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相关知识
预防沙眼教案
预防沙眼教案一、背景介绍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眼部分泌物传播。
沙眼是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的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更加常见。
沙眼病毒主要通过不洁的手部接触传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沙眼的传播更加容易。
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教育公众预防沙眼的基本知识和措施,以减少沙眼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三、教学内容1. 沙眼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介绍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的主要病原体。
- 解释沙眼的传播途径,包括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眼部分泌物、共用毛巾和洗脸盆等。
- 强调沙眼在贫困地区和卫生条件差的地方传播更加容易。
2. 沙眼的症状和诊断- 列举沙眼的常见症状,如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
- 介绍沙眼的诊断方法,包括眼部检查、分泌物培养等。
3. 沙眼的预防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勤洗手、不揉眼睛、不共用毛巾和洗脸盆等。
- 提倡使用清洁的毛巾擦拭眼部,每人一用。
- 推广使用洗眼液清洗眼睛,特别是在沙尘暴等环境中。
- 鼓励接种沙眼疫苗,特别是在高发地区和易感人群中。
4. 沙眼的治疗方法- 介绍沙眼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抗生素眼药水的使用、眼部清洗等。
- 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避免延误病情。
四、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沙眼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2. 图片展示:展示沙眼的症状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识别沙眼。
3.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的预防沙眼的教育视频,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五、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介绍沙眼的普遍性和传播途径,引起学生对预防沙眼的重视。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沙眼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诊断方法。
3. 预防措施讲解:依次介绍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清洁眼部的方法、使用洗眼液的好处以及接种沙眼疫苗的意义。
4. 治疗方法讲解:简要介绍沙眼的治疗方法,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5. 总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6岁育儿知识-沙眼
沙眼【导读】“沙眼”,顾名思义,即眼睛发生病态情况,在眼睑结膜表面有类似沙粒的不平外观。
沙眼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沙眼很常见,很多家长都以为沙眼对孩子的生活不会造成影响,但事实上,沙眼是致盲的眼病之一,绝对不能忽视。
什么是沙眼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是由一种极微小的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眼病。
沙眼的发病原因:人的上、下眼皮在医学上被称为眼睑,眼睑里面是一层光滑柔软的结膜,结膜是沙眼的发源地。
翻开眼睛在睑结膜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叫沙眼。
沙眼一开始没有什么特别症状,而一旦开始病变,早期可发生在上、下睑结膜面的内、外角处和眼睑及眼球的交界部分,严重的可波及全部睑结膜,表现为充血,血管模糊,有大小不等的混浊的滤泡。
如果孩子总是揉眼睛,或是流眼泪,或者告诉你他的眼睛发痒,有烧灼感一定要加以重视,另外沙眼具有传染性,需要做好隔离措施。
沙眼的传播渠道沙眼是可以传染的一种眼病,多数传染给与患者亲密接触的家庭成员或者亲友。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
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
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沙眼有什么症状由于沙眼会传染,因此家长需要及时识别孩子得沙眼的症状,及早隔离治疗。
由于沙眼多为急性发病,得了沙眼的孩子会觉得眼中有异物,同时会怕光线,容易流泪,还有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着,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沙眼有分轻度和重度两种情况。
预防沙眼教案
预防沙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眼的病因、症状及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沙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预防沙眼。
二、教学内容1.沙眼的定义和病因。
2.沙眼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预防沙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出示沙眼病人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沙眼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沙眼的定义和病因沙眼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
沙眼的病因包括两种类型:结膜炎型和角膜炎型。
结膜炎型沙眼是由直接接触受感染者的眼睛分泌物引起的,而角膜炎型沙眼则是由接触受感染物品后再接触眼睛引起的。
(2)沙眼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沙眼的主要症状包括结膜充血、畏光、眼部疼痛、流泪和眼屎增多等。
沙眼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眼部分泌物、使用感染者的用品以及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洗脸巾等来传播。
(3)预防沙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①保持眼部卫生:经常洗手,避免用手揉眼;使用干净的毛巾、洗脸巾,并定期更换;避免接触他人的眼部分泌物。
②避免共用用品:如眼药水、眼膏等,避免与他人共用。
③避免摩擦眼睛:避免用手摩擦眼睛,以免引起感染。
④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
⑤预防交叉感染:避免与沙眼患者共用毛巾、洗脸巾等物品,避免沙眼的传播。
3.案例分析教师以具体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发生沙眼感染的实际状况,并引发学生思考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有效。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如何预防沙眼的方法,并列举出来。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进行总结归纳。
5.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在模拟中学生扮演感染者和正常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沙眼传播途径的认识,提高学生对预防沙眼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6.总结提高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预防沙眼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沙眼的发生和传播。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沙眼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医学检验技术:沙眼衣原体相关知识总结
医学检验技术:沙眼衣原体相关知识总结
沙眼衣原体不仅可致眼部感染,而且可引起生殖泌尿系统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肿以及其他器官疾病。
近年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和危害性已超过淋球菌,而居性传播疾病之首。
沙眼衣原体有沙眼生物变种、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LGV)和鼠生物变种等3个生物变种。
沙眼:由沙眼生物亚种A、B、Ba和C血清型引起。
主要通过眼-眼或眼-手-眼途径直接或间接密切接触传播。
由结膜引起局部炎症。
有滤泡增生
包涵体结膜炎:由沙眼生物亚种B、Ba、D、Da、E、F、G、H、I、Ia、J、K等血清型引起。
包括婴儿及成人两类。
婴儿通过产道感染,引起泡涵体结膜炎和婴幼儿肺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由沙眼生物亚种D-K血清型引起,是经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衣原体感染是男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未经治疗者多数转为慢性,周期性加重,或可合并附睾炎、前列腺炎等。
在女性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也可与妇女不孕症有关。
衣原体常与淋病奈球菌混合感染,淋病奈球菌对衣原体的繁殖起激活和促进作用。
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LGC生物亚种L血清型引起性
病淋巴肉芽肿,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侵犯腹股沟淋巴结,引起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为特征的性病,又称第四性病。
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女性以累及会阴、肛门、直肠及盆腔淋巴结多见,男性以累及腹股沟淋巴结为常见,发生化脓性炎症和慢性肉芽肿,有些可形成瘘管。
沙眼小知识 你知道多少
沙眼小知识一、什么是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本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二、沙眼致盲是怎样引起的?在全世界沙眼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
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于沙眼对角膜的损害造成的。
因为,轻度的角膜血管翳经治疗尚可退化,但严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疗后会留下瘢痕组织,恒久不退。
内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层点状角膜炎和弥漫性点状角膜炎,导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长。
泪液分泌减少使角膜失去光泽,继而变得灰白混浊,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肤样外观。
沙眼性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缩。
以上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导致失明。
三、沙眼有哪些表现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
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着。
视力减退。
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严重影响视力。
四、沙眼是如何传播的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
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
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当苍蝇飞到眼睛上寻找水或食物时则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携带至其他人。
以上情况均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
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五、沙眼该怎样预防由于沙眼衣原体常附着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
沙眼治疗方法
沙眼治疗方法
治疗沙眼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是治疗沙眼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眼药水、抗生素软膏和抗生素口服药。
抗生素眼药水和软膏可以直接作用于眼部病变组织,起到抑制病原体生长和减轻炎症的作用,口服抗生素则可以从内部杀灭病原体,加速病情的康复。
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软膏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过度或不足的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治疗沙眼的重要手段。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结膜切除术和角膜移植术。
结膜切除术是通过手术将患者眼部受损的结膜组织切除,然后进行愈合,以达到消除病变组织和恢复眼部功能的目的。
而角膜移植术则是在角膜受损严重、影响视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通过移植健康的角膜组织来修复视力。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也是治疗沙眼的重要环节。
预防沙眼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和清洁。
此外,对于沙眼的患者和患者家
属,也需要加强卫生宣教,增强对沙眼的认识,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
总之,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和手术,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沙眼的传播。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沙眼病,减少沙眼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沙眼的科普知识课件
并发症和注意 事项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沙眼的并发症: - 瘢痕形成,导致视力受损 - 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
感染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在发病期间避免使用隐形眼镜 - 与家人共用眼药水和化妆品可能导
致传染 - 定期到眼科医生进行复查和治疗跟
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
瘢痕性炎症症状: - 上述症状持续存在 - 眼睛充血和肿胀 - 视力模糊和敏感度降低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预防沙眼的传播: -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眼部分泌物 - 经常洗手,保持眼部卫生 - 不共用洗脸巾和眼部用品
预防和治疗
治疗沙眼的方法: - 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来杀灭病毒和细
菌 - 不揉眼睛,以免加重感染 - 遵循医生的建议,完成全程治疗
沙眼的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介绍 症状 预防和治疗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介绍
介绍
什么是沙眼: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 部疾病,由沙眼病毒引起。 传播途径:沙眼通过接触感染者的 眼部分泌物或污染的物体传播。
介绍
分类:沙眼分为沙眼传染性炎症和沙眼 瘢痕性炎症两种类型。
症状
症状
传染性炎症症状: - 眼部疼痛和痒感 - 异物感和眼部分泌物增多 - 发红和充血
预防沙眼教案
预防沙眼教案一、背景介绍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眼部分泌物或污染的物品传播。
沙眼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沙眼的传播,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预防沙眼教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公众对沙眼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沙眼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三、教学内容1. 沙眼的基本知识- 沙眼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沙眼的危害和后果- 沙眼的高发人群和易感人群2. 沙眼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勤洗脸、勤换洗毛巾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用品- 室内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保持室内清洁,经常通风换气-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3. 沙眼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学习沙眼的早期症状:眼部疼痛、异物感、结膜充血等-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疑似沙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四、教学方法1. 讲座形式:通过专家讲解的方式,向公众普及沙眼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 互动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增加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3. 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手册等,供参与者带回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五、教学步骤1. 开场白:简要介绍沙眼的基本情况,引起参与者的兴趣。
2. 沙眼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沙眼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3. 沙眼预防措施讲解:讲解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避免接触感染源、室内环境清洁与消毒、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等预防措施。
4. 沙眼早期识别与治疗:介绍沙眼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及专业治疗方法。
5. 互动环节:组织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沙眼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 教案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沙眼的重要性,并鼓励参与者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和社区。
7. 发放宣传材料:向参与者发放宣传海报、手册等材料,供其在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又称小儿沙眼、沙眼病,古称痱疹荨麻疹,是起源于古代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疾病之一。
沙眼是由沙眼因子引起的,沙眼因子是一种寄生虫,通常在南亚、非洲和中美洲地区很普遍,而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
沙眼因子侵入身体后,使得患者肌肤出现明显红斑,其中有很多紧密而持久的小粒,逐渐慢慢会变得更大,形成沙眼。
沙眼可以自发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历时2-4周,出现瘙痒、疼痛、脱屑等症状,且很多患者会出现多处红斑。
沙眼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即使已经发病,也可能不被发现,但沙眼的传播性却很强,受累者会被多次感染,因此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沙眼的治疗一般有西药和中药两种形式,像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是通过抑制沙眼因子的生长来治疗的,用以解决病症;而中药则以消凉、清肺、润肤、消肿、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来达到药效,比如桔梗、苍术、黄连等中药成分,是治疗沙眼的常用药物。
此外,治疗沙眼并不只有用药一种方式,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技巧,使得沙眼更好地控制和治疗,比如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心情、每天多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这些都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使得沙眼得到有效的控制。
总的来说,沙眼病(小儿沙眼)是一种全世界都比较普遍的传染性皮肤病,由于有自发性治愈的特性,大多数症状都不会太严重。
但是,由于其传染性比较强,受累人群较多,因此,在开始治
疗之前,患者应该充分调查沙眼因子的种类、分布等情况,并积极控制其传染性,以有效地控制沙眼病的发病率。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知识介绍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病,也称为细菌性淋巴瘤炎。
根据国际统计,每10,000人中有5-10人患有沙眼。
在全世界范围内,沙眼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受影响的人也越来越多。
沙眼的症状表现为眼睛发痒、流泪、红肿、痒感以及眼屎多的现象,由于沙眼症状对病人来说有些痛苦,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眼睛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沙眼是由于眼部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最常见的细菌是粪球芽胞杆菌和类链球菌,同时,沙眼还可能由于眼部过敏、过敏反应、眼睛受到刺激等引起。
沙眼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治疗沙眼的最常用的方式,其中包括眼用抗生素药物和抗炎药物,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
如果药物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尝试手术治疗,如硅胶隔断术、泪囊切开术等。
为了预防沙眼,我们应该注意保持眼部卫生。
首先加强休息,多休息;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减少眼睛紧张的状态。
另外,用眼时也要注意放松,不要靠近或盯着屏幕太久,不及时休息,会加重眼睛疲劳。
另外,应该经常用清水清洗眼睛,保持眼睫毛的清洁,以免灰尘和细菌侵入眼部。
另外,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营养,多吃含有较多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
更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一定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此外,要注意防止眼睛接触各种污染物,如化学物质和灰尘等。
最后也不要太过操劳,避免身体疲劳,从而引起眼部感染及其它疾病。
总之,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疾,它的治疗需要及时、准确,有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沙眼则需要做好眼部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营养,且要避免接触各类灰尘及其他污染物。
充分休息,放松,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地预防沙眼的发生。
学生常见病预防知识
学生常见病预防知识学校是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常见病(一)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结膜和角膜的炎症,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
沙眼一般是通过间接途径传染的,手、手帕、毛巾、脸盆或玩具都可能成为沙眼的传播媒介。
因此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勤洗手帕、毛巾,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或用流动水洗手、洗脸。
家长如发现孩子怕光、流泪、眼睛有少量分泌物、眼睛容易疲劳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反复感染.(二)预防肠道蠕虫病儿童常见的肠道蠕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及钩虫病。
蛔虫寄生于小肠,主要经口感染。
蛲虫寄生于肠道,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瘙痒症状,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生活的儿童中多见。
蛲虫病不仅可通过肛门间接传播,也可由自体反复感染。
钩虫病是钩虫的幼虫侵入人体的皮肤,最后寄生于肠道,可引起贫血。
预防上述寄生虫病,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大小便;食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净;不啃手指;不赤足玩耍,不赤足进入稻田和水塘。
2.督促孩子经常换洗衣服,内裤洗涤前最好用开水烫,以杀虫卵。
食具、玩具、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
3.绦虫病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含有绦虫卵的牛肉或猪肉所致。
为预防绦虫病,应改进烹饪方法和不卫生的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猪肉,切生、熟、肉、菜的刀和砧板应该分开。
(三)脊柱弯曲异常脊柱弯曲异常是指脊柱的弯曲程度超过正常范围,是儿童少年常见的姿势缺陷。
由于小儿肌肉骨骼较柔软,可塑性大,在看书学习时因桌椅的高矮不适或照明条件不好造成弯腰、弓背、扭身等不良姿势,使脊柱双侧肌肉张力不等而发生的弯曲异常。
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应从小抓起,注意姿势教育,要求孩子有端正的坐、立、行、走姿势。
书包应两肩轮换背或用双肩式背包。
同时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
(四)贫血儿童期与青春期因生长发育迅速,体内储存铁缺乏,而引起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沙眼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沙眼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沙眼是由哪种微生物引起的?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B2. 沙眼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沙眼的典型症状?A. 结膜充血B. 眼睛瘙痒C. 视力下降D. 耳痛答案:D4. 沙眼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哪种药物?A. 抗生素B. 抗病毒药C. 抗真菌药D. 抗寄生虫药答案:A5. 预防沙眼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勤洗手B. 不共用毛巾C. 避免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D. 经常使用公共游泳池答案:D二、是非题1. 沙眼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
(错)2.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的病原体。
(对)3. 沙眼的治疗只需要局部用药即可。
(错)4. 沙眼不会影响视力。
(错)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沙眼。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沙眼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沙眼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通过眼-手-眼的途径。
使用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帕、毛巾或手指接触眼睛,都可能导致感染。
2.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为什么需要及时治疗?答:沙眼衣原体感染后需要及时治疗,因为如果不加以治疗,沙眼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睑结膜炎、角膜溃疡、甚至视力丧失。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35岁,因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就诊。
经过检查,诊断为沙眼。
请问:1. 作为医生,你会如何治疗该患者?答:作为医生,我会开具针对沙眼衣原体的抗生素眼药膏或眼药水,如阿奇霉素或四环素,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同时,我会建议患者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减少感染的扩散。
2. 你会怎样指导患者预防沙眼的再次发生?答:我会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枕头、保持眼部清洁。
此外,避免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以及避免在未经消毒的水中游泳,也是预防沙眼的重要措施。
答案解析:本测试题旨在考察对沙眼基本知识的掌握,包括其病因、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2015年中医眼科主治医师考点沙眼知识点点评.
2015年中医眼科主治医师考点沙眼知识点点评沙眼的知识点是中医眼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小张老师特详细整理这一知识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沙眼的病因病因病机:1、心肺蕴热,风热外袭,内外合邪,热郁血滞,脉络淤滞,渐生胬肉。
2、嗜食五辛酒浆,脾胃蕴积湿热,邪热壅滞目眦。
3、忧思劳怒,五志过极,气郁化火,心火上炎,克伐肺金,致目眦生胬肉。
4、劳欲过度,心阴暗耗,肾精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脉络淤滞,致生胬肉。
二、沙眼的临床表现初起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眼感痒涩;进展期痒涩加重,流泪生眵;静止期痒涩不显。
可有视力下降,若胬肉过大可致眼珠转动受限。
三、沙眼的诊断沙眼的病因:由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所致。
诊断依据:上睑结膜及上穹隆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
2裂隙灯下可检查到角膜血管翳,特别在角膜缘上同时见有因滤泡生长后消退而遗留下来的瘢痕小凹。
3上穹隆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斑痕。
4结膜刮片发现包涵体,或荧光抗体染色,酶联免疫测定等方法检测发现沙眼衣原体抗原。
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晴,攀侵黑睛。
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
又名胬肉侵睛外障,蚂蟥积证,肺瘀证,目中胬肉等。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进行性翼状胬肉。
(常见于中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男性多于女性。
若遮盖瞳神则影响视力。
按病变进展情况可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四、沙眼眼部检查眼部检查上,下胞睑之间的白睛上起膜,渐渐变厚,赤丝相伴,红赤高起,胬起如肉,一般自眦角开始,呈三角形,其横贯白睛的宽大部分称为体部;攀向黑睛的尖端称为头部,横跨黑睛边缘的部分称为颈部。
若头尖高起而体厚,赤瘀如肉,发展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瞳神,则属进展期;若胬肉钝圆而薄,体亦菲薄如蝇翅,色白或淡红,多发展缓慢,或始终停止在黑睛边缘部,则属静止期。
治疗:若胬肉淡红菲薄,头平体小者,以点眼药为主;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宽大,血脉红赤粗大者,应内外同治。
如药物无效,发展较速成者,宜手术治疗。
沙眼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沙眼的防治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Βιβλιοθήκη 勤洗手、 不共用毛巾、避免用手揉眼。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及时就 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膏 等。
沙眼的防治
防止疫情扩散:发现感染者及时隔离, 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
避免沙眼的注 意事项
避免沙眼的注意事项
增加免疫力:保持良好营养、 充足睡眠、适量锻炼。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揉 眼、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避免沙眼的注意事项
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减少细菌传播 的机会。
沙眼的治愈时 间
沙眼的治愈时间
轻型病例:通常在2到3周内可 痊愈。 重型病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 间来治愈,需密切配合医生的 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3周,请及时 就医。
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使用 药物。
沙眼的科普知 识PPT课件
目录 介绍沙眼 沙眼的防治 避免沙眼的注意事项 沙眼的治愈时间 注意事项
介绍沙眼
介绍沙眼
什么是沙眼:沙眼是一种由沙 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 沙眼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与 感染者的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 传播。
介绍沙眼
沙眼的症状:眼红、畏光、流泪、结膜 充血等。
沙眼的防治
注意事项
预防性避免与沙眼感染者的接 触,以免再次感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炎症会引起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治疗方法
炎症会引起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治疗方法炎症是沙眼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沙眼衣原体阳性和解脲支原体阳性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沙眼衣原体阳性沙眼又称为结膜炎,是一种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结膜和角膜炎症。
衣原体是一种无细胞病毒,非常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以及眼部器具传播等途径感染。
沙眼的症状包括眼部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沙眼可能会导致角膜炎、角膜混浊、感染性泪囊炎、复发性角膜上皮炎等。
在治疗沙眼时,我们通常会首先进行细菌检测,以明确感染的菌种。
如果检测结果是沙眼衣原体阳性,那么下一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1、抗生素治疗由于沙眼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生素可以是治疗沙眼的有效药物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四环素、红霉素、新霉素、阿莫西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使用,通常治疗期为1周左右。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用药规律和药量,以免药物过度或不足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2、局部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也是治疗沙眼的重要组成部分。
局部治疗包括使用消炎药水、眼药水、软膏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预防结膜和角膜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沙眼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眼病,患者应避免与他人过于密切地接触,以免将感染传播给他人。
此外,沙眼患者还应避免用共同使用的眼部器具,如墨镜、眼睛擦拭巾等。
2、保持卫生沙眼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及时清洗眼部。
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挖鼻、咳嗽时遮掩口鼻等都是预防沙眼的有效措施。
3、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眼部发红、疼痛、有分泌物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在就医时,应注意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感染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解脲支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是一种靠近细菌的微小生物,常常是男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感染病原体,也是一种性病。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叫桥头肉炎或浆膜肉炎,它是由一种叫葡萄球菌的细菌侵入眼球内壁形成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有发痒、流泪、不易睁闭眼睛或睁眼发痒等,风险因素主要有接触和(或)食用鱼虾、蟹类等,不注意洗手及生活习惯不佳,另外蒙特利尔其它眼科疾病也会增加沙眼的几率。
沙眼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有浆膜充血、继发病变、继发脓肿以及严重的视觉功能障碍。
沙眼的诊断一般是根据症状来区分的,而结果最好仍用镜子以及做植入物检测来辅助鉴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也可以进行面部X光检查,作用是为了看出可能的影响或者外伤。
病因主要有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的感染以及眼部短暂外挿,可以让毛发或者外来物质感染眼部分泌腺,还有脊髓性疾病及沙眼的遗传因素等。
沙眼的治疗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炎症,这一般可以通过加用抗生素、抗炎症药物以及外用含铁散分泌腺有效果,而有的患者可以通过清创术治疗,用增加眼压的药物以及服用类固醇的药物等,比如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以此来预防沙眼的复发。
总之,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时的发现到沙眼的症状,及时的求医治疗是沙眼的最佳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发病趋势,减少沙眼的发病率。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知识介绍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疾,也叫结膜炎,它是眼部炎症的一种,其最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分泌出大量的眼泪,以及红肿、痒、分泌物等不适感受。
特别是在炎症发作时会更加明显。
沙眼一般是因为眼部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如果没能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慢慢变得更加严重。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眼药水吸入,外用眼膏和眼贴等等。
对于慢性的沙眼,可以选择眼部外用抗生素,或者药物的注射,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等等。
此外,还应注意一些日常保健方法,如清洁眼睛,使用干净的手札在眼部清洁,勤洗手,更换湿纸巾,避免接触一些污染空气,以及少剃毛等。
对于沙眼,更应该坚持使用眼药,以及定期就诊眼科医生。
最后,应注意避免接触到细菌和真菌,保持良好的眼睛卫生,有效预防沙眼及其他眼疾的发生。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避免发生沙眼症状及其他眼疾的发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眼相关知识【概述】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沙眼的英文词trachoma来源于希腊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
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解放前沙眼在我国是致盲的首要原因。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对沙眼开展了广泛的防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现在沙眼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
从北京顺义县及上海、云南、陕西等地进行的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988)结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区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内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
但是,云南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云南全省18万双眼盲患者中,白内障占第1位,约8万人;沙眼及其合并症占第2位,约3万人。
所以,沙眼在我国致盲原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视。
此外,本病在亚非地区不少发展中国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诊断】典型的沙眼,临床上根据睑结膜有乳头和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及结膜瘢痕的出现,较容易诊断。
对早期沙眼的诊断尚有一定困难。
有时只能初步诊断为“疑似沙眼”。
根据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的决定,沙眼诊断依据为:①上穹隆部和上睑板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③上穹隆部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④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
在第1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3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疑似沙眼者:上穹隆部及眦部结膜充血,有少量乳头(乳头为正常组织)增生或滤泡,并已排除其他结膜炎者。
【治疗措施】自磺胺及抗生素应用后,沙眼治疗上有了显著进行。
实验研究证明,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1.局部用药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
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
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
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
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
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行用药,效果亦佳,易于坚持,对于大部分结瘢而仍有残余乳头增生“小岛”者,可以硫酸铜笔腐蚀,促进结瘢。
2.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
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停药1周,可再服用。
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手术治疗乳头增生严重的,可行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
滤泡多者行压榨术,局麻下以轮状镊子挤破滤泡,排出其内容,同时合并药物治疗,促进痊愈。
对消眼的后遗症如少数倒睫可行电解术,睑内翻倒睫者,需作手术矫正。
【病因学】沙眼的分泌物能传染此病,早为人们所知。
1907年Halberstaedter与Von 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离出病原。
1954年我国汤飞凡与张晓楼合作,在检查治疗大量病人的同时,采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给猴眼接种,并同时将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种小白鼠脑内试行分离培养,但结果完全阴性。
1955年改用鸡胚接种,并注意选择活动性、无并发症及未经药物治疗的沙眼病例,使用链霉素杀灭标本中的细菌,终于在1956年首次分离培养成功。
从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热潮。
由于此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
又认其大小、形态与一般病毒不同,称之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
后经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机能等,证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细胞膜及壁并对抗生素敏感等,这些不符合病毒应有的基本性质。
而与G细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
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将这类微生物另立一目,称衣原体。
1974年出版的《Bergey细菌鉴定手册》接受了这一分类:将其归入原核细胞界,薄壁菌门,立克次体纲,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衣原体种,包括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种及鹦鹉热衣原体种。
1989年出版的该手册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体种。
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衣原体种再分为沙眼、淋巴肉芽肿及鼠肺炎三个生物变种。
其中沙眼生物变种从抗株性上又分为A、B、Ba、C、D、E、F、G、H、I、J、K等12个免疫型,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可分为L1、L2及L3等3个免疫型。
一般来说,地方流行性致盲沙眼大多由A、B、Ba及C型所致,有些作用称这几型大多由流行性沙眼衣原体组;而D~K型主要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宫颈炎、附睾炎等,以及包涵体性结膜炎,故称眼-生殖泌尿组衣原体。
1966年我国的王克乾、张晓楼等采用小鼠毒素保护试验,将我国不同地区10年间分离的46种沙眼衣原体分成Ⅰ、Ⅱ两种免疫型,Ⅰ型以TE-55样为代表,Ⅱ型以TE-106样为代表,两型比例为2∶1。
但Ⅰ、Ⅱ两型和上述15种沙眼衣原体免疫型的对应关系一直不能肯定。
张力、张晓楼等(1990)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cro immunofluorescence Test)对中国华北沙眼流行区沙眼衣原体免疫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地区沙眼流行以B型为主,C型次之。
沙眼衣原体可感染人的结膜、角膜上皮细胞。
在其生活周期中有两个生物相:原体(elementary body)是感染相,大小约0.3μm,具有细胞壁,可存活于细胞外;始体(initial body)亦称网状体(reticulate body)是繁殖相,体积较大,约0.8μm,无感染性。
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在胞浆内发育转变为始体,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子代原体。
胞浆内充满后则破裂释放出原体,游离的原体再侵入正常的上皮细胞,开始新的周期。
每一周期约为48小时。
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
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
原发感染已使结膜组织对沙眼衣原体致敏,再遇沙眼衣原体时,则引起迟发超敏反应。
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急性发作,可能就是重复感染的表现。
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睑板肥厚变形,引起睑内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浊,损害视力,甚至失明。
除重复感染外,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病理改变】沙眼衣原体仅侵入睑结膜及穹隆结膜上皮细胞,但引起的病理变化则达深部组织。
首先表层上皮细胞表现变性脱落,而深层者则增生,随着病程发展,上皮细胞增生很快,使上皮层不再平滑,而形成乳头。
乳头的实质里有扩张的微血管、淋巴管与淋巴细胞。
于此同时结膜上皮下组织即发生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同时有限局性聚集,形成滤泡。
滤泡中央部有很多淋巴母细胞、巨噬细胞及网织细胞,其周围则为大量的小淋巴细胞。
承受病程的进展,滤泡发生变性及坯煞费苦心,继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
睑板亦有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而致肥厚,严重者结缔组织增生,使之变形。
角膜血管翳皆自上方角膜缘开始,角膜微血管扩张并向角膜中央部分发展,伴有细胞浸润,初位于浅层,继则向角膜下方及深层发展。
初呈垂帘状,严重者可侵及全部角膜。
【临床表现】潜伏期约为5~12日。
通常侵犯双眼。
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1.症状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
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
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
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
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
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体征⑴急性沙眼: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数周后急性炎症消退,转为慢性期。
⑵慢性沙眼: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
充血程度虽减轻,但与皮下组织有弥漫性细胞浸润,结膜显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图1),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隆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
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隆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壁。
角膜血管翳:它是由角膜缘外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越过角膜缘进入透明角膜,影响视力,并逐渐向瞳孔区发展,伴有细胞浸润及发展为浅的小溃疡,痊愈后可形成角膜小面。
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形成肥厚的肉样血管翳(pannus crassus)。
图1 沙眼滤泡在慢性病程中,结膜的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
最早出现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下沟处,呈水平白色条纹,以后逐渐呈网状,待活动性病变完全消退,病变结膜全部成为白色平滑的瘢痕(图2)。
图2 沙眼瘢痕沙眼的病程和预后,因感染轻重与是否反复感染有所不同。
轻者或无反复感染者,数月可愈,结膜遗留薄瘢或无明显瘢痕。
反复感染的重症病人,病程可缠绵数年至十多年,慢性病种中,可由其他细菌感染和重复感染时则常呈急性发作。
最后广泛结瘢不再具有传染性,但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常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为了防治沙眼和调查研究的需要,对沙眼有很多临床分期的方法。
我国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讨论时,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隆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变为瘢痕。
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为止。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同时还制定了分级的标准:根据活动性病变(乳头和滤泡)占上睑结膜总面积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二级。
占1/3面积以下者为(+),占1/3~2/3者为(++),占2/3以上者为(+++)。
并确定了角膜血管翳的分级法:将角膜分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以内者为(+),达到1/4~1/2者为(++),达到1/3~3/4者为(+++),超过3/4者为(++++)(图3)。
图3 角膜血管翳1.正常血管不侵入透明角膜2.血管翳(+)3.血管翳(++)4.血管翳(+++)5.血管翳(++++)国际上较为通用者为MacCallan分期法:Ⅰ期——浸润初期: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滤泡与早期角膜血管翳。
Ⅱ期——活动期:有明显的活动性病变,即乳头、滤泡与角膜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国第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