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场油井干扰模拟试验

合集下载

渤海油田层间干扰物理模拟研究及应用

渤海油田层间干扰物理模拟研究及应用
收稿日期:20180608;改回日期:20180815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作者简介:缪飞飞(1983—),男,高级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2009年毕业于该校油气田开发专业,获硕士visualizedphysicalsimulationexperimentforwaterfloodingisconductedtoimprovetheproblemsoflow oilrecoveryrate,rapidwaterchanneling,sharpproductiondeclineandlowrecoveryfactorresultfrom theinter- layerinterferenceinthehighwater-cutdevelopmentstageofoffshoreheavyoilreservoir.Reservoirengineeringand numericalsimulationarecombinedtoclarifythemain-controllingfactorsofinter-layerinterferenceinthemulti- layercombinationproductionofcomplexfluvialreservoir.Theeffectsofmain-controllingfactorsoninter-layerin terferenceispresented,includingpermeabilitycontrast,viscositycontrast,reservoirbottom-aquifer,etc.Research indicatesthatwhenboththepermeabilityandviscositycontrastsexceed3,thestronginter-layerinterferenceleads tolowoildisplacementperformance.Thewater-cutof60%-80% isconsideredastheturningpointofIinter-layer interferencecoefficientforthemulti-layerproduction-injectionreservoir.Theinter-layerinterferencesignificantly increaseswhenthewater-cutexceeds80%.Theinter-layerinterferencecanbealleviatedtoacertainextentbyin creasingtheproducingpressuredrop,whichcouldimprovethedevelopmentperformance.Inter-layerinterferenceis greatlyinfluencedbybottom-aquifer.Betterdevelopmentperformancecanbegainedbyclosingthereservoirwith bottom-aquiferinmulti-layerproductionwithdifferentreservoircategories.Thisresearchsuccessfullyguidesthe developmentandadjustmentofstratum seriessubdivisioninBohaiA Oilfieldandcouldalsoprovidecertainguid anceforthedevelopmentadjustmentstrategiesandcountermeasuresforsimilarreservoirs. Keywords:complexfluvialfacies;inter-layerinterference;developmentadjustmentstrategy;interferencecoeffi cient;BohaiOilfield

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

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
J dg ewae lW elW he eCo ngFr m ih I ef r n eTetng Te h o o y u e Th trOfOi l r mi o W t ntre e c si c n lg
LI U Do g n -me ZH ANG He i
f t , es o l x c yid et ew tr r nainw e ec mef m,te a du t h mo n f ae o n o e ; t rsn , eeae t i l w h u de a d u g a i tt h r o o , lnc n a is te a u t tri d w f w w l A e e t h r r wo ry h eoe o r I ow n l l p t
itr rn e ts n n j d ig w ee t e w tri i w l c m rm w i x m l,i r e o o e eee c aa a d b s o h olw n ne ee c e t g i u g h r h a ol e o e f ht e a p e n od r t f rrfrn e d t n ai fr te fl ig f i n e n l o h s o
c n e i n n s o mp e n ,t si g c s s mo e i e p n ie a d t k fe ttme i a i . n t s p p r,i i i l x t t h p l a in o o v n e t o p ti l me t e t o ti r n x e sv n a e e c i s r p d I hi a e n t s ma n y e pai e t e a p i to a c f

模拟油田井下渗流的实验装置

模拟油田井下渗流的实验装置

专利名称:模拟油田井下渗流的实验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饶志华,薛亮,单彦魁,雷鸿,张自印,江华,张永涛,裴柏林,周祥
申请号:CN202121090831.4
申请日:20210520
公开号:CN215640756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油田井下渗流的实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筛管、油水测量机构、多个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多个基质渗流模块、裂隙模块以及底水驱替机构。

筛管设置于模拟井筒内。

油水测量机构与模拟井筒的一端相连接。

多个第一液体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模拟井筒相连接。

第二液体管路的一端与模拟井筒相连接。

多个基质渗流模块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液体管路上,且多个基质渗流模块中均具有油。

底水驱替机构通过第三液体管路分别与多个第一液体管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液体管路的另一端相连接。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模拟油田井下渗流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模拟油田井下的渗流过程,且对理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申请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安东柏林石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南山区后海滨路(深圳湾段)3168号中海油大厦A座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卫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第四章 井间干扰理论

第四章 井间干扰理论

r1 2d,r2 rw时,M H
q 2d C H ln 2 rw
q r1 rw 即M H ln 2 2d r2
第三节 镜像反映原理及边界效应
一.等产量一源一汇
1.任一点的势
又r2 2d,r1 rw时,M W
rw q C W ln 2 2d
kh( Pi Pwf ) Q ln 2d rw
第三节 镜像反映原理及边界效应
二.等产量两汇
y
r2
q
M(x, y )
r1
q
B生产井 W
1.任意点的势
d |0 d | |
x
A生产井 W
q q q M lnr1 lnr2 C lnr1r2 C 2 2 2
q 2d q rw ln C w ln C H 2 rw 2 2d
rw q 2d q 2d 2 q 2d H w ( ln ln ) ln( ) ln 2 2d rw 2 rw rw
( H w ) q ln 2d rw) (
第二节 势的叠加原理和速度合成
二.常见的势
① 平面上一点的势
K dP Q v A 2 r h dr
令:
Q q h q d 2 r dr
q ln r C 2
平面上一 点的势 熟记
第二节 势的叠加原理和速度合成
二.常见的势
② 空间一点的势
K dP Q v A 4 r dr
2
q d 2 4 r dr
q C 4 r
空间上一 点的势
第二节 势的叠加原理和速度合成
三.势的应用
ⅰ:求平面径向流产量公式

干扰试井在江苏油田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干扰试井在江苏油田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表2陈3—35井压力恢复解释结果


射开 部分
流动系数(10qu一·m/raPa·s) 地层系数(10 3“一·m) 有艘渗透率(10’3Ia一)
流动系数(10—3Ⅲ一·m/IoPa·s)
系统
地层系数(100“矗tm)
有效渗透率(10 3md-) 井储系数(100一/MPa)
垂向渗透率(10—3邮F·tn) 表皮系数s 视表皮系敦轴
2003年12月
油气井测试
第12卷第6期
干扰试井在江苏油田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张红霞。严玉华 李江涛 肖 瑶
(江苏油田试采一厂)
摘要经对未成功井例的总结,在取得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了陈堡地区两对井组问的干扰试井 落实了赤山组与泰州组间隔层的分隔状况,为区块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题词低渗干扰试井应用
“h
|冬|1陈3—24压力史——陈3—14流鞋史|冬I
2.陈3.35井与陈3.20井干扰试井 陈3—35井K2c的26号层为生产层,井段2317.6 ~2334.4 In,陈3.20井K2t1的18号层为生产层,井 段2249.8—2261.5 111,干扰试井前模拟设计,如两井 连通,激动井陈3-20井关井激动后观察井陈3.35井 在18 h左右可观察到激动信号。 如图2所示,实际施工过程中,陈3-20井井底 压力一直恢复未达稳定,关井120 h后恢复速率明 显变缓,为缩短占井时间,减少产量损失,陈3。20升 日产量由110t降至0,激动6.95 h后,陈3—35井井
这两组井的于扰试井结果都为连通,从而可以 确定陈堡地区赤山组和泰州组之间的隔层密封不
1.干扰试井模拟设计,为方案可行性论证提供 依据,是确保干扰试井成功的前提,只有在模拟设计 可行,试井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开展这一工作。

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

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

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赵健光(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摘要:注水油藏开发中,生产井周围存在着多个注水井。

其开采过程中当油井出现淹水或窜水之后,其应急处理过程中对来水方向的精准、高效的判断将对后续工序操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基于精准而高效的判断作业人员才能够淹水或窜水油井,进行实时主动的动态调水或调剂。

以减少周边注水井的盲目、无效注水作业,提高注水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在对应用干扰试井技术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井来水方向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试应用干扰试井技术定油井来水方向的应用实践数据展开分析,将为国内石油企业在有效开发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未来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能源需求的缺口也逐步加大,能源总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

石油天然气的高效储备和合理开采是实现能源战略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和油气生产企业的关注。

油田企业的高效、安全运营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建设和人民福祉能够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总量矛盾的有效手段。

伴随着我国工业基础和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实用技术获得的长足的进步并趋于成熟。

如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等,其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成为油田企业生产效能的显著标签。

受限于油田开发中区域开采地质、油藏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

当前,对应用干扰试井技术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干扰试井技术在注水油藏开发中的工作原理1.1 注水油藏开发中确定来水方向的技术工艺比对注水油藏开发中,生产井周围存在着多个注水井。

其开采过程中当油井出现淹水或窜水之后,其应急处理过程中对来水方向的精准、高效的判断将对后续工序操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基于精准而高效的判断作业人员才能够淹水或窜水油井,进行实时主动的动态调水或调剂。

多井干扰理论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多井干扰理论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多井干扰理论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作者:王远馨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4期摘要:利用渗流场平衡及多井干扰理论分析了渗流场的改变对油井产量造成的影响。

某区聚驱空白水驱在投产-关井-开井后,地下渗流场发生的显著变化,找出产量恢复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在调控开井后笼统井采取缓慢恢复注水,分层井采取限制层停注的做法,为缓解采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及减缓渗流场方向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渗流力学多井干扰现象空白水驱某区空白水驱投产后,随着开采时间延长,采出井陆续受效,日产油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出现较好的开采形势。

由于聚驱产量调控,油水井整体停采停注,开井后采出井生产状况变差,综合含水上升了2.49%,日产油量下降。

目前采出井平均单井日产水平仅能达到投产初期的水平,无法恢复到关井前最理想的状态。

一、采出井产量突变原因即原有的渗流平衡在频繁被打破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起新的渗流平衡,多井干扰现象造成地下能量的重新分布,而这一分布过程也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1.1从渗流场的变化出发,经过了一个新平衡的建立、平衡被再次打破及平衡重新建立(1)空白水驱投产至调控关井前。

这是一个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建立的过程。

PI1-4油层经多年的注水开发,各井间已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全油层内的能量供应和消耗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空白水驱油水井的投产,打破了这种平衡,改变了液流方向,使开采PI1-4的老油井受效方向增多,引起整个渗流场的变化,地层内各点压力重新分布。

即空白水驱投产前,萨P基础井网平均地层压力8.68MPa,某年底即空白水驱投产后地层压力降至8.43MPa。

但这一干扰很快随着注入井的投注,地下能量补充而消失,地层压力上升到9.64MPa,PI1-4油层很快达到新的平衡。

从生产曲线上表现为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采出井陆续见效,日注水量上升1347m3/d,日产液量上升90t,日产油量上升40t,综合含水下降0.65%。

地下水封油库渗流场模拟--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为例的开题报告

地下水封油库渗流场模拟--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为例的开题报告

地下水封油库渗流场模拟--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地下水封存油库是油库防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地下水自身流动的能力,将油库底部建设成一个具有防渗性质的“水池”,通过灌注水泥浆或井下注浆等方式将油库底部与周围土层隔离开来。

这种封存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油库泄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降低油库桶底与地下水接触面积,减少蒸发量,提高油品质量。

然而,地下水封存油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封存材料老化、地下水位上升、地震等因素可能导致封存层的破坏,进而导致油品泄漏。

为了提高地下水封存油库的封存效果,探究并优化其渗流场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作为青岛市内一座较为典型的封存油库,其建设历史已有数十年,地下水环境复杂,过程漫长,封存层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需要展开相应的研究,对黄岛封存油库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期探究封存层中的渗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黄岛封存油库的运行及其它同类封存油库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探究地下水封存油库的理论原理及应用情况,研究封存层构成材料及其防渗特性。

(2)调查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的历史、结构及工况等信息,以其为对象展开模拟模型建立。

(3)基于FLAC3D模拟软件,绘制出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的三维模型,建立相应的地质体模型,并给定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

(4)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探究封存层中的渗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不同参数下封存层渗流场的变化情况。

(5)对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的渗流场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提高地下水封存油库的稳定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分析地下水封存油库封存原理、材料、工程特点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进行数值模拟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地质调查法:利用勘探资料和现场实测数据,对黄岛地下水封存油库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岩性参数等进行分析和刻画,构建地质模型。

底水油藏水平井层内干扰定量表征及挖潜策略

底水油藏水平井层内干扰定量表征及挖潜策略

底水油藏水平井层内干扰定量表征及挖潜策略何逸凡;石洪福;张吉磊;谢丽沙【摘要】运用基于标准井的水驱曲线类比法定性评价了水平段动用不均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渗流理论及动态数据,建立底水油藏水平井高含水期储量动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定量分析水平井高含水期储量动用程度,达到了定量评价层内干扰的目的,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和过路井的水淹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计算了Q油田实际水平井的高含水期储量动用程度,指导了3口井的增产措施及1口调整井的设计方案,3 a来累计增油超过8.0×103m3.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矿场推广价值.%The producing level of lateral section is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by the waterflooding curve analogy of ref-erence well.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the seepage theory and production data are used to propose a producing leve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horizontal well in bottom-aquifer oil reservoir within high water-cut stage. The reserve producing level of horizontal well in high water-cut stage is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in-layer interference. In addition,this method is also verified by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ross-over well flooding data. The horizontal-well reserve producing levels within high water-cut stage in Q Oilfield is calcu-la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timulation treatments of 3 wells and design plan of an adjustment well,and the corresponding cumulative oil increment exceeds 8.0×103m3in 3 years. This research can be promoted for field ap-plication.【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2【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层内干扰;定量表征;挖潜策略【作者】何逸凡;石洪福;张吉磊;谢丽沙【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90 引言渤海油田底水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与定向井相比,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含水上升慢、采油速度高等优势。

试验一达西定律试验

试验一达西定律试验

实验一达西定律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单向不可压缩液体流过均质、等厚地层压力分布规律;2.验证达西定律,测定多孔介质渗透率K 。

【实验原理】单相不可压缩液体在水平等厚均质地层中的单向渗流,其压力变化是随距离成线性关系变化的。

即X Lp p p we ⋅-=而液体在等直径的管路中流动的情况也是一样,压头线为一条沿流向倾斜下降的直线,而其渗流阻力也都是随距离的增加成线性关系增加。

所以可以以水平等直径的管路流动来模拟均质等厚水平地层的单向渗流,以此观察研究此种情况下的压力变化规律及渗流阻力的变化规律,以便近似确定介质的平均渗透率。

【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图1-1.多孔介质渗透率测定仪1~10.测压刻度管11.供液阀12.供液筒13.溢流管14.供液控制夹15.填砂模型a 16.支架17.填砂模型b 18.出液控制夹19.量筒【实验方法与步骤】1.准备好秒表和量筒;2.检查测压刻度管的液面是否一致;3.打开出液控制夹,调整适当的流量;4.当流量稳定后,记录测压刻度管液面高度;5.用秒表和量筒测量出液口的流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6.从小到大改变出口流量三次,并记录测压管液面高度和流量;7.关闭出液口开关,使液面恢复水平。

【数据处理】不可压缩液体在多孔介质中作稳定渗流时,是遵循达西定律的,即流量与压降成正比,压降分布曲线呈一直线。

知道已知数据,测出流量和压差,由达西定律即可求出多孔介质的渗透率。

pA LQ k ∆∆=μ式中:Δp=ΔHρg,g=9.81m/s2;ΔH为压差(H1~H5)或(H6~H10),(m);Q为液体流量(m/s);μ为液体的粘度(mPa·s);ΔL为测压管(H1~H5)或(H6~H10)间的距离(m);A为填砂模型的横截面积(m2)1.将实验基础数据填入以下空格,其它实验数据记录在数据表;填砂模型15的内径D1=0.0787m,其截面积A1=m2;填砂模型17的内径D2=0.0391m,其截面积A2=m2;液体温度T=℃,液体粘度μ=mPa·sH1~H5距离ΔL1=m,H6~H10距离ΔL2=m2.用达西定律求出两种不同直径模型在不同流量下的平均渗透率3.以液柱高H为纵坐标、长度L为横坐标,绘出三个流量下的压力分布曲线(两种渗透面积)。

压裂水平井干扰压力分析模型

压裂水平井干扰压力分析模型

领域;Tiab等"5$提出用无因次压力变化的时间速率 (p,D
函数)进行干扰分析;Obge等"6$推导了考虑表皮因子 影响的水平井干扰试井的井底压力表达式;Cherifi等"7$ 对观测井(直井、关井)受垂直压裂激动井的干扰试井
收稿日期:2019-01-13;改回日期:2019-05-13。 第一作者:王为林,男,1982年生,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 工大学资源勘査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E-mail: waw17_cq@ 。
第26卷第4期

块油Biblioteka 气田FAULT-BLOCK OIL & GAS FIELD
2019年7月
doi: 10.6056/dkyqt201904019
压裂水平井干扰压力分析模型
王为林,安宏亮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为了分析井间干扰现象,建立了多级压裂水平井多井干扰试井解释模型,综合分析了注水井、采油井导致的井间
干扰特征。模型典型图版包括8个渗流阶段。其中干扰段分为2段:第1干扰流阶段的压力导数曲线呈现上升趋Y,随着产
量增加,曲线上升幅度也增加;注水井主要影响第2干扰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下降程度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总注 水量小于生产井总产量时,两阶段之间出现阶梯状下降情况,第2干扰流阶段压力导数最后趋于稳定;当总注水量大于生 产井总产量时,第2干扰流阶段压力导数呈现下掉状态;干扰流阶段持续时长与激动井和水平井的间距呈反比关系。研究
结果为确定井间连通情况提供了重要方法。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干扰试井模型;注水井;;油井;典型曲线图版
中图分类号:TE312
文献标志码: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实验报告 水电模拟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实验报告 水电模拟实验

水电模拟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电模拟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学会计算相似系数。

2.测定圆形定压边界中心一口直井生产时产量与压差的关系,并与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

3.测定生产井周围的压降漏斗曲线,加深对压力场的分布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水电相似原理利用电场模拟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机理在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流动的微分方程与电荷通过导体材料流动的微分方程之间的相似性,即水-电相似原理。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遵守达西定律:()q Kv grad p A μ==- (1) 式中,v —流速,m/s ;q —流量,cm 3/s ;A —渗流截面积,cm 2;K —渗透率,2m μ;μ—流体粘度,s mPa ⋅;P —压力,0.1MPa 。

通过导体的电流遵守欧姆定律:()Igrad U Sδρ==- (2) 式中,ρ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西门子/cm ;U —电压,伏;δ-电流密度,安培/cm 2;I-电流,安培,S-导体截面积,cm 2。

均质地层不可压缩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稳定渗流连续性方程:()0K div grad P μ⎛⎫= ⎪⎝⎭(3) 均匀导体中电压分布方程:()()0div grad U ρ= (4)对比方程上述方程可以看出:电场与渗流场可用相同的微分方程进行描述,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问题可用稳定电场进行模拟。

于是可以用电位分布来描述渗流场的压力分布,用电流来描述流量或流速,电阻描述渗流阻力。

2、水电相似准则物理模拟模型各参数与油层原型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称为相似系数。

各相似系数之间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称为相似准则。

水电模拟各相似系数定义如下:1)几何相似系数模型的几何参数与油层的相应几何参数的比值。

即:()()ml oL C L =(5) 任意点的几何相似系数必须相同。

2)压力相似系数模型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与地层中两相应点之间的压差的比值。

即:()()m p oU C P ∆=∆ (6)3)阻力相似系数模型中的电阻与油层中相应位置渗流阻力的比值。

流线干扰数值试井解释模型及矿场应用

流线干扰数值试井解释模型及矿场应用
藏外 边 界对 观察井 井底 压力 响应 特征 的影 响 .
1 . 1 . 1 模 型 的建 立 生 产 阶段 的模 型 采 用 黑油 模 型, 基本 假设 条件 如下 : ① 考虑 油 水 两 相流 ; ② 岩 石 和流体 均不 可压缩 ; ③ 流体 的渗流 符合达 西定 律 ; ④
油藏为非均质性油藏 , 渗透率各向异性 ; ⑤不考虑重 力 及毛 管力 的影 响. 基 于 以上 假设 条件 可得油 相 、 水
相 的压 力控制 方程 分别 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6
基金项 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 编号 : 1 1 C X 0 4 0 2 3 A)
作者简介 : 吴明录 ( 1 9 7 8 一 ) , 男, 博士后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数值试井 和油藏数值模拟方面 的研究
析解表达的复杂油藏和流动阶段 , 能够考虑渗透率等地层参数 的变化 , 能方便地考虑油藏的非均质
性及 各 向异性 . 通过 分析 井距 、 井筒储 存 系数 、 表 皮 系数 和 油 藏 外边界 对观 察 井 井底 压 力响 应 的影 响, 认为 : 在 建 立干扰 试 井解释 模型 时, 可 以不考虑 激动 井 的表 皮 系数及 观察 井 的井 筒储 存 系数 ; 激 动 井的 井筒储 存 系数 越 大 、 观 察 井的表 皮 系数越 大 , 观 察 井 中接 收 到激 动 信 号 的 时 间就 越 晚 , 但 这
E - ma i l : w 9 7 6 1 2 @ 1 6 3 . c o m

6 8 一
西安石 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V . f p — o K K , o v p 1 + q o :

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结论

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结论

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结论
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的结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力传导:稳定渗流井之间会出现压力传导现象,即当一个井的产量增加或减少时,会影响到其他井的产量。

这种干扰效应与井眼的距离和岩石储集层的渗透性有关。

2. 油水分布: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还可以揭示油水分布的规律。

当一个井的产量增加时,会引起石油的移动,使其他井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而当一个井的产量减少时,石油的移动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其他井的产量。

3. 压裂效应: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压裂效应。

当一个井进行压裂操作时,会在井眼周围形成裂缝,从而让石油更容易流动。

这种压裂效应会影响到其他井的产量,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压裂参数来控制干扰效应的大小。

总之,稳定渗流井间干扰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油田的动态变化和油井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优化油田开发和生产策略。

渗透性地层钻井过程中井间干扰预测分析

渗透性地层钻井过程中井间干扰预测分析
[ 要 ] 在 渗 透 性 地 层 钻 井 过 程 中 , 邻 井 干 扰 可 能 对 钻 井施 工 带 来 严 重 影 响 。 为 了 弄 清 井 间 干 扰 的 作 用 机 摘
理 ,根据不 可压缩液体平 面稳定流 势理论 ,采用数值模 拟的方 法进 行 了研 究 针 对渤海 J 2- Z o2气 田的资 料 ,计算得 出 了不 同钻井液性 能条 件下 ,J 2 -- 2井邻井是否关 井条 件下钻 井液 的密度 、粘度 和泥饼 Z O2MN
对 钻 井 液 漏 失 的 影 响 。研 究结 论 对 该 气 田调 整 井 钻 井 施 工 措 施 和 钻 井参 数 的选 择 具 有 重要 意义 。
[ 关键词]储集层 ;调整井;生产井;井 问干扰;钻井液 ;漏失量;钻井参数
[ 中图分类号]TE 8 2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0—9 5 【0 6 6 0 4 一o 7 2 2 0 )0 — 1 2 2
[ 收稿日期]2 0 0 6—1 0—2 0 [ 基金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攻 关项目 (S F O 6 1 ) JK 2O— 0 。 0 C 作者简介]杨进 ( 9 6 ) 男 ,1B 年大学 毕业 , 16 一 , 99 博士 ,副教授 ,现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当 Al 与 A2井 同 时工 作 时 ,地层 中任 一 点 的 压 降 应 等 于 井 A2 井单 独生产 时在 该点 引起 的压 降与 Al井单 独 工 作 时在 该
点引起 的压力 增 的迭加 ,如图 1中 实线 Ⅲ所 示 。一 般 可 取 生
产井导 致 的压 降 为 正 值 ,正 钻 井 引起 的 压 升 为 负 值 。因 此 , 多井 同时工作时 压 降 的迭 加原 理 为 :地 层 中任 一 点 压降 应 等

渗流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渗流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第三章 刚性水压驱动下的油井干扰理论【3-1】平面无穷地层上有一源一汇,相距2σ,强度为q ,试用分析法证明地层任一点处的渗流速度的绝对值为12/()v q r r σπ=。

【证】由势的叠加原理,储层中任一点M 的势为22111222()ln ln ln ln 2224()M r q q q q x y r r C C C r x yσΦππππσ-+=-+=+=+++ 222222122()2()4()()2M Mx q x x q x x v x x y x y r r Φσσσσπσσπ⎡⎤⎡⎤∂-+-+=-=--=--⎢⎥⎢⎥∂-+++⎣⎦⎣⎦ 同理 22122My q y y v r r π⎡⎤=--⎢⎥⎣⎦又 ∵ Mx My v v i v j =+∴12/()v q r r σπ=== 【3-2】求液体质点沿上题的源汇连线的运动规律,即时间与距离的关系。

【解】x 轴上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为112M q v x a x a π⎡⎤=-⎢⎥+-⎣⎦∵ 真实渗流速度Mt v dxv dtφ==∴22112dx q q a dt x a x a x a πφπφ⎛⎫=-=-⋅ ⎪+--⎝⎭ 分离变量220()xtaqax a dx dt πφ--=-⎰⎰积分后 323233x qaa x a t πφ--=- 则时间与距离的关系为 323(2)3a a x x t qaπφ+-=【3-3】在2A 井投产前,1A 井已经投产,两口井间距离2100m σ=,1A 井的14MPa w p =,两井之半径127.5cm w w r r ==,15Km e r =,6MPa e p =,求2A 的2w p 为多少时1A 井停止生产?【解】根据井间干扰现象可知,当2A 井单独工作时,2A 井在1A 井处的压力为1A 井的井底压力,则1A 井停止生产,由于e w r r ,可将2A 视为在地层中心,2A 井在1A 井处的压降为21ln 22e e w r Q p p p Kh μ∆πσ==- 2A 的产量为 222()lne w ew Kh p p Q r r πμ-=将2Q 带入上式有 2()ln 2ln e w e e wp p rp r r ∆σ-=解得21ln ()ln 2e w w e e w e r r p p p p r σ=--331510ln0.0756(64) 1.13MPa 1510ln 100⨯=--=⨯ 【3-4】某产油层有10Km e r =的圆形供给边线,距地层中心2Km d =处钻了一口生产井,10cm w r =,5m h =,20.5m K μ=,25MPa e p =,23MPa w p =,2mPa s μ=⋅,求油井产量;假设油井位于地层中心,其余参数不变,产量为多少?【解】本题可看作为求一口偏心井的产量 偏心井的产量公式126322332()20.5105(2523)10118.3m /d 10102210ln 1ln 10.110e w e w e Kh p p Q r d r r ππμ---⨯⨯⨯⨯-⨯===⎡⎤⎡⎤⨯⎛⎫⎛⎫⨯⨯-⎢⎥⎢⎥- ⎪ ⎪⎝⎭⎢⎥⎢⎥⎣⎦⎝⎭⎣⎦由丘比(Dupuit )公式知32()117.5m /d ln e w ewKh p p Q r r πμ-== 【3-5】某井距直线供给边线的距离1Km a =,8m h =,20.3m k μ=,4mPa s μ=⋅,0.1m w r =,2MPa p ∆=,求:(1)油井产量;(2)若井位于1Km e r =的圆形供给边线中心,其余参数不变,油井产量等于多少?【解】(1)该题是属于距直线供给边界为a 的地方有一口生产井的生产问题图3.27 30°交角井位图由公式 1263332()20.310821065.78m /d 2210ln 410ln 0.1e w w Kh p p Q qh a r ππμ---⨯⨯⨯⨯⨯====⨯⨯ (2) 由丘比(Dupuit )公式126332()20.310821070.69m /d 1000410ln ln 0.1e w ewKh p p Q r r ππμ---⨯⨯⨯⨯⨯===⨯【3-6】两不渗透断层,交角为30,在它们的分角线上有一口生产井距离顶点为r ,假设离断层交点为e r 处,有一圆形供给边界,且e r r >>,如何求这口井的产量?【解】根据镜像反应原理,该问题可以看作是无穷大地层中等强度的12口生产井和12口注水井同时工作的问题,因此由势的叠加原理有1212131424...ln 2...M r r r qC r r r Φπ=+ ① 由于e r r >>,可将12口注水井忽略,则有1212ln ...2M qr r r C Φπ=+ ② 将M 点放到生产井的井壁上1212ln ''...'2w Kqp r r r C μπ=+ ()()()22ln 2sin152sin 30...2sin 902w q r r r r C π⎡⎤=︒︒︒+⎣⎦11ln(12)2w q r r C π=+ ③ 将M 点放到供给边界上1212ln ''''...''2e Kqp r r r C μπ=+ 由于e r r >>,每一口井到供给边界上一点的距离都可看为e r ,上式可化简为12ln()2e e K qp r C μπ=+ ④ ④-③有 1211()ln 212e e w w r Kqp p r rμπ-= er rep12112()2()ln 12ln ln 1212e w e w e e w w Kh p p Kh p p Q qh r r r r r r r ππμμ--===⎡⎤+⎢⎥⎣⎦ 【3-7】设半圆形供给边线的直径为不渗透边界,在通过供给边线的中心且与不渗透边线垂直的垂线上有一口井半径为w r 、井底压力为w p 的生产井,该井到不渗透边界的距离为d ,供给半径为e r ,供给压力为e p ,地层渗透率为K ,有效厚度为h ,流体粘度μ,求油井的产量公式。

海上砂砾岩油藏层间与层内干扰实验研究

海上砂砾岩油藏层间与层内干扰实验研究

海上砂砾岩油藏层间与层内干扰实验研究罗宪波【期刊名称】《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年(卷),期】2024(14)1【摘要】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层间与层内干扰,对于纵向上没完全隔开的海上强非均质性巨厚砂砾岩油藏而言尤为如此,是油藏细分层系的基础和内因。

矿场上,干扰数据主要由生产测井得到,开发经验表明干扰系数随开发阶段、时间变化而变化,生产测井普遍为单点测试,无法得到全周期干扰系数。

因此,有必要对层间与层内干扰进行室内实验研究。

干扰系数理论研究涉及参数众多且随时间变化,可以解释多层合采油井整体产油能力低于分层开采累加量现象,未能解决其形成的理论根源,所以采用了一维岩心驱替实验装置进行了层间和层内干扰的研究,实验表明:巨厚砂砾岩油藏层间干扰随着时间推移,含水上升,干扰系数逐渐增大,但在高含水期有所下降,导致层间干扰的原因是单驱与合驱时各岩心驱替压力梯度不同;巨厚砂砾岩油藏层内干扰在早期采油指数干扰系数较大,随着含水增加,采油指数干扰系数逐渐变小,层内干扰产生的实质是不同储层渗流阻力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导致储层流量分配的改变。

【总页数】8页(P117-123)【作者】罗宪波【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相关文献】1.层间非均质砾岩油藏水驱油模拟实验2.低渗厚层砾岩油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合理关井时间研究——以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试井解释为例3.特低渗透裂缝砾岩油藏水淹层识别综合技术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二叠系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4.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砾岩油藏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精细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上克拉玛依组油藏T2k2^4油层组为例5.特低渗裂缝性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控制作用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油藏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场油井干扰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水电模拟实验研究,掌握水电模拟相似原理;
2. 掌握绘制径向流时等压线的方法。

【实验内容】
1. 测定两口生产井和一口注水井共同作业时渗流场中各口井等压线的分布。

2. 此装置还可测定水平井水平段渗流场的等压线分布。

【实验原理】
1.水电相似原理
水电模拟实验装置是根据渗流场和电场的相似原理建立的,其相似原理如实验二。

2.势的叠加原理
油气田开发时大量生产井、注入井同时工作,而且各井投产先后不同,已投产的井在工作期间产量、压力等工作制度也经常变化,新投产井会使原来渗流场发生变化,井与井之间工作制度改变也会影响邻近井的产量和压力分布,这种井间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为井间干扰。

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以各自不变的产量单独工作时在该点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

势的迭加原理就是若均质等厚不可压缩无限大地层上有许多个点源、点汇同时工作,地层中任一点的势(势差)应该等于每个点源、点汇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引起的势(势差)的代数和。

根据水电相似理论,用电场模拟渗流场,电解质模拟地层的渗流阻力,在模型水槽中放置两口负电位模拟两口生产井,一个正电位模拟一口注水,他们同时加电时,各井之间就形成了电势干扰。

渗流场中势的叠加原理是解决油气藏几口井同时作业时渗流场中各等势线的分布的基本原理。

由于每口井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地层内各点压力降低,当有多井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M 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对M 点引起的压降的总和。

对M 点而言,形成的压降为M e p p -,相应的势差就等于M e Φ-Φ。

当有n 口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对M 点引起的压降的代数和,即
()
∑=Φ-Φ=Φ-Φn i Mi ei M e 1 式中:Mi Φ——第i 井单独工作时的M 点的势。

势的迭加原理:若均质等厚不可压缩无限大地层上有许多个点源、点汇同时工作,地层中任一点的势(势差)应该等于每个点源、点汇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引起的势(势差)的代
数和。

设有n 个点汇(点源),强度为i q ,地层中任一点M 距各个点汇的距离为i r ,则M
点的势(势差)为:
c r q i n i i M +±=Φ∑=ln 211π
或直接从平面上一点势的分布,写出
c r q i n i i M +±=Φ∑=ln 211
π c r q ei n i i e +±=Φ∑=ln 211π
i ei n i i M e r r q ln 211∑=±=Φ-Φπ
这里对于点汇q 取正,对点源q 取负值。

【实验装置】
1.油井干扰水电模拟
图3-1.油井干扰水电模拟实验
1.电阻箱 2. 信号发生器 3.稳压电源 4. 晶体管毫伏表
5.生产井 6. 注入井 7. 生产井 8. 探针 9.实验池
2.水平井水电模拟
图3-2.水平井水电模拟实验
1.电阻箱2. 信号发生器3.稳压电源4.水平井段
5.探针6.供给边界7.实验池8.晶体管毫伏表
【实验步骤】
1.按实验内容分别连接好实验流程。

2.实验池为有机玻璃做成的长方形无顶盖容器,池子的底板下铺一张坐标纸,用以确定池中任意一点的位置.油水井由正负电极表示(高电位为注入井,低电位为生产井),电极采用铜质材料做成.实验池加水后,放人适量CaCl2,并均匀搅动使CaCl2均匀溶解于水中,用万用表测量CaCl2,溶液的电阻值,范围在5—10KΩ为佳,若阻值大于10KΩ应继续加入CaCl2,使CaCl2,溶液的阻值变小,达到规定的范围内。

3.开启晶体管毫伏表,低频信号发生器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20min,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刻度盘,使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1800—1200Hz的信号,并调节相应旋钮,使信号发生器输出端电压为20V。

4.某点等位势的测试方法。

①将带有探头的测线与毫伏表相连。

②探头伸入水池溶液中,并调节毫伏表的灵敏度。

③探头在实验槽中测取电位势相等的点,并记录该点的位置(x,y)和电位势U。

5.将具有相同等位势的点相连即得等位势线。

6.实验完毕后,关闭各测试仪表,仪器设备,切断总电源,将连接电线、探测夹等整理好,打扫实验室清洁,经老师检查许可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实验要求】
1)水电模拟要求测试四条等势线,每条等势线至少要测出8~10个等势点。

2)测量时,为防止损坏晶体管毫伏表,应从高电位向低电位进行测量。

3)实验过程中要保证两电极间的电位差一致,在测完一条等势线线后要检查,若发现电位有变化,要立即进行调整。

4)要求边测边在方格坐标纸上标出每个等势点的坐标,粗略地描绘出等势线,以便判断测点分布是否合理,等势线是否合理,并可立即进行补测和修改。

5)据实测值绘连等势线并加绘流线而绘制渗流网图。

6)对所绘制的妄图进行分析,对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

7)所交实验报告图纸上要注明实验名称、比例尺、同组人及做图日期。

【思考题】
1.输出信号的电压、频率的变化对测试结果有无影响?
2.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精度?
3.实验中何处体现了势的叠加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