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f71c00ba1aa8114431d92b.png)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的重要工具。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效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内容入手,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研究,又依据克鲁格曼三角形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原因,并对如何协调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冲突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概述一国货币汇率的高低,不仅体现了本币对其他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强弱,还涉及资源分配等利益问题。
因此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约束,各国在确定本币汇率时常从本国利益出发,趋利避害,损害他国利益,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为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对汇率的变动作出一些合理的规定,从而形成了各国共同遵守的汇率制度。
所谓汇率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当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时会进行外汇管制。
二、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abc0ab2c77da26925c5b08c.png)
的情 况下 , 这种制度安排无疑是符合 中国当时经济
的实际。 然而 , 随着 我 国加 入 w r o, 在 开放 经 济 的大 趋势下 . 伴随着金 融全球 化 、 一 体 化 程 度 的 逐 步 提 高, 国内金融市场对 外开放 程度 的逐渐加 强 , 合 法 和违 规 的 资 本 大 量 涌 人 。 致 使 货 币 政 策 的独 立性 在 我 国逐 步 降 低 。 2 . 我 国 当 前 庞 大 外 汇 储 备 对 货 币 政 策 有 效 性 和主 动 性 提 出挑 战 。外 汇储 备 的增 加 主要 源 自于 我 国贸 易 顺 差 和 “ 热钱 ” 流 动 。截 至 2 0 1 2 年 9月 底 。 中
8 0 %基础 货 币 已被 各 种 货 币政 策 工 具 所 对 冲 ,那 另 外 没 有 对 冲 的基 础货 币 也 近 2 0多 万亿 人 民币 , 这么 庞 大 的货 币 超 发 , 将 给 国内 的 货 币 供 给 和 币 值 稳 定 造 成 重 大影 响 , 通货 膨 胀 压 力将 逐 渐 显现 。
大。三元悖论理论认为 , 在固定汇率制度、 资本 自由
流动和货 币政策 独立性 三者 只能实现其 中两个 目 标 。 因此 , 在 我 国经 济 内外 部 联 系 加 强 的过 程 中 , 以
及人民币汇率实质上仍盯住美元的情况下 , 汇率制
度 同货 币 政策 缺 乏 协 调性 。 正 是 现 行 汇 率 制 度 的 这
国际 资 本 自由流 动 、 汇率 稳 定 和货 币 政 策 独 立 性 这
三个 目标 不可 能同时实 现的矛盾 . 即“ 三元悖 论 ” 定 汇 率 与 货币政策独立性 . 对 国际 资 本 流 动 实 施 较 为 严 格 的 控 制 。在 一 国金 融 体 系 尚未 完 善 、 抗 风 险 能 力 较 弱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e7bc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c.png)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固定不变的。
国家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例如,中国在过去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度固定在一定比例上。
2. 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的。
央行通常不直接干预汇率,而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走势。
大多数发达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例如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等。
3.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虽然浮动,但央行会干预外汇市场以管理汇率的波动范围。
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采用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长期走势,而央行则干预以避免过度波动。
4. 货币联盟制度:在货币联盟制度中,多个国家共同使用同一种货币,或者将各自的货币与某一种货币锚定在一起,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例如,欧元区的国家采用了该制度,共同使用欧元作为统一的货币。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变化而调整,所以某些国家可能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
此外,一些国家也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暂时调整汇率制度,例如在金融危机或货币危机期间的干预措施。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3ad84731711cc7931b716c0.png)
济衰退 时期刺 激需求 、防止通 货 紧缩 作用 的大 小 。 曾刚 (08 认 为 :对 货 币政 策有 效性 的研 究 20 )
通常 可以划分 为三个层 次 :第一个 层次 ,货 币供 应对于 实体经 济影响如何 。如果 货 币供 给变化 导致 真实宏 观经济变量 ( 如实 际产 出 )发生变 化 ,则认 为货 币 ( 策 )是 有效 的 ;如果 货 币供 给仅 仅 政 导致名 义宏观经 济变量 的变化 ( 如名 义产 出 、价 格水平 等 ) ,则认 为货 币政 策是无 效 的。第 二个 层 次 ,货 币政 策通过 何种 渠道 影 响真 实经 济 变量 。主要 是对 各 种货 币 ( 策 ) 传导 机 制 的研 究 ,货 政
曾刚:《 币政策 有效性 :理论与实践》,《 货 中国金融》2 0 0 8年第 9期。
・
l ・ 5
新疆社会 科 学 2 1 0 0年 第 2期 济 的外部 平衡 ,因而汇 率制度 对货 币政策 的影响在 多方 面存在 。
从理 论上说 ,货 币政策 的传 导 途 径通 常 有 三个 :利 率 传导 途 径 、信 贷配 给 途 径 和 国际 经济 途 径 。三 者在货 币政策传 导过程 中发挥 作用 的大小 ,由开放 经济 的发展 和对外 经济 开放程度 决定 。在 经济开 放度较低 的条件 下 ,起 主要作 用 的是信贷 配给和利 率途径 。在 目前我 国经济 发展水 平 和对外 开放水 平条件 下 ,利率 途径所 起 的作用非 常显著 。开放 经济下 的货 币政策传 导机制 如 图 1 所示 :
有 效性进 行分析研 究①。因此本 文选择在 M —F模 型基础上 对扩 张性货 币政策 的有效 性进 行分析 。 1 固定汇率 制度下货 币政 策的有 效性 .
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
![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8341224b73f242326c5f0d.png)
[] 务 院 专 题 研 究 突 破 中 小 企 业 融 资 困局 [ ] 4 国 W
. hn a c e m cJac .o
( 责任编 辑 : 邹定 宜)
综上所述,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施固定汇率制和浮 动汇率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缺失。
一 一
,
.
w . j.e c ynt w
w
10 0 万家, 0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 9 其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 入、 实现利税、 3 出1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 %、 %和6% 0 5 4 7 0 0 左右; 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 %以上, 0 中小企 业还提供了大约 7%的城镇就业机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 5
二、 实践分析
以后,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从实际情况来看, 05 7 2 起我国实行有管理 自20 年 月 1日
自 上世纪7年代以来, 0 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对汇率的管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我们以德国和 日本为 例, 从实践中考察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 马克兑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由于 德国经济相对美国经济走强 , 为保持与美元 固定的汇率, 德国 政府不得不在市场上购入超额供给的美元, 美元资产的不断增 加和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多, 威胁到国内物价稳定。因此, 对 国内通货膨胀深恶痛绝的德国货币当局不得不放弃当时4 马 克兑换 1 美元的固定比价, 1 1 3 从 9 年 月起多次对马克汇率进 6 行重估, 马克开始连续升值。在升值过程中, 德国坚持独立的 货币政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让汇率自由浮动。1 2 9 年后, 7 借 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 本的冲击 , 欧洲其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马克升值的压 力。如果不是欧洲区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能否承受汇率大幅 波动的风险、 能否避免国内的资产泡沫、 能否保持国内货币政 策的独立性, 则是一个未知数。 1 5 9 以美国为首的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 9 年 月, 8 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 合干预外汇市场, 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以解决美 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 广场协议” 。在协议签订 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 美元兑 日 元贬值达 5%, 0 也就是说, 日元 兑美元升值一倍。为了对应升值可能继续带来的不景气效应, 日 本央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 1 6 由 9 8 年1 月的5 %降至 1 7 月的25 9 年2 8 .%。由于出口 严重受挫, 资 本难以在这一块获得利润, 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 场, 泡沫经济一触即发。这时, 追于日元升值压力的 日 本货币 当局又一次大幅下调利率, 希望能缓解 日 元升值压力, 同时也 希望借此减少汇率升值带给日 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扩张的 货币政策还是没有改变 日 元升值的趋势, 相反地, 低利率向市 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刺激着洪水般的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 市场, 由于在生产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调低利率对刺激投资 和消费的作用不明显, 形成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此后, 日元长 期处于剧烈波动之中, 日本由此掉入“ 货币流动陷阱”货币政 , 策趋于无效, 经济也丧失活力, 形成了2 世纪 8 年代 日 0 0 本著名 的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 1 1 9 年破灭之后 , 本经济便陷 9 日 入二战后最严重的不景气状态, 一直到现在, 日本经济仍然没
人民币汇率制度名词解释
![人民币汇率制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ba807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6.png)
人民币汇率制度名词解释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过程。
以下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
1. 人民币汇率: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汇率由政府制定并受到市场影响。
2. 外汇市场:指买卖人民币的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买卖人民币的交易者可以通过它进行交易。
3. 人民币利率:指人民币的利率。
人民币利率是指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的利率,通常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4. 人民币币种:指人民币作为货币的种类。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与其他货币不同。
5. 人民币储备金:指人民币的储备形式。
人民币储备金是指中国政府将人民币用于储备和投资的一种形式。
6. 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接受程度。
7. 人民币货币政策:指人民币政府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货币政策是指人民币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以调节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其他货币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政府制定汇率政策、干预市场、制定利率、投资和储备等方面。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旨在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并为人民币的全球使用奠定基础。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faee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4.png)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引言概述: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
一、美国的汇率制度1.1 美元的汇率决定机制美元的汇率决定机制是指美元汇率的形成方式。
美国采用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即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美元汇率的浮动性使得市场能够自由决定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1.2 美国的汇率政策美国的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对汇率的干预和管理。
美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美元的汇率。
政府会根据经济状况和国际竞争力等因素来制定汇率政策,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1.3 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具有全球支付、结算和储备资产等多重功能。
美元的国际地位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并且美元的汇率波动会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二、美国的外汇制度2.1 外汇市场的监管机构美国外汇市场的监管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等机构负责。
这些机构通过监管和管理外汇市场,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2 外汇交易的监管规定美国对外汇交易有一系列的监管规定,包括外汇交易商的注册和监管、外汇交易的报告和披露要求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预防欺诈行为,并维护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
2.3 外汇储备管理美国的外汇储备是指国家持有的其他货币和黄金等资产。
美国通过外汇储备管理来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
外汇储备的合理管理可以帮助美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和经济挑战。
三、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的影响3.1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对美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美国的国际贸易、国内通胀和利率等经济指标。
外汇制度的稳定和规范可以维护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266446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5.png)
1
2
6
5
4
3
货币政策分析: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资金流出→外汇储备下降→利率上升
结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无效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率上升→资金流入→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如下图)
结论:财政政策不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
资金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分析
*
*
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二节 汇率政策
*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
03
经济条件下的形式。它描述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
0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IS—LM模型在开放01*ຫໍສະໝຸດ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含义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含义是:
其结论是:
一国怎样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一般都是比较有效的。这是因为,此时一国可以由主控制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会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加强其效果。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这会带来产出的增如与利率降低,而这两者都会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从而使本国货币贬值,这就又如强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控制效果。
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一般是相对低效的,这是因为,在相当多的情况,财政政策造成的利率变动会引起汇率的调整,从而削弱其政策效果。以财政扩张政策为例,它常常通过造成利率上升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这会带来本国货币汇率升值从而削弱财政政策对简介的扩张效果。但是,在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财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汇 率
目标区下限
01
02
03
04
05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af1552f01dc281e53af07f.png)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前两期我们已从一些方面对人民币前景进行了分析,相信大家对人民币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根据读者建议,今天我们将浅谈的是我国的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分析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国现行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的基本制度:我国的货币政策四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介绍和分析:公开市场业务: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交易对象是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包含正回购和逆回购,现券交易包含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中央银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
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
准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分为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利率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99c34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d.png)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选择的货币兑换率体系,它对于国家或地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例如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准固定汇率制等。
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效果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下面将分别就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探讨其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了固定的汇率,即货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保持不变。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较大。
首先,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受到限制。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持有外汇储备来支持本币的固定汇率,因此财政政策往往要考虑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充足性。
其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对较少的自主性。
为了维持本币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通常需要准备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干预市场。
这样一来,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就相对较小,更多地受制于外汇储备规模的限制。
此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要求购买外汇来稳定本币汇率,因此通常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引发通胀的压力。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对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即汇率的波动由市场供求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执行更加自由灵活。
由于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财政政策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经济状况,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财政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此外,由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也更大。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信贷政策等手段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活动的状况。
此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和冲击,提高经济的韧性。
总结来说,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较为受限,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小,更多地受制于外汇储备的规模。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更加自由灵活,货币政策具有更大的调整空间,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和冲击。
我国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81f34e55ef7ba0d4a733b92.png)
目前我 国仍对资本流动实行严格 的管
制 , 资本 流动 的障碍 已 日渐 减少 , 境 但 跨
国不 可能同时实现这三 个 目标 ,必须
Fakl19) 为 没有 一 种 制 度适 r e 9 9认 n (
放弃三个 目标中的一个 。 合所有 国家 以及一 个 国家 的所有 时期 ,
● 经j论坛 2∞ ・ ● i O 7
胀期政府 面临的主要 问题 。 次 , 币政 其 货 策工具——利率 的调整受 到限制 。尽 管
向了有外汇收入的企业 ; 另一方面, 使商 业银行投放到内向型企业的信贷资金相
应 减少 。 此外 , 国际游 资流 人时 , 其 当 与
角” 型, 模 即在 固定 汇率制度 、 资本 自由 流动 和独立 的货 币政策 三个 目标 之 间 ,
由于 我国正处于经济 改革深化 的阶 段 ,货 币政策从制定 到实施都是较 为不 完善 的, 在此情况下 , 汇率 制度 的选择对
一
公开市场业务规模等有很大的相关性 ,
而我 国在 这些方面 尚处 于劣势 。事实也 表 明了 ,央行 的对 冲操 作无 法消除外 汇 储备 资产 迅猛 增长 而产生 的经 济过热 。 通货 膨胀 压力不 断上升 ,最终导致 了人 民币真实汇率 的升值 ,造成 了大量 的国 际游 资流人 中国 ,进 一步恶化 了经济过 热。
周
阴
“ 没有哪 一种 汇率 制度对所 有 国家 以及 所有 时期 都适用 ” 的结论 。
沈 国兵 、 史晋川 ( 0 2) 出 了四面 20 提
近年我国不断加快对外开放 , 这不仅使 国际收支失衡变得频繁,而且也使资本
管制变得 困难 ,因此货 币政 策在控制货
莉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abec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8.png)
内; ③特殊情况下可以重新调整平价。 3、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护汇兑平价体
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缺陷:
1、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即作为汇兑平 价体系中心货币的美元必须保持币值坚挺,从 而必须长期维持国际收支顺差;而作为国际储 备货币的美元必须为世界各国提供充足的清偿 手段,从而只能长期维持国际收支逆差,使美 元面临极大的贬值压力。美元的这种两难处境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1)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 汇率是按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
(2)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 中心汇率在很小的限度内波动。
☆两者的不同点:
(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则是通过国际 间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建立起来的。
二、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 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不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 也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中央银行没有 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外汇 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而波动。
(1)按政府是否干预划分: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 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是指一国政府对
(一)牙买加体系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币化。 增加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份
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 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加了33.6%。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1、汇率安排多元化: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2、国际储备多元化: (1) 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美元的地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f057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5.png)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引言概述: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分析其特点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美国的汇率制度1.1 固定汇率制度美国在20世纪初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即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固定的汇率兑换其他货币。
这种制度有助于稳定汇率,提高国际贸易的可预测性和信任度。
1.2 浮动汇率制度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会不断波动。
这种制度使得美国货币政策更具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和外部冲击。
1.3 汇率政策的调整美国政府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采取适当的汇率政策调整。
例如,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或改变利率政策来影响汇率水平。
这种调整有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国际竞争力。
二、美国的外汇制度2.1 外汇市场的开放性美国外汇市场相对开放,允许外国投资者自由买卖美元和其他货币。
这种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国际资金流动和跨国贸易,提高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
2.2 外汇管制与监管尽管外汇市场相对自由,美国政府仍对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和监管。
例如,美国货币当局会制定外汇政策,规范外汇市场的运作,以防止不良行为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2.3 外汇储备的管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美国政府通过有效管理外汇储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
外汇储备的管理还可以用于应对金融危机和其他国际经济风险。
三、美国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的影响3.1 经济增长和就业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的稳定与灵活性,对美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稳定的汇率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可预测性和信任度,促进出口和进口的增长。
灵活的外汇制度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减轻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冲击。
3.2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的调整对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也具有重要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35a8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3.png)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它的波动对于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活动的政策。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汇率有助于维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
2.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1)市场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形成,供求关系是决定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民币需求增加,汇率将上升;如果人民币供应增加,汇率将下降。
(2)经济基本面:国家的经济状况、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等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经济表现良好的国家,其货币相对较强;经济不稳定的国家,其货币相对较弱。
(3)外部因素:国际经济环境、贸易关系、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3.(1)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央行会出售或购买外汇以影响市场供求,从而维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浮动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下,央行可通过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汇率。
通过调整利率,央行可以吸引或抑制资本流入,从而影响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汇率。
4.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出口导向型经济:如果国家希望通过出口刺激经济增长,央行可以通过贬值人民币来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出口数量。
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控,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通胀抑制:如果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可以通过升值人民币来降低进口成本,从而抑制通胀。
通过调节人民币汇率来稳定价格,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有重要影响。
如果央行希望吸引外资流入,可以通过升值人民币提高投资回报率;如果央行希望遏制资本外流,可以通过贬值人民币降低投资回报率。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8025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0.png)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引言概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美国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制度。
一、美国的汇率制度1.1 固定汇率制度:- 在20世纪初,美国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将美元与黄金挂钩,确保了货币的稳定性。
- 这种制度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受到限制,但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汇率基准。
1.2 浮动汇率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转而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 浮动汇率制度使得美国能够更灵活地调整汇率,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1.3 货币政策的作用:- 美国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手段,影响汇率水平。
- 美国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应对通货膨胀等风险。
二、美国的外汇制度2.1 外汇市场的开放性:- 美国外汇市场非常开放,允许外国投资者自由买卖美元,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 这种开放性为美国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 外汇储备的管理:-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由美联储管理。
- 美联储通过购买和出售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2.3 外汇管制的限制:- 美国对外汇交易实行一定的管制,以防止洗钱、恐怖主义资金等非法活动。
- 外汇管制的限制也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三、美国汇率制度与全球经济的影响3.1 全球贸易的推动者:-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对全球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美元的国际地位使得其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主要货币,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3.2 汇率波动的影响:- 美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制度对全球汇率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 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波动,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3.3 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545cf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a.png)
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关系一、前言货币政策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汇率变动则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外在表现。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汇率的波动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等方面的问题。
那么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对货币供求关系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控制通货膨胀等目的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保持货币的购买力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第二个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第三个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政策通常采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工具,另一种是间接工具。
直接工具指的是直接操作货币市场,如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工具则通过调整银行间利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等间接影响货币市场。
三、汇率变动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可以兑换多少单位另一种货币。
汇率变动通常指的是一种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发生变化。
汇率变动的原因很多,包括经济基本面变化、政策变化、资本流动等多个因素。
在商品和服务进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和贸易等方面,汇率变动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盈亏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汇率的变动通常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或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采用市场自由浮动的方式,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动;固定汇率制度则是指汇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始终保持不变。
四、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关系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货币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汇率的变动,而汇率的变动也反过来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下面我们将从货币政策对汇率的直接影响和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两方面来分析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关系。
1.货币政策对汇率的直接影响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利率和汇率等直接工具来实现的。
例如,当中央银行加大公开市场销售力度时,银行的准备金余额会减少,银行的货币储备也会减少,导致贷款利率升高,从而降低了经济的活动水平,抑制了通货膨胀,进而影响到汇率的波动。
固定汇率以及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固定汇率以及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a2a819156c175f0e7cd1372c.png)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固定汇率制度下,要维持汇率固定,那么,货币政策的作用会受到限制。
假设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本币出现供小于求,于是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增加,外汇市场上本币需求大于供给,要维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同时购进大量外币,这样,又增加货币供给,从而使得政府希望借助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抑制经济过热的目的落空。
2、假设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增加货币供给,于是降低国内利率,刺激国内投资,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进口增加,如果原来处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均衡状态,那么此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外汇市场失衡,外汇需求大于供给,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以弥补外汇需求缺口,同时购进本币,这样,又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得希望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落空。
结论: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要同时兼顾内外两个政策目标,难以达到效果。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存量,本国具有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过货币政策能够调节总需求、产量和就业。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国内生产与收入有较强的影响力。
举例说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假定一开始国内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为刺激就业,提高国民收入,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利率下降,于是资本外流,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恶化,外汇市场上本币需求大于供给,于是本币贬值。
而本币贬值意味着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下降,国际竞争力上升,出口增加,同时进口产品在国内价格上升,进口减少,这样,经常项目收支改善(假设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币贬值的压力。
另外,利率下降,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加上净出口的增加,根据乘数效应,国民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汇率制度与政策
![汇率制度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51ca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1.png)
汇率制度与政策引言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所采取的制度安排。
汇率政策则是国家对于汇率制度的具体管理方法和政策措施。
汇率制度与政策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外汇市场以及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稳定。
汇率制度的分类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被政府或中央银行固定不变的制度。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家会采取措施来保持汇率的稳定,如干预外汇市场、调整利率以及实行资本管制等。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外商投资的稳定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缺点是对政府的货币政策自主性要求较高,且不适应经济波动的情况。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允许汇率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自由浮动。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能够调整国内外经济之间的失衡,对经济冲击的降低具有灵活性;缺点是可能导致汇率的大幅波动,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
半固定汇率制度半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对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与调控,但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浮动。
半固定汇率制度既能够提供稳定性,又能够适应经济波动。
半固定汇率制度的具体操作方式与政策措施由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汇率政策的影响因素汇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国际贸易状况、国际资本流动以及政府政策等。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汇率政策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会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来吸引外资、稳定经济环境;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来应对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对汇率政策的制定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货膨胀较高的国家往往选择通过升值汇率来抑制通胀,而通货膨胀较低的国家则可能通过降低汇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状况国际贸易状况对汇率政策也有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处于贸易顺差状态,通常会采取稳定汇率政策以保持竞争优势;而贸易逆差国家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以调整外贸状况。
国际金融学第4讲-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
![国际金融学第4讲-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044992b84ae45c3a358c14.png)
第4章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本讲主要讲授内容:**汇率制度概述**汇率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和外汇干预**浮动汇率制和国际协调**汇率政策**外汇管制**货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4.1 汇率制度概述一、汇率制度概念与类型1.概念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为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所作的安排或规定.作为一种汇率制度,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2〕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3〕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4〕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根据有关安排情况和规定内容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汇率制度.2.汇率制度分类与发展传统上,汇率制度被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大类.从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看,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19世纪中末叶金本位制度开始一直到1973年〕→浮动汇率制〔1973年以后〕.严格地说,1973年以后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各式各样的.决不是只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形式,还有许多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汇率制度.比较典型的有,钉住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制度,以与联系汇率制度,等等.二、固定汇率制度1.概念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汇率制度.2.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的共同点〔1〕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按照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2〕汇率水平相对稳定,仅仅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3.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的不同点〔1〕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可以按照两国货币含金量决定的金平价之比来自行确定,而且现实汇率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动被限制在黄金输送点范围内.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是根据国际间的协议人为确立的.〔2〕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金平价是不会变动的,因而各国之间的汇率能够保持真正的稳定.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各国货币的金平价则是可以调整的,因此很难保证汇率的真正稳定.可见,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严格地说来,只能称之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ging System〕.4.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二战后到1973年3月这段时期,世界上主要国家实践的一种汇率制度,它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建立起来的.这一汇率制度的核心内容是:〔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规定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按此官价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2〕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的含金量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根据金平价标准规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间接与黄金挂钩;〔3〕IMF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范围内波动〔1971年12月又调整为平价上下 2.25%的范围内波动〕,当汇率波动超过这个限度时,各国有义务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可见,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维持了27年,因为各种原因于1973年3月彻底瓦解了.从此,世界各国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5.固定汇率制的意义〔1〕积极意义它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从而降低了汇率的风险.〔2〕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外汇市场价格的扭曲——固定汇率制增强了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传递——固定汇率制也容易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引起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与混乱——一国维护固定汇率制往往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三、浮动汇率制度〔一〕浮动汇率制的概念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关系决定,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二〕浮动汇率制的类型1.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外汇市场上外汇汇率的形成,浮动汇率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1〕自由浮动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又称为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是指汇率的高低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情况来决定,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2〕管理浮动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又称为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的变动朝着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实行的都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2.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根据汇率浮动的形式,浮动汇率可以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1〕单独浮动单独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又称独立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状况和政府的干预程度自行浮动.目前采用这种汇率制度的货币主要有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也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采取这种汇率制度.〔2〕联合浮动联合浮动〔Joint Floating〕,是指某些国家组成货币集团,在集团内部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关系,而对非成员国的货币则采取共同浮动.原欧洲共同体国家的成员国货币,曾经实行的就是联合浮动汇率制度.〔三〕对浮动汇率制的评价1.浮动汇率制的优点〔1〕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使国际收支均衡得以自动实现,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来调节汇率,有利于维持内外部平衡.〔2〕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义务,因而可以增加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3〕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国外通货膨胀的变化不会引起本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因而一国不再被动地从国外输入通货膨胀,这样可以避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传递.〔4〕浮动汇率制可以防止货币当局对汇率政策的滥用,有利于维护政策纪律性.〔5〕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无需保持太多的外汇储备,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6〕浮动汇率制有利于减少贸易管制措施,可以促进自由贸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7〕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变动是迅速的、自动的和持久的,它能够连续地对任何时候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进行与时的调整,不至于出现累积性的长期国际收支失衡,因而有利于保持各国外汇市场和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2.浮动汇率制的缺点〔1〕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行为更容易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2〕浮动汇率内在的不稳定性将会损害国际贸易和投资.〔3〕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具有违反所谓"物价纪律"倾向,而采取通货膨胀性政策.〔4〕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难以实现.3.综合评价关于汇率制度的评价,西方学者提出了四条基本的判断标准:〔1〕该制度对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否有利;〔2〕该制度在促进国际收支调整方面的效率如何;〔3〕该制度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有何影响;〔4〕该制度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适应性如何.根据上述标准,浮动汇率制虽然不是一种理想的汇率制度,但是相对来说,它是一种可行的和相对合理的汇率制度.四、其他汇率制度除了上面所述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外,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汇率制度,这里主要介绍钉住汇率制、联系汇率制和汇率目标区制度.〔一〕钉住汇率制所谓钉住汇率制〔Pegg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某种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作为钉住对象,并使这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一种汇率制度.根据钉住类型和允许调整幅度大小与形式的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类型.1.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合成货币按照钉住形式的不同,钉住汇率制又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合成货币.〔1〕钉住单一货币钉住单一货币〔Single Currency Peg〕,是指钉住一种外国货币,这两种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当被钉住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发生变动时,实行钉住制度国家的货币汇率也随之变动.目前被钉住的单一货币主要是美元、英镑和欧元.〔2〕钉住合成货币钉住合成货币〔Compositive Currency Peg〕又称为钉住一篮子货币〔A Basket of Currencies Peg〕,是指选择合成货币〔或一篮子货币〕进行钉住,当合成货币〔或一篮子货币〕对其他货币汇率发生变化时,实行钉住制度国家的货币汇率也会发生变动.目前被钉住的合成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主要是特别提款权.2.平行钉住、爬行钉住和爬行区间钉住根据货币当局允许调整幅度的大小和形式,钉住汇率制又可以分为平行钉住、爬行钉住和爬行区间钉住.〔1〕平行钉住平行钉住〔Parallel Peg〕,是指在钉住某种货币的同时允许现实汇率对平价〔或中心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如,原欧洲共同体国家允许成员国货币对中心汇率有±2.25%的波动.〔2〕爬行钉住爬行钉住〔Crawling Peg〕,是指在短期内将汇率钉住某种平价〔或中心汇率〕,但是根据选定的指标频繁地、小幅度地调整所钉住的平价〔或中心汇率〕的汇率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就是这种汇率制度,目前以钉住美元居多.〔3〕爬行区间钉住爬行区间钉住〔Crawling Band Peg〕,是指允许汇率在短期内对平价〔或中心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同时对平价〔或中心汇率〕作经常性的调整.它是将平行钉住和爬行钉住的安排结合起来的一种汇率制度.〔二〕联系汇率制1.联系汇率制概念联系汇率制是指一国或地区的法定货币不是由中央银行发行,而是由独立的货币发行局根据选定的发行储备货币的数量和法定的比价,来发行本国货币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将汇率制度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利用市场机制来维持汇率的运行.联系汇率制起源于原英联邦成员的货币发行制度,目前以中国##的港元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较为典型.2.##的联系汇率制##的联系汇率制,又称为货币发行局制度,其主要内容是:〔1〕确定美元为港元发行的准备货币,并建立外汇基金〔现已并入金融管理局〕.〔2〕发钞银行〔目前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如果发行港币,要求按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交存美元,并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币的发行准备;如果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币和"负债证明书",同样按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港币,也按上述固定比价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换取港币;如果退回港币,则按原比价赎回美元.〔4〕外汇基金和发钞银行有义务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利率来维护1美元兑换7.8港元的预定官价,使公开市场的汇率在官方汇率的2%范围内上下浮动.〔5〕在##外汇市场上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不受官方汇率的约束.可见,##实际上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行汇率〔即联系汇率〕,即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官方汇率;——另一种是在外汇市场上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汇率.3.##联系汇率制的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1〕套利机制〔2〕美元流动均衡机制〔三〕汇率目标区制1.汇率目标区制概念汇率目标区制〔Target Zones System〕,是指有关国家共同设计和建立一种与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相一致的相对均衡的汇率,并确定这种汇率可调整的适度浮动区间的界限,把汇率波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汇率制度.2.汇率目标区制的核心内容其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确定参加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二是明确规定市场汇率的波动区间〔即汇率目标区〕.3.汇率目标区制与其他汇率制度的不同之处〔1〕它明确地规定了汇率波动的区间范围,在目标区内汇率可以自由浮动,但是一旦超出目标区范围,政府就有义务进行干预,因而保证了汇率目标区的可信性;〔2〕在汇率目标区制度下允许汇率波动的范围更大,因而保证了汇率的可变性和灵活性;〔3〕由于汇率目标区是公开的,因而有利于引导市场对汇率的预期;〔4〕目标区汇率幅度的调整和较大的目标区范围,有利于反映实际均衡汇率的变化,从而可以减少大规模的外汇投机活动的干扰.4.2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国究竟应该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规模大小如果一国的经济规模较大,通常在经济上较独立,同时大国的对外贸易量在GNP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低于小国,因而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相反,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采取固定汇率制.2.经济开放程度一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贸易品在GNP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贸易品价格在整个物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汇率变动对国家整体经济和价格水平的影响也越大,为了最大程度上稳定国内经济与物价水平,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倾向于选择固定汇率制.相反,经济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3.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通常选择浮动汇率制,这样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在较短时间内作出调整以弥补通货膨胀差异.对于通货膨胀率差异较小的国家,更倾向于采取固定汇率制.4.贸易伙伴国的集中程度一国贸易如果主要集中于一个贸易伙伴国,那么该国更倾向于选择使本国货币钉住贸易伙伴国货币的钉住汇率制.相反,贸易伙伴国较分散的国家,则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5.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发育程度一国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国际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相反,则倾向于采取固定汇率制.6.资本的流动性一国的国际资本流动性越强、对国际资本越开放,保持固定汇率制越困难,因而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4.3 固定汇率制和外汇干预一、引论:研究固定汇率的重要性1973年之前,世界经济是在固定汇率制下运行的.1973年之后,虽然工业化国家纷纷选择了浮动汇率制,但是固定汇率制的许多优点仍然体现在各国的汇率体系之中.因此,研究固定汇率制仍然是必要的,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各国的汇率实践看,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汇率,既不是完全由各国中央银行决定的,也不是纯粹由市场决定的,而是中央银行经常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探讨固定汇率制对提高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区域性货币协定有些国家参加了汇率联盟,同意在成员国之间维持固定汇率,而对非成员国则允许其汇率随价值波动.要分析区域性货币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宏观经济干预与其作用,就要了解固定汇率制的运行特点.3.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钉住汇率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用钉住汇率制〔大多钉住美元或一揽子货币〕,这类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固定汇率制.因此,了解固定汇率制对研究采用钉住汇率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4.不同汇率制度的比较问题要比较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优劣,就必须分析固定汇率制.二、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1.概念和目标干预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基于本国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要求,为控制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对外汇市场实施直接的或间接的干预活动,以使汇率的变动保持在政府意愿的水平.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目的主要是:〔1〕阻止短期汇率发生过度的波动,避免外汇市场的混乱;〔2〕影响中长期汇率的变动,调整汇率发展趋势;〔3〕使市场汇率波动不至于偏离一定时期的汇率目标区间;〔4〕促进国内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协调推行,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协调发展.2.干预方式由于考察角度的不同,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也不相同,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从干预手段角度考察,干预方式有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直接干预:直接干预是指一国货币当局直接参与外汇市场的买卖,通过在外汇市场上的买进或卖出外汇来影响本币对外币的汇率.间接干预:间接干预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出入,从而间接地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汇率水平.间接干预是通过改变利率等国内金融变量和改变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两种作用机制来发挥作用的.〔2〕积极干预和消极干预从干预外汇市场动机的角度来考察,干预方式有积极干预和消极干预两种.积极干预:积极干预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使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接近本国设定的目标水平,主动地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操作.消极干预:消极干预是指外汇市场已发生急剧波动,偏离了本国设定的目标汇率水平,货币当局采取补救性的干预措施.〔3〕冲销性干预和非冲销性干预从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角度考察,干预方式有冲销性干预和非冲销性干预两种.冲销性干预:冲销性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同时,再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冲销操作,以抵消外汇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达到既影响本币对外币的汇率,又可以维持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非冲销性干预:非冲销性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时,不采取相应的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显然,非冲销性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4〕单边干预和联合干预从参与国家情况的角度考察,干预方式有单边干预和联合干预两种.单边干预:单边干预是指一国在没有其他相关国家的配合下单独采取措施,对外汇市场进行的干预.联合干预:联合干预是指两国乃至多##取协调的行动,共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影响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和走势的一种干预方式.三、中央银行干预与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4-1所示.中央银行资产的变化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向同一方向变化.中央银行购买资产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出售资产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2.外汇干预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以干预外汇市场,将会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购买外汇,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3.冲销操作中央银行有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这类政策称为冲销性外汇干预.4.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有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逆差则有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至于是否能够改变货币供给量,则要视本国和外国所负担的官方干预比例分配、中央银行可能进行的冲销性操作和中央银行调节性交易的性质.四、中央银行如何固定汇率1.固定汇率下的外汇市场均衡中央银行的外汇交易,不仅影响国内货币的供给,而且作用于本国货币的汇率.为了使汇率固定不变,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准备按固定汇率进行任何数量的国内货币和外币的交换.如果中央银行不这样做,那么汇率就会根据资产市场均衡的条件而变化.因此,只有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成功干预,资产市场的均衡条件才能达到.那么,如何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实现外汇市场的均衡?假设中央银行要使汇率固定在E0水平的情况下保持外汇市场的均衡.根据前面的知识,只要利率平价条件得到满足,外汇市场就能保持均衡.此时,本国利率R等于外国利率R*加上本币对外币的预期贬值率<E e-E>/E.但是,当汇率固定为E0并且市场参与者预期它会保持不变时,本币的预期贬值率为零.因此,利率平价条件意味着,仅当R=R*时,E0才会成为均衡汇率.可见,为了确保汇率永久保持在E 0时的外汇市场均衡,中央银行必须使R=R *.2.固定汇率下的货币市场均衡为了使本国利率保持在R *的水平上,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必须调整货币供给以使在利率为R *时,本国货币的实际总需求正好等于实际总供给:M S /P=L<R *, Y>在给定P 和Y 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说明,当外国利率为R *并且汇率固定时,能够使资产市场达到均衡所需要的货币供给应是多少.当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以固定汇率时,它必定自动地调整国内货币供给,使得货币市场均衡维持在R=R *的水平上.具体调节过程如下:产出Y 的增加使国内货币的需求上升,国内货币需求的上升又推动国内利率上升.中央银行为了防止本国货币升值就必须干预外汇市场,或者说,在外汇市场购买外国资产,这样可以消除对本国货币的过度需求.因为中央银行通过增发货币来支付外国资产的购买,从而可以减少对本币的过度需求.3.图解分析如图4-1所示.货币市场均衡最初在点1,收入从Y 1增加到Y 2时货币需求增加,这时将使利率高于国外利率R *〔均衡点在点3〕,此时本币升值〔在点3,〕.为了保持利率不变,必须增加货币供给,以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回落到原处,即均衡点2对应的均衡利率. 五、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1.货币政策 如图4-2所示. 2.财政政策如图4-3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DD 1移至DD 2,如果中央银行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本币利率上升的结果使产出增至Y 2而汇率降到E 2〔本币升值〕.产出的增加必然产生对货币的超额需求,为阻止超额货币需求对本国利率上升和本币升值的推动作用,中央银行必须用本币购入国外资产,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干预的结果使AA 1向右推到AA 2,而将汇率固定在E 0水平.在均衡点3,产出比最初点要高,汇率不变,官方储备资产〔货币供给〕增加了.3.汇率变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有时会实施突然的一次性的汇率变动政策.以贬值为例,如图4-4所示.固定汇率水平由E 0增加到E 1将会使本国产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变得便宜,这样有利于推动出口从而产出增加,产出因此沿DD 线移动到更高水平Y 2〔点2〕.在点2,随着产出的增加,交易也增加了,因此产生了最初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中央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超额货币需求就会使本国利率高于世界利率.为使固定汇率维持在新的水平E 1上,中央银行必须购买国外资产,扩张货币供给直至资产市场均衡曲线达到通过点2的AA 2为止.这样,本币贬值引起了产出的增加、储备资产的增加和货币供给的扩张.中央银行之所以要实行一次性贬值,其原因主要有:〔1〕政府决定本国货币贬值,使得政府有可能用此代替不起作用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和减少失业. 图4-1 固定汇率E 0下的资产市场均衡图4-2 固定汇率条件下货币扩张的无效性图4-3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图4-4 货币法定贬值〔E 0-E 1〕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考生姓名黄烈朝专业投资理财准考证号 010*********指导教师戴念念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方式 1397159078 论文自我检测相似比 54.95% 二○一五年八月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摘要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收支顺差规模持续增长。
巨额贸易顺差暴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不均衡。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严峻挑战。
在面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巨大压力下,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汇率制度安排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改革的协调,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贸易资本项目“双顺差”问题严重,僵硬的汇率制度导致货币政策在维持国内经济均衡和稳定汇率的双重目标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大量外资涌入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被迫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直接导致了央行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
从而极大地冲击了最初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使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使我国中央银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政策协调AbstractThe opening degree of China's economy becomes higher increasingly. The surplus of 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 is growing persistently. While huge foreign exchange surplus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internal unbalance and external unbalance in China’s economy. The rapid growth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appreciation of RMB, which challenges monetary policies severely. Therefore, study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exchange rate system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mean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Among the multiple instruments to adjust and promote our country’s deve lopment of economy, monetary polic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Through many years’ practice,our central bank’s ability of employing monetary instruments has been increasingly more proficient, and has adjusted macroeconomic effectively by applying monetary policy. However, as the degree of China’s opening to the world deepen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has been reduced. For example, the expanded policy failed to control deflation while the tight policy by raising deposit reserve rate failed to restrain the trend of economic over-heat. Various factors can account for the situation. Among them the exchange-rate regi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Keyword: Exchange Rate System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ion of Policies目录1 导论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2)1.2.1 研究的方法 (2)1.3.2 创新点 (2)2人民币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独立性概述 (2)2.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2)2.1.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与固定汇率制生 (2)2.1.2 建国初期人民汇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人民币固定汇率制的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实证分析. (3)3.1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 53.2 货币政策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互影响 (6)4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协调的思路 (7)4.1 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特点 (7)4.2 现行汇率制度的正面效应分析 (8)4.3 现行汇率制度的负面效应分析 (9)4.4 完善汇率制度的建议 (10)5 结论与展望 (11)5.1 结论 (13)5.2 展望 (13)参考文献 (14)1 导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往来日益增加,经济的开放度已经越来越高。
货币政策的意义:1.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2.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3.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4.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1.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2.1 研究的方法本文运用米德冲突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等理论,分析了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我国 1994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多次冲突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 2005 年汇率制度改革后的冲突原因及其表现。
1.3.2 创新点本文试图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创新:1、较为系统地归纳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冲突和协调的理论。
2、在分析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基础上,找到两者协调的方法。
2人民币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独立性概述2.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2.1.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与固定汇率制生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汇率。
1953年以后,统一了全国汇率,初步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基本上被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记帐手段。
1973年后,随着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改善和对外贸易的增长,逐步形成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固定汇率制度。
2.2人民币汇率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到1993年。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作为计划核算工具,长期固定并形成高估,所以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不断调低,并且开始形成牌价与外贸内部结算价的双轨制,后来又增加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
到199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由1979年初的15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降至580元人民币兑100美元,下调了73%。
第二阶段:1994年汇率并轨到2004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并轨时,官方汇率一次性下调幅度达33.3%。
从1994年至199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4.8%。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出现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外汇资金流出压力加大。
为防止危机在亚洲和世界进一步扩散,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左右的水平。
第三阶段:2005年汇改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一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第四阶段:2008年7月至今,2008年中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实际上采取了重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两者汇率一直保持在约6.83的水平。
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的区间内运行。
2.3目前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压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10年2月为118.41,上涨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