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我们将回顾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监管缺失和政策失误等。
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信贷紧缩、市场动荡、金融机构破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
我们将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探讨如何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如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等。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防范和应对未来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涉及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推出了大量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务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这些产品将原本的高风险资产通过层层包装和分销,使得风险被极度扩散和隐蔽。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缺失为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
在2000年代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使得一些金融机构能够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高风险操作。
全球经济失衡也为美国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流入。
这些资本通过购买美元资产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经济失衡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剧,进而影响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松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标准,导致大量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进入市场。
这些借款人在房价下跌时无法偿还贷款,引发了违约潮和信贷紧缩。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和监管不足的问题,也有全球经济失衡和市场主体道德风险的影响。
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1. 次贷危机背景2. 次贷市场的泡沫3. 廉价信贷政策的影响4. 风险传递效应的作用5. 应对措施的不妥二、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 对我国出口的影响2. 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震荡3. 对我国财政收支的影响4. 对我国个人与企业的影响5. 发掘合作机遇三、相关案例分析1. 高盛公司的次贷危机2. 债务危机对IPO市场的冲击3. 次贷危机对地产业的影响4. 美债评级下调对股市的影响5. 加密货币与次贷危机一、简析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成因1. 次贷危机背景次贷危机的背景是1999年至2005年期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息数次,使得贷款利率比较低廉,促使银行和不同规模的房地产贷款公司设立次贷部门,向信用状况不佳的民众和小型企业开放信贷,大量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引发泡沫。
2. 次贷市场的泡沫次贷市场的泡沫的根源在于多种因素,包括过度开放信贷,过度扩张次贷市场,从根本上,银行和投资公司将低类别的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虚增所谓的证券化产品,推动房价过度升值。
3. 廉价信贷政策的影响次贷危机的诱因之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1999年至2006年的廉价信贷政策,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也拓宽了借款人和企业的融资渠道。
然而,过多的信贷和高层次的杠杆风险对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挑战。
4. 风险传递效应的作用次贷市场泡沫爆破,首先爆发在美国的次贷市场,但风险传导还扩散到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席卷大量政府机构和对冲基金、企业、家庭等大量其他实体,其权益和资金都有可能受到损失和威胁。
5. 应对措施的不妥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使用不当,更导致了其扩散和持久化。
许多政府机构在市场疲软时采取了支持市场的措施,如降息、资产购买计划等,这些措施对次贷市场泡沫形成和扩散等方面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 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美国的消费受限,对中国的出口市场产生了冲击。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美国金融危机是指2024年至2024年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事件,给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成因可追溯到多个因素,包括金融机构失灵、房地产泡沫、金融创新失控和监管不力等。
这场危机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大规模的失业、财富损失以及信心危机。
首先,金融机构失灵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期间,许多金融机构在大量抵押贷款违约导致的资产负债表问题下破产或接近破产。
这些机构在过去的几年里过度借贷和高风险投资,使其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无法偿还债务。
危机开始时,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被迫被JP摩根收购,紧接着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其次,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2000年以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在此后的几年里,人们将房地产视为投资工具而不是居住需求。
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放宽抵押贷款条件,使得借款人能够轻松获得住房贷款,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并刺激了房地产市场。
然而,这种过度泡沫最终破裂,导致大量抵押贷款违约和贬值,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失控也是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创新是指创建和应用新金融产品和技术的过程。
在金融危机期间,一些金融工具变得相当复杂和不透明,例如衍生品市场的信贷违约互换(CDS)和抵押支持证券(MBS)。
许多金融机构购买了大量这些高风险金融产品,但缺乏对其真实价值和风险的准确认识。
当抵押贷款市场崩溃时,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市值暴跌,引发了金融危机。
监管不力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政府监管机构没有及时意识到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并未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许多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交易和杠杆操作,但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管限制和监督。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过于复杂,以至于监管机构难以全面了解和控制其业务。
这些监管漏洞和不足助长了金融风险的累积和传播,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启示
值 与 其 真 实 资 产 价 值 之 间 的联 系 被 完 全 割 断 , 拟 经 济 与实 体 经 济 严 重 脱 离 而 产 虚 , _泡 沫 风 险 。 国 在 金融 领域 的监 管 缺 j厂 美 失是 导 致 危机 的根 水 蟓因 。 自由放任 和缺
乏有效监管的环境, 激发了追求高蛐报 、 蕴
具 有 的世 界货 币的特 殊地 位, 国的外 汇 储 各
一
、
美 国 金 融 危 机 的成 因 分 析— —
并 未 适 时地 进 行 调 整 , 而 在 日益 激 烈 的 从
备 出于 保值 和 安全 的考 虑 , 得不 又 去美 国 不 购 买 国债和 其 他 金 融 债 券 等 金 融产 品 。高 风 险 加 载在 高 旧报 中, 散 到 丁全世 界 。 发 , 二 、 国金 融 危机 对 我 国加 强 金 融监 、 美 和 防范 金融 危 机的 启示 1 继续 推进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变 革 . 要 美 国金 融 危 机 的爆 发 给 我 国宏 观 经
和 监 管 短 期 国 际游 资 的流 入 。
行 为均 具 有 监 管权 力 而 发 生 的 现 象 。 监
管 重 叠 最 大 的 弊 端 就 在 于 在 监 管 过 程 中
会产 生不 必 要 的 内 耗 和 监 管 资源 浪 费 , 但
1 96
构 用 高杠 杆 的 交 易 , 次 级 债 务 风 险 不 断 使 向周 边 关 联 者 蔓 延 扩 散 , 剑 衍 生产 品 价 直
美 国 金 融 危 机 的成 因 分 析 及 启 示
口陈 清
( 外 经 济 贸 易大 学 国际 经 济 贸 易 学院 , 对 北京 10 2 ) 0 0 9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与教训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与教训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
那么,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学到哪些教训呢?一、次贷危机的成因1. 低利率环境下的过度放贷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降低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导致了银行和金融机构放贷门槛的降低,许多原本无法贷款的人也得以获得房屋贷款。
2. 低质量次贷的流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金融机构开始将高风险的次贷打包成金融产品,并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
这些次贷产品的质量往往低劣,甚至存在虚报借款人收入和财务状况的情况。
3. 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在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如信用违约掉期(CDS)被广泛使用。
这些衍生品的本意是为了对冲风险,但由于缺乏监管和透明度,它们被滥用成了赌博工具,加剧了次贷危机的蔓延。
4. 缺乏监管和审计在次贷危机前,美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存在漏洞。
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的行为缺乏监管,审计机构也未能发现次贷产品的风险。
这使得次贷危机的风险在市场中被低估,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二、从次贷危机中学到的教训1.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次贷危机揭示了监管体系的薄弱之处。
为了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各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
2. 推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并重金融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需要与风险管理相结合。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
3.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次贷危机中,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因贪婪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因此,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4. 重视风险管理和透明度次贷危机的爆发与风险管理不力和缺乏透明度有关。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简单说原因是次贷危机深层原因及影响分析如下:此次金融危机成因及影响程度分析2007 年,美联储连续十几次加息,房地产市场降温,评级机构调低次贷衍生品评级,投行抛售次贷,次贷危机开始集中爆发。
尤其是今年9 月份,三大美国投行的倒下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资本结构迅速恶化,引发全面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低利率水平埋下隐患。
为了应对科技股泡沫破裂引起的经济下滑,2001~2003 年美联储连续降息,最低降至1%。
长期的低利率激发了房地产价格飙升,住房按揭的次级贷款衍生类产品获得快速发展。
二是监管缺位导致风险扩散。
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纷繁复杂的分拆打包,掩饰各种衍生金融产品中的风险,不仅扩大了对不良贷款的需求,而且将不良贷款传递给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高杠杆交易放大次贷。
实际上,美国次贷仅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约在1.1万亿—1.2 万亿元,这样的次贷规模并不足以导致一场牵动全局的金融危机。
这主要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杠杆交易,造成了次贷规模的逐级成倍放大。
2、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因素:世界经济供求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是美国的过渡消费和发展中国家的过度供给,美国消费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由于美国的居民储蓄是负数,消费支撑主要是金融资产和房地产增值,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和房地产要不断地吹起泡沫,来支撑过度消费。
但泡沫总是有限度的,这也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内在的必然性。
3、此次金融危机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并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预计至少持续到2010 年与历史上尤其是1929 年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的应对面临以下有利方面:一是各国央行已联手降息,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二是商业银行是稳健的。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最严重的破坏是通过摧毁支付体系完成的,但目前为止美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三是政府干预经济已成为共识,且调控手段进一步丰富。
四是全球采取合作态度,没有引发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引言近几十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被广泛认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并从中找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启示。
危机的成因1. 低利率环境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低利率环境和房地产泡沫的相互作用。
在2001年,由于科技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为购房者提供了低成本贷款的机会,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局面逐渐演变为泡沫,许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盲目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涨,进一步放大了泡沫。
2. 信用市场创新导致的高风险债务信用市场创新是次贷危机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为了满足投资者对高风险债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创造了多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些产品通过将高风险贷款打包转让,将风险分散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这种复杂金融工具的风险无法充分被评估和理解,一旦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金融机构们纷纷出现损失。
3. 银行监管政策的松懈次贷危机的成因之一是银行监管政策的松懈。
在过去数十年里,美国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放宽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
银行所需的资本储备率降低,贷款审查标准逐渐放宽,给予了银行更大的灵活性。
这种监管政策的松懈削弱了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督和控制,使得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过度风险。
对我国的启示1. 加强金融监管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控制。
严格执行资本储备率和贷款审查标准,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测,以防止金融风险积聚。
2. 提高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个体和社会的金融素质和风险意识的提高也是从次贷危机中汲取的启示。
我国应加强金融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风险意识。
1923-1933年大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详细讲解]
1929-1933年大危机与美国这次金融经济危机比较研究一,两次危机的成因比较:1929-1933年大危机:1)美国的信用过度膨胀则是造成严重货币信用危机的客观条件。
1923~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
因此,经济危机一爆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
2)在美国经济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原有的市场机制已经无法承受、容纳和驾驭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了,而与此同时,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尚未确立,政府干预趋于停止,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愈益弱化,这就导致了经济运行过程的严重失控和经济秩序的极度紊乱。
3)贫富差距与美国经济一起增长,国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和两极分化,导致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贫困与货币购买力的停滞和下降,由此出现的市场需求不足,与基于对未来前景的盲目看好而迅速膨胀起来的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恰成鲜明对比;始于人为减税、任意放纵银行滥发贷款的经济过热所形成的供求之间愈益加剧的失衡,终于导致了虚假经济繁荣的彻底毁灭美国这场金融危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大面积的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爆发。
(见附图一)总结: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市场缺乏政府调控,过度的市场投机性形成的,现在的金融危机是由于次级抵押房屋贷款所导致的。
二,两次危机的影响比较:1)股市暴跌,但跌幅不一样。
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演进、成因及启示
为 了应 对“ 互联 网泡沫 ” 裂可 能 引发 的 破
经 济 衰 退 , 续 降 息 至 l , 管 长 期 的低 连 % 尽 利 率 暂 时稳 定 了经 济 , 也 带 来 了 全 球 性 但 的 “ 动 性 过 剩 ” 低 利 率 加 上 流 动 性 过 流 。
高 收 益 基 金 投 资 者 面 临 2 % 的 损 失 , 股 5 港 摘 要 : 国金 融 危 机 引 发 全 球 金 融 市 美 场 动 荡 这 场 金 融 危 机 从 美 国 的房 地 产 市 场 开 始 . 惊 人 的 速 度 蔓延 . 及 至 信 贷 以 波 市 场 、 本 市 场 . 全 球 尤 其 是 西 方 金 融 资 对
到 现 在 . 特 点 与后 来 表 现 符 合 金 融 危 机 其 的定 义和 特 征 。 美 国 金 融 危 机 是 一 个 风 险 积 累 和 爆 发 的 过 程 。 20 0 1年 “ ・ l 事 件 后 , 联 储 9 1” 美
机 构 和 金 融 市 场 造 成 重 大 冲 击 。 期 内升 短 级 为 全 球 金 融 风 暴 。 国 目前 正 处 于 资 产 我
界 、 融 学 界 研 究 的 一 个 重 要 课 题 。 亚 洲 金
级按 揭机 构就 开始转 向低等 级客 户, 次级
抵 押 贷 款 市 场 因 而 迅 速 发 展 . 屋 价 格 和 房 房 屋 信 用 泡 沫 逐 渐 变 大 . 至 美 国住 房 供 直 应 市 场 很 快 饱 和 。据 统 计 ,9 4 2 0 19 — o 6年 , 美 国 的 房 屋 拥 有 率 从 6 %上 升 到 6 % , 4 9 超 过 9 0万 的 家 庭 在 这 期 间 拥 有 了 自 己 的 0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影响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含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这些金融指标,最显著的就是金融行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恶化,比如银根的紧缩,表现为短期利率的走高。
每当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都不愿把钱借给企业和个人;同时,银行之间相互都把自己的口袋掖得紧紧的,想要借钱的话,就得付很高的短期利息。
由于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最终导致从最弱的金融机构开始一个个倒闭,最后波及到大批金融机构。
现在来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几种类型。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才有货币危机,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一国货币大幅贬值,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而投资者大幅度撤资,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债务危机也是金融危机,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大量向国外银行贷款,结果他们没有把钱用在促进生产上,而用在短期不能产生效益的公共工程上,就导致这些国家借的钱还不回来,使国家的信誉极大下降,产生债务危机;还有银行危机,早期在中央银行没出现之前这种危机是经常出现的,一旦储户对银行产生信用危机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挤兑,一挤兑银行就无法完全清偿债务,最终导致破产,这种经常性的银行危机促使了后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出现。
现在来看,大多数金融危机都是从某一方面触发(国际收支、债务,也可能是银行体系内部),但最后都演化成一种综合型或混合型的危机。
目前所发生的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引起投行危机,投行危机再引发银行体系危机,然后再进一步引发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危机。
金融危机一般都转化为经济危机,除非采取的措施比较好。
因为当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商业银行为求自保不愿把钱再贷给企业,这样就导致实体经济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
其结果表现为工厂的大批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萧条。
这次美国所发生的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现在逐步转化为向实体经济全面的渗透,由于这种危险的存在,将会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产生。
美国经济危机影响、成因及启示
一、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在上世纪3“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美国又设立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
“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74”“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419万亿美元。
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原因。
(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
(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网络泡沫破灭,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1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
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
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1 “次贷危机”产生得缘故1.1 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得繁荣和消费者负债消费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开始,美国政府实行了低利率政策,再配合减税措施,鼓舞消费者购房拉动以拉动经济,从2002年起,美国房价以每年10%得速度上涨,房价得不断上涨和利率得持续走低,也刺激了消费者负债消费,在房价不断走高得情况下,即使借款人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也能够通过房产增值获得贷款来填补缺口,进而增加了次贷需求,截止2007年,美国新增gdp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得70%依靠于房地产增值得财宝效应.1.2 次贷机构落低标准,大力营销,造成房地产交易剧增面向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大力扩张住房贷款,推出了非常多新得贷款政策和品种,在政策方面,一是购房无需提供首付,全部资金皆可从银行借款,前几年还可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以此吸引借款客户,二是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审核,在落低贷款门槛得同时,还推出非常多贷款品种.比如无本金贷款,选择性可调利率贷款等,这些都刺激了美国居民负债买房.1.3 猎杀放贷大行其道所谓猎杀放贷(predatory lending)是指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没有依照美国法律得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得披露有关贷款条款和利率风险得复杂信息,在巨大利益得驱动下,部分次级房贷专业人士为了多挣佣金,通过种种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上当,受害者往往是弱势群体,导致他们得财务状况完全被毁掉.WwwcOm1.4 资产证券化得兴起为次贷市场得进展提供了良机次贷得迅速成长得益于二级市场得承认,投资银行将这些贷款包装成为债务抵押凭证(cdo),到2005年,至少60%得次贷已被证券化,通过评级机构得评级“打分”后,有投行成效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因其年收益率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受到非常多投资机构追捧.更有甚者,一些投资银行比如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避险(或私募)基金专门投资这种债券,而且再以这些债券抵押,投资新得债券.1.5 金融监管反应滞后,存在缺位现象2004年初,一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关注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与此同时,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接着鼓舞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房贷利率.正是这种自相矛盾得行为造就了当前得金融大风暴,二是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落温,直到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直到9个月后,这份监管指引才定稿,但甚至到现在,监管部门得反应仍是不完整得. 2 “次贷危机”对我国得借鉴意义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能够看到,即使在美国如此发达得经济体内,对金融市场得监管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得地点.就我国目前得情况而言,由于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房地产市场进展相对落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构架、游戏规则得缺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造成得潜在风险,进而幸免风险失控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得动荡,妨碍到整体经济. 2.1 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措施2.1.1 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在现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得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不断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内容,改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得征询材料进行推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得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得监督治理.2.1.2 完善个人信贷法律规定目前,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把标得房产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然而由于中国法律对居民居住地房屋有保障条款,收回房地产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银行资产难以回收,随着抵押贷款得增加,这类咨询题更加突出.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住宅抵押品又无法过户转让,银行非常难进行充分处置,住房抵押形同虚设.因此,加强对失信、违约得惩处,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得利益.2.2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2.2.1 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得监管市场不是万能得,“看不见得手”也会失灵,监管部门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是美国金融体系中多个环节都存在监管缺失,二是由于资本得逐利性,具有风险偏好得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倾向于投资风险大、收益高得金融产品,这种行为放大和扩散了风险,成为金融市场得不稳定因素,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进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股票两市市值121万亿元,其中一半为基金持有,因此,我国在审慎开放得资本市场过程中,应加大对各类基金得监管,专门是金融机构、金融控股集团得监管,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中各种机构得透明度,规范其运作.2.2.2 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动态得货币政策,辩证地调控流淌性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金融体系得流淌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流淌性过剩和流淌性短缺有时极易转换,因此,在目前全球流淌性泛滥时,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得央行应接着实行相机选择得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得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利率、汇率等本外币政策得协调配合和银行体系流淌性治理,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流淌性陷阱.2.2.3 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稳健经营,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货款质量下落近年来,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鼓舞分支机构大力进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擅自落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向高风险,低信用得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加大了风险.银行应加大对贷款申请人偿还能力和倌用程度得审查力度,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只有如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2.3 稳定房价,遏制房地产炒作与投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得根源,事实上是2001年“9·ii"及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以来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之因此如此快速得被吹大,是其这几年影子银行通过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给住房购买者过度便利得金融杠杆及流淌性,就目前得情况来看,假如房地产不是一个炒作投机得市场,中国得绝大多数居民是没有能力进入如此高房价得市场得,一个居民没有支付能力得市场,假如仅是通过银行得金融杠杆来炒高房价、来制造短期得房地产市场繁荣、来增长gdp,那么那个房地产得泡沫必将破灭.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得进展,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得警惕,而要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中得炒作与投机行为,就要限制房地产市场过于泛滥得流淌性.这确实是由雷曼申请破产导致得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得重要启发.。
美国金融危机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 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贷款利息负担大大加重, 房贷违约率上升。
2001年至2005年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在一年半时间内17次加息, 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25%涨到5%。
美国经济反弹
消费的下滑将 加快美国经济 回落的速度。 回落的速度。
信心和信任危 机导致企业融 资困难, 资困难,实体 经济的投资锐 减。
2、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金融资产价格下降 外汇储备缩水
金融机构破产
金融市场波动
国内需求下滑
出口贸易额下降
美国经济衰退
世界经济衰退
2、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比重
5% 18% 8% 17% 12% 4% 23% 7% 4% 100%
资料来源:Greenlaw et al.(2008)
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的创新加剧了危机 财务管理、
高杠杆资本运作、 高杠杆资本运作、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和以风险价值为基 础的资产管理模式使得次贷危机不断升级蔓延。 础的资产管理模式使得次贷危机不断升级蔓延。
风险资产价格下降
未出售的风险资产价格下降
出售风险资产
2.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爆发的重要成因 2.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爆发的重要成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第一,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之一、1990年代
末至2000年代初,美联储降低了利率,使得商业银行更容易向借款人提
供房屋贷款。
此后,银行开始涌入次贷市场,给信用较低或无稳定收入的
借款人提供高风险贷款,这些贷款被打包成债券后出售给投资者,从而形
成次贷市场。
然而,当利率上升、房价下跌时,这些次贷债券成为了高风
险的资产,引发了金融危机。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金融衍生品包括了衍生证券、衍生合约等
的金融产品。
由于它们的杠杆效应和高风险特性,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
上迅速流行起来。
然而,金融机构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评估不足,对于
它们的市场价值、流动性和相关风险没有充分的了解。
当次贷市场崩溃时,金融衍生品被暴露出来的风险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贬值和流动性问题,
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第三,金融监管不力。
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没有
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风险,监管措施相对滞后。
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
产品和特殊目的公司来规避监管,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此外,监
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负债和杠杆比率、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美国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美国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启示一、造成危机的原因(一)全球宏观背景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遭遇自然资源逐步枯竭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瓶颈两大因素的制约,发达国家经济长期行走在充分自愿就业的边缘,极易触发工资—物价的盘旋上升,加上日益老龄化社会负担的拖累,降低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在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当经济体系中有大量过剩和正在贬值的货币,而流动速度又突然加快时,很快就会形成经济泡沫。
一旦信心崩溃,信用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很慢时,流动性也会严重不足,形成危机和衰退。
(二)美国微观原因1、美国的消费习惯。
美国人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几乎使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
2、经济管理思想。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美国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
20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投资机会较少,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房产行业。
此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去关心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但投机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
4、具体政策工具。
(1)在美国,个人贷款者不是直接向银行而是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以转移风险。
这样,信用链条被拉长,潜在的风险也被加大。
(2)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美国设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次贷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
(3)美国货币政策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启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即所谓的“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随后波及全球,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一、危机的成因1. 信贷政策松懈:在历经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
低利率和宽松的信贷政策导致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引发了房市繁荣。
银行将大量资金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形成了所谓的次贷市场。
2. 金融产品复杂化:金融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和追求高收益,推出了多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券、证券化债务等。
这些产品的复杂性导致了风险追溯的困难,使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它们的价值和风险。
3. 缺乏监管:监管机构在次贷市场中对金融机构的操作缺乏有效监管,让金融机构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承担较大风险。
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次贷市场的风险因素的忽视加剧了危机的形成。
二、危机的影响1.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最早爆发于美国,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相关性,危机的影响很快波及全球。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股市下跌,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或被迫接受政府救助。
2. 全球经济衰退: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失业率大幅上升,产出下降,企业破产,消费减少,国际贸易受到抑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3. 社会不稳定:危机后,很多人失去工作和住房,社会不稳定性增加。
大规模失业和贫困引发了社会动荡,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感和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三、从危机中得到的启示1. 强化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防范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2. 促进金融产品透明度:提高金融产品透明度,加强监管机构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披露要求,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1. 引言美国金融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并分析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2. 低利率政策与资产泡沫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成因是低利率政策。
自2000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导致了资金的过度流动。
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借助廉价的信贷进行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的价格。
然而,这种资产泡沫终究是虚幻的,最终在2008年破裂。
3. 低质量抵押贷款与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过程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无力偿还贷款的高风险借款人提供了大量低质量的抵押贷款,这些贷款被打包成抵押债券并出售给投资者。
然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跌时,这些次贷贷款迅速违约,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恶化。
4. 金融创新与复杂化另一个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是金融创新与复杂化。
金融界出现了许多创新工具和复杂的金融产品,例如抵押债券、衍生品和债务资产回购。
这些新产品往往缺乏透明度和监管,使得投资者难以了解其真实风险。
当金融市场遇到困难时,这些创新工具和产品成为危机的传染源。
5. 银行业风险管理不善银行业风险管理不善也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因素。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有效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制度和措施,过于依赖模型和算法。
这导致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难以应对风险暴露,造成了许多银行的破产和倒闭。
6. 监管体系的失灵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体系的失灵。
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活动,没有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此外,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也相对较弱,对金融创新和复杂产品缺乏充分了解和监管。
这使得金融市场容易受到操纵和欺诈。
7. 全球化与危机传播全球化也是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一部分。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金融危机更加容易扩散和传播,迅速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
因为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都持有美国次贷抵押债券等高风险资产,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全球金融市场也会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美国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在2007年末,美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畸形,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走向不稳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危机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美国经济危机中,金融机构的不道德行为具有极大的贡献。
根据美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大部分房贷给予借款人的贷款是不合规的,无法还款的贷款大量涌入市场。
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金融机构无视风险控制,将不良贷款批量投放市场,导致整个金融市场风险快速积累。
2008年9月,在美国经济坍塌的势头愈发严重的前提下,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它在过去几年里,果断放贷并激增了自己的海外资产。
然而,许多这样的贷款是变相地对银行承担风险。
二、金融市场的泡沫化在过去几年里,美国的纸币发行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大量投资资本的汇集,形成了巨大的金融泡沫,这也是美国经济危机成因之一。
许多金融机构贪图利润,大规模开展投机行为,炒作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带动了投资人的追逐和信用机构的不断发信。
这样的炒作形成了大量虚假的价值和假贷,加强了经济的虚假繁荣,最终整个经济体系出现严重崩溃。
三、政府不负责任的政策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政府的失职和不负责任的政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缺乏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了疏漏。
在2005年的时候,政府政策鼓励房价上升,这也使得许多投资商将自己的投资推向了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政府允许使用高负债率的借款方式,通过有保证的再融资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扩大规模,炒作资产价格,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虚假膨胀。
四、美国整体经济环境变化近年来,不同部门的收入分配在许多美国家庭中出现了乱象,许多高含金量管理人员发现自己难以参与财富的高度集中,而许多工人群体的工资水平极低。
这种贫富差距加强了经济的发展倒退,难以保持繁荣的形式,最终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总而言之,美国经济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关键的因素包括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政府不负责任的政策和整体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强。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挽救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挽救措施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1. 低利率政策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和国内经济增长疲软,美联储持续降低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低利率环境刺激了美国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导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大量高风险贷款。
2. 互惠基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互惠基金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一种繁荣方式。
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互惠基金,而基金会投资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金融机构向互惠基金出售更多的高风险贷款,以获取利润。
3. 低信贷标准一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提高营业额,已经开始放松贷款标准。
这些机构开始向财务状况不佳的客户发放贷款,并给予更高的贷款额度。
4. 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垮台2008年,美国几家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垮台,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工作,股市也暴跌。
这些公司会取得大量贷款以进行投资,而它们的崩溃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影响。
5. 房地产泡沫在2000年代初期,美国的地产市场迎来了一波高潮。
由于低利率和资本流入,房屋价格大幅上涨。
然而,这种发展是非常脆弱的,因为这种现象缺乏实际价值支持。
一旦2007年房屋价格下跌,房地产泡沫就爆炸了。
这种情况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失去了家园,并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挽救措施1. 雪中送炭计划为了减缓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提出了雪中送炭计划。
这个计划提供大量贷款和担保,以帮助债务危机的家庭、小型企业和地方政府渡过难关。
政府帮助各大银行增加资本,确保了它们能够继续经营。
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外国银行也从政府担保规划中受益。
2. 梅林计划为了保持金融流动性,美联储提出了梅林计划。
该计划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促进了银行间的贷款和借贷,为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流动性。
3. 创造就业计划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协调制定一项计划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控制预算赤字的同时,政府向国内制造业、小型企业和研发领域提供了资金和担保,以帮助他们发展壮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续)
(5)道德风险说。Dowd(2009)认为道德风险在引发金融危机的一系 列事件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并利用道德风险分析方法对存款保险、金融管制 等政策进行了讨论。 (6)货币政策失误说。Butler(2009)、Taylor(2009)、张维迎 (2009)等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源于货币政策失误,货币政策失误不仅 延长了金融危机,而且还使美国金融危机急剧恶化。 (7)流动性不足说。Elul(2008)从流动性供给不足角度阐释金融危机 的成因。流动性没有配置给那些最需要的人手中,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特价销售”(fire sales)活动变得非常普遍,从而降低了资产价格,进而 造成更低的流动性,最终造成“流动性螺旋”(liquidity spiral)的发生。 (8)行为金融说。Rizzi(2008)指出,当后悔和羊群行为两者相结合 时,恐慌情形就会发生。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人们不甘落后地跟在羊群后 面,进行恐慌性的抛售,结果在2008年第4季度产生了负反馈循环。
三、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与金 融危机——一个分析框架(续)
2、软预算约束的性质和特征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援助行 动,这些援助行动意味着美国经济中同样存在Kornai所说的“成本外 部化”的“软预算约束”现象。首先提出软预算约束概念的Kornai将 这个词定义为“成本外部化”,也就是说,企业“希望其他机构来承 担其成本”(Kornai,1986),硬预算约束则指每个企业都必须自负 盈亏。 在Kornai的描述中,一个组织(比如一家企业)面临着一个预算约 束,可以将该组织称为预算约束组织。一个预算约束组织如果得不到 外部支持来足以抵偿它的赤字,那么该组织就面临着一个硬的预算约 束,如果赤字持续下去,那么该预算约束组织将被迫停止或减少它的 经营活动(Kornai et al.,2002)。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续)
(3)金融创新过度说。Krugman(2007)认为金融创新过度引发了金 融危机,政府应该加强对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监管。但Cohan(2007)认为美 国并不需要Krugman所主张的政府监管,美国所需要的仅仅是让市场参与者 基于其成本和收益作出理性决策。Llewellyn(2009)认为不能因为金融创 新过度加剧或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因噎废食:完全否认金融创新的作用(对 此观点的一个形象比喻就是将“婴儿与洗澡水一块扔出去”)。 (4)政府监管失败说。Henderson(2008)、Beenstock(2009)等人 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源于人性的贪婪和监管的放松,而主要是源于政府 监管的失败。但Calomiris(2008)认为,次贷危机与政府监管之间没有什 么必然联系,而主要与美国法律和银行结构的独特性有关。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
1、共识: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尽管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Reinhart and Rogoff(2008)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与工业化国家的 18次银行和债务危机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这些危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 惊人的相似:房地产价格暴涨、债务积累、产出增长的V型反转、经常 账户赤字。房地产泡沫破灭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从此意义上说, 与历史上的其它危机相比,美国次贷危机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 Jaffee and Quigley(2008)、Shiller(2008)、Foster and Magdoff(2009)、Mayer, Pence, and Sherlund(2009)以及国内学者刘 克崮(2007)、曹红辉(2008)、国纪平和王纲(2008)、张明 (2008)等均持有类似的观点。
三、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与金 融危机——一个分析框架
1、引入软预算约束的动机
引入软预算约束的动机,就在于为金融危机理论提供一个新的微观基 础。无论对软预算约束的内涵进行何种诠释,理论上均可获得的结果之一 就是,软预算约束一定会导致信贷过度膨胀,而从几代金融危机模型来 看,信贷膨胀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钟伟、宛圆渊,2001)。 社会科学史中的大量例子表明,那些生动的描述性概念、比喻、模型或 分析工具能够激发人的研究灵感(一个经典的事例就是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prisoner’s dilemma game在经济和政治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 们抓住了复杂事物的本质,鼓励研究者从完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相似性。 软预算约束的概念、理论和模型已经并将继续扮演激发人的研究灵感的作 用(Kornai et al.,2002)。
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软预算约束角度
报告内容
一、引言: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之谜 二、文献述评 三、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与金融危机 ——一个分析框架 四、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解释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引言: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之谜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 及全球的金融大海啸。从理论上揭示美国金融危机的成 因,汲取其经验教训,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 一。 •一些经济学家往往异想天开地认为,由于我们有了足 够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避免大萧条的
三、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与金 融危机——一个分析框架(续)
除了崔之元(1999)所说的三大制度性软预算约束之外,我们认 为,现代市场经济中,还存在着社会保障安全网以及证券交易所制 度这两大软预算约束制度。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激励社会公众敢于 借贷,进行过度消费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并将风险转嫁给社 会保障管理机构或政府。证券交易所制度能够激励证券市场参与者 从事高风险的证券交易活动,并将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转嫁给他 人,包括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和投机者。 由于软预算约束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于是就会存 在如下悖论: (1)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我们将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大衰退 和恐慌;然而有了它,我们则不能逃脱以部分得到保险的银行行为 为基础的道德风险问题:他们借此从事超风险的投资。
三、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与金 融危机——一个分析框架(续)
如果一个或更多的支持组织愿意抵偿预算约束组织的所有或部分 赤字,那么软预算约束现象就会发生。这样一对参与者——处于财 务困境的预算约束组织和支持组织——几乎存在于每一个软预算约 束现象中(Kornai et al.,2002)。 崔之元(1999)突破了Kornai(1986)的看法,论证了“软预算 约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崔之元区分了制度性与政策性 “软预算约束”,有限责任公司、中央银行和“重组”破产法这三 项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性“软预算约束”悖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 “质”的特征,不是Kornai “量的” 分析所能包含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策性软预算约束(如通货膨胀、资产证券 化等)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续)
3、视角:现有文献大多从技术层面而非制度层面上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 成因和教训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技术层面而非制度层面上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所总结的教训也都 是从各自的角度得出的,如Shiller(2008)的房地产市场稳定观,Wolf(2008)所指出的 “一个缺乏监管的信贷体系,与生俱来地缺乏稳定,并会产生动荡”,Krugman(2007)的金 融创新应该纳入监管之下的观点,Dowd(2008)的“衡量任何改革措施成败的标准应该是, 改革是降低还是增加了道德风险?”,等等。 Smith(2008)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已经深入 到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层面。问题是,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也会发生危机(苏东剧变等),因此马 克思关于危机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一观点面临着挑战。如何解释资本主义垂而不死 现象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续)
(9)资产负债表衰退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传导机制为(辜朝明, 2008):资产泡沫破灭企业资产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技术性破产 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模式转变为负债最小化模式债务偿还信贷收缩 合成谬误货币政策失灵扩张性财政政策(药方)。 (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Smith(2008)、李慎明(2009)等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他 们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美国金融危机是由 信贷扩张引起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 除上述观点外,还有全球经济失衡说(Astley etal.,2009;中国经济增 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收益风险背离说(孙立坚,2007)、国际 货币体系缺失说(华民,2008;Tucker,2009)以及美国低储蓄率说(王晓 雷,2007),等等。
二、文献综述:对美国金融危机 成因的争论(续)
2、分歧:在美国金融危机成因问题上存在着较大争论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现有文献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代 表性观点主要有: (1)房地产泡沫说。Shiller(2008)基于市场中“非理性繁荣” (irrational exuberance)的观点,通过分析股票市场和其它资产价格 周期,对投机性泡沫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危机之前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积聚能够很好地解释此次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 们对待房地产投资非理性投资热情的蔓延。 (2)金融脆弱性说。Wolf(2008)对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进行了分析,的金 融体系的产物。但Kregel(2008)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是传统内生性 Minsky过程(即安全边界变窄导致脆弱性)的结果。
一、引言: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之谜(续)
•本研究在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从一个与
主流文献不同的角度——软预算约束角度,来解释美国金融 危机的成因。 •在追溯美国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时,我们发现:软预算 约束不仅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广泛存在,而且也广泛存在于转 轨经济和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市场经济中(平新乔,1998; 钟伟、宛圆渊,2001;Kornai et al.,2002;林毅夫、李志 赟,2004)。 •软预算约束理论为我们理解美国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 的思路和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