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天气分析I—梅雨1

合集下载

梅雨 资料

梅雨 资料

梅雨资料.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

︶﹋丶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1.梅雨(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

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

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

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

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

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

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

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

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

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2)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典型天气梅雨天气过程汇报PPT

典型天气梅雨天气过程汇报PPT
鄂霍次克海
◆西阻高位于乌拉尔山偏东南
方向附近,在 13-14 日整个高
压中心强度有微小减弱
(584
580)但是仍然稳定。
◆东阻高位于鄂霍次克海附近,
稳定少变。
2
7月13日20时500hPa(对流层中层)
鄂霍次克海
◆两阻高之间是一宽广稳定的
低压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上空,
冷空气南下
不断有冷空气南下,与低纬的偏
冷空气华 华
冷空气南下 北
13日20时

山东半岛


空有风的切变线。


冷空气
D华南地区

西太副高
原 山东半岛
印缅槽 青 藏 高 西南涡

孟加拉湾槽

河 西
D
西南涡

低纬偏南气流
暖湿空气
2
7月14日08时850hPa(对流层低层)
◆切变线和西南涡:

500hPa的槽在13至14日逐渐加

深,地面气旋也略有发展,处于
13日20时低涡和切变线 平
(T-Td ≤ ℃ )山东半岛

水汽饱和区
D
西南涡


冷式切变线
PART 03
天气过程小结
3
总结
高低空系统配置:
1.200hPa
南亚高压:高空辐散区
2.500hPa
阻塞高压:冷空气
长波槽:冷空气
西太副高脊线:暖湿空气
印缅槽:暖湿空气
短波槽:槽前上升运动
3
总结
高低空系统配置:
低空急流。
(风速≥12m/s)
冷式切变线
2

一次典型梅雨锋锋面结构分析

一次典型梅雨锋锋面结构分析

一次典型梅雨锋锋面结构分析柳俊杰;丁一汇;何金海【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3(061)003【摘要】1999年梅雨期在长江中下游维持着一条典型的梅雨锋,锋面和梅雨雨带呈东西走向,从中国的四川省一直延伸到日本.锋面两侧的温度及湿度对比明显,并且其上有数个中间尺度的低涡沿梅雨锋依次向东移动发展,在长江中下游造成严重的梅雨暴雨和洪涝.文中分析了1999年这次典型梅雨锋的锋面结构.结果表明,从温度场看,由于梅雨区对流和降水的显著发展,梅雨锋的低层温度对比几近消失,其中上部仍具有典型的上宽下窄的锋面结构,锋面随高度向北倾斜.在低层经向温度场呈现复杂的暖-冷-暖的结构,即北部华北平原为地面感热加热造成的相对较暖的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中间为冷空气南下和降水冷却造成的相对较冷的梅雨区,南部是相对较暖的热带海洋气团.在这种温度场下,由北部低层变性暖气团与梅雨区偏冷空气形成了明显的温度对比区,文中定义这个区域为梅雨赤道锋.因而,在低层东亚梅雨区的锋区结构由梅雨赤道锋和减弱的梅雨锋构成.在600 hPa以上前者消失,只有单一的极锋型的梅雨锋结构.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中给出了东亚梅雨期锋面结构模型图.另外还指出,从假相当位温场分析,主要表现出梅雨区的深厚对流.降雨引起了高θse带及其南北高θse梯度区,其北侧高θse梯度区大致相当于梅雨锋,而南侧高θse梯度区则不是典型意义下的梅雨锋锋面.【总页数】11页(P291-301)【作者】柳俊杰;丁一汇;何金海【作者单位】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相关文献】1.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J], 赵玉春;王叶红;崔春光2.我区大兴安岭林区一次锋面云系及粒子结构分析 [J], 薄玉华3.2018年一次非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毛程燕; 李浩文; 龚理卿; 孙杭媛; 王健疆; 陈慧玲4.上海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分析 [J], 徐颢玮;兰鑫5.南岭山地一次锋面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 [J], 邓雪娇;吴兑;唐浩华;范绍佳;黄浩辉;毛伟康;叶燕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天气梅雨实习报告

典型天气梅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梅雨,又称“入汛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季节性降水现象。

每年的6月至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进入梅雨季节,此时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梅雨的形成机制、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于2023年在某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梅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梅雨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2. 掌握梅雨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分析梅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提高自己的气象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一)梅雨的形成机制和特点1. 形成机制:梅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变动以及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

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加强,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降雨带。

2. 特点:梅雨期间,降水频繁,雨量较大,持续时间长。

雨势以间歇性降雨为主,有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二)梅雨预报1. 基本方法:梅雨预报主要依靠数值预报、卫星遥感、雷达观测等多种手段,结合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2. 技巧:在预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副热带高压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变化,分析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流性降水的发展趋势。

(三)梅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有利影响:梅雨期间,降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 不利影响:梅雨期间,降水频繁,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死亡。

四、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 学习梅雨的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等方式,了解梅雨的形成机制、特点、预报方法等。

2. 参与预报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梅雨预报工作,负责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协助预报员进行预报。

3. 实地调查:为了了解梅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需求和遇到的困难。

4. 撰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后,我根据实习内容和所学知识,撰写了这份实习报告。

梅雨属于什么类型的雨

梅雨属于什么类型的雨

梅雨属于什么类型的雨
梅雨是锋面雨,梅雨是每年夏季,海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向陆地运动的过程中,和陆地上大陆气团相遇,形成了锋面,而大陆气团和海洋气团势力相当,于是锋面在长江流域一点来回摆动,这样就是准静止锋。

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梅雨天气。

梅雨天气的特点是连阴雨不断,空气潮湿,物体发霉,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霉雨”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多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

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

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

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

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

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

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1979-2017年江淮梅雨降水变化及一次典型事件特征分析

1979-2017年江淮梅雨降水变化及一次典型事件特征分析
任晓明J 王伟-周可$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2,云南省气象信息中心,云南昆明650100)
摘要:为了研究江淮梅雨的降水情况,采用了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1979 -2017年全国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
料,欧洲中心的再分析资料与Kaplan Extended的海温异常数据,对这39年里江淮梅雨的变化以及2016年梅雨具
根据侧重点或精密度的不同,研究江淮梅雨有多种 选择站点的方法⑵。徐群等⑶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梅
雨时选取了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 5个气象站的 日降水资料来进行研究,同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定义的长江流域梅雨标准中也是使用的这5个气象台
收稿日期:2019-03-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5034);公益性行业 (气象)科研专项资助项目(GYHY201506001)
Nifiol+2区范围内,是一次典型的东部型El Nino事件,对后期江淮梅雨的降水十分有利。
关键词:大气科学;气候变化;江淮梅雨;海温异常;E1 Nifio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志码:A
doi: 10. 16836/j. cnki. jcuit. 2019.06.012
0引言
江淮梅雨通常是指在每年夏初,湖北宜昌以东 28°N ~34°N的江淮流域出现的连阴雨天气,并且雨量 很大。由于此时正好也是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 称为“梅雨”,又因为此时的空气湿度很大,各种物体 非常容易受潮霉烂,所以又有“霉雨”之称⑴。作为发 生在中国东部的重要天气现象,梅雨季降水是江淮地 区汛期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气象学者研究的 重要课题,中国每年的汛期预报中最为关注之一就是 江淮梅雨。研究表明,中国旱涝灾害多集中发生在长 江流域、淮河流域和东南沿海。江淮地区不仅是中国 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也是经济发达地区。江淮梅雨降 水预报的准确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的生活有着 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中的梅雨季节气候分析

二十四节气中的梅雨季节气候分析

二十四节气中的梅雨季节气候分析梅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在这个季节,潮湿的气候常常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对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梅雨季节的定义和起始时间梅雨是指从农历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之间,大约持续40天左右的一个季节,标志着梅花的盛开和暑气的逼近。

梅雨季节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二、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1. 高温多湿:梅雨季节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多以30摄氏度以上为主。

同时,由于水汽蒸发和大气湿度的增加,梅雨季节的湿度较大,人们会感到闷热和不适。

2. 多雨天气:梅雨季节是雨水集中的时期,每年都是降雨量最多的季节之一。

在梅雨季节,常常伴随着阵雨、雷雨等强降水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

3. 多雷电活动:由于湿气和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梅雨季节的雷电活动频繁,雷电灾害也容易发生。

人们在梅雨季节要注意防范雷电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

4. 多雾天气:梅雨季节的湿度高,会出现较多的雾天气。

雾天气会对交通安全和能见度造成影响,人们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5. 梅雨持续时间较长:梅雨季节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会持续40天左右。

在这段时间内,人们需要做好防潮、防雨和防暑工作,保障身体健康。

三、梅雨季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 服装选择:梅雨季节的气候多湿,人们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物,以便在湿热的天气中保持舒适。

2. 防雨措施:由于梅雨季节的降雨较多,人们在外出时需随时携带雨具,做好保护措施,以防雨水淋湿衣物和其他物品。

3. 防暑降温:梅雨季节伴随着高温天气,人们应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中暑等热射病的发生。

4. 防雷电:梅雨季节的雷电活动频繁,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空旷地段和高大建筑物,确保自身的安全。

5. 防雾保障出行安全:梅雨季节的雾天气多,给交通出行带来困扰。

梅雨是由什么引起的

梅雨是由什么引起的

梅雨是由什么引起的梅雨季一般在六月出现,而出现的地区一般集中在我国中下游地区。

只要到了梅雨季,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

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

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是这样产生了。

另外,它还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每年的梅雨季节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比且长时间会稳定,这样太平洋出来的暖湿气流到此后,上升冷却形成降雨,由于连续降雨时间较长能达到一个月,好多东西会因此发霉故也叫“霉雨”。

梅雨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

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

二、梅雨一般什么时候出现6月上旬—7月中旬,梅雨期长可达一个多月,一般是持续20—25天左右。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

通过佰佰安全。

关于梅雨的研究报告(一)

关于梅雨的研究报告(一)

关于梅雨的研究报告(一)
关于梅雨的研究报告
1. 梅雨的定义和特点
•梅雨是指一年中的某个时段,由于暖湿气流与冷气流的交汇,导致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梅雨期通常出现在夏季,但具体时间和地点因地区而异。

2. 梅雨的地理分布
•梅雨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地区,包括日本、菲律宾、中国南部等地。

•高温高湿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是梅雨形成的主要条件。

3. 梅雨的气候影响
•梅雨期间,降雨量较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高湿度和高温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梅雨对农业的影响
•梅雨期间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好处,但过多的降雨也可能导致水浸和病虫害的发生。

•梅雨对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5. 梅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梅雨期间,湿气重、天气闷热,容易引发健康问题,如湿疹、感冒等。

•雨水增多,交通和户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6. 应对梅雨的措施
•加强防洪工作,确保城市和农田排水系统畅通。

•积极开展农作物防病虫害工作,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注意个人防护,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暴雨天气下户外活动。

7. 梅雨的变化趋势及未来展望
•随着气候变化,梅雨的持续时间和降水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梅雨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梅雨的研究的相关报告,希望能为大家对梅雨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次南京梅雨期降水过程分析

一次南京梅雨期降水过程分析

一次南京梅雨期降水过程分析
周文翀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3(000)017
【摘要】利用地面观测和卫星、雷达等相关资料对2012年7月1日至3日出现
在南京的多次短时对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梅雨期间准静止锋造成的降水,小股冷空气活动对降水区中的对流系统发展有着加强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小幅震荡对梅雨期的对流过程有着密切影响。

最后,本文也根据当时的趋势预报发布与保障工作完成情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总页数】1页(P188-188)
【作者】周文翀
【作者单位】民航江苏空中交通管理分局,江苏南京 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武汉市一次梅雨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王晓勤
2.黄石市2020年梅雨期第五轮较强降水(7月2日)过程分析 [J], 童红梅;童琴;刘
熠炎;潘梦莹;张新宜;吕灿九
3.浙江一次梅雨期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郑一灵
4.2020年梅雨期上海一次强降水过程垂直结构的综合观测分析 [J], 傅新姝;顾问;
彭杰;麻炳欣;郭巍;王晓峰;岳彩军;张燕燕;薛昊
5.孝感市一次梅雨期大暴雨过程降水差异成因分析 [J], 邓凯;张慧娟;杨明伟;阮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梅雨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梅雨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梅雨
梅雨季节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降雨特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宋朝赵师秀的《约客》诗中,第一句就描述出梅雨的降雨是家家雨,也就是锋面带所覆盖的地区都是雨。

另外江南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又说出了梅雨时阴雨连绵的特性;「梅子成熟倾盆雨」则是表示梅雨时雨势相当大。

从这些记述可以知道,梅雨的降雨特性是持续性并夹有较大雨势的天气。

不过也有些记述,如:「梅子黄时日日晴、黄梅时节燥松松」,却是说梅雨时出现的晴朗天气;「吃了端午粽,还有三天冻」的「冷水黄梅」,则表示梅雨来得特别早;另有「阵头黄梅」及「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表示梅雨来得特别迟,以及梅雨过后又再度出现持续降雨天气,这又说明了梅雨降雨的变动性。

这种变动性,不论是梅雨开始时间的早迟、梅雨期的长短、雨量的多寡、下雨天数的多少等,每年都有很大的差异。

不但长江梅雨如此,变动性更大的台湾梅雨,更是变化多端:梅雨期有时长达五。

梅雨天的原理是什么

梅雨天的原理是什么

梅雨天的原理是什么梅雨是指在亚热带高压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向北偏东推进,形成辐合气流,与季风气流相互交互作用下,产生了连续阴雨、多云、湿气重、天气阴暗的一种气候特征。

梅雨季节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北偏东移动,与西南季风气流产生辐合,形成了辐合气流带。

辐合气流是指气流在空间上的聚集,这种聚集会引起大范围的对流云和大规模的降水。

同时,梅促使了水汽向地面运输,形成了湿气重、天气阴暗的特征。

梅雨天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季风气候影响:梅雨主要在亚洲季风区域出现,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由于大陆与海洋之间温度和压强的季节性差异引起的气流变化。

夏季,亚洲大陆上的气温升高,产生了低压,而在海洋上则形成了高压。

这种温压差引导了东南亚、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季风,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降水。

2.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也叫做太平洋副高或西太副高)是指西太平洋区域的大范围高气压系统。

它的中心位置大致是西太平洋上,北纬20-30度之间。

梅雨季节,副高需要向北偏东移动,这个过程会影响到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降雨量的强弱。

3.辐合气流的形成:当副高向北偏东移动时,与它相接近的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季风气流。

这两者的交汇会形成一个辐合气流带,在这个带上大气上升,形成了强烈的对流云和降水。

这种辐合气流带通常位于副高前缘和季风区之间。

4.水汽的运输:梅雨季节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

当辐合气流作用下,水汽被带入气流中,流向陆地。

这种水汽的运输会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形成了连续阴雨、多云、湿气重、天气阴暗的特征。

总结起来,梅雨的原理主要是由季风气候的影响和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导致的。

季风气候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降水,而副高的移动则影响了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降雨量的强弱。

同时,辐合气流的形成和水汽的运输也对梅雨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梅雨季节的特点。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实习报告-梅雨天气过程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实习报告-梅雨天气过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2018 -2019 学年第1 学期梅雨天气过程时间2018.11.23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过程概述(请在此部分简要概述此次梅雨天气过程及造成的天气影响等)2012年7月13—14日的天气过程具有十分典型的梅雨形式,短波槽、低空急流、西南涡、江淮气旋等系统叠加有利于降水的持续。

(1)7月13日20时,高层维持稳定的形势,冷空气、上升运动、暖湿空气的输送持续;低层西南急流、切变线提供水汽的上升运动;地面出现准静止锋和江淮气旋,出现大片降水以及暴雨。

(2)7月14日08时,高层继续维持稳定的形势,短波槽稍稍东移;低层西南急流、切变线加强,西南涡东移;地面准静止锋和江淮气旋东移,产生更大范围的降水。

在13-14日,江苏省沿江和江淮之间迎来了2012年出梅之前最后一次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强度大的特点。

受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泰州、盐城、镇江、无锡等地出现大面积农田积水、设施农业受损、果树倒伏、水产养殖漫塘等。

二、此次梅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演变(可具体细分为高空和地面形势)200hPa上江淮流域均处于南压高压的东北象限,有利于对流层高层的辐散气流的流出,而在江淮流域的北侧则存在一高空急流。

在500hPa上,50°~70°N之间的西风带上维持着稳定的两个阻塞高压,中间是一个宽广的低压槽,中纬度的西风气流带上不断有短波槽生成东移,副高稳定在30°N以南。

在850hPa上,低空急流、切边线、西南涡叠加。

地面上出现江淮气旋和准静止锋。

下面具体分析各层的环流形势:2.1 对流层上部(200hPa)7月13日,南压高压从高原东移(图1),位于长江流域上空,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高压脊位于30°N以南。

江淮流域上空维持一个暖性反气旋,在此反气旋维持的同时其北侧有明显的高空西风急流。

江淮流域位于南压高压的前部风向切变最强处,且也位于西风急流的右侧,因此这个区域高层辐散作用明显,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为之后的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垂直运动条件。

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

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

!"!#年$第%&卷$第%期!&""!&(%资料同化与天气预报"#$%&$'"()%&)*$"+)&,-.#('&'(.%'.&/001!2234566789:;<=>:?@A 8<>B引用格式!金小霞"刘梅"李杨"等"!"!#8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C $8大气科学学报"%&%%&!&""!&(%8C I :S S "R I =+"R I T "G 0?@8"!"!#8$:?@JA I A <H 0/G H ><:0<BG :G A I A 9/?>?90G >I A 0I 9A <H 3I H H G >G :00J1G A <H >?I :A 0<>L A I :0/G C I ?:B/=?I +G I J=1G !>I <3#C$8">?:A $0L <A &9I "%&%%&!&""!&(%83<I !("*(#'+'2;89:5I 83456678!"!!"+!+""(8%I :'/I :G A G &8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金小霞!"刘梅!"!"李杨!"王磊!"李驰钦!"陈蔚!!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联系人".!L ?I @!@L 5G >>J -(&#89<L !"!!!"+!!+收稿"!"!#!"%!!&接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T *'#""")",&'长江流域气象开放基金项目%'C R T !"!!T "!&'江苏省气象局重点项目%P E !"!("(&摘要$利用.#$,再分析资料和江苏省自动站降水量资料"根据运动学锋生原理"分析了!"!"年江淮梅雨期锋生特征和两类不同性质暴雨锋生的差异"揭示了不同层次锋生与降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年梅雨期锋生特征显著"强降水与中低层锋生有较好对应关系"其中形变项占主要贡献"散度项次之"倾斜项最弱(强降水时段总锋生)散度和形变锋生作用叠加(!&江苏地区自北向南锋生特征有差异"强度逐渐减弱"锋生发展高度逐渐降低(不同类型降水锋生特征不同"对流性降水锋生范围偏大)发展层次高)锋生中心偏强"总锋生和各分解项叠加作用显著"稳定性降水锋生特征反之(#&典型过程对流降水*&*!'+和稳定性降水*+*((+对比表明!锋区位置相近"锋生作用均出现在江淮切变线附近"锋区)切变线和&A G密集带三者对应较好(降水落区有差异"对流性降水过程中"由于干冷空气的显著南压"使得主要降水发生在锋面南侧暖区"与多个次锋生中心相对应'稳定性降水过程中冷暖空气势力相当"降水主要集中在主锋区附近"触发机制和降水性质不同导致降水分布差异(%&两次过程垂直锋区由低到高均有向北倾斜的特征"*&*!'+过程锋区南侧有显著暖湿气流输送"锋区内为强烈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场使得锋区维持(*+*((+过程垂直上升运动高度偏低"高空没有显著辐散场"对流性较弱(对两类降水垂直锋区的合成分析表明"对流性降水的低层锋生明显强于稳定性降水"由低层锋区造成的抬升触发作用对强降水形成更加有利"同时垂直风场的合成中上升运动也更加强烈(两类降水中"中低层散度和形变锋生由低到高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强降水主要由+""/,?以下锋生增强导致"中高层大气基本为锋消作用(关键词江淮梅雨'锋生函数'暴雨'强对流'垂直锋区$$梅雨锋是造成梅雨期降水的重要影响系统"是暖湿的季风气团与相对干冷的中纬度气团之间的锋面%闵锦忠等"!"('&(梅雨锋一般维持在江淮一带"但受到低空急流和冷空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南北摆动特征"雨带也随之摆动%刘梅等"!"(%'王志毅等"!"(+&"因此梅雨锋的位置决定了主要的暴雨雨带(梅雨锋的产生由多尺度)不同高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包括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西风槽)季风)锋面气旋及中尺度波动等%郑婧等"!"(,'金琼等"!"!"&"其中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常是造成梅雨锋暴雨的直接系统%王伏村等"!"(&'赵宇等"!"('&"暴雨对流系统总是沿着梅雨锋上等相当位温面发展和移动%'=I G0?@8"!""#&"当中尺度系统向下游移动"常给受影响地区造成持续的降水天气%苗春生等"!"(+&"另外暖切变型梅雨锋也有利于持续性大暴雨的产生%胡伯威和彭广"())&'胡伯威"())+&(梅雨锋暴雨和梅雨锋之间又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正反馈机制"梅金小霞"等!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雨锋上连续发生的中尺度对流雨团造成的潜热释放对锋生有反馈作用"有利于锋生强度的加强"因此梅雨锋提供了对流云团发展的有利环境"同时对流降水又使得梅雨锋面加强%'/G:G0?@8"())'&(可见"梅雨锋暴雨的发生发展)强度和落区"与梅雨锋的结构)强度和演变特征应当有着密切的关联(锋生函数可以从动力和热力因子等方面很好的表征梅雨锋的结构)强度和时空演变特征%王建捷和陶诗言"!""!&"气象工作者通常采用其诊断分析梅雨锋与暴雨的关系(尹东屏等%!"("&利用平均场的方法研究了发生暴雨时的梅雨锋结构"发现暴雨发生有明显的锋区"降水量和锋区强度成正比"暴雨发生在锋区中低空急流的北部"锋生函数切变变形场与暴雨的落区重叠"经向锋生函数与南风等风速线密集区相重叠"纬向锋生函数指示了暴雨区的范围(郭英莲等%!"(%&分析了!"((年#次暴雨过程的锋生特征"认为#次过程中层锋生主要由垂直锋生造成"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生"低层由水平锋生造成"有利于水汽输送和辐合抬升(当中层和低层均有锋生时"有利于降雨强度的加强(同时"锋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及强度对暴雨范围也有显著的影响%张恒德等"!"((&(徐亚钦等%!"()&分析了!"(&年的一次典型梅雨"认为强降水区与中低层锋生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锋区存在低层地转偏差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形成次级环流上升支"锋后反之(另外"锋生函数中所包含的不同锋生项对暴雨作用的阐释有显著的不同%冯文等"!"!#&(孙淑清和杜长萱%())&&认为锋生函数的形变项是一个主要项"它与锋生的维持有直接的关系"而散度锋生则与梅雨锋上的中尺度扰动相关"其正值区与暴雨区相对应(段旭等%!"()&认为非绝热加热项对锋面的生消作用较小"但存在显著的日变化"辐合辐散项和水平形变项是锋生函数变化的主要贡献项(李娜等%!"(#&分析了北京*+*!(+暴雨的锋生特征"发现变形项对引发暴雨的低层锋生有重要贡献"锋生能够引发大气动力和热力结构的调整"伴随大气锋生过程的高空急流的加强"带动低层空气辐合"有助于暴雨的加强维持(在预报业务中"预报员通常分析的是不同层次环流形势和常规水汽)动力物理量"对于锋生的计算分析明显缺乏"而锋生包含了大气水平)垂直运动和热力等因素"与降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加强锋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够帮助预报员更精细地判断降水强度和可能的强降水落区"对认识天气过程发生机理和降水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年梅雨期江淮地区出现((次暴雨过程"不同类型过程降水性质)强度)分布特点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和过程期间锋生特征是否具有一定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预报员分析判断的依据(为此"本文分析了!"!"年梅雨期的锋生特征)环流结构及与强降水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类型降水锋生特征的对比"帮助预报员更好地认识锋生形成的特点及其在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为利用锋生特征进行不同类型降水预报和订正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资料文中所用降水实况数据!(&!"!"年江苏省常规气象自动站%基本站和加密站共(#&,站&雨量资料"包括逐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量'!&锋生函数计算和形势场分析采用.#$,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水平空间分辨率为"*!,W5 "*!,W"垂直方向为!(层("%$#锋生函数计算方法锋生函数是表征大气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非绝热变化和摩擦等因素对锋生作用的物理量"可作为定量指标表示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及锋生结构(本文采用+I@@G>锋生计算公式%+I@@G>"()%'&"将锋生函数分解为%项"在!坐标系下的表达式为!M//33-9/&9/;(1;!1;#1;%(%(&其中!$$;(/2#&#C##C3&3-()1#&#.##.3&3-()/&"%!&$$;!/2#'#C#&#C1#'#.#&#.()#&#</&"%#&$$;#/2(!I/&"%%&$$;%/2(!:#&#C()!1!M#&#C()#&#.()2:#&#.()!/&(%,&式%,&中!:/#?Z#C2#)Z#.表示伸展形变'M/#)Z#C1#Z#.表示切变形变'&为位温''为垂直速度(锋生函数描述了水平位温梯度随质点运动的变化率"M/0"表示锋生"M/3"表示锋消(由M/表达式可知"影响锋生的因子有%项"其中;(为非绝热("&$$!"!#年+月$第%&卷$第%期加热项"即非绝热加热梯度产生的锋生作用"在湿绝热条件下"此项可忽略';!为倾斜项"表示沿已存在的温度梯度方向垂直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锋生或锋消"若大气为稳定层结#&#<3""当暖气团中有下沉运动而冷气团中有上升运动"冷暖气团温度差异增大"则锋生"反之为锋消(若大气层结不稳定#&#<0""则与上述结论相反';#为散度项"表示在已有的水平温度梯度的情况下"水平辐合%I 3"&或辐散%I 0"&产生的水平温度梯度的增加%或减弱&"即锋生或锋消';%为形变项"即整个水平变形产生的锋生作用(湿对流大气中可用湿位温代替位温进行锋生计算%郭英莲等"!"(%&"本文着重分析总锋生函数;/)倾斜项;!)散度项;#和形变项;%对锋生的作用($#$Z$Z年江淮梅雨概况及暴雨过程划分$$!"!"年&月)日,+月!(日江淮地区经历了()&(年以来的最强梅雨%张芳华等"!"!"&"江苏地区梅雨期共%#3"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L L "为常年梅雨量的!*,倍"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值(连续性极端强降水造成江苏省内长江)太湖)淮河流域相继发生洪水"#!条河湖),)个站点超警戒水位"造成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梅雨期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夜间雨势增强特征明显"江苏地区共经历了((次暴雨过程"过程间的关键影响系统和暴雨落区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暴雨过程都伴随高空槽)低空急流和切变线"也有一部分过程伴随低涡和地面气旋"暴雨落区主要在江苏南北纬度带上摆动(首先将((次暴雨过程进行分类"对于!%/累积降水"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可以划分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主要是由于两者在暴雨生消演变的过程中既可存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的叠加"也可能存在时间的更替"因此可根据两者出现的比例"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划分为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和以对流性降水为主的暴雨过程(根据苏翔等%!"!!&的划分方法"采用逐小时站点降水观测数据进行划分"将暴雨%$,"L L -32(&站点上的!%/累积降水拆分为逐小时降水"计算其中短时强降水%$!"L L -/2(&小时数与降水%0"L L -/2(&小时数的比值+'若+$,L "则判断为对流性降水%为主&'若+3,M "则判断为稳定性降水%为主&(按此标准"!"!"年江淮梅雨期暴雨过程可划分为对流性强降水&次和稳定性降水,次%表(&(本文通过两类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和差异对比"探讨不同类型降水锋生对暴雨强度)区域的影响"为暴雨预报提供订正思路(&#梅雨期锋生特征分析首先对梅雨期&月((日,+月!%日江苏地区锋生演变特征与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江苏南北跨度较大"锋生特征和降水性质有差异"因此在南北向将江苏地区分为沿淮和淮北地区)江淮之间)沿江和苏南#个区域进行分析"计算范围是((+W .(!(W .)#(W .#,W %"其中以#!W %和##*,W %为南北三个区域的分界线(在图中标出了#个区域中雨%$("L L &以上的降水日%图(&"并将',"/,?和+""/,?两层的锋生值累加"以此反映中低层锋生和降水的对应关系(表"#$Z$Z 年江淮梅雨期""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类"?7@G ($'@?A A I H I 9?0I <:<H 0/G ((>G BI <:?@>?I :A 0<>L A I :C I ?:B/=?I +G I J=1G >I <3I :!"!"暴雨性质出现时段影响系统暴雨落区!""&(!"',!""&(%"'高空槽)地面气旋全省自北向南!""&(%!",!""&(&"'冷涡)低空急流)切变线沿江和苏南对流性强降水!""&",!""&!#!"冷涡)低空急流)切变线全省大部!""&!+!",!""&!)"'高空槽)低空急流)切变线)气旋全省自南向北!""+(+!",!""+()!"低涡)切变线全省大部!""+!(!",!""+!#"'高空槽沿淮和淮北!""&(&"',!""&('"'低涡)低空急流)切变线沿淮和淮北!""+"!!",!""+"#"'高空槽)低涡切变沿淮地区稳定性降水!""+","',!""+"+"'高空槽)低空急流沿江和苏南!""+(("',!""+(!!"高空槽)低涡切变)低空急流沿淮和淮北!""+(%!",!""+(+!"低空急流)切变线沿江和苏南!"&金小霞"等!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图($!"!"&((,+!%%M /);!);#;%的',",+""/,?累加值&逐&/变化曲线%单位!("2)P -A 2(-L 2(&"沿淮和淮北地区%?&)江淮之间%7&)沿江和苏南地区%9&"及不同区域降水日%黑色粗线"中雨及以上量级&*I B8($"I L G G O<@=0I <:<H 0/G >G BI <:?@?OG >?BG %#(W 2#,W %"((+W 2(!(W .&<H H ><:0<BG :G A I A H =:90I <:?:30/G 3G 9<L 1<A I 0I <:0G >L A%0<0?@H ><:0<BG :G A I A M /"0I @0I :B 0G >L ;!"3I OG >BG :9G 0G >L ;#"3G H <>L ?0I <:0G >L ;%&%=:I 0A !("2)P -A 2(-L 2(&8%?&%<>0/<H C I ?:BA =,><OI :9G '%7&+I 33@G <H C I ?:BA ='%9&&<=0/<H C I ?:BA ='?:31>G 9I 1I 0?0I <:3?JA I :3I H H G >G :0>G BI <:A %B>G G :@I :G "L <3G >?0G >?I :"?:3?7<OG &H ><L C =:G ((0<C =@J !%"!"!"$$由图可见"!"!"年梅雨期有较强的锋生特征"锋生强度呈波动变化"降水时段锋生函数及各分解项有显著的增强特征"无降水时段锋生基本为"(从不同区域锋生特征看"沿淮和淮北地区%图(?&锋生强度相比于中南部地区明显偏强"最为明显的锋生过程有#次"分别为&月(&日)&月!'日和+月((日前后"锋生值达到("5("2)P -A 2(-L 2(左右"对应的降水也是最强的(总锋生M /和各分解项量级基本相当"其中形变项;%在降水时段增强幅度最大"散度项;#次之"倾斜项;!最弱"甚至为锋消(从江淮之间和沿江苏南地区来看%图(7)9&"形成强降水所需的锋生强度相对沿淮淮北地区明显偏弱"&月(,日沿江苏南和&月!'日江淮之间大暴雨过程锋生强度均在,5("2)P -A 2(-L 2("各锋生分解项的贡献与北部地区类似(因此"!"!"年梅雨期江苏地区自北向南锋生强度减弱"降水过程与锋生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其中形变项对引发暴雨的低层锋生贡献最大"辐合辐散造成的散度锋生贡献次之"倾斜项相对最弱(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垂直方向的锋生情况%图!&"从沿淮和淮北地区%图!?&来看"锋生作用呈现不连续)阶段性的特点"分别在&月(+日)&月!'日和+月((日前后有#次明显锋生过程"与图(?中相一致"强烈锋生作用与降水对应较好(锋生发展高度从("""/,?至,""/,?附近"总锋生函数与散度项)形变项量级相当"在时空分布上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强锋生时段三者几乎重合"造成强降水发生(江淮之间和沿江苏南地区%图!7)9&锋生作用较为连续"强度呈波动特征"降水时段锋生发展高度相比沿淮淮北地区偏低"主要与中低层散度和形变锋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沿江和苏南地区总锋生函数的作用相比于中北部地区明显偏弱"这可能是由于偏南地区冷空气较弱引起(根据表(对((次暴雨过程的分类"整体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锋生情况(对流性暴雨主要发生在&月中下旬和+月中旬末,下旬初"从整体的强度看对流性强降水发生时锋生发展的层次较高"从("""/,?发展至,"".&""/,?"锋生中心强度达#"&$$!"!#年+月$第%&卷$第%期图!$!"!"年&月((日,+月!%日区域平均的总锋生函数%填色"单位!("2)P-A2(-L2(&)散度项%黑色等值线"单位!("2)P-A2(-L2(&和形变项%红色等值线"单位!("2)P-A2(-L2(&时间!高度剖面"沿淮和淮北地区%?&)江淮之间%7&)沿江和苏南地区%9&及不同区域降水日%绿色粗线"中雨及以上量级&*I B8!$"I L G!/G I B/01><H I@G<H0/G>G BI<:?@?OG>?BG<H H><:0<BG:G A I A H=:90I<:%A/?3I:BA"=:I0A!("2)P-A2(-L2(&"3G H<>L?0I<: 0G>L%7@?959<:0<=>A"=:I0A!("2)P-A2(-L2(&"0I@0I:B0G>L%>G39<:0<=>A"=:I0A!("2)P-A2(-L2(&I:%?&0/G:<>0/<HC I?:BA=1><OI:9G"%7&0/G L I33@G<H C I?:BA="%9&0/GA<=0/<H C I?:BA="?:31>G9I1I0?0I<:3?JA I:3I H H G>G:0>G BI<:A%B>G G:@I:G"L<3G>?0G>?I:"?:3?7<OG&H><L C=:G((0<C=@J!%"!"!"#5("2)P-A2(-L2("同时总锋生函数)散度项和形变项的叠加作用更大"说明在强对流发生过程中各项的锋生作用均较为显著(稳定性降水主要发生在+月上中旬"这一阶段的锋生强度偏弱"中心值基本在!5("2)P-A2(-L2("锋生发展的高度相对偏低"主要维持在中层)"".&""/,?"同时降水过程中各锋生项的叠加作用相对较弱(另外"两类降水锋生区域范围也存在一定差异"对流性降水明显时段%&月!+,!)日)+月!(,!#日&江苏自南向北均存在明显锋生"且形变锋生自地面到中层均发展旺盛(稳定降水时段%&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锋生区域范围南北跨度明显偏小"近地面形变锋生仅出现在较固定区域内"且发展高度相对较低(H#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对比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流性强降水和稳定性降水的锋生特征和机制"分别选取了表(中降水强度大且锋生作用显著的两次过程!""&!+!",!""&!)"')!""+(("',!""+(!!"%以下简称*&*!'+和*+*((+&作为典型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流降水过程中副高势力强盛%图#?&"东北冷涡和高空槽携冷空气南下"中低层有西南涡东移影响"且低涡南侧有!"L2A以上西南急流相配合(*+*((+稳定性降水过程发生在副高减弱东退"中纬度西风槽东移的形势下%图#7&"中低层有东西向切变维持在江苏中北部地区"切变线南侧为西南急流"整个系统影响过程中"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两次过程均历时#&/"累积雨量和雨强有显著差异"*&*!'+暴雨过程%图%?&全省大部累积降水达到,"L L以上"江淮之间("".!,"L L"局部超过!,"L L以上"整体雨强大范围广"最大雨强%!L L-/2("超过(2#降水站点雨强在!"L L-/2(以上"达到文中定义的对流性降水标准(*+*((+过程%图%7&沿淮和淮北地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累积雨量在,"L L以上"部分地区("".!,"L L"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雨量较小"全省雨强基本在("L L-/2(以下"淮北局部站点超过%"&金小霞"等!江淮梅雨期不同类型暴雨过程锋生特征分析图#$,""/,?高度场和风场!%?&!"!"年&月!'日!"!""'%7&+月((日!"!""*I B8#$-G I B/0?:3K I:3H I G@3A?0,""/,?I:!"!"!%?&!"!""D&"<:C=:G!''%7&!"!""D&"<:C=@J((图%$!"!"年&月!+日!"!"",!)日"'!""%?&和+月((日"'!""2(!日!"!""%7&过程累积降水量%单位!L L&*I B8%$$99=L=@?0G31>G9I1I0?0I<:I:C I?:BA=,><OI:9G H><L%?&!"!""D&"<:C=:G!+0<"'!""D&"<:C=:G!)?:3%7&"'!""D&"<:C=@J((0<!"!""D&"<:C=@J(!I:!"!"%=:I0!L L&!"L L-/2("为稳定性降水过程(下文将从锋生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造成两次过程降水显著差异的成因"以此来初步总结对流性降水和稳定性降水在锋生特征方面的不同(H%"#水平锋生特征对比分析假相当位温&A G的分布反映了大气温湿特性和湿斜压能量的分布"在*&8!'+过程中"降水初期苏北地区有一条自东向西的&A G冷带"最低值在#!%P"而淮河以南地区为大范围的高温高湿区"&A G中心值达到#%'P以上(两个温湿特性显著差异的气团在江淮流域对峙"从而形成了该地区&A G的密集带即梅雨锋"对应的锋生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安徽北部至江苏中南部地区有显著的锋生带形成"同时风场上有一条东西向切变系统与锋区相对应"则形成了以&A G密集带和东西向切变线为主要特征的江淮梅雨锋(南侧&A G大值区所代表的低空西南暖湿急流"将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锋生带"为梅雨期降水提供水汽和能量(!)日"!时%图,?&"西南急流进一步加强北抬"&A G高能区明显北抬范围扩大"同时由于冷涡高空槽携冷空气南下%图#?&"&A G冷舌范围明显扩大(冷暖气团强烈对峙"形成大范围锋生作用且强度极强"锋生带主要发生在低涡切变系统的东段)西南急流的顶端"锋生中心位于江苏东北部地区达到!&5("2)P*A2(*L2(以上"同时在主锋面南侧的&A G大值区受急流和低层扰动的影响形成多个次锋生中心(从强降水落区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降水集中在切变线主锋区附近"其余主要发生在梅雨锋南侧的暖区当中"且降水范围大)强度更强"暖区中有利的温度和水汽条件与渗透的冷空气相结合"形成了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并产生了局地锋生"在切,"&$$!"!#年+月$第%&卷$第%期图,$!"!"年&月!)日"!!""%?&)+月(!日"!!""%7&',"/,?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单位!P &)风场%风羽"单位!L -A 2(&)总锋生函数%填色"单位!("2)P -A 2(-L 2(&和未来(/雨量大于("L L 站点%绿点&*I B8,$.4=I O?@G :01<0G :0I ?@0G L 1G >?0=>G %9<:0<=>A "=:I 0A !P &"K I :3%K I :37?>7A "=:I 0A !L -A 2(&"H ><:0<BG :G A I AH =:90I <:%A /?3I :BA "=:I 0A !("2)P -A 2(-L 2(&?0+""/,?"?:3A 0?0I <:A K I 0/A =7A G 4=G :0(/1>G 9I 1I 0?0I <:L <>G 0/?:("L L %7@=G3<0A &?0"!!""D &"<:%?&C =:G !)%?&"?:3%7&C =@J (!I :!"!"变线)急流等辐合抬升系统的触发下"形成大范围强降水"体现了强对流降水的特点"而锋面附近由于干冷空气的压制"反而强降水站点偏少(从稳定性降水过程*+8((+来看"华东地区前期为大范围西南暖湿气流"对应&A G高能区"&A G冷舌位于苏北地区"在苏中地区形成&A G密集带"风场上西南急流在苏中地区逐渐转为东南风并形成东西向暖式切变线"切变线与&A G密集区相对应产生较强锋生"锋区附近有分散性降水发生((!日"!时%图,7&"西南急流逐渐加强北抬"&A G高能区和切变线也北抬至苏北地区"锋生作用主要发生在切变线上和&A G密集带内"三者均为东西走向呈现较好的一致性"且锋生强度明显加强"最大中心超过了(&5("2)P *A 2(*L 2("降水区域相对于*&8!'+对流性降水更为集中"(/降水量大于("L L 的站点与&A G密集带和锋区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比两次过程"锋生特征有明显异同点"锋生作用均出现在切变线上和&A G密集区内"锋面)切变线和&A G密集带三者有较好对应关系(对流性降水锋生作用强度显著大于稳定性降水"且锋面宽度更宽"主要的锋区位于#%'.##!P "冷暖空气作用明显"锋区内等&A G线更为密集梯度更大'稳定性降水的锋区主要位于#,!.#%"P "以暖湿气流为主"等&A G线相对稀疏(降水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流性降水一部分集中在主锋区附近"其余分散在主锋面南侧的&A G 高能高湿区内"与多个分散弱锋生中心相对应'稳定降水则更为集中几乎均发生在主锋区附近(降水性质和触发机制的不同导致降水分布不同(进一步分析了锋生函数各分解项与强降水之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过程锋生函数各分解项量级相当"且范围明显重叠"说明降水过程中各分解项叠加作用明显(其中散度项和形变项形态接近"倾斜项范围偏南"强降水与锋生作用叠加的区域有较好对应关系(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分解项的分析"发现两次降水过程均与中低层',"/,?以下的锋生作用对应较好"+""/,?锋生作用次之"中高层相对较弱(对比两次过程的不同点发现"*&*!'+降水%图&?&主要发生在#%*,W %锋面附近及南侧散度项和形变项叠加的区域"主锋区附近强降水相对偏少"对流降水主要集中在切变线锋区南侧的对流不稳定区"反映了强对流天气的特征(此外"有少部分降水站点仅发生在黑色线条对应的倾斜锋生区内"可见沿温度梯度方向垂直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倾斜锋生"也可触发强对流天气(*+*((+降水%图&7&过程中"无冷空气影响"对流性弱"强降水基本集中在主锋区内"散度和形变锋生作用叠加的区域(因此"利用锋生进行降水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各锋生项叠加的区域"同时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垂直运动对应的倾斜锋生也需关注(H%$#垂直锋区结构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锋区垂直结构与强降水的关系(*&*!'+过程中%图+?&垂直锋区主要位于#!W .#&W %"从低到高锋区向北倾斜(结合假相当位温可见"锋区南侧',"/,?以下为暖湿空气","".',"/,?相对干冷"形成低层暖湿高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锋区北侧为假相当位温低值区"说明有干冷空气侵入形成&"&。

梅雨是什么意思

梅雨是什么意思

梅雨是什么意思(梅雨季节的利弊分析)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中国季风性降水中最为显著的雨季。

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

此时,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介绍梅雨属于大型强降水的天气过程,除了连续性的降水外,还伴有雷雨或区域性暴雨,因此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对建筑和人身安全有很大影响。

另外梅雨季节持续阴雨不见太阳,容易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情况发生。

梅雨气候格局的形成得益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得益于亚洲夏季风的盛行。

风调雨顺农业兴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农作物的收成好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秦汉时就有了测雨方法,记载了“夫池测雨”的典故。

从明永乐盛世“测雨器制度”,到清康熙乾隆大规模颁发雨量器,测雨台是江南“古梅雨”的历史记忆。

韩国1987年发行的“科学系列”邮票,确认了中国测雨台乾隆庚年五月造。

梅雨气候滋润着长江中下游流域、淮河以南流域、太湖-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流域人们的幸福生活。

梅雨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

“梅雨”的好处和危害一、“梅雨”的有利一面从“入梅”到“出梅”大概30天,在这30天可能有20天强降雨,池塘里、河流、湖泊、长江水都上涨。

因此可以蓄水发电、灌溉、防洪、抗旱。

由于雨水充沛,气温高,土壤不干不湿,种下去的水稻、玉米、棉花、芝麻、大豆、红薯等农作物生长比较快,农作物在这30天生长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子变化,棉花封行、玉米封行、水稻也封行。

但杂草也疯长,所以农民利用短暂晴天锄草、打除草剂。

到“岀梅”棉花可能“现蕾”了,一季水稻开始封行,玉米可能一米多高,芝麻长势喜人,红薯藤蔓铺满地的态势了,所以“梅雨”对农作物生长是十分有利,而且是利大于弊。

当然,“梅雨季节”对农作物管理不能放松,要加强防渍涝、防病毒、防病虫害、防倒伏工作。

“梅雨”的利还在于抗旱,农业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梅雨”大部分是库存在池塘里、河流里、水库里用于灌溉和抗旱,每年“入梅”农村大小水库节制闸都关闭蓄水。

梅雨知识资料

梅雨知识资料

梅雨知识资料梅雨的定义: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出现频繁的降水过程,常有大到暴雨。

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

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

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

除了我国以外,朝鲜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闽、赣、湘三省中部,大致在110°e以东的27—34°n之间。

梅雨期长度以梅雨区中部最长,上海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25天。

梅雨区南北界附近一般只有20天左右。

但这是气候平均情况,每年可以相差很大。

例如,入梅期迟早可以相差40天,出梅期可相差45天;最长梅雨期可以长达60天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基本上没有梅雨,称为“空梅”。

梅雨期雨量最多的年份要数1954年,该年梅雨期总雨量超过多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梅雨的划分划定梅雨期以大气环流季节性的转折、调整为主要依据。

在分析环流调整时,以暖湿气流的稳定北上,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经120度处脊线的北移位置为主,以西风带环流的调整为辅。

根据以上原则,先确定入、出梅的环流调整日,然后再结合大范围降水现象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划分梅期。

一、上海梅雨指标入梅标准:入梅前五天副高脊线在18°n以北;且5天中日平均气温至少有3天≥22℃,入梅后头5天中,须有大于等于4天雨日(包括各区县气象站);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

出梅标准:梅雨结束前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以北,日平均气温≥27 ℃,最高气温≥30℃,且6天以上无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江淮梅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江淮梅雨

实习三2012年7月13日典型梅雨过程分析一.天气概述2012年7月13-14日江淮梅雨具有典型的梅雨环流特征500hpa高纬具有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阻高及长波槽,中纬具有短波槽,低纬具有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度附近。

850hpa具有明显的风切变线,低空急流以及西南涡,低空急流与切变线稳定少动。

地面具有气旋及准静止锋此次江淮梅雨是2012年出梅前最后一次大范围降水,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此次降水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强度大等特点,受此次降水影响,江苏部分地区有洪涝灾害。

二.天气过程分析7月13-14号500hpa高空图上,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双阻高,东阻位于鄂霍次克海,西阻位于乌拉尔山,在东亚地区形成显著的东亚倒Ω流型,长波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

长波槽与阻高配合,引导冷空气沿河西走廊南下,进入我国。

低纬地区印缅槽槽前西南风,与西伸的副高想配合,使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湿空气输送至江淮流域,与西北方向的干冷空气汇合,形成梅雨锋。

中纬地区的短波槽的形成,使得槽前形成正涡度平流,促进西南涡的形成与发展。

另外我国东北上空存在一与极涡分裂开的切断低压,东北冷涡,是一深厚系统,暖平流侵入导致了东北冷涡的消亡,冷暖空气的交汇给东北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水。

13-14号850hpa高空图上有明显的江淮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呈东北西南走向。

低空急流风速达22m/s,位于南京上空。

从13号20时到14号20时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

形成暴雨的机制除了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分的水汽供应还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形成此次暴雨的两大系统,低空急流和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持续时长超过24小时,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

西南涡受短波槽和切变线的影响移出沿切变线移动。

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为西南涡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提供高空的辐散的环流场。

江淮切变线与低空急流叠加在一起同时提供了较强的辐散上升气流。

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

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

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梅雨,又称为“入汛”,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一个气象现象。

每年6月至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天气阴雨连绵,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

梅雨季节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梅雨季节的气象特征。

1. 梅雨季节的成因梅雨季节的成因与东亚季风密切相关。

夏季,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准静止锋,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多。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梅雨季节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降水偏少。

2.1 降水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50%。

降水形式以阵性降水为主, daily rainfall intensity较大,暴雨和雷雨天气较多。

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梅雨降水量约为400~700毫米。

2.2 气温特征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梅雨季节平均气温约为26℃~30℃,高温高湿天气较多。

此外,梅雨季节夜间气温较低,日较差较大。

2.3 湿度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上。

高湿度导致人体感觉闷热,容易引发中暑、感冒等疾病。

2.4 风速特征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风速较小,以静风或微风为主。

风速小于2级的静风天气占比较高,不利于空气流通,进一步加剧了高温高湿天气的程度。

3. 梅雨季节的影响3.1 农业生产梅雨季节对农业生产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适量的降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另一方面,过多的降水容易导致农田积水,引发作物病害和生长不良。

此外,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天气还容易导致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3.2 水资源梅雨季节降水量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和水库蓄水。

然而,部分地区降水过多,容易导致洪水、城乡内涝等灾害。

武汉“2011.6.18”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武汉“2011.6.18”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 o f a h e a v y r a i n s t o r m o c c u r r e d i n J u n e 1 8 . 2 0 1 1 i n Wu h a n b y
Ba i k a l o n 5 0 0 h P a Wa s o b v i o u s l y,a n d c o l d a i r p o u i t n g i n f r o m t h e n o r t h ,t h e s o u t h e r n b r a n c h t r o u 出 l o e  ̄e d S O U 出 o f t h e
宁夏 农 林 科 技 ,N i n g x i a J o u r n a l o f A g r i . a n d F o r e s . S c i . & T e c h . 2 0 1 3 ,5 4 ( i 0 ) : 9 3 — 9 6 , 1 1 5
9 3
武汉“ 2 0 1 1ຫໍສະໝຸດ . 6 . 1 8 " 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An An al y s i s o f a M El YU F r o n t Ra i n s t or m Pr o c e s s Na me d ” 2 01 1 . 6 . 1 8 “i n Wu h a n
WANG Xi a o — q i n( Hu b e i Ai r T r a 伍e Ma n a g e me n t B u r e a u.Hu b e i .Wu h a n 4 3 0 3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主要影响系统: • 700hPa或850hPa上的切变线及其上的低涡 • 地面图上的准静止锋和气旋
梅雨天气形势
环流特征 (1)高层(100,200hPa):江淮上空维持 一个强大的暖性反气旋(南亚高压)
J
DIV
H
高空流出 机制
1973年6月21-25日08时200hPa候平均图 (虚线为200hPa与500hPa的高度差)
江淮梅雨
一、概念及特点
含义:每年初夏,在湖北宜昌以东28°-34°N之间的 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常会出现连阴雨 天气,雨量很大。由于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的黄 熟季节,故称为 “梅雨”。又因此时空气湿度大, 温度高,百物极易受潮霉烂,因而又有“霉雨”之 称。
34°N
宜昌
28°N
二、出入梅时间: ① 典型梅雨 入梅: 6月中旬 6日-15日 梅雨期长约20至24天左右 出梅: 7月上旬 6日-10日 ② 早梅雨 早梅雨是出现于5月份的梅雨 ③空梅
中国夏季降水
• 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 脉和南岭以南地区。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 前汛期” • 6 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 29N-33N 范围内, 稳定少动。这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 7 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 33N 以北地 区。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 徊,造成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 “华北雨季” • 到 8 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 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 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第二类梅雨时期500百帕形势示意图
• 第二类的主要特征是在北纬5 0-70度,常有东西两个稳 定的阻塞高压,二者之间是一 个宽广的低压槽,北纬35- 45度地区有一支较平直的西 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2 2-23度,有时可到北纬2 5度附近,当东北低压一度加 深时,也可以暂时回到北纬2 0度以南。在贝湖西侧的大低 压槽里,不断有冷空气南下, 路径有两条,其中一支从贝湖 南下。另一支从巴湖经河西走 廊南下
江淮气旋
D
江淮静止锋 (梅雨锋)
热带太平洋气团 (副高)
绵延数千公里长的雨带(横贯东亚
和西太平洋地区)
大尺度的天气系统
990627 Vis
(卫星中心,2001)
980720 Tbb Avg
(王立琨等,2000)
绵延数千公里长的雨带(横贯东亚
和西太平洋地区)
云带的走向 云带的形状
纬向、NE-SW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 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的雨季一般开始于夏季风爆发,止于夏季风撤退,雨带的南北位移是和东亚环流的 季节变化有关,受副高脊线、青藏高压脊线、副热带西风急流和东亚季风季节变化影响
中国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及暴雨概述
含义:大型降水主要是指范围广大的降水,降 水区可达天气尺度大小,包括连续性和阵性的 大范围雨雪及夏季暴雨。
降水的分级:
24小时雨量 (mm) 等级 <0.1 微量 0.1~10 小雨 10~25 中雨 25~50 大雨 50~100 暴雨 100~200 大暴雨 >200 特大 暴雨
(3) 低空(700、850hPa等压面)
西南涡
D
(3) 低层:在850百帕或700百帕上 为江淮切变线,切变线之南有与之近 乎平行的低空西南风急流,有时切变 线上有西南涡东移。
江淮切变线 西南低空急流
(4) 地面
极 地 太 平 洋 气 团
西伯利亚气团 (蒙古高压)
① 地面图上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 滞,有较弱的低槽东移,则在低空 常有西南涡与之配合沿切变线东移, 在地面上引起静止锋波动产生江淮 气旋。 ② 中纬西风带上有较强的低槽东 移时,静止锋波动能发展为完好的 锋面气旋。
三、 梅雨的年际变化:
表现在梅雨的起讫时间、长度差异和梅雨 雨量、地区分布差异这两个方面. ① 丰梅类(占30%) ② 枯梅类 (占20%) ③ 雨带类(占50%)
四、梅雨的环流形势
两个主要环流特征: • 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于20~25N之间; • 西风带环流稳定,欧亚中高纬有阻塞形势存在, 使弱冷空气源源不断南下到江淮流域从而在低 层构成静止锋、切变线而带来绵绵阴雨。
平直、波状
云带的性质
层状云带、
嵌有对流云团的层状云带、 完全由对流云团排成的云 带
Horizontal Structure
梅雨锋 多尺度概念模型
J
副热带高空急流
J
MCS
低空西 南季风
梅雨 气旋
J
东南季风
南亚高压
高空热 带东风
副热带高压
赤道辐合带
作业
1、复习梅雨相关知识 2、天气图分析 500 700 850hPa和地面关键系统 不要遗漏短波槽、切变线 3、描述500hPa环流形势、认识大尺度系统 对梅雨所起的作用
第三类梅雨时期500百帕形势示意图
• 第三类梅雨出现时间一般 较晚,其主要特征是:贝 湖的西北方常有一稳定的 高压或高压脊,我国东北 低压槽的南段可伸到江淮 地区,冷空气从贝湖东北 低压的西侧南下,到达长 江流域。但由于我国沿海 副热带高压脊偏北,大多 数在北纬25度附近摆动, 雨带仍维持在江淮流域。
(2) 对流层中层(500hPa等压面)
高纬度地区:阻塞形势(阻塞高压) 中纬度地区:较平直的西风气流,浅槽东移 副热带地区:带状副高,脊线:日本南部~华南
阻塞高压
乌拉尔山 阻塞高压
120°E 副高脊线
稳定图 (箭头表示冷空气活动路径)
• 第一类的主要特征是在北纬5070度是阻塞高压活动地区,常 有三个稳定的高压或高压脊。 在北纬35-45度之间盛行 西风带,其上不断有短波槽东 移,但不发展。西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脊一般在北纬22度附 近摆动,当东北低压一度加深 时,可暂时退到北纬15度附 近。冷空气路径有两支,一支 从巴湖冷槽分裂出来,随短波 槽东移,经我国新疆和河西走 廊南下;另一支从贝湖南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