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简介本文档是关于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的介绍。
该教案适用于六年级学生,旨在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能力并全面了解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阅读和理解六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
- 学生将学会正确运用汉字,提高书写能力。
- 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 学生将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词、故事等。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全部教材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各篇课文,学生将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鉴赏文学作品,以及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
- 课文讲解:对每篇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 课后题:每篇课文后都附有相应的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 诗词赏析:通过研究古代和现代的名诗名篇,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研究其中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
-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归纳总结: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知识。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题,促进互动和交流。
-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和音频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具体评价方法包括:-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认真完成课后题和写作任务。
- 测验和考试:定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测验和考试。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多媒体设备- 相关课外读物和参考书籍结束语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优秀教学案例
4.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穷人生活艰辛和主人公品质的认识。
2.总结讨论成果,提炼出穷人生活对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穷人生活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穷人生活的艰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穷人生活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穷人的困境。
3.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穷人生活的故事,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4.运用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人公的品质。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5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1《桃花心木》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三)能力目标1、入情入境的读好文章,增强朗读功底,理解感悟能力。
2、多角度,多层次的挖掘教材潜在的因素,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感受其表达效果。
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紧扣课文主题,让学生在分析中感悟,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注重抓住课文的训练点,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训练机会。
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四、主要板书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教学要点:学习生字词,初读感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学案充分自主预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学授课教案2《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北师大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材简析《南沙卫士》是六年制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12册第六单元的拓展课阅读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英雄”,学生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要在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和教育,重新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从而培养学生为国争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本文讲述了驻守在南沙群岛的解放军官兵在岛上遭受的种种困难:高盐、高湿、高温,严重缺乏淡水资源,使人的生理机能面临严峻的挑战,与世隔绝的孤独使他们饱受精神上的痛苦。
然而,戍守卫士却勇敢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斗争,赞扬了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作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1.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确定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如下: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围绕缺水文章描述的七件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和难点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围绕缺水文章描述的七件事情。
2) 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教学设计本次高年级组的献课研究专题是“长文短教”,这篇文章不仅篇幅很长,而且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上。
因此,在设计和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促悟。
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以完成填空的方式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读自悟:1.围绕缺水,课文具体讲述了哪几个事例?2.缺水该给战士们带来了哪些困难?3.面对这些难题,战士们想了哪些办法?体现了战士们怎样的精神品质?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充分地去阅读、研究、探讨,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高尚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社会“公仆”的崇高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按照要求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这幅图,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出示插图)夜深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伏案工作,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是多么专注,多么认真。
周总理生前经常是这样通霄不眠,辛苦工作。
我们今天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预习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
从课文叙述的事情中你有什么感受,进行简单的批注。
3.仔细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检查预习1.交流学习生字应注意的问题。
组词:(中等生、学困生)咨()询()旬()碟()资()殉()峋()蝶()2.指读课文,注意正音。
3.说一说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语句上可以体现出周总理的工作辛苦和生活简朴?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4.质疑问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1.录音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周总理为什么叫“我”到中南海去?(学困生)(2)周总理晚上怎么工作的?“我”所看到的周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学困生)(3)回家路上“我”是怎么想的?(中等生)(4)文中哪一段重点描写出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中等生)2.按照思考的顺序理清课文段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教案)第一支笔
第一支笔教材分析《第一支笔》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为了得到第一支钢笔,母亲和自己艰辛劳动的过程。
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风貌、人情关系,也记叙了自己追求学习进步的经历。
教学目标1.小组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2.感受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辛,通过阅读了解社会、理解人。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你的第一支笔是怎么来的?什么样子的?现在在哪里?关于这支笔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吗?著名作家梁晓声的第一支笔可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支笔》二、简介作者梁晓声,男,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
汉族。
原名梁绍生。
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
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
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
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解决字词问题,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帮助,也可查字典。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总结下来,要注意语句通顺,总结完整。
3.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什么?4.试着画一下情节曲线图。
为什么曲线图不包括第1、2、3、24、25、26这些自然段呢?5.再读课文,静静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小组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6.你是怎样理解文章25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的?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18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小编带来的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温州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努力创设和谐美好的课堂环境,让每位孩子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1、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在课堂中“精选、精讲、精炼”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3、扎实有效地开展写字教学。
5、狠抓作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6、注重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运用,开展读书系列活动。
7、开展好语文经典诵读活动。
8、开展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案例交流,教研组上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
三、工作措施(一)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组织学习专业理论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提高本年级组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熟悉教材、研究教法、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3、每位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案进行修改,课后还要写出教学反思。
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上一节研讨课,课后集体研讨、反思。
并写出听课心得、踏踏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4、规范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要求教师认真对待,、不仅次数要达标,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情况、学生的书写等方面也要力求达到要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进一步贯彻大语文观念。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利用午练时间持之以恒练好汉字书写。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四五单元)
第三单元母亲河教材简析:那个单元以"母亲河"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别离是《长江之歌》《三峡之秋》《古诗二首》,还有两篇拓展阅读《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的"淇淇"》,一个"综合活动"。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述长江三峡秋季的美景的散文,《古诗二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描述黄河的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的"淇淇"》别离反映了黄河、长江存在的问题,号召人们爱惜母亲河。
"综合活动"是朗诵有关母亲河的诗歌、文章,抒发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存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和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5.通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学习写《建议书》,激发学生树立起"爱惜母亲河"的意识,自觉爱惜环境。
课时安排:长江之歌 1课时三峡之秋 2课时古诗二首 1课时黄河之水天上来 1课时最后的"淇淇" 1课时综合活动 4课时长江之歌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有情感的朗诵诗歌、明白得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什么缘故被称为"母亲河"是明白得的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存美词佳句。
3.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长江什么缘故被称为"母亲河"。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并巩固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句型及文学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尊重并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文学知识。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难点: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文化常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复习主题。
提问学生关于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知识梳理利用PPT展示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句型及文学知识。
学生分小组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图,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3. 深入阅读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
####4. 技能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某文学作品的读后感。
学生完成写作后,互相评价并给出建议,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介绍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形成阅读交流的氛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文学作品原著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进行词汇拼写、成语填空等基础知识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教材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所编写的。
该教材主要分为《修辞与鉴赏》、《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人生》三大板块,共计12个单元,主要包含汉字知识、阅读技巧及能力、作文及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较为全面的语文教材。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汉字知识。
•能够理解、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阅读技巧及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教材中所要求的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第一单元:认识文字,认识四声。
•第三单元: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
•第七单元:学会阅读图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
教学难点•第五单元: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鉴赏。
•第十一单元:学会写好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教参: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配套教辅。
•教具:黑板、彩笔、学生练习本。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文字,认识四声教学目标1.认识“繁体字”、“简化字”、“异体字”。
2.掌握“声、韵、调”的概念。
3.掌握“四声”以及它们在不同字中的发音规律。
教学步骤1.对学生进行文字学习的引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吗?2.老师向学生介绍“繁体字”、“简化字”、“异体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汉字学习中的作用。
3.老师向学生介绍“声、韵、调”的概念,并讲解它们在汉字学习中的作用。
4.老师向学生介绍“四声”以及它们在不同字中的发音规律,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5.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第三单元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对仗”四种修辞手法。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编写一篇修辞手法运用的文章。
教学步骤1.老师向学生介绍“比喻”、“夸张”、“拟人”、“对仗”四种修辞手法,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
2.老师请学生自主运用老师所讲授的修辞手法编写一篇文章,并进行相应的展示。
第七单元学会阅读图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较好地读懂图表。
2.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数字。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战争《出塞》的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和平《出塞》的教案教学目的: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化诗歌理解诗句含义,领会诗歌的艺术境界3、理解和平给人民带来的灾祸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领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先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的1、2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教学方法:朗读法所在班级情况先生特点分析本班现有先生29人,其中男同学15人,女同学3人。
先生思想表现良好,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只需个别先生便宜力较差,缺乏学习盲目性;班中先生基础良莠不齐,先生成绩参差不齐。
要想进步本班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夯实基础,以本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本来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味,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建立学好语文的决心,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必然幅度的进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
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和平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说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和平的?一、交流材料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
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1、朗读:可教师范读、先生朗读、自在散读、全班齐读2、诗歌大意:《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
一位衣冠楚楚、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习,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经过主人公的蒙受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酿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求: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本人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教案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竹颂9篇
教案模板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竹颂9篇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竹颂 1一、教学目的1、知识: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力:分析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育:学习竹子精神。
4、重点目标: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表现什么样的“神”。
二、教学过程(一)检查上一课的字词和背诵(二)简介作者:管桦先生是我国作家、诗人和书画家。
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等等。
管老的墨竹在画坛独树一帜,独具风格,以粗干大叶,撑天柱地为特征。
所以,诗人艾青题词暂管佬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
下面我们来学《竹颂》,更要学习一种精神。
(三)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并正音正字1、注音:笋曳潜劲竹2、填字:pān附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扬 xiāo洒3、解词:苍茫汹涌挺拔摇曳凌云(四)学生自读课文,用铅笔划出形神兼备状写竹子的语句。
(五)学生读出这些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1、开头哪个字突出竹子的“魂”,为下文写神奠定基础。
“劲”——坚强有力。
2、第二段突出“劲”的语句有哪些?“形”——身躯粗壮;声音铿锵。
突出“劲”“神”——纯洁、朴素形神兼备——有节,虚心(双关)3、齐读第三段。
①本段写什么?本段写恶劣坏境中竹子的“形”和“神”。
②采取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对比的方法。
③怎样对比的?以春花来对比。
花谢人散;劲竹常青。
④对比的作用是什么?证明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突出开头提到的“劲”⑤本段还描写了竹子什么精神?冬天送绿;暑天送凉————无私奉献的精神。
4、自读第四段,思考竹子对“我”有何影响?净化“我”的灵魂。
5、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呼应开头。
点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6、总结课文:(意在归纳主旨)本文通过描绘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突出竹子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教案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发展和个人发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高尚课文概述《一夜的工作是一篇典型的以叙事为主的记述文,作者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周恩来总理彻夜工作的情景,讴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
《穷人》是一篇精炼的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为主的小说,通过一件小事,展现了穷苦渔民夫妇的善良和友爱。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运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三人的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杨震暮夜却金》是一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警示作用的文言文。
《尊敬普通人》一文在内容上对本单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都值得学习和尊重。
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社会“公仆”的崇高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按照要求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这幅图,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出示插图)夜深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伏案工作,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是多么专注,多么认真。
周总理生前经常是这样通霄不眠,辛苦工作。
我们今天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预习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
从课文叙述的事情中你有什么感受,进行简单的批注。
3.仔细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检查预习1.交流学习生字应注意的问题。
组词:(中等生、学困生)咨()询()旬()碟()资()殉()峋()蝶()2.指读课文,注意正音。
3.说一说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语句上可以体现出周总理的工作辛苦和生活简朴?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4.质疑问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1.录音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周总理为什么叫“我”到中南海去?(学困生)(2)周总理晚上怎么工作的?“我”所看到的周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学困生)(3)回家路上“我”是怎么想的?(中等生)(4)文中哪一段重点描写出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中等生)2.按照思考的顺序理清课文段落。
(优秀生)第一段(1)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
第二段(2-6)作者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和他简朴的生活。
第三段(7-8)作者在回来的路上的感受和激动的心情。
作业: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重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优秀生)2.用笔勾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3.看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1)分小组讨论,课文用了哪些例子说明他工作辛苦?又从哪几个方面讲周总理生活简朴的?(2)交流:读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再读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说说在这一段中,作者都交代了什么?请学生用笔具体勾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2.交流。
三、指导阅读第三段1.作者在回来的路上对自己说了哪些话?为什么说这些话?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四、总结1.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2.教师课件出示写有“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27日(此时已患重病)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晚七时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两时休息教师小结:同学们,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一生。
我们看一看周总理当年一天工作的日志,就可以知道周总理每天是怎样工作的,读日志,结合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总理的感人事迹。
3.同学发言。
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一夜的工作陈设极其简单多么简朴审阅极其认真多么劳苦穷人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第二段。
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导读第一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书题:穷人2.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
青年时期就开始创作,长达六十多年。
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界中的不朽名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三、再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2.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导朗读第一段,思考:(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当时气候怎样?(学困生)(2)桑娜家的生活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等生)(3)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优等生)2.讨论后指名回答:(1)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屋外寒风呼啸,海面上正起着风暴海浪汹涌澎湃。
(2)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
(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A、帆很破了,桑娜仍在火炉旁缝补渔网。
B、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
C、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D、衣着破烂,孩子门没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暖和舒适仅仅表现在:(地扫得干净;火没熄;银具闪闪发亮;海风之中,孩子在帐内睡着。
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
)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2.归纳段意: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的等待着渔夫出海归来。
作业: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音字组词,读课文。
第2课时教学内容:讲读二、三段课文教学过程: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分层。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
(2)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师总结:在丈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
(3)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2.理解第二层: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理解第三层:(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2)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句话的意思。
(3)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4.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第三段课文1.默读全段,思考分段:(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2)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
2.理解第一层:(1)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2)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
3.理解第二层:(1)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2)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3)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4.理解第三层:(1)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2)练习朗读。
(3)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
归纳段落大意。
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必做)2.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选做)第3课时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指导读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2.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有那些特点?举出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说一说。
3.教师总结:桑娜的特点突出她的勤劳、善良。
渔夫的特点是勇敢、坚强、善良。
(乐于助人)表现渔夫和桑娜的特点上,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1)细致的心理描写。
(2)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
(3)用词造句的准确。
朗读并体会共用词造句之妙。
指导续编:1.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令人感动,我们能否按照我们对这两位人物的理解,把《穷人》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呢?该怎样编呢?2.编写时还要注意些什么?⑴小组讨论,练习编写。
⑵大组讨论交流。
⑶教师适时点拨。
作业:1.编《穷人》,用二、三百字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
(必做)2.有感情朗读课文。
(选做)板书设计:等待渔夫桑娜探望西蒙勤劳、善良20、穷人抱回孩子乐于助人渔夫侥幸回来勇敢、坚强. 能熬过来白桦林的低语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