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设计美学.doc
第六章设计美学第一节设计与美学一、设计美学1、美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由于美的存在和发展,于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几乎和人类起源相同时。
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留物 , 包括建筑、基葬群、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等等,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古代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居民所理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审美情趣。
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始终未能摆脱从属于哲学、文艺学的附属地位。
美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 确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德国。
1750年 ,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的诞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审美感受、艺术鉴赏、审美创造等基本问题。
(美的本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科技美。
美的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2、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审美创造和审美特征的设计学分支,是一门涉及到设计的审美本质、形态、特点、心理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20 世纪设计学科的飞速发展使许多设计的美学问题凸现出来 , 尤其是关于设计本质、设计的方向、设计的方法论、设计趣味、设计语言、设计批评、设计与社会以及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思考。
设计亟需用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阐释,历时一个世纪,设计美学学科已在建立。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品、环境和设计过程以及三者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 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关系等等。
设计美学PPT课件
.
3
课程框架:
第一章 导论(含义、研究范围、作用) 第二章 设计美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设计发展史领略各个
时代、东西方地域里不同的设计美学以及背后的文化) 第三章 设计美的本质和特征 第四章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 设计美感(设计审美体验论) 第六章 设计审美鉴赏(根据设计类型分别鉴赏) 第七章 设计的思维形式与审美评价
.
4
参考书目: 《设计美学》李超德 《设计美学》李龙生 相关阅读: 《设计史》相关书籍 《谈美》朱光潜 《美学散步》宗白华
.
5
要求:
1、注意广泛浏览和学习其他设计学科的好设计,培养设 计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阅读和学习设计史,了解设计发展脉络,掌握各时代 设计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3、从东西方设计中吸取经验
4、阅读和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能力。
.
6
考核方式:论文+课堂论题
课堂论题题目:
1、设计与制作分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要“中国设计”还是“中国制造” 3、在工业设计中,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谁更重要 4、电脑的使用是提高了设计师的创造力,还是阻碍了设
计师的创造力 5、产品设计中,舒适性和美观性谁更重要
设计美学
.
1
问题
设计? 美学?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研究什么? 研究的意义何在? ……
.
2
课程介绍
课程定义:设计美学主要是把美学原理广泛地运用于设 计艺术(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 门应用美学。
课程定位:为艺术设计学生提供设计美学理论的系统学 习。
课程意义:学习设计美学,能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 拓展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有助于培养设计师的设计创 新能力。实践证明,缺乏理论修养,设计水平很难上 升到一定高度;“跟着感觉走”的设计,是成不了大 气候的;没有理论修养的设计师,是不会成为设计大 师的。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2851课程名称:设计美学/Aesthetics of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充分领悟设计美学独到的精神内涵,提升设计鉴赏能力,从而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本体的美学特征,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特点;3、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心理、设计的形式美;4、重点掌握中外设计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最新发展背后的美学动力;5、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欣赏和批评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的审美能力;6、掌握设计文化与审美的关系、设计形态语义学与审美、技术美学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外设计美学观的历史回顾(8学时)1.1 中国古代器物审美观知识点: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各时期代表性的器物审美观。
1.2 国外设计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知识点:国外各阶段的代表性设计美学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内驱力。
重点和难点:设计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二章产品(4学时)2.1 产品是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知识点:产品的定义;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2 产品的形态构成知识点:产品的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技术形态、艺术形态、形式自由度。
重点和难点:产品的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第三章设计审美范畴(10学时)3.1 形式美知识点: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重点和难点: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3.2 技术美知识点:技术作为人的劳动形态;技术美的深远意义;范例剖析。
《设计美学》讲义
《设计美学》第一章讲义主要概念部分: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它是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过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成。
结构:是指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它是以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定势: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所决定。
一、问答题1.设计师为什么要读“设计美学”?答:第一:这首先是由于设计活动中审美特质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设计师的审美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审美规律的认识。
设计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在产品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形式美指具有从属的意义,审美价值不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追求,功能美才是产品功能与形式变奏中的主旋律。
第二:设计美学有助于设计师从美学的视野,加深对于设计历史和设计原理的理解。
设计史为设计原理的开拓提供了历史借鉴。
审美趣味和消费时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三:市场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设计创新才能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以取得占有市场的主动权。
设计美学将有助于开启通向现实生活的思想之门。
设计美学把产品系统与人的关系作为考察的中心。
当今是一个呼唤名牌产品和名牌设计师的时代,设计实施创造品牌的开拓者之一,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设计美学作为一种感性文化的人类学,正在逐步融入整个设计文化、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之中。
在设计中,美的呼唤和心灵的感应,将促进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转化,并推动着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所以设计师只有掌握了“设计美学”,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由何而来,在功能层面对人有何启示?答: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产生的原因:第一,人类与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它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天地。
(完整word)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Aesthetics of Design)课程编号:070320201 开课学期:春教学学时:36 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10 周学时:4 学分:2预修课程:艺术概论、艺术史教材:孙湘明.《造型艺术美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美学课程是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
美学是文化艺术领域各学科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对设计美学课程的学习,对美学、艺术哲学与美学、设计哲学与美学等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并通过艺术调查和文献研究等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从而为设计研究服务。
教学要求:该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美学基本原理;第五章至第七章为设计艺术美学概论。
通过对美学的认识,联系本专业方向的实际应用,作一次理论性的学习和探讨。
考核方式:提交以美学为主题的设计艺术方向论文以考核学生的成绩。
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第一章设计美学概论 4学时一、美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二、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第二章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美学 4学时一、现代设计的特征二、技术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第三章设计与认知科学 8学时一、视知觉及其他二、色彩心理效应三、图形构成与错觉四、光影感第四章设计信息传达 8学时一、信息与设计二、多元与主导三、传播媒介与法则第五章各门类设计美学 8学时一、产品的审美形态二、广告与企业的魅力三、环境的审美创造四、书法的审美法则第六章新世纪设计艺术美学展望 4学时Contents and periods of courses:Chapter1 Conspectus of aesthetic of design4Chapter2 Modern design and modern aesthetics of design4Chapter3 Design and cognition science8Chapter4 Communication of design information8Chapter5 Aesthetic of various design8Chapter6 The prospect of new century aesthetic of design4五、读专著或文献1。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主要概念:1。
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
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
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
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5.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二问答题:1 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
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美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书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
他在《体性》篇一开头便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附外者也。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
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答:这里他首先说明,文艺创作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外观过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内外关系。
其次,这种内外关系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由此形成的作品风格。
再者,他指出创作个性的构成因素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其中才和气是情性所铄,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与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
最后指出,作家的创作个性按照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的艺术规律,便形成了无限多样的不同艺术风格。
3 文艺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定势》篇、《时序》篇分别阐述了什么风格理论?答:《体性》篇阐述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即风格的主体因素.《定势》篇提出了体势的概念,指出制约风格的外在因素。
设计艺术学概论第6讲
设 计 概 论 | 第 六 章 设计师
1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1.3 工匠,专业设计师出现
1、 古罗马时期设计分工更趋精细,在制陶和建筑行业中首先有了设计分工的 需要和专职的可能,出现了“观念和制作之间的分离”,即出现了脱离实际生 产操作的最早的专业设计师。
古罗马的制陶作坊由于采用了青铜翻模技术,实现了快速化、标准化、批 量化的生产,产生了专门从事陶器造型与装饰设计的工匠设计师。
设 计 概 论 | 第 六 章 设计师
1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1.3 工匠,专业设计师出现
2、 中世纪时期的工匠除了被宫庭、庄园或修道院雇佣服务的工匠以外,其他 自由手工艺人大都在市镇里开设家庭式手工作坊,成立“手艺行会”。行东(会 员)既是店主、作坊主,又是熟练的工匠,集中设计、制作、甚至销售于一身, 通常还雇有学徒和帮工。
3、当时的封建贵族妇女中也有不少灵巧的工艺师,她们通常是为了消遣或恪守 妇道的缘故。例如著名的“巴约挂毯”的设计制作就与“诺曼征服”者威廉的 妻子玛希尔达密切相关。另外,修道院里的僧侣也不乏能工巧匠,堪称早期书 籍装帧杰作的“林迪斯芳福音书”的设计者就是林迪斯芳的主教伊德弗雷兹。
设 计 概 论 | 第 六 章 设计师
设 计 概 论 | 第 六 章 设计师
2 设计师知识技能要求
设计创造是以综合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作为设计创造主体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这些知识与技能,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设计领域,既有共 同或相似的基础知识技能,也有各自侧重的方面。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 技能的传授,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 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联 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了类似三 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 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 设计教育课程。
设计美学课件(1)
第三讲 西方对美的寻找
本讲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二、亚历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三、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四、鲍姆加通的美学思想 五、康德的美学思想 六、席勒的美学思想 七、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八、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九、尼采的美学思想 十、苏珊· 朗格的美学思想
一、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一)柏拉图简介
4.美是主观相对的,因人而已,没有共同标准——“其美者自美,吾不 知其美也;其丑者自丑,吾不知其丑也”。庄子“各美其美”。 5.中国古代对“美”的理解: (一)“美”字从字源来看,“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很大就是 “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 有直接关系。 (二)另种看法“羊人为美”。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这与原始巫术 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 就使“美”与“善”联系在一起。
6.美在今天至少有三种含义:
(1)表示感观愉快的强形式(羊大则美) (2)表示伦理判断的弱形式(羊人则美——“美”“善”合一) (3)专指审美对象,这就属于美学的范围了。
二、美学
1.最初,美学依附于哲学,许多哲学家同时也是美学家。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Aesthetics)这个名称和美学的第一个较完整地理论,是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他被称为美学之父,也被称为美 学学科的创立者。 3. Aesthetics希腊字根原意是“感觉学”,鲍姆嘉通把审美当成一种 感性认识,“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2)它是诉诸人类感性的
(3)它达到了极高水准、能引起人们欣赏。
四.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
1.美学研究美(或审美)的问题,艺术学则研究艺术。 2.艺术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的具 体科学,它既可能是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可能针对艺术品作文本分 析和某种动态调查,也可能是对“艺术”本身作的历史考察和定性或定 量分析。
设计美学第六章设计美学个案分析 ppt课件
ppt课件
30
饮茶和咖啡的不同器具表现出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差异 中国茶具表现含蓄的东方文化 咖啡器具则显示了西方人对形式的创新 中国人在满足形式与功能美之外,更追求饮茶带来的修心养性的意境。 西方人则更多的享受饮用咖啡这种饮料带来的感官上的感受。
所以,茶与咖啡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对比,也是中西方人们审美
ppt课件
23
6.2.2 砂壶与盖碗——饮茶器具
ppt课件
24
从物质的结构上来讲,紫砂壶是一种双气孔的结构,具有双透气性, 相对其它器具来说,茶叶在其中放置不易坏。
在制作上,人们把紫砂壶的钮、把、流设计成三点一线的均衡结构, 以达到美观、实用的目的。好的紫砂壶不但材料及造型十分考究,倾 倒时出水流畅。
ppt课件
9
关于陶盆上奇妙的人面鱼纹图形的含义,学术界的解释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认
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 夭折的儿童招魂。
也有学者认为人面鱼纹盆作为葬具反映的是一种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 把它放在小孩的棺上,这种人和鱼的结合与生殖崇拜有关。
注重对客观现实真实的再现。
ppt课件
16
希腊陶器在图案上的变化也是经过了一个从形象花纹图案向几何花纹 图案的演变过程。
但这种几何化的意义有所不同,欧洲图形大多是建立在对形式的提炼 上,而中国的抽象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ppt课件
17
西方陶器图案表现的 主要是人们对真实生 活的崇尚,他们认为 只要摹仿自然就能够 控制自然,并且他们 将这种情感以故事绘 画的手法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摹 仿.
ppt课件
29
设计师德莱赛的设计重点 在于造型的合目的性和外形的 简洁上而不是表面装饰上。使 用金属材料适应现代化加工和 制造,也因其造型上的简洁, 强调一种完整的几何纯洁性的 美感。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是把美学原理广泛的运用于设计艺术之中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
第一章设计师的美学身份一、设计师的成长史——从工匠到艺术家。
在西方工匠造物是按照一个既定的形式——神的理念来进行的,工匠的技艺是将圣人或神的思想观念具体化。
二、审美文化的设计与设计师的自我设计。
审美文化具体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代审美文化主要是基于社会性消费的文化,这种消费的趋势越来越从物质需要的满足转向符号性、形象性、娱乐性、需要的追求。
第二章设计与心理牵住观众的视线: 定势与注意1、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或者说是心理活动对某个对象的志向和集中。
.趋于简洁或者说简洁化是当代设计的一种趋势,它符合视觉的程序化规律。
(如何使图像简介?)(1).质的简洁:用很少的构造特性组织成干净利落之画面;(2).形容内容需一致:换言之,美术设计上的内容不可太复杂,最好籍简洁之形式,把其内容传达给观众。
2、知觉定式:即以一种准备状态,一种以刺激的特殊组织去完成一种知觉的准备状态。
.知觉定势的两个成因:一是已有的经验;二是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
图形错觉:一、有趣的歪曲图形。
错觉:即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具有某种固定倾向,它的产生具有某种必然性。
1、几何图形是错觉:(1).线条长短视错;(2).面积大小视错;(3).形状视错;(4).方向视错。
2、“统觉”现象,即知觉与已有经验及个性特征相融合,从而清晰的理解当前对象的意义。
二、造成错觉的原因:1、解释依据眼球运动理论;2、基于人的知识经验等主观条件作出的认知性解释;3、强调行动的上下文创造出错觉条件和预测产生错觉。
色彩感一、色彩与情感: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明暗感、宁静兴奋感、质朴华美感。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一个以文化及传统背景为依托的相对性概念。
二、色彩效果综合设计1、产品的色彩效果设计“同时对比”现象,眼睛对任何一种颜色同时要求其相对补色,两色并只是看上去双方都在将对方推向自己的相对补色。
《设计美学》讲义
答:从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地位上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然而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上看,任何形式都是内容向形式的转化,而任何内容都是形式向内容的转化,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
定势: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所决定。
一、问答题
1.设计师为什么要读“设计美学”?
答:第一:这首先是由于设计活动中审美特质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设计师 的审美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审美规律的认识。设计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产品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形式美指具有从属的意义,审美价值不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追求,功能美才是产品功能与形式变奏中的主旋律。
4 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的有何不同?
答:1人工形态的东西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人的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它的存在具有符合人的目的性的特点,而自然形态的东西并不以符合人的目的性作为存在的前提。
2 人工形态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
3 由于人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使人工制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成为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这就使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第二,与无机界相比,有机界是一个更加色彩纷呈和生意盎然的世界。在生物的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偶然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可能适应于环境条件而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也可能不适应于环境条件而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产生有利变异的生物容易存活,并在生殖中将这种有利的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不利变异的生物不易生存,从而被淘汰。自然选择的创造作用在于通过环境对生物发展的影响,使生物的变异、环境的淘汰和物种的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代设计史课件)第六章设计美学
• 2、技术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从手工艺到 工业化时代,技术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3、技术美强调科技的作用,但不是科技的奴隶 • 4、技术美 工业技术产品的审美,突出了产品服
务于人的功能目的
水晶宫设计师帕克斯顿
• 6.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之美 • 6.4.1物的基本形态及构成因素
• 6.4.2设计形式美的归律 • 1、统一与变化 • 2、圴齐与平衡 • 3、调和与对比 • 4、渐变与突变 • 5、节奏与韵律 • 6、动感与静感 • 7、统觉与错觉
• 6.4.3和谐与黄金比例
• 6.3技术之美 • 6.3.1手工艺的技术 个性之美
• 6.3.2现代工业的技术 理性之美
• 里特维德设计的“红兰椅” 简洁、大方,方正的木块木板 组合成椅子的造型,充分体现出大工业时代的特征。
• 6.3.3技术美是综合美
• 为什么说技术美是一种综合美? • 1、技术美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美态,是设计实践
• 6.2材料之美
• 6.1.2“审曲面势”与”材美工巧“
• 1、 “审曲面势”揭示了中国造物的一个规 律,即人观察物质材料的特性开始,物质 材料的特性决定制作工艺的方法,也构成 特殊的美感
• 6。2.2 材料的情感性、地域性与习惯性 1、材料的情感性、
2、地域性
1、景德镇全境山区特征明显,境内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 达70%,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 湿润,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茶树 生长,瓷石、高岭土蕴藏最具特 色,高岭土是陶瓷工业最重要的 原材料,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 非常好。
设计美学
6.1功能之美 6.1.1物有用性与美
1、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有过“有用即美”的思想 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认为:物品有用即美
室内装修理论讲解(美学篇)第六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合肥室内设计培训
歌德从斯特拉斯堡教堂获得强烈印象,享 受到“半天堂式的快乐”,又感受到心灵 为之震颤的巨人般的精神力量,引起强烈 的情感体验。这就是由审美直观而来的审 美感受。
那么,特定的审美对象,何以会引起主体特定的 审美心理反应而获得美感?或者说,美感形成的 根源在哪里?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美感的本质问题。
一、美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观 1、审美观照 审美感受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观。
当我们面临某一审美对象的时候,对象以其可感 的外在形式吸引我们,打动我们,触发我们的情 感,唤起我们的记忆,激起活跃的想象和理解活 动,我们会体验到赏心悦目,或者惊心动魄。这 一过程就是审美观照。
审美观照,就是通过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 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对于审美对象的领悟和理 解。 通过审美观照,主体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审美 上的满足。
第六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美感具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美感,指 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 一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即审美感 受;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指的是 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 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 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 等等所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
如柏拉图就认为,真正的美只存在于尘世之外的 理念世界,因而只有少数由于“神灵凭附”而陷 入“迷狂”的人,才能观照最高的美,才能“见 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这种 说法,既抹煞了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美,也抹煞 了审美对象在美感形成中的作用,把观念形态的 “美的理念”、“美的观念”绝对化、客观化、 神学化,因而也就把人的审美能力神秘化或神学 化了。
其次,这种感觉具有理性的深度,它在直 观形式中包含着理解。社会的人的感觉不 但可以直观对象的可感形式,而且可以从 中辨识人与自然的某种关系,人和人之间 的某种社会关系;即辨识其中蕴含的特定 意义。
设计美学PPT演示课件
8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9
三.什么是艺术
1. 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认为,设计始终属于艺术的范畴。无论是中 国还是西方,古代一般都“技”、“艺”不分。可以说设计或者等同 于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
10
11
四.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
1.美学研究美(或审美)的问题,艺术学则研究艺术。 2.艺术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的具
体科学,它既可能是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可能针对艺术品作文本分 析和某种动态调查,也可能是对“艺术”本身作的历史考察和定性或定 量分析。 3.美学则有所不同,虽然它也要研究艺术,但主要是围绕着该“艺术品” 是否“美”,是否调动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来展开。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自然打上人的“烙印” 而“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求、感知以至器官的人 化。 2.动物界有审美现象,但动物却没有审美活动,没有审美感知。究其原因在于 动物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社会性。 3.因为人类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介,所以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同构说,自然形 式与人的身心结构发生同构反应,便产生了审美感受。 4.外在自然事物的性能和形式,既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是美的存在,就 具有审美性质;也不是由于主体感知到它,才能成为美;也不只是它们与人 的生物生理存在有同构对应关系而成为美;而是由于它们跟人类的客观物质
第三个回答“使每件东西恰当的就是美”,反驳“要煮蔬菜, 美人与汤罐,金汤勺与木汤勺,哪个更恰当,更美?”
设计美学》
姚君喜
DES8, 2013 1
主讲:姚君喜博士 专业:艺术设计 课时:周2
November 18, 2013
2
课程介绍
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必须要学会 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在掌握设计的 技能的同时,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以 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现的能力, 《设计美学》课程就是为加强设计理论 的学习,加强美学、文化、艺术的基本 理论功底,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高要求。
November 18, 2013 17
11 、 徐 复 观 : 《 中 国 艺 术 精 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12、姚君喜:《审美与艺术 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 13、[美]内森· 卡伯特· 黑尔: 《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 上海美术出版社1998
November 18, 2013 18
November 18, 2013 52
1、抽象化
从艺术发展看,再现和表现始终是艺术 创造和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再现注重的 是具象化,是对事物的具体、客观化的描 绘和展现。表现注重的是抽象化,是对事 物的主要特征的传达,也就是中国艺术所 说的“传神”。一般的观点是,西方传统 艺术注重再现,而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 中国的山水画)主要是以表现和写意为主。
55
抽象化是指从自然、感觉体验中提取出 精华和特征,并进行的分析、推理、分离、 选择、简括化,以及对几何形的运用。 西方传统艺术以反映客观世界的写实方 式为主,二十世纪的抽象主义艺术则摆脱了 表现上的束缚,自然事物在他们的构图中所 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一个自然景色在他们的 画上只是一个几何形、图案、线条、角和纷 乱的色彩系统。抽象派艺术家在从自然景色 中遴选创作素材时剔除了那些非至关重要的 细部,从不规则的自然和日常视觉体验中汲 取到了精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中体 现在绘画技巧以及图案、形状、结构和色彩 等的排列上。 November 18, 2013 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第六章讲义主要概念:1.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他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2.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3.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
4.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
5.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二问答题:1 产品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哪些特征?答:产品的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
所以可以将产品的设计风格界定为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它通过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产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特征。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美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书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
他在《体性》篇一开头便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附外者也。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
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答:这里他首先说明,文艺创作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外观过程,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内外关系。
其次,这种内外关系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由此形成的作品风格。
再者,他指出创作个性的构成因素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其中才和气是情性所铄,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与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
最后指出,作家的创作个性按照由隐以至显和因内而符外的艺术规律,便形成了无限多样的不同艺术风格。
3 文艺美学著作《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定势》篇、《时序》篇分别阐述了什么风格理论?答:《体性》篇阐述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即风格的主体因素。
《定势》篇提出了体势的概念,指出制约风格的外在因素。
《时序》篇论述了时代风格的问题,说明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他那特定时代的风格特征,这是因为作家的思想感情受时代的影响,而这种思想情感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为不同风格的作品。
4简答西晋时陆机在《文赋》中做过对不同文体风格特征的十种概括.答:“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
诔(lei)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
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
说炜晔而谲狂。
”5 现代艺术类型的研究,人们提出的六种不同风格的类型对比。
答: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含蓄朦胧的风格与明了晓畅的风格舒展沉静的风格与奔放流动的风格简约自然的风格与反复创意的风格规范严谨的风格与自由疏放的风格6 黑格尔在谈到艺术家的独创性时,将风格概念区分为哪两种?答:黑格尔在谈到艺术家的独创性时,将风格概念区分为作风和风格两种。
作风只是艺术家的个别的因而也是偶然的特点,这些特点并不是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来的。
风格是服从所用材料的各种条件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它还要适应一定艺术种类的要求和从主题概念生出的规律。
7 用豪赛尔的观点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风格的变迁?答:豪赛尔认为:风格的变化不只是趣味的变化,在趣味的变化和风格的变化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对于任何趣味或风格的根本变化来说,具有新的艺术兴趣的某个社会阶层的兴趣才是主要的条件。
当一种艺术类型变得广为接受时,它就会变成一种风格,并取得与之相称的历史重要性。
8 对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及物质产品的形态主要从哪五对范畴去考察?答:1 线描与图绘 2 平面与纵深3封闭形式与开放形式4多样性统一与同一性统一5清晰与模糊性9简述“古典建筑构图与巴洛克建筑清晰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区别。
答:清晰性和模糊性是建筑装饰的概念,古典的清晰性是指终极的不变的形式来表现,而巴洛克的模糊性是指各种形状看上去好像在变化的、生成的东西。
古典主义代表一种实在价值的艺术,所以它总要使实在价值显现出最完备的可视性,使人一目了然,均匀的空间具有非常清楚的边界,装饰能被同化到最后一根线条。
然而巴洛克却懂得图绘风格美得奥秘,它能处理隐蔽而朦胧的形式,能造成神秘而狭长的景深和细部难以分辨的装饰上的闪光。
10东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特征有何不同的表现?答:建筑风格的表现,首先与应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
我国古代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教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发展了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它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最完善的形式。
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对器物设计的选择。
中西文化观念的重大区别之一,表现在神权和皇权的不同统治上。
西方的古代建筑史,主要是由以神庙和教堂为主的宗教建筑史,而中国建筑则以人们居住的宫殿和房舍为主。
这说明中西古代建筑,一个是以人为中心,一个是以神为中心,存在“人本”和“神本”的不同文化概念。
建筑规模的扩展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体量的扩大,二是个数的增加。
西方建筑就是体量的扩大模式,将更多的、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在一座房子里,以单座的建筑为基础在平面和高度上不断延展产生了一系列高大的建筑物。
中国传统建筑则是靠个数的增加,将不同用途的部分安置在不同的单座建筑中,以建筑群为基础,分层次地散布在空间中,构成广阔的人工环境。
中西建筑设计观念的另一种差别是西方建筑着重静态的形象美创造,而中国建筑强调人在其中运动时的感受。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构成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新的建筑形式。
而且它在屋身的处理上比较平淡,强调形式功能,以便发挥实用功能。
10.中国建筑形成哪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答:一种是宅院式建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以巧于因借的手法来完成的。
11 简答明代家具发展到高峰的原因,设计特色以及设计构思。
答:1 由于园林建筑的兴起,增加了对室内陈设的需求;2 随着与南洋交通的发展,有了充裕的优质木材的供应;3 是木工工具的改进,为家具工艺技术提供了物质前提明代家具的设计特色:造型洗练,形象浑厚,风格典雅,加之工艺的精湛和材质的优良,使明式家具成为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
设计构思:“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家具的表面处理注重本色和木质纹理,在结构上采用榫卯结合,不加钉不用胶;造型上面的处理比例和尺度适当,线的运用简洁利落;注重细节处理,与人的接触面含蓄圆润,触觉感受好。
12 巧与拙答:作为风格的范畴,巧是指人工修饰的美,拙是指自然素朴的美对于巧与拙的观念包括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其一是宁拙毋巧:传统美学认为,巧则甜媚,拙则古莽,巧的陈腐,拙则新奇。
巧儿俚俗,拙而雅致,巧则满身匠气,拙则通体灵气;因此以巧入巧,二以拙入巧,方得大巧。
其二是拙中见巧:拙是一种艺术境界,必须经过艰苦的艺术构思。
拙是自由的产物,是主体对自然的复归,不期然相会而回归自由。
拙能产生气势而出新,雕琢再甚终成俗态,而令人厌倦。
其三是由巧入拙:传统审美观并不反对华丽优美的形式,拙不是枯槁瘦削,它是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的形式,这正是巧夺天工的匠心独运。
其四是巧拙合一:齐白石认为:巧不是轻佻,乃是灵便;拙不是浑浊,而是浑古。
大自然正是巧与拙的统一体。
13 雅与俗答:作为审美形态的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雅既可以指高雅清逸的审美趣味和不同凡俗的习俗,雅也可指纯正典雅,合乎规范的修辞风格。
此外,雅也可指正确和典范的意思。
对于俗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
俗可以指风俗习惯,也可以指流行于民间的、大众化的或浅显易懂的文化形式。
此外,俗可以指粗鄙浅薄、庸常低级的审美趣味。
14 浓与淡答: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浓一般是指浓密、浓厚或浓艳。
如艺术作品设色艳丽、填写缜密等。
淡则是指平淡、清淡或疏淡,例如艺术作品的轻描淡写、朴素自然等。
15 对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研究形成了那些范畴。
答:(1)虚与实:虚与实或有与无是把握造型审美特征的一对重要范畴(2)巧与拙:作为风格的范畴,巧指人工修饰的美,拙指自然朴素的美(3)雅与俗:作为一对审美形态的范畴,人们对它们有多种不同的理解(4)浓与淡: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浓一般是指浓密.浓厚.或浓艳。
淡则指平淡.清淡或疏淡16 什么是新艺术运动?答:新艺术运动在对新艺术方向的探讨中,强调艺术风格的整体性,使艺术风格与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和用品等在格调上一致。
其特点在于体现对孕育于自然之中的生命力的崇尚。
典型的图案纹样采用了夸张的藤蔓生长交织的有机线型。
这一运动主要停留在平面设计领域,实质上是一场装饰运动17简答北欧风格的特质答:北欧风格的特质在于一方面受功能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突出了人与自然相和谐并注重感官感受性的地域文化特征。
18 对于几何纹样是怎样形成的三种看法分别是什么?答:第一种看法:几何纹样的产生往往是生产加工中无意识的副产品,器具的形状和它的装饰形式受其实际用途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第二种看法:史前人已经具有对于几何形式的天生辨别能力了,这种视觉能力是通过人的世代劳动而发展和遗存下来的。
第三种看法:几何纹样是起源于生活中实际对象的模仿,经过线条的不断压缩,形式越来越简化,而包含的内容却越来越丰富,逐渐演变为一些无法直接辨认的几何纹样。
19 现代装饰的趋向是什么?答:a) 装饰趋向简洁化b) 装饰要讲究变化c) 装饰要是英语整体形式d) 要充分发挥产品质料自身的装饰效果e) 充分发挥产品结构自身的装饰效果20 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是什么?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
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
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
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
成功的设计将以它特有的装饰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以艺术美和功能美的享受。
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格和产品风格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它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特征。
21 何谓“功能原则”?答:功能原则就是抛弃那些脱离时代需要的陈规旧习,放弃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先入为主的设想。
回到零点,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重新考虑语汇的构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