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波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概述
规则波浪诸要素
波峰、波谷 波高(H)、波长(l)、周期(T) 波速(c)、波幅(a) 、波陡(H/l) 波数(k)、圆频率(s) 波峰线、波向线
波浪概述
波峰线和波向线
波浪概述
波浪要素表示法
平均波高
H 1 N
H N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波高总数。
i 1 i
N
Hi p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N个 1/p大波平均波高 i 1 波高中前N/p个大波波高,以H1/p表示。当p=3时,H1/3称为1/3大 波平均波高(有效波高);当p=10时,称为1/10大波平均波高(显 著波高)。其余依次类推。
质量输送速度U
有限振幅波的水质点运动轨迹
u*随深度增加而指数减小。
有限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理论 ← Stokes wave
与小振幅波不同,有限振幅波的动能大于势能,即 Ek>Ep,且铅直方向上的动能大于水平方向Ekv>Ekh。 波高相对波长超过一定限度时,波面将破碎,其理 论值是 >=1/7。但实际上 >1/10时,波峰就会破碎。
小振幅波
波群由两列振幅相等,波 长和周期相近,传播方向相 同的正弦波叠加而成。 z1=a sin(kx-st) z2=a sin(k’x-s’t) 波群的波面方程:z=2a cos[(k-k’)x/2-(s-s’)t/2]∙sin[(k+k’)x/2-(s+s’)t/2] 合成波速 c 合成振幅 a c=(s+s’)/(k+k’) 合成振幅变化范围 2a 合成振幅变化速度(s-s’)/(k-k’)=ds/dk=cg 利用波动频散关系s2 = kg tanh(kh)
小振幅波
波浪叠加
小振幅波
小振幅波的合成
实际海浪是复杂的随机波动。
根据波动叠加原理,复杂波动可看作由许多简单 波动叠加而成。 合成波的性质取决于叠加前简单波动的振幅、周 期、波长及传播方向等。 最常见的合成波有驻波和波群。
小振幅波 驻波由两列振幅、周期、 波长相等,但传播方向相 反的正弦波叠加而成。 z1=a sin(kx-st) z2=a sin(kx+st) 因此,驻波波面方程:z =z1+z2 =2a sinkx cosst 显然,在x=±(2n+1)l/4 (n=0,1,…)各点处,波面z在一个周期内具 有最大的升降幅度,这些点称为波腹。 而在x=±nl/2 (n=0,1,…)各点处,波面z在一个周期内恒为零,这些 点称为波节。 波腹处水质点只有垂直速度分量w,波节处水质点只有水平速度分 量u,其余水质点水平和垂直速度分量均有;波面|z|值达到最大值时, u=w=0,波面z=0时u和w达到最大值; 驻波波形并不向前传播,所有水质点均围绕各自平衡位置作振动。
C gh
T l
gh
来自百度文库
当1/20<h/l<1/2时,称为过渡波(或中间波),则必须考虑浅水 订正项tanh(kh)。
exp( x) exp( x) tanh x exp( x) exp( x)
为双曲正切函数 当x→0,tanhx→x 当x→∞,tanhx→1
小振幅波
波浪能量
小振幅波
小振幅波水质点轨迹
小振幅波
水质点轨迹
对于深水小振幅波动,平衡位置在(x0, z0)的水质点的轨迹为 (x-x0)2+(z-z0)2=a2exp(kz0),式中a为海面小振幅波动的振幅。即, 深水小振幅波动时水质点轨迹为圆,其半径为r=aexp(kz0)。 在海面时z0=0,则r=a;海面以下z0<0,则r=aexp(k|z0|),即r随 深度增加而指数衰减;当z0=-l/2时,则r=aexp(-p)≈0.043a,即该 深度处水质点轨迹圆半径是海面处水质点的4.3%。由此可见, 小振幅波动在相当于半个波长的深度以下,其波形已可忽略, 故当水深|z0|≥l/2时,即可当作深水波来处理。 对于浅水(|z0|<l/20)小振幅波动,可以证明,水质点的轨迹为 椭圆,其长轴与x轴平行;短轴则与z轴平行,且随深度增加而 减小。水底时,短轴变为0,即水质点只作水平往复运动。
k
2
16
u和w分别是波动中水质点水平和垂直速度。
小振幅波
波浪能量
由此,在一个波长、单位波峰线宽度内,波动的动能和势能 相等,波动总能量E为 1 E EP Ek glH 2 8 显然,它与波高平方成正比,故通常以波高平方作为波动能 量的相对尺度。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波动能量是其总能量,波动中不同水 质点的能量是不断变化的。
事实上,波幅随深度增加而按指数减小,因此,波动总能量 主要在水面附近。
小振幅波
波浪能量
单位时间沿波动传播方向传递的能量在一个周期内 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能流 p ,其计算公式为:
1 2kh p E C1 sinh2kh 2
其中 E E l gH2 8 称为能量密度,表示单位海 面面积水柱内的总能量。 对于深水波, p EC 2 对于浅水波, p EC
p
3p/2
2p 相位 wt
实验结果
H=4.6cm,T=1.0s,h=13cm
z/h= -0.231,H/L=0.045
有限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理论 ← Stokes wave
随着波高的增大,有限振幅波波剖面的非对称性逐渐增强。
12
Stokes波的波剖面不 是简谐曲线,相对于平 均水面是不对称的,其 水质点振动中心高于平 均水面ka2/2。
1 2kh 得到 cg c1 sinh2kh 2
波群传播速度
对于深水波,2kh/sinh2kh=0,cg=c/2 对于浅水波,2kh/sinh2kh≈1,cg=c
小振幅波
由船只行进所产生的波浪—— 船波,便具有波群的特性。
有限振幅波
水面变动h [cm/s]
有限振幅波概念
平均周期
1 T N
p H 1p N
N/ p
T N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周期总数。
i 1 i
N
1/p平均周期
p T1 p N
N/ p i 1
T N、p同上。当p=3时称为有效周期T1/3;
i
当p=10时称为1/10平均周期。依次类推。通常有T1/3= 1.15平均 周期,T1/10=1.31平均周期,T1/10=1.14T1/3。
波浪概述
当波长小于1.74cm时,表面张力效应较为重要,这种涟漪小波(表面张 力波)具有圆形波峰以及V型波谷。 当波长较长时,重力效应就变得比较重要,此时波形和正弦曲线非常 相近,这是重力波的特性。 当波浪能量不断增加,重力波的波形便会渐渐改变为波峰变尖而波谷 则变圆的形状,当波陡达到1/7或以上时波形就无法支撑而发生碎波。
是指运动过程中所产生或具有的能量。包括波动中水质点 运动动能和波面相对于平均水面的重力势能,它沿波浪传播 方向不断向前传递。
对于小振幅波可以证明: 波峰线方向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波面相对于平均 水面的重力势能 E z l gzdxdz 1 gH 2l
p
0
0 0
0
16
波峰线方向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自海面到波动消失处波 动所具有的动能 E z l 1 (u 2 w2 )dxdz 1 gH 2l
2
或
C
gl tanh( ) kh 2p
gT tanh(kh) 由于l=CT,因此波速(C)和周期(T)关系式 C 2p
小振幅波
波速(C)、波长(l)及周期(T)
gT C tanh(kh) 2p
gl gT 2p 2p
对于深水波(h/l≥1/2),理论上即 C kh→∞,则tanh(kh)≈1,故有 对于浅水波(h/l<1/20),理论上 即kh→0 ,则tanh(kh)≈kh,故有
溢出型碎波(Spilling breakers)
波浪破碎
当波峰附近的水粒子向前运动的速度比波形移动 崩卷型(Plunging breakers) 还要快时,波浪便破碎。
当波面上水分子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重力 加速度是,水分子便会脱离波面,波浪也会破碎。 崩塌型(Surging breakers) 波浪波碎未必限定在海滩上,深海也可发生,如 白浪滔天。 波浪破碎一般表现为三种形态。
第5章 波 浪
波浪概述 小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 风浪和涌浪 浅水区波浪 海洋内波 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海啸 中国近海波浪特征
波浪概述
波浪是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其显著的特征是周期性和 随机性。
海面的波浪以风所产生的风浪及其演变而成的涌浪最 为常见,两者合称为海浪。
此外,海底火山、地震、气压变化、天体引潮力等也 会产生波浪。 海洋中波浪的周期和波长分布范围很大。
波浪概述
小振幅波
定义
是指波动振幅相对于波长为无限小(a/l→0),重力为其 唯一外力的海面规则波动,具有正弦波形。 理论上,可根据海水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和初边界条 件,在一定假定条件下求解其运动规律。
小振幅波
波面方程
在右手直角坐标系中,二维小振幅重力波波面方程为 z = a sin(kx-st),式中z为t时刻位于坐标x处的水面相对 于平均静止水面的位移,a为振幅,kx-st为幅角,k和s 分别为波数和圆频率,且k=2p/l,s=2p/T。 当水深为h时,可证明 s2= kg tanh(kh),上式称为频散 关系。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8
h=20m T=10s
h [m]
4 0 2 4 6
H=12m H= 9 m H= 6 m
8 10
t [s]
-4
水面波形的Stokes波理论近似
有限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理论 ← Stokes wave
有限振幅波波速不仅与波长与关,而且与波陡与关。 通常波陡越大,则波速也越大。
c2
gl (1 p 2 2 ) 2p
波浪概述
波浪分类
按成因:风浪、涌浪、近岸浪、潮波、风暴潮及海啸等; 按周期:毛细波(<1s)、重力波(1~30s)、超重力波(数分钟~ 数小时)、潮波(12~24小时)和长周期波(数天); 按波形:前进波和驻波; 按水深与波长之比:深水波 (h≥l/2)、过渡波(l/20<h<l/2) 及浅水波( h≤l/20); 按作用力性质:自由波(如涌浪、海啸)和强迫波(如风 浪、潮波) 按发生深度:表面波和内波; 按振幅与波长之比:小振幅波(或线性波)和有限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波速大于小振幅波,当陡陡很小时,与小 振幅波波速相同。
有限振幅波
有限振幅波理论 ← Stokes wave
有限振幅波水质点轨迹近似为圆,但在一个周期内不封闭。
水质点沿波动 传播方向上所产 生的净位移 u* = k2a2cexp(2kz0)。 k2a2c即为“波 流”,其在波浪 传播方向上运输 的海水体积为 ka2c/2。
垂直速度w [cm/s]
有限振幅波的波动理论 很多,主要有Stokes波、 Cnoidal波、孤立波等。
水平速度u [cm/s]
振幅相对于波长不能忽 略,与小振幅波相比,它 更接近实际海浪。
3 2 1 0 -1 -2 30 20 10 0 -10 -20 10 0 -10
小振幅波
p/2
有限振幅波
风浪和涌浪
北太平洋上的风浪
风浪 (Wind Wave)
由风直接作用引起的水面波动称为风浪。 风浪特征:周期较短,波面不规则,波长短。 风浪波向与风向一致,波高取决于风力、风区、风时。
不 同 波 长 、 波 速 与 水 深 的 关 系
小振幅波
波速(C)、波长(l)及周期(T)
dx s l 波速表示波形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C 令kx-st=常数,并将其对时间t求导,则 dt k T
利用频散关系s2= kg tanh(kh),可得波速(C)和波长(l)关系式
g gl C tanh(kh) tanh(kh) k 2p
小振幅波
波浪运动的水质点轨迹
波峰前部为水质点的辐聚区,波面未来上升,而波峰后部则为辐散 区,未来波面下降,从而使波形不断向前传播,而水质点却只围绕自 己的平衡位置作圆周运动。 水质点在波峰处具有 正的最大水平速度,在 波谷处具有负的最大水 平速度,且其铅直速度 分量w皆为零。
处在平均水面上的水 质点,水平速度分量皆 为零。铅直速度分量最 大。而且波峰前部为正 (向上),波峰后部为负 (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