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1)父异焉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卿今当涂掌事 (4)及鲁肃过寻阳,
”
[ [
《伤仲永》比较阅读
比较一:【甲】 伤仲永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
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
能讽诵③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
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
多矣。
”
[注]①患:担心 ②俟 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
(3)尝 主编《资治通鉴》 ________________ (4)及 长,遍览古籍 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 3 分)
2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 (用自己的话作答)。
作者
运用的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3 分)
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 分)
比较二: [甲]《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
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
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
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
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 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 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
什么不同。
(3 分)
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4 分)
甲文:
乙文:
比较三:[乙]孙权劝学 1. 解词
. .
.. .
2.翻译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甲乙两文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
4.简述读了两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比较四:[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
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老。
思:
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
. ..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 3 )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
(4 )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的过程。
比较五:【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2 分)
①邑人奇之 (
)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
)
2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4 分)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4 .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2 分)
比较六: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①记
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
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
思其义,所得多矣。
”
[注]①患:担心
②俟 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 ..
. .
2 .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分)
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作答)。
作者运用的
___________ 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3 分)
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 分)
比较七:【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
听。
炊忘箸箅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
炊忘著箪,饭今成糜③。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
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蒸锅中的竹屉。
②馏:蒸饭。
③糜:粥。
④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1 .“猜想联想”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请结合上下文或学过的古文,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
意思。
①未尝识书具( ) ②稍稍宾客其父( )
③俱委而窃听( ) ④尔颇有所识不( )
2 .“联系比较”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你用此方法完成(1 )—(
3 )小题。
(6 分)
(1 )找出与乙文“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曹刿)乃入见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 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 分)
(3 )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解释,翻译“言无遗失”。
(2 分)
【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
意思为:一点都没有遗漏。
【言无遗失】
1 “
“
3. “读文品人”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文的内容。
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 )—(2)
小题。
(5
分)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 分)
(2)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 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天下闻
名。
结合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
(3 分)
比较八:祖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
好学耽①书,以昼继夜。
父母恐其成疾,
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俟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
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②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此子才器,
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
注释:①耽:沉迷,这里引申为非常喜欢。
②属:写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分)
①俟父母寝后
②以衣被蔽塞窗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②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3)选文中祖莹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 分)
比较九:饶州①自元丰②末,朱天锡以神童③得官,俚俗④争慕之。
小儿不问如何,粗⑤能念
书,自五六岁即教之《五经》⑥,以竹篮坐之木杪⑦,绝其视听。
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
夜苦之。
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⑧,然儿非其质,苦之至死者盖⑨多也。
《神童》
【注释】①饶州:古代州名,今江西波阳一带。
②元丰:宋刘神年号(1078-1085)。
③
神童:指应神童试。
宋代科举考试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
④俚俗:世俗之人。
⑤粗:大
致。
⑥《五经》:儒家五部经典著作,指《诗》《书》《礼》《易》《春秋》。
⑦木杪(mi ǎo):
树梢。
⑧神童:这里指聪明绝顶的儿童。
⑨盖:大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1)朱天锡以神童得官 得:
(2)“然儿非其质”中“质”的注解应选择的义项是:
A 、抵押,人质
B 、本质,实体
C 、询问,对质
D 、质地,资质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
3、纵观全文,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指明了造成小儿“苦之至死者盖多也”的原因:
(1) (2) (4 分)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比较十: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
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
”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
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
十六丧母,
以孝闻。
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
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
朓雅相钦重(敬重)。
朓尝宿卫(值夜班 ),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
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柔之深( )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 )诣太学
(3)还过( )江革 (4)见革弊( )絮单席(5)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来看,你最受启发 的是什么?
“ ,
《木兰诗》对比阅读
比较一: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
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与本文 朔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
比较三: 新木兰辞
胡小壶
身。
(1)上面的文字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主题歌歌词。
比较《木兰诗》两者都写的是女子,但侧重的 角度却有所不同。
你能找出它们二者各自的侧重点吗?
(2)“战士的责任重”一句,请你结合《木兰诗》 说说这句话在《木兰诗》中是否有体现?而在这
首歌中,它的含义具体体现在哪里?
(3)歌词中为什么要提到古代的木兰?
(4)从歌词来看,今天的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她的目标是什么?请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的话把
这个目标阐述出来。
比较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少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
少年皆次当行。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
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加点词语
市鞍马 市(
) 长而益精 益(
)
2、请找出这段文章的主旨句,并写出《木兰诗》之中与之相似的句子。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
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
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
女儿无所想,
心中堵得慌。
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
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
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
决意
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
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
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
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
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
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
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
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
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
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
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开我公司
门,坐我电脑旁。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
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
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
2.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有怎样的弊端?
3.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两句中,你能揣测
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4.表现木兰工作勤奋、辛苦,成绩突出的诗句有哪些?
5.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
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
回答)
参考答案:
7.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8.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9.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
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
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10.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木兰诗》参考答案:
(1)《木兰诗》选择写木兰从军这一故事,侧重于木兰爱亲人、爱国家的责任感,而在表现上则侧重于描写她美好的 思想情怀。
《红色娘子军》连歌侧重于女战士解放奴隶、解放自身的责任感,侧重于论述女战士扛枪求解放的意义。
(2)木兰正是出于对亲人、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替爷征”的。
这首歌,这一句具体体现在“妇女的冤仇深” 扛枪为 人民”“奴隶得翻身”几句话上。
(3)意在表明:女子本不应该生来就受压迫,女子也有能力,能做大事业。
提到古代的木兰,可使这一观点得到更 广泛的例证。
(4)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受压迫的奴隶和人民,包括妇女自身,一起奔向幸福的明天。
参考答案: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 分) 21.(4 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
(2)消失 (3)曾经(4)等到……的时候
2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3.让他作诗,没有传闻的那么有才华了(才能衰退)、完全和普通人一样了(才能消失)、 对比。
( 3 分)
24. 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 1 分);司马迁 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 2 分)。
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
( 2 分)。
答案.1、买 更加 2、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暮宿黄河边 暮至黑山头(是这个吧)
参考答案:
1.木兰女扮男装,只身闯深圳,大获成功。
2.因为木兰是女儿身,各个单位都不接收她;在用工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重男轻女。
3.女士: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不想被木兰比下去;男士: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力争赢得木兰的好感、青睐。
4.“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
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
”
5.“谁说女子不如男”。
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