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导语】《南辕北辙》是⼈教版⼩学三年级语⽂课本中的⼀篇⽂章,主要讲述了由于选择了相反的⽅向⼜不听别⼈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下⾯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亡⽺补牢】 【原⽂】 从前有个⼈,养了⼏只⽺。
⼀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圈破了个窟窿,夜⾥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叼⾛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圈修⼀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 第⼆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狼⼜从窟窿钻进去,把⽺叼⾛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再也没丢过。
【字词学习】 字:叼(diāo)、劝(quàn) 词:⽺圈(juàn)、窟(kū)窿(long) 【重点句⼦】 1.从前有个⼈,养了⼏只⽺。
⼀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圈破了个窟窿,夜⾥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叼⾛了。
2.第⼆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狼⼜从窟窿钻进去,把⽺叼⾛了。
3.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再也没丢过。
【主要内容】 有个牧⽺⼈,⽺圈破了,夜⾥,狼叼⾛了⽺,街坊劝他把⽺圈修⼀修,他不听,结果,第⼆天⼜丢了⽺,牧⽺⼈很后悔,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修好了⽺圈,就不再丢⽺的事情。
【练习题】 ⼀、拼⼀拼,写⼀写。
kūlong quàngào yángjuàn ⼆、读⼀读,在正确的读⾳后⾯画“√”。
zé() jié() juàn() 则 街 圈 zái() jiá() zhuàn(【南辕北辙】 【原⽂】 从前有⼀个⼈,坐着马车在⼤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语解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第三单元)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
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羊圈:养羊的棚或栏。
窟窿:洞,孔。
街坊:邻居。
后悔:事后懊悔。
劝告:1、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
2、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
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边走,却驾车往北走。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楚国:周朝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把式:精于某种技术的人。
课文中的“好把式”指驾车本领特别好的人。
盘缠:路费。
10、惊弓之鸟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魏国:课文中指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名,在现在的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等地。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文中指更羸是个射箭技术特别熟练、本领很高的人。
打猎:在野外捕捉鸟兽。
弦:弓背两头之间系着的绳状物,用牛筋制成,有弹性。
大吃一惊: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
悲惨:处境与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作痛:产生疼痛的感觉。
孤单失群: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
11、画杨桃叮嘱:再三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想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大概是或者应该是这样。
课文中指没有仔细观察,凭自己想象认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走了样:失去了原来的样子。
讲桌:讲课用的桌子,也叫讲台。
一端:(东西的)一头。
正对:恰好对着。
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
课文中指把杨桃的形状画得符合实际,没有走形。
审视:仔细看。
严肃:1、(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
2、(作风、态度等)严格认真。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半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好久。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角度:1、角的大小。
2看事情的出发点。
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指画杨桃时的观察点。
相似:想像。
教诲:教训;教导。
受用:享受;得益。
课文中指老师和父亲的教诲对“我”一生都有教育意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寓言两则

9、寓言两则课题解读寓言两则指《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两则寓言均出自《战国策》。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常通过短小的故事,揭示出某种道理。
《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牢”指羊圈。
《南辕北辙》中的“辕”是古代马车前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路面后压出的痕迹。
自主学习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阅读理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难点: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学习方法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重点研读关键语句,思考、体会寓意。
生字全解多音字quān ( 圆圈 ) zuān ( 钻研 )圈钻juàn ( 羊圈 ) zuàn ( 钻石 )解词释义劝告(quàn ɡào):劝说,讲明事例使人听出。
盘缠(pánchán):指外出时所带的路费。
近义词修——补赶快——赶紧后悔——懊悔反义词硬——软劝告——蛊惑(ɡǔ huò)难句点评1、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2、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楚国在南面,那人却北上,方向错误,他却固执己见,不听朋友劝告,后果当然是他离楚国越来越远。
课文结构结构图示第一次丢羊:没用《亡羊补牢》知错就改第一次丢羊:修补堵马快那个人车把式好盘缠多《南辕北辙》固执朋友楚国在南,你向北走中心思想《亡羊补牢》记叙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不修羊圈,当再一次丢羊后,他决定听从劝告修羊圈,最后再也没有丢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情节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3.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领悟生活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分钟)教师首先可以用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比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你们有没有听过《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呢?”然后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两则寓言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的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例如,在讲解《亡羊补牢》时,可以重点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在讲解《南辕北辙》时,可以重点强调“方向”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在做决策时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3.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人因为不及时修复漏气的自行车轮胎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一个人因为盲目追求与自己目标相反的事物而最终失败的例子。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并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4.课堂练习与作业(10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练习题或者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所学的寓言故事,或者让他们讨论一下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的寓言故事解决问题。
这样能够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PPT课件

2021
39
祝 同 学 们
2021
学 习 进 步
40
2021
26
南辕北辙
2021
27
辕:车前头架在牲口上的两根长木。
辕
2021
28
辙
202辙1 :车轮碾过的痕29 迹
《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 故事?
2021
30
• 盘缠: 路费 • 硬要: 一定要
2021
31
《南辕北辙》中,那个人是 怎么想怎么说的?他的朋友又是 怎么说的?请你找出他们之间一 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36
他能到得了楚国吗?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 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 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2021
37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目标在南,却往北走。
我明白了: 方向错了,永远也到
不了目的地。
2021
38
说一说:
我们身边有人犯南 辕北辙的错误,想想 你见过吗?
9、寓言两则
寓:寄托 言:讲道理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 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021
1
看图猜寓言
2021
2
• 掩耳盗铃
2021
3
画蛇添足
2021
4
坐井观天
2021
5
揠苗助长
2021
6
2021
7
亡羊补牢
亡:丢失。亡羊:丢了羊。 补:修补。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了羊后去修补羊圈。
2021
17
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相 关的句子。
三年级下册20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下册20课课堂笔记
第20课是《寓言两则》,包括《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笔记:
1、寓言的定义和特点: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讲述生动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寓言的特点包括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等。
2、《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故事情节:有一个牧羊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
经过仔细查看,他发现羊圈破了一个洞,狼钻了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觉得把洞补上,羊就不会再丢失了。
于是他修补了羊圈,堵死了洞。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3. 《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4. 课后练习:。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
您说的可能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个单元主要围绕“寓言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收录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和《惊弓之鸟》三则寓言故事。
1. 《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开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弥补损失,后来又补救的故事,说明了“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继续损失,还有可能补救”的道理。
2. 《南辕北辙》则讲述了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走,却驾车往北的故事,说明了“行动和目的相反,无法达到目标”的道理。
3. 《惊弓之鸟》讲述了一个名叫更羸的射箭能手,通过观察和分析,不用箭就射下了一只受伤的大雁的故事,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这个单元除了寓言故事外,还有一些语文园地的内容,如“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赠花卿》,“趣味语文”中的“我来讲一讲”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地区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
2017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 3) 明确寓意 • ①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 ②谁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学习课文
(1) 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先听老师读课文
•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 上自然段的序号。 •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课文中的注音或 者查字典。
• 读不通顺的地方,请你反复多读几遍。
• 2) 理解内容 ①请你查字典理解“辕”和“辙”的意思。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南辕北辙”这 个词的理解?
1. 导入新课
( 1 )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吗?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寄托,蕴含。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 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
• 1. 导入新课 (2)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寓言 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啊
我会读:
•
寓言 街坊
羊圈 劝告
圆圈 叼走
• ③请你默读课文。思考:那个人要到南方 去,却朝北方走,他的理由是什么?用横 线画下来。
• ④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朋友提醒了他几 次?他是怎样回答的?用横线画出坐车人 的话,用曲线画出朋友的话。
⑤坐车人最终能到达楚国吗?我们 来齐读最后一段。
坐车人的愚蠢就在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 相反,因此,无论他的条件多好,也只能离 目的地越来越远。
窟窿 后悔
•
2. 学习课文 (1) 朗读课文 ①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4页,先听老师 读课文。
• ②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边读边标 上自然段的序号。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课文中的注音或者 查字典。
读 理解内容
①请你查字典理解“亡”和“牢”的意思。 你认为这两个字在文中应该选哪种解释呢?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4单元复习资料(必考重难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4单元复习资料(必考重难点)9、《寓言两则》一、《亡羊补牢》亡:丢失补:修补牢:羊圈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
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二、《南辕北辙》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
辙:车轮走过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
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3、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有:马跑的快、车夫驾驶技术高超、带的盘缠多。
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
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10、《惊弓之鸟》一、理解成语的意思: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二、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
1、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第一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上飞;飞得急;第二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下掉;掉得快。
两个“直”准确地描写出大雁听到弦响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
)2、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更羸一共说了(4)句话。
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是更羸分析大雁(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看出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第三、四句话写大雁(落下来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羸知道只需(拉弓)不需(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3、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
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而且孤单失群。
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理解故事
想一想
1.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 2.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一共丢了两次羊
14
读1-4自然段
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 羊的事。 因为 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 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所以 养羊人丢了羊。
15
句式训练:
我今天特别高兴, 。
没关系,不怕 时间久,我带 的盘缠多。
朋友又是怎么劝他的?
缠什 ?么 是 盘
那你哪一天 才能到楚国 呀?
41 41
10:朋友几次提醒那个人, 他都没有听,结果怎么样?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 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 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 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 不了楚国。
42
体会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 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 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 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35
我在 想 《南辕北辙》写了几个人物的几问几答?
朋友
上哪儿去? 坐车人
到楚国去。 我的马跑得快。 我带的盘缠多。
36
怎么不是往北走?
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2-5:第一次提醒
没关系,我的 马跑得快。
到楚国去。
楚国在南边, 你怎么往北 走呀?
你上哪 儿去?
我会读
窟 窿 叼 劝 缠
(kū) (石窟) (long) (窟窿)
(diāo)
(叼走)
(quàn) (劝告) (chan) (盘缠)
5
wá nɡ
亡羊补牢
lá o diāo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

《亡羊补牢》与《南辕北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羊亡补牢》和《南辕北辙》两则寓言,理解寓言内容,把握寓言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3.初步了解寓言的表达特点,体会寓言的教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的方式,理解寓言的情节和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加深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从寓言故事中汲取人生智慧。
2.引导学生认识到及时改正错误和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寓言故事插图、相关视频资料等)、生字卡片、寓言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寓言故事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二、学习《亡羊补牢》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问:“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羊会丢失?丢失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讨论:“养羊人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体会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3.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亡羊补牢’的例子?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三、学习《南辕北辙》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尝试理解词义。
2.提问:“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2.深入分析,体会寓意。
1.分组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他的目标能实现吗?”2.引导学生体会明确目标和正确行动的重要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课堂小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两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强调学习寓言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和寓意。
学生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寓言故事中的情境和人物情感。
教Hale Waihona Puke 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创造、创意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能投机取巧、不切实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
03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措施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错误及时改正、做事应有明确目标的生活态度,懂得自我反思和修正行为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亡羊补牢》:讲述一个人发现羊圈破了而丢失了羊,起初并未在意,直到更多的羊逃走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揭示出“事后补救,犹未为晚”的道理。
2. 《南辕北辙》:描绘了一位马车夫决定朝北行驶去南方,尽管朋友多次提醒方向错误,他却坚信自己的马快力大,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的故事,教育人们行动前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多媒体课件。
2. 制作相关寓言故事的情境图片或动画,以辅助教学。
3. 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或者名人故事,用于延伸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出“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段解读:指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记忆。
3. 深度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寓意,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4. 延伸拓展:引入相关实例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寓言的寓意。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思考题,如:“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亡羊补牢’或‘南辕北辙’的情况吗?你是如何处理的?”以此引导学生将所学寓言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重申“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寓意,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行动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对寓言故事理解的程度以及对寓意的把握情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课堂笔记

《亡羊补牢》与《南辕北辙》课堂笔记《亡羊补牢》课堂笔记:一、故事概述课文讲述了一个牧民因为羊圈破了窟窿而丢失了羊,起初他不以为意,但在又丢失一只羊后,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及时修补羊圈,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
二、重点词句•窟窿:指物体内部凹入的部分。
•叼走:用嘴衔着(东西)拿走。
•街坊:邻居。
•后悔:事后懊悔。
•劝告:拿道理劝人。
•从此:从这个时候起。
三、寓意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四、讨论与思考1.牧民为什么一开始不修补羊圈?2.丢失了两只羊后,牧民是怎么做的?3.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南辕北辙》课堂笔记:一、故事概述课文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去楚国,却向北走,有人提醒他方向错了,但他却以马好、路费多、车夫驾车技术高为理由,坚持自己的方向。
二、重点词句•楚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把式:指精通某种技能的人。
三、寓意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四、讨论与思考1.为什么那个人坚持向北走,即使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2.他认为自己的哪些条件可以帮助他到达楚国?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为什么?五、总结这两则寓言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出了问题要及时补救,防止损失扩大;《南辕北辙》则告诉我们,行动与目的要一致,否则即使条件再好,也无法达到目标。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地面对问题和制定目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三班级下册语文寓言两那么亡羊补牢、背道而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学校语文三班级下册9寓言二那么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那么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邻居”“懊悔”“劝说”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假如……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那么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那么。
二、教学重点理解两那么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那么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留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那么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订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同学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预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予、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寓言二那么”的“那么”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日我们学习《背道而驰》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缘由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及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学习运用寓言故事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及时改正错误和明确目标方向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亡羊补牢》:讲述养羊人发现羊圈破了洞导致羊丢失后,及时修补羊圈以防止再次丢羊的故事,揭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2. 《南辕北辙》:描述一个人想去南方却驾车朝北方行进,形象地说明行动与目标相悖的道理,告诫我们要有清晰的目标,并且行为要与目标一致。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准备关于《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动画或插图辅助讲解。
3. 制作相关的生字词卡片,以及寓意理解和生活应用的思考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识别并掌握生字词。
3. 分析寓言故事:逐段解析《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4. 讨论寓意: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解读寓言寓意。
5. 情境模拟与拓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寻找其他寓言故事,理解其寓意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亡羊补牢”教导我们面对错误要及时改正,“南辕北辙”则提醒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付诸实践。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寓言所传达的人生智慧。
七、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和记录学生对寓言故事内容及寓意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亡羊补牢动画
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 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
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默读要求
1、从题目上看,“南辕 北辙”是什么意思?
2、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3、你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 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南 辕:车前头夹牲口的两种长木。
辕 北
“南辕北辙”就是说车头向南, 但车轮向北行。
我记得
寓言: “寓”:寄托 , “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 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讽 刺某种人。
我还记得 寓言的基本特点:
1、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很明显, 但一般不直接加以说明,需要人们 去“悟”出来。
2、多采用拟人、夸张的表现 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故 事情节说明一讲出来, 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我会读
窟 (kū) (石窟) 窿 (long) (窟窿) 叼 (diāo) (叼走) 劝 (quàn) (劝告) 缠 (chan) (盘缠)
我会写
寓 言 窟窿 狼 叼 街劝 悔 盘 缠硬
默读要求:
1、从题目上看,“亡羊 补牢”是什么意思?
2、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3、你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 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我会认
寓言 羊圈 叼走 劝告
亡羊补牢 窟窿 把式 街坊 后悔 盘缠 硬要
明白题意
亡羊补牢
丢,丢失
? 羊圈
理解故事
自由读课文,找出表达
“亡羊”、“补牢”的句
(第子一。自然段)一天早晨,他去放羊,发
亡羊:
现少了一只羊。
(第四自然段)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
辙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辕:车前头架在牲口上的两根长木。
辕
辙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我在 (1)想《南辕北辙》写了人物的几问几答?
朋友
坐车人
上哪儿去?
到楚国去。
怎么不是往北走?
我的马跑得快。
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我带的盘缠多。
我在 (2想)朋友是什么情况下提醒坐车人的?
3、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
•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画龙点睛……
我要做到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 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 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 就……”这两种句式。
3、丢第二只羊以后,他心里很 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想到 现在修还不晚。于是就把羊圈修 好了。
总结: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告),
他却(满不在乎),第二次丢羊时,他心里十分
(后 ),于是赶快(修 )羊圈。从此,他
的悔羊(再也没丢过)
补
说明道理
《亡羊补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了错事,并不要 紧,只要能及时改正,就 不算晚。
朋友看到他坐着马车在大路上 飞跑,而且从他的回答中知道他走 错方向了,所以就提醒坐车人。
我在 想(3) 坐车人为什么不听劝告?
这三个“没关系”说明什么?从他的 四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 人?
坐车人认为自己作好足够的准备到
楚国去,所以就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
三个“没关系”说明了他的准备很充分。
又发现少 了一只 羊。
补牢: (第五自然段)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
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
亡羊补牢:亡:丢失。亡羊:丢了羊。补:修
补。牢:羊圈。丢了羊就赶快把羊
圈补好。
理解故事
想一想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每次丢了羊之后,他心里怎么想的?
理解故事
1、养羊人一共丢了两只羊。
2、他丢第一只羊以后,心里想 羊已经丢了,就没有修补羊圈。
•
quān(圆圈)
zuàn(钻石)
• 结:jiē(结实)
把:bǎ(把握)
•
jié(结束)
bà(犁把儿)
• 2.近义词:街坊—邻居 盘缠—路费 发现—发觉 后悔—懊悔 提醒—提示 奇怪—奇异 本领—本事 赶快—连忙 结结实实—扎扎实实
• 3.反义词: 接受—拒绝 结结实实—松松垮垮
课外作业
搜集古代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狐假虎威、画蛇添足、 后来居上、井底之蛙、惊弓之鸟、 庖丁解牛、买椟还珠、拔苗助长、 愚公移山、打草蛇惊、纸上谈兵等。
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自以为是、
固执己见的人。
体会寓意
(4)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 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 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 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9寓言两则
• 1.多音字:
• 圈: juàn(牛圈)
钻:zuān(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