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模型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

的变化 , 均说明大 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 的重视 。
各级政府纷纷 出台了有关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文件 , 但是笔者通过阅读这些文件 , 发 现它们的 内容高 度相似 , 其中最主要 的一条是 “ 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 , 激发 他们的创业潜 质” , 随后给予创 业政 策扶持和提供创业 咨询指导 。因此 , 本文 旨在寻找一种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路径依赖模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7 6 3 6 ( 2 0 1 3 ) 0 7— 0 0 6 7— 1 0


问题 的提 出
只要劳动还是人类谋生 的手段 , 就业 问题 就得一直 存在 。在 市场经 济条件 下 , 就业具 有两种基 本形式 , 一是
“ 雇用就业” , 二是“ 创业就业 ” 。从两者 的逻辑关系看 , 创业就业是雇 用就业 的前 提和基础 , 没有 成功 的创业 型就
业, 也不会有雇用就业 ; 从两者 的数量关 系来 看 , 创业 就业对于雇用就业而言 , 具有“ 倍增效应” 。创业 型就业 的最
大特点 , 就是 突破 了传统 的“ 一人 一岗” 的就业模 式 , 形成“ 一人带动一群 岗位 ” 的就业模式 。因此 , 创业是 一种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 2 5
基金项 目: 2 0 1 0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 目“ 高校教学模式变 革对大 学生就业 能力 、 就业 质量影 响机制研究 ” ( 1 0 Y J C 8 8 0 0 0 6 ) ;
2 0 1 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 助项 目“ 中国大学生 就业约束 与激励机 制研究 ” ( P HR 2 0 1 1 0 8 3 3 6 ) ; 2 0 1 2年首 都经济 贸易大学教学改革项 目“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扎根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的创业即兴行为的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的创业即兴行为的影响因素
自某一地区的高校。
对大学生创业的启示与建议
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的普及和推 广,鼓励大学生积极尝试创业,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增强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针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 和失败,高校和创业者本身应培 养其积极的心态和抗挫能力,以 应对挑战和变化。
提升创业技能和能力
通过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 大学生增强创业相关的技能和能 力,如市场分析、团队管理、风 险控制等。
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导 向对即兴行为有积极影响,而 焦虑和自我怀疑则会产生负面 影响。
研究贡献与限制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即兴 行为进行深入探索,揭示了影响 该行为的多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为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 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并为创业
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启示。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例如样本规模较小,且主要来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数据收集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 如访谈、观察、问卷等, 以获得丰富的原始材料。
数据分析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数 据进行逐级分析,从原始 材料中提炼出概念、范畴 和关系。
理论构建
通过对概念、范畴和关系 的梳理,构建出具有解释 力的理论模型。
扎根理论的应用领域
社会问题研究
资源整合
创业者对内外环境的感知和判断是影响创 业即兴行为的关键因素。
创业经验
创业者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对创业即兴 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创业者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对创业即兴行 为具有积极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
04
学生创业即兴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即兴行为的影响

基于Sahlman模型的大学生合作创业成功因素研究

基于Sahlman模型的大学生合作创业成功因素研究

技 术 经 济
Te c hn o l og y Ec o no mi c s
Vo 1 . 3 2,No . 4
Ap r .,2 O1 3
基于 S a h l ma n模 型 的大 学 生合 作 创 业成 功 因素研 究
盛 亚 , 陈剑 平 , 朱科 杰
( 1 .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 院 , 杭州 3 1 0 0 1 8 ; 2 .浙 江 大 学 宁 波理 工 学 院管 理 学 院 , 浙江 - 7波 3 1 5 1 0 0 )
业 伙伴 之 间存在 紧密 的资 源依 赖 关 系 , 他们 更 依 赖 非正 式 的契 约和协 调 。针对 合作创业 的研 究主 要集
中 于探讨合 作结 构 和合 作 动 力 , 重 点关 注 后 合作 阶
段 的组 织结 构 、 管理协 调和行 为激励 , 尽有极少 量研 究 聚 焦于创 业孕 育与早 期 阶段 创业合 作 意 向与 合作
等特 质 因素来解 释 、 预测 和指 导创业 行为 与绩效 , 但 这类 研究存 在~ 个较 大的缺 陷——创 业者 特质 与创
业者绩 效并 不 存 在显 著 相关 性 l者试 图引 入 团体 特征 和环境 变量来 提高研 究 的解 释力 。例如 , C h a n d l e r和 Ha n k s 从创 业 团 队最 佳规 模 的角度开 展研究 , 提 出了 3 ~4人 的规模优 势
理论 [ 8 ] 。随着社 会 网络 分 析方 法 的兴 起 , 众 多 学 者 试 图从 团队关 系网络 的角度来 剖 析创业 团队 。研 究 结果 显示 , 绝大 部分 创 业 团 队普 遍 由亲 戚 、 朋友、 同 事 或 同学 组建而 成 , 具 有较 显 著 的熟 人 化 社会 网络 特 征 。 。 。整体 而 言 , 现 有研 究 显 示 : 首先 , 虽 然 合

基于TPB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TPB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TPB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创业研究的热门话题。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然而,创业成功并非易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创业行为的选择与实施。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推动创业教育和政策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TPB理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1TPB理论概述1.1 TPB理论的基本概念TPB理论包含三个核心概念: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1.1.1 态度态度是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正面或负面评价。

在TPB理论中,态度由两个要素构成:行为效果的评估和行为的价值评估。

行为效果的评估是指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结果或后果的看法,而行为的价值评估是指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重要性或意义的评价。

例如,在创业行为中,个体可能认为创业会带来经济利益(行为效果的评估),同时也认为创业是个人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行为的价值评估)。

1.1.2 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他人期望和社会规范的看法。

在TPB理论中,主观规范由两个要素构成:重要他人的期望和个体对于这些期望的服从程度。

重要他人的期望指的是个体认为在特定行为情境中,重要他人对于他们采取特定行为的期望。

个体对于这些期望的服从程度则表示个体是否愿意按照这些期望行事。

在创业行为中,重要他人可能包括家人、朋友、导师等,他们的期望可能是鼓励个体创业或者希望个体从事稳定的就业。

1.2 TPB理论的框架TPB理论的框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行为意向 = 态度× 主观规范× 知觉行为控制在该公式中,行为意向表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采取特定行为的意愿程度。

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分别代表了个体在形成行为意向时的内在因素。

通过将这三个因素相乘,可以预测和解释个体的行为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TPB理论并不直接预测个体的实际行为,而是通过预测行为意向来间接预测行为。

大学生创业困境PEST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困境PEST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困境PEST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刘丹来源:《财讯》2019年第19期摘; 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社会热潮,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可观。

本文基于创业困境视角,通过PEST模型分析了阻碍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站在政府、学校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困境;PEST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不断转化,创业热潮持续高涨。

大学生作为初入社会的一个高级知识群体,其创业行为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

每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虽然大学生创业人数逐年上升,但坚持创业三年以上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大学生面对的创业困境有哪些?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PEST分析PEST分析模型是一种宏观环境的分析模型,即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类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将基于PEST模型剖析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面临的困境。

(1)政治环境我国目前已出台许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环境与之前相比已有很大改善。

但是这些政策条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政策仅明确了基本方向却无具体实施方法,许多准则条例止于书面,可操作性较低。

并且由于对大学生创业的认知度不同,一些部门对创业活动没有提供应有的支持。

比如大学生在筹资过程中很难享受银行办理程序的“绿灯”,金融机构依然把如何降低贷款风险放在第一考虑。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创业政策认识不足,无法及时地关注和获取有效创业优惠政策,或者即使掌握了信息也难以找到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式。

(2)经济环境融资困境是当前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主要因素。

很多想创业的学生虽然有好的创业设想和创业计划,但是资金缺位往往让创业行动无法实现,最终导致愿景落空。

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因素分析2篇

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因素分析2篇

论文题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因素分析篇目一:I. 研究背景和意义A.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浪潮中。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各类大学在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其中高科技领域的创业团队数量最多,占比超过30%。

B.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造、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贡献。

此外,创业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和成果,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无限可能。

C.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因素,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借鉴,同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决策支持。

II. 文献综述A.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义及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指的是利用知识、技能、资源等开展创意创新和创造性的商业活动。

根据创业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分为科技创业、文化创业、服务创业等。

B. 前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因素的研究前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创业经验、团队能力、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

C.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有研究虽然较为全面,但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少量样本的情况下进行的,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依据;另外,对于不同创业类型和地域的研究不够深入。

III. 研究方法A. 研究设计及样本选择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对全国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样本总数为1000份。

B.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问卷星等在线调查工具,对样本对象进行信息收集,获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业成功的因素等相关信息。

C. 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IV. 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因素A. 个人因素:教育、经验、创新能力、自信心等教育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学历的大学生往往更加擅长发挥自己的优势,聚焦创业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其提升对策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其提升对策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1-37-2
关于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献不少。张志平 指出[1],在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和重 要,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 智慧力量。为了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率,高校需要 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支持体系,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能 力。宋立指出[2],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学生农村创 业十分必要。不少高校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工 作,举办各类创新科技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提高 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能力。蒋祎超、齐铭鑫指出[3],大学 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业大学生的个人性 格、政府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创业培训、农村金融支持以 及创业工具使用程度等,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需要结合实 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创业途径。 陈碧芬指出[4],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科大学生创 业与就业,农林院校需要结合区域创业发展的需要,重视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特色化 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已有的文 献主要关于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意义、大学生农村创 新创业的对策等,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 就业能力模型构建路径。
3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由一般创业与就业 能力与综合创业与就业能力组成。
3.1 一般创业与就业能力 大学生农村创业需要具备一般创业与就业能力,包 括人际交往能力、理解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演讲能力、 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力、目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组织执行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投融资能力、系统思考的 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 等[5],如图 1 所示。
2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基于SWOT模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

基于SWOT模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

S WO T分 析 模 型 . 最 初 主要 应 用 于竞 争 战 略 制定 和 竞 争 分 析 等 领 1 大 学 生创 业 的 自身优 势 ( 1 ) 大学 生经 过 多 年学 习 , 知 识 层 次 和 学 习 能力 较 强 . 对 专 业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一 l 2 — 0 4 [ 基金项 目】 2 0 1 3 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 J G 2 0 1 3 0 1 0 5 2 2 ) 。
作的管理模式 . 认真分析本 校学生人员组成 与思想分类 。 因人 而 统 筹 协 调 下 . 建立 跨 部 门 合 作 机 制 . 扫 清 潜 伏 在 校 园 周 边 环 境 内 异开展 思想 教育工作 。 将 学生归 为主体 . 认 真 听 取 他 们 的意 见 。 的 不 安 定 因素 . 同时 我 们 还 应 主 动 总 结 不 同 校 区 的 安 全 管理 经 增 强 他 们 的集 体 主 义 精 神 , 让 他 们 树 立 自尊 、 自立 、 自信 、 自强 的 验 , 汲 取 各 种 校 园伤 害 的 教 训 , 借 鉴 校 内外 各 种 成 功 做 法 。 与 相
[ 中图分类号]G 6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1 9 4 ( 2 0 1 4 ) 0 8 - 0 1 0 7 - 0 3
近年来 。 大 学 生 创 业 越 来 越 成 为 高 校 中 的 一 个 热 门话 题 . 不 域 。 它包 括 分 析 企 业 的优 势 、 劣势 、 机会和威胁 。 实际上就是综合 、 少 高 校 乃 至 社 会 也 开设 了 不 少 有 关 的 教 育 课 程 . 旨在 为 大 学 生 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 指导。客观来说 , 大学生 知识储备 丰富 、 思 概 括 企 业 内外 条 件 的 所 有 内 容 ,进 而 全 面 分 析 企 业 自身 的优 劣 势、 所 面 对 的 机 会 与威 胁 。 由 于这 一工 具 的易 学 易 用 性 . 很快 被扩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构建问题,论证了普及性与系统性创业教育模型、综合模型、课堂主导模型、以创业挑战杯竞赛和创业实习基地为模型、“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学生社团”三螺旋互动模型等五种模型构建设想与实施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构建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接受,崛起的创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在欧美表现最好的股市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创业的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相比一些国家,创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大学的创业教育活动,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创业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的倾向是功利性价值。

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解决存在的问题与社会就业和培训的目的是不同的,而不是一个企业家速成班,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的现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要贯彻鼓励创业的方针,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带来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是全球高等教育拓展的必然趋势,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世界许多国家接受。

创业教育模型的改进将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新型方法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开始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我们学习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应结合中国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个性化的特点。

因此,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创业人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创业教育模型适合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显著的。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原因分析目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仍在探索中,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较成熟的体系,主要在于:第一,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的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许多高校,创业教育仅仅是一个常规事项,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水平只停留在从事创业研讨会,举办的创业设计竞赛,也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创业是过分强调资本在创办企业中的地位,忽略了涉及高新技术产品或新服务的知识。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2023-10-26•引言•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应用案例分析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全球创业热潮的推动全球范围内,创业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状况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创业能力对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不足尽管大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但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实践经验、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适合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型,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需求、现状和问题。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模型构建提供实践支撑。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与方法VS02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1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23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面广,但质量参差不齐。

创业教育逐步普及高校普遍建立了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园、孵化器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各级政府和高校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创业竞赛活动丰富03创业竞赛活动参与度低部分学生对创业竞赛缺乏了解,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作用。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01创业教育深度不够目前的创业教育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不够深入。

02创业实践平台质量不高一些创业实践平台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学生难以在实践中获得实质性的经验。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人才、资金等资源有限,导致创业教育质量不高。

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一、引言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847万,就业形势严峻。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长远发展。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创业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因此,构建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系统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科学把握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行为。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中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对于激发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创业意愿是个人关于从事创业活动的态度和想法。

创业意愿是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状态,表明潜在创业者为从事创业活动而做出的努力。

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创业事件模型、心理经济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1]。

从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是创业者的个体特征、心理特质和认知,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创业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因素。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

Duong 等(2020)[2]针对越南高校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个人特征和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Fragoso 等(2020)[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巴西和葡萄牙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态度是创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Mahfud 等(2020)[4]根据印度尼西亚的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个人认知、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OU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余楠,邓宗娜,吕权,张强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武汉科技大学学子的创新创业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建立决策树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评分,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两个模型的优缺点以及模型的可靠性.关键词创新创业素质;决策树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47-0165-02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本文在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利用决策树模型以及Logistic 回归模型分别对武汉科技大学学子的创新创业素质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主要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进行评分,希望对引导大学生培养和提高创新创业素质提供参考。

1数据采集本次问卷调查的群体为武汉科技大学学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

问卷总回收数为1993份,有效问卷数为182&有效率为91.72%。

调查对象中男女生比例为1.23:1,文史类、理工类比例为1:3.09,2015级、2016级、2017级、2018级学生比例为0.10:0.57:1:2.63,选取的数据中专业分布比较全面,以理工类为主,年级分布主要集中2018级学生。

2决策鹹型2.1模型建立根据问卷,设立八个解释变量:性别XI、年级X2、专业X3、是否参加创新创业项目X4、是否有想法X5、完成度X6、遇到的困难X7,一个解释变量:是否具备创新创业素质Y。

符号说明具体如下:X1、男、女;X2/高(大三、大四)/低(大一、大二);X3/理(理学、工学、医学)/文(经管、文法、其他);X4/是/否;X5/是/否;X6/大于50%/小于50%;X7/少(1种)/多(大于1种);Y/是(完全具备、大部分具备)/否(少数具备、根本不具备)。

基于IEO_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开发与设计

基于IEO_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开发与设计

第15卷第2期V ol.15No.22024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 2024基于IEO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开发与设计房宏君,张爽(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23)[摘要]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改革的热点,开发与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首先,在研究述评基础上,基于阿斯汀IEO理论模型,从“输入—环境—输出”框架出发,开发包括学生个体因素(I)、学校环境因素(E)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O)在内的增值评价体系;其次,通过因子分析,确认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体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2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管理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创业能力和创业危机应对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最后,在相关分析基础上,设计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

该研究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深化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IEO模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4)02−0027−07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目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缘何而来?20世纪70年代,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教育效能,在美国“科尔曼报告”影响下,增值评价研究逐渐兴起。

80年代,Sanders等将增值评价理念运用于学生学业评价之中。

高等教育的“增值”是指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毕业后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影响[1]。

增值评价则是通过监测大学生学习成果及增值幅度,将大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诸多因素中分离出来,评价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力,估测不同区域、时段、课程的学校教育效能及差异[2],是一种绿色的发展性评价[3],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4]。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1 1 —1 1O 1 0 —3 8 2 1 ) 60 5 一5
0 引 言
在 当今 中 国 乃 至 全 世 界 , 业 行 为 越 发 成 为 经 济 创 发 展 的 强 劲 推 动 力 。新 创 小 企 业 对 于 国 家 经 济 的 增 长 、 术 的革 新 以及 就 业 的 提 供 都 有 着 重 要 贡 献 ( tl 技 S e, 2 0 ) 。从 我 国 的实 际 来 看 , 极 鼓 励 大 学 生 自主 创 0 5 ] 积 业 , 服 务 于 创 新 型 国家 建 设 的 重 大 战 略 举 措 , 是 是 ]也 缓 解 就 业 压 力 重 要 政 策 取 向之 一 ; 析 大 学 生 创 业 意 分 识 的形 成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已 成 为 当 前 学 者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 目前 , 国外 已 有 大 量 关 于 创 业 意 愿 影 响 因 素 的 研 究 , 要 集 中在 几 个 方 面 : 基 于 个 人 特 质 视 角 对 创 业 主 ① 者 个 性 特 征 和 个 体 背 景 的 研 究 ( ur 1 8 ;B e n r M ry,9 8 rn e ,
第2 卷 第 1 期 8 6 2 1年8 01 月







V_I28N 0. 6 0. 1 Aug. 2011
S i nc c e e& Te hn og og e sa d lc c ol yPr r s n Po iy
大 学 生 创 业 意 愿 影齐 昕 , 家 树 刘
( 徽 工 业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安 徽 马 鞍 山 2 3 0 ) 安 4 0 2 摘 要 : 过 对 已有 创 业 意 愿 影 响 因 素 相 关 理 论 及 模 型 的 梳 理 与 总 结 , 建 我 国 大 学 生创 业 意 愿 影 响 因 素 通 构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2017年高校毕业生达795万,预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20万人,直线增长25万人,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

为了扩大就业,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然而,在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甚至对创业优惠政策“一无所知”,在此,本人特利用SWOT模型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创业外在与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加快创业步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建议SWTO模型分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SWTO中的四个字母:S 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遇(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SWOT分析,是通过研究,列举出与对象紧密联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横向与纵向分析各因素,由此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

[1]本文将利用此模型,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分析其内外环境,并确定其发展阶段。

一、黄骅高校大学生创业SWOT模型分析(一)S:大学生创业的内部优势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为95后,年轻有生命力,热爱生活、自律、学习能力较强,创新意识较强,拥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敢于挑战权威,拥有创业者的潜质。

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着一定的理论知识,且勇于实践。

③在校大学生学业较轻,课余闲暇时间较充裕,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兼职,积累了必要的实践经验。

(二)W: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劣势1.大学生空有一番热情,对创业认知浅显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刚刚兴起,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大学生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创业认识。

自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鼓励万众创业,但大学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盲目行动,往往导致企业“夭折”。

2.缺乏长期性的资金支持。

大学生均处于寻求学业阶段,尚未步入社会,物质上未独立,无相应的抵押资产,无法取得一定资金量的银行贷款。

基于TPB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TPB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V 】 27, No o. .6
No e b r,2O10 vm e
基 于 T B模型 的大 学生创 业意愿 影响 因素研 究 P
齐 昕 , 家树 刘
( 安徽 工业大学 经济学 院 , 安徽 马鞍 山 2 30 ) 40 2
摘 要 : 于 T B模 型对 大 学 生 创业 意愿 的影 响 因素 进 行 的实 证 研 究 认 为 , 观规 范 、 基 P 主 创业 态 度 、 知 行 为 控 制 感
o o n i ga d ra i g o h sso fF u d n n Un e t k n n t e Ba i fTPB M o e d
QIXi,LI i s u n U Ja h -
( h o fE o o c ,AHUT,M a a s a 4 0 2 c S o l c n mis o ’ n h n 2 3 0 ,An u ,C ia h i hn ) Ab ta t On t e b s fTP d ,t ee i c l e e rh o h n l e t lfco s o n v ri t d n s d s e o sr c : h a i o B mo e h mpr a r sa c ft e ifu n i a t r fu ie st Su e t s i a y ei f r
当前 , 在高等 教育大 众化 的背 景下 , 大学 生就业 形 势 E益严 峻 。根据 目前的就 业 形 势 , 励 大 学 生 自主 t 鼓 创业 , 缓解 就业 压 力 已成 为促 进 就业 的重 要 政 策取 向 之一 。分 析大 学生 创 业 意识 的形 成 以及 影 响 因 素 , 剖 析创业政 策的激励作 用和 机理 也 已成为 当前 学者关 注 的焦点 。 目前 , 计划行 为模 型( P ) T B 是学术界 研究 创业 意愿 的主流模型 , 体来说 , 总 学者 们 的研究 数据 认 为计 划行 为 理 论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预 测 个 体 创 业 意 愿 的 工 具 。 文将 以 T B为 主线 对安 徽 省大 学 生创 业意 愿 [本 1 P 的影 响 因素进行 研 究 , 验证 T B模 型 是 否仍适 用 于 并 P 中国文化 背景下 的创业 意愿 研究 。

学校创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多层线性模型

学校创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多层线性模型

学校创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多层线性模型张莹瑞;赵树迪【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22)10【摘要】目的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学校创业氛围、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方法对8所高校的516名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创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正相关(r=0.360,P<0.01),其中,变革性与创业意向的相关度最高(r=0.322,P<0.01);不同学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差异(F=3.53,P<0.01)。

多层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73,P<0.001),并具有显著的校级差异(χ2=15.88,P<0.05),学校创业意向均分显著影响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t=14.02,P<0.01)。

结论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学校的创业氛围可以增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总页数】3页(P1547-1549)【作者】张莹瑞;赵树迪【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B841【相关文献】1.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以大学生创业意向调研活动为出发点2.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以大学生创业意向调研活动为出发点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氛围的调节效应4.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与研究——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级旅游专业学生创业意向研究5.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基于新乡医学院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倾向模型研究

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倾向模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behavior Tendency 作者: 高宏[1];周晶[1]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页码: 118-12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1期
主题词: 创业动机维度;创业行为倾向;灰色关联度;交互效应;中介效应
摘要:创业动机与创业行为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

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一是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发现大学生创业动机主要由激励动机、责任动机、制度动机与机会动机等四个维度组成,并且四个动机维度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倾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激励动机维度与责任动机维度、制度动机维度与机会动机维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个人特征对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倾向的关系存在中介作用;三是结合研究成果对创业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创业结果 可预期的结果是创业者进行创业行为的重要激励因素 。它可以是外在的 ,如增加的收入 ; 或者是内在的 ,如为自己工作的愿望 。期望的报酬将激励创业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机会的识别和 开发中去 。从机会定位和追求中获得的经验促成了创业者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创造 、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 助于未来创业机会的培育 。
2 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 1 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筛选
大学生创业不仅受经济体
表 1 被调查者群体特征
制 、政策法规 、教育培训 、经济 发展水平 、社会文化和基础设 施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也
个体特征 性别
类别 男 女
占总人数比例/ % 已创业占其中/ % 未创业占其中/ %
得到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 。若的参数极大似然估
计 。但是上式通常是非线性的 ,需用迭代法进行求解 。
二元选择模型中估计的系数不能被解释成对因变最的边际影响 :只能从符号上判断 。如果为正 ,表明解
释变量越大 ,因变量取 1 的概率越大 ;反之 ,如果系数为负 ,表明相应的概率将越小 。
受教育程度
大专 本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家庭收入水平
低收入 中等收入 高收入
未知
21. 31 37. 87 28. 54 12. 28
28. 15 45. 71 23. 14 3. 54
24. 13 35. 48 25. 41 14. 98
38. 21 26. 91 30. 63 4. 25
25. 47 25. 68 24. 23 24. 62
11. 35 21. 73 30. 67 36. 25
33. 47 26. 42 24. 42 15. 69
水平 、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等 外部 环 境 因 素 相 对 稳 定[3] 。 因此在考察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因素时 ,将剔除上述外部因素 , 筛选 出 大 学 生 自 身 的 个 体 特 征 ,包括性别 、年龄 、受教育程 度 、家庭收入水平 、工作经历和 技术培训等来分析它们对大学
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 创业行为 ; 影响因素 ; 模型
中图分类号 : G 648.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24431 (2010) 1520185204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
第 32 卷 第 15 期 2010 年 8 月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 I :10. 3963/ j. issn. 167124431. 2010. 15. 044
Vol. 32 No. 15 Aug. 2010
其中 : F 是μi 的分布函数 ,它是一个连续函数 , 并且是单调递增的 。因此 , 原始的回归模型可以看成如下的 一个回归模型
yi = 1 - F ( - xβi ) + μi 即 yi 关于它的条件均值的一个回归 。
分布函数的类型决定了二元选择模型的类型 , 根据分布函数 F 的不同 , 二元选择模型可以有不同的类 型 。所选用的二元选择模型为二元 Logit 模型 ,其分布函数 F 为 ex/ (1 + ex ) 。二元选择模型一般采用极大 似然估计 。对数似然函数为
61. 37 38. 63
68. 24 31. 76
60. 25 39. 75
受个人特质 、家庭背景 、教育背 景 、性别 、年龄和创业精神等条 件的影响 。由于一定地区在较 短时期内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
年龄
18~22 岁 23~26 岁 27~29 岁 30~35 岁
25. 23 32. 63 25. 12 17. 02
模型表明 ,大学生创业行为是创业者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创业行为是受创业者个人因素和环 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 ,创业者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创业者个人的特质和个人背景 ,而外部环境因素则包括创业 者进行创业时的总体社会环境 。
1. 1 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
1) 外部环境因素 大学生创业行为会受经济环境 、政府因素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 、市场因素 、产业生 命周期 、产业结构以及创业者对创业地点的考虑因素影响 。具体来说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经 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行业技术环境 、政策资金环境等 。
2) 内部环境因素 社会认知论认为环境的影响 、个 体认知与个人因素以及行为三者之间会互相影响 。创业 者的人格特性 、管理技巧 、人际关系及环境因素是企业成 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具体来说 ,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 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背景 、教育背景 、性别 、年龄和 创业精神等[2 ] 。 1. 2 大学生创业行为过程
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一般具备如下特征 : 创业行为是 由机会发现 、机会评价 、机会开发和创业结果组成 ; 在创 业行为中 ,创业者是核心要素 ;创业行为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创业行为分 3 个阶段 ,即机会识别 、机 会开发和创业结果 。
1) 创业机会识别 创意是通向机会的起点 。就大学生创业来说 ,需要对机会进行不断的评价和提炼 ,然 后决定是否继续下一步 ,目的是要把预期的问题都解决并使潜在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一阶段 ,创业者需要整 合知识 、经验 、技能和其他市场所需的资源 。机会形成是一个演进和重复的过程 ,这一过程由两方面的认知 行为构成 :信息收集和概念创造 。通过这些行为 ,初始想法培育和评价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机会 。
研究所考察的是大学生参与创业状况 ,含义为大学生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结果只有 2 种 ,即参加和不参 加 。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 ,在此处不适用 ,故采用二元因变量 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 ,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 0 ,1 ]范围内 ,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 进行估计 。二元选择模型的形式如下 :
26. 74 47. 26 22. 87 3. 13
生创业的相关影响 。同时 ,由于政府政策和金融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 ,因此将其一并考虑进
去 ,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
第 32 卷 第 15 期 赵恒平 ,文 亮 :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模型 187
2. 4 变量解释
因变量 Y 的取值为“0”和“1”,分别代表“已创业”和“未创业”。性别 X1 分为“男”和“女”。年龄 X2 分
为五个阶段 ,即 18~22 岁 、23~26 岁 、27~29 岁 、30~35 岁 。
被调查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 X3 是指学生接受的正规教育 , 分为 4 个层次 , 即大专 、本科 、硕士研究生 、
模型中假设有一个未被观察到的潜在变量 yi ,它与 x i 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即 ^yi = xβi + μi (μi 是干扰项)
假设当 ^yi 大于临界值 0 时 , yi = 1 ;当 ^yi 小于等于 0 时 , yi = 0 。二者的关系如下
1 ^y i > 0 yi = 0 ^y i ≤0 这里把临界值选为 0 ,但事实上只要 x i 包含有常数项 , 临界值的选择就是无关的 , 所以不妨设为 0 。这 样 P ( yi = 1 | x i ,β) = P ( ^yi > 0) = P (μi > - xβi ) = 1 - F ( - xβi ) P ( yi = 1 | x i ,β) = P ( ^yi ≤0) = P (μi > - xβi ) = 1 - F ( - xβi )
收稿日期 :2010204215. 作者简介 :赵恒平 (19552) ,男 ,教授. E2mail :zhaohengping @mail. whut . edu. cn
1 86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010 年 8 月
N
∑ ln L = { yiln F ( xβi ) + (1 - yi) ln [1 - F ( xβi ) ]} i =1
对数似然函数的一阶条件为
∑ 5ln L 5β
=
N i =1
yif i Fi
+
(1
-
yi)
- fi (1 - FI)
xi = 0
其中 , f i 表示概率密度函数 。那么如果已知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的表达式及样本值 , 求解该方程组 , 就可以
2) 创业机会开发 创业行为总是表现为一个机会识别 、机会评价 、决定开始并以资源获取结束的连续过 程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创业者需要开发必要的资源并引进自己可控制的资源 。机会识别和必要资源的评 估也是互相补充的 。创业机会开发可能有三种结果 “: 好的”“、一般的”和“差的”。“好的”结果就是成功创立 了企业 ,其他结果就意味着重新开始机会搜寻过程 。
Key words : innovative undertaking ; influence factor ; model
1 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 ,学者们早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并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和探讨 ,但对于创业的影响因素 ,根据某一分类标准 ,往往很难将其概括完全 。基于 Pech 和 Cameron 从创业 机会识别和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创业决策过程模型 ( I2P model) ,结合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 ,可提出如 图 1 所示的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过程模型[1 ] 。
Z HA O Heng2pi ng , W EN L iang
(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Wuhan 430070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