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九章发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8章-发热 演示课件
发热的机制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免疫复合物 类固醇
产EP细胞
产热 ↑
体温↑(发热)
散热↓
骨骼肌紧张、寒战 运动神经 调定点↑
皮肤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
EP
体 PGE、Na+/Ca2+
温 调
NO、cAMP、CRH
节 中 枢
AVP、α-MSH、 annexin A1、IL-10
24
三 发热的分期和热型
10
三、过热(hyperthermia)
癫痫大发作,甲亢 某些全麻药
中暑,汗腺缺乏症
下丘脑损伤 出血,炎症
产热过度
散热障碍 被动性体温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
体温>调定点
11
四、生理性体温升高
见于: 剧烈运动 月经前期 心理性应激
12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主要内容
一、发热激活物 二、内生致热原(EP)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一)致热信号传入中枢 (二)中枢调节介质重置体温调定点 (三)体温调定点重置后体温的变化时相
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
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
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0. 5h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色深。
体征:体温40.8C,心率116次/分、律整,呼吸24次/分,血压
13. 3/8kPa。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血,
3
常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4 0
C
3 9
3 8
《病理生理学6发热》课件
• 引言 • 发热的机制 •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 发热的治疗与预防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 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 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
持体温相对恒定。
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产热与 散热动态平衡失调时,则会出现
发热。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 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是指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 、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等引起的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发热原因。
非感染性发热则是指由于无菌性坏死物 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 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 枢功能失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 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但持续高热会对机体造成一定 程度的损伤。
针对发热的治疗,应首先明确 病因,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热的机制,进一步揭 示发热对机体免疫、代谢等方面
惊厥、代谢紊乱等。
02
发热的机制
致热原与内生致热原
致热原
指能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 的变化的物质,包括外致热原和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指来自体内的某些物质,如白细 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它 们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 热。
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有一个预 设的体温调定点,当体温高于或低于 这个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各种机制 来调整体温,使之回到调定点温度。
发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三)呼吸功能改变
代谢↑→ CO2 ↑ 血温↑→(+)呼吸中枢
呼吸加强
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四)消化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 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与临床护理
发热是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一定程度的发热,可 以诱发各种防御反应,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在有些 急性传染性疾病中一定程度的发热,常表示机体良好 的反应能力;对病情严重而发热不显著的患者,常表 示机体缺乏反应能力。 但过高过久发热,对机体不利,例如导致细胞变性坏 死,高代谢加重器官负担使心脏过度负荷,严重者可 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
传出N
传出N
散热
(汗腺、皮肤血管、呼吸)
产热
(骨骼肌、肝、甲状腺)
体温恒定
正常成人体温: 腋下 36~37 .4 C 口腔 36.7~37.7 C 直肠 36.9~37.9 C
A
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 为发热。
体温升高的分类
生理性体温 病理性体温
发热 (体温 = 调定点)
散热↓
产热↑
体温上升
热限
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ºC,为什么? 负调节介质是一类对抗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的物质,主要 包括精氨酸加压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等等。 这种发热时体温升高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的现象称为热限。 这是机体自我保护功能和自稳调节机制,对防止体温过度 升高而导致的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具有保护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概念; 2.熟悉发热的原因、发热发生的机制、发热的时相、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3.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防治原则和临床护理。
病理生理学案例版发热课件演示文稿[可修改版ppt]
体温>调定点
表6-1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病因 发病机制 防治原则
过热
无致热原 调定点无变化 物理降温
发热
有致热原 调定点上移 针对致热原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Causes and mechanisms)
发热激活物 EP
产EP细胞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 散热↓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性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蛋白质,不耐热,600C 40min失活; 产生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 亚型:多种,IFN和IFN 与发热有关; 致热特点:①单相热,反复注射产生耐受。
②是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 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重要EP。
支持依据
外毒素 G+及部分G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散出
蛋白质
内毒素
G-
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 释出 脂多糖
稳定性 差、60~80℃ 30m破坏 好、160℃ 2~4h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
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
DIC等
抗原性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 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包括外源性致热 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细 菌
病 毒
真 菌
螺 旋 体
疟 原 虫
Ag 类 致 固炎
Ab 醇 物
微生物---外源性致热原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
发烧病理学课程设计
发烧病理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发烧的病理学定义、分类及常见病因;2. 掌握发烧的生理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3. 熟悉发烧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技能目标:1. 能够描述发烧的病理生理过程,分析不同病因导致的发烧特点;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发烧的临床现象,提高病例分析能力;3. 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发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发烧病理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医疗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发烧病理学知识,提高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但发烧病理学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病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发烧病理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发烧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发烧的病理学定义,阐述不同类型的发烧及其特点,如感染性发烧、非感染性发烧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烧概述2. 发烧的生理机制:讲解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介质等生理机制,分析发烧病理生理学改变。
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烧的生理机制3. 发烧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学改变:阐述各种常见病因,如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分析其病理生理学改变。
教材章节:第三章 发烧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学改变4. 发烧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介绍发烧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头痛等,讲解诊断方法及辅助检查。
教材章节:第四章 发烧的临床表现与诊断5. 发烧的治疗原则:阐述发烧的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等,分析不同类型发烧的治疗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发烧的治疗原则6. 发烧病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能力。
病理生理学-发热 PPT课件
(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1.高热(>40℃)病例
2.心脏病患者 3.妊娠期妇女 4. 解热措施 (1)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中草药 (2)物理降温
病例分析
患儿,男,3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3 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 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 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小时突起惊厥而急送 入院,尿少,色深。 查体:T 41.3℃, P 115次/min, R 24次/min, Bp 100/60mmHg。 疲乏,嗜睡,重症病容,面红,口唇干燥, 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心律整齐, 双肺呼吸音粗糙。 实验室检查:WBC 17.3×109/L, 杆状核中性粒细胞2%, 淋巴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2%,分叶核中性粒细胞80%。
17~25
MIP-1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合 分子量 1000~2000 12~18
(KD)
糖蛋白 肝素结
15~17
蛋白质 ?
耐热性 致热
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小:单峰热 大:双峰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LPS结 合蛋白
激活NF-κB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
产EP细胞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发 热 激 活 物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类固醇 致炎物
单核细胞
直接 下丘脑 OVLT Na+/Ca2+ cAMP PGE
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202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contents •发热概述•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发热的危害及并发症•发热的防治措施目录01发热概述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不足,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出现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
发热口温为36.3~37.2℃,肛温为36.5~37.7℃,腋温为36℃~37℃。
正常体温发热定义发热激活物指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合成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如细菌的内毒素、病毒的核酸等。
致热原指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内生致热原指由激活物激活而产生的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发热机制感染性发热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发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非感染性发热指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过敏反应、风湿性疾病、肿瘤等。
发热的分类02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病因感染炎症Array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肿瘤其他恶性肿瘤可引起肿瘤性发热。
如手术、药物等引起的发热。
影响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温度等。
环境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等。
生理因素如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
病理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
心理因素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与发热相关的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
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03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神经调节温度感受器身体内存在温度感受器,感知体内外温度变化。
神经调节途径通过温度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调节皮肤血管、骨骼肌等组织的活动,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异常神经调节在感染、炎症等病理状态下,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正常。
病理生理学发热(七版)
EP通过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OVLT区
M
毛细血管 M
EP
POAH 神经元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视神经交叉
POAH 神经元
?
EP
“调定点”上移
中枢性介质!
中枢性介质(即发热介质):能介导EP调节体温调定点的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PGE) Na+/Ca2+比值 环磷酸腺苷cAM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一氧化氮(NO)
外致热源
1.细菌 2.病毒 3.真菌 4.螺旋体 5.疟原虫
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如本胆烷醇酮 3.其他:如尿酸盐结晶、石胆酸
G+细菌
外毒素
G-细菌
内毒素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球菌
伤寒杆菌 淋球菌 脑膜炎球菌
此外 ,G-细菌和G+细菌的全菌体
内生致热源(EP)
1.定义: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 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 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产生和释放;
IL-6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但作用弱于IL-1和TNF。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由巨噬、淋巴细胞等产生的肽类物质; 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都可以诱导TNF的产生和释放; 致热活性类似于IL-1,TNF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刺激IL-1的产生。
Chapter 5
发热
Fever
教学大纲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外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的
概念;发热的病因和基本机制。 2.熟悉发热各期的热代谢特点,发热时机体的主要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九章发热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九章发热。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九章发热(二)学习任务1、发热的概念、原因与机制2、发热分期及各期特点3、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三)任务实施任务一发热的概念与病因➢概念: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同时伴发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称为发热。
➢原因:1、外源性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原称为外源性致热原。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可引起传染性发热。
在所有发热中,传染性发热占50%~60%,其中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是最常见外源性致热原,耐热性高(干热160℃2h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2、体内产物除病原微生物以外,一些体内物质如无菌性炎症和恶性肿瘤产生的组织坏死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性类固醇和尿酸盐、硅酸盐结晶等也可引起发热,称为非传染性发热。
(1)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异型输血或免疫注射等可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以及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这些均可引起发热。
(2)致热性类固醇肾上腺、睾丸的某些代谢产物给人体注射能引起发热,本胆烷醇酮是其典型代表,它是睾丸酮的一种中间代谢物,对人体有较强的致热作用。
(3)无菌性炎症产物在无菌性炎症的渗出物中含有能诱导内生致热原生成的物质,可引起发热。
(4)尿酸盐、硅酸盐结晶等。
任务二发热分期及各期特点发热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每期都有自己的临床和热代谢特点。
1.体温上升期发热的开始阶段体温不断上升,称为体温上升期。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体温调节机制
自主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 稳定。
行为性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行为(如寒战、出汗、改变姿势等) 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
发热的病理生理过程
致热原作用
01
细菌、病毒等感染可产生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
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根据病因不同,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通 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由药物反应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
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根据发热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急性发热通常持续时 间较短,而慢性发热则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正常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维持在36.5℃至37.5℃之间。
发热的分类
01
低热
体温在37.5℃至38℃之间,多见于 结核病、风湿性疾病等。
高热
体温在39℃至41℃之间,多见于严 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
03
02
中度发热
体温在38℃至39℃之间,多见于感 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超高热
体温在41℃以上,极少见,多为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
病例二:非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由非微生物感染性疾 病引起,如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等。
VS
详细描述
非感染性发热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通常 没有明确的感染灶,患者可出现畏寒、乏 力、关节疼痛、皮肤干燥等症状。常见的 非感染性发热包括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血液系统肿瘤等。
病例三:复杂发热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
内容提要:
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九章发热。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九章发热
(二)学习任务
1、发热的概念、原因与机制
2、发热分期及各期特点
3、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三)任务实施
任务一发热的概念与病因
➢概念: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同时伴发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称为发热。
➢原因:
1、外源性致热原
来自体外的致热原称为外源性致热原。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可引起传染性发热。
在所有发热中,传染性发热占50%~60%,其中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是最常见外源性致热原,耐热性高(干热160℃2h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2、体内产物
除病原微生物以外,一些体内物质如无菌性炎症和恶性肿瘤产生的组织坏死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性类固醇和尿酸盐、硅酸盐结晶等也可引起发热,称为非传染性发热。
(1)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异型输血或免疫注射等可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以及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这些均可引起发热。
(2)致热性类固醇肾上腺、睾丸的某些代谢产物给人体注射能引起发热,本胆烷醇酮是其典型代表,它是睾丸酮的一种中间代谢物,对人体有较强的致热作用。
(3)无菌性炎症产物在无菌性炎症的渗出物中含有能诱导内生致热原生成的
物质,可引起发热。
(4)尿酸盐、硅酸盐结晶等。
任务二发热分期及各期特点
发热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每期都有自己的临床和热代谢特点。
1.体温上升期发热的开始阶段体温不断上升,称为体温上升期。
因体温调定点上移,原正常体温低于调定点水平变成了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到达散热器官,使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散热减少;同时指令到达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增强,产热随之增加。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为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因而升高。
由于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因而病人皮肤苍白并感觉发冷或恶寒;因竖毛肌收缩,皮肤出现“鸡皮疙瘩”。
由于寒战中枢兴奋,出现寒战。
2.高热持续期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便不再继续上升,而是在这个与新的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高水平上波动,称为高热持续期,也称高峰期。
由于此期体温与调定点相适应,所以寒战停止并出现散热反应。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因散热反应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畏寒停止,而且由于皮温高于正常,病人反而自觉酷热。
由于皮肤温度升高加强了水分蒸发,因而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3.体温下降期由于发热激活物、内源性致热原、和中枢发热介质被清除,此期上升的体温调定点回降到正常水平,这时由于血液温度高于调定点水平,热代谢表现为散热增多,产热减少,体温下降,直到恢复到与新的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此期由于高血温及皮肤温度感受器传来的热信息对发汗中枢的刺激,病人出汗较多,严重者可致脱水。
任务三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1、机体代谢变化
体温升高时物质分解代谢加快,这是体温升高的物质基础。
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所以发热病人的物质消耗明显增多。
如
果持久发热,而营养物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病人就会消耗自身的物质,导致消瘦和体温下降。
(1)糖代谢发热时由于产热的需要,能量消耗大大增加,因而对糖的需求增多,糖的分解代谢加强,糖原贮备减少。
由于葡萄糖分解增加,氧供相对不足,使无氧酵解增强,产生大量乳酸。
(2)脂肪代谢发热时由于糖原贮备减少,加上发热病人食欲较差,糖类摄入不足,机体动员脂肪贮备,脂肪分解明显增加,可占总能量的60%~80%(正常占20%~25%)。
(3)蛋白质代谢发热时机体分解糖原和脂肪的同时,蛋白质也分解供能。
随着蛋白质的分解加强,血浆蛋白减少并出现氮质血症,尿氮增加。
如果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机体将会出现负氮平衡,抵抗力下降,组织修复能力降低。
(4)维生素代谢发热时由于病人食欲不振和消化液分泌减少,可导致维生素摄取和吸收减少;又因机体代谢增强而消耗增多,患者往往出现维生素特别是C族和B族维生素缺乏。
(5)水与电解质代谢体温上升期尿量明显减少,水、Na+、Cl-潴留于体内。
而在体温下降期,由于尿量的恢复、皮肤和呼吸道的水分蒸发增多及大量出汗,又可导致脱水。
因发热时组织分解加强,细胞内的钾向细胞外释放,造成血钾及尿钾增高。
由于发热机体的代谢紊乱,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机体的功能变化
(1)中枢神经系统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高热病人的神经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有的病人可能出现烦躁、失眠、谵妄和幻觉,机制尚不清楚。
6个月至6岁儿童高热时可出现热惊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质下中枢兴奋性易增强有关。
(2)循环系统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1℃,心率约增加18次/分。
心率加快主要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及血温升高对窦房结的直
接作用。
另外代谢加强,耗O2量和CO2生成量增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一定限度内的心率加快可增加心排出量,但心率过快心排出量反而下降。
在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收缩,可使血压轻度升高;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则因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可轻度下降。
少数病人可出大汗而致虚脱,甚至发生休克,应及时预防。
(3)呼吸系统发热时血温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加上代谢增强、CO2生成增多,共同促使呼吸加深加快,利于更多的热量从呼吸道散失。
但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持续体温升高可因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的抑制,使呼吸变浅慢或不规则。
(4)消化系统发热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5)防御功能改变适度体温升高能激活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但过高或持续过久的发热,则会破坏免疫功能,损害重要生命器官,给机体带来危害。
(四)任务点评
以学生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结果评价。
任务完成好的学生,加平时积分1分。
(五)小结
目前认为,发热不是体温调节障碍,而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较高水平进行而已。
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发热激活物,它包括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和自身产生的某些产物。
发热发生机制的基本环节如下:发热激活物→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内生致热原→发热中枢调节介质→调定点上移→产热↑和散热↓→体温↑。
发热的经过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发热时,体内物质代谢加快,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强,水、无机盐及维生素消耗增多。
发热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六)课后作业
1、简述发热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