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实验题

合集下载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对应练习-- 3 光的干涉(可编辑word)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对应练习-- 3 光的干涉(可编辑word)

第四章光3 光的干涉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光的双缝干涉的理解1.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C.光屏上与两缝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C为光屏。

当他让一束阳光照射A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

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A.单缝S太窄B.单缝S太宽C.S到S1和S2距离不等D.阳光不能作为光源3.我们平时从来没有观察到从两只小灯泡发出的光在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其主要原因是( )A.两只小灯泡灯丝的发光面积太大,不能看作点光源B.平时环境里外界杂散的光太强,干扰了对干涉条纹的观察C.两只小灯泡的灯丝离得较远,产生的干涉条纹太密,不能分辨D.小灯泡灯丝发出的光是大量原子被激发后随机辐射的,很难满足相干条件4.如图所示是单色光双缝干涉实验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在此时刻,介质中A点为波峰相叠加点,B点为波谷相叠加点,A、B连线上的C 点为某中间状态相叠加点。

如果把屏分别放在A、B、C三个位置,那么( )A.A、B、C三个位置都出现亮条纹B.B位置出现暗条纹C.C位置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要由其他条件决定D.以上结论都不对5.(多选)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A.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B.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λ的点形成亮条纹的点形成亮条纹C.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λ2)λ的点形成暗条纹D.在与双缝的距离之差为(n+12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P点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为δ1=0.75 μm,光屏上Q点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为δ2=1.5 μm。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练习题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m/s2。
•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 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 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 S2=7.68cm S3 =8.33cm S4 =8.95cm S5=9.61cm S6=10.26cm 。(计算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1)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 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 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 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 a增大,b减小 B. a减小,b增大
• C. 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 D. 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O1
oO
b
a
• ②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 实验中, 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于图中 作出了它们的图示, 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 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 N。
•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
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
•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 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 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
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
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重力加速度g=10m/s2)
• (1)根据所测数据,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 标尺刻度值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曲线。
• ⑴一次实验中,该同学使B在A上匀速下滑,
• 测量出θ=θ0。则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 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在斜面上做匀速 运动很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克服这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2章 专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2章 专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1. 一个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沿斜面滑下,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3m/s,则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A. 4m/sB. 5m/sC. 6m/sD. 3√2m/s2. 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4s。

前2s和后2s位移分别为AB=8m和BC=12m,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及B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A. 1m/s2;5m/sB. 2m/s2;5m/sC. 1m/s2;10m/sD. 2m/s2;10m/s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在第2s内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x1:x2=1:3,v1:v2=1:2B. x1:x2=1:3,v1:v2=1:√2C. x1:x2=1:4,v1:v2=1:2D. x1:x2=1:4,v1:v2=1:√24. 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

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A. t0B. (√2−1)t0C. 2(√2+1)t0D. (2√2+1)t05.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Δ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Δv。

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B. 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Δv)2x2−x1D. 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x2+x1)Δvx2−x1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D被分成三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一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1:2:3B. 物体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1C. 物体通过 B 、 C 、 D 三点的速度满足 v C =√v B 2+vD 22D. 物体通过 B 、 C 、 D 三点的速度满足 v C =v B +v D27. 如图所示,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 B 、 C 、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 =2 m ,BC =3 m ,且物体通过 AB 、 BC 、 CD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 可以求得 CD =4 mC. 可以求得 O 、 A 之间的距离为 1.125 mD. 可以求得 O 、 B 之间的距离为 12.5 m8.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 v 射入。

(完整word版)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试题和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试题和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测试题 2017.1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 .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C .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D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体现出惯性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9、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 A .100m/s ; B 、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10.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的9个位置,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在第2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B .在第2秒末,两车的速度相同C .在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 .在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2、在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用水平的力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不动。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Word版含解析

(10“快”或“慢”),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慢0.3 m/s(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振针上下振动,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的原理来工作的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已知交流,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0.12 s0.06 s0.04 s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用包含该点且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点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2点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需要注=0.1 s .根据v -=x t得: x知识点四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v B v C v D v E v F 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v Bv C v D v 0.400 0.479 0.560 0.640知将计算出的各点速度描在坐标纸上,并将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无法比较假设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8.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 ,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 ,由v =Δx Δt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9.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答案】A【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0.004 m/0.040 s =0.10 m/s.10.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 、B 、C 、D 、E 、F 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 =11.0 mm ,AC =26.5 mm ,AD =40.0 mm ,AE =48.1 mm ,AF =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速度不变B .速度越来越大C .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AB =11.0 mm ,BC =AC -AB =15.5 mm ,CD =AD -AC =13.5 mm ,DE =AE -AD =8.1 mm ,EF =AF -AE =14.4 mm ,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0、1、2、3、4、…,测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为x 1=30.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x 2=48.0 mm ,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0.3 0.48【解析】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说明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5T =0.1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x t 得,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1=x 1t=0.3 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2=x 2t=0.48 m/s. 12.某学生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源,而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时,小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小,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来不便,产生较大误差,即小车离滑轮端太近不妥..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 cm、x2=7.67 cm、x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点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98由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5T=0.1 s.ΔxΔt得:8.91+9.53+10.15cm/s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求小车的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分析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1)31.35 cm/s(2)见解析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增加.。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一、单选题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1. 图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已知,,,,,则第三个记数点的速度等于A .B .C .D .2. 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纸带,纸带上依次打下了0、1、2、3、4、5六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均为T ,则两计数点1、4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B .D .D .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B .交流电源的频率A .直流电压的高低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取决于()3.C .A .二、多选题三、实验题4.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经计算,通过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B .位移C .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5. 下列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②关掉电源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 -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④把纸带装好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A .⑤④①②③⑥B .⑤④①③⑥②C .⑤④①⑥③②D .⑤④①②⑥③6. 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 )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7. 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_______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8. 下图为接在周期为T=0.02s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约为 m/s.9.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10.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若电源的频率是50Hz ,则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打出的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11. 某次用电火花计时器做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则B 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为________cm ,B 运动到E 的时间为________s ,B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 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0到6是七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是50Hz ,各点间距如图,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3.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再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计算结果均14. 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_2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_2

第19周物理测试(实验专练)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

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如图(单位:cm)(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仪器,目前实验室使用的计时器有和,前者接的电源电压为,后者为,都是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它每隔s打下一个点。

(2)通过纸带可计算得到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纸带上的B点和E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B= m/s,V E=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V B V E先用公式表示,再写数值)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0.5 1.0 1.5 2.0 2.5/cm)15 15 15 15 15 弹簧原来长度(L弹簧后来长度(L/cm)16.2 17.3 18.5 19.6 20.8弹簧伸长量(x/cm) 1.2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②在图11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③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x用cm作单位):④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中:(1)某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使白纸固定,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点,如图8所示。

(1)下列关于此时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与F 2;B .只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与F 2及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C .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与F 2、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以及结点对应的位置O 。

(2)接着该同学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条,关于此时的操作及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拉橡皮条时必须使结点与位置O 重合 B .拉橡皮条时不必使结点与位置O 重合C .此时必须记录拉力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D .只需记录下拉力的方向而不必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3)此后为了探究F 1、F 2与F ′的关系,应作出F 1、F 2与F ′的( )A .力的示意图B .力的图示F 1图8第19周物理测试(答案)1、(1)计时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220V 6V 交流 0.02 (2)22321654/2)3()()(s m T s s s s s s a =++-++=(3)s m T S S V B /5.0232=+=s m TS S V E /1.1265=+= 2、(1)2.3 3.5 4.6 5.8 (2) (3)k ≈4.2N/cm (4)F=4.2x3、(1)C (2)AC (3)B第19周物理测试(答案)1、(1)计时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220V 6V 交流 0.02(4)22321654/2)3()()(s m T s s s s s s a =++-++= (5)s m T S S V B /5.0232=+=s m TS S V E /1.1265=+= 3、(1)2.3 3.5 4.6 5.8 (2) (3)k ≈4.2N/cm (4)F=4.2x3、(1)C (2)AC (3)B。

2020秋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Word版含解析

限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 cm ,则( C )A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 m/sB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 m/sC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 m/sD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 m/s解析:从第1个点到第6个点间的时间为5×0.02 s =0.1 s ,则平均速度v =x t =18×10-2 m 0.1 s=1.8 m/s ,C 正确. 2.某同学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拉动纸带,但纸带上打出的点间距不相等,这可能是因为( D )A .电源频率太高B .错用了直流电源C .电源电压太低D .拉纸带时没有保持匀速 解析:打点计时器能打点说明它能正常工作,故其属正常使用.间距不相等,说明拉动时不是匀速的.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纸带上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B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C .作v -t 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D .在数据处理时,常用公式法和图象法解析: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但相隔四个点时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计算时更方便,A项对;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进行估读,B项对;作v-t图象时,应使尽量多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大胆舍弃,C项错;数据处理可选择公式法和图象法中的某一方法,D项对.4.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哪条纸带的加速度最大(A)解析:4条纸带的时间间隔相等,其中C、D两条纸带上的点间隔均匀,表明它们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加速度为0.A、B两条纸带上的点间隔在不断增大,且A条纸带上的点相邻两间距之差较大,故纸带A的加速度最大.5.在探究“小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计数点序号12345 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过计数点的速度v(cm/s)44.062.081.0100.0110.0168.0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方法A、D偶然误差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小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象,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即方法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6.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BCD)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应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C.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应将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解析: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是把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而电火花计时器,是把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把墨粉纸盘放在纸带的上面,选项A错误;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这样可以保证让尽可能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能较好地控制实验进行,选项B 正确;拉动纸带的方向与限位孔平行,能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选项C正确;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计时器的移动,实验前都要先把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选项D 正确.7.关于纸带上打点间隔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加速运动B .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减速运动C .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匀速运动的D .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变速运动的解析: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由v =Δx Δt知纸带运动是匀速的,若沿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即Δx 变小而时间Δt 不变,说明纸带在做减速运动.8.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CD )A .改用直流6 V 电源B .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 .使用平整不卷曲的纸带D .使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纸带在一条直线上解析:纸带受到的摩擦主要指纸带与振针、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故A 项错.电源电压低可减小摩擦,若过低打出的点会很不清晰,故B 项亦错.使用平整不卷曲的纸带且使纸带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可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等之间的摩擦,故C 、D 两项都对.三、非选择题9.如图是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电源频率为50 Hz)得到的纸带,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D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0.1 s ,位移为0.076_0 m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0.760 m/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0.950 m/s ,F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的认为是0.950 m/s.(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D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0.1 s ,位移为0.076 0 m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AD =0.076 00.1m/s =0.760 m/s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v BC =0.022 0+0.016 02×0.02m/s =0.950 m/s ,F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的认为是BC 段的平均速度,即大小是0.950 m/s.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下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计数,每隔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1 s ,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 1=3.0 cm 、x 2=7.5 cm 、x 3=13.5 cm ,则物体通过计数点1的速度v 1=0.375 m/s ,通过计数点2的速度v 2=0.525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5 m/s 2.解析:T =5×0.02 s =0.1 sv 1=x 22T =0.0750.2m/s =0.375 m/s v 2=x 3-x 12T =0.135-0.030.2m/s =0.525 m/sa =v 2-v 1T =0.525-0.3750.1m/s 2=1.5 m/s 2. 11.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运动,如图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1)由纸带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 B =1.38 m/s ,v C =2.64 m/s ,v D =3.90 m/s.(2)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2.6 m/s 2.(3)若实验中以打A 点时开始计时,利用所得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小车的v -t 图线,将图线延长线与纵轴相交,此交点纵轴坐标的物理意义是开始计时时,小车的速度(或v A ).答案:解析:(1)电源频率为50 Hz ,则周期为0.02 s ,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2×5 s =0.1 s ,C 点的瞬时速度为v C =x BD 2T =0.603-0.0752×0.1m/s =2.64 m/s.(2)纸带加速度为a=ΔvΔt=v D-v B2T=3.90-1.382×0.1m/s2=12.6 m/s2.(3)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线,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此交点纵轴坐标的物理意义是打点计时器开始计时时的速度,即打下A 点时纸带对应的速度.12.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 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图上),其y(填“x”或“y”)轴相当于v轴.答案:图见解析(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b段纸带的长度.(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解析:(1)分别取a 、b 、c 、d 、e 五段的上方中点,并连线,得到的即为v -t 图像,如图所示,y 轴相当于v 轴.(2)t =0.15 s 是BC 时间段的中间时刻,要求t =0.15 s 时的瞬时速度,只需要测b 纸带的长度s b ,然后用v =s b t 即可求得t =0.15 s 时的速度.(3)a 、e 段各自中间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a =s a t ,v e =s e t ,根据a =Δv Δt得a =2 m/s 2.13.如图甲是某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1)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 、B 、C 、D 、E 、F 、G 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F 点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 试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推算出对应F 点的速度v F =0.70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纸带上的数据,作出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t =0时的速度v 0=0.20 m/s ,加速度a =5.0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v F =x EG 2T,其中T =0.02 s ,代入可解得v F =0.70 m/s. (2)v -t 图象与纵轴的交点为t =0时的速度 v 0=0.20 m/s ,加速度a =Δv Δt =0.70-0.2010×10-2m/s 2=5.0 m/s 2.。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考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姓名:班级:【题型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220 V、50 Hz 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V、50 Hz 交流电源D. 刻度尺E. 秒表F. 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B.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3)下图给出了从0点为计时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 cm,x2= cm,x3= cm,x4= cm,x5= cm,x6= cm。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doc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doc

追击和相遇问题一、追击问题的分析方法 :A. 根据追逐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 选择同一参照物 , 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B.找出两个物体在运动时间上的关系; 相关量的确定C.找出两个物体在位移上 的数量关系 ;D. 联立议程求解 .说明 : 追击问题中常用的临界条件 :⑴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 追上前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 , 有最大距离 ;⑵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 , 追上前在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 , 有最小距离 . 即必须在此之前追上 , 否则就不能追上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 , 车后距车 S0=25 处有一个人 , 当车以 1 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 , 人以 6 的速度匀速追车 , 能否追上 ?若追不上 , 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答案 .S 人 -S 车 =S 0∴ v 人 t-at2/2=S0即 t 2-12t+50=02× 50=-56<0=b -4ac=122-4方程无解 . 人追不上车 当 v 人=v 车 at 时 , 人车距离最小 t=6/1=6sS min =S 0+S 车 -S 人 =25+1× 62/2-6 × 6=7m2.质点乙由 B 点向东以 10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 同时质点甲从距乙 12 远处西侧 A 点以 4 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求 : ⑴当甲、乙速度相等时 , 甲离乙多远 ?⑵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答案 . ⑴ v 甲 =v 乙 =at 时 , t=2.5sS=S 乙-S 甲+S AB=10× 2.5-4 × 2.5 2/2+12=24.5m ⑵ S 甲 =S 乙 +S AB at 2/2=v 2t+S AB t 2-5t-6=0t=6sS甲=at 2/2=4 × 62/2=72m3. 在平直公路上 , 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 , 追赶在正前方100m 处正以 v =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的卡车 . 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 v m =20m/s, 现要求摩托车在 120s 内追上卡车 , 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答案 . 摩托车 S 1=at12m 2/2+v tv m =at 1=20 卡车 S 2=v o t=10tS 12=S +100T=t1+t 2t≤ 120s a ≥ 0.18m/s 24. 汽车正以 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 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应在距离自行车多远时关闭油门, 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 , 汽车才不至于撞上自行车?答案 .S 汽车≤ S 自行车 +d当v 汽车 =v 自行车时 , 有最小距离v汽车 =v 汽车0-at t=1sd 0=S 汽车 -S 自行车 =v 汽车0t-at 2/2-v 自行车=3m 故 d≥3m解二 : S=S自行车 +d-S 汽车=(v 自行车 t+d)-(v t-at 2汽车 0 /2)=d-6t+3t 2=d-3+3(t-1) 2当 t=1s 时 , S 有极小值S =d-3 S ≥01 1d ≥3m二、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A.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 列出两物体的运动位移方程;B.找出两个物体的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C.利用两个物体相遇时必须处于同一位置, 找出两个物体位移之间的关系;D.联立方程求解.5. 高为 h 的电梯正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上升 , 忽然天花板上一螺钉脱落, 求螺钉落到底板上的时间.答案 .S 梯 -S 钉 =h∴h=vt+at 2/2-(vt-gt 2/2)=(a+g)t2/26. 小球 1 从高 H处自由落下 , 同时球 2 从其正下方以速度v0竖直上抛 , 两球可在空中相遇. 试就下列两种情况讨论的取值范围.⑴在小球 2 上升过程两球在空中相遇;⑵在小球 2 下降过程两球在空中相遇.答案 .h 1+h2=Hh1=gt 2/2 h2=v0t-gt2/2∴t=h/v 0⑴上升相遇t<v /g∴ H/v >v /g v 2 >gH0 0⑵下降相遇t>v 0/g t′ <2v0/g∴H/v 0>v0/g v 02<gH0 0 0 2 >gH/2H/v <2v /g v2即 Hg>v0 >Hg/27. 从同一抛点以 30m/s 初速度先后竖直上抛两物体, 抛出时刻相差 2s, 不计空气阻力 , 取 g=10m/s2, 两个物体何时何处相遇 ? 答案 .S 1=v0(t+2)-g(t+2) 2/22S2=v0t-gt /2当S1=S2时相遇t=2s (第二个物体抛出2s)S1=S2=40m8.在地面上以 2v0竖直上抛一物体后 , 又以初速度 v0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 , 若要使两物体在空中相遇 , 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 . 第二个物体抛出时与第一个物体相遇t 1=2× 2v0/g第二个物体落地时与第一个物体相遇t 2=2× 2v0/g-2v 0/g=2v 0/g∴ 2v 0/g ≤Δ t ≤ 4v0/g追及相遇专题练习1.如图所示是A、 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知()图 5A . A 比B 早出发 5 s B .第 15 s 末 A、 B 速度相等C.前 15 s 内A的位移比 B 的位移大50 m D.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2. 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B. 20 秒时, 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1 υ/(m ·s )C. 60 秒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D .40 秒时, 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3. 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 4 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 2 s 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 2 m/s 2,试问:(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4. 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 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 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 A、B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5.同一直线上的 A、B两质点,相距 s,它们向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相遇时互不影响各自的运动),A做速度为 v 的匀速直线运动, B 从此时刻起做加速度为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 A在 B前,两者可相遇几次?若 B在 A前,两者最多可相遇几次?6. 一列货车以28.8 km/h 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 m处有一列快车以72 km/h 的速度向它靠近. 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 m 才停止 . 试判断两车是否会相碰7.一列火车以v1的速度直线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在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 处有另一辆火车正沿着同一方向以较小速度v2做匀速运动,于是他立即刹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则 a 应满足什么8. 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 A=4 m/s, B车的速度v B=10 m/s. 当B车运动至A车前方 7 m 处时,B车以a=2 m/s 2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A车追上B车需要多长时间?在 A 车追上 B 车之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9.从同一地点以30 m/s 的速度先后竖直上抛两个物体,抛出时间相差 2 s,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将在何处何时相遇?10.汽车正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 4 m/s 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 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求汽车开始减速时,他们间距离为多大时恰好不相撞?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首先应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中横轴和纵轴的物理含义,其次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两图线的交点则表示某时刻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由图象可知, B 物体比 A 物体早出发 5 s ,故 A 选项错; 10 s 末 A、B 速度相等,故 B 选项错;由于位移的数值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所以前15 s 内 B 的位移为150 m, A 的位移为100 m,故 C 选项错;将图线延伸可得,前 20 s 内 A 的位移为 225 m , B 的位移为 200 m ,故 D 选项正确.2.【答案】 C【解析】 υ—t 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据此得出正确的答案为 C 。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四大实验题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四大实验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四大实验题◆匀速直运的研究:⑴ 目的:研究自由落体运的位移、速度化律⑵ 原理:重物拖着直着落(忽视阻力和空气阻力),打点器打出的下重物的着落程,通只数点的剖析研究,即可研究出自由落体运的性和运律。

⑶ 器械:磁打点器(含复写,低沟通源)或火花打点器,、重物、架台。

⑷ 步:①把打点器直固定在架台上,接好源。

②把穿两个限位孔,下端用到重物上,重物凑近打点器。

③用手捏住上端把拉成直状,先接通源,再松开重物自由着落,重物落地后,立刻关源。

④重复几次,取一条点迹清楚的剖析,用刻度尺量上的点距离。

⑤瞬速度的算:隔很短,可用某段的均速表示某一刻的瞬速,即Vn=⑥作出小运的 v-t。

⑸注意事:① 前重物停在凑近打点器的地点,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的有限度。

② 先启打点器,待其工作定后再放③打完一条要立刻关源,防止其圈而坏。

⑹ (算):情看 2.3 的工具式物体做匀加快直运,加快度是a,在各个相等的T 里的位移分是s1、 s2、 s3⋯⋯有:△ s=s -s =s -s =s -s =⋯⋯ =aT2s -s =(s -s )+(s-s )+(s -s )=3aT2s -s =s -s =⋯⋯ =3aT2 213243414332215263若奇数段,扔掉一段后分两段行位移差量算,偶数段,直接分两段用位移差公式算即可。

◆胡克定律的研究:⑴ 目的:研究力与簧伸的定量关系⑵ 器械:两根簧,同量砝、槽各五个、毫米刻度尺一根、架台一个。

⑶ 步:①将一簧挂在架台上,用刻度尺量,数据入表中。

②在簧上挂一,用刻度尺量,数据入表中。

③在簧上挂2、 3、 4、5 个相同量的,用刻度尺量,数据入表中。

④分算各数据中簧的伸量⑤以力坐,伸量横坐建系描点⑥ 点成,所描的点不必定全在直上,但要注意使两的点数量大概相同。

⑦以簧伸量自量,写出函数的表达式,并分析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

⑷ :同一簧中,其伸量与所受作使劲大小成正比,而常数表示簧的度系数。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

完整word版,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 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 —t 图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1)瞬时速度(2)求加速度: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注意化单位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 1、F 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 1、F 2的合力F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与F 。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与F 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5. 主要测量:用两个测力计拉线绳,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O 点,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数值F 1和F 2及两个力的方向;用一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 点,记录此时F 的TX X V V EG F 265+==2T Xa ∆=23216549)()(T X X X X X X a ++-++=大小和方向。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实验题100道(内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实验题100道(内附答案解析)

实验题(共100小题)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B.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释放小车时,应靠近打点计时器D.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2)如果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中纸带的间距为:s1=1.80cm、s2=2.00cm、s3=2.20cm、s4=2.40cm、s5=2.60cm、s6=2.80cm,则打计数点E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B.秒表C.天平D、弹簧测力计(2)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字母填写)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B.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C.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D. 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3)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若干个计数点,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v,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做出如图3所示的v−t图象。

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7cm、x3=8.29cm、x4=8.91cm、x5=9.53cm、x6=10.15cm,(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3)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大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粤教版)练习:第四章 第二节 影响加速的因素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粤教版)练习:第四章 第二节 影响加速的因素 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A级抓基础1.水平路面上以恒定牵引力加速行驶的货车,突然从车上掉下一包货物,而司机没有发现,则汽车的加速度会如何变化(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确定解析:货车的牵引力不变,阻力变小,所以合外力变大,而质量变小,这两个因素都使加速度变大,故加速度变大,选B.答案:B2.自由下落的钢球和塑料球,不计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 )A.钢球加速度大B.塑料球加速度大C.两个小球加速度相同D.无法比较二者加速度的大小解析:合外力、质量同时影响加速度的大小,两个因素同时起决定作用.只有当质量相同时,合外力越大,加速度才越大,质量越小,加速度才越小.钢球受力大,同时质量也大,塑料球质量小,同时受力也小,二者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相同.C正确,A、B、D错误.答案:C3.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当它刚与正下方的弹簧接触时,它将 ( )A.立即被反弹上来B.立即开始做减速运动C.立即停止运动D.继续做加速运动解析:小球与弹簧刚接触时,弹簧弹力由零开始增大,刚开始会小于小球的重力,合外力向下,所以小球将继续向下加速运动.小球向下运动时,弹簧将被压缩,弹簧弹力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减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弹簧弹力会大于重力,合外力向上,加速度向上,小球将减速下降.答案:D4.探究决定加速度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推理法D.比较法答案: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受力的物体不可能运动,故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受力大的物体速度大,故力是决定物体速度大小的原因C.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作用,它只能保持静止状态不能保持运动状态D.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答案:D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速度越小B.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而速度一定是增大的C.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D.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质量减小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解析:加速度小速度不一定小,加速度也不一定使物体的速度增加,加速度小,说明了速度变化慢,所以选项A、B错误,C正确;加速度随质量的减小而增大,D项正确.答案:CDB级提能力7.(多选)关于“通过小车实验得出: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和受到的外力F,得到a、F、m三者的关系B.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F,得到a、F二者的关系C.保持小车受力F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a、F、m三者的关系D.先不改变小车的质量,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力,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最后得到a、F、m三者的关系答案:BD8.(多选)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是由合外力产生的,所以方向总和合外力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速度跟加速度总是同方向,跟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不论什么情况,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一定相同答案:BD9.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归纳法(2)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C.每次改变拉力的大小,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解析:(2)在本实验中,把沙和沙桶的重量作为小车受的合力,所以挂上沙和沙桶之前小车受的合外力为零,平衡摩擦力时,应让重力的分力平衡斜面和打点计时器产生的摩擦力,选B.答案:(1)A (2)B10.假设一辆洒水车在恒定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马路运动,所受阻力与车重成正比.如果没有洒水时,车子匀速行驶,那么开始洒水后,它将做什么运动?解析:因为原先做匀速运动,则合力为零,而后来质量减少,又因为f与质量成正比,所以f也不断减小.牵引力F不变,所以Ff的值不断增大,所以车子在停止洒水之前做变加速运动,当停止洒水后,做匀加速运动.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_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_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3题;)1. 对于同一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变小B.当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变大C.当纸带运动速度增大时,打点时间间隔增大D.当纸带运动速度增大时,打点间隔增大2. 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3.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时速度.为使ΔxΔt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二、实验题(共8题;)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更准确,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像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交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G.根据公式a1=x4−x13T2,a2=x5−x23T2,a3=x3−x33T2及a¯=a1+a2+a33求出a¯.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填选项代号).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平均速度(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填选项代号).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打点计时器应使用直流电源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A. B. C. D.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所得纸带点间距过密,若利用该纸带分析小车运动情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 每隔9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2sB. 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C. 只研究纸带后端几个间距较大的点所在区域D. 只研究纸带前端较密的几个点所在区域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并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了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图中四个数中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数值)。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word2.摩擦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word2.摩擦力

2.摩擦力必备知识基础练1.冰壶比赛的冰道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

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常在冰壶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壶滑得更远。

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则冰道被擦刷后()A.μ和F f都增大B.μ和F f都减小C.μ增大,F f减小D.μ减小,F f增大2.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金属小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3.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甲为水平输送带,乙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m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几种判断正确的是()A.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D.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输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4.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 cm、15 cm、8 cm,则当它平放、侧放和竖放时,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A.F f1>F f2>F f3B.F f1=F f2=F f3C.F f1<F f2<F f3D.无法比较5.(2022山东临沂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水平推力F将一质量为m的黑板擦挤压在竖直黑板上,黑板擦保持静止状态。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板擦所受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FB.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变成原来的2倍C.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变成原来的2倍D.若适当减小推力,使黑板擦沿黑板向下运动,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mg6.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230 N的水平力推箱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保持小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小车质量m及对应的1m的数据如下表:小车的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的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质量的倒数1m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请在如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m的图象____,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的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条.如图甲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t1为0.0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1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为0.20s.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乙所示.(1)读出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___cm.(2)估算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A.尽量减小钩码质量B.遮光条宽度越窄越好C.其他条件不变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所测的几组数据.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F-x的图线.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3)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_cm.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在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B.使用弹簧测力计应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C.实验中,不仅需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还需要记下细绳套的方向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些(2)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 表示此力____。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方法和典型例题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方法和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 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方法和典型例题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 引人的一种方法。

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 ≤ F 合≤ F1+F2(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例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若两 力大小分别为5 N 、5 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F1、F2相互垂直,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N=10 N合力的方向与F1的夹角θ为: θ=30° 2.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例2】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解析: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任意画一条直线,在有向线段的另一端向这条直线做垂线,就是一种方法。

如图所示。

(3)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3章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3章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1. 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 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2. 关于重心、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B. 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C.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D.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3. 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 B.C. D.4. 某物体放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为40牛,如果把它放在某个行星表面,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2倍,则该物体在此行星表面的A. 质量为4千克,所受重力为40牛B. 质量为8千克,所受重力为80牛C. 质量为8千克,所受重力为40牛D. 质量为4千克,所受重力为80牛5. 如图所示台式弹簧秤准确、完好,在量程范围内使用。

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放置的台式弹簧秤上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秤的示数为15 N。

可知A. 物块受到的弹力是秤盘的形变产生的B. 物块受到的弹力是物块的形变产生的C. 支持力的大小不一定是15 ND. 重力的大小不一定是15 N6. 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A.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B. 重力和弹力C. 重力和下滑力D. 重力、压力和下滑力7.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A. B.C. D.二、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8. 关于劲度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相同、伸长量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B. 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其伸长量必相同C. 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弹簧的伸长量D. 度系数和拉力、弹簧的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本身9.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所有实验题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 cm、5.0 cm、9.0 cm、14.0 cm、20.0 cm。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 B=__________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2)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3)根据图中作出的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

2、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求得()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3、(2010年上海模拟)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的加速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过的500 mL的玻璃瓶装适量水,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使其刚好每隔1.00 s滴一滴。

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至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

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

设该同学质量为50 kg,摩托车质量为75 kg,g=10 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1)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2010·重庆高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 A=16.6 mm,s B=126.5 mm,s 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m/s(取2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用s A、s B、s D和f表示)。

6、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7、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________(x用m作单位);(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 N/m;(3)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x2=________ cm。

8、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描下________,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________,再记下____________。

9、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_____________;B中是_______________。

(2)在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 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1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__________造成的。

12、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1)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探究实验,画出了各自如图所示的a-F的图像,从图像可知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取值不同,其中同学的取值较大。

(2)在探究a与m的关系时,当增加小车的质量时,为了使小车所受外力F一定,必须。

(3)在m一定时,测得a与F的有关数据如下表:a/m/s2 1.98 4.06 8.12F/N 1.00 2.00 3.00 4.00请你根据下列纸带以及提供的数据补充上表中的空格,该数值应为m/s2,其中s1=3. 67 cm,s2=9. 61 cm,s3=15. 69 cm,s4=21.75 cm,s5= 27. 78 cm,s6= 33. 74 cm。

图中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从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的结论是:。

13、(海淀区测试)用水平力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随之变化,a和F的关系如图所示。

g取10m/s2。

(1)根据图线所给的信息,求物体的质量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改用质量是原来2倍的同种材料的物体,请在上图的坐标系上画出这种情况下的a-F图线。

(要求写出作图的根据)14、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15、(2010·台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A.当m1=m2、F1=2F2时,x1=2x2 B.当m1=m2、F1=2F2时,x2=2x1C.当m1=2m2、F1=F2时,x1=2x2 D.当m1=2m2、F1=F2时,x2=2x116、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如图所示有一处失误,假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

(1)观察图可知,他的失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他根据所建立坐标系记录的数据,运用教学实验原理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17、(05年南京质量检测二)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

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

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如图。

量出ab长度L=20.00cm。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1=70.00cm。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2=80.00(cm)。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3=100.00cm。

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 o= m/s,钢球击中b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 by= m/s。

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钢球2011年高一物理复习练习题(实验部分)参考答案1、〔答案〕(1)0.25,0.45 (2)v~t图象如图所示(3 )1〔解析〕(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所以v B=s AC2×0.1 s=0.050.2m/s=0.25 m/s,v CE=s CE2×0.1 s=0.14-0.050.2m/s=0.45 m/s。

(2)利用中间时刻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计算C、D、E三点的瞬时速度。

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

(3)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 = 0.55-0.250.3m/s2=1 m/s2。

2、〔答案〕ABC〔解析〕由s23-s12=s34-s23可求s23,故C正确;由Δs=aT2可求a,故B正确;由v2=s132T可求v2,再由v2=v1+aT可求v1,故A正确,但物体原来的初速度无法求出,故D错。

3、〔答案〕(1)3.79(2)0.19〔解析〕(1)由匀变速运动公式Δs=aT2,可得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a1=8.31-4.52(1.00)2m/s2=3.79 m/s2。

(2)方法同上,可得摩托车减速时的加速度a2=9.98-10.17(1.00)2m/s2=-0.19 m/s2,负号表示摩托车做减速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