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程PPT展示~~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95749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3.png)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归属,实现自然资源
资产化管理。
02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03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评估,实行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促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完善
制定综合性生态文明法律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与绿色生产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动绿色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确保产 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论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 人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 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 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
0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功能。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
生态恢复与重建
针对生态失调问题,采取生态恢复与 重建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 而生态失调则是由人类活动等因素引 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ppt
![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d911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d.png)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33
27
06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 设中的作用
Chapter
2024/3/24
28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趋势分析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由单一国家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和公 众等多元主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日益凸显。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趋势包括:治 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
完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
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的输 送和储存能力,确保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
2024/3/24
19
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
01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
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02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的成熟度和
25
市场化手段运用创新
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企业将剩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上出售或转让, 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 经济发展。
2024/3/24
发展环保产业市场,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 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26
社会参与渠道拓展和公众意识提升
30
双边或多边合作在促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实践案例分享
2024/3/24
双边或多边合作在促进区域绿 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欧盟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 的合作是一个典型案例,双 方共同推动《巴黎协定》的 实施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精)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1bb5ca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d.png)
政策执行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生态文明政策时 存在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问题,导 致政策目标无法实现。
未来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方向预测
01
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建立健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调研、论证、公示等制度,提高政策制定的
科学性和民主性。
02
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废弃物分类
通过源头分类、专业回收等方式,将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等。
资源化利用途径
采用先进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垃圾焚 烧发电等。这些途径不仅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可
持续发展。
04
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控
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农业等 。
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 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标。
治理措施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源头控制、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等措施,包括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推 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土壤修复工程等。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 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技术与实践案例
节能减排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如清洁 煤技术、高效电机等。
实践案例
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推广绿色建筑、实施重点节能工 程、加强工业领域节能等。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e62e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f.png)
。
详细描述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 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 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
方式。
详细描述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 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
总结词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 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详细描述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对绿 色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实施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 的减量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帮助人们实现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发展理论
绿色发展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核心理念,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有机融合。
绿色发展理论要求在经济发展中 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 系统的整体性,推动经济活动与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保治理,推 动全球绿色发展进程。
ABCD
建设美丽中国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 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 标作出积极贡献。
THANK YOU
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可持 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 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各国共 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与角色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 发展。
中国政府和企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境质量。
详细描述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 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
详细描述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 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 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
方式。
详细描述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 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
总结词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 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详细描述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对绿 色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实施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 的减量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帮助人们实现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发展理论
绿色发展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核心理念,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有机融合。
绿色发展理论要求在经济发展中 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 系统的整体性,推动经济活动与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保治理,推 动全球绿色发展进程。
ABCD
建设美丽中国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 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 标作出积极贡献。
THANK YOU
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可持 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 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各国共 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与角色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 发展。
中国政府和企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境质量。
详细描述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 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9f93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e.png)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 多物种濒临灭绝。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实
现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 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 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
境问题。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实现了生态、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 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有力保障。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绿色生产
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 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和服 务。
生态文化培育
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
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 道德观念。
推广生态旅游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生态科普
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 养。
PART 04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法 规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质量。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 文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 失等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实
现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 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 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
境问题。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实现了生态、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 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有力保障。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绿色生产
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 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和服 务。
生态文化培育
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
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 道德观念。
推广生态旅游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生态科普
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 养。
PART 04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法 规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质量。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 文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 失等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5513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4.png)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和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 由之路。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 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例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 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共赢。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1 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部分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饮 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 胁食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低碳生活与绿色发展
低碳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 放。
绿色消费
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可再生产品。
绿色产业
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化培育与传播
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 由之路。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 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
和破坏。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为核心的旅游活动,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例如,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 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共赢。
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1 2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影响居民健康。
水污染
部分地区水体污染严重, 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饮 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 胁食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为应对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
低碳生活与绿色发展
低碳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 放。
绿色消费
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可再生产品。
绿色产业
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
生态文化培育与传播
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06d7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5.png)
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路径
传统产业现状分析
分析传统产业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进 行绿色化改造的必要性。
绿色化改造技术路径
探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的技术路径,包括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 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
绿色化改造政策与措施
分析政府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如财政支 持、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
典型案例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
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 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成效评估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 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01
背景介绍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 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物 多样性丰富,保护意义重大。
典型案例分析: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01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背景
介绍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背景及发展目标,包括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
02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实践
分析深圳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如制定绿色产业政策、
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培育新兴绿色产业等。
03
深圳绿色创新发展成效及启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 明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 出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 盾依然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仍面临挑战。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亟待 加强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1)河海毛概ppt
![生态文明(1)河海毛概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648e67af1ffc4ffe47ac6c.png)
问题:
•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主要内容:
• • • • 文明与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兴起 我国生态现状及生态危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理论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行动
(三)联合国和全球层面寻求 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4.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提交研究报告《我们共同 的未来》指出:人类需要一条新 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论述了“和平、发展、环境”三 大主题 的内在联系。 5.1991年中国发起“发展中国家环 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通过《 北京宣言》,强调了发展中国家 的发展权,以及不同国家在共同 的环境责任中的差别性责任。
一、文明与生态文明概述
• 人类文明概述 • 生态文明概述
(一)人类文明概述
•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也指社会 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 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 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
文明
野蛮
文明VS文化
1.文明的语义分析:
• 汉语“文明” 一词,最早出自《周易》,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易·乾·文言》) • 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 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 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 文明。
4.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 人类遵循人、自然、 社会和谐发展这一 客观规律而取得的 物质与精神成果的 总和;是指人与自 然、人与人、人与 社会和谐共生、良 性循环、全面发展、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将使人类社会形 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54416dfe4733687e21aa6b.png)
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 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 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 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 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 气。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
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
陶瓷唐三彩
农耕和畜牧自然物
畜牧 一牛挽犁
全球人口数约5亿左右
人口数 人与自然 的关系 主体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和谐” 都江堰
亚人类中心主义
铁犁头
铁镰刀
LOGO
3、工业文明(黑色文明)
公元18世纪至今300年
时段
电子计算机 炼钢 人造卫星
制造自然物,改造、征服自然
主要特点 到二十世纪末,全球人口数约为60亿 人口数 人与自然 的关系 主体观念
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2。 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 6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 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居世界第134位。
2018/11/25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水资源 LOGO
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 球约有1/5的人口常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 表明,全球有10多亿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 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320万人过早死。
LOGO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
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 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资源短缺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01ce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b.png)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
目录
Part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过程。
01
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空气净化技术,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空气质量。
污水处理技术
02
研究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03
开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
、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发展 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 量与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共同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
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绿色 化、生态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
促进社会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任 务,对于引领全球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
目录
Part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过程。
01
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空气净化技术,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空气质量。
污水处理技术
02
研究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03
开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
、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发展 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 量与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共同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
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绿色 化、生态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
促进社会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任 务,对于引领全球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f084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a.png)
生态修复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对受损生态系统 进行修复和改善,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节约能源资源
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组 织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经验共享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生态文 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解决方案
0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倡导
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1 2
总结词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认识水平有待提 高。
详细描述
一些地区和群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缺乏参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对受损生态系统 进行修复和改善,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节约能源资源
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与国际组 织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经验共享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生态文 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解决方案
03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倡导
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1 2
总结词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认识水平有待提 高。
详细描述
一些地区和群体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缺乏参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
毛概作业--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毛概作业--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8c227804d2b160a4ec03c.png)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
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
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ppt课件
7
• (二)生态文明的涵义
• 十八大报告中39次提到“生态”,15次提到“生态文明”。
• 生态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 人为,心和文化。
• 生态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自然、社 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 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 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 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
• 十七大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
新要求。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Hale Waihona Puke 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
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了。
ppt课件
6
•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
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
•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 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的环境问题,也在30多年里集中显现。山河、生态付出了沉 重的甚至是难以逆转的代价,环境污染十分突出:
毛概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精品.ppt
![毛概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08d1aedaef5ef7bb0d3c3d.png)
自认为是征服者、 占有者不断向自然索取
人类与自然是平等 的,人属于自然,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基本条件
二、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守 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 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具有自身运动、 使人类的活 以制度约束人 变化和发展的 动符合自然界 的行为,防止
内在规律。 的客观规律。 违背自然规律
三、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 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 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 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 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 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 的空间。
目的:实现人类对自然的获取和给予的平 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 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题; 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 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相关视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客观需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 在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化污染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着重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 复为主。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 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 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 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20cf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e.png)
生态农业发展
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 ,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 附加值。
绿色服务业崛起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健康 养生等绿色服务业,满足 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 求。
生态文化的培育
生态文明教育普及
生态文化活动的丰富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社 区等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和环保行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number 汇报人:可编辑 {01} 2023-12-27
目录
•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影响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举办生态文化节、生态文明论坛等活 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促进生态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生态道德观念的树立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 德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
生态安全屏障Leabharlann 构建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保 障国家生态安全。
0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
政策引导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引导社会各 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法规保障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绿色低碳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a50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f.png)
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 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绿色消费
绿色交通
推广绿色交通技术,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减 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广绿色产品和服务, 促进绿色消费市场发展。
02
01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区域生态文 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内资源短缺, 尤其是水资源、能源和 矿产资源。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产生的废水、废气、废 渣等污染严重,影响人 类健康。染
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 量不达标,雾霾、 PM2.5等污染问题突出 。
水污染
水体污染严重,饮用水 安全受到威胁。
土壤污染
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 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 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
土地资源保护
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土地复垦 和土地整治。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实践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和污染物排放。
循环经济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促进 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 无害化处理,构建循环型 产业体系。
绿色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 ,提高建筑节能和环保水 平。
制度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 循环。
加强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
制度创新加强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社会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4046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f.png)
保障人民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 感。
推动全球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全球合作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应对气候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降 低碳排放强度。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国际社会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展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全社会越来越受到关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 资源紧缺等。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 采取一种更为和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协调人与 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社会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 文明这三个层次,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8ecd4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4.png)
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 化应用,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 垃圾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9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2024/1/30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广告、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等,提 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度。
2024/1/3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发 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生态 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良 性循环。
10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2024/1/30
11
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控制,减少工业排放 、控制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 气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 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 •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 • 生态文明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作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2
0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和 经验,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 化应用,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 垃圾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9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2024/1/30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广告、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等,提 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度。
2024/1/3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发 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生态 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良 性循环。
10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2024/1/30
11
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控制,减少工业排放 、控制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 气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 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 •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 • 生态文明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作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2
0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和 经验,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 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实现了经济腾飞
•
201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 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 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 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 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
2014-4-8
•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 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 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 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 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 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1、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用一个章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对加强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 部署,是今后五年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针。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一定 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报告首次写进“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进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展开了进一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组 织、思想基础。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要求、目标任务的科学阐述,为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 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 全作出贡献”。 3、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政治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 概念,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 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4、报告首次提出“生态产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 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生态产品”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安全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放心的食品、 生态的产业、绿色的消费、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 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 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 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 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 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 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 群众心中。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 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 高要求”的保障。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 伐。
2014-4-8
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 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 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 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 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 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 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 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
2014-4-8
资源节约型社会
•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 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 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 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 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 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 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 “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 决心和信心。
生态文明建设
2014-4-8
引言:
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pinglun/n/2012/1112/c78779-19549520.html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铿锵有力地进行庄严宣示。
生态文明建 设的重要意 义
特别重大的 现实意义和 深远的战略 意义
2014-4-8
促进全民族 生态道德文 化素质的提 高
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迫 切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 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 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 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须知, 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惟有以生态文明 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 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 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 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新 亮点
•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 置。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 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 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 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 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 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但背后的环境代价十分惨痛
环境现状
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 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记忆。我 们日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 扰;国人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富并不是生活质量的全 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 元素。而从近年来PM2.5监测在社会关注下出台,到PX项目在一 些地方引起的民意波动,更可以发现,人们的环境焦虑、生态期 盼也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实现了经济腾飞
•
201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 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 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 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 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
2014-4-8
•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 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 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 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 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 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1、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用一个章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对加强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 部署,是今后五年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针。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一定 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报告首次写进“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进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展开了进一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组 织、思想基础。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要求、目标任务的科学阐述,为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 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 全作出贡献”。 3、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政治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 概念,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 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4、报告首次提出“生态产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 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生态产品”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安全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放心的食品、 生态的产业、绿色的消费、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 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 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 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 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 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 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 群众心中。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 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 高要求”的保障。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 伐。
2014-4-8
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 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 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 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 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 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 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 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
2014-4-8
资源节约型社会
•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 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 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 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 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 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 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 “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 决心和信心。
生态文明建设
2014-4-8
引言:
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pinglun/n/2012/1112/c78779-19549520.html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铿锵有力地进行庄严宣示。
生态文明建 设的重要意 义
特别重大的 现实意义和 深远的战略 意义
2014-4-8
促进全民族 生态道德文 化素质的提 高
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迫 切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 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 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 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须知, 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惟有以生态文明 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 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 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 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新 亮点
•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 置。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 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 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 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 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 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但背后的环境代价十分惨痛
环境现状
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 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记忆。我 们日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 扰;国人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富并不是生活质量的全 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 元素。而从近年来PM2.5监测在社会关注下出台,到PX项目在一 些地方引起的民意波动,更可以发现,人们的环境焦虑、生态期 盼也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