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蔬菜腌制
第八章 蔬菜腌制 茶琦雁
![第八章 蔬菜腌制 茶琦雁](https://img.taocdn.com/s3/m/70cbb82058f5f61fb636660d.png)
• 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 成高铁血红蛋白,令红细胞失去带氧的功能,导 致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死 亡。
五、腌渍蔬菜的保脆保绿及亚硝 酸盐问题
类别 萝卜 芹菜 白菜 菠菜 洋白菜 马铃薯 生葱 洋葱
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的含量
含量 1950 3620 1000~1900 3000 241~648 45~128 10~840 50~200
类别 西瓜 茄子 青豌豆 胡萝卜 黄瓜 甜椒 蕃茄 豆荚
含量 38~39 139~256 66~112 46~455 15~359 26~200 20~221 139~294
作用。而酵母菌及霉菌均为好气性,通过 绝氧措施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 (6)香料 • 加入一些香料与调味品,不仅起到调味作 用,还有不同程度的防腐作用。
五、腌渍蔬菜的保脆保绿及亚硝酸盐 问题
• 保持腌制品的绿色和脆嫩质地,是有关提高制品
的重要问题
五、腌渍蔬菜的保脆保绿及亚硝酸 盐问题
• 腌制蔬菜之所以会失去原有的绿色,原因是因为 原料中所含的叶绿素在腌制的酸性环境下转变成 脱镁叶绿素。
泡菜制作过程
组织紧密、质 地脆嫩,肉质 肥厚而不易软 化的新鲜蔬菜
6~8%食 盐冷开水
泡菜坛清 洗消毒
原料选择、处理
切分 盐水配制 入坛泡制 水封泡菜坛外槽
3~7天
发酵 成品
一、发酵性腌制品
• (一)湿态发酵制品 • 1、泡菜 • (1)原料:选择组织紧密、质地脆嫩、肉质肥
(最新整理)第八章果蔬腌制
![(最新整理)第八章果蔬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29d5eef955270722182ef7ba.png)
5. 糖含量 6.气体成分
2021/7/26
43
一、涪陵榨菜 工艺流程:
搭架
原料选择收购
剥皮穿串
整形分级
修剪除筋
二道盐腌
淘洗上囤 拌料装坛 后熟清口
产品质量标准:色泽鲜红,质 地嫩脆,鲜香辣脆,咸辣可口
2021/7/26
晾晒下架 头道盐腌 封口装篓
不同食盐浓度与Aw值的关系(25℃)
食盐浓度(%) 0.87 1.72 3.43 6.55 9.38 14.2 19.1 23.1 Aw值 0.995 0.990 0.980 0.960 0.940 0.900 0.850 0.800
2021/7/26
20
✓对酶活力的影响:Cl-和Na+可以与酶蛋白 中的肽 键结合
(最新整理)第八章果蔬腌制
2021/7/26
1
第八章 蔬菜腌制
L/韩O/国G/独O 资“青岛三豪食品有限公司”
严格按照HACCP操作规程作业,
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传统生产工艺相
结合,专业生产泡菜
2021/7/26
2
重点和难点
• 熟悉蔬菜腌制品主要种类和特点 • 理解难点蔬菜腌制基本原理 • 重点掌握泡菜类加工工艺 • 掌握咸菜类、酱菜类、糖醋菜类工艺 • 了解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的关系
2021/7/26
4
8.1 腌渍品 和分类
• 按是否发酵分类,分为两大类:
一、发酵性蔬菜腌制品
泡
酸
菜
菜
2021/7/26
5
8.1 蔬菜腌制品分类
按是否发酵分类:
二、非发酵性蔬菜腌制品
蔬菜腌制原理
![蔬菜腌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1afc91192e45361066f5f4.png)
第一节 蔬菜腌制原理
食盐的防腐保藏作用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增加产品的色香味
1.1 食盐的防腐保藏作用
脱水(高渗透压) 抗氧化 降低水分活性(高渗透压、水合离子) 离子毒害(针对微生物细胞) 抑制酶活性
用盐量必须恰当掌握,结合按紧压实、隔绝空气
1.2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防腐) 使制品产生酸味和香味。
乳酸发酵(主要) 酒精发酵(主要)后熟期品质改善及芳香物质形成 醋酸发酵(极轻微)过多有损风味
乳酸发酵
正型乳酸发酵
发酵六碳糖,只生成乳酸,产算量高。 植物乳杆菌、小片球菌。 发酵中后期活跃。
异型乳酸发酵
第八章 蔬菜腌制
教学内容
蔬菜腌制原理(重点掌握) 腌制对蔬菜的影响 (请自学,注意蔬菜质地变化的原因及如何护脆,P193) 蔬菜腌制工艺(一般掌握)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
发酵性腌渍品
食盐用量较低,经乳酸发酵。 泡菜、酸菜。
非发酵性腌渍品
实验用量高,不产生或只有极度轻微的乳酸发酵。 咸菜、酱菜、糖醋菜等。
发酵六碳糖产生乳酸外,还有其他产物及气体。 发酵初期活跃。 抑杂菌;增进风味;造成缺氧条件,促进
第八章 蔬菜腌制
![第八章 蔬菜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a9457e930975f46526d3e14a.png)
甜味酱菜 原料腌制后用甜酱(或酱油加糖)酱 渍而成,产品甜味突出
乳酸发酵
醋酸发酵
会出现长膜、生霉与腐败等现象
✓丁酸发酵 ✓有害酵母菌的作用 ✓霉菌的作用 ✓腐败细菌的作用
泡菜泡制好后,取食时开盖要轻以防止 将槽水带入坛内,取食用的夹子、筷子应清 洁卫生,严防将油脂带入坛内,因油脂类物 质易被腐败性微生物所分解而是泡菜变臭。 泡菜成熟后要及时取食,不易长期贮存,因 长期贮存过程中一般会使其酸度增加,组织 变软,品质下降。
淘洗 上榨
拌料 装坛
封口
e)盐腌的方法分干腌和湿腌。
干腌适合于含水量较大的蔬菜如萝卜、莴苣 及菜瓜等。 湿腌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蔬菜如大头菜、 苤蓝、藠头及大蒜头等。
选料
配料
腌制 后熟
剥衣
晾晒
包装
盐腌
换缸
成品
鲜菜 晾晒 洗涤 晾干 整理 加盐 入缸 倒缸 成品
菜头
去叶菜
粗皮与侧 根
分级
淘洗
晾晒
切分
腌制
后熟
青
头腌
起池修 剪
成品
剥皮划 块
下架剥 老皮
盐水淘 洗
后熟及 清口
串菜
上架晾 菜
压榨
拌料装 坛
青菜 头
剥皮
盐腌 制脱 水
修剪 挑筋
整形 分级
第八章 蔬菜腌制
![第八章 蔬菜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ea8e9349649b6648d747b7.png)
第八章蔬菜腌制腌渍制品:是以蔬菜为原料,按照腌渍的保藏措施,所得的各类加工制品。
它是人们喜爱并经常食用的一种加工制品,如各类咸菜、泡菜、糖醋菜等。
这些制品以糖、盐、醋等作为主要辅料,不但可以调味,而且起到保藏作用。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蔬菜腌制的原理发酵性腌制品工艺非发酵性腌制品工艺一、蔬菜腌制品的分类非发酵性腌制品:试验用量较高,间或加用香辛料,不产生乳酸发酵或只有极轻微的发酵。
发酵性腌渍品:食盐用量较低,在腌制过程中,经过乳酸发酵非发酵性腌制品1、咸菜类2、酱渍菜类3、糖渍菜类4、糟、糠渍菜类咸菜类:湿态腌咸菜此类产品制成后,菜与盐渍液不分开。
普通的腌菜都是此类半干态腌咸菜此类产品制成后,菜与盐渍液分开,但产品含水量仍很高,产品表面潮润,如榨菜干态腌咸菜此类产品腌制后,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产品的含水量相对较低,产品表面干燥,如萧山萝卜干酱渍菜类咸味酱菜原料腌制后用咸酱(黄酱)酱渍而成甜味酱菜原料腌制后用甜酱(或酱油加糖)酱渍而成,产品甜味突出发酵性腌渍品1、湿态发酵腌制品用低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蔬菜或用清水发酵白菜而制成的一类带酸味的蔬菜腌菜类。
如泡菜、酸白菜2、半干态发酵腌渍品先将菜体经风干或人工脱去部分水分,然后再进行盐腌,让其自然发酵后熟而成的一类蔬菜腌制品。
如半干态发酵酸菜二、蔬菜腌制的原理1、食盐的保藏作用2、微生物的发酵作用3、蛋白质的分解作用4、其他的一系列的生化作用食盐的保藏作用高浓度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食盐溶液的降氧作用食盐降低微生物环境的水分活度食盐对酶活力具有的影响离子的毒害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有害的发酵及腐败生霉:会出现长膜、生霉与腐败等现象(1)丁酸发酵丁酸菌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利用糖与乳糖为基质进行发酵作用,生成丁酸,丁酸具有强烈的不快气味,,对蔬菜腌制品无保藏作用,同时又消耗了糖分与乳糖,降低了制品的品质。
(2)有害酵母菌的作用腌制品发粘现象,是由于某些酵母菌的活动造成的。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136813a300a6c30c229f8e.png)
第八章复习题1、简述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答:分为两大类:非发酵性腌制品和发酵性腌渍品非发酵性腌制品的特点是腌制时所用食盐浓度较大,腌制过程中的发酵作用不显著,产品的含酸量很低,但含盐量较高,通常感觉不到产品有酸味。
发酵性腌渍品的特点是在腌制时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腌渍过程中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同时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作用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其风味。
2、试述食盐的保藏作用答:食盐在腌制加工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高渗透压作用、降氧作用、降低水分活度、降低酶活性和食盐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1)高浓度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食盐分子较小,由食盐形成的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
一般而言,1%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相当于6.18X10^2kPa的渗透压,而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只有相当于(3.5~16.7)X10^2kPa的渗透压。
(2)食盐溶液的降氧作用:氧在食盐溶液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浓度愈高,氧的溶解度愈低。
蔬菜腌制使用的盐水或由食盐渗入蔬菜组织中形成的盐液,浓度较大,使得氧气的溶解度大大下降,因而形成一种缺氧环境,这种缺氧环境对好气性微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好气性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很难在其中生长。
(3)食盐降低微生物环境的水分活度:食盐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都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电荷的存在又使它们能够与溶液中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水合作用使溶液或产品中水分的活度降低,使得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分相对减少,从而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食盐的浓度越高,所吸引的水分子也越多,这些水分子也就由只有水状态转变为结合水状态,导致水分活度下降。
食盐含量越高,水分活度越低。
(4)食盐对酶活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分泌的酶的活性会因食盐成分的存在而使其活力降低。
因为食盐溶液中的Na﹢和Cl﹣可以与酶蛋白中的肽键结合,从而破坏酶分子特定的空间构型,使其催化活性降低,导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8.泡菜制作(家庭食品营养与制作)
![8.泡菜制作(家庭食品营养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d419e253910ef12d2bf9e74c.png)
一、泡菜
泡菜是以多种新鲜蔬菜为原料,浸泡在加有 多种香料的盐水中,经发酵作用而成的。蔬 菜在盐水中发酵,主要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 进行。乳酸菌是利用原料中的糖分发酵生成, 乳酸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而起到保贮泡菜 的作用,并使泡菜产生酸味,而且清脆凉爽。
二、腌菜用盐量及其计算方法
腌菜时用盐量的多少,要根据蔬菜的品种、质量及加工方法而 定。
十一、西餐泡圆白菜
原料: 圆白菜、胡萝卜、芹菜、洋葱头、青椒,也可视情
况放些其他原料,如梨,香桃、菜花等;胡椒、红 辣椒、白糖、白醋、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把菜切成发块或片,芹菜切成段,用开水焯一下,
放凉挤干或控干水分,用水熬糖,放胡椒、红辣椒, 味精少许。放凉后加入 白醋,再与焯过的 菜搅拌, 放入坛内后,上面撒一层白糖,放入冰箱 ,过夜 后即可食用。
椒末20克,蒜50克,牛肉汤50克,盐35克,苹果50克 2、 特色:
此菜为黄白色,清淡鲜香,酸辣咸甜适中,加入水果的香味,是北京人冬季 家家都制的一道家常菜。 3、操作:
将大白菜择洗干净,控去水分,剥下外层的菜帮,劈成两半。菜心从头部劈 成四半。再改刀切成约5厘米长的条。将苹果、梨一起放入搪瓷盆内,下入葱、 蒜、盐、味精、辣椒末搅拌均匀,倒入牛肉汤。在原料上面压上一块干净的 大石头或一个盘子,然后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约40℃左右),五天即可食 用。
制作方法: 将黄瓜洗净,芹菜、茴香择洗干净,辣根洗净切片,大蒜洗净
切开。在陶瓷缸内,一层黄瓜,一层辅料,分层码完。将盐用 开水冲化,倒进缸内,用重物压紧黄瓜,加盖。保持温度 38℃左右发酵。当发酵出现气泡时,放进冰箱。温度调到 1~3 ℃,冷透后即可食用。 特点:酸甜解腻,生津开胃、脆嫩爽口,是冷菜或热菜中常用 的配菜,是典型的欧洲泡菜。
蔬菜的腌制技术 ppt课件
![蔬菜的腌制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bd067da0116c175e0e4852.png)
在生产过程中,促使原果胶水解的原因:
蔬菜原料成熟度过高或者受了机械伤,原果胶酶活性增强; 有害微生物过度繁殖分泌果胶酶促使原果胶水解。
保脆措施:
去除过度成熟和受过机械伤的蔬菜原料; 对原料蔬菜及时腌制: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细胞内果胶酶分解原果胶; 控制盐水浓度、浸渍液pH及环境温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 使用保脆剂:加入具有硬化作用的物质,如钙盐。果胶类水解后产生 的果胶酸与钙离子生成果胶酸钙盐。
蔬菜的腌制技术
八、脆性变化及保脆措施
细胞膨胀压的变化
细胞的膨胀压越大,脆性越强。 蔬菜腌制过程中细胞的膨胀压是先蔫后 涨,所以脆性增强。对于经过盐渍后再晾晒成半干态或干态的酱腌菜,由 于细胞过度失水,导致细胞膨胀压下降,使产品体现“柔脆”,体现独特 风味。
细胞中原果胶的变化
原果胶是一种含有甲氧基(-OCH3)的多缩半乳糖醛酸的缩合物,它与 纤维素结合在一起,成为细胞的加固物质,具有粘联细胞和保持细胞组织 硬脆性能的作用。保持果胶类物质不水解是保持蔬菜脆性的重要方法。
在腌制过程中,由于好气性的醋 酸菌氧化乙醇生成醋酸的作用, 称为醋酸发酵。微量的醋酸可以 改善制品的风味
蔬菜的腌制技术
有害发酵和腐败作用
有害酵母作用:产膜酵母(长膜)酒花酵母(生花)二者 均属好气菌,密闭隔绝空气可避免长膜生花。
霉菌起漩生霉,分泌果胶酶,使腌制品起漩生长出各种颜 色的霉失去脆性。
细菌的腐败作用;分解原料中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生成吲哚、甲基 吲哚、硫醇、硫化氢和胺等有害物质并产生恶臭
常用10%以上的食盐溶液,以相当于产生61×105Pa以 上的渗透压,来抑制微生物活动,达到蔬保菜的存腌制的技术目的。
食盐溶液对 酶活力的影响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8a88332b5901020207409c51.png)
第一次腌制:100kg干菜块可用盐3.5—4.0kg。以一层菜一层
盐的顺序下池(下层宜少用盐)用人工或机械将菜压紧,经过 2—3d,起出上囤去明水(实际上是利用盐水边淘洗,边起池。 边上囤),第一次腌制后称为半熟菜块。 第二次腌制:将池内的盐水引入贮盐水池 ,把半熟菜仍按
100kg半熟菜块加7—8kg盐,一层菜一层盐放入池内,用机械
5)泡制和管理:
入料一半-香料包-再次入料-竹片卡紧—倒盐水; 初期:肠膜明串珠菌繁殖产酸,-pH4.5,乳酸含 量0.25%-0.30%。 中期: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pH3.5,乳酸 含量0.6%-0.8%。 后期:乳酸1.2%,乳杆菌受抑制,1.5%停止发酵 中期取食为泡菜,后期为酸泡菜; 如何进行管理?
几种微生物能忍受的最大食盐浓度
微生物名称 植物乳杆菌 短乳杆菌 甘蓝酸化菌 丁酸菌 大肠杆菌 肉毒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酵母菌 霉菌 食盐浓度 13% 8% 12% 8% 6% 6% 10% 25% 20%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在蔬菜腌渍的过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正常发酵作用,
不但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而起到防腐作用,还能使制品
外销涪陵榨菜标准见表2
内销涪陵榨菜标准见表3
咸菜类加工工艺
表2 外销涪陵榨菜标准
咸菜类加工工艺
表3 内销涪陵榨菜标准
咸菜类加工工艺
咸菜类加工工艺
(二)浙江榨菜
原料收购 淘洗分级 剥菜
工艺流程:
头次腌制 头次上囤
修剪除筋 封口
二次上囤 成品
二次腌制
拌料装坛
装 坛 拌 料 用 量
咸菜类加工工艺
五、蔬菜腌制品的保绿与保脆
1.保绿:可在腌渍前先将原料经沸水烫漂;在烫漂液中加入 微量的Na2CO3或NaHCO3。 在生产实践中,有时将原料浸泡在井水中(这种井水含 有较多的钙,系属硬水),等原料吐出泡沫后再取出进行腌 渍,也能保持绿色,并使制品具有较好的脆性。 2.保脆:一般用钙盐作保脆剂,如CaCl2、CaCO3等,其用量 以菜重的0.05%为宜。
第八章蔬菜腌制
![第八章蔬菜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2c0d548bd63186bdebbc7f.png)
学习目的
掌握蔬菜腌制品的保藏原理; 理解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及蛋白质的分解对腌制品质量的影响; 掌握蔬菜腌制工艺的关键技术。
概述
蔬菜腌制的特点: (1)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 (2)制法简单,食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保藏; (3)风味各异,能促进食欲,能调剂余缺。
3、吸附作用产生香气
依靠扩散和吸附作用,使腌制品从辅料中获得 外来的香气。其品质的高低与辅料的质量及吸附 量密切相关。
三、蛋白质的分解及其他生化作用
(三)色泽产生: 1、褐变 : 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
对于深色酱菜、酱油渍和醋渍产品,褐变 形成色泽对品质是有利的;对于有些腌制品, 褐变往往是降低品质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对腌制有害的微生物对食盐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可以利用适当浓度的食盐溶液来抑制腌制过程中的 有害微生物活动;
在决定腌制蔬菜的食盐溶液浓度时,应考虑其他成分的 作用;
食盐在腌制品中还有调味和控制生化变化的作用。
五、影响腌制的因素
(二)pH值
除霉菌外,其他有害微生物抗酸能力都不如乳酸 菌和酵母菌。pH值在4.5以下时,即能抑制有害微生 物活动。
六、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
胺类、亚硝酸盐及硝酸盐是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 前体物质,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尤其是质量不新 鲜的或是加过硝酸、亚硝酸盐保存的食品中。
六、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
萝卜 芹菜 白菜 菠菜 洋白菜 马铃薯 生葱 洋葱
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的含量
波动范围
mg/KG ppm
1950
西瓜
38~39
泡菜
原料挑选、清洗
切分 配制泡菜液 装坛(菜汁比例1:1) 水封泡菜坛外槽
第八章蔬菜腌制
![第八章蔬菜腌制](https://img.taocdn.com/s3/m/7db80c9fe518964bce847c29.png)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蔬菜在腌渍过程中进行乳酸发酵,并伴随酒精发酵 和醋酸发酵。各种腌制品在腌渍过程中的发酵作用 都是借助于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的 作用进行的。
(一)乳酸发酵 (二)酒精发酵 (三)醋酸发酵
14
(一)乳酸发酵
乳酸细菌利用单糖或双糖作为基质积累乳酸的过程,它是发 酵性腌制品腌渍过程中最主要的发酵作用。乳酸发酵的适 宜温度在25-30℃范围内。
31
(六)卫生条件
原料要洗涤,腌制容器要消毒,盐液要杀菌,腌制场 所要保持清洁卫生。
(七)原料品质
建设好腌制原料基地,生产符合腌制要求的原料品 种是提高腌制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八)腌制用水
腌制用食盐应该纯净;非发酵性腌制品所用水应呈微 碱性;水的硬度一般在12-16度。
32
第四节 蔬菜腌制工艺
一、盐渍菜类加工
20
(三)色泽产生
1、褐变 :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 ✓ 褐变对深色酱菜、酱油渍和醋渍产品品质有利;对于
某些腌制品则降低品质。 ✓抑制褐变发生的措施: (1)抑制酚酶活性; (2)隔绝氧气; (3)添加抗坏血酸; (4)采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 (5)降低反应物浓度、降低介质pH值、避光和低温保藏 (6)保证乳酸发酵的正常进行。
9
6.菜酱类
以蔬菜为原料,经过出来后,经盐渍或不经盐渍,加入调味 料、香辛料等辅料而制成的糊状蔬菜制品。如辣椒酱、蒜 蓉辣酱等。
10
世界三大名腌菜
1970年,法国举行的世界酱香菜评比会上,中国涪陵榨菜 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11
第二节 腌制的基本原理
一、食盐的防腐作用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三、蛋白质的分解及其他生化作用 四、腌渍蔬菜的保脆与保绿 五、影响蔬菜腌制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
(七)原料品质
建设好腌制原料基地,生产符合腌制要求的原料品
种是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腌制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八)腌制用水
腌制用食盐应该纯净;非发酵性腌制品所用水应呈 微碱性;水的硬度一般在12-16度。
第四节 蔬菜腌制工艺
一、盐渍菜类加工
(一)榨菜
搭架→原料选择及收购→剥皮穿串→晾晒→下架→ 头道盐腌制→二道盐腌制→修剪看筋→ 整形分级 →淘洗上囤→拌料装坛→后熟及清口→成品。
乌江榨菜:三清三洗 三腌三榨
一清一洗,翡翠洗:精选上品“乌江翡翠头”,以清冽的泉 水清洗表面风尘,还原翠玉本色; 二清二洗,去盐霜:将初腌榨菜,以清泉浸去多余盐霜,确 保复腌之时风味饱满,层次分明; 三清三洗,黄玉洗:将成型榨菜,起筋去皮,再以清泉浸洗 至通体宛如黄玉之色。 一腌一榨,榨龙骨:将初腌翡翠头堆成盘龙状,榨得菜芯韧 性十足,咬劲十足; 二腌二榨,榨龙髓:将复腌榨菜以竹器压榨,榨得菜芯内开 出层层龙鳞纹,加入秘制天香,其味自然入骨入髓; 三腌三榨,榨龙涎:将腌成之榨菜再次压榨,榨出鲜、香、 嫩、脆层次分明的绝妙滋味。
1.盐渍菜类
特点:方法简单,大众化。利用高浓度的盐溶液腌制
而成,可有轻微发酵,或配以各种调味料和香辛料。
按产品状态分为:
湿态蔬菜:腌雪里蕻、盐渍黄瓜、白菜
半干态蔬菜:榨菜、萝卜干
干态蔬菜:梅干菜
2.酱渍菜类
特点: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腌渍成咸坯后,浸入酱或酱
油酱渍而成。扬州酱黄瓜、北京八宝菜、天津什锦酱菜。
(三)醋酸发酵
在蔬菜腌制过程中还有微量醋酸形成。醋酸是由醋 酸细菌氧化乙醇而生成的。
制作泡菜、酸菜需要利用乳酸发酵,而制造咸菜酱 菜则必须将乳酸发酵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否则咸酱 菜制品变酸,成为产品败坏的象征。
三、蛋白质的分解及其他生化作用
在蔬菜腌制及制品后熟过程中,所含的蛋白质受微 生物和蔬菜本身所含的蛋白水解酶的作用逐渐被分 解为氨基酸,使腌制品具有一定色泽、香气和风味。 (一)鲜味产生 (二)香气产生 (三)色泽的形成
第一节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
凡是将新鲜蔬菜经预处理后,再经部分脱水或不 经过脱水,利用食盐渗入蔬菜组织内部,以降低其 水分活性,有选择地抑制微生物发酵,抑制腐败微 生物活动,增强其保藏性能,保持其食用品质的保 藏方法,称为蔬菜腌制。 蔬菜经过腌制加工后的产品称为蔬菜腌制品,又 称酱腌菜或腌菜。
按生产工艺分为腌渍菜类、酱渍菜类、糖醋渍菜 类、盐水渍菜类、清水渍菜类、菜酱类。
五、影响腌制的因素
影响腌制的因素有食盐、酸度、温度、气
体成分、香料、蔬菜含糖量与质地等。
(一)食盐纯度和浓度
一定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抑制作用。不 同的微生物耐受力不同。(表8-2);
一般来说,对腌制有害的微生物对食盐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可以利用适当浓度的食盐溶液来抑制腌制过程中 的有害微生物活动; 在决定食盐溶液浓度时,应考虑其他成分的作用; 食盐在腌制品中还有调味和控制生化变化的作用。
腌制蔬菜常加入香辛料和调味品,一方面改进
风味,另一方面起到不同程度的防腐作用。
(五)气体成份
乳酸菌在厌气状况下能够正常地进行发酵作用。 而酵母菌及霉菌均为好气性,通过绝氧措施可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厌气条件对于防止原料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是
有利的。
(六)卫生条件
原料要洗涤,腌制容器要消毒,盐液要杀菌,腌制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蔬菜在腌渍过程中进行乳酸发酵,并伴随酒精发酵 和醋酸发酵。各种腌制品在腌渍过程中的发酵作用 都是借助于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的 作用进行的。 (一)乳酸发酵
(二)酒精发酵
(三)醋酸发酵
(一)乳酸发酵
乳酸细菌利用单糖或双糖作为基质积累乳酸的过程,它是 发酵性腌制品腌渍过程中最主要的发酵作用。乳酸发酵的 适宜温度在25-30℃范围内。 将单糖和双糖分解生成乳酸而不产生气体和其他产物的乳
第八章 蔬菜腌制
学习目的
掌握蔬菜腌制品的保藏原理; 理解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及蛋 白质的分解对腌制品质量的影响; 掌握蔬菜腌制工艺的关键技术。
概
述
蔬菜腌制的特点:
(1)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
(2)制法简单,食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保藏;
(3)风味各异,能促进食欲,能调剂余缺。 低盐、增酸、适甜是蔬菜腌制品发展的方向。
(6)保证乳酸发酵的正常进行。
2、吸附
蔬菜经腌制后,细胞膜变为透性膜,失去对渗透物质 的选择性;加工处理后,细胞内溶液浓度降低,外界 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浓度,在扩散作用下,辅料
的色素微粒就向细胞内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蔬菜细
胞吸附了辅料中的色素,使产品具有类似辅料的色泽。
为防止产品吸附色素不均匀出现“花色”,就需要特
保绿措施:
(1)腌渍前沸水烫漂,钝化叶绿素酶; (2)加工用水保持微碱性,或在烫漂液中加入微量的碱 性物质; 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澄清石灰水浸泡后再腌渍。
保脆措施:
(1)原料晾晒和盐渍用盐量需恰当,保持产品一定水分; (2)供腌制的蔬菜要成熟适度; (3)腌制前将原料放入石灰水中浸泡,钙离子与果胶酸 作用生成果胶酸钙的凝胶,也可用0.05%的氯化钙作为 保脆剂。
(二)pH值
除霉菌外,其他有害微生物抗酸能力都不如乳酸菌
和酵母菌。pH值在4.5以下即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
pH值对原料的蛋白质酶类及果胶酶的活性也有影响,
一般腌制品pH值在4~5时,对保脆性和蛋白质水解
作用有利,但此时人们的味觉会感觉到过酸,以食
盐调味可降低对酸的感觉。
(三)温度
适宜的温度可以大大缩短发酵的时间。乳酸 发酵适宜温度在26-30℃范围内,一般不宜过高。 因为有害的丁酸发酵适宜温度在35℃。生长上 常采用的温度为12~22℃。 温度对食盐的渗透和蛋白质的分解有较大的 影响。温度升高,可以加速渗透和生化过程。
酸发酵称为同型乳酸发酵。
在蔬菜腌制过程中乳酸发酵除了产生乳酸外,还产生醋酸、 琥珀酸、乙醇、二氧化碳、氢气等,这类乳酸发酵称为异 型乳酸发酵。 腌制过程前期异型乳酸发酵为主,后期同型乳酸发酵为主。
(二)酒精发酵
酵母菌将蔬菜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精发酵生成的乙醇,对于腌制品后熟期中发生 酯化反应而生成芳香物质是很重要的。
6.菜酱类
以蔬菜为原料,经过出来后,经盐渍或不经盐渍,加入调 味料、香辛料等辅料而制成的糊状蔬菜制品。如辣椒酱、 蒜蓉辣酱等。
世界三大名腌菜
1970年,法国举行的世界酱香菜评比会上,中国涪陵榨 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第二节
腌制的基本原理
一、食盐的防腐作用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三、蛋白质的分解及其他生化作用 四、腌渍蔬菜的保脆与保绿 五、影响蔬菜腌制的因素
(一)鲜味产生
蛋白质水解所生成的各种氨基酸都具有一定 的风味。 蔬菜腌制品鲜味的主要来源是由谷氨酸与食 盐作用生成谷氨酸钠。
(二)香气产生
1、发酵作用产生香气
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丙酸与酒精发酵产生的酒精
作用,失去一分子水,生成的酯类物质芳香更浓。
2、原料成分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
原料及辅料中的呈香物质或其前体在风味酶或热的
一、食盐的防腐作用
1、食盐溶液具有高渗透压。
2、食盐溶液中Na+、K+、Ca2+、Mg2+浓度较高时会对
微生物的生理毒害作用。
3、离子水化作用,降低水分活度。
4、对酶活性破坏作用。Na+与酶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结
合,破坏了微生物蛋白质分解酶的能力。
5、盐液中缺氧的影响,O2很难溶解于盐水中,形成
缺氧环境。
二、酱菜类加工
(一)传统酱制工艺 原料选择→处理→盐腌→切制改形→脱盐→ 酱制→成品。
三、泡菜类加工
(一)四川泡菜
泡菜盐水配制
→
原料→选别→修整→洗涤→入坛泡制→发酵 成熟→成品。 (二)朝鲜泡菜 白菜→腌制→水洗→沥干→配料→装缸→成 熟→食用
思考题:
1、影响蔬菜腌制的主要因素。 2、提出腌渍蔬菜保绿保脆的措施? 3、泡菜制作过程中坛沿水有哪些注意点?
作用下经水解或裂解而产生。
3、吸附作用产生香气
扩散和吸附作用,使腌制品从辅料中获得外来香气。
(三)色泽产生
1、褐变 :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
褐变对深色酱菜、酱油渍和醋渍产品品质有利;对于
某些腌制品则降低品质。 抑制褐变发生的措施: (1)抑制酚酶活性; (2)隔绝氧气;
(3)添加抗坏血酸;
(4)采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 (5)降低反应物浓度、降低介质pH值、避光和低温保藏
别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打扒”或翻动。
四、腌渍蔬菜的保脆与保绿
保持腌制品的绿色和嫩脆质地,是提高品质的重要 问题; 腌制蔬菜绿色原因之一是原料中所含的叶绿素在腌 制的酸性环境下转变成脱镁叶绿素;原因之二,叶 绿素酶使叶绿素转变成脱叶醇叶绿素(绿色褪去); 腌制蔬菜失去爽脆质地而变软,主要原因是细胞膨 压和细胞壁原果胶发生变化。
3.糖醋渍菜类
特点:蔬菜盐腌渍成咸坯后,再经过糖和醋腌制而成。武 汉糖醋藠头、南京糖醋萝卜、糖醋大蒜。
4.盐水渍菜类
将蔬菜直接用盐水或盐水和香辛料的混合液生渍或熟渍,
经乳酸发酵而成的制品。如泡菜、酸黄瓜。
5.清水渍菜类
在渍制过程中不加入食盐,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用清水生
渍或熟渍,经乳酸发酵而成的制品。如北方酸白菜。
(四)原料的组织及化学成分
原料体积过大,致密坚韧,有碍渗透和脱水作
用,可通过切分、搓揉、重压、加温来改变表
皮细胞的渗透性;
原料的水分含量,对制品品质有密切关系。