哪些不能呢。人的进步与发展并不是教学过程一结束就能立即显现出来的,也并不是都可以测量的,所以我们也就无法准确衡量哪些教学时间是有效的。所以说,这种界定只看到了教学活动的即时性、显性的、预设性的效果,看不到滞后性的、隐性的、生成性的效果。
第三,结合“有效”与“教学”两个概念来界定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所学内容、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⑾这一界定体现了教育界同仁对有效教学的一般解释,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的优化与整合。但它的解释不利于体现有效教学的特质,不能对“有效”观本身做深入探讨,也同样没有关注在教学中引起的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生成性目标的实现。
第四,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如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率高、教学过程严谨、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气氛融洽等。从中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重教学思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自觉调适能力。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即追求的目标,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推动、牵引、导向作用。这种界定认为有效教学应是动态转化的过程:把有效教学从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有效的“状态”。也就是说,有效教学就是为达成“好教学”的目标而自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想,并通过综合利用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这种教学力量转化为能使师生协调发展、不断超越的教学形态过程。这种观点与传统的有效教学思维完全不同。传统有效教学思维更注重“学”与“效”;而它认为更应该强调“有”与“教”,因为“学”与“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特征,既然有“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向、程度等差异,应从“重学促教”转向“重教促学”。这种观点能促使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从学业成绩这一“效”中解放出来,使教师从教学这一“效”中解放出来。
二、有效教学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有效教学涵义的述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学术界对有效教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明显形成了一些共识。此外,我们也发现了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在此,本人想综合共识、纠正偏差,归纳一下有效教学的特点。
第一,有效教学的根本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特别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即有效教学应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学除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需要),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断提升社会适应性能力等等。
第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要合乎教学规律。有效教学应该符合个体发展和教学活动基本规律。个体发展表现出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个体发展中存在着最近发展区,也存在着最佳发展期,这些都是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学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内在的规律,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获得的过程;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出发;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等。凡是不符合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