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三国鼎立
【课标要求】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 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探究】
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 简述东汉末年曹操势力逐渐壮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招揽各种人才;②经济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2. 公元200年,曹操通过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官渡之战意义在于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 公元208年,刘备、孙权联军(指挥官是周瑜)以火攻的战术,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曹操。赤壁之战的意义在于对东汉末年的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三国鼎立
1. 赤壁之战后,曹操扫平关中,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刘备夺取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又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将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同时又夺取了刘备在湖南、湖北的势力范围。
3. 简述三国时期各国的发展情况。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权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4.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舰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其意义在于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探究学习和能力培养】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材料一中描述了什么时期的情景?(1分)
东汉末年
(2)材料二是曹操统一北方后所做的一首诗,诗歌中曹操的“壮心”是什么?(1分)
统一全国
(3)材料三中的周郎是哪一历史人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对哪场战役的描述?这场战役有何影响?(3分)
周瑜;赤壁之战;对东汉末年的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毛泽东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
(1)材料一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
曹操;官渡之战
(2)材料二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促成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通过取得哪个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诸葛亮;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国和蜀国对生产都很重视,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 填写下列表格,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